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之腹针疗法_第1页
针灸之腹针疗法_第2页
针灸之腹针疗法_第3页
针灸之腹针疗法_第4页
针灸之腹针疗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之腹针疗法演示文稿目前一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优选针灸之腹针疗法目前二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

腹针疗法

(Abdominalacupuncture)

南方医科大学黄泳目前三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

内容概述特点定位穴位及主治

针刺方法适应症与禁忌症注意事项目前四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

一、概述腹针是由薄智云先生在传统针法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归纳出的一种新型针灸治疗方法。概念:薄氏腹针疗法是以神阙调控系统理论为核心,脏腑、经络学说和中医基础理论为底蕴,在临床上具有广泛适应证的治疗全身慢性病、疑难病和老年病的无痛针灸新疗法。

目前五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目前六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目前七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二、特点

安全无痛

高效快捷

处方规范化目前八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

三、取穴目前九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

腹部取穴时,以任脉为纵轴坐表,以胸骨柄、肚脐、耻骨联合上缘为标志点进行取穴。1、定位目前十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上腹部的取穴:以中庭到神阙分为8寸为准。目前十一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横寸:由神阙至腹侧外缘定为6寸来计量,上腹与下腹横寸的测量方法相同。目前十二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下腹部的取穴:以神阙到耻骨联合分为5寸为准。目前十三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

浅层:龟图-----筋骨中层:经脉-----经脉深层:八廓-----脏腑2、穴位目前十四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

浅层常用穴位腹针浅层的所有穴位在腹壁上所构成的影像酷似一个乌龟,因此腹针的倡导者薄先生将此命名为“灵龟图”。它在腹针的定位、配穴、治疗中起着核心的作用。

目前十五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目前十六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目前十七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目前十八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

神阙中脘下脘气海关元阴都商曲气旁气穴天枢滑肉门、上风湿点、上风湿外点外陵、下风湿点、下风湿下点浅层穴位目前十九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定位:脐中主治:眩晕、中风、胃肠道系统、慢性疾病等。注意:神阙穴因不易消毒及皮下组织较薄容易刺伤内脏,故不针刺,一般为艾灸。⑴神阙目前二十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⑵中脘定位:脐上4寸取之,从中庭到神阙的1/2主治:胃肠道疾病、头颈部疾病(头痛、颈椎病等)、肘部、腕部、手指疾病。目前二十一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⑶阴都定位:中脘旁0.5寸取之主治:头痛、颈椎病、落枕、面瘫注意:心脏病患者慎取目前二十二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⑷下脘定位:脐上2寸取之,中脘与神阕的1/2主治:颈椎病、落枕目前二十三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⑸商曲定位:下脘旁开0.5寸主治:头痛、面瘫落枕、肩痛(患侧)肘部、腕部、手部疾病(健侧)目前二十四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⑹滑肉门定位:水分旁开2寸主治:颈、肩、肘、腕等关节疾病的要穴(患侧)、上半身功能障碍等疾病目前二十五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7)上风湿外点定位:滑肉门旁开1寸主治:腕关节炎、手关节活动不利、麻木目前二十六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⑻上风湿点定位:滑肉门旁开0.5寸上0.5寸主治:肘关节疼痛、肘臂麻木、屈伸不利、网球肘等。目前二十七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⑼天枢定位:脐正中神阙穴旁开2寸主治:胃肠道系统疾病。目前二十八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10)气海定位:脐下1.5寸,脐与关元连线中点。主治:偏瘫、泌尿系统疾病、腰背痛等以及调整全身的气血。目前二十九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11)气旁定位:气海旁开0.5寸主治:腰肌劳损、腰背部疼痛、酸困、下肢无力等下肢疾病的一个重要穴位。目前三十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12)关元定位:脐下3寸主治:诸虚百损、偏瘫、腰疼、泌尿系统疾病。目前三十一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13)气穴定位:关元穴旁开0.5寸主治:腰背部疼痛、眩晕、调理全身气血、泌尿系统疾病目前三十二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14)外陵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主治:腰背痛尤以腰痛甚者、髋关节、坐骨神经痛等。目前三十三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15)下风湿点定位:气海旁开2.5寸主治:膝关节疼痛、活动困难等。目前三十四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16)下风湿下点定位:石门穴(关元穴上1寸)旁开3寸主治:小腿疼痛、活动不利、内外踝疼痛等。目前三十五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目前三十六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

中层穴位目前三十七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目前三十八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

深层穴位目前三十九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目前四十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目前四十一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八卦乾三连天离中虚火坤六断地坎中满水震仰盂雷兑上缺泽艮覆碗山巽下断风目前四十二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八廓南-火-离-心小肠东南-木-巽-肝中焦东-木-震-肝胆东北-土-艮-上焦西南-土-坤-脾胃西-金-兑-下焦西北-金-乾-肺大肠北-水-坎-肾膀胱中脘关元左上风湿点左大横左下风湿点右上风湿点右大横右下风湿点目前四十三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立体用穴(三部分层)天人地“三部”取穴

浅刺调筋骨

中刺调经脉

深刺调脏腑

中脘穴

浅刺可以治疗头痛

中刺可以调理脾胃

深刺则能干预心与小肠目前四十四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三部”中分浅中深层“天”部分三层上脘穴:人体颈部的疾患浅刺,针效作用于前颈部的甲状腺中刺,针刺作用于颈部中央的颈椎、椎间盘深刺,针效作用于后颈部的肌肉群所以,每个对应的头身肢体的点,还可细分为不同的深浅层次,对应着人体不同部位从前到后的不同组织器官目前四十五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三部”中分浅中深层“地”部分三层右侧上风湿点:肝浅刺,肝浅层的病变,囊肿等中刺,肝脏中间的病变,囊肿等深刺,肝深层的病变,囊肿等???目前四十六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以穴为中心的取穴以“穴”为中心,其上、下、左、右区域的治疗也有侧重中脘穴:针刺“神龟”头部所在浅刺治疗颜面、中刺治脑中部、深刺治疗后枕穴位偏上方治疗前额、巅顶偏下方治疗牙痛偏左右则能治疗左颞、右颞、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侧面颊、右侧面颊等等目前四十七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

3、常用组方⑴天地针:中脘为天,关元为地。中脘:胃与脾相表里,有水谷之海之称;

关元:有配肾固本、补气回阳之功,两穴合用具有补脾肾之功目前四十八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

⑵引气归元:由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组成中脘、下脘:均属胃脘,两穴含有理中焦,调气之升降的作用;气海:为气之海;关元:培肾固本;因此,四穴含有“以后天养先天”之意,故名“引气血归元”。目前四十九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⑶开四关:滑肉门和外陵滑肉门位于神阙之上,治疗躯干上段及上肢的疾患;

外陵位于神阙之下,治疗下腹及下肢的疾患。

该四穴具有调通气血、疏理经气使之上输下达肢体末端的作用,是引脏腑之气向全身布散的妙穴,故称“腹四关”。目前五十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4)调脾气:双侧大横大横位于神阙旁开4寸具有调理脾气的功能目前五十一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5)风湿点:上下风湿点上下风湿点:滑肉门、外陵外上(外下)0.5寸具有消肿止痛作用,用于治疗关节疼痛目前五十二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4、操作方法由于腹壁较肢体柔软,临床上通常选用32号1寸及1.5寸针进行治疗。1、针具的选择2、针刺前的检查首先应对准备施治的部位从上而下地进行检查,对每一个部位的压痛、痞块都应进行仔细的甄别,特别是肝、脾等重要部位。

目前五十三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进针时应避开毛孔、血管,施术要轻、缓。与传统针法不同的是一般不使用手法,或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且不加电针刺激,针刺完后仅照射TDP。3、针刺的方法

因腹针的适应症以慢性病为多,久病则虚,故腹针补多泻少(弱刺激为主)。施补法时除采用手法外,多施以灸法。可由上而下的对每个针刺的穴位温灸,也可以艾灸架置于神阙穴,以壮元阳、温经络,使腹针的疗效得以提高。

目前五十四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运用腹针治疗时其症状的缓解与某一主穴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可在该穴的周围采用三角针、三星法、梅花刺等不同的针刺法,以加强主穴的疗效。4、常用的针刺法目前五十五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方法:以主穴为顶点向上或向下各距3~5分,分别再刺两针,使三针形成等腰三角形的针刺方法。

①三角针

适应症:症状比较局限的疾病。膝关节疼痛、局部关节疼痛等。

目前五十六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方法:以主穴为基础向上下、左右呈反射状排列,各距主穴3~5分,分别各刺1针,形成并行排列的针刺方法。

②三星法

☆☆☆适应症:症状呈条状的疾病。如坐骨神经痛等。

目前五十七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方法:以主穴为中心,上下左右各距3~5分各刺一针,共5针使针体形成梅花图案。

③梅花刺

适应症:病情较重且病程较长的病人,也可在三星法疗效不佳时采用,使治疗的强度得到增加。

目前五十八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腹针的适应症一般为内因性疾病或久病及里的疑难病、慢性病,以及对疼痛有很好的效果。临床上大致可以分为:

五、适应症①病程较久全身性疾病如:脑血管病后遗症、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②脏腑失衡后引起的疾病如:血栓性耳聋、眼底出血、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

目前五十九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③虽病程较短,但与脏腑的正气不足相关的疾病: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关节炎、颈椎综合症、腰痛、双腿麻木、酸困等。

④其他的针灸适应症,经治疗疗效不佳者,均可作为腹针的适应症。

目前六十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1、一切原因不明的急腹症,以免因针刺而引起误诊。2、急性腹膜炎、肝脾肿大引起的脐静脉曲张、腹腔内部的肿瘤并广泛转移,妇女的孕期均为禁忌症。3、长期慢性病而致体质衰弱的病人,在施术时应谨慎处之。如肝脾肿大需注意针刺两肋不宜太深,以免损伤实质性脏器。

六、禁忌症目前六十一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腹针治疗疼痛简介目前六十二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十个常见病基本处方1、落枕:中脘(D)、商曲(S/患)、滑肉门(M/患)2、颈背部肌筋膜炎:中脘(D)、商曲(S/双)、下脘下(S)、滑肉门(M/患)3、颈椎病:中脘(D)、关元(D)、商曲(S/双)、滑肉门(M/双)目前六十三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4、肩周炎:中脘(D)、商曲(S/健)、滑肉门(M/患)5、网球肘:中脘(D)、商曲(M/健)、滑肉门(M/患)、上风湿点(S/患)6、腕管综合症:中脘(D)、商曲(M/

健)、滑肉门(M/患)、上风湿点(S/患)、上风湿外点(S/患)目前六十四页\总数六十六页\编于六点7、腰椎间盘突出症:水分(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