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讲义第9课说“木叶”课堂讲义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讲义第9课说“木叶”课堂讲义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讲义第9课说“木叶”课堂讲义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讲义第9课说“木叶”课堂讲义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讲义第9课说“木叶”课堂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说“木叶”

I晨谟导学I:二「开卷有益: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他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说。他曾告诉自己的每

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

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

便一直居住在这里。他在园子里种了花草,学生们从门口偶尔路过,能看到在那扇油漆有些

脱落的大门里,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看着花丛思索,阳光洒在他身上,他的侧影清癖

而安详O

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

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

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

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

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鸣还记得,一次听林庚讲“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讲

到“风满袖”的意蕴时,他平静地、引经据典地讲着,站在写满优美板书的黑板前,静静地

看着学生。张鸣忽然“感到了先生绸衫的袖子仿佛在轻轻飘动”,虽然那时教室里并没有风。

“从那时起,我才感受到了诗的魅力,那是一种静默中的召唤。”张鸣说。

林庚给他的学生留下了这样的笑容:“他抬起头,微微含笑,望着屋宇的东方,目光中

有坚毅,有安详,有回忆,有思索,有自足,有憧憬。”

I探前演习自主发展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

感。

二、作者连线

诗人学者一肩挑的林庚

林庚(1910—2006),着名学者、诗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量大学中文

系,当时,林庚先生与吴组细、季羡林、李长之4名学生风流倜WJ傥,才华

出众,被称为清华园里的“四剑客”。他专于中国文学史,尤长欣二:珈于楚辞、

唐诗研究,并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主要着作:诗集《夜》

《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问路集》等,古典・BH文学专着

《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

化》等。

三、背景探寻

学会欣赏诗歌艺术的佳作

本文选自《唐诗综论》。林庚先生的《唐诗综论》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是把这一课题的

研究提到了现代学术的高度,同时也把唐诗风貌的系统化研究留给了后人。本文作者在“木

叶”上所下的工夫,对我们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它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该

怎样欣赏古诗词,推而广之,启发我们去思考该怎样欣赏文学作品。

四、文体知识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又叫“文艺评论”,既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探讨、

体会、评价的科学研究活动,又是指反映这种研究成果的一种文章样式。其任务在于揭示艺

术现象中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探讨艺术创作的方法和规律,以提高文艺创作的水平;还

要帮助读者正确理解作品,培养和提高读者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健康的艺术情趣。文学评论必

须对作品有总的评价,并且对这个评价有一个论证过程。

文学评论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

五、归纳整理

1.字音

①筌(qucin)②袅袅(niao)

③寒砧(zhen)④桅杆(wei)

⑤岐路(qi)⑥浦(pu)

⑦横颂(ju)⑧股皎(jiao)

⑨窸窣(xisU)⑩亭军(gao)

?冉冉(ran)?理远(tiao)

?翩翩(pian)

02/14

2.字形

3.词语

(1)启发・启ZF

【辨析】二者都含有“开导、指引,使人受教育”的意思。侧重点不同。“启发”着重点

在“发”,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阐明事例,促使对方思考、领悟。如:启发式教学。“启示”

着重点在“示”,指直接揭示事物中的道理,让人有所认识提高。如:从中获得了重要的启

不0

【运用】①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

得到了。

②我爱读寓言故事,因为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0

答案①启发②启示

(2)留传•流传

【辨析】二者都有传下去的意思。“留传”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如:这是祖上留传下来

的烟嘴。“流传”指传下来或传播开。如:英雄故事世代流传。

【运用】①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到遥远的后世。

②50多盆精品兰花亮相北濠桥东村社区,其中不乏清朝民国名品。

答案①流传②留传

4成语

(1)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

(2)相去无几:指二者距离或差别不大。相去,互相间存在距离。无几,没有多少。

(3)一言难尽: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4)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

课堂探究I合作参与

—■、合作探究

1.文中说到的“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意味?

答:........................................................................

答案“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都给人枝

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

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

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

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

净了。

2.以“说‘木叶’”为标题有何好处?

答:........................................................................

答案这篇文章实际上是谈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

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

安排上由引古诗到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

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把深奥的文

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

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3.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

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

答:........................................................................

答案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更

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4.按字义分析,“木”“树”含义差不多,可是古人写诗为什么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

呢?

答:........................................................................

答案古人常借深秋季节写离人游子的愁绪,所以他们对“秋”有特殊的敏感。写“秋”,

莫过于写叶子凋零的树木。尽管木与树含义差不多,但人们由“木”和“树”这两个字所产

生的联想却很不相同。我们由“木”可以联想到“木头、木料、木板”,接着联想到“树干”,

继而联想到“落叶”,然后联想到“秋天”,以此寄托“离人游子的愁绪二而我们由“树.”联

想到“满树的叶子”,继而联想到“浓荫”,这不是秋天的形象,不能寄托离人游子的愁绪。

5.本文以精细的美学触觉,辨析了诗歌史上使人钟爱的形象,旁征博引又细致入微,给我们

提供了较好的文学研究方法。但也有人对作者这种“咬文嚼字”的欣赏法不以为然。你认为

如何呢?

我的观点:.................................................................

观点一:我以为“咬文嚼字”的欣赏法是可取的。只有“咬文嚼字”,才能把躲在概念后面

04/14

的暗示性读出来。在诗歌鉴赏中,不仅要玩味语言的言内义,而且要玩味语言以外的意义,

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鉴赏诗歌的旨趣。学完《说“木叶”》可知,文中对“木”、“树叶”与“木

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

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

观点二:我认为“咬文嚼字”的欣赏法不可取。研究诗歌时,我们不但要细细品味诗歌的字

字句句,还应当先了解诗歌的背景、诗人的生平,对诗歌要写的真正是什么、在写的又真正

是什么进行反复的推敲。诗作中,特别是对于一些思想性比较强的朦胧诗、讽喻诗等等来说,

都是“深入而不浅出”的,它们的主旨首先往往就不大明显,那么在此基础上若是只讲究研

究文词,那就真只是“只知皮毛”了。

二、归纳总结

图解文章

主旨探微

本文列举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例句,通过对诗句的深入分析和比较发现,在诗歌的艺术领

域里,"木叶•”之于“树叶”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从而告诉我们,中

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具有暗示性。

I拓展延伸创新实践

一、百变素材

(-)盛唐少年精神的林庚

他是一位诗人,一位追求超越的诗人,超越平庸以达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极致;他是一

位学者,一位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的气度,对宇宙和人生有深邃的思考的“九五之尊”,留

给后人“太阳般明朗的形象”;他是一位导师,一位“有童心,毫不世故”的导师,始终坚

守他的布衣精神,以平常心,做平常事,过平常日子。

他为人治学都是那样率真洒脱。他爱生活,爱家人,爱学生,爱诗歌,爱音乐,爱运动……

他当年在清华大学上学时,是学校篮球队的前锋,直到他九十高龄时,还常在院子里引吭高

歌威尔第和莫扎特的歌剧……在林先生身上,始终闪耀着盛唐的少年精神。

(二)锤炼与推敲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

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使人读后满口余香,

却是妙处难与君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诗对仗工整,意境悠远。诗人站在江边,

听树叶萧然飘飘、看长江波涛滚滚,不由得感慨万千。仔细推敲,“落木”一词正如《说“木

叶”》林先生所说,不仅有动感,更有秋韵的质感,真是熨帖极了。木,不但让人想起树干,

还能让人想到木的颜色。可见,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确需提倡语言的推敲和锤炼,无论是

炼字还是炼句都是非常必要的。

(三)诗歌的暗示性

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古代诗歌的意象,都有

固定的感情倾向,这是千百年来文化积淀的成果。例: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

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渭城朝

雨渔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潇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

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和送别之词,“柳”和“留”谐音,于是“柳”就有了惜别的

意义在里面。所以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更觉得离别后的萧索凄凉。

二、技法学习

比较分析,由浅入深

本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采用比较分析法,引领读者一起进入“树叶”与“木叶”等的不

同意境,品味“木叶”的形象魅力。如“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

“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者均作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

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采用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模式。如先由诗句

总结“木叶”出现的场合,再由此深入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由于作者紧扣诗句,并对

诗句意境进行想象挖掘,读者也一同进入诗歌鉴赏的境界,这样由浅入深地学会品味诗歌的

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

迁移运用

“板桥”就是木板桥,却比“木桥”更有诗味儿。刘禹锡《杨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条,

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板桥”这个词也有一种特殊的情意,换成“木桥”就索然无味了。请你试作

分析,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示例】

06/14

虽然“木”与“板”表面上看,没有什么深刻含义,但是在运用中“板桥”就是木板桥,

却比“木桥”更有诗味儿,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诗人一般用“板桥”来诠释“木桥”。温庭筠

《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脍炙人口,极受称赞。作者仅用了几个名词,就

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充满形、神、影、色美感的山村早春拂晓图,诗人用板桥而不用木桥,是

因为板桥常给人以一种回忆而又亲切的感觉,木桥常给人以一种冰冷无情的形式,如果换成

“木桥”就索然无味了。刘禹锡《杨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

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中也是如此。“木桥”太过乏味,“板桥”能表现出意境深远,格调

高雅,诗歌语言的情韵义是由于诗人反复使用而逐渐涂上去的。这种情韵在诗里所起的作用,

有时甚至比词语原有的意义更重要,它可以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和联想,使诗的含义更加丰

富饱满……

三、考点链接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在行文中借助文字表现出来的对自己所描写的人、事、

物、景的主观倾向,或者说所包含的情感。具体来说,就是作者赞扬什么,针硬什么;讴歌

什么,讽刺什么;喜爱什么,厌恶什么等。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明显,有时候表现得含蓄而曲折。这就要求我们从阅

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的看法,并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和概括,避免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单纯罗

列。

从题型来说,“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主要有以下几种命题方式:

①考查关键词。这种题型通过对关键词的理解,来考查我们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

②考查修辞。命题者采用“文章运用何种修辞手法”的形式,来考查我们对作者在文中

的感情态度的分析理解能力。

③分散性考查。这种考查方式是对作者隐蔽的或分散的观点态度进行归纳概括。这是近

几年最常见的命题形式,也是高考试题命题的趋向。

答题技巧:

(―)抓重点句子

这些语句往往是我们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关键所在,尤其是作者表达观点态度比较明确

的一类文章。文中的重要语句,就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依据。议论文的重点句子常在

开头,散文的重点句子常在结尾,或在段落的起始句、终结句。解题时,抓住这些句子,我

们就能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抓议论、抒情句

抓住记叙性文章中的议论和抒情句,就是对文章主旨最好的揭示。

(三)抓反证、烘托句

在文中,有时作者为了把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表现得更加鲜明,往往用一个方面的情况去

跟另外一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对照。如议论文中的正反对比句子会使得正面观点更加鲜明,更

具有说服力等。我们可以从这些反面论证的文字或起侧面烘托作用的文字中分析概括作者的

观点态度。

(四)抓标志性词语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在文章或语段中分散显现,有的散见于文章的字里行间,这就应当

进行归纳分析。文章或语段中的一些标志词,如“认为”“以为”“感到”等词语,往往是

作者直接表明观点态度的句子。抓住它们也就抓住了作者在文中的思想动态,归纳起来便是

作者的观点态度。

(五)借助背景

借助于背景材料,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者的生平、思想、写作此文的目的、

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相关注解等,这些都是我们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切入口。

【对点训练】请你根据本处的提示,解答[分层训练]中第9题。

四、悦读心赏

撩开诗歌面纱

——读林庚《说“木叶”》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一味想方方正正分析诗的人,读诗必将是顾此失彼的折磨——诗人跳跃的思维恰是调皮的小

精灵,它不守理性的规则,自然也就不会顾及跌跌撞撞的老学究。

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我首先想到这样一段话。诚如林先生所言,我们的古诗人

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

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答的。马致远的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曲

子《天净沙•秋思》,展示了秋天夕阳下的特有的意象,表达了游子浪迹天涯的孤独与愁苦。

曾有一位数学老师发问:什么“枯藤老树昏鸦",什么“小桥流水人家”,什么“古道西风瘦

马”,什么“夕阳西下”,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凑在一起说个啥意思呢?我无意贬责这位老

师。我想,如果他读过《说“木叶”》,定会化解心中的疑团。

林先生在这篇诗论中所给的答案是: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诗人“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

08/14

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

言。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

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就比如文中所说的“木叶”,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

叶”就是“树叶”。然而,"木”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

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这样,也就有了''落

叶”的暗示,还有颜色的暗示——“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

是湿润的于是,“木叶”诗句便“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读着它,甚至“仿佛听

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之于“树叶”一字千里的差异。

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

很值得一提的是,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

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这样,读者也

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方层训练康力提升1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A.我喜欢读林庚先生的作品,有时书中的精美语段,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我凝视着窗外神

秘的夜空,不免世祉△化。

B.假如猪真知道快乐,那么猪和苏格拉底也相去不见了。猪是否能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

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见的。

C.勤学苦练,才能热熊生可;日积月累,方能成就作为。

D.从很小的时候我便追慕仗剑走天涯的游侠,一剑一马行走天下,那份孤独、洒脱和开阔是

种二宣理冬的魅力。

E.林庚先生是着名诗人、楚辞与唐诗研究专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界泰斗,从教一生,着作

等身,桃李满天下。

解析A项,“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达到了绝妙的境界,此处不合语境;D项,“一言

难尽”多用于不好的事情,这里不合语境。

答案AD

2.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但“木”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B."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到

了离人的叹息和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之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C.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的流光溢彩。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

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

D.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

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

解析A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应把“不但”放在“木”后。B项,搭配不当,“听到”

和“游子的漂泊”搭配不当。C项,两面对一面,应改为“足以决定作品的流光溢彩,还是

黯然失色”。

答案D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木”①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②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

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③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④比较相近的:⑤“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

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⑥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①②③④⑤⑥

A不但更因此/于是也

B不仅/于是就至于就

C却也/正关于也

D不但还/还是至于就

答案D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

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2)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的诗歌语言。

(3)“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

是一字千金。

A.传诵精妙几乎

B.传诵精致简直

C.传颂精妙几乎

D.传颂精致简直

10/14

解析“传诵”与“传颂”都有辗转传布的意思,但“传诵”重在诵读或称道,“传颂"重

在颂扬。“精妙”侧重巧妙,“精致”侧重细致。“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语气带夸张)。“几

乎”:①表示十分接近,差不多;②表示某种事情接近发生(多用于说话人不希望的事情),

差点儿。

答案A

5.下列各项对语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

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

设问句,引出对含有“木叶”“树叶”诗歌的分析。

B.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

反问句,语气急促,增强语势,充分肯定了诗人杜甫的创新,同时引出对“木”的分析。

C.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拟人,形象鲜明,说明诗歌具有暗示性。

D.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

反问句,突出研究的内容,即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

解析这句是一般疑问句,不是反问句。

答案D

6.对《说“木叶”》这篇文章理解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开头引用屈原的诗歌来引出文章的论题一一木叶,同时激发兴趣,引发读者阅读。

B.作者列举了大量的经典诗句来证明观点,这种写法能让读者思考其区别,引发阅读兴趣,

并为后文作铺垫。

C.文章采用首句标义的方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

环环紧扣,结构严谨,有条不紊。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辨析“木叶”与“树叶”艺术形象之间的差别,告诫读者在平时写作

中一定要深思熟虑,做到用词恰当贴切。

解析本文的主旨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具有暗示性。

答案D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青与绿

林庚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草与柳在古代

诗词中一直经常这样地同时并见,要说明其间的缘故,根本上还是因为都涉及春天。“杨柳

东风树,青青夹御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柳树是代表着春风的,而草则又与

春天共其命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体现在草与柳的变

化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只是那么一星星若有若无的草的痕迹,便宣告

了春天的来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枝上刚萌发出点点的细叶,料峭的春风便已来到了人间。这个细节,诗词中又称为“柳眼”,

仿佛在说碧玉妆成的柳树,忽然从睡梦中一觉醒来,睁开了眼睛,同时也就是春天的开始了。

所谓“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草透出了绿意,柳睁开来眼睛,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

绿色世界啊。

世界是绿色的,可是诗人却爱说“青青河畔草”,“青青夹御河”,“渭城朝雨泡轻尘,客

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自是嫩绿色,所谓''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可是却非

说“青青”不可。春天叫做青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复随冠冕人,

紫禁正耐烟花绕”。而春游也叫做踏青,却不说踏绿。春天唤做青阳,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称

为青年,那么到底是谁代表着春天呢?

绿与青原是相近的绿色,所以春天又称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绿草可以称为青草,

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但是“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却又正是好诗。“春晚绿野秀”,这

绿野却很少称之为青野。大概由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

的深远意义。绿原是一种谐和的色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而青则

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松树因此就都称为青松。所谓青山绿水,何尝不正是两种性

格的说明呢?这里或者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生活中的启发吗?谁不愿意青山不改、青春常在

呢?但这只是一种理想,从现实到理想,从具体性到概括性,本来是绿的却说成是青的。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青青。

7.从原文看,下列有关“青与绿”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可见青不能用来形容柳。

B.青天又称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所以青和绿原属于同一种颜色。

C.诗句“春晚绿野秀”,证明了在诗歌中绿野不可能被称之为青野。

D.与重在表现具体现实的世界的绿相比,青似乎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意义。

解析A项,以偏概全。因为后文就提及“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却又正是好诗,而“杨

柳青青着地垂"''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