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德阳市第一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四川省德阳市第一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四川省德阳市第一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四川省德阳市第一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四川省德阳市第一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1..四位同学在体育测试前,各准备了一些补充能量的食物.甲准备了一些葡萄糖,乙准备了一些牛肉干,丙准备了一些水果,丁准备了牛奶.这四位同学谁准备的食物能更快地补充能量()A.甲 B.乙 C.丙 D.丁2.既是呼吸道又是消化道的器官是A.鼻B.咽C.喉D.气管3.2018年6月5日,是第47个世界环境日。我国环境日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旨在推动广大公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下列与环境保护相符合的是()①坐“的士”替代坐公交出行②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③随时焚烧生活垃圾,减少处理费用④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⑤节约纸张,随手关灯⑥建立自然保护区A.①②③⑤ B.①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4.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和学习效率,你认为以下属于不良好生活习惯的是()A.学习紧张时就不进行体育运动B.三餐合理,不暴饮暴食C.不熬夜,保证睡眠时间D.心情不好时向父母或老师求助5.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由于()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肾小管的分泌作用 D.膀胱的暂时储存作用6.某两人均已成年,甲身高70厘米,多才多艺;乙身高也只有70厘米,但智力低下。甲乙二人分别患的疾病可能是()A.呆小症、骨质疏松症B.糖尿病、侏儒症C.侏儒症、呆小症D.脚气病、呆小症7.呼吸系统与“肺泡内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A.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B.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C.肺泡外缠绕着大量的弹性纤维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各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8.如图是耳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能够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A.①B.⑨C.⑤D.③9.如图为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图中①是效应器,⑤是感受器C.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①→②→③→④→⑤D.只有该反射弧结构完整,才能完成该反射10.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原因是()①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灰尘③鼻腔内的黏液能湿润吸人的空气③鼻腔能预热吸入的空气④鼻腔黏膜中的嗅细胞能辨别有害气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1.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分泌的B.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节来实现的C.成年人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出现巨人症D.糖尿病人可以通过口服胰岛素来治疗12.下列消化器官只能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的是()A.口腔B.食管C.小肠D.大肠13.患肾炎的张大爷经过治疗已恢复健康,他的尿液中不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这分别是A.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和肾小管的滤过作用B.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都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D.都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14.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应有的是()A.水B.无机盐C.尿素D.葡萄糖15.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在消化系统的什么部位开始被分解?()A.口腔、胃、胃 B.口腔、小肠、小肠C.口腔、口腔、小肠 D.口腔、胃、小肠16.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错误的是()A.pH小于5.6的雨水属于酸雨B.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C.酸雨可以使河流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D.酸雨一定是由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17.小华吃西瓜时不小心把一些西瓜籽吞进肚里了,最终这些西瓜籽会随粪便排出体外.这些粒瓜籽在小华体内经过的部位依次是()A.口腔→咽→小肠→胃→大肠→肛门B.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C.口腔→咽→胃→大肠→小肠→肛门D.口腔→咽→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18.“学生饮用奶”富含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吸收A.铁 B.钙 C.碘 D.锌19.心脏病发作的爷爷因萌萌及时喂药,脱离了生命危险。药物的有效成分被消化道吸收后,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A.左心室 B.左心房 C.右心室 D.右心房20.下列哪项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A.听妈妈说买了酸杏流口水B.看一场精彩的演出后激动不已C.看一篇文章感动的热泪盈眶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21.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认识血液的成分时做的两个实验,请根据实验及相关图像回答问题:实验一:将20毫升的人的血液放入装有几滴5%的柠檬酸钠溶液的量筒中,轻轻振动量筒,静置一段时间(见图一)。实验二:取少量人的血液制成血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图二是看到的物像图。(1)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图中的标号①呈淡黄色,是半透明的液体,其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人患肺炎时,图二血液中[____]__________的数量会明显增多,它位于图一实验结果中的哪一层?_____(填标号)。

(3)实验一中血液为什么没有凝固呢?小明同学判断是由于在血液中加了柠檬酸钠溶液的缘故。请你推测,柠檬酸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如果以人的血液为材料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大小,不宜选择的血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22.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颗糖丸挽救无数儿童2019年1月2日,我国著名的微生物及免疫学家、被人们称为“糖丸爷爷”的顾方舟教授因病去世。人们之所以亲切地称呼顾教授为“糖丸爷爷”,是因为他发明了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糖丸”,挽救了无数儿童。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一种山病毒引起的人类(特别是儿童)急性传染病。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肠道病毒,可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肢体松弛性麻痹,甚至造成个别患者死亡。不少患者会出现后遗症,肌肉发生萎缩,肢体发生畸形,甚至不能行走,导致难以矫治的残疾。解放初期,脊髓灰质炎曾在我国大面积流行,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据统计,1949年我国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高达4.06/10万,并在个别城市成为爆发性流行事件。为此,党中央在疫苗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分为三种类型,必须分别建立针对这三种病毒的保护性免疫。当时国外研发的液体灭活疫苗成本高,因此顾方舟教授团队在此基础上,致力于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为了方便中小城市、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儿童使用,需要创造出方便运输又能让儿童爱吃的疫苗。顾教授还借鉴中药滚动技术及冷加工工艺,用“滚元宵”的方式把疫苗加在糖衣里,制备出了脊髓灰质炎“糖丸”,替代了国外疫苗。“糖丸”疫苗使用方便,儿童爱吃,在我国迅速得到推广。从1961年首先在城市儿童中开始使用,至1995年,我国“糖丸”的使用总量已经达到了51.4亿剂,年均使用量超过1.5亿。相应的,我国脊髓灰质炎野毒株本土病例数在1995年已经降为0,并维持至今。这是一个人间奇迹!2000年,我国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本文改编自2019年1月18日《生命时报》,王月丹教授属名文章。)(1)从寄生的细胞看,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_____病毒,它的结构包括_____和_____。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分为三种类型,造成三者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不同。(2)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儿童服用“糖丸“这一措施属于_____,从而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服用“糖丸”后,机体会发生_____(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3)与国外的液体灭活疫苗相比较,顾方舟教授团队研制的糖丸的优点是_____。(答出两条)(4)你觉得作为一位科学家,顾方舟教授最令你敬佩的是_____。

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四位同学准备的食物:牛肉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而不是主要能源物质;水果能够为人体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维生素和无机盐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糕虽含有丰富的能源物质---糖类,但需要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葡萄糖后,人体才能吸收利用;葡萄糖食用后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吸收,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利用.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2、B【解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可见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通道。故选B。3、D【解析】①“的士”燃烧汽油,汽油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所以坐“的士”替代坐公交上学,会加重二氧化碳的排放,错误。

②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绿色出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正确;

③随时焚烧生活垃圾,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加重温室效应,错误;

④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利于环境保护,正确。

⑤节约纸张,随手关灯,减少资源的浪费,正确。

⑥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利于环境保护,正确。所以②④⑤⑥正确4、A【解析】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详解】学习紧张时要适当进行体育运动,放松心情,A错误;三餐合理、不暴饮暴食属于良好的生活习惯,B正确;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不熬夜,保证睡眠时间,属于良好的生活习惯,C正确;心情不好时向父母或老师求助,不要憋在心里,时间长了,会得心理疾病,D正确。5、D【解析】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膀胱暂时储存尿液。【详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物质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尿液。由于血液循环不停的流动,因此尿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因此形成尿液的过程是连续的,而尿液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

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尿液的形成过程以及膀胱的作用。6、C【解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虽少,但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人体几种重要激素的主要功能如下:【详解】通过分析知道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得侏儒症,侏儒症的特点是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甲已经成年,身高只有70厘米,但多才多艺,他可能患的是侏儒症。通过分析知道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呆小症患者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乙身高也只有70厘米,但智力低下,他可能患的是呆小症。故选C。【点睛】考查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二者都与身体发育有关,但甲状腺激素还与个体的智力发育有关。7、D【解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详解】肺由许多肺泡构成,约有3亿个;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可见D正确。【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肺的结构和功能。8、C【解析】

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图中①是耳廓,②是外耳道,③半规管,④与听觉有关的神经,⑤耳蜗,⑥咽鼓管,⑦鼓室,⑧鼓膜。【详解】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因此能够接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⑤耳蜗。【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耳蜗内有对声音敏感的感受器。9、B【解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A正确;图中①是感受器,⑤是感受器,B错误;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视觉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C正确;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D正确。10、A【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详解】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①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③鼻黏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避免吸入的空气刺激肺。④鼻腔侧壁上部粘膜内的嗅细胞与人的嗅觉有关,与呼吸无关。故A符合题意。【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鼻腔的特点和功能。11、A【解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分泌的,是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含量极少,作用很大;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共同维持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详解】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分泌的,是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是激素的概念,故A正确;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是相辅相承的两个方面,激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调控,激素反过来又影响神经调节,二者不可替代,故B错误;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甲亢,故C错误;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口服会被人体消化,因此只能注射,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激素的概念以及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另外还要掌握激素的作用特点是范围广、时间长、速度慢。12、D【解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主要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据此解答。【详解】消化后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只在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消化道内进行: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他的消化道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因此只能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的消化道是大肠,D正确。【点睛】掌握了各段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是解答的关键。13、B【解析】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详解】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正常情况下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把全部的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正常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如果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葡萄糖没有被完全吸收,使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所以患肾炎的张大爷经过治疗已恢复健康,他的尿液中不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这分别是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14、D【解析】肾小管会将全部的葡萄胎重吸收到血液中去,所以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应该有葡萄胎。15、D【解析】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先是胆汁(不包含任何消化酶)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再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系统开始被分解的部位依次是口腔、胃、小肠。16、D【解析】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当大气受到污染时,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增高,溶于雨雪中生成亚硫酸、硝酸使降水的PH值降低谓之酸雨。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故A正确;酸雨降落到陆地上,可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体吸收和利用。故B正确;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酸化的水源就会威胁人们的健康,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故C正确;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不一定是由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故D错误。故选D。17、B【解析】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是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它的旅行路线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B正确。18、B【解析】

本题考察维生素的作用。【详解】无机盐中含有的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体内缺乏维生素D就会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学生饮用奶”富含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吸收钙质.故本题选B。19、D【解析】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从血液循环途径图中看出,药物有效成分被消化道吸收后,药物进入血液后经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因此,药物经过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20、D【解析】

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那么人类通过语言中枢建立条件反射,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详解】A、B、C都是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的参与下,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由具体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人与动物共有,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反射的类型。21、运输养料与废物⑤白细胞②防止血液凝固红细胞和血小板【解析】

图中①血浆,②白细胞和血小板,③红细胞,④红细胞,⑤白细胞,⑥血小板。【详解】(1)放入装有抗凝剂和血液的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后,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出现分层现象,上面的部分是①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其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和运输养料和废物。(2)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同时,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叫发炎。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血液内白细胞的总数会增多。因此当人患肺炎时,图二血液中⑤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它位于图一实验结果中的②。(3)小明同学判断是由于在血液中加了柠檬酸钠溶液,柠檬酸钠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凝固。(4)红细胞: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血小板:个体最小,性状不规则,无细胞核,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如果以人的血液为材料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大小,则不宜选择的血细胞是红细胞和血小板。【点睛】此题考查了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较为基础,注意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