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摘果子》教案_第1页
2023年《摘果子》教案_第2页
2023年《摘果子》教案_第3页
2023年《摘果子》教案_第4页
2023年《摘果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摘果子》教案《摘果子》教案1

设计思路:

进入大班后,孩子们的基本动作有了进步,随着体育活动的开展,幼儿的参加性有了提高。他们敢于尝试、探究各种动作,他们喜爱有挑战、有刺激的嬉戏。《纲要》中指出:幼儿应大胆的进行各种身体运动,喜爱和自己的小伙伴进行玩耍,并具有调整自己身体运动的实力。出于孩子们的动机、爱好和我班孩子的特点,让孩子参加到这个活动中。整个活动体现了趣味性,以秋天的果子都成熟了,孩子们去摘果子为主线创编的带有故事情节的体育嬉戏,情趣盎然,其乐无穷。而且强调体智结合。幼儿依据跨过小溪,钻过山洞意图,怎样让自己在情境中摘得果子的速度快又平安,在嬉戏中体验了胜利的欢乐。

目标预设:

1、练习钻、跨越、跳动的动作,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培育幼儿英勇,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和遵守嬉戏规则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跨越和钻、跳动的正确姿态。

难点:能够将三个动作连贯起来摘到果子。

活动打算:

1、用各种果树的图片布置成一个丰收的果园。

2、布置好活动场地:山洞、小溪、果园。

3、音乐《秋游》《庆丰收》。

4、果农头饰。

活动过程:

一、起先部分

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秋天是我特别喜爱的季节,不冷也不热,而且秋天还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各种各样的果子都成熟了。你们喜爱秋天吗?(喜爱)今日老师想带你们去秋游,你们想去吗?

幼儿跟随老师伴着音乐《秋游》来到活动场地。

师:大家快看这里有好多果树!让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果树。(橘子树、苹果树、枣树……)果园丰收了,果农们肯定很快乐,可要将果子摘下来也须要花费许多力气的。你们看那边有一片果林,好多果子呀!看来今年真是大丰收了。

我们一起去帮助他们摘果子吧?(好)但是我们要跨过小溪,钻过山洞,才能到达果园。

二、基本部分

1、学习跨越和钻的正确姿态

在跨越小溪的时候我们要留意什么?(两脚交叉用力跨越过去,不要掉在小溪里,不然鞋子会湿的。)钻山洞时要留意什么?

2、练习跳动的动作

师:让我们来学学摘果子的方法吧?学会了方法我们可以摘到更多的果子。我们应当怎么摘呢?

幼儿仿照摘果子的动作。

师:那略微高一点的果子我们怎样才能摘到呢?

引导幼儿做跳动的动作。练习数次。

3、摘果子

(1)将幼儿分成四路纵队

(2)摘果子

排头幼儿手挎篮子钻过山洞、跨过小溪,来到果园摘果子,高处的果子要用力跳着摘下来,摘到两个果子后原路返回,将果子倒进各自队的框里,然后将篮子交给下一个队员。依次进行下去。(练习一次)

(3)摘果子竞赛:根据以上规则每个队员摘三个果子后返回,哪一队的队员先摘完就为获胜方。

三、结束部分

1、舞蹈“庆丰收”

2、果农请大家品尝簇新的果子。(回教室)

《摘果子》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增加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2、两人三足一样行走,发展幼儿的协调实力和平衡实力。

3、熬炼平衡实力及快速反应实力。

4、体验人多力气大,同伴间应当相互合作的情感。

二、活动重难点

1、重点:能做到两人三足一样行走。

2、难点:能与同伴动作协调,又快又稳地一样行走。

三:活动打算

1、绳子若干条

2、障碍物、铃鼓

四、活动过程

1、暖身活动

老师扮演孙悟空,幼儿扮演小猴子,一起熬炼身体。幼儿听口令做动作(学猴子摘桃子,小猴走路)充分活动身体,在此基础上将幼儿分成4路纵队,随老师发出的口令“一二,一二”集体走,各队的口令和步伐整齐一样。

(1)扮演“孙悟空”与小猴子一起熬炼身体。

(2)听口令做动作。

(3)队形操练。

反思:此环节,孩子们的爱好很高,把猴子扮演地很形象,但是听着老师的口令行走,这里有点乱。刚起先对于孩子来说有点难。

2、练习本事:两人三足走

师:猴子妈妈有一个好伙伴,他也想一起去摘果子,但是我们的脚被一条奇妙的绳子绑住了,应当怎么走呢?

(1)幼儿探讨两人三足走的好方法。

(2)请能协调一样走的幼儿示范或者说一说。

(3)老师按幼儿说出的方法试一试。

(4)老师总结出两人三足走的动作要领。

动作要领:脚贴地,同时迈出同一支脚,富有节奏地喊号子(左右,左右、一二,一二)

(5)幼儿两两组合,合作练习。

反思:在这个环节当中,孩子们主动参加性强,但是在孩子自由结伴练习的时候,有些孩子就不听老师的口令随意走,于是而且走出了我规定的练习场地,整个环节就显得很散,对于实力弱的孩子,我就个别指导。

3、竞赛:两人三足走绕过障碍物,摘果子。

师:我们去摘果子的路上要经过一片树林(障碍物)先看看妈妈是怎么经过的,等会一起比比看,哪一组的猴子动作比较快。

(1)幼儿两人三足协调一样行走。

(2)表扬动作快,合作好的小挚友,激励其它小挚友。

反思:在其次环节当中,我赐予孩子自由练习的足够时间,所以大部分的'孩子已经驾驭了两人三足走,让孩子进行分组竞赛,我们班的孩子好胜心很很强,所以每组的成员都为自己加油,整个环节显得很活跃,孩子们玩得很快乐!

4、活动结束

师:今日我们玩得真快乐,大家也累了,一起来放松一下吧!

反思:此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两人三足走,发展幼儿的协调实力和平衡实力。重点是能做到两人三足一样行走,在整个活动中,虽然有些孩子在结伴练习时候,由于身体的不平衡导致摔倒,或者是难以行走,但是他们参与的主动性很高,不认输,始终都是按着老师的口令一样行走,到最终学会了两人三足一样行走的方法。

在其次环节中,有些孩子不听老师的口令或要求行走,离开了老师的视线,我们许多时候是大声地喊孩子抓紧回来,这样孩子也不肯定听,老师也很费劲,所以在孩子自由练习之前,老师要讲清晰要求和嬉戏规则,这样整个环节不会很拖时间,不会很乱。下次遇到类似的活动,可以这么做。

《摘果子》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喜爱这个好玩的故事,体验挚友之间互帮互助的美妙情意。

2、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用不同的动物动作进行故事的仿照表演。

3、学会细致视察画面,感知数量由多到少的递减关系,依据细微环节推想故事的发展。

二、活动重难点:

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不同的动物动作进行故事的仿照表演。

2、学习视察画面的细微环节,依据线索细微环节推想故事发展。

三、活动打算:

1、对读本中的动物的形态特点有初步的'相识。

2、苹果图片7个;故事PPT,故事小书。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故事PPT1,激发幼儿想象力。

——你在图画上看到了谁?它想干什么?为什么?

——小老鼠要怎样才能摘到树上的苹果呢?

(二)出示故事PPT2,,学习细致视察画面,推想故事发展。

1、出示PPT2,视察想想画面,预料故事发展。

——谁来了?它们来干什么的?(小鸟、大象、小蛇、猴子、鳄鱼)

——小老鼠这时候的心情怎么样?

2、出示PPT3,感知苹果的数量由多到少的改变。

——发生了什么事情?树上的苹果哪去了?还剩下几个?

3、出示“苹果”,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进行仿照表演。

——小动物们是怎样摘苹果的?谁来学一学它的样子?

4、出示PPT4,制造悬念激发表达欲望。

——只剩下2个苹果了,小老鼠这时候的心情怎么样?

——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苹果不见了)

5、揭示故事结局,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和挚友之间互帮互助的美妙情感。

——他们两个是怎样合作摘到苹果的呢?

自主阅读小书,尝试用连贯的语句表达画面。

《摘果子》教案4

活动背景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零碎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践和学问阅历来设计数学活动,才能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的爱好。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推断7以内的数量。

2、巩固5、6、7这3个数及其实际意义。

3、引导幼儿渐渐建立数的观念。

4、引导幼儿懂得共享与助人的欢乐。

5、引发幼儿学习的爱好。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温习巩固5、6、7这3个数。

难点:引导幼儿渐渐可以不受物体的大小和陈设方式的影响正确感知和判别7以内的数量。

活动预备:

多媒体课件、操作图片、幼儿操作资料、笔。

活动进程:

(一)参观果园

1、今日有一位客人来到我们班,你们看他是谁?(幼:小猴)小猴家里有一个很大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许多果树,有梨树、苹果树、桃树还有杏树,你们想不想去参观?(幼:想)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小猴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欣赏,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吧?(出示幻灯片一)

2、小挚友,你们看这是什么树?(幼儿:桃树)那这棵呢?(接着出示苹果树和梨树),你们看树上的水果多吗?(多)现在小猴想让大家帮他数一数。

桃树上有几个桃子?(幼:5个)一一说5个。

师:你数的真快,你是怎么数的?

一一说:我先数这边的3个,接着数4、5。

师:谁来数苹果?

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幼:6个)

梨树上有几个梨?(幼:7个)

(有了一一数桃子的阅历,孩子都用目测数群的方法,数的很快。)

(评析:这一部分主要要是让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陈设方式的影响,正确的感知数群。)

(二)给水果排队

1、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见图二)

师:第一盆是什么水果?(桃子)其次盆是什么水果?(苹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梨)

师:第一盆有几个桃子?(5个)五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5)(见图三)

师:其次盆有几个苹果?(6个)六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6)(见图四)

师:第三盆有几只梨?(7个)七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7)(见图五)

2、小猴请小挚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依次从少到多排好队,应当怎样排呢?(幼儿操作图片)(幼儿操作5、6、7的排序很娴熟)

(评析:这一部分主要让幼儿能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依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依次排队。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幼儿操作图片而不是利用课件操作,更有利于巩固幼儿点数和排序的实力,让幼儿体会数物匹配)

(三)分水果

1、小猴是一个特别喜爱交挚友和共享的人,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挚友们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渗透德育)

看!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

师:看看小兔家有几只小兔?

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谁情愿帮小猴分一分。(出示5只小兔)

(请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水果与小兔匹配,动手操作是幼儿学习的一种特别直观的方法。)

师:为什么把桃子分给小兔呢?

幼:因为桃子和小兔一样多,把桃子分给小兔正好一人一个。

2、看!小猴又来到谁家?(小猫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猫吃。小挚友看看有几只小猫?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猫,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出示6只小猫)

(请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水果与小猫匹配,让幼儿逐步感知数物匹配。并讲一讲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猫?已经有分桃子时的阅历,所以表述起来很完整。)

师:你分的很好,小猫和小猴都要感谢你呢!(刚好的激励和表扬让幼儿很有成就感,也有利于调动其他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3、瞧!小猴又来到谁家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有几只小狗?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同以上操作)

师:为什么把梨分给小狗?

幼:因为把梨分给小狗正好一人一个不多也不少,它们一样多。

师:你真棒!

(评析:这一部分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应数量的物体逐个对应起来。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使相同数量的物体对应起来并用语言表述出来,不仅让幼儿体会到动手操作的乐趣而且提高了孩子的口头表达实力,帮助孩子理清自己的思绪同时也增加了成就感。)

(四)分组练习:

1、小猴特别感谢小挚友帮他分水果,他觉得我们小挚友台聪慧了,所以他还又许多难题想要请教你们呢,你们情愿帮小猴吗?(幼:情愿)看来我们的孩子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听到老师的表扬,孩子的爱好大增,都要急着做题)。

第一组:我是小裁判。依照标题上给的数字添圆点或去圆点。

其次组:按依次填空格。依照标题中圆点多少的依次在空格里印上相应的圆点。

第三组:连线。按标题中给的数字和动物逐个对应起来。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评析:这一部分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题,不仅可以培育孩子们的合作实力,同时也培育了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通过干脆动手点数解答可以使幼儿加深对7以内数的`相识。)

(五)作业评价

(老师刚好对幼儿的作业状况赐予评价和激励,对有困难的幼儿赐予适当的指引,极大得调动了他们的自信念和解答的爱好.)

(六)活动完毕:

师:这是小猴送给大家的礼物,感谢大家对他的帮助。(孩子们拿到大头贴显得很骄傲,很有成就感。)

现在难题都解决了,就让我们和客人小猴到外面一起跳舞一起嬉戏吧!师幼一边听音乐一边自由跳出教室。(放音乐)

活动反思:

《摘果子》这一活动以小猴与小挚友做嬉戏的形式绽开并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嬉戏的情境中进行思索和学习,在活动中运用了我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和操作贴画协助教学为幼儿创设了极佳的教学环境。在绽开过程中,主要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依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依次排队。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本节活动也可结合按数取物,按物取数的学问点,让幼儿运用才智盒进行动手操作,也能取得更佳效果。

在本次活动中采纳的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如在小猴给挚友们送水果环节,老师利用谈话引导孩子们进行视察比较从而达到数物匹配。)、视察法、对比法、操作法、比较法(如老师让幼儿给水果排队环节,通过幼儿亲自操作感知5、6、7这三个数的实际意义,了解他们的多少关系和排列依次,为后面的分水果做打算。)等。无论采纳什么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提高幼儿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轻松自如,饶有爱好的学习,取得最佳教化效果。

经过这一活动的绽开,我发觉多媒体的运用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处理难点的有效途径,再加之动手操作的协作使个活动节奏紧凑但不单一死板,使幼儿在动眼、入手、动脑与动口的进程中驾驭学问,稳固记忆,发扬了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位置。

《摘果子》教案5

活动目标:

⒈学习踵趾小跑步,能按节奏协调地表演动作。

⒉熟识乐曲旋律,体验水果丰收的欢快、喜悦之情。活动打算:已学会踵趾小跑步,苹果树一棵;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苹果丰收了。

⒈秋天到了,苹果都成熟了,人们都忙着摘果子,老师这里有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然后说说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似乎看到了什么?

⒉幼儿完整观赏音乐。

⒊听了这个音乐,你有什么感觉?你似乎看到了什么?(人们都到果园里摘果子)

⒋这个音乐好听吗?那我们也来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来摘果子,好吗?(幼儿听音乐自由摘果子,老师视察引导)

二、学习摘果子的动作

⒈你刚才是怎么摘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老师请表演的好的幼儿示范,集体仿照)

⒉我们一起来学摘果子的动作。(强调苹果很大,要用力摘,应将手腕转一下,表示将果子从树上摘了下来)。

⒊我们来听音乐练习一次。(两拍摘果子一次,两拍把树叶分开)

⒋这棵果树摘完了,我要到另外一棵果树上去摘,看老师是怎么走过去的?(师示范踵趾小跑步)老师是怎么走的?这个动作我们有没有学过?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脚跟、脚尖跑跑跑跑。听音乐进行一次。)

⒌现在我们一边走一边摘果子,好吗?

⑴老师示范。老师跟着音乐进行示范。提示幼儿手脚要协调。

⑵幼儿跟着节奏练习摘果子。老师可提示。

(带领幼儿边做踵趾小跑步,边做摘果子动作,要求手脚比较协调)

三、引导幼儿创编不同方位的'摘果子动作

⒈果树上结满了许多的果子,刚才我们采了上面的苹果,还有什么地方的果子还没有摘?(幼儿创编不同方向的摘果子的动作,如两只手一起摘果子,蹲下来摘果子等)

⒉听音乐完整练习。

⒊小挚友真能干,摘了这么多的果子,现在,我们把果子运回家吧!

《摘果子》教案6

活动目标:

1、练习原地纵跳触物,增加幼儿的纵跳实力。

2、培育幼儿的荣誉感和竞赛意识。

活动打算:

1、布置好场地

2、小篮子两只

活动过程:

1、起先部分。

仿照操“小小解放军”。操节自编编排上肢运动—下蹲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跳动运动—整理运动。

2、基本部分。

师讲解,示范原地纵跳触物的动作。

幼儿自由练习,老师个别指导幼儿跃起后手臂向上伸的动作。

交代嬉戏名称后,讲解示范两队解放军竞赛摘果子嬉戏的玩法。

幼儿分两组嬉戏,提示幼儿留意规则。

3、结束部分。

玩民间嬉戏“木头人”。

教后感:幼儿以前学过摘果子的律动活动,刚起先的部分幼儿的爱好的主动性很高。嬉戏玩下来,看得出幼儿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

活动反思:

我通过示范,强化纵跳触物的动作要领:双腿屈膝,用劲向上跳起,同时伸一只手臂高高举起。在活动中让幼儿充分体验摘到果子的成就感。在活动中,自始自终幼儿都被好玩的嬉戏情境吸引了,主动性特殊昂扬。活动进行中,老师以一个活动的发起和参加者的身份和孩子们共同探究,形成了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在集体探究的.过程中,老师又充当了一个玩伴的角色,起到了较好的主导作用;最终,老师又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强调以孩子为主体,真正体现了孩子的主体地位,也充分调动了孩子的主动性,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摘果子》教案7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详细的情境和嬉戏活动中,体会减法的含义。

3、培育学生同桌合作学习,合作操作的实力。

4、培育学生大胆猜想与语言的表达实力。

教学重点:

1、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

2、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设计:

1、通过主题图,给学生供应生动好玩的学习情境,在情境中培育学生的猜想与语言表达实力,体会减法的含义。

2、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与数学嬉戏的活动中,领悟减法的意义,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运用所学数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问题解决的核心。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找寻生活事例,加深巩固领悟减法的意义,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和培育学生用完整的语句看图说话的`实力。

师:苹果园里的苹果熟了,笑笑提着篮子要去摘苹果。小挚友们,想一想笑笑可能会摘下多少个苹果呢?果树上还剩下多少个呢?

生1:笑笑会摘下3个苹果,树上还有2个苹果。因为笑笑爱吃苹果,自己吃2个,1个留给妈妈。

生2:笑笑家有4口人,爸爸、妈妈、笑笑和弟弟,每人吃一个,所以笑笑会摘下4个苹果。

生3:树上只剩下5个苹果,笑笑会全部摘下来,因为树上没有苹果了,以后就不用再来了。

生4:我认为笑笑会摘下5个苹果,因为笑笑家里来了2个客人,让每个客人吃1个苹果,会觉得小气,让每个客人吃2个苹果,笑笑自己也吃1个。

师:(竖起大拇指)小挚友的想法个个都很棒!真了不得!这几位小挚友是主动发言的金话筒,他们将获得小星星奖章。

2、依据学生的汇报,老师整理板书。

《摘果子》教案8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初步学习摘果子的动作和踵趾小跑步。

2、体验秋天丰收、收获果实的开心心情。

活动打算

音乐磁带;PPT果园丰收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果园丰收图片,引发幼儿爱好

1、小挚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播放ppt)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天的果园里都有哪些水果成熟了。(苹果、橘子、石榴、柿子??)这个小女孩在干什么?她看起来怎么样?我们一起去帮她摘果子好吗?

二、初步熟识音乐,学习踵趾小跑步

1、老师这里有段音乐说的就是人们摘果子的情境,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老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拍手感受音乐节奏)

2、现在,老师要先动身了,你们看看细致看看老师是怎么去的。(老师示范踵趾小跑步,边跑边说“脚跟,脚尖,跑跑跑”)

3、先请个别幼儿示范,老师进行指导。

4、我们一起去果园吧,等会音乐一停,你们立刻坐回自己的位子,老师还有别的本事要教给你们。

三、果园摘果子

1、现在,我们到果园就要摘果子了。我们摘果子是怎么摘的?(让幼儿按自己想法做出摘果子的动作)我们摘果子,须要这样一拧一转,这样果子就很简单被摘下来了。小挚友们我们坐在位子上来摘5个果子。

2、小挚友们真棒,都学会了怎么样摘果子,我们摘的`果子要放在篮子里,那我们一只手叉腰,表示篮子。我们摘一个放进篮子里,摘一个放进篮子里。(老师边说边示范)

3、现在我们坐在位子上跟着音乐一起来摘果子。(当音乐播放至最终两拍时,提示幼儿把篮子举到头顶上,让老师看看谁摘得果子最多)

四、高兴奋兴摘果子

1、老师要先去摘一篮苹果来,你们看看老师是怎么摘的?(示范之后,请幼儿个别示范)

2、我们一起先去摘几个红红的苹果吧,跟老师一起做。

3、老师与幼儿一起随乐摘果子,老师依据幼儿驾驭的状况进一步提出要求。

五、果篮放仓库,结束。

师:摘了那么多果子,大家把果篮抱好,那边是我们的仓库。

《摘果子》教案9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推断7以内的数量。

2、复习巩固5、6、7这3个数。

活动打算:

数字卡5-7,图片苹果、梨、桔子树,苹果、梨、桔子各一盆,五只小兔图,六只小猫图,七只小狗图,幼儿操作材料,笔。

活动过程:

(一)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许多果树。秋天到了,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请我们小挚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不想去?(幼儿:想)那我们就一起去吧!(出示图一)

2、小挚友你们看梨树上有几只梨?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桔子树上有几只桔子?

幼:苹果树上有5只梨;梨树上有6只苹果;桔子树上有7只桔子。

(二)给水果排队

1、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见图二)

师:第一盆是什么水果?其次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

幼:第一盆是苹果。其次盆是梨。第三盆是桔子。

师:第一盆有几只苹果?五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5)

幼:第一盆有5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师:其次盆有几只梨?六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6)

幼:其次盆有6只梨,六只梨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师:第三盆有几只桔子?七只桔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7)

幼:第三盆有7只桔子,七只桔子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2、小猴请小挚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依次从少到多排好队,应当怎么排呢?

幼:这三盆水果应当5只苹果排在第一、6只梨排在其次、7只桔子排在第三。

(三)分水果

1、小猴特别兴奋,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挚友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看!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图三)小挚友看看有几只小兔?

幼:有5只小兔。

师:小猴请小挚友帮他想一想,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苹果分给小兔吃,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兔呢?

幼:因为苹果和小兔一样多,都是5。

小挚友你们分对了,小兔和小猴兴奋得跳了起来。

2、看!小猴来到小猫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猫吃。(见图四)小挚友看看有几只小猫?

幼:有6只小猫。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猫,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梨分给小猫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猫?

幼:因为梨和小猫一样多,都是6。

师:小挚友你们分对了,小猫和小猴兴奋得跳起了舞。

3、瞧!小猴又来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图五)有几只小狗?

幼:有7只小狗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桔子分给小狗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桔子分给小狗

幼:因为橘子和小狗一样多,都是7。

小挚友你们分对了,小狗和小猴也兴奋得跳起了舞。

(四)分组练习:

1、小猴感谢小挚友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些练习题,考考小挚友。

第一题:添、去点子。根据题目上给的数字添圆点或去圆点。

其次题:按依次填空格。根据题目中圆点多少的依次在空格里印上相应的圆点。

第三题:连线。按题目中给的数字和动物一一对应起来。

小猴还说假如哪个小挚友全做对了,就邀请小挚友到他家里去做客。

2、幼儿操作,老师及家长巡回指导。

(五)作业评价

(六)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摘果子》这一活动以小猴与小挚友做嬉戏的形式绽开并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嬉戏的情境中进行思索和学习,在活动中运用了我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和操作贴画协助教学为幼儿创设了极佳的教学环境。在绽开过程中,主要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依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依次排队。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本节活动也可结合按数取物,按物取数的学问点,让幼儿运用才智盒进行动手操作,也能取得更佳效果。

在本次活动中采纳的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如在小猴给挚友们送水果环节,老师利用谈话引导孩子们进行视察比较从而达到数物匹配。)、视察法、对比法、操作法、比较法(如老师让幼儿给水果排队环节,通过幼儿亲自操作感知5、6、7这三个数的实际意义,了解他们的多少关系和排列依次,为后面的分水果做打算。)等。无论采纳什么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提高幼儿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轻松自如,饶有爱好的学习,取得最佳教化效果。

经过这一活动的绽开,我发觉多媒体的运用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处理难点的有效途径,再加之动手操作的协作使个活动节奏紧凑但不单一死板,使幼儿在动眼、入手、动脑与动口的进程中驾驭学问,稳固记忆,发扬了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位置。

《摘果子》教案10

设计意图

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需根植于儿童自己“自然的生长土地上”,符合儿童自然发展法则,同时,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细心选择一些具有显明特点,易被幼儿接受的乐曲,在不同场合出现不同音乐,能有效激发幼儿爱好。因此我选择了《摘果子》音乐选段,用生动好玩引人入胜的独特教学方法,融入音乐节奏、音高、音色的相识以及音乐形象的体验,激励幼儿在欢乐的环境中,兴趣盎然地参加音乐活动,提高幼儿听辨凹凸音的实力,让孩子用肢体动作大胆的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力。

活动目标

1、熬炼幼儿对高音及低音的辨别实力,培育节奏感。

2、学会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

3、感受丰收的`果园景象,跟着旋律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嬉戏的欢乐,乐意与同伴一起嬉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嬉戏,感受嬉戏的乐趣。

活动打算

音乐磁带、红色绸带每人一根。

活动过程

一、起先部分

一起唱拍手歌围成半圆坐下。

二、练习听辨高音和低音。

老师在钢琴上弹出几个音,假如孩子们听到的是高音,就把手向上点;假如听到的是低音,小手指就向下点。

三、观赏理解音乐,相识音乐中的高音和低音。

1、老师放音乐,假如孩子们听到的是高音,就把手向跟着音乐节奏摇摆;假如听到的是低音,小手就向下跟着音乐节奏摇摆。

2、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动作来表现高音和低音,并跟着音乐大胆表现。

四、音乐嬉戏:摘果子

1、今日我们要去摘果子,提问:果园里种着什么果子?,哪些是种在树上的,哪些是种在地下的?

2、种在树上的,我们可以怎么摘?种在地上的我们可以怎么摘?(激励幼儿创编往上摘果子的动作和往下摘果子的动作)

3、跟着音乐,听到高音,树上摘个大苹果,听到低音,地上摘颗小草莓。嬉戏一遍。

4、果园里除了苹果和草莓外,还有什么果子,依据幼儿的回答,跟着音乐摘果子两次。

五、果子丰收拉

每人一根绸带跳丰收舞,激励幼儿自由创编高音和低音的动作。

活动延长

音乐、图示投放到区域中幼儿接着练习。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每个幼儿在嬉戏的氛围中专心,用脑,用眼,用身体,用嘴巴,用手,用脚,内化着自己的理解,他们在匹配的音乐刺激下产生表现的激情,此时他们真正和音乐一起跳,一起笑,一起玩,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

总之音乐艺术工作的听、唱、演奏,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处理等方面的音乐实力,是在音乐实践活动实力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的。(如驾驭制定教化工作的案例、备课、组织音乐教化活动、进行自我评析实力等)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才是提升音乐教化实力的前提。提高老师音乐素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给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间,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

《摘果子》教案11

教学目标:

1、在详细活动中相识减法的含义。

2、会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

3、能依据供应的情境解决生活中的简洁的减法问题。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日是什么日子,你们知道吗?(中秋节)对,中秋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今日才智老人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呀,给每个同学都带了礼物!请闭上你的双眼,伸出你的小手接受礼物吧!(生闭眼睛)才智老人给你们每人一棵才智树,现在让我们的才智树生长、发芽(师生齐做幼芽生长动作)。很快,每个同学的才智树上结出了5棵才智果,你想摘几棵,树上还剩几棵?(生先摆圆片,然后指名说说自己想摘几棵,树上还剩几棵)

二、探究新知,学习减法。

1.初步感受减法的含义。

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引导视察,

(1)笑笑也来摘果子。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引导得出:树上原来有5个果子,摘走了2个,还剩3个)

(2)师述:树上原来有5个果子(板书:)被笑笑摘走了2个(

现在树上还剩几个果子呢?

(3)用手指表示笑笑摘果子的过程。

学生伸手说,老师随学生的口述摘数5、2、3。

(4)列式。

(5)说明:5-2=3读作“5减2等于3”,这样的算式叫做减法算式,中间的“-”叫做减号,表示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一部分是多少时就要用减法计算。

(6)说说5-2=3中的5、2、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链接生活,再次感受减法。

小组内探讨说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5-2=3还可以表示什么?

三、动手操作,体验感悟。

1、分铅笔(师拿出5枝铅笔,奖给刚才表现好的同学,然后请同学说说老师做了什么?如何用减法算式表示?奖一枝说一次,并请同学们说时带手势。)

2、分学具(生拿出自己的学具和同桌一起边分边说算式)

四、新知应用,解决问题。

现在让我们用所学的知道解决几个实际问题。(课件出示课本图片,指名说图意,并用算式表示。)

1、取书图。

2、小刺猬背果子。

3、小鸟摘樱桃。

4、小老鼠偷面包。

五、玩中体验,加深印象。

1、鳄鱼吃猴子。

(右手表示猴子,五指捏拢又放开,表示小猴荡秋千;左手五指表示鳄鱼,成扁平状,左手向右手靠拢,并夹右手手指,表示吃猴子。边做动作边说:“五只猴子荡秋千,一只鳄鱼游过来,啊呜一口吃掉它;四只猴子荡秋千,一只鳄鱼游过来,啊呜一口吃掉它……猴子不见了,到哪去了?全被鳄鱼吃光光!”,边述边做,完成一遍动作,然后一句一句地说,并指名说说每一句如何用算式表示?)

2.手指操

(1)对数。5的组成。(师:我出1,生:我对4,1+4=5、4+1=5)

(2)手指减法(只用一个手的五指,一同学打手势,同桌用减法算式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五指减法图上的内容。

六、谈谈收获、总结全课。

1、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我知道身边有很多减法问题。师:那你知道我们身边的哪些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解决?生:比如拿走了,还剩下……你们的收获的确很大。我们以前就知道,把两部分合并成一部分,求总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今日我们又明白了,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2、找找在你的四周,哪些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解决,跟同学们说一说。

七、板书设计。

摘果子

5-2=3读作:5减2等于3

减号

《摘果子》教案1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故事,了解动物摘果子的不同方法。

2、能用肢体语言表现动物摘果子的不同方法。

3、知道小动物摘果子的过程中果子数量由多到少的改变。

4、能细致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故事,了解动物摘果子的不同方法。

2,知道小动物摘果子的过程中果子数量由多到少的改变。

难点:

1、能用肢体语言表现动物摘果子的不同方法。

活动打算

背景图小动物图片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师:刚才我们摘了果子,现在有一只小也来摘果子了。(出示小图片)

(出示果子图)

1、树上一共有多少果子?(幼儿点数说出总数6个)。

师:小看到这些红红的的果子特别想吃。可树那么高,小能摘到果子吗?

幼:……

它怎样才能摘到果子呢?假如你是小你会想什么方法摘果子?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只小在摘果子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小鸟图)

2、图3:请幼儿视察,谁来了,(小鸟)小鸟是怎样摘果子的,(请幼儿仿照小鸟摘果子的动作)小鸟摘了几个果子?树上还剩下几个果子呢?(幼儿点数)小能用小鸟的方法摘果子吗?为什么?

3、图4:又来了一只长鼻子的动物,它长鼻子一伸就卷走了一颗果子。猜猜这个长鼻子的动物是谁啊?(出示图)是怎样摘果子的?(请幼儿仿照摘果子的动作)强调是用长鼻子卷果子。

4、老师仿照猴子的`动作,请幼儿猜猜是谁来了?想想小猴子会用什么方法摘果子呢?(幼儿自由发言),对了小猴子会爬树,它爬上树摘下了一颗果子。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猴子摘果子吧!

5、(出示鳄鱼图片)你们看又有谁来了?它能摘到果子吗?它用什么来摘果子呢?它的长尾巴扫下了几颗果子?

6、刚才哪些动物摘走了果子?他们分别用的什么方法摘果子?摘了几颗果子?(请幼儿回答)

师:哎呀,你们看树上还有几颗果子了呀?(与幼儿一起数数)

幼:还有两颗果子了,

师:怎么办呢?树上只剩下两颗果子了,小还没摘到,你们想想现在小现在会是怎样的心情?

幼:焦急,

师:那你们猜猜小最终摘到果子没有呢?

幼:摘到了,没有……

3、完整听一遍故事.

师:有的小挚友说摘到了,有的小挚友说没有,那小究竟摘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摘果子》

(老师完整讲解并描述故事)

老师提问:小最终摘到果子没有啊?

幼:……(摘到了)

师:它是怎么摘到的呢?

幼:……(海豹帮助它)

师:哦,是海豹帮助了小,海豹是怎样帮助小的?它把小放在它的鼻子尖上顶上去的。(一起仿照海豹顶的动作。)

师:那小挚友,你们最喜爱哪一种动物摘果子的方式呢?我们请小挚友来学一学

(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

4、仿照各种动物的本事。

师:还有这么多的小挚友都想来仿照,那好,我们就一起来吧!

(播放音乐同幼儿一起仿照)

背景图小动物图片录音机磁带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利用了干脆进入主题的方式,幼儿对内容感爱好,能够完全跟着老师的思维,主动回答问题,其中大部分孩子思维活跃,为小动物找出了许多摘果子的方法。最终的仿照小动物时,孩子们更是爱好深厚,把浅显易懂的故事内容用运作表示出来,更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加深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本次活动做到了有效性,师幼互动特别好。假如再让我上这次活动,我会更放手地让孩子们去理解看图,读故事,给孩子更大的空间。

《摘果子》教案13

教学目的

1.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在阅历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减法的含义并且能够应用.

2.使学生能够在沟通合作中理解学问的形成过程.

3.在学习过程当中培育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是本小节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出示图片:金鱼图和绵羊图

1.请你依据图意列式

2.老师总结

(1)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视察同一个问题;

(2)当我们须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须要用加法计算;

(3)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

(二)老师设疑

我们知道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我们用加法计算;假如我想: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我们该怎样计算呢?

二、学习减法

(一)看图自主理解减法含义

1.出示图片:主题图

(1)请你自己想一想,这幅图什么意思?

(2)小组内说一说

(3)你知道怎样解答吗?

2.全班探讨

3.老师小结

当我们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时,我们用减法计算.“-”记做减号.

从5个里面减去2个,还剩3个,写作:5-2=3

(二)反馈

1.出示图片:做一做1

2.出示图片:做一做2

3.出示图片:小刺猬拿苹果

(三)小结

当我们须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须要用加法计算;当我们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时,我们用减法计算.

三、练习

(一)出示图片:手指图

(二)出示图片:小鸟摘果子

(三)出示图片:老鼠做数学

四、小结

今日我们接触了减法,你知道什么时候运用减法进行计算吗?今日你有什么收获吗?

探究活动

成双配对

嬉戏目的

1.巩固5以内加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娴熟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嬉戏打算

将全部5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

嬉戏过程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2.组长随意说一个5以内的数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