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课课练(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课课练(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课课练(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课课练(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课课练(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短文两篇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汉字。馨()诸葛庐()案dú()鸿rú()2.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

(3)惟吾德馨

(4)谈笑有鸿儒

(5)往来无白丁

(6)可以调素琴

(7)无丝竹之乱耳

(8)无案牍之劳形

3.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无丝竹之乱耳 B.康肃笑而遣之C.以我酌油知之 D.睨之久而不去4.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 B.可以调素琴C.有仙则名 D.谈笑有鸿儒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6.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1)《陋室铭》中表明中心的句子是:,。写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写住屋的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2)有诗云:“时人莫笑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的意思与此相近。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孔子云:何陋之有?

课内精读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8.在文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陋室”不陋的?

9.说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上”“入”二字的表达效果。

10.作者写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还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1.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联系课文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说说我们应该如何交友。链接材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课外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②,意怡如③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选自《王欢守志》)[注]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12.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1)有龙则灵

(2)无案牍之劳形

(3)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

(4)遂为通儒

13.下列加着重号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何陋之有B.其妻患之C.欢笑而谓之曰D.时闻者多哂之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15.甲文作者刘禹锡和乙文中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

16.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像刘禹锡、王欢这样安贫乐道的人,请你再举出一例并概述其事迹。

17.刘禹锡身居陋室仍不改其高洁,这种精神为后世所景仰,以《陋室铭》为题材的书法作品更是被后人广泛推崇。请判断下面这四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一:图二:

图三:图四:

文/白/互/译

参考答案īnlú牍儒2.(1)出名,有名。(2)神异。(3)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4)大。(5)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6)调弄。(7)使……受到扰乱。(8)指官府文书。3.解析:AA项,“之”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C、D三项中的“之”均为代词。4.解析:C“名”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出名,有名。5.解析:DA项,应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项,应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项,应为“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7.(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3)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8.从陋室的环境、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和陋室主人的生活情趣三个方面来写“陋室”不陋的。9.“上”为“蔓延”之意,“入”为“映入”之意,苔痕、草色本为静态事物,用此两字化静为动,富有情态,描绘出了陋室自然环境的清幽之美。10.用诸葛庐、子云亭进行类比,暗示“陋室”不陋,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表明自己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11.略。(围绕与品德高尚、志同道合的人交友来谈即可)【参考译文】和品德高尚的人交往,就好像进入了满是香草的房间,久而久之就闻不到香草的香味了,是因为自己和香味融为一体了;和品行低劣的人交往,就好像进入了卖咸鱼的店铺,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也是因为自己与臭味融为一体了。12.(1)神异。(2)使……劳累。(3)有时。(4)最终,最后。13.解析:AA项,“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其他三项中的“之”都是代词。14.(1)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2)王欢更加坚守(他的)志向,终于成为一位博学的大儒。15.甲文作者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乙文中的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成。16.示例:陶渊明因当时社会黑暗、官场政治腐败,辞官归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保持了自己高尚的节操。【参考译文】[乙]王欢,字君厚,是乐陵人。(他)安于贫困的现状,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快乐,精神专一地沉迷于学业,不谋求产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即使家中没有一斗粮食的贮存,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他的妻子为这件事感到忧心,有时焚烧他的书并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她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王欢更加坚守(他的)志向,终于成为(一位)博学的大儒。17.图一:隶书图二:行书图三:楷书图四:草书

爱莲说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汉字。可爱者甚蕃()不蔓不枝()鲜有闻() yū()泥清lián() 隐yì()xiè()玩 mǔ()丹2.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1)可爱者甚蕃

(2)晋陶渊明独爱菊

(3)出淤泥而不染

(4)濯清涟而不妖

(5)宜乎众矣

(6)亭亭净植

(7)陶后鲜有闻

(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A.何陋之有B.无案牍之劳形C.以我酌油知之 D.水陆草木之花4.下列各组加着重号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濯清涟而不妖结友而别B.无案牍之劳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有龙则灵 学而不思则罔D.香远益清 延年益寿5.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1)《爱莲说》一文中,作者从生长环境的角度赞美莲品质高洁的句子是:,。

(2)《爱莲说》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3)《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句子是:,。

(4)《爱莲说》中象征君子的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是:,。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7.填空。(1)《爱莲说》的作者是,字,北宋家。著有《》《》等。

(2)《爱莲说》借莲来表达作者的志向和愿望,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课内精读阅读《爱莲说》,回答问题。8.在文中,作者借助“莲”表达了的生活态度。

9.“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爱牡丹的人多而爱莲的人少,其言外之意是:。这两句话讽刺了的世态。

10.本文运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

11.作者写莲,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

◆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选自《宋史》)[注]①任:推荐。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③仕:指做官。1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的词。(1)不蔓不枝

(2)亭亭净植

(3)有狱久不决

(4)乃委手版归

1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徐以杓酌油沥之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何陋之有C.吾不为也自以为大有所益D.乃委手版归蒙乃始就学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15.乙文叙述了周敦颐的哪两件事?请结合这两件事说说周敦颐是个什么样的人。

文/白/互/译

参考答案ánmànxiǎn淤涟逸亵牡2.(1)多。(2)只。(3)沾染(污秽)。(4)洗。(5)应当。(6)竖立。(7)少。(8)靠近赏玩。3.解析:BB项和例句中的“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在意义。4.解析:CA项,“而”分别是“表转折”“表顺承”。B项,“之”分别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到,往”。C项,“则”的意思都是“就”。D项,“益”的意思分别是“更加”“增加”。5.(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6.(1)(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