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3节伴性遗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生物-第3节伴性遗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生物-第3节伴性遗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生物-第3节伴性遗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生物-第3节伴性遗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倾听故事,引起关注在欧洲,血友病在皇室中蔓延,这引起了欧洲各皇室的恐慌,被称作家族魔咒。在我国血友病也很常见,本节课我以一则视频导入新课,视频中一位女性的两个哥哥因患血友病相继去世,而她却幸免于难,难道血友病只传男不传女吗?从而引出这种病可能与性别有关联,从而提出伴性遗传的概念。2、盲目体验,激发兴趣(l)

简要介绍红绿色盲对人类的危害。你的辩色能力如何呢?

(2)展示红绿色盲检查图,学生识图辨认,激发其学习探究的兴趣。

问:这几张图里画的是什么?有哪位分辨不出的?

(对于色盲的学生,要告诉他们:如果你是色盲患者也不必为此而羞愧,道尔顿虽色盲而他却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3、系谱展示

了解特点

(l)系谱作用:人类的遗传病很多,色盲是其中的一种,研究人类的遗传病,我们不能做遗传学实验,但可以从家系图的研究中获取资料。

(2)认识系谱:展示“资料分析”中的色盲系谱图,了解图示各部含义。二、课堂探究(一)伴X隐性遗传病的探究1、为什么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教师展示人类男性和女性染色体组型图,引导学生分析X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形态上的差别。说明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而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的原因。2、问题引导:

(1)就表格而然,男女有几种婚配方式?

(2)各种婚配方式中所生子女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如何?

3、完成图解:由教师完成男性正常与女性正常婚配、男性色盲与女性色盲婚配的遗传图解。再即将学生分四组,每组书写一个,每组再选一个代表,黑板写出并说明子女表现情况,完成另四个婚配图解。

(1)观察图解,色盲基因在性别间是如何传递的呢?(女--女、女--男、男--女)(2)为什么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色盲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因此色盲基因是随X染色体的传递而传递。)

(3)

男性的色盲基因怎样才能传给男性呢?(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即交叉遗传)

(4)从图解看色盲在男女中的发病情况怎样?(男性多于女性)4、引导学生总结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交叉遗传。即男性→女性→男性;(3)一般为隔代遗传;(4)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设疑:X染色体的致病基因可以是隐性基因,也可是显性基因,即伴X显性遗传,其遗传规律如何?引出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规律的探索。(二)伴X显性遗传病特点学生讨论,交流,仿照教材P35黑板展示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四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并结合学案上的一道例题分析并总结出其遗传特点,即伴X染色体的显形遗传规律:

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②一般世代遗传;③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三)产前诊断(1)倘若视频中的两人真的结婚了,你会在生孩子性别方面给予他们什么好的建议?(2)有一对新婚夫妇,妻子是血友病患者。假如你是一名医生,你将建议他们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3)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却生了一个色盲男孩。则他们再生一个色盲男孩的几率是多少?再生一个男孩是色盲的几率又是多少?

学生已学过分离定律、减数分裂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完成知识上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本节课中,性染色体及其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学习,是对前面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扩展、补充和深化。学习了这节课内容后,既复习基因分离定律也总结出伴性遗传特点。同时,遗传规律的不同形式传递特点也在对比、分析遗传系谱图中得以应用和深化综合运用。显然,抓住这部分的内容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分析思维等能力的良机。并且本节内容如血友病形成原因等可为后面内容“变异”中的“基因突变”的学习埋下伏笔。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突出体现课标基本理念中的倡导探究性学习。利用相关的资料和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这是探究的另外一种形式。精心设计了以渐进式问题为探究流程展开教学。启发学生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学会科学探究。探究性教学既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知识,也让学生理解了探究科学知识的一般过程。教学中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精神,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同时,又发扬学生互相帮助、协同配合的团队精神。这样,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都能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讲授伴性遗传这部分内容,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应用多媒体课件以及教材图解辅助教学,从而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参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进一步揭示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基因分离定律的拓展。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新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伴性遗传,属理解水平。主要考查分离定律的应用及概率的计算,伴性遗传的基础知识,以及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可以说,本节是高考的热点及难点。在“伴性遗传”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对红绿色盲症的例证介绍过程中,教材直接给出结论即红绿色盲症是一种最常见的人类伴性遗传病,而后将红绿色盲症的几种遗传方式及“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作一介绍。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真正清楚红绿色盲症为什么是“伴X隐性遗传”,对其的理解过于肤浅和结论化。我在对教材中“伴性遗传”内容进行研究后发现,其实教材编写者已经将有助于我们推断红绿色盲症是“伴X隐性遗传”的内容直观地呈现在教材中,如果教师能够合理的加以利用,不仅有助于教师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而且更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理地把握教材内容,并从中学到一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研究红绿色盲来学习伴性遗传特点是本节课的主干线,为了了解人类红绿色盲,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出示几幅有关测试红绿色盲的图片,让学生判断一下自己是否属于色盲患者,并简要指出红绿色盲对于人类本身造成的危害,引出人类红绿色盲的发现过程。在教学中可把色盲遗传的四种主要婚配的遗传图解归纳成一个总图解,这样就把知识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掌握色盲基因的传递方式,归纳色盲遗传的特点,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分析色盲遗传图解,根据各种婚配子女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揭示伴X隐性遗传的一般规律。

其次,以佝偻病为例继续深入理解伴性遗传。让学生学会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以及初步的遗传学诊断。最后,是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问题:可以通过性状看性别。通过性状看性别亲本组合有哪些,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以课本芦花鸡为例总结出这些问题,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温故知新】请根据下列表格,并结合教材p34资料分析中的色盲家系图回答以下问题:红绿色盲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我们能否推断红绿色盲基因在性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请说明理由。色盲基因和它的等位基因位于哪条性染色体上?请说明理由。【课堂探究】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探究一:伴X隐性的遗传规律你能写出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吗?(基因用B和b表示)女性男性基因型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色盲正常色盲不同基因型的随机婚配方式有几种?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写出其中一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并尝试转化成遗传系谱图。【拓展提升】根据一位色盲男同学的家族遗传病史调查情况,分析这位同学的色盲基因的来源?如果女性色盲,那么她的父母和子女表现型如何?如果男性色盲,他的父母和子女表现型又如何?【归纳总结】伴X隐性遗传病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遗传。女患者的和一定是患者。【迁移应用1】某人不色盲,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色觉都正常,但弟弟是色盲,那么色盲基因传递的过程为()A.祖父→父亲→弟弟B.祖母→父亲→弟弟

C.外祖父→母亲→弟弟D.外祖母→母亲→弟弟探究二:伴X显性的遗传规律下图为抗维生素D佝偻病家系图,请分析该遗传系谱图,回答以下问题:请写出Ⅰ-1、Ⅱ-6、Ⅲ-10的基因型(基因用D和d控制)。分析男患者Ⅱ-6的患病基因来自谁,传给谁?【归纳总结】伴X显性遗传病特点:遗传男患者的和一定是患者。【迁移应用2】如一个患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的男子(XHY)与正常女子XhXh结婚,为预防生下患病的孩子进行了遗传咨询,你认为最有道理的是

()

A不要生育

B妊娠期多吃含钙食品

C只生男孩

D只生女孩【思维拓展】判断以下3个遗传系谱图的遗传方式:丙病:乙病:丙病:乙病:甲病:判定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有正非;

有中生无为,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有正非。【当堂检测】1.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女性血友病患者(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那么预测该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

()

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

C.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

D.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患病2.VitaminD佝偻病是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3.一对患同种遗传病的夫妻,生了一个不患此病的正常女孩,那么该病的遗传方式为()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C.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4.下列遗传系谱图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A.伴X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伴X隐性遗传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本节课是学习果蝇眼色遗传后开展的新课,应该说学生学起来难度有所降低。在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分析上,以探究性学习方法展开,通过学生对遗传图解的书写到系谱图的分析,最后自我总结各种遗传病的特点。在单基因遗传病的判断上,由学生自学到教师的教学,再加以练习巩固。完成新课标确定的操作技能、信息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三个方面的能力目标。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一定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相互讨论中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目标。而教师在教学中恰当的点拨与讲解,教学效果良好。2、本节课开始的学生提问还有待加强,课后要强调学生多看书,多质疑,这样才能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另外,教师设计的相关问题还需进一步调整,问题要有启发性,有思考性,更要贴近学生学习实际。3、本节课在讲解如何推理“红绿色盲症是伴X隐性遗传”的过程中,教师已经在其中帮助学生了解了相关亲本组合以及相应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可能出现的概率情况,是否就一定要将其他组合的情况一一介绍清楚?同时,一些相关的规律性的内容,是否有必要一定要在课堂上直接明了地告诉学生?如果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那么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本来就是可以由学生自己来进行分析推导而获得的。所以课堂上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这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生物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掌握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努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着体现这一教学理念的思想,这节课我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利用多媒体的简洁性、动态性,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领悟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