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单选题训练集锦(学生版)_第1页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单选题训练集锦(学生版)_第2页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单选题训练集锦(学生版)_第3页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单选题训练集锦(学生版)_第4页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单选题训练集锦(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单选题训练集锦(学生版)1.《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位)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同一件事有两种不同记述说明()A.宗法制度早在夏朝就遭破坏 B.标志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C.前后两种史料记载都有道理 D.对启取得最高统治权都认同2.外服制首见于《尚书·酒诰》,即侯、甸(田)男卫四服。侯,即"为王斥侯",乃防守边疆的部族;甸,即田猎之田,是向商王朝贡献猎获物的地区;"男服"多为江淮地区被征服族;卫,"为王捍卫也",即王的禁卫军。这体现了商代外服制()A.具有一定政治色彩 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方国处于主动地位 D.改变了天下共主局面3.《史记·殷本纪》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殷商后期,兄终弟及制为父子相承制代替,王位传承趋于严格。如帝乙的长子微子启,生在“微”,封为子爵,名启,因启的母亲非正妻,因此启虽为长子却不能承袭干位。帝乙的小儿子辛(即纣王),因其母是正宫,嫡出,故继承了殷商的王位。这说明殷商()A.王位继承始终嫡庶不分 B.以兄终弟及避免幼主执政C.注重依据才能传承王位 D.末期已出现嫡长子继承制4.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不仅有着授民授疆土以及论功赏赐诸侯的职分,而且还利用“互惠原则”对诸侯贵族在“仪式性场合中的表达性礼物馈赠”来换取诸侯们对他的绝对忠诚,从而更好的完成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这一做法试图()A.规范诸侯国土地的隶属关系 B.构建以血缘为主的政治结构C.通过利益分配维系王室统治 D.凭借互惠原则均衡政治利益5.据文献记载,楚人是殷人的后裔,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氏,其创始君主是熊绎。《史记·楚世家》曾载:“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据此可知,西周初期()A.构建了大一统王朝的国家制度B.分封了异姓诸侯以拓展疆域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D.确立了君主独尊的集权意识6.据史籍记载,商代约550年间共传17代商王,而西周270余年间却传了11代周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制度因素是()A.世袭制 B.分封制 C.兄终弟及制 D.嫡长子继承制7.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主要说明了()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8.《吕氏春秋》曾引用一个寓言故事∶“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未定者,人欲望之也。由未定,充且屈力,而况众人平?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作者讨论的主题是()A.郡县制 B.人文精神C.租佃关系 D.嫡长子继承制9.王国维《殷商制度论》有谓:“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日立嫡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下列选项中,相关解读正确的是()①“立嫡之制”是周定天下的主要动力

②周开始由“诸侯之君”变为“诸侯之长”③“大居正之制度”是指分封制

④周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0.张荫麟、吕思勉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族。其天子和异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姻戚关系。这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的。”由此可知()A.封建社会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上B.家国一体的国家治理模式C.先秦政权尚未实现中央集权D.以血缘宗法构建政权组织11.西周统治者把主畿以外的广阔地域分封给贵族或功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随之而来,如何约束诸侯等社会管理层,便成为西周朝廷面临的关键问题。西周的解决方案是以宗法制来维系分封制,通过宗族认同以培育政治认同。这说明西周政治的基本特征是()A.君主的权力受到一定制约 B.地方管理集中化C.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结合 D.行政机构官僚化12.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鲁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对得起先祖?齐君下令退兵。这体现了()A.敬天法祖的传统得到认可B.周天子开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C.宗法分封制仍在发挥作用D.誓约是维护专制统治的重要手段13.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订立盟约,互相称王,公元前325年,蔡阁君主秦惠文王也自立为王。公元前323年,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进行了五国相王。这反映了当时()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诸侯间矛盾得以解决C.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D.贵族阶层被官僚取代14.“皇”字在秦朝以前常用于美化人们想像中能主宰一切的天神,比如“皇天”,后来逐渐演变为天神的本身的称号;而“帝”字在春秋以前多指冥冥之中的“上帝”。据此可知,秦始皇采用“皇帝”称号的主要目的是()A.突出皇帝独尊的地位 B.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C.证明皇权的合法来源 D.论证君权神授合理性15.秦时丞相与御史大夫本来是丞相府的正副长官,“事同一体”,不可相监。但为了使御史大夫能有效监督丞相,规定丞相位缺,御史大夫可升迁其位。这一规定()A.为监察的权威性提供保障 B.说明御史府尚未独立C.利于御史官行使监察权力 D.完成监察官员专职化16.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其中:丞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则负责颁布诏令和管理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太尉负责军事。这反映了此制度()A.使各部门独立行使职权 B.具有明显的决策高效性C.分割了皇帝的部分权力 D.蕴含了分权制约的理念17.如图为秦朝九卿的部分职能,由此可以看出A.九卿位于秦朝权力顶峰 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具有一定家国一体观念 D.地方体制发生重大革新18.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地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A.分工明确,彼此牵制 B.为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C.垂直管理、分层管理 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19.“秦始皇……从根本上改变了间接统治的传统,采用官僚制度,建立起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材料中的“改变”是指()A.推行了郡县制度 B.强化了丞相的权力C.创立了皇帝制度 D.实行了郡国并行制20.“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中“前221年的改革”表现在()A.六王毕,四海一 B.伐匈奴,筑长城 C.开灵渠,平岭南 D.废分封,行郡县21.卫国,周初分封姬姓诸侯国,立国共计907年,公元前209年,秦朝统一12年后被废,是众多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这说明()A.秦朝循序渐进推行郡县制 B.分封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C.秦朝曾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D.秦朝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2.周公“国西土为方千里,分以百县,县有四郡”(《逸周书·作雒》),县大于郡;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郡下辖县,郡守与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这表明秦朝郡县制()A.因袭周代制度 B.强化宗法管理 C.尚需不断完善 D.具备创新特性23.在汉武帝时期,中朝官员多为皇帝的近臣、宾客等。《汉书•严助传》中记载:“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主父偃、东方朔等,并在左右。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娄举贤良文学之士……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这反映汉初的中朝()A.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 B.使丞相权力遭到极大削弱C.使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D.是与外朝并立的决策机构24.尚书在秦与汉初,是少府下的一个属官,主管皇帝与丞相间的文书收发和传递。西汉武帝更多利用尚书来办理政务,且用宦官、近臣为尚书。汉元帝后尚书的职权由“通章奏”、“拆阅章奏”,进而“裁决章奏”,下达章奏。东汉以后尚书台已成为国家政务之中枢。对此分析正确的有()①相权逐渐被削弱

②汉武帝时“中朝”形成与此大有关联③中央集权逐步加强

④反映了三公制到三省制的变迁过程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5.秦朝创建了三公九卿的中央体制;汉承秦制,汉武帝内朝官的尚书为原九卿中少府的属官;东汉“众务悉归尚书,三公但受成而已”;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体制逐步形成;三公九卿在以后历代仍然存在,职能已变。这些变化()①反映了专制皇权加强的历史趋势

②说明贵族政治已经彻底消亡③体现出政治制度在继承中的演变

④体现中枢权力机制成熟完善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26.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的独创性举措(

)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调整规范了各级官员的编制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使宰相成为国家实际决策者27.“(三省六部制下)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这表明三省六部制()A.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C.有效的限制了皇权的滥用 D.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28.宋太祖时期,建立了由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中书“为宰相治事之所”,枢密院掌“天下兵籍”。太宗淳化元年(990年),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这说明宋初体制的演变特点是()A.事权分化,皇权加强 B.军权独立,形成割据C.军政统一,效率提升 D.吸取教训,重文轻武29.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朝()A.皇权被削 B.相权得到加强 C.中书省独揽大权 D.中书省职能专一30.明初沿用元制,在中央设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率百官,总理政务。明太祖朱元璋认为丞相权势过重,是导致小人专权乱政的重要因素,洪武十三年以擅权枉法罪名处死左丞相胡惟庸后,下令废除中书省,罢丞相不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作为中央行政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亲自控制、指挥。这一措施()A.使中央政府权力强化,保证了社会秩序稳定B.使皇权的独断性加强,极大地避免了决策失误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强化了皇权D.使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31.有学者认为,明朝内阁在一定时间内发挥过作用,但更多情况下却助长了皇帝的惰性。由此可以推知,明朝(

)A.内阁利于正确决策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发挥辅政功能 D.权力结构混乱无序32.有学者在研究中注意到,“从永乐开始,历代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寄大政于内阁,皇帝‘其不接见臣下而能统治天下者,以有阁臣票拟故耳’。但是,他们谁也不敢担当违反祖制的罪名,谁也不愿从已经取得彻底胜利的皇权中,又拿出一部分给阁臣分享。”这表明明代内阁()①跻身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②成为加强皇权的工具③有效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④拥有一定的议政权力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33.雍正十年(1732年),颁军机处印信。军机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即所谓“无专官”。军机大臣下设军机章京,其人员从六部员司和内阁中书中选取。上谕的撰拟,先令军机章京草拟,由军机大臣过目后进呈给皇帝。这反映了雍正时期()A.封建官僚体系日益完备 B.中央决策程序随意混乱C.中枢机构实现权力制衡 D.君主专制政体得以强化34.中国古代,宰相具有两大职能,百官之首和皇帝的助手。宰相制度废除后,封建君主想找到种制度,这种制度仅保留宰相作为皇帝助手的职能,杜绝“皇帝助手”演变为“百官之首”的可能。为此明清两朝进行的制度创新有()A.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B.票拟权和批红权C.盟旗制度和密折制度 D.内阁制和军机处35.廷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的重要方式。秦朝皇帝制度、郡县制的确立,都经过了廷议;唐朝有三省长官在政事堂合议的制度;宋明清时期廷议制度进一步规范化。该制度()A.有利于提高决策的合理性 B.体现出了一定的民主精神C.对皇权形成了有效的制约 D.具有浓厚的形式主义特征36.汉初裂土分封仍是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不仅六国旧贵族、西汉元勋,就是一般的功臣也皆望封侯;而汉初的黄老思想是以“清静无为”为特征的,即承认既定事实而不加干预,与之相应的只能是郡国并行体制。这说明汉初()A.通过郡国并行制来笼络地方势力 B.通过无为而治来维护政治稳定C.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其历史必然性 D.极力防范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37.图1、图2为唐朝初期地方政区规划的调整,这一变化的出发点在于(

)A.重视山川地理形势 B.顺应经济重心南移C.强化地方基层治理 D.防止外重内轻局面38.唐朝建立之初,不设监察区,只是派遣监察官员,即巡察使、巡抚使等定期巡察,事毕使除。而一旦派出了监察官员,就有分区负责的必要,于是贞观元年(627年)因山川地形将全国分为十道,以“察吏人善恶,观风俗得失”。据此可知,唐初()A.地方行政区划日益细化 B.监察区划向行政区划转化C.注重整顿地方行政秩序 D.已开始出现藩镇割据局面39.藩镇是唐朝至关重要的军事要地,藩镇的统帅即为节度使,节度使不仅手握重兵,同时还兼管管理屯田的营田使及管理军需的支度使。天宝年间之后,又获得了对道采访使(监督州县)的掌管权力。这些现象()A.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B.标志着郡县制度的彻底废除C.必然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D.表明中央集权制度面临危机40.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A.汉长安 B.唐长安 C.宋汴梁 D.元大都41.下表是秦朝至唐太宗时期各阶段的地方行政区划数量表(单位:个),据此可知()时代州郡(国)县秦—481000余西晋191711232北周与陈2636171562隋文帝时300余—约1500隋炀帝时—1901255唐太宗时10300余1500余A.县制是封建国家地方治理的基础 B.政权更迭不利于有效的基层治理C.魏晋南北朝的行政档案保存最好 D.隋唐的节度使制度危害中央集权42.宋初的统治者以路作为高层行政区,按照交通路线为主划分。每路设转运司、刑狱司、常平司和安抚司四个机构,隶属中央各部,分别负责地方财赋、监察司法、粮食储备平抑物价、治安边防的职能。据此可知,路的设立()A.体现重文轻武的理念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C.对后世体制影响深远 D.削弱地方割据的基础43.宋代设路级地方行政建制,并在各路建立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安抚司。时人评价说:“婚田税赋则隶之转运,狱讼经总则隶之提刑,常平茶盐则隶之提举,兵将盗贼则隶之安抚。是以事权归一而州县知所适从,民听不贰而词讼得以早决。”由此可知,宋代统治者旨在()A.分割相权,加强君权 B.分权制衡,提高效率C.事权归一,消除割据 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44.宋代时,“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元代时,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这表明从宋到元()A.中央加强对地方权力的监督 B.地方权力扩大抗衡中央C.政府通过分权加强中央集权 D.地方行政体制有所调整45.元代建立后,元世祖在朝廷中设中书省,并由其管理全国政务。之后频繁派中书省宰执带相衔临时到某一地区负责行政或征伐事务。元世祖后期,行省具备“分镇方面”“方面之寄”权利,行省的治所多在水陆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地。据此可知,元代行省的设置(

)A.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 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C.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46.《元史·地理志一》中记载,“元朝大一统的成果,不仅表现为版图辽阔,而且表现为对边疆控制的强化……因地制宜地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关于元朝的行政管理表述正确的是()①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②在漠北设置岭北行省③行省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④“腹里”由行省管辖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47.明初废除行中书省后,分设三司,三司彼此不相统属。省内重大政事,都要由布、按、都三司会议,报中央批准后,才能推行。在应对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时,三司容易互相推诿,不能及时妥善处理。巡抚制度正是为弥补这一缺陷而产生的。这反映出(

)A.三司长官懒政、怠政 B.三司分权不利于治理C.应给地方更大自主性 D.制度设计应兼顾效率48.明代在各省设置三司,分管军、民、司法监察事务,但是“三司官僚,意见各殊,苟谋非己出,辄多方沮格”,遇到特殊情况中央派京官“巡行天下,安抚军民”。英宗之后,选派高级官员长期“巡抚”一省遂成常态。这说明(

)A.地方制约机制复杂 B.京官地位更加重要C.官僚队伍高效行政 D.中央集权逐渐完善49.下表选自钱实甫《代职官年表》,据表可知(

)清朝前期督抚民族成分表总督巡抚顺治康熙雍正合计顺治康熙雍正合计满洲03410440552681蒙古01010011汉军374311917910322204汉人11182453488543176不明11合计190462

注:八旗汉军以后金时期臣服的汉人为主。A.巡抚一职象征意义明显 B.汉族官僚势力开始崛起C.康熙年间民族矛盾尖锐 D.汉官治理地方具有优势50.乾隆时期,总督“总治军民,统辖文武,考核官吏,修饬封疆”;巡抚则是“宣布德意,抚安齐民,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考群吏之治”。总督例兼兵部尚书、右都御史头衔,从一品;巡抚例兼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头衔,从二品。据此可知,清朝前期督抚制度(

)A.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造成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C.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导致权责不明行政效率低下51.如表为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A.行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的自主性B.县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C.中央行政体制不断调整加强对地方控制D.地方的自主性呈现出日渐减弱的趋势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单选题训练集锦参考答案1.【答案】D【详解】根据“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位)禹之子启。”“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可得出两种记载都认启的地位,说明当时对启取得最高统治权都认同,D项正确;材料体现宗法的破坏,排除A;“启自取之”与世袭无关,排除B;没有证实,不能得出都有道理,排除C。2.【答案】A【详解】根据“乃防守边疆的部族”“‘为王捍卫也’,即王的禁卫军”可得出商代外服制起到了巩卫商王朝的作用,因此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A项正确;当时没有中央集权,排除B项;方国处于被动地位,排除C项;天下共主局面没有改变,排除D项。故选A。3.【答案】D【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微子启虽然是长子,但是却因为其身份不是嫡长子,最终帝乙的小儿子辛(嫡长子身份)继承了王位,说明的是当时出现嫡长子继承制,D项正确;材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继承始终嫡庶不分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嫡长子继承制,非兄终弟及,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对血缘的重视,非才能,排除C项。故选D项。4.【答案】C【详解】据题目可知,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对诸侯有授民授疆土和论功赏赐的职分,这一职分所体现的就是分封过程中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题目还指出,周天子还利用“互惠原则"对诸侯贵族进行形式上的表达性礼物馈赠,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利益分配的问题。题目还指出,周天子的这些做法,是希望得到诸侯对他的绝对忠诚,从而完成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因此本题选择C项;题目所提及的授疆土的问题,对规范诸侯国土地隶属关系有一定的作用,但本题的关键在于巩固周王室对诸侯的控制,而关于土地隶属关系的表述仅是强化周王室控制力的体现之一,表述片面,因此A项错误;分封制构建了以血缘为主的政治结构,但本题并没有突出血缘关系的问题,因此B项错误;“均衡政治利益”的表述不符合史实,因此D项错误。5.【答案】B【详解】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殷人后裔熊绎在周成王时,被分封为楚国诸侯,说明西周初期为拓展疆域分封了异姓诸侯,B项正确;直到秦朝时期,我国才构建了大一统王朝的国家制度,A项错误;西周初期并未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项错误;直到秦朝时期我国才确立了君主独尊的集权意识,D项错误。6.【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商代约550年间共传17代商王,而西周270余年间却传了11代周王”,并结合所学可知,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王位继承方式发生了变化商朝王位继承方式多为兄终弟及,容易出现兄弟间的争权夺利现象,所以王位更替频繁;西周时期宗法制进一步完善,最突出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保持了王权传承的稳定性,故D项正确;商朝与西周王位继承方式都是血缘世袭,故A项错误;材料与分封制无关,故B项错误;兄终弟及是商朝的王位继承方式,不是造成变化的制度因素,故C项错误。7.【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嫡长子继承制可以减少其他子嗣争储之心,有利于国家稳定,这体现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D项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而是强调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排除A项;材料没有从历史继承的角度分析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排除B项;材料强调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8.【答案】D【详解】寓言故事旨在说明,王位继承人的不确定性容易导致社会动乱,因此只要王位继承人是确定不变的,则分已定,人虽鄙不争,即社会不容易导致动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嫡长子继承制符合题干描述,D正确;郡县制、人文精神、租佃关系与题干寓言故事无关,排除A、B、C。9.【答案】B【详解】据材料“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日立嫡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可知,周定天下得益于“立嫡之制”(即宗法制)、封建子弟之制(即分封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即礼乐制度)。联系所学知识,周朝将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因此分封制是周定天下的主要动力;由“诸侯之君”变为“诸侯之长”与材料“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不符;据材料“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周初通过推行分封制度,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大一统之规模”,故“大居正之制度”指的是分封制;据所学知识,周朝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即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③④正确,①②错误,故B选项正确,排除ACD选项。10.【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族。其天子和异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姻戚关系。这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的。”可知材料强调以血缘宗法构建政权组织,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宗法制,并非分封制,排除A项;家国一体强调的是家事和国事一体化,题干并未涉及,排除B项;题干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能体现先秦政权尚未实现中央集权,排除C项。故选D项。11.【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可得出西周通过分封制管理地方,依靠宗法制维系周王与地方诸侯的政治认同,体现出家国一体共主化的特征,即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结合,C项正确;材料表达的是如何管理国家,未体现出君主权力受到制约,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方式,没有说明地方如何管理,排除B项;西周实行的是贵族政治而非官僚政治,排除D项。故选C项。12.【答案】C【详解】从材料反映的鲁国借助“祖上”与齐国的关系和“你打鲁国怎么对得起先祖?齐君下令退兵”等信息来看,鲁国利用宗法分封制的影响解决问题取得了效果,说明宗法分封制仍在发挥作用,故答案为C项;材料中的做法与“敬天法祖”没有关系,排除A项;B项中的“开始”说法错误,西周后期分封制已经遭到破坏,排除;齐君下令退兵主要不是盟约的作用,而是宗法分封制的影响,排除D项。13.【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自立为王”“进行了五国相王”等信息可知,这时期诸侯不再统一尊奉周天子为王,反映出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周天子地位下降,即分封制度遭到破坏,C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礼崩乐坏的现象,但不代表礼乐制度不复存在,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诸侯逐渐强调,周王室衰微的现象,没有体现诸侯之间矛盾得以解决,并且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贵族阶层被官僚取代的主要标志是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不符合题干内容,D项错误。14.【答案】B【详解】由材料可知秦始皇把自己抬高到至高无上的天神地位,故B项正确;皇帝独尊主要表现在皇帝的称谓“朕”及“制、诏、玺”等名词的专用,皇帝独尊的根本目的仍然是为至高无上的皇权服务,故A项错误;CD两项材料均未有反映,故CD两项错误。15.【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但为了使御史大夫能有效监督丞相,规定丞相位缺,御史大夫可升迁其位。”可分析出这一做法有利于御史大夫行使其监察权力,C项正确;提供保障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说明御史府尚未独立,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有效监督丞相,体现不出完成监察官员专职化,排除D项。故选C项。16.【答案】D【详解】秦代三公中,虽然丞相负责处理全国政务,但政务执行程序中的诏令颁布却由御史大夫负责,这实际上是对丞相的权力起着制约的作用,因而体现了分权制约的理念,D项正确;材料信息说明丞相与御史大夫的权力间存在着制约性,因而都不能独立行使职权,A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B项;C项说法本身错误。17.【答案】C【详解】由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可以看出,这些官职具有家国一体的特点,既负责皇室的事务,同时也是国家职能部门,C项正确;顶峰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B项是郡县制的推行,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体制,排除D项。故选C项。18.【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少府,掌山海地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可知,九卿既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一些部门还专门负责皇室事务,为皇帝私家服务,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点,B项正确;秦朝中央官制没有彼此牵制的特点,排除A项;秦朝通过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这不是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排除C项;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的标志是郡县制,排除D项。故选B项。19.【答案】A【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题眼是“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间接统治的传统”指的是西周以来的分封制,而“直接统治”指的是皇帝直接任命郡县官员的郡县制,从而使得官僚体制从贵族政治向职业官僚政治转变,故A项正确;强化丞相的权力不能体现对地方的直接统治,故B项错误;皇帝制度的创立不能体现对地方的直接统治,故C项错误;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年推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20.【答案】D【详解】秦朝吸取西周分封制引发诸侯割据的教训,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与题干内容相符,D项正确;A项指的是秦的统一,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B、C项是维护边疆稳定,与割据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21.【答案】A【详解】秦朝统一12年后废除了卫国,这说明秦朝推行郡县制并非一刀切,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西周的分封制,排除B项;秦朝并未实行郡国并行制,排除C项;秦朝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故选A项。22.【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县大于郡”“郡下辖县,郡守与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全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改变以前县大于郡的情况,说明秦朝实行郡县制具备创新特性,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地方实行分封制,而秦统一全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没有对周代制度承袭,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秦统一全国后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的史实,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这冲击了宗法管理,而不是强化,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秦统一全国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的史实,体现了秦朝郡县制具备的创新特征,而不是强调需不断完善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23.【答案】A【详解】材料反映出中朝在汉武帝时期的地位仅仅是皇帝的咨议机构,在组织上没有定制,随意性较强,中朝官员的主要职责是皇帝的应对顾问,在国家大事方针上给皇帝一些咨询、建议,其对相权的削弱作用并不是很大,故选A,排除B;中朝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在中央制衡相权,而非针对地方、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外朝并非决策机构,排除D。24.【答案】C【详解】尚书的权力不断扩大,这是皇帝为了削弱相权而采取的措施,①正确;西汉武帝更多利用近臣尚书来办理政务,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②正确;材料反映了尚书由皇帝近臣到成为国家政务之中枢,到隋唐成为三省之一,反映了三公制到三省制的变迁过程,④正确;①②④正确,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机构的调整,属于君主专制加强的内容,不是地方和中央的中央集权问题,排除③,故排除B、D;A不全面,排除。25.【答案】D【详解】根据“秦朝创建了三公九卿的中央体制”到“三公九卿在以后历代仍然存在,职能已变”可以看出,皇权不断加强。同时材料反映出历代的中枢机构在继承中有所发展,故①③D项正确;“彻底消亡”的说法太绝对,从材料也不能反映中枢权力机制成熟完善。②④错误,排除ABC。26.【答案】A【详解】隋唐建立的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草拟、审议和执行,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三省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决策失误,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调整规范了各级官员的编制”,排除B项;科举制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排除C项;使宰相成为国家实际决策者不符合“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排除D项。故选A项。27.【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得出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B项正确;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的是明清时期,排除A项;根据材料“三省六部制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不利于限制君权,排除C项;三省六部制是君主专制下的中央官制,而不是民主制度下的三权分立,排除D项。故选B项。28.【答案】A【详解】考查宋朝的政治制度。从材料可以看出,从宋太祖到宋太宗,事权得到进一步分化,原先的中书、枢密院的职权进-一步细化。出现了独掌财权的三司总体来看,到宋太宗时期”二府三司”的格局正式形成。这说明宋初体制的演变特点是不断分化事权,使皇权得以加强,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宋代中央分化事权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而不是形成制据,排除B项;根据材料,应该是军政分权而不是统一,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重文轻武,排除D项。故选A项。29.【答案】B【详解】从材料中的中书“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即可判断相权得到加强,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行省制度,该制度有利于皇权的加强,A项排除;中书省并没有做到独揽大权,排除C项;中书省总理政务,职能并不专一,排除D项。故选B项。30.【答案】C【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加强专制皇权的史实,C项正确;这一措施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也不会避免决策的失误,A、B两项错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代军机处的设置,D项错误。31.【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类题目,时空是明代。根据材料“明朝内阁在一定时间内发挥过作用,但更多情况下却助长了皇帝的惰性”及所学可知,内阁是非法定的最高行政机构,在一定时间内发挥过作用,但更多情况下却助长了皇帝的情性,说明皇帝“懈怠”时内阁发挥辅政功能,C项正确;内阁通过票拟获得了建议权,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排除A项;内阁的建立是皇权加强的表现,并非皇帝权力日趋衰落,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明朝权力结构混乱无序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32.【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皇权取得彻底胜利后,由明成祖设立的,后来的皇帝“不接见臣下而能统治天下”,是因为不同程度上“寄大政于内阁”“有阁臣票拟故”等,表明内阁是明代统治者加强皇权的工具,拥有一定的议政权力,说法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内阁跻身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材料并未说明内阁有效弥了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说法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与之组合的ABD三项。故选C项。33.【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军机处官员由皇帝选任,并且“无专官”,使得君主专制政体进一步强化,D项正确;材料未完整呈现清朝官僚体系,无法反映其“日益完备”,排除A项;皇帝根据需要选任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这凸显了君权至上,军机处辅政有其严格的制度规定,并非“随意混乱”,排除B项;君主专制体制下无法实现“权力制衡”,排除C项。故选D项。34.【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体现的制度创新,既要满足“皇帝助手”又要满足不能变成“百官之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该是明代的内阁制和清代的军机处,故选D项;“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都是管理少数民族的制度,排除A项;明代的票拟权和批红权分别归内阁和皇帝,不涉及清代的制度创新,排除B项;“盟旗制度和密折制度”是清代制度创新,不涉及明代,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35.【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为中国古代中央决策的重要方式,廷议制度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有利于集思广益和提高国家决策的合理性,A项正确;廷议作为封建专制政府的决策方式,只为皇帝裁决提供依据,并未体现民主精神,B项错误;廷议服务于皇权,并未真正形成对皇权的有效制约,C项错误;具有浓厚的形式主义特征与“秦朝皇帝制度、郡县制的确立,都经过了廷议”等不符,D项错误。36.【答案】C【详解】材料反映出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其特定的社会政治基础、思想理论基础,因而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并非开历史的倒车,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政治过渡形势,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故选C项;材料强调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有特定的社会环境,是汉初历史的必然,A、B两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故排除;裂土封国有利于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排除D项。37.【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目的题,准确的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题干两幅图的对比可知从唐高祖武德年间到唐太宗贞观年间,唐朝的地方行政区规划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地方行政区划更加的完善,形成道、州、县三级,结合所学可知道本来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演变成行政实体,是为了强化对基层的管理,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武德年间到贞观年间的行政区划都重视山川地理形势,排除A项;材料中的调整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排除B项;政府政策的出发点在于维护统治,外重内轻局面主要在唐中期以后,排除D项。故选C项。38.【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唐代的监察制度,考查学生获取材料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据材料可知,唐初派遣监察官员对方地方官员的政绩进行监察并了解当地风俗,这有利于整顿地方行政秩序,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监察区的划分,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当时监察区划向行政区划转化,排除B项;唐中后期节度使制的实施致使藩镇割据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39.【答案】D【详解】材料反映了藩镇将领的权力不断强化,这种地方权力的增大会使中央集权面临危机,D项正确;地方权力的加强会削弱中央集权,排除A项;唐朝时期郡县制度没有被废除,排除B项;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央对地方管理失控,而不是地方权力增大,排除C项。故选D项。40.【答案】B【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中的“节度使”和“中书省”可以判断出题干中的历史事件应该发生在唐朝,因为节度使是唐代的地方军政长官,中书省是三省六部制之一,故本题答案选B项。41.【答案】A【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从秦朝到唐朝、县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这反映出县一级的行政区划是封建国家治理地方的基础,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权变更的影响,排除B;C项仅从材料的信息不能得出,排除C;康太宗时期节度使制度危害不大,排除D。42.【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宋代路的设立,将地方权力分割为不同板块,各自负责,分别隶属中央,意在消弱地方割据的基础,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重文轻武的理念,排除A项;过度分割权力导致机构冗滥,效率低下,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这一体制对后世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43.【答案】B【详解】材料“在各路建立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安抚司”反映出宋代地方路级行政机构内部分工明确、互不统属,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进而使地方无法形成强大的割据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材料“婚田税赋则隶之转运,狱讼经总则隶之提刑,常平茶盐则隶之提举,兵将盗贼则隶之安抚”反映出宋代地方赋税、司法、军政等方面各有专工,这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办事效率,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地方路级行政机构的分权制衡,而非地方政治上的事权归一,也非军事上“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排除CD两项。故选B项。44.【答案】D【详解】根据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