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各地市模考地理试题 (人口迁移、人口增长、人口问题)_第1页
2023年山东各地市模考地理试题 (人口迁移、人口增长、人口问题)_第2页
2023年山东各地市模考地理试题 (人口迁移、人口增长、人口问题)_第3页
2023年山东各地市模考地理试题 (人口迁移、人口增长、人口问题)_第4页
2023年山东各地市模考地理试题 (人口迁移、人口增长、人口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山东各地市模考地理试题

(人口迁移、人口增长、人口问题)

主讲人:高考备考(2023山师附中)人口增长率受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与人口迁移率(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共同影响。下图是我国某省区人口增长情况,该省区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前后出现过两次人口增长高峰。据此完成3~5题。3.该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A.1960年B.1986年C.2011年D.2015年C(2023山师附中)人口增长率受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与人口迁移率(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共同影响。下图是我国某省区人口增长情况,该省区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前后出现过两次人口增长高峰。据此完成3~5题。4.2000年以后,该省再未出现过人口增长高峰,其内在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A.自然环境B.产业结构C.生育政策

D.社会文化B(2023淄博一模)图示意我国部分省(市、区)2000-2020年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变化。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广东、山东、黑龙江、西藏4个省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表示广东省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C【解析】广东省经济发达,人口迁入量大,2020年老龄人口所占比重较小,人口老龄化水平相对较低,③为广东,C正确;①②两个省份2020年人口老龄化严重,分别为黑龙江和山东,AB错误;我国西藏地区人口中藏族人口居多,对藏族人口我国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高,低龄人口比例高,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人口净迁入,老龄化水平低,④为西藏,D错误;故选C。(2023淄博一模)图示意我国部分省(市、区)2000-2020年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变化。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广东、山东、黑龙江、西藏4个省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与2000-2010年相比,促使2010-2020年上海老龄化趋势发生显著改变的主要原因是()A.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老龄化周期性变动C.外来常住人口增加 D.养老服务体系完善A【解析】2000-2010年,上海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2010-2020年上海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老龄化增长速度加快,主要原因是上海市城市化起步早,当地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但2000-2010年,上海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地迁入人口降低了老龄化程度,2010-2020年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外地迁入人口减少,老龄化情况更加突出,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导致,A正确,C错误;养老服务体系完善,不能改变老龄化趋势,D错误;老龄化与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有关,很难呈现周期性变动,B错误;故选A。(2023济南三模)人口分布及其变化是区域发展规刘的重要基础。图2为“2010-2017年俄罗斯人口增减变化格局及人口分布界线(圣彼得堡——图瓦线)”,据此完成4~5题。4.“圣图线”东部人口呈增加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虹吸

B.政策倾斜C.气候变暖

D.交通改善B4.B。【解析】“圣图线”是俄罗斯人口分布线,人口密度分布整体呈东少,西多特点。俄罗斯东部人口少的原因是自然环境恶劣、远离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产业转型升级困难、交通网络密度低,人口与投资吸引力弱,大大制约其人口发展,由图可知近年俄罗斯人口增减变化东部人口开始增长,说明政府通过推动东部经济发展增加人口吸引力。(2023济南三模)人口分布及其变化是区域发展规刘的重要基础。图2为“2010-2017年俄罗斯人口增减变化格局及人口分布界线(圣彼得堡——图瓦线)”,据此完成4~5题。5.为优化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俄罗斯适宜A.完善西部基础设施

B.提高社会保障水平C.加强与东北亚合作

D.转变人民生育观念B5.C。【解析】俄罗斯现有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是西密东疏,所以未来为了优化人口空间均衡分布,应促进东部对人口的吸引力,通过人口迁移,减小东西人口密度差异。提高社会保障体制和转变人民生育观念是针对人口年龄结构出现问题所提出的措施,无法优化人口空间分布格局。(2023济南二模)人口老龄化风险是指从老年人领域扩散而来的对社会造成的不确定损失。老龄化风险水平的高低与经济结构、人口生育率、人口迁移和老年人口抚养比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和全国的老龄化风险水平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人口老龄化风险处于最高位增长态势的是()A.东北地区 B.东部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部地区A由材料可知,老龄化风险水平的高低与经济结构、人口生育率、人口迁移和老年人口抚养比等因素密切相关。东北地区由于传统工业的衰落,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大量流失,导致人口老龄化风险处于最高位增长态势,A正确;西部地区的老龄化程度最低,中、东部地区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好的地区,老龄化程度居中,BCD错误。故选A。(2023济南二模)人口老龄化风险是指从老年人领域扩散而来的对社会造成的不确定损失。老龄化风险水平的高低与经济结构、人口生育率、人口迁移和老年人口抚养比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和全国的老龄化风险水平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④地区人口老龄化风险最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生态环境 B.交通通信 C.医疗条件 D.产业结构D东北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风险最高,对应④,主要是由于东北地区曾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劳动力向外流失严重,导致本地区老龄化风险偏高,D正确;生态环境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误;东北地区的交通通信、医疗条件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较小,BC错误。故选D。(2023聊城二模)经过70多年发展,中国人口从建国后的5亿多增长到如今的14亿多,其增长的过程并不是稳定、平缓的。在2011之前,中国每年的人口增长数量出现了三个高峰和三个低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据人口普查显示,我国老龄化近年来逐渐加剧,2022年老年人口数量最多,A错误;据相关数据表明,2022年出生人口较少(只少于1961年),但人口基数大,出生率最低,B错误;据相关数据表明,1963年出生人口数量最多,C错误;2016年人口增长数低于前期1980左右的低谷,D正确。故选D。6.关于图中统计时期内人口数量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2022年低谷时老年人口数量最少 B.1980年低谷时人口出生率最低C.1957年高峰时出生人口数量最多 D.2016年人口增长数低于前期低谷D(2023聊城二模)经过70多年发展,中国人口从建国后的5亿多增长到如今的14亿多,其增长的过程并不是稳定、平缓的。在2011之前,中国每年的人口增长数量出现了三个高峰和三个低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11年前三个高峰中,最高峰出现在1971年,此时为建国之后的22年,正好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新生儿的生育期,出现建国之后的第一次生育高峰,B正确;计划生育政策是1982年制定的,A错误;1971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C错误;生态环境对于人口高峰影响较小,D错误。所以选B。7.图中2011年前三个高峰中,最高峰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计划生育政策初步实施 B.建国后第一次生育高峰C.经济的快速增长 D.生态环境的改善B(2023临沂一模)绿带被认为是控制城市扩张的有效手段,并在国内外诸多大城市的规划中广泛运用。1939年伦敦正式开始建设绿带,随后伦敦绿带规模不断扩大。1971年,最终建成的完整绿带区平均宽度约为15km。图示意绿带建设三个时期的伦敦人口密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伦敦最终建成的完整绿带可能位于()A.内伦敦内部

B.内伦敦外缘

C.大伦敦内部

D.大伦敦外缘D【解析】材料中提出因此绿带被认为是控制城市扩张的有效手段。1971年,最终建成的完整绿带区平均宽度约为15km,由图中可知,1951年至1991年内伦敦与外伦敦的人口密度差距缩小,说明内伦敦与外伦敦的内部人口都发生变化,因此大规模的绿带最可能位于大伦敦外缘,以此控制城市扩张,D正确;绿带一般不会位于城市内部,ABC错误。故答案选D。(2023临沂一模)绿带被认为是控制城市扩张的有效手段,并在国内外诸多大城市的规划中广泛运用。1939年伦敦正式开始建设绿带,随后伦敦绿带规模不断扩大。1971年,最终建成的完整绿带区平均宽度约为15km。图示意绿带建设三个时期的伦敦人口密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伦敦绿带建设期间()A.内伦敦与外伦敦的人口密度差距缩小 B.内伦敦人口密度逐渐小于外伦敦C.内伦敦和外伦敦的人口变化趋势相同 D.伦敦人口规模呈不断下降的趋势A【解析】材料中提出,1939年伦敦正式开始建设绿带,1971年最终建成、从图中可以看出,绿带建设以前(1911年),内伦敦的人口密度远远大于外伦敦,与1911年相比,1951年至1991年内伦敦与外伦敦的人口密度差距缩小,A正确;由图可知,内伦敦的人口密度远远大于外伦敦,故B错误;建设期间,伦敦的人口规模变化较小,故D错误;与1911年相比,1951年至1991年内伦敦与外伦敦的人口密度差距缩小,可知人口变化趋势不同,故C错误。故答案选A。(2023烟台三模)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人口变化的重要趋势,详细了解其发展的新趋势,才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挑战。下图示意1990-2020年我国城乡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变化,据此完成8~10题。8.2010~2020年间,城镇老年人口总数首次超过乡村主要是由于A.城镇生态环境的改善B.乡村老年人口迁入城镇C.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D.城镇老年人口寿命延长C【解析】8.生态环境的改善对老龄化影响较小,且城镇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生态环境较乡村差,城镇老年人口总数多于乡村不是由于生态环境改善,A错误;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使得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表现出乡村人口(包括老年人口)向城镇迁入转化,城镇化水平高,使得城镇老龄化人口总数多于乡村,C正确;乡村老年人口迁入城镇具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城乡医疗差距缩小,人口寿命均会延长,D错误。故选C。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人口变化的重要趋势,详细了解其发展的新趋势,才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挑战。下图示意1990-2020年我国城乡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变化,据此完成8~10题。9.近30年来,城镇和乡村老年人口比重变化反映的突出现象是①乡村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加②乡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③城镇老年人口增速低于乡村④城乡老龄化差距不断扩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解析】9.从乡村老年人口规模柱状图变化的斜率可知,乡村老年人口数量较为稳定,①错误;老年人口比重反映出老龄化程度,在近30年来,乡村老年人口占比高于城镇,乡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②正确;单独看城市和镇,老年人口规模柱状图的斜率大可知,城、镇老年人口增速高于乡村,③错误;结合城镇老龄化人口增长速度与现有规模可知,城乡老龄化差距不断扩大,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人口变化的重要趋势,详细了解其发展的新趋势,才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挑战。下图示意1990-2020年我国城乡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变化,据此完成8~10题。10.城乡老年人口比重变化反映的突出现象将导致A.农村养老照料问题突出B.城镇家庭养老支出减少C.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滞缓D.城镇养老基础设施过剩A【解析】10.城市、镇、乡村老年人口比重均呈现出增加趋势,但乡村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说明乡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占比较小,农村养老照料问题突出,老年人出现无人照料的问题,A正确;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受老年人口占比增大的影响,但受乡村振兴等政策影响,不一定会出现滞缓,C错误;城镇老年人口占比增多,城镇家庭养老支出增多,B错误;老年人口增多,城镇养老基础设施不会出现过剩现象,D错误。故选A。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是指介于平原都市人口密集区(人文过程主导)与高山自然保留区(自然过程主导)之间,承载着小城镇与乡村、山区耕地、森林与草地等地域类型的地理空间。如何优化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的土地功能格局,是确保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图6为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示意围。答案:.(1)都市区盲目扩张,使乡村人口外迁造成乡村空心化、耕地撂荒、小城镇收缩;导致物资需求增加造成森林减少、草场退化、城郊农业发展。(1)从区域关联的角度,说明都市区盲目扩张对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各地城类型的影响。(4分)【解析】第(1)题,都市区盲目扩张引发GDP增长与城镇扩张,人口流迁对山区土地利用转型、植被覆盖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对建设用地、居住用地的需求增加,城市周围农田、森林减少,土地的粮食生产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下降,但保障人类生活的功能提高。所以在人口流动和土地利用两方面展开回答区域之间的关联:都市区盲目扩张,使乡村人口外迁造成乡村空心化、耕地撂荒、小城镇收缩;导致物资需求增加造成森林减少、草场退化、城郊农业发展。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是指介于平原都市人口密集区(人文过程主导)与高山自然保留区(自然过程主导)之间,承载着小城镇与乡村、山区耕地、森林与草地等地域类型的地理空间。如何优化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的土地功能格局,是确保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图6为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示意围。答案:(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严禁无序开垦;鼓励农林牧渔多元发展,发展立体农业;保护山区自然景观发展生态旅游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2)土地利用功能是指人类从不同的土地利用过程中获得的直接或间接利益,包括生态服务功能、生活功能与生产功能,从生产功能角度,简述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因地制宜实现乡村振兴的措施。(6分)第(2)题,土地利用功能是指人类从不同的土地利用过程中获得的直接或间接利益,题目中生产功能指的是:农、牧、经果林、渔,也就人类为了获得食物等生活保障利用土地生产粮食、木材、水产品等。为了乡村振兴走可持续发展,既要保证土地的生产功能,当然也要维护生态平衡,所以应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严禁无序开垦;鼓励农林牧渔多元发展,发展立体农业;保护山区自然景观发展生态旅游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2023青岛二模)在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乡村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乡城流动人口的返乡回流现象逐渐显现。根据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调查数据,通过分析不同省市作为流出地的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绘制了流出地视角下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空间差异图(图5)。据此完成12~13题。12.推测具有较强回流意愿的流动人口特征是A.以青壮年为主B.受教育水平低C.进城务工时间长D.婚姻状态稳定乡城流动人口的返乡回流受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进城务工时长、是否为独自流动、家庭月收入、现住房性质、社会保障制度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影响。青壮年正处壮年且工作较稳定,因此,留在流入地继续工作的愿望强烈,返乡回流医院较弱,而年龄较大的流动人口,一般回流意愿越高,A选项错误;受教育水平越低,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等都较低,该群体流动人口回流意愿也就越高,因此,B选项正确;流动人口的进城务工时间越长,积累的财富越多,生活水平能够得到良好的保障,而且能与当地产生良好的社会融合,回流的可能性越低,因此,C选项错误;具有稳定婚姻状态的流动人口,为了家庭更好地发展以及子女上学问题,其更趋向于留在城市发展,其回流意愿低于未建立稳定婚姻状态的流动人口,D选项错误。(2023青岛二模)在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乡村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乡城流动人口的返乡回流现象逐渐显现。根据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调查数据,通过分析不同省市作为流出地的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绘制了流出地视角下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空间差异图(图5)。据此完成12~13题。云南省和贵州省是少数民族聚集地,由于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该区域流出的流动人口更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因此其回流意愿较高,因此。D选项正确。13.导致图中云南省和贵州省流动人口回流意愿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地方政策支持

B.矿产资源开发C.气候条件优越

D.地域文化独特(2023烟台一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流动已经开始并将持续成为主导我国区域间人口变动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人口流动可以划分为乡乡流动(乡村到乡村)、乡城流动(乡村到城镇)、城乡流动(城镇到乡村)、城城流动(城镇到城镇)四种类型.下图示意2000年—2020年我国不同人口流动类型在流动人口中所占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推测P1、P2、P3、P4分别表示()A.城城流动、乡乡流动、城乡流动、乡城流动B.城乡流动、乡城流动、乡乡流动、城城流动C.乡城流动、城城流动、乡乡流动、城乡流动D.乡城流动、城乡流动、城城流动、乡乡流动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目前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推动乡村劳动人口不断流向城市,使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故乡城流动是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体,占比最高,故P1表示乡城流动,AB错误;逆城市化是指当城市化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城市化速度就会放慢,甚至出现逆向流动人口超过正向流动人口的现象,我国目前整体上仍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期,逆城市化现象不突出,城乡流动人口规模应最小,故P4表示城乡流动,D错误;故选C。(2023烟台一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流动已经开始并将持续成为主导我国区域间人口变动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人口流动可以划分为乡乡流动(乡村到乡村)、乡城流动(乡村到城镇)、城乡流动(城镇到乡村)、城城流动(城镇到城镇)四种类型.下图示意2000年—2020年我国不同人口流动类型在流动人口中所占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下列对该时期流动人口社会经济特征说法正确的是()①乡城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比例较小②城城流动人口平均文化程度较高③城乡流动人口中中老年人比例较大④乡乡流动人口受经济因素影响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开始逐渐减小,目前我国人口流动跨省流动比例相对较大,主要从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乡村地区流向经济相对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地区,因此乡城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比例较大,①错误;城市经济水平相对较为发达,教育体系相对较为完善,城市人口普遍可以接受到较高的文化教育,因此城城流动人口平均文化程度较高,②正确;城乡流动人口主要为退休人员,其主要目的为回乡养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