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题(解析版)_第1页
2020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题(解析版)_第2页
2020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题(解析版)_第3页
2020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题(解析版)_第4页
2020高考语文全真模拟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金卷13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

中国人为何自称汉人

中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因此汉朝对中国的意又便不只

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为什么别的

朝代不能做到这一点,以至于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还一直称自己为汉人?

这在于,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汉人和欧洲族群的概念是相当不一样的,

犹太人、日耳曼人、拉丁人等都以族群、种族、血统来界定,而汉人却是以文化来定义的,所以才能一直

维持到今天。

从刘邦到吕后再到文景二代,最初的动荡不安尚未融铸成一个具体的朝代。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显现

汉朝之所以为汉朝的特点。

首先是政权的整合。政权从一个武装集团共有逐渐转变成各地人才都可以加入,汉初,丞相只有功臣

可担任,非侯不能担任丞相,非军功不能封候,因此只有功臣的子嗣才能封侯。后来转变成公孙弘可以布

衣封侯,文人也可以封侯做宰相。

汉朝的察举制度使全国的人才进用到中央,也使全国人才分散到各地担任统治工作。每个郡都有一定

的配额,每个地区的人皆可加入国家的统治集团。察举制度的建立,打下了政治统治集团的基础。这个制

度开启了中国科举制度几千年的传统,使汉朝从封闭的功臣集团统治转变为全国各地的精英共同统治的局

面。

其次是经济网络的整合。在战国时代,中国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城市化,商业活动非常活跃,各地有

各地的货币,加之各地有各地的物产、风俗习惯,所以各地的市场也没有真正被整合为一个市场,产品在

城市生产。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生产单位,手工业在知坊里进行,不在农村,自己销、自己运,并没有被

整合为共同的市场。

汉武帝时代,因连年对外战争,须征收大量税收。为防止逃漏税,汉朝采取了最严酷的征收办法,密

告逃税者可得到没收财产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因此全国告密成风。这就破坏了工商业机制,故生产事业只

好转入农村。

在农村生产须有集散功能,因为农村工业产量不大,物品集散的机制可以形成全国性的经济网络。从

汉武帝时代开始,织成了全国经济交换网,这使得中国经济被整合为一,直到19世纪40年代海运通行以

前,中国的经济网络是国家得以统一的重要因素。

再次是文化方面的整合。通过察举制度,各地精英都汇集到中央,而中央又有学校。在汉成帝时,博

士弟子约有3万人。在中国统一尚表完成时,有些学者已经在做文上的整合,如吕不韦编《吕氏春秋》,淮

南王刘安编《淮南子},董仲舒编《春秋繁露》,司马迁作整体历史的构建工作……这些成果共同构成了跨

时代、跨地域的文化大格局。

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三个层面兼括并至、无所不包的大系统才使得汉朝文化能够兼容并蓄,各地

不同的人群愿意留在这个大系统中,也使得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以汉人自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多认同自己是汉人,汉朝将各种不同来源、不同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了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

B.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汉朝对中国的意义更是一个共有身份的认同,这是历史上其他朝代未能做到的。

C.和犹太人、日耳曼人、拉丁人等以族群、种族、血统来界定不同,中国人不分族群,而是以文化来定义。

D.因为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所以“汉人”这种身份认同才能一直维持到

今天。

【答案】C

【解析】

L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这类题目答题时一般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是

哪些概念,然后阅读所给选项,在文中找到每个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比对分析,找出答案。C项,

曲解文意,“中国人不分族群”不正确,原文第二段说“汉人和欧洲族群的概念是相当不一样的,犹太人、

日耳曼人、拉丁人等都以族群、种族、血统采界定,而汉人却是以文化来定义的”,表明中国人也是分族群

的,只是在对族群的界定上与犹太人等不同。故选C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朝的察举制度使全国各地的精英都可以进入统治集团,政权不再是功臣集团私有。

B.汉朝察举制度为政治统治集团打下了基础,同时开启了中国科举制度几千年的传统。

C.汉朝政府并没有主动整合全国的经济网络,但当时农村的物品集散机制却无意中织成了全国经济交换网。

D.汉武帝时代形成的全国经济网络是国家得以统一的重要因素,直到19世纪40年代它才因海运通行被取

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

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D项,无中生有,“宜到19世纪40年代

它才因海运通行被取代”的说法在文中没有依据。故选D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武帝时实行严酷的税收政策,破坏了城市的工商业机制,逼迫民间的生产事业转入农村。

B.汉朝的察举制度使得中央能够汇集全国各地的精英,这在促进中国文化整合方面功不可没。

C.跨时代、跨地域的文化大格局的构成源于汉代很多学者的努力,如吕不韦、刘安、董仲舒、司马迁等人。

D.在政治、经济、文化系统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朝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同时也获得了中国人几

千年的认同。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为可能说成绝对,

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C项,“源于汉代很多学

者的努力”不正确,原文倒数第二段说的是在中国统一尚未完成时,有些学者在文化整合上做出r努力,

其成果构成了“跨时代、跨地域的文化大格局”,并没有说“源于”,也没有说这些学者都是汉代人,况且吕

不韦不是汉代人。故选c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小题。

材料一:

2019年3月3日,国家文物局接到举报,称日本某拍卖公司拟于近期拍卖的8件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疑

为我国非法流失文物。当日,国家文物局立即开展了相关调查研究工作。通过鉴定研究,基本认定该批青

铜组器应为湖北随州枣树林一带曾国高等级贵族墓葬被盗出土的文物。

仅仅三天的时间,国家文物局就获得确凿的证据,认定该批青铜组器为近年来被盗出土且非法出境的

文物。当时,拍卖公司还公布了一封民国时期的信件,以证明这批青铜器是在民间流传的。国家文物局也

用翔实的证据证明,这封信是伪造的,为后续文物追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月6日,国家文物局启动该批青铜组器追索工作。3月7日,公安部刑侦局根据国家文物局提供的文

物研究报告,以及该组青铜器曾在上海出现的线索等开展调查。3月8日,上海市公安机关查明该组青钢器

的委托拍卖人和实际持有人周某有重大犯罪嫌疑。3月9日,国家文物局紧急照会日本驻华使馆,向其通报

流失文物信息,依据中日两国共同加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

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规定,提请日方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协助中方解决文物返还问题。

取得阶段性进展后,国家文物局与日本驻华使馆保持密切沟通,多次重申依法追索文物的坚定立场,

日方予以高度重视和积极协助。

8月20日,国家文物局、公安部派出的联合工作组,在我驻日本使馆和日本外务省代表见证下,于我

驻日本使馆完成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实物鉴定与接收工作。

(摘编自李韵《国宝神速回归记》,《光明日报》2019年09月119)

材料二:

早在2002年,国家文物局就设立了“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每年拨款5000万元人民币,

用以购买具有代表性、文物艺术价值极高的珍品。然而,一件北宋书法家米芾的《研山铭》手卷,就花去

2999万元人民币。同年10月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则开始允许私人收藏艺术品,这一藏宝于民的政策也促进了

流失文物的回流。此外,中国民间公益组织也在同时发力,开始有组织地开展流失文物回归工作。

然而十余年过去了,流失文物的回归仍面临着诸多障碍。现在人们谈及文物回归,较多引用的一句话

是“根据国际公约,被抢掠的文物都应归还原属国”。但是,无论是1954年公约还是1970年公约,都在

追索文物的过程中表现得苍白而又无力。“法不溯及既往”的国际法原则,很大程度上让这些国际公约失

去了效力。公约基于自愿原则而缔结,一般仅在缔约国之间才产生约束力,而英国等主要“文物流入国”

以“文物国际主义”“人类共同享有遗产”为由并未加入公约。另外,要实现流失文物“回家”,须对追

索的文物定性,但由于年代久远,很多文物流出的确切证据很难搜集,成为法律技术上的瓶颈。

(摘编自《文物回家路无“法”护送,道阻且长》,《法治周末》)

材料三: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是中国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寄托着中国人民质朴深沉的历史情感和

文化记忆。中国一向重视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已先后与美国、意大利、印度等21国签署关于防止盗窃、

盗掘和非法进出境的文化财产双边协定。

国家文物局公布2019年工作要点时,就包括制定实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方案。按照计划,国家文

物局将健全部门合作机制,完善工作体系,加强文物进出境监管,推动扩大享受进口免税待遇的公益性收

藏单位名单,,推进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取得新成果。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王巍表示,文物追索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工作,

但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努力下,文物回家成果丰硕。此外,现在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学者等志愿帮助搜

集中国海外流失文物的情况,各级博物馆等的展出条件也更加完备,这都有利于形成良好氛围。更重要的

是,随着国力的增强、国际交流经验的不断成熟,“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得到越来越多的

响应,中国在文物追索和保护方面的声音更加受到国际社会重视,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流失文物回到

祖国。

(摘编自《中国流失文物回家了》,《人民日报》2019年4月11日)

4.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短短5个月,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神速”回归祖国,这是文物部门、公安机关、驻外使馆通力协作的结

果。

B.不法分子想方设法为盗挖、走私出境的文物“洗白”,给本身就困难重重的追索工作制造了障碍。

C.虽然国家或个人高价回购流失文物耗费巨大,但这种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流失文物的回流。

D.”法不溯及既往”的国际法原则,使国际公约对包括英国在内的非缔约国没有约束力,大大限制了公约

的效力。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

如“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

比对,做出判断。

D项,“‘法不溯及既往’的国际法原则,使国际公约对包括英国在内的非缔约国没有约束力,大大限制了

公约的效力”错,原文说“'法不溯及既往’的国际法原则,很大程度上让这些国际公约失去了效力。公

约基于自愿原则而缔结,一般仅在缔约国之间才产生约束力,而英国等主要'文物流入国'以'文物国际

主义''人类共同享有遗产'为由并未加入公约。另外,要实现流失文物‘回家',须对追索的文物定性,

但由于年代久远,很多文物流出的确切证据很难搜集,成为法律技术上的瓶颈”,“法不溯及既往”的国

际法原则,会使公约对其生效前流失的文物没有溯及力,和“公约对非缔约国没有约束力”无关。

故选D。

5.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近年来被盗窃、盗掘、走私的文物相比,历史上被非法掠夺的流失文物追索工作难度更大。

B.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的回归启示我们,在文物跨国追索中充分利用外交手段比获取关键证据更重要。

C.随着国力的增强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得到更多的响应,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中国声音,这有利于流失

文物“回家”。

D.文物追索工作正巨而复杂,面临着包括法律在内的诸多障碍,但相信在多方努力下,我国流失文物回归

前景向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

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

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B项,”在文物跨国追索中充分利用外交手段比获取关键证据更重要”错,原文说“当时,拍卖公司还公布

「一封民国时期的信件,以证明这批青铜器是在民间流传的。国家文物局也用翔实的证据证明,这封信是

伪造的,为后续文物追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阶段性进展后,国家文物局与日本驻华使馆保持密切

沟通,多次重申依法追索文物的坚定立场,日方予以高度重视和积极协助”,但并未说外交手段更重要。

故选B。

6.“文物追索,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那么如何能让文物顺利“回家”?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并分析。

【答案】(1)国际方面:联合国应继续发挥自身作用,使国际公约发挥更大效力。(2)国家层面:积极利用

外交手段,与他国签署文化财产双边协定;进一步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3)相关部门层面:文

物部门应制定实施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方案,健全部门合作机制,完善工作体系等;公安部门密切配合做好

调查取证等。(4)社会组织和个人层面:积极发挥在文物回购、信息搜集等方面的作用,如果发现有价值线

索,及时举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如何

能让文物顺利‘回家’?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并分析”,然后到材料中找到相关的信息,如“国家文物

局接到举报,称日本某拍卖公司拟于近期拍卖的8件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疑为我国非法流失文物。当日,国

家文物局立即开展了相关调查研究工作”“3月6日,国家文物局启动该批青铜组器追索工作。3月7日,

公安部刑侦局根据国家文物局提供的文物研究报告,以及该组青铜器曾在上海出现的线索等开展调

查”“中国民间公益组织也在同时发力,开始有组织地开展流失文物回归工作。”“'法不溯及既往’的

国际法原则,很大程度上让这些国际公约失去了效力。公约基于自愿原则而缔结,一般仅在缔约国之间才

产生约束力”“国家文物局公布2019年工作要点时,就包括制定实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方案。按照计

划,国家文物局将健全部门合作机制,完善工作体系,加强文物进出境监管,推动扩大享受进口免税待遇

的公益性收藏单位名单,,推进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取得新成果”“现在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学者等志愿帮助搜

集中国海外流失文物的情况,各级博物馆等的展出条件也更加完备,这都有利于形成良好氛围”“已先后

与美国、意大利、印度等21国签署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的文化财产双边协定”“随着国力的

增强、国际交流经验的不断成熟,‘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得到越来越多的响应,中国在文

物追索和保护方面的声音更加受到国际社会重视”,根据上述内容,分条概括即可。

(三)文学类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7-9小题。

庄先生是济南的一位小绅士。他不过是普通的大学毕业生,有时候作作科员,有时候去当当中学教师。

路旁旧货摊上的一张旧黄纸,或是一个破扇面,都会使他从老远就杀住脚步,慢慢地凑到摊前。他爱

字画。先随手地摸摸这个,动动那个,然后笑一笑,问问价钱。最后,才顺手把那张旧纸或扇面拿起来,

看看,摇摇头,放下;走出两步,回头问问价钱,或开口就说出价钱:“这个破扇面、给五毛钱吧。”

块儿八毛的,一块两块的,他把那些满是虫孔的,乌七八黑的,折皱得像老太婆的脸似的宝贝,拿回

去。晚上,他锁好了屋门,才翻过来掉过去地去欣赏,然后编了号数,极用心地打上图章,放在一只大桶

木箱里。

大小布政司街的古玩铺,他也时常地进去看看。他只能买那值三五块钱的“残篇断简”,或是没有行

市的小名家的作品。每逢进到这些满目琳琅的铺子里,他就感到自己的寒酸。他本来没有什么野心,但是

一进古玩店。他便想到假若发了财,把那几幅最名贵的字画买回家去,盖上自己的图章,该是多么得意的

事呀!

庄先生成了好几家古玩铺的朋友。香烟热茶,不用说,是每去必有了:他们还有时候约他吃老酒呢。他

不再渐愧。果然不出所料,他给他们介绍了生意。

商人们又打了个好主意,把他称作“收藏山东小名家的专家”。以庄先生的财力,收藏家这头衔是永

远加不到他身上的。而今,他居然被称为收藏家了,于是也就不管那个称号里边所含的讽刺,庄先生想名

符其实地真去作个专家。他开始注意山东省的小名家。现在,他肯花一二十块,甚至三十块钱,买一张字

或画了。他不惜和朋友们借读,或把大衣送到当铺去。

在七七抗战那年的春天,朋友们给庄亦雅贺了四十的寿日。前些日子,杨可昌——济南的一位所谓的

收藏家——居然带来两个日本人来看他的收藏。在四十的寿日这天一想,这的确有很大的意义。连日本人

都来参观,哼,他的这点收藏已使他有了国际的声誉!

寿日的第二天,他发了个新的誓愿:我,庄亦雅,要有一件真值钱的东西!

夏初,一家小古玩商得到一张石谿⑶的大幅山水、杨可昌与庄亦雅前后得到了消息。杨先生想赚一笔

钱,庄先生想花一笔钱买过来,作传家之宝。

最后,杨先生,看时机已熟,递了个价——二百五十元。

庄先生也看准了那张画。跑了不知多少次,看了不知多少回,他断定那一定是真的。但是,每看一次,

他的难过也增加了许多。他没有钱。

及至听到杨先生出了二百五十圆的价,他不能再考虑,不能再坐。一口气,他跑到小古玩店。

画儿打开。愣了一会儿,他低声地说:

“我给五百!明天交钱!怎样?”

他得到了商家的“好吧”两个字。他昏迷了一小会儿。然后疯也似地跑回家,把太太的金银首饰,不

容分说地,一股拢总都抢过来,飞快地又往回跑。

他得到了那张画。

七七抗战。庄亦雅也与别人一样,受了极大的刺激,日夜期待着胜利的消息。

敌人已越过德州。庄先生决定不带着太太,而只带着石谿与山东小名家逃出去。但是,走不成。敌机

天天炸火车。自己没关系。石谿比什么也要紧。他须再等一等。

等来等去。又把杨先生等来了。

庄亦雅,本是个最心平气和的人,现在发了怒:“你又干吗来了?国都快亡了,你还想赚钱吗?”“不

必生气。”杨可昌笑着说,“你知道东洋人最精细,他们知道你有石谿。他们的军队到,文人也到。挨家

收取古物。你要脑袋呢,交出画来。要画呢,牺牲了脑袋!”“好!我的脑袋。我的画都是我自己的!请不

必替我担心!”

杨先生的脸上极严肃了:“庄先生!东洋人派我来,请你出山,作教育局长!”

“嗯?”庄亦雅像由梦中被人唤醒似的发出这个声音来。待了一会儿,“我不能给东洋人作事!”

“你要肯答应作局长。你可以保存这点世上无双的收藏,不但保存,东洋人还可以另送你许多好东西

呢!你若是不肯呢!他们没收你的东西,还要治罪——也许有性命之忧吧!怎样?”庄先生低着头。声音极微

地说:“等我想一想!”

“要快。”

“明天我答复你!”

“现在就要答复!”

杨先生的一支香烟吸完,又看了看表。“怎样?”

庄亦雅对着那两只收藏字画的箱子、眼中含着泪,点了点头。

恋什么就死在什么上。

(选自《老舍选集第三卷,有改动)

[注]石谿:明末清初画家,“清初四僧”之一,善画山水,也工人物、花卉。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讲述了在始而和平,继而抗战的时代大背景下一个普通市民庄亦雅的经历,表现的却是有关个人和

家国关系的重大主题,具有发人深思的社会意义.

B.庄亦雅原来只肯花很少的钱买一些价值不大的旧货或古玩,后来竟然肯花一二十甚至三十块钱买一张字

或画,根本原因是古董铺商人对他的追捧。

C.杨可昌去替日本人游说庄亦雅的时候,通过威逼利诱,使庄亦雅就范,其言其行显露出他既有作为商人

的狡诈,也有作为侵略者走狗的猖狂和无耻。

D.“恋什么就死在什么上”这句话卒章显志,揭示了主人公庄亦雅“恋”和“死”的因果联系,寥寥几个

字中间包含着惋惜痛心、斥责、警示等各种意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

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

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B项,“庄亦雅原来只肯花很少的钱买一些价值不大的旧货或古玩,后来竟然肯花一二十甚至三十块钱买一

张字或画,根本原因是古董铺商人对他的追捧”说法错误。古董铺商人对他的追捧只是直接原因,不是根

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庄亦雅对收藏书画的痴迷,以及渐渐膨胀的虚荣心。

故选B。

8.小说以“恋”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凸显小说主人公的癖好,使人物特征鲜明;②显示小说谋篇布局的中心,全文围绕“恋”组织

材料,使叙述不蔓不枝:③点出导致主人公误人歧途的雅癖,启发读者思考癖好与气节的关系,意蕴厚重,

使主旨突出。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小说标题作用的能力。答题时分析文章的标题一般先答出含义,然后从文章的和情

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

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性格(物

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

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本题中,题干“小说以‘恋’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恋”,眷恋,迷恋之意,指文中的庄亦雅对收藏书画的痴迷,以“恋”为题,

凸显小说主人公的癖好,使人物特征鲜明;从情节上看,“恋”,是小说的感情线索,全文围绕“恋”组

织材料,使叙述不蔓不枝;从主旨上看,小说主人公庄亦雅正是因为对书画的痴迷,误入歧途,做了汉奸,

以“恋”为题,启发读者思考癖好与气节的关系,意蕴厚重,使主旨突出。

9.有人说,即使没有杨可昌出现,正亦雅也有可能变节叛国,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

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观点一:同意这种看法。理由:①庄亦雅有虚荣心,重视别人送的含有讽刺意味的名号,为虚名

所累,已经丧失了真正的自我;②庄亦雅痴迷于所恋之物,视石谿如命,为了守住石谿不惜牺牲自己和妻

子,只要面对石谿和民族气节的选择,他自然是选择石谿而放弃民族气节;③庄亦雅缺少民族气节。他为

日本人欣赏他的收藏而感到自豪,不考虑给他和中国人民造成苦难的是日本的侵略,不顾民族大义,失去

民族气节;最终背叛了家国。

观点二:不同意这种看法。理由:①七七抗战,庄亦雅受了极大的刺激,日夜期待着胜利的消息,说明他

有爱国之心:②他斥责杨可昌“国都快亡J',你还想赚钱吗”,说明他有着清晰的国家意识,为国难而痛

心;③面对敌人的利诱,他明确地表示“我不能给东洋人作事”,说明他内心有大是大非的界限。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概括以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概括作品内容的题目需要根

据题干要求找到相应答题区间,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出相应内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的

解读类题目首先要对作品的人物、主旨等有充分的认识;其次注意答题原则,文本探究题不是随心所欲的

探究,而是立足文本的探究,所以需要尊重文本所提供的全部材料,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断章取义,必须

依据文本的全部材料,特别是材料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解读。本题中,“有人说,即使没有杨可昌出现,正

亦雅也有可能变节叛国,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作答本题,首先要表

明观点,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允许有不同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一:同意这种看法。理由:①结合”他居然被称为收藏家了,于是也就不管那个称号里边所含的讽刺,

庄先生想名符其实地真去作个专家”“他不惜和朋友们借读,或把大衣送到当铺去”分析可知,庄亦雅有

虚荣心,重视别人送的含有讽刺意味的名号,为虚名所累,已经丧失了真正的自我;②结合“敌人已越过

德州。庄先生决定不带着太太,而只带着石谿与山东小名家逃出去”分析可知,庄亦雅痴迷于所恋之物,

视石谿如命,为了守住石谿不惜牺牲自己和妻子,只要面对石谿和民族气节的选择,他自然是选择石谿而

放弃民族气节;③结合“日本人都来参观,哼,他的这点收藏已使他有了国际的声誉”“庄亦雅对着那两

只收藏宇画的箱子、眼中含着泪,点了点头”“恋什么就死在什么上”分析可知,庄亦雅缺少民族气节。

他为日本人欣赏他的收藏而感到自豪,不考虑给他和中国人民造成苦难的是日本的侵略,不顾民族大义,

失去民族气节;最终背叛了家国。

观点二:不同意这种看法。理由:①结合“七七抗战。庄亦雅也与别人一样,受了极大的刺激,日夜期待

着胜利的消息”分析可知,七七抗战,庄亦雅受了极大的刺激,日夜期待着胜利的消息,说明他有爱国之

心;②结合“庄亦雅,本是个最心平气和的人,现在发了怒:'你又干吗来了?国都快亡了,你还想赚钱吗?'”

分析可知,他斥责杨可昌“国都快亡了,你还想赚钱吗”,说明他有着清晰的国家意识,为国难而痛心;

③结合“待了一会儿,‘我不能给东洋人作事!’”分析可知,面对敌人的利诱,他明确地表示“我不能给

东洋人作事”,说明他内心有大是大非的界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3小题。

李昭亮,字晦之,明德太后兄继隆子也。四岁,补东头供奉官,许出入装巾。继隆北征契丹,遭昭亮

持诏军中,问方略及营阵众寡之势,昭亮年虽少,还奏称旨。累迁西上阁门使。出为潞州兵马铃格,徙领

麟府路军马事,寻为管勾军头引见司兼三司衙司。军士有逃死而冒请名者数百人,昭亮按发之。领高州刺

史,知代州。以四方馆使复领麟府举■军马事。累迁真定路都总管。保州兵叛,杀官吏,诏遣王果招降之,

叛者乘婢呼日:“得李步军来,我降矣。”于是遣昭亮,昭亮从轻骑数十人,不持甲盾弓矢,叩城门呼城

上口:“尔辈第来降,我保其无虞也。不尔,几无嘱类矣。"卒稍稍缱城下。明日,相率开城门降。改淮

康军节度观察留后,复知定州,敕使存劳,赐黄金三百两,给节度使奉,以褒其功。都转运使欧阳修言:

“昭亮入保州,以叛卒女口分隶诸军。“置不问。时承平久将士多因循乐纵弛昭亮本将家子虽以恩泽进然

,习军中事腕统宿工政尚严多质建黄,万胜、龙猛军精博争胜负,彻屋椽相击,士皆惶骇,昭亮捕斩之,杖

其主者,诸军为之股像。帝祠电郎,有骑卒亡所挟弓,会赦,当释去,昭亮曰:“宿卫不谨,不可贷。”

卒配隶下军,禁兵自是顿肃。以宣徽北院使判河阳,徙延州。以南院使澧渡州,徙并州、成德军,拜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仁宗以涂金纹罗书目:“李昭亮亲贤勋旧。”命其子惟贤持以赐。徙定州,改

天平、彰信、泰宁军节度使。在定州数言老疾不任边事,愿还京师,乃以为景灵宫使,又改昭德军节度使。

卒,赠中书令,谥良僖。

(选自《宋史•李昭亮传》,有删改)

(注)唯:吃,嚼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承平久/将士多/因循乐纵弛/昭亮本将/家子虽以恩泽进/然习军中事/既统宿卫/政尚严/多所建请/

B.时承平久/将士多因循乐纵弛/昭亮本将/家子虽以恩泽进/然习军中事/既统宿卫政/尚严多所建请/

C.时承平久/将士多因循乐纵弛/昭亮本将家子/虽以恩泽进/然习军中事/既统宿卫/政尚严/多所建请/

D.时承平久/将士多/因循乐纵弛/昭亮本将家子/虽以恩泽进/然习军中事/既统宿卫政/尚严多所建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

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

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这段话意思是“当时太平盛世时间久了,将士大多因此寻求快乐放纵松懈。昭亮本来是将门后代,虽然凭

借恩泽进官,但熟习军中事务,统领宿卫后,政事严苛并有很多建议。”

AD项,“将士多因循乐纵弛”语意相连,主语是“将士”,谓语是“纵弛”,中间是状语,不可断开,排

除A、D两项;

8项,“昭亮本将家子”意为“昭亮本来是将门后代”,中间不能断开,排除8项。

故选乙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禁中,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随意进入,故称。

B.领,兼任,以职位较高的官员兼理较低的职务。“判”“摄”“荫补”也有兼任之意。

C.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D.南郊,是古代帝王在京都南面的郊外修筑的祭天的地方。南郊祭天,北郊祭地。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

建筑的名称、年号、溢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

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

的含义作答。

B项,荫补’也有兼任之意”说法错误,荫补是中国上古时代世袭制的•种变相,是指因上辈有功而

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没有“兼任”之意。

故选8。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昭亮少时聪慧,对军事颇知晓。继隆北征契丹时,昭亮被派遣持诏军中,当被问及军事策略和营阵多少

的态势时,他的回奏符合上意。

B.昭亮有勇有谋,不战屈人之兵。保州士兵发动叛乱,王果招降未果,昭亮带领几十名轻装骑兵,叩击城

门劝降,叛军最终选择投降。

C.昭亮因功受赏,受到皇帝庇护。皇帝派使者慰劳他,赏赐黄金,给予节度使的俸禄。欧阳修上奏昭亮在

保州的问题,皇帝却置之不理。

D.昭亮治军严格,违纪严惩不贷。万胜、龙猛军因玩蒲博争胜负,彻夜在屋子里互相攻击,士卒都惶恐害

怕,昭亮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严惩。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

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

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

D项,“彻夜在屋子里互相攻击”错,原文“万胜、龙猛军蒲博争胜负,彻屋椽相击,士皆惶骇,昭亮捕

斩之”,“彻屋椽”意思是“拆毁房屋的椽子”,“彻”是“拆毁”,不是“彻夜”。

故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士有逃死而冒请官席者数百人,昭亮按发之。

(2)尔辈第来降,我保其无虞也。不尔,几无唯类矣。

【答案】(1)有利用逃跑、死亡而冒名请领国库粮食的数百军上,昭亮审查揭发了他们。

(2)你们只管来投降,我确保你们没有可担心的。如果不投降的话,几乎不可能有活着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

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

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工)句中,“冒”,冒名;“官縻”,领国库粮食;“军士有逃死而冒请官原

者”,定语后置,有利用逃跑、死亡而冒名请领国库粮食的军士;“按发”,审查揭发。(2)句中,“第”,

只管;“无虞”,没有忧患,太平无事;“几无”,几乎不可能;“瞧类”,指活着的或活下来的人。

参考译文

李昭亮,字晦之,是明德太后兄长继隆的儿子。他四岁的时候,补任东头供奉官,被允许出入禁中。

继隆向北征讨契丹,皇帝派遣昭亮在军中持诏。他被问及方法策略和军营军阵多少的态势,昭亮年龄虽然

小,但回奏符合皇帝心意。多次升迁做了西上阁门使。出京担任潞州兵马铃辖,兼任麟府路军马事,不久

担任管勾军头引见司兼三司衙司。有数百名利用逃跑、死亡而冒名请领国库粮食的数百军士,昭亮都审查

揭发了他们。兼任高州刺史,担任代州知州。以四方馆使的身份又兼任麟府路军马事。多次升迁至真定路

都总管。保州士兵发动叛乱,杀死官吏,皇帝下诏派遣王果招降他们,叛者登上城墙上的矮墙呼喊道:“如

果李步军能来,我们就投降。”于是派遣昭亮,昭亮让几十名轻装骑兵跟随着他,并且不拿盔甲盾牌弓箭,

叩击城门向城上呼喊道:“你们只管来投降,我确保你们没有可担心的。如果不投降的话,几乎不可能有

活着的人。”士卒渐渐用绳子吊着出了城。第二天,一个接一个开城门投降。昭亮改任淮康军节度观察留

后,又做了定州知州。皇帝命使者省视慰劳他,赐给他三百两黄金,给予了节度使的俸禄,来褒奖他的功

劳。都转运使欧阳修上奏:“昭亮进入保州后,把叛军的女人分配给诸军。”皇帝搁置不过问。当时太平

盛世时间久了,将士大多因此寻求快乐放纵松懈。昭亮本来是将门后代,虽然凭借恩泽进官,但熟习军中

事务,统领宿卫后,政事严苛并有很多建议。万胜、龙猛军赌博争胜负,拿屋上的椽子互相攻击,士人都

惶恐害怕,昭亮抓捕斩杀了他们,杖责他们的主官,诸军因此战战兢兢。皇帝在南郊祭天,有骑兵丢了自

己携带的弓箭,恰逢大赦,应当释放。昭亮说:“值宿宫禁,担任警卫却不谨慎,不能宽恕。”这个士兵

被发配隶属给下军,禁兵自此整肃。以宣徽北院使的身份任职河阳,又迁任延州。以南院使任职遭州,迁

任并州、成德军,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大名府。仁宗用涂金纹罗写道:“李昭亮亲贤勋旧。”命他

的儿子李惟贤拿着赏赐给他。迂任定州,改任天平、彭信、泰宁军节度使。在定州屡次上书年老有疾病不

能承担边疆事务,希望回到京城,于是让他担任景灵宫使,又改任昭德军节度使。死后,赠中书令,谥号

良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14-15小题。

满江红•千古东流

南宋范成大

千古东流,声卷地、云涛如屋。横浩渺、槁竿十丈,不胜帆腹。夜雨翻江春浦涨,船头鼓急风初熟。似当

年、呼禹乱黄川,飞梭速。

击楫誓,空惊俗。休拊髀,都生肉。任炎天冰海,一杯相属。荻笋萎芽新入馔,鹃弦凤吹能翻曲。笑人间、

何处似尊前,添银烛。

(注)①击楫:东晋祖逖渡江北伐苻秦,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复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②

休拊髀,都生肉:三国刘备寄栖刘表幕下,一次入厕,则大腿(牌)肉生,慨然流涕。备日:“吾常身不

离鞍,髀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名不建,是以悲耳。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落笔先写赣江水流风高浪急,赣江之水滚滚东流,巨大的波涛如席卷地,翻滚的浪花犹如涌起的重

重叠叠的高大房屋。

B.“似当年、呼禹乱黄川,飞梭速”一句中,表达出大禹临阵对敌的勇猛顽强,舟行之速,快如飞梭,疾

如闪电。

C.“炎天”指南方,“冰海”指北方,这里既指词人当年北上出使,现在南下被贬地方官,也暗指当年功

名可望,而此时无路请缨的情形。

D.整首词给人以波澜壮阔之感,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颇见英雄本色,抒发出作者胸中的万丈

豪情。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

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

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B项,内容理解错,不是“大禹临阵勇猛”,而是词人自己呼唤大禹的名字,表达对大禹的崇敬。

故选以

15.本词上阕写景壮阔,意气洋洋,潇洒风流,下阕是如何表达报国无路和理想成空的情怀的?

【答案】(1)用典,下片起首四句用祖逖击楫和刘备抚髀感叹的典故表达自己满腔爱国热情和收复失地的

希望都已化为烟云的悲哀。

(2)衬托,似乐实悲,“任炎天冰海,一杯相属”行为豪纵,吃着新鲜的菜蔬美味,听着美妙的音乐,何

等的惬怀。这些话看似旷达不羁,实则悲恸难抑,他把报国无路和理想成空的失意都化作一腔激愤,貌似

豪爽,实为悲哀。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诗词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鉴赏诗词的艺术手法,就是把

握景、情、意之间的关系。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把握,即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手法。解

答时,注意理解诗歌内容,抓住诗歌重点字词进行分析。

本题问“下阕是如何表达报国无路和理想成空的情怀的”,考查的是对表现手法的分析。下片起首四句用

祖逖击楫和刘备抚髀感叹的典故表达自己满腔爱国热情和收复失地的希望都已化为烟云的悲哀。“任炎天

冰海,一杯相属”,因与朝廷政见不合,受到冷落外放为地方官,无法实现理想,他看透了一切,并表示

不以此为意,不管把自己放到南方或北方,不管能否建功立业,一切都无所谓,不在乎,唯有与友人举杯

同饮,才最为快乐。以下写他的豪纵行为,吃着新鲜的菜蔬美味,听着美妙的音乐,何等的惬怀。“笑人

间、何处似尊前,添银烛”,此时此刻他感到,人间还有什么事情比把酒尊前、开怀畅饮更令人高兴呢?

作者这些话看似旷达不羁,实则悲恸难抑,他把报国无路和理想成空的失意都化作一腔激愤,貌似豪爽,

实为悲哀。这里运用了衬托手法,似乐实悲。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登高》中,“,”两句表现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处境,

也蕴含着要与生命进行顽强抗争的精神。

(2)《曹刿论战》中齐人败绩,曹刿说“,”,由此断定齐国是真的退败后

才下令追击。

(3)苏轼《赤壁赋》中“,”两句,感叹人的生命如同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

显得非常渺小。

【答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寄蜉蟾于天地渺沧海

之一粟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

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

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常

作客”“辙”,,旗靡”,,寄“,,蜉蟾”“渺”,,沧",,粟",理解字义去记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小题。

你说你很迷茫,找不到办法,不敢,只能坐以待毙,甘心平庸。我说,别找借口,无非

是懒罢了。哪里有那么多的迷茫?你其实该自问一句:(),不能站在一个高点,哪里有什么

好方向给你选择?如果你懒得去做事,那不是你不忙,而是你压根就不想忙。明明是“懒得做”,嘴上却

说“不喜欢”,不过就是你的借口。所有的迷茫,都是因为懒激得努力,懒得上进,所以,考试不行,

工作不好,各种差劲和不如意,却还在推诿,找个别的理由,然后,多可悲!

别人发奋图强,你在偷懒。你假装所有人都跟你一样迷茫,然后就地偷懒,而且认为别

人的努力是,甚至天真地以为自己得了便宜。却不知道,其实在努力的路上,许多人是非常

开心的;而偷懒的人的短暂安逸,以后却要千百倍地偿还。有人说:努力了也不一定有结果,的确,但是

下一句呢?不努力一定没有结果。一切都是因果,你不努力,大概率事件就是,你最后得到的是最差的结

果。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其实在努力的路上,许多人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只能获得短暂的安逸,以后却要千百倍地偿还。

B.其实在努力前进的路上,许多人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的短暂的安逸之后,却不得不千百倍地偿还。

C.其实在努力的路上的人,有时候也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只能获得短暂的安逸,以后却要千百倍地

偿还。

D.其实在努力的路上的人,有时候也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的短暂的安逸之后,却不得不千百倍地偿

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

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其实在努力的路上,许多

人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的短暂安逸,以后却要千百倍地偿还”,后半句搭配不当,后半句的主干为

“……安逸……要偿还”,不搭配。

B项,后半句成分残缺。“而偷懒的人的短暂的安逸之后”是状语,后句“却不得不千百倍地偿还”无主语;

C项,“在努力的路上的人,有时候也是非常开心的”一句,暗含“大部分时候是痛苦的”,与前后文语意

矛盾;

D项,兼有B项和C项的错误。

故选A项。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为什么总是这么迷茫,迷茫的原因是什么?

B.我真的努力了吗?不要说什么选择比努力重要,

C.自己是不是太懒了?努力提高自己才是正理,

D.万丈高楼不都是平地而起吗?我们的初衷是靠努力去征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

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

容的照应。本题中,

前面说“别找借口,无非是懒罢了。哪里有那么多的迷茫”,后面说“不能站在一个高点,哪里有什么好

方向给你选择”,由此可知,括号中自问的内容应与前后内容相连,

A项,探讨迷茫原因,文意并不是对为什么迷茫有疑问而让人回答的,此选项错;

B项,前半句“我真的努力了吗?”承接上文的“别找借口,无非是懒罢了”,后半句“不要说什么选择比

努力重要”与下文的“哪里有什么好方向给你选择?”衔接,所以B正确;

C项,“我是不是太懒了”句恰当,但“努力提高自己才是正理”一句,与下文“选择”跳脱,不能衔接;

D项,“万丈高楼平地起”是说从头做起,与文意偏离较远。

故选B项。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轻举妄动得过且过心安理得自讨苦吃

B.轻举妄动虚应故事理所当然作茧自缚

C.草率行事虚应故事理所当然自讨苦吃

D.草率行事得过且过心安理得作茧自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

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处,轻举妄动:指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草率行事:指形容办事不认真。此处,从“找不

到办法”“不敢”“坐以待毙”等可知,此处应是说不敢轻率行动,应使用“轻举妄动”;

第二处,得过且过:意思是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工作敷

衍了事,不负责。虚应故事:是指照例应付,敷衍了事。此处,句中是形容胸无大志的状态,应使用“得

过且过”;

第三处,心安理得:自以为道理上过得去,心里很坦然。理所当然:意思是道理当然是这样的,合乎情理

的,不容怀疑。此处,从“假装所有人都跟你一样迷茫”可知,此处应是说坦然的“偷懒”的心理,应使

用“心安理得”:

第四处,自讨苦吃:自己找苦吃。作茧自缚:原意是蚕吐丝作茧,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

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此处,是说在偷懒的人眼中,别人的努力是自己找苦吃,应使用“自讨苦吃”。

故选A。

20.下面文段有三处语言表达有问题、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

达准确流畅。

①李子柒的视频作品取材于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富有田园气息。②通过李子柒的田园生活,使我们

可以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③欣赏田园风光、古风汉服和传统美食,④在纷杂的世界中找到一处清凉。⑤

中国人的生活,本来就是动人的,⑥诗意、浪漫的生活,是全世界都能够欣赏并且理解的。⑦但真实的田

园生活并不全是浪漫、诗意,还需要真正懂农活、爱劳动、肯吃苦才行。⑧李子柒成功的背后,是由于她

从清晨到深夜不停歇的付出。⑨没有扎实的基础、没有每个视频成百上千次的重复、没有耐得住寂寞的学

习,就不会有诗意的、生活味的李子柒。

【答案】语句②:删去“通过”或者删去“使”;语句⑥:“欣赏并且理解”改为“理解并且欣赏”;语

句⑧:删去“由于";语句⑨:将前三小句之间的顿号(、)改为逗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

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

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

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学生要有正确标点符号的能力。

第②句,“通过李子柒的出园生活,使我们可以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错误,缺少主语,“通过”和“使”

保留•个即可:

第⑥,“是全世界都能够欣赏并且理解的"错误,语序不当,“欣赏并且理解”改为“理解并且欣赏”;

第⑧句,“李子柒成功的背后,是由于她从清晨到深夜不停歇的付出”错误,成分赘余,删掉“由于";

第⑨句,“没有扎实的基础、没有每个视频成百上千次的重复、没有耐得住寂寞的学习”中标点符号使用

错误,“没有扎实的基础、没有每个视频成百上千次的重复、没有耐得住寂寞的学习”是三个并列的句子,

中间应该用逗号,不能用顿号。

21.下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