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高职单招2022年生态学基础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_第1页
吉林省长春市高职单招2022年生态学基础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_第2页
吉林省长春市高职单招2022年生态学基础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_第3页
吉林省长春市高职单招2022年生态学基础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_第4页
吉林省长春市高职单招2022年生态学基础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长春市高职单招2022年生态学基础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

A.荒地B.玉米田C.湖泊D.河流

2.生物“自疏”和“他疏”的现象是受()因素的直接影响。

A.密度B.性别C.领域D.社会等级

3.植物的自疏现象是种群的一种()。

A.行为调节B.生理调节C.遗传调节D.食物调节

4.下列群落中,动物种类最丰富的是()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草原

5.陆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级数目通常不会超过()。A.1~2B.2~3C.3~4D.5~6

6.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的生产力最高,生物量最大()。A.大型哺乳动物B.小型哺乳动物C.土壤动物D.木本植物

7.有效积温法则的公式K=N(T-C)中,N为()。A.平均温度B.发育天数C.有效积温D.生物学零度

8.在一些水域中,由于氧、磷等矿物质过多引起一些浮游生物的突然增殖,引起水色异常,即赤潮现象。这一现象属于()。

A.生态入侵B.种群平衡C.种群爆发D.季节消长

9.下面的动物既是三级肉食动物,又是第三级消费者的是()。

A.狼B.鹰C.蛇D.鼠

10.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D.氧气

11.地球环境是指()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和生物圈D.以上各圈层所组成

12.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栖息环境总称为()

A.水圈B.生物圈C.大气圈D.岩石圈

13.天敌这一生态因子属于()。A.气候因子B.土壤因子C.地形因子D.生物因子

14.领域的特性不包括()。A.更换性B.排他性C.伸缩性D.替代性

15.引起不同坡度的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风速差异B.海拔高低差异C.太阳辐射差异D.降水幅度差异

16.单位面积上的生物个体数属于群落数量特征中的()。A.频度B.密度C.多度D.优势度

17.阳性植物的特点是()。A.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

B.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

C.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

D.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

18.在我国,黑龙江省是种植水稻纬度最北的地方,此现象是()对生物分布的限制作用的表现。

A.日照长度B.日照强度C.常年温度D.有效积温

19.下列能导致某一种群呈指数增长的条件之一是()

A.多个种群共存B.种群对环境适应性强C.环境资源不受限制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

20.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A.周期性波动B.种群爆发C.不规则波动D.季节性消长

21.下列有关海风和陆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海风是从海中向海岸上吹的风B.陆风是从陆地向海中吹的风C.海风含有较多的水蒸气D.陆风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22.下列选项中是群落发育过程中良好发育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的是()。A.优势种B.亚优势种C.建群种D.伴生种

23.陆地群落的外貌,主要是通过植物特别是高等优势种植物的()表现出来的。

A.生长型B.生活型C.生态型D.生态适应性

24.原生演替的速度比次生演替的速度()

A.快B.慢C.相等D.依具体情况而定

25.判断下列关于多样性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低丰富度高均匀度的群落一定比高丰富度低均匀度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低

B.低丰富度高均匀度的群落一定比高丰富度低均匀度群落的多样性指数高

C.高丰富度低均匀度的群落与低丰富度高均匀度的群落,可能出现同样的多样性指数

D.高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不一定高

26.下列能源燃烧时,易形成酸雨的是()

A.石油B.煤C.天然气D.煤气

27.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A.块状结构B.片状结构C.团粒结构D.柱状结构

28.棉田中的七星瓢虫是棉蚜的天敌,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B.寄生C.捕食D.共生

29.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A.寄生B.互利共生C.拟寄生D.偏利共生

30.种的多样性的涵义是(),

A.丰富度和均匀度B.丰富度C.均匀度D.多度

二、填空题(20题)31.现代生态学和传统生态学的最大区别,就是______的变化。

32.半自然生态系统又叫__________。

33.“青蛙吃昆虫”,这种种间关系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

34.食肉性动物种类的领域面积较同样体重的食草性种类。

35.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受环境条件特别是受______周期变化所制约。

36.在完全发育的森林群落中,地上部分通常可划分为______、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四个基本结构层次。

37.旱生植物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

38.相邻不同群落的交界处叫______,也叫生态交错区。

39.种群密度有粗密度和______之分。

40.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

41.种群中包括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个体。如按年龄分组统计,各年龄个体占总数的百分率称为______。

42.生态因子的综合称为______。

43.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由______首先提出来的。

44.最后产量恒值法则Y=W·d中,d的含义是______。

45.食物链是指自然界中,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关系所建立起来的序列。

46.种群均匀分布的模型为______。

47.C3植物比C4植物的CO2补偿点和饱和点都______。

48.群落垂直结构,主要表现为群落__________现象。

49.两个相似的物种由于竞争的结果不能占有相同的______。

50.使原系统的变化率加大,远离平衡态的反馈是______反馈。

三、判断题(10题)51.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原生演替。[]

A.正确B.错误

52.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越复杂,其稳定性越强。()

53.寄生生物对寄主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54.生物个体间竞争激烈,对抗作用强,则其内分布型是成丛分布。()

A.正确B.错误

55.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

56.

第49题原生演替的顶级是森林。()

A.否B.是

57.相对于限制因子来说,改善主导因子获得的效益最大。()

58.目前全球气候异常主要是由于“温室效应”。[]

A.正确B.错误

59.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其中生物更加多样化。[]

A.正确B.错误

60.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人工驯化生态系统。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10题)6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

62.简述生态型和生活型的区别。

63.简述有关群落演替顶极学说中,单元顶极论和多元顶极论有何异同点。

64.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方面?

65.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差别是什么?

66.动物采用哪些方式适应冷环境?

67.简述植物密度效应的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并解释最后产量恒值的原因。

68.简述温度与生物分布的关系。

69.简述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并举例说明。

70.简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五、论述题(5题)71.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有哪三大功能类群?试论述各类群的生态功能。

72.从生态学的角度论述全球危机。

73.论述人工选择在种群进化与适应中的作用。

74.什么是初级生产力?论述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因素及提高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途径。

75.论述全球初级生产量分布的特点。

六、单选题(0题)76.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减排”成为近年来全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下列属于“减排”对象的是()。A.氧气B.氢气C.氮气D.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

1.B

2.A

3.A解析:自疏现象是指植物生长一般会限制在一定密度下,超过此限制就会自动死亡,这是行为调节,故选A。

4.A

5.D

6.D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木本植物的生产力最高,生物量最大。

7.B有效积温法则K=N(T-C)中,Ⅳ为生长发育所需时间,T为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K为总积温(常数)。

8.C

9.B

10.C

11.D

12.B

13.D生物因子指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种群结构、密度、竞争、捕食、共生和寄生等。

14.A

15.C

16.A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发现的频度,即指某物种在样本总体中的出现率。

17.C阳性植物只有在足够光照条件下方能进行正常生长,光补偿点较高。

18.D

19.C

20.B

21.D

22.C生物群落中的优势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群落的作用。

23.B解析:生长型与群落外貌无关,是一个物种的自身特点,生态型是指同一物种适应不同环境而区分为不同生态型,生活型指不同物种适应同一环境而具有的特点,群落中优势种的生活型反映了群落外貌特征,故选B。

24.B

25.C

26.B

27.C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的腐殖质与矿质土粒相互黏成的小团块,它是土壤肥力的基础。

28.C

29.B双方在共生中都能得到益处,并且完全相互依赖,不能分开。

30.A

31.眼界眼界

32.驯化生态系统

33.捕食捕食

34.大大

35.气候

36.乔木层乔木层

37.少浆植物;多浆植物

38.群落交错区

39.生态密度生态密度

40.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41.年龄结构

42.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43.奥德姆奥德姆

44.密度密度

45.取食与被取食取食与被取食

46.正二项分布

47.高

48.成层

49.生态位生态位

50.正正

51.B

52.Y

53.N

54.B

55.N生态学研究的具体情况视研究目的而定,有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等。

56.N

57.N

58.A

59.A

60.A

61.①草食动物也称一级消费者或初级消费者它们直接以植物为食例如马、牛、羊、兔、鹿、象、蜗牛和某些昆虫等等。②肉食动物主要是指以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也称为次级消费者。包括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三级肉食动物等等。一级肉食动物也称第二级消费者它们以草食动物为食如某些鸟类、蜘蛛、蝙蝠、肉食昆虫等;二级肉食动物也称第三级消费者是以一级肉食动物为食的动物例如狼、狐、蛇等;三级肉食动物也称第四级消费者是以二级肉食动物为食的动物又称为“顶部肉食动物”这类肉食动物都是一些凶禽猛兽例如鹰、鹫、虎、豹、狮等等。①草食动物也称一级消费者或初级消费者,它们直接以植物为食,例如马、牛、羊、兔、鹿、象、蜗牛和某些昆虫等等。②肉食动物主要是指以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也称为次级消费者。包括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三级肉食动物等等。一级肉食动物也称第二级消费者,它们以草食动物为食,如某些鸟类、蜘蛛、蝙蝠、肉食昆虫等;二级肉食动物也称第三级消费者,是以一级肉食动物为食的动物,例如狼、狐、蛇等;三级肉食动物也称第四级消费者,是以二级肉食动物为食的动物,又称为“顶部肉食动物”,这类肉食动物都是一些凶禽猛兽,例如鹰、鹫、虎、豹、狮等等。

62.生态型是分类学上种以下的分类单位是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长期生长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或人为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分化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征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生活型是着重从形态外貌上进行分类是种以上的分类单位。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反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生态型是分类学上种以下的分类单位,是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长期生长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或人为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分化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征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生活型是着重从形态外貌上进行分类,是种以上的分类单位。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反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

63.相同点:(1)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2)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与生境相适应。不同点:(1)单元顶极论认为,气候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其他因素是第二位的;多元顶极论则认为.除气候因素外,其他因素也可决定顶极的形成。(2)单元顶极论认为,在一个气候区域内,所有群落都有趋同性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气候顶极;多元顶极论认为,所有群落最后不会趋于一个顶极。

64.(1)数量特征:包括密度(或大小)、出生率与死亡率、迁人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2)分布特征:种群有一定的分布区域种群的内分布型有3种类型。(3)遗传特征。(1)数量特征:包括密度(或大小)、出生率与死亡率、迁人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2)分布特征:种群有一定的分布区域,种群的内分布型有3种类型。(3)遗传特征。

65.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差别如下。①景观是作为一个异质性系统来定义并进行研究的空间异质性的发展和维持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重点之一而生态系统生态学是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相对同质性系统来定义并加以研究的。②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镶嵌体的空间格局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则强调垂直格局。③景观生态学考虑整个景观中的所有生态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生态系统生态学仅研究分散的岛状系统。④景观生态学除研究自然系统外更多地考虑经营管理状态下的系统。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是其重要的研究课题。⑤景观生态学重视地貌形成过程、干扰因素对景观空间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与生态系统间的相互关系所起的作用。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差别如下。①景观是作为一个异质性系统来定义并进行研究的,空间异质性的发展和维持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重点之一,而生态系统生态学是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相对同质性系统来定义并加以研究的。②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镶嵌体的空间格局,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则强调垂直格局。③景观生态学考虑整个景观中的所有生态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生态系统生态学仅研究分散的岛状系统。④景观生态学除研究自然系统外,更多地考虑经营管理状态下的系统。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是其重要的研究课题。⑤景观生态学重视地貌形成过程、干扰因素对景观空间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与生态系统间的相互关系所起的作用。

66.①减少体壁的热传导增强隔热性。②增加产热——对低温的代谢反应。③逆流热交换机制。④局部异温性。①减少体壁的热传导,增强隔热性。②增加产热——对低温的代谢反应。③逆流热交换机制。④局部异温性。

67.植物的产量随密度的提高而增加,但是当密度达到一定值时,密度继续提高,最后产量基本是不变的。原因: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超过最适密度时,如果密度继续提高,虽然个体数量增加,但植株间的竞争加剧,个体变小,因而总的产量不会再增加。

68.(1)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的最高或最低临界温度时,生命活动就受到限制或无法生存。所以,生物往往分布于其最适温度附近地区。(2)由于多数生物的最适温度在20~30℃,因而温暖地区分布的生物种类多,低温地区生物种类少。(3)决定生物分布的因子不仅是温度因子,但它是影响生物分布最重要的因子。温度和降水共同作用,决定着生物群落分布的总格局。

69.(1)偏利共生指共生的两种生物,一方得利、而对另一方无害。例如,某种植物以大树作附着物,借以得到适宜的阳光和其他生活条件,但并不从树上吸取营养,这属于长期性的偏利共生关系。又如,林间的一些鸟类,在植物上筑巢,这属于暂时性的偏利共生关系。(2)互利共生指两个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相得益,共生的结果使得两个种群都发展得更好。如异养生物完全依赖自养生物获得食物,而自养生物又依赖异养生物得到矿质营养或生命需要的其他功能。

70.各种化学元素和营养物质在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内,乃至整个生物圈内,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流动和循环,就构成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简称生物地化循环。包括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两部分内容。

地质大循环是指物质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有机体内,生物有机体再以死体、残体或排泄物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进入大气、水、岩石、土壤和生物五大自然圈层的循环。

地质大循环时间长,范围广,是闭合式循环。

生物小循环是指环境中的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多层次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利用。生物小循环时间短范围小,是开放式的循环。

生物地化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形式和途径。

71.(1)生态系统生物组分的三大功能类群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产者是指利用太阳光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植物及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的微生物等自养生物。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进行光合生产即初级生产,提供第一性产品。太阳能和无机营养物质只有依靠生产者才能输入生态系统,成为系统中能流和物流的主要源头。(3)消费者是指以初级生产产物为食物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消费者的功能:①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②调节物种间的关系,维持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③帮助植物传播花粉。

72.虽然人类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主人但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一个种群其生存发展必然会受到各种生态因子的制约如地球、环境和食物等。人类的无限制发展和对自然界的掠夺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危机。主要包括:(1)环境危机:包括臭氧层消耗、温室效应和气候异常、大气污染和酸雨等一系列问题;(2)资源危机:环境的退化把越来越多的人推向贫困而贫困又成了环境退化的推动因素因为绝望的人们只有消耗他们所依赖的资源。目前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都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污染;(3)能源危机:由于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能源越来越成为虽然人类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主人,但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一个种群,其生存发展必然会受到各种生态因子的制约,如地球、环境和食物等。人类的无限制发展和对自然界的掠夺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危机。主要包括:(1)环境危机:包括臭氧层消耗、温室效应和气候异常、大气污染和酸雨等一系列问题;(2)资源危机:环境的退化把越来越多的人推向贫困,而贫困又成了环境退化的推动因素,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