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西学东渐》教学课件设计_第1页
高中历史-《西学东渐》教学课件设计_第2页
高中历史-《西学东渐》教学课件设计_第3页
高中历史-《西学东渐》教学课件设计_第4页
高中历史-《西学东渐》教学课件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

西学东渐【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学习目标】:(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学什么“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二、为什么学: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三、学的启示:融合合作共赢近代中国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萌发了哪些新思想?一、学什么思想陈旧、僵化,不问政治材料二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有三:一曰战舰,二曰火器,三曰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国志》材料一“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林则徐(一)、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抵抗派(19世纪40~50年代)林则徐和魏源关注的焦点、目的、本质是什么?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主要是军事技术)、抵御外侮、维护清朝封建专制统治。阅读教材p83第一子目并结合材料分析材料材料1:战争以严酷的实事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出现了《海国图志》等著作。这一代中国人……开始去了解西方……标示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可惜的是,在当时,对这两部意在警世的著作予以最大注意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日本社会因炮声震撼而惊醒,中国社会却在炮声沉寂后昏昏睡去。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著积极:关注世界形势,对思想解放有启迪作用;

开启了学习西方和中国近

代化。消极:都是地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

传统文化观念成为学习西方的障碍,不能冲破封建主义藩篱,没有付诸实践。《海国图志》的启蒙与“尴尬”如何评价《海国图志》在当时中国遭遇的“尴尬?进步思想能否赢得社会效应取决于社会环境!一、学什么(一)“师夷长技以制夷”(1)特点:学习军事技术(2)影响: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未能付诸于实践,未能救亡图存历史的悲剧,在第一次袭来的时候,人们往往蓦然麻木,当再次袭来的时候,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20年后的中国:曾国藩面对《北京条约》“阅之不觉呜咽”,奕目睹圆明园的大火“痛哭无以自容”时,他们力排众议,小心翼翼的将“师夷”的主张付诸实施。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地主阶级洋务派(19世纪60~90年代)(二)用西学——“中体西用”材料二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同治六年二月十五日大学士倭仁折》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要分歧是什么?有何共同点?嫁接西方先进技术封建制度小农经济概念解释材料

材料2:

正是在它的庇护下(指“中学为体”),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才得以排除顽固势力的重重阻扰,插足与传统文化的世袭领地,渐渐地扎下根来,并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对“中体”、“中学”以强烈的对比、影响,并且最终卓有成效地改变了它们的面貌。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1)积极:1、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西学”必须依托“中体”才能传入。2、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思想,使西方的科学技术在中国传播合法化。促进西学的传播。3、推动自然经济解体,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一定程度抵御外国经济侵略。(2)消极:局限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没能触及封建制度。“中体西用”的实践来之不易

结合材料及所学,评述“中体西用”思想推行的意义。一、学什么(一)“师夷长技以制夷”(1)特点:学习军事技术(2)影响: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未能付诸于实践(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特点:学习科学技术(2)影响:“师夷长技”实践的第一步,教育的近代化没有从根本上变革政治体制,未能救亡图存

材料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19世纪60年代)(三)仿制度——维新变法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初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郑观应《盛世危言》

在郑观应看来,该如何解决中国的问题?经济:发展工商业,进行商战政治:改良政治,维新变法文化:发展近代教育,培养新式人才

托古改制兴民权,育人才

最强音

第一人

共同点:倡西学,兴民权,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西体西用),发展资本主义。(三)仿制度——维新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19世纪90年代)(三)仿制度——变法救亡

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19世纪90年代)特点:将中国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相结合原因:①儒家思想居正统地位②可以减少变法阻力。③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康有为宣传变法的特点和原因。材料一: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马克思材料二:“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1:

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2:

“这些年来中国国民觉些甚么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1923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材料3: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1维新思想的冲击大,理论新,激发了民众的爱国思想,起到了社会启蒙的作用,2构成了近代中国启蒙、觉醒、思想解放潮流,激发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3中国的民族意识、民主意识逐步增强。4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冲击,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探究维新思想的影响结合材料及所学,概括维新思想的积极作用。一、学什么(一)“师夷长技以制夷”(1)特点:学习军事技术(2)影响: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未能付诸于实践(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特点:学习科学技术(2)影响:“师夷长技”实践的第一步没有从根本上变革政治体制(三)维新思想(1)特点:借助传统儒家思想,学习政治制度(2)影响:思想启蒙、促进觉醒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器物层面制度层面

19世纪中期的中国与世界农业文明的夕阳工业文明的朝霞两种文明的碰撞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近代的新思想缘何而产生?(视角: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思考)二、为什么学政治184018601895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由资本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欧美资本主义崛起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瓜分狂潮思想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强国御侮坚船利炮开眼启迪中体西用仿造器物西学落户维新变法变革制度思想解放推动变法经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反映,又指导了人们的经济政治活动。

斯人已去,其命题尚在!在当今全球化的剧烈冲突之中,作为当代的知识分子,应该要有一种什么样的思维和眼光来正确对待中西文化的冲突?融合合作共赢党的十九大报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三、学的启示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加深形成深化现象、事件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维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林、魏

洋务派

维新派

核心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君主立宪目的

维护统治维护统治

救亡图存主要实践

《海国图志》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实践结果

失败失败思想发展特点

思想发展规律

西学东渐——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器物制度思想思想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思想的发展是不同步的构建体系整体感知1、鸦片战争之后,“新思想的萌发”其中“新”的含义是()

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新除

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

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2、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产生的背景不包括A.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B.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C.中西联系的加强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3、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眼看世界的着眼点主要在()A.社会制度方面

B.思想文化方面C.军事技术方面

D.经济科技方面二课堂检测5、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A.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

C.损害孔子的威信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二4、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目的,是因为()

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的压挤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