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的制作材料及皮影制作简易教程_第1页
皮影戏的制作材料及皮影制作简易教程_第2页
皮影戏的制作材料及皮影制作简易教程_第3页
皮影戏的制作材料及皮影制作简易教程_第4页
皮影戏的制作材料及皮影制作简易教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影戏-道具制作由于皮影戏是民间艺术的缘故,制作材料根据当地的使用兽皮的情况而定。\o"皮影"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皮影的制作从选皮到影人成形上戏,有许多工艺技巧。传统的制作工序可分为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个基本步骤。选皮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o"帛画"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一般选用六岁左右的秦川黄牛皮。制皮牛皮的炮制方法有两种:一是“净皮”,另一种是“灰皮”。画稿制作皮影时所用的画稿称为“样谱”,是历代艺人们相传的设计图稿。

过稿用钢针笔达把各部件的轮廓和设计图案纹样分别拷贝、描绘在皮面上镂刻\o"雕刻"雕刻刀具艺人员们十分讲究,艺人雕刻的口诀如下:樱花平刀扎,万字平刀推,袖头袄边凿刀上,花朵尖刀刻。

雕刻线有虚实之分,还有暗线、绘线之分。虚线为阴刻,即镂空形体线而成,皮影多为这种线法。暗线则用刀划线而不透皮,多在活动关节处。绘线是以笔代之,以表现细致的物体。敷彩老艺人大都自己用紫铜、银朱、普兰、荔子等矿和植物炮制出大红、大绿、杏黄等颜色着色。发汗熨平敷色后还要给皮影脱水发汗,这是一项关键性工艺。目的是为了使敷彩经过适当高温吃入牛皮内,并使皮内保留的水分得以挥发。熨平办法有很多,如用薄木板夹住皮影部件,压在热炕的席下;也有的用平布包裹皮影部件,以烙铁或电熨斗烫;另一种办法用土坯或砖块搭成人字形,下面用麦秸烧热,压平皮影等。

合成为了动作灵活无碍,一个完整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计十一个部件。用\o"楔子"楔子相连,演出时插入卡口内,不用时则卸下保管。皮影人物各个关节部分都要刻出轮盘式的枢纽,叫做“花轮”或“空花”,老艺人则称“骨缝”以避免肢体叠合处出现过多重影。连接骨缝的点叫“骨眼”,骨眼的选定关系到影人的造型美感,选择恰当会有精神抖擞之相,反之则显得佝偻垂死,委靡不振。选好骨眼后,用牛皮刻成的枢钉或细牛皮条搓成的线缀结合成。

为了表演的需要,还要装置三根竹棍作操纵杆,也就是签子。文场人物在胸部的上前部装置一根签子,铁丝连接之,使影人能反转活动,再给双手处各装置一根签子,便于双手舞动。而武场人物胸部签子的装置位置在胸后上部(即后肩上部),以便于武打动作。\o"浙江在线:皮影的制作工艺2007-2-28"[1]皮影制作简易教程(车道初中校本教材)车道初中皮影雕刻兴趣小组编者的话我国的皮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狭义的“皮影”,专指皮影戏演出所用之皮制人物、场景等道具,有着其相对独立的欣赏价值。皮影之式样风格,因地域而不同;皮影之刀法做工,随匠作而有别。虽云有别,然各地各家匠师在皮影制作的基本工序、基本方法上还是有很多共通之处的,且彼此之间亦多借鉴交流、相互影响,这使得编一本小册子来宏观地、相对笼统地谈说皮影制作成为可能。编者自幼爱看皮影戏,亦喜动手做皮影。最近数年,业余闲暇,刀革相伴,潜心于此。工艺手法上,向乡邑前辈请教过,更多靠自己在实践中琢磨摸索。至于今日,在皮影刻制方面,不能不说积累了一些经验心得,整理出来,分享与皮影雕刻的爱好者、初学者。这本小册子中,难免有错处、拙处,还请前辈方家和爱好者们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建议。诚如是,则本人幸甚。一、皮影制作的材料皮影,顾名思义,皮影是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皮影的原料多是牛、驴、羊皮,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绿、黑等纯色的透明颜料。环县皮影一般用牛皮。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皮子泡制、刮薄、磨平,然后才进行雕刻。自己亲手炮制的皮子叫“手工皮”(手工炮制),皮质较好。现在多用“工业皮”(机器加工)。“工业皮”皮质不如“手工皮”,但其成本低,使用方便快捷,目前使用较为普遍。不过,若要雕刻出上乘的作品,还得选用“手工皮”。二、皮影制作的工具皮影,造型独特,因此雕刻皮影所用的工具也比较独特:1、推板——5cm*30cm*50cm的长方体木板,枣木为宜(图1)。(图1)(图2)2、推尺——长约30cm的四棱柱,枣木为宜。主要用来推皮(图2)。3、垫子——约两毫米厚的塑料桌布,雕刻时放在推板上,将皮料放在垫子上雕刻可以有效保护刀具。4、刻刀——老艺人一般都有十一、二把,多的达三十把以上,刀具有宽窄不同的斜口刀、平刀、圆刀、三角刀、花口刀等,用途分工很讲究。要雕刻出好的作品就要求熟练掌握各种刀具的不同使用方法。通常,用一把刻刀也可以,建议用11号手术刀作为刀头,用毛笔杆作为刀柄(图3)。(图3)(图4)5、凿子——凿子有圆形的,半圆的,套花的等10种左右。灵活运用各种凿子,可以刻出别致的图案(图4)。6、画针——画稿之用。简易的画针可自制,将绣花针加热后插入牙刷柄即可(图5)。(图5)三、皮影制作的步骤皮影制作,工艺精细,工序繁多,流程严谨,从制皮、雕刻、染色到连缀成形共有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其特殊要求,形成了一整套严密、完整的工艺流程。下面简要概述一下主要的工序。(一)选皮——皮影角色不同或部位不同,所选用的皮料也有差异:武将用厚些的,生旦用略薄的;上臂薄些,下臂厚些;表演用的需厚些;工艺品的用薄些,大片背景用厚的,小片用的略薄些;后腿皮厚,前腿皮薄;前腿窄、短一些,后腿宽、长一点儿。(二)洗皮——将选好的皮料放入温水内用毛巾轻轻擦洗,皮料两面擦遍即可,时间不宜过长,从水中取出后立即用毛巾擦去表面的水迹,以免皮料局部积水过多导致皮料受潮程度不同,影响皮影质量。建议在水中加入适量洗洁精,因为皮子表面有残留的油渍,用洗洁精水洗涤后便于上色(图6)。(图6)(三)潮皮——潮皮又叫“焖皮”,将洗过的皮料夹在玻璃板中间,或者直接压在塑料桌布下面(图7),潮的时间与皮子厚薄和季节有关:厚的时间长些,薄的时间短些;冬季时间长些,夏季时间短些。潮时要常看看,检查一下,用手摸摸软硬,太软太硬都不行。根据情况,有的可能潮得不够火候,有的可能潮过了。这种潮皮方法可以将皮料长时间压在塑料桌布下,几天甚至几周都行,尤其像雕刻金殿那样的大幅皮影,建议将所用皮料全部洗净同时“潮皮”。(图7)(四)推皮——将潮好的皮料取出,用一只手将皮料固定住,另一只手握住推尺,从皮料的两面四个方向一处挨一处的推压。由于许多皮料,尤其是篇幅较大的皮料薄厚不均,因此在推压时要把握好力度。同一片皮料,相对较薄的部位要轻推,较厚的部位力度稍大一些。这一环节可以使皮料表面变得光滑,平整,便于画稿(图8)。(图8)(五)画稿——将画谱放在皮子下面,用画针在皮子表面照画谱画出需刻的线条纹路。画图谱时一定要计划好,套用得当,可使皮料少浪费(图9、10)。(图9)(图10)要说明的是,好多艺人将这一环节在“洗皮”之前进行,就是在未经潮湿的干皮子上画谱,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做成的皮影与原有图谱大小基本一致。但是,在干皮料上画稿有许多弊端:一是皮料过硬,给画稿带来不便;二是画稿后经洗皮、潮皮、推皮之后会使画好的图谱模糊不清,给雕刻带来不便;三是经推皮后图谱会变形。先洗皮、潮皮、推皮后画稿,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不过要注意的是这种做法会使皮影在熨烫发汗后必然比原图谱小一些。因此要根据实际需求预先将图谱作适当放大调整。(六)雕刻——雕刻即按图谱刻皮成型。其顺序是:先凿眼再雕刻。凿眼即用特制的凿子凿出所需的各种形状的孔眼,雕刻即用刀具刻镂所需的线条纹路(图11、12)。凿眼工具有圆形的,半圆的,套花的等10种左右。一般大些的花眼如龙眼、马眼、鱼鳞也可以用刀子刻成。雕刻时下面垫厚塑料(保护刀具),雕刻时间过长,皮子会变干,要重新包在潮湿的白布中再次潮皮(这次潮皮不能用水,不可擦拭,以免破坏已经画好的图样)。(图11)(图12)环县皮影雕刻者多用“拉刀”,即左手压皮,右手运刀;而陕西皮影雕刻者多用“推刀”,即雕刻时用右手将刀子扎在皮子上,刀子基本不动,左手推动皮子来刻镂。简单地说前者是刀动皮不动,后者是皮动刀不动。有的老艺人在实践中总结出各种图案雕镂的经验方法,编了些顺口溜,在此挪用过来供广大皮影雕刻者学习:刻花形——做活先把眼眼打,然后再把框框画。雕雪花——雪花先竖画,然后左右再打叉,六棱刻出来,雕成雪花花;刻卍字——卍字先把四方画,横竖交叉就成了;刻旦角——弯弯眉,线线眼,樱桃小口一点点;刻丑角——若想笑,嘴角翘;刻头帽——先刻帽,后刻脸,最后再刻鼻子线。(七)摊实——将雕刻好的皮影用推尺反复轻柔推压。这一环节跟“推皮”基本一样,但这次推压要万分小心,力度不宜过大,反之极有可能损坏皮影,前功尽弃。(八)上色——用熬制好的颜料上色(图13、14)。环县皮影着色主要有红、绿、黄、黑四色。过去的颜色是从金属中提炼出来的,如铜黄等,此技现已失传。现在用的都是化工产品,效果及保存时间都不理想。环县皮影以大红大绿为主调,另有黑色过渡,还有桃红、黑用来勾勒线条等,分出层次,实在分不出者再上紫色。根据人物性格定颜色:包公、张飞等以黑色为主;一般生、旦无固定的颜色,可随便染。而在民间已定型人物的颜色是固定的,如猪八戒主色为黑,孙悟空以黄色为主,关公绿袍红脸。皇帝以黄色为主调。黄龙袍一般配绿龙,绿龙袍一般配黄龙,红龙袍一般配绿龙,黑龙袍一般配黄龙,白龙袍一般配绿龙。(图13)(图14)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颜料的熬制也需一些技巧:先用少量温水化开颜料,然后将牛皮胶(骨胶)加入水中煮沸后倒入预先化开的颜料瓶内,建议在熬制“胶水”的同时添加少量冰糖。添加冰糖可以增加皮影亮度。(颜料:冰糖:胶:水≈1:3:5:20)大部分皮影爱好者喜欢仿古色,仿古色的上色方法很多,最简便的就是在水中添加适量高锰酸钾,再将未上色皮影用高锰酸钾水洗涤后再上彩色。这样会使皮影颜色发黄发黑,有点陈旧、仿古的意味(图15、16、17)。(图15)(图16)(图17)(九)熨烫——熨烫的目的就是给上好色的皮影“出水”、“发汗”,使之定型。过去,是用土炕基加热后熨烫,此法最好。现在都用电熨斗,事实上电熨斗温度不好把握,不但熨不平,反而会使皮影变形,实践经验证明,用报纸(报纸透气性好)将皮影包裹后压在重物下,让它自然晾干效果比电熨斗熨烫要好。(十)上光——好多皮影雕刻者忽略了这一环节,我认为这一环节也很重要,皮影上光后不但增加了亮度,还能够预防掉色。目前最好的上光材料就是汽车装潢使用的轮胎上光喷剂。(十一)连缀——这是最后一道工序。皮影人物是影戏主体,它的结构是颇具巧思的。为了动作灵活无碍,一个完整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计十一个部件(图18、19、20)。(图18)(图19)(图20)头部——头包括颜面、帽、须及颈部,下端为楔子,演出时插入胸上部的卡口内,不用时则卸下保管。胸部——上部装置卡口,以备插皮影人头用。与胸上侧同点相钉结的有两臂,各分为上下臂两节,小臂下有手相联。腹部——腹上与胸相联,腹下与双腿相联,腿部与足为一个整体,其中包括靴鞋在内。皮影人物各个关节部分都要刻出轮盘式的枢纽,叫做“花轮”或“空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