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宁川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广西宁川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广西宁川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广西宁川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广西宁川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广西宁川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不相同的一组是()A、肄业酒肆两讫巍然屹立B、证券倦怠箴言缄默不言C、炽热旗帜嗔怪瞋目而视D、竭诚碑碣慑服蹑手蹑脚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砥砺安详厉兵秣马伺机而动B、袒露订价一脉相承闲情逸志C、徇私祛除无耻谰言黯然销魂D、莅临妥帖同仇敌忾共渡难关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面对这一切,他将自己的不满和忧虑在脸上。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认为既然作了应充,就要诺言。③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干部更是经常地下基层,以及时解决问题。A、表露信守查看B、流露恪守察看C、表露恪守察看D、流露信守查看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李光和姚明,一个灵活,一个稳健,球路风格不同,但实力相当,可谓半斤八两,这场对抗赛定有看头。B、当年,日本的东京发生大地震的时候,中国人虽然捉襟见肘,但也曾慷慨解囊.C、多年的努力使他终于获得了提拔的机会,现在他已在政府要害部门任职,父亲欣慰地说:“你也算是升堂入室了。"D、真没想到,他是这样的态度,推己及人,把自身应负的责任摆脱得干干净净。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关统计调查显示,一二月我市空气质量下降,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严重超标。环保专家分析认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是污染源的首要因素。B、公众在没有被如实告知事情真相之前的态度和现在相比,确实是有很大的不同,这说明我们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公众的知情权.C、他们就是以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凡是有利于抗击“非典”的,有利于人民健康的,都积极主动去做,并且努力做好.D、《社会工伤保险医疗管理办法》的出台,意味着将规范工伤报告、治疗、康复、评残、结算“一条龙”的工伤保险医疗跟踪管理,它可最大限度地保障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6、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八成的退休金够他和老伴晚年享用的了。B、我们想进口设备,希望上级支持。C、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就没及格.D、连老张都丢了,可怪不?二、阅读《长亭送别》选段,解答7—8题。【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滚绣球】①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②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③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④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7、对《端正好》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前四句,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反衬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的心情。B、“晓来”两句,使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其中“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不仅把外射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C、曲中的“醉”字下得极有分量,既写出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别恨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D、曲中仅一“泪"字,使全曲景物都闪耀着别离的泪光,它们都成了传情之物.真乃画龙点睛之笔.8、赏析《滚绣球》有误的一项是()A、①处的两句说的是刚摆脱了相思之苦,却又马上被迫分离,表达了心中充满怨恨而又万般无奈的心情.B、②处写柳丝、疏林,实际写的是莺莺希望心上人不要走得这么快。③处,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莺莺那种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C、④处,作者运用了高度夸张的手法,来形容莺莺在与张生即将离别之际的缠绵欲绝的眷恋之情。D、全曲以途中的景物为线索,直接抒写了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9、选出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A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声……A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B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B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D举疾首蹙頞而相告白……D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10、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当年粉黛,何处笙箫?②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容易冰消。③轻暧不足于体与?④危士臣,构怨于诸侯⑤今王鼓乐于此⑥欲辟土地,朝秦楚⑦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A、①③/②⑤/④⑦/⑥⑧B、①⑤⑦/②/③⑧/④⑥C、①⑤⑦/②/③④⑥/⑧D、①②③/④⑧/⑤⑦/⑥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15分,每小题3分)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性好《庄》、《老》,每隐身自晦.与嵇康、吕安善,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交,着忘言之契。康后坐事。临诛,谓子绍曰:“巨源在,汝不孤矣。”涛年四十,始为郡主簿。举孝廉,州辟河南从事.咸熙初,封相国左长史。时帝以涛乡闾宿望,命太子拜之.帝以齐王攸继景帝后,素又重攸,尝问裴秀曰:“大将军开建未遂,吾但承奉后事耳。故立攸,将归功于兄,何如?”秀以为不可,又以问涛.涛对曰:“废长立少,违礼不祥。国之安危,恒必由之。”太子位于是乃定。太子亲拜谢涛。及羊祜执政,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由是权臣意,出为冀州刺史,加宁远将军。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故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或谮之于帝,故帝手诏戒涛曰:“夫用人惟才,不遗疏远单贱,天下便化矣.”而涛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涛中立于朝,晚值后党专权,不欲任杨氏,多有讽谏,帝虽悟而不能改。后以年衰疾笃,上疏告退,不许.帝尝讲武于宣武场,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因与卢钦论用兵之本,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其论甚精.初,陈郡袁毅尝为鬲令,贪浊而赂遗公卿,以求虚誉,亦遗涛丝百斤,涛不欲异于时,受而藏于阁上。后毅事露,槛车送延尉,凡所以赂皆见推检。涛乃取丝付吏,积年尘埃,印封如初。(《晋书·山涛传》)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康后坐事坐:因犯……罪B、时帝以涛乡闾宿望宿:素有的C、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居:担任D、一年之后众情乃寝寝:平定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随帝意所欲为先。②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B、①帝以齐王攸继景帝后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C、①帝虽悟而不能改②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D、①太子位于是乃定②质于齐,兵乃出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州辟河南从事B、涛正色保持之。C、不遗疏远单贱D、以求虚誉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山涛“清廉正直"的一组是()①少有器量,介然不群②废长立少,违礼不祥③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④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⑤不欲任杨氏,多有讽谏⑥积年尘埃,印封如初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⑥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山涛早年丧父,家境贫寒,故其为人气量狭小、孤高气傲。他很少结交朋友,只是结识了阮籍这批竹林贤士之后,这才有人生的归宿感.B、山涛虽然入仕较晚,但德望乡闾,他也因此深得司马氏政权统治者的尊崇,晋帝还以太子的立选问题征求过山涛的意见。C、山涛为人正直,在朝延任职期间,以选贤任能为己任。尽管工作上的我行我素造成了一些失误,从而招人非议,但山涛还是一位好官。D、山涛既有文韬,又有武略。皇帝到宣武场讲习武事还让有病的山涛跟随,以及他和卢钦谈论“用兵之本",这些都见出他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第II卷(共105分)四、(15分)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2分)译文:(2)凡所以赂皆见推检。(2分)译文: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秋兴八首[1](其一)杜甫玉露调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2]。丛菊两开他日泪[3],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4].【注释】[1]《秋兴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旅居夔州时新作。兴,感兴,遣兴[2]地阴,地底。[3]杜甫离开成都后,原拟尽快出峡,不料去年秋居云安,今年秋又留夔州,故曰“丛菊两开”,谓在夔州已是第二次看到菊开了。[4]砧,捣衣砧.(1)“丛菊”一联中的“开”与“系”是双关语,其含意分别是什么?(2)情景的和谐统一,是抒情诗里一个异常重要的方面。请就第二联作简要赏析。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4分,任选4小题作答)(1)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杜甫《兵车行》)(2)连峰去天不盈尺,.飞湍瀑流争喧豗,.(李白《蜀道难》)(3),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李白《将进酒》)(4)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凶年免于死亡。(《孟子·齐桓晋文之事》)(5)白鸟飘飘,,,新红叶无个人瞧,(孔尚任《哀江南》)(6)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五、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8分)山的呼唤琼瑶①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②从小,热爱山,热爱水,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神奇与旖旎。③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过,使我迷惑过,使我喜悦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萦绕于我的脑际。那山并不高,遍布着松树,高大的直入云霄.小的只有半个人高,泥土是红色的,土质松而软,没有杂草,没有荆棘,只是,遍地撒布着一颗颗的松果。而我穿梭于那松林间,奔跑着、呼喊着,收集着那些松果,竟日流连,乐而不疲.玩累了,我会选择一棵巨大的松树,倚着它坐下来,让那如伞般的松枝遮蔽着我。闭上眼睛,我静静地倾听那风声穿过松林发出的籁籁声响,幻想着它在诉说些什么。我一直是个爱作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制造着,酝酿着,堆积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长长久久地听着那山的倾诉,山的声籁,和山的呼唤。④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始终活在我的心中.它带着一股烧灼般的力量压迫着我.一座山!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我开始写作,迫切地想写出我对山的那份感觉,我写了很多以山为背景的小说,像《深山里》,像《苔痕》,像《船里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写出我那份感觉的,只有一篇《幸运草》。⑤于是,两年前,随着拍摄《幸运草》的外景勘察队,我上了一座山,我这一生真正地爬上了一座“山",再度感受到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悦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那座山,那座高不可攀,深入云宵的山,那座远离尘嚣,没有丝毫人间烟火味的山!那座半是梦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⑥那山高达海拔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⑦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踏实,也再没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封雾绕中,半在氤氲迷离中,岩石高插入云,松树伸展着枝桠,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的天空。⑧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浓密的松树,高大,挺拔,苍劲,树枝上全挂着一串一串的苍苔,云所带来的水汽凝聚在苍苔上,成为一颗颗晶莹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云飘浮在脚下,在眼前,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凝聚,忽而飘散。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过云层,像一条条闪烁的光带,遍撒在整个山头,一会儿,你会浴在阳光的灿烂里,一会儿,你又会置身在岩石的阴影下.你身边所有的一切景象,瞬息万变,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的惊叹,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⑨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幢幢黑影,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清歌。除了风声,有隔山的飞瀑,在不停不休的飞湍奔流。有不知名的鸟啼,此起彼应的互相唱和。有树枝偶然的断裂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中不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汇合成了一股“山的呼唤”,那样让人震慑,让人感动,让人迷惑.似乎在不住地低喊着:⑩“来吧!来吧!来吧!来上一座山。看看山会带给你什么?来吧!来吧!来吧!”eq\o\ac(○,11)这就是那山的呼唤。eq\o\ac(○,12)梦中,我总听到那山的呼唤.我知道,我将重去,我将攀登,一次又一次。因为,那山在呼唤着我.(1970。5。17)19、作者为什么说“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山‘高山’的感觉更踏实"?(4分)答:20、分别说明第⑧段和第⑨段主要的写景角度和景物的主要特征。(6分)答:(1)第⑧段(2)第⑨段21、文章先后写了两座山,中间是如何过渡的?在写法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4分)答:22、选出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4分)A、文中包含了作者对登“山”的切身体会,也融注了启迪人生的哲理,但并未在之方面作过多发挥,只是点到为止。ks5uB、本文描写景物,绘形绘声绘色,并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浓墨重彩,形象生动.C、琼瑶虽是女性作家,但本文中却不乏阳刚之气,无论写山,写水,还是写云,写树,都显得遒劲有力,大气磅礴。D、文中写到了故国的山,故国的水,故国的大地泥土,这些景物汇成了魂牵梦绕,剪不断,理还乱的缕缕乡愁。E、本文内容上逐层深入,结构上前后呼应。篇末点题,卒章显志,戛然而止,余味无穷。六、(12分)2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之更加连贯和谐。(可删减个别文字)(4分)我穿过一座又一座的院落,悄悄地向诸葛亮殿走去。这殿不像一般佛殿那样的深暗,它为丞相治事之地,矗立的殿柱,殿门的前敞,贯天地正气,容万民之情。诸葛亮端坐在正中的龛台上,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24、根据下面所列的7个句子,加以筛选和组合,给“导弹"下定义.(4分)①导弹是一种武器。②导弹上装有弹头。③导弹上装有动力装置。④导弹上装有制导系统。⑤导弹的制导系统能使导弹准确地击中目标。⑥导弹能高速飞行。⑦导弹分为地对地、地对空、空对空导弹。□□□□□□□□□□□□□□□□□□□□□□□□□□□□25、仿照下面排比句的句式,以“月亮”和“海鸥”作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排比句。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ks5u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千枝秀,月亮说,海鸥说,太阳说,我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几个大学生结伴登山,天气突然变坏,却找不到路出山,所幸警察、驻军联合搜救,才免于山难。“我们知道方向!”其中一个大学生躺在担架上对搜救者说,似乎觉得很不服气。“只知道方向有什么用?”搜救者不客气地说:“方向固然可以帮你找路,但并不等于路。方向告诉你该往西走,偏偏西边同到山谷,你下不去;方向又指示你往北走,偏偏遇到一条河,你又无法渡过。到头来,方向没有错,路错了,惟有活活饿死冻死在山里”在人生的旅途上,以为设定方向就能达到目标.然而,往往会在半途搁浅。这时有人会自怨自艾,悔恨走错了;有人被指责:自不量力;也有人无怨无悔,为自己曾经的努力而自豪,更有人另外踏出新天地。上述的材料引发你什么联想呢?请以“路与方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广西宁川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答题卡班别学号姓名评分第I卷答题卡(45分,每小题3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第II卷16、(2分)(1)(2分)(2)17、(2分)(1)(4分)(2)18、(4分)ks5u(1).。(2).。(3),.(4);。(5),。(6),。19、(4分)20、(6分)(1)(2)21、(4分)22、(4分)、.23、(4分)24、(4分)□□□□□□□□□□□□□□□□□□□□□□□□□□□□25、(4分)月亮说,海鸥说,广西宁川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答案ks5u1、B(B组四个字分别读作券quàn倦juàn箴zhēn缄jiān。A组肄yì肆sì讫qì屹yì;C组炽chì帜zhì嗔chēn瞋chēn;D组竭jié碣jié慑shè蹑niè)2、B(“订价”应为“定价";“闲情逸志”应为“闲情逸致”。)3、A(“表露”通常是有意识的,常从人的眼光、神情中反映出来;“流露”是无意识的,常常从人的面部表情、行动和语言中反映出来。“信守”强调态度忠诚,对象一般为诺言、合同、条约等;“恪守”侧重于态度的恭敬、严肃和谨慎,对象一般是职责、戒律等。“查看"着重指为检查情况而看,目的在于发现异情:“察看”着重指为了解情况而看,目的在于熟悉情况。)4、B(“捉襟见肘”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A“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用于贬义。C“升堂入室"用于比喻人学问和技艺深得师传,造诣精深.D“推己及人”意为推想自己到别人,指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5、D(A句语意不通,最后一句应为“……建筑工地扬尘是造成污染的首要因素",或“建筑工地扬尘是首要污染源"。B句主客颠倒,应为“公众现在的态度和……之前的相比”.C句成分残缺,应在“以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后加“对待工作”。)6、C 7、A(无反衬)8、D,非直接,而是从不同侧面展示9、B10、B11、D(平息)12、A(A、动:作为、当作;判断词:是.B、都是介词“把”.C、都是连词“却"D、都是副词“才”)13、C(A、从事,古:官名;今:干某项事业等.B保持,古:文中是“保护”意;今:维持某种状态使不消失或减弱等。D虚誉,古:文中是“好名声”意;今:无实的空名等。)14、D(①讲山涛有器量、卓然不群。③讲山涛处世的老道圆滑.)15、B(A、“气量狭小、孤高气傲”不合原意。C、“尽管工作上的我行我素造成了一些失误”不合原意.选人上的失误有晋帝干预的因素,“我行我素"是指出涛在外人非议时所采取的泰然处之的态度。D、“他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一句不确.)16、(1)一般人不了解内情,认为是山涛凭自己的好恶任意选人。(得分点:众情、以、轻重、各点1分)(2)凡是他所贿赂的人,都要被追究。(得分点:所……、推检,各占1分)ks5u【参考译文】山涛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陕西)人。山涛很小就失去父亲,家贫,却有器量,卓然不群。他生性喜爱《老子》、《庄子》,常常有意掩盖自己的锋芒,不让人知。他和嵇康、吕安等人很要好,后来又遇到阮籍;就结交成竹林贤士,情投意合。嵇康后来犯了罪,临被杀前,对他儿子嵇绍说:“有山涛在,你就不会成为孤儿。”山涛年四十,才做了郡主簿.被荐举为孝廉,州里提拔他为河南从事.咸熙初年,山涛被封为相国左长史.当时因为山涛在故里素负重望,晋帝就叫太子前往拜谒。司马昭把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为嗣,平时也看重司马攸,曾对裴秀说:“大将军(司马师)开创基业还未完成,我不过是接承其后罢了,所以要立司马攸,将来好归功于兄长,你看如何?"裴秀认为不能这样做。司马昭又问山涛,山涛回答:“废弃年纪大的而立年纪小的,违背礼制,不吉祥。(涉及)国家安危的大事,一定要依循古制。”于是,太子的位置才确定下来。太子亲自去拜谢山涛。羊祜执政时,当时有人想加害裴秀,山涛坚决地保护了他。因此不合朝延权臣的心意,被外放做了冀州刺史,兼任宁远将军。山涛两次担任选拔人才的吏部官员有十余年,每有一个职位空缺,他就先拟定几个人,看皇帝意中倾向谁,他再公开启奏,按照皇帝的心意把他所想的作为先考试的对象。所以有时皇帝所用的人,并不是最佳推荐者,一般人不了解内情,认为是山涛凭自己的好恶任意选人.有人在皇帝面前攻击诬陷山涛,所以皇帝亲手给山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