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练 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解析版)(新高考专用)_第1页
第15练 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解析版)(新高考专用)_第2页
第15练 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解析版)(新高考专用)_第3页
第15练 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解析版)(新高考专用)_第4页
第15练 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解析版)(新高考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近代中华文明的曲折与探索——民国时期第15练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1.(2022•广东省广附、广外、铁一联考)参加巴黎和会之初,北洋政府“原拟全约签字”;5月20日,北洋政府接受代表团“保留签字”的建议;6月26日,北洋政府被迫电令代表团“如不能保留,即拒绝签字”。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A.民众广泛参与发挥了巨大力量B.中国成功维护了国家主权C.北洋政府外交取得了巨大胜利D.民主革命实现了顺利转型【答案】A【解析】随着五四运动的开展,更多的国民参与到反帝爱国运动中,在这种情形下,北洋政府不得不考虑民意并最终拒绝签字,这说明国民的参与发挥了巨大的力量,故选A项;拒绝签字并未改变日本对山东的侵占,国家主权沦丧,排除B项;中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并没有改变巴黎和会损害中国利益的事实,不能说是外交取得巨大胜利,排除C项;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但材料强调民众力量的强大,排除D项。2.(2022•山东烟台一模)1919年以前,《共产党宣言》被零星地介绍到了中国。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更多地研读《宣言》,逐渐接受其思想主张。1920年,李大钊护送陈独秀离京途中,两人在冰冷的骡车中商定着手按照《宣言》的思想,筹备建党事宜。这说明()A.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C.新文化运动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五四运动推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五四运动后,陈独秀和李大钊“商定着手按照《宣言》的思想,筹备建党事宜”,可见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项正确;A项,此时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排除;B项,五四运动后,中国民主革命性质没有发生改变,排除;C项,题干并未体现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排除。3.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现在一般青年学者信仰马克思主义,一讲到社会主义,便主张用马克思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社会经济问题,但是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这反映出当时国民党()A.注重借鉴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B.丧失了领导国民革命的主导地位C.试图消除与中国共产党的分歧D.逃避现实希求在革命中得到认可【答案】B【解析】据材料“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得出注重借鉴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故A项正确。据材料“1924年8月”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占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据材料“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可知没有消除与中国共产党的分歧,故C项错误;据材料“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可以反映孙中山联俄、联共的主张,表明孙中山勇于革新观念,故D项错误。4.1926年7月中共中央制定的《目前农运计划》指出:在目前状况之下,农民运动发展应取集中的原则,全国除粤省外,应集中在湘、鄂、赣、豫四省发展;次则陕西、四川、广西、福建、安徽、江苏、浙江七省亦应以相当的力量去做。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A.在农村地区力量较为薄弱B.决定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C.调整策略以适应北伐需要D.集中力量建立革命根据地【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26年7月,正值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中共中央制定《目前农运计划》,目的是集中力量在部分地区开展农民运动以支持北伐,说明中共适时调整政策以适应革命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力量较为薄弱,故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才决定进军农村,故B项错误;中共在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才大力进行根据地建设,故D项错误。5.[2022•厦门市高三第三次质检]1933年,国民政府以海关金单位作为征收关税的标准单位,把伦敦标金作为计算基础。1934年,财政部取消标金外汇,用现金交割;1935年,规定标金以中央银行的标准结算。这些举措()A.解决了金融秩序的混乱状况B.加强了中国对经济的自主管理C.保障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加深了近代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民政府采用海关金、伦敦标金实际上等于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核算体制,一定程度上会受制于国际金融体系,而最终取消标金外汇,采用中央银行的标准进行结算,等于有了自己的自主管理体制,故选B项;题干仅是关于外汇结算的标准规定,没有涉及国内金融问题,所以不能据此推论出是否解决了国内金融秩序混乱状况,排除A项;中国对经济的自主管理能力加强,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保障了说法太过绝对,不符合实际,排除C项;标金结算标准变化体现了中国经济自主管理能力的加强,不是加深半殖民地化,而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D项。6.有研究者统计,五四时期各种宣传新思想的刊物达1000余种,除《新青年》外,像《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一大批刊物都成为宣传新思想的重镇。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五四运动是()A.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新旧民主主义的转折点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始D.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五四时期各种宣传新思想的刊物达1000余种,除《新青年》外,像《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一大批刊物都成为宣传新思想的重镇”可知,材料突出了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作用,故选D项;材料只强调宣传新思想,并没有提到反帝反封建,排除A项;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主义的转折点,但不是材料意思体现,排除B项;材料强调了五四运动中新思想广泛传播,但并未指出新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排除C项。7.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A.人民的迫切愿望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C.知识分子的共识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机关刊物《向导》是无产阶级的机关报,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说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人民的迫切愿望,故A项正确;中共机关刊物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理论阵地,不是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也不是知识分子的共识,更不是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故排除B、C、D三项。8.1927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和赞助,单纯的农民暴动是不能获得最终胜利的”,因此必须要“使暴动的城市能成为自发的农民暴动的中心及指导者”。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A.努力探索中国式的革命道路B.坚持革命统一战线的独立性C.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D.未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27年11月”“使暴动的城市能成为自发的农民暴动的中心及指导者”可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革命的出路,A项正确;材料与革命统一战线无关,B项排除;C项是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时间不对,排除;D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积极探索,排除。9.(2022•张家口市高三模拟)1929年,毛泽东指出:“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离了这些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这一认识()A.强调了创建革命武装的重要性B.推动了人民军队的建设C.标志着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D.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这说明红军除了军事任务以外的其他任务要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体现了红军的性质,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红军的任务,没有强调创建革命武装,排除A项;毛泽东的《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一系列文章的发表标志着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排除C项;中国的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并且早已指明,排除D项。10.“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成的苏区,而需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这一决定的提出()A.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B.促使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战略转移C.有利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D.体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的调整【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成的苏区”“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可知,这一决定出自1935年的遵义会议的决议,之后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采取更为灵活多变的战术以战胜敌人,故选D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发生在红军长征开始之前,故排除A项;中央红军开始战略转移是在1934年,材料中红军长征已经到达云贵川地区的时间是在1935年,故排除B项;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发生在长征之前,而且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故排除C项。11.(2022•山东日照期末)下图是梁玉龙绘制的五四运动宣传画,它较为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运动的情景。据此推断该运动所彰显的核心精神是()A.责任担当精神B.革命奋进精神C.追求真理精神D.爱国主义精神.【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精神是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12.(2021•黑龙江省龙西北地区八校联考)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建党100周年。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共“二大”宣言就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致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B.决定以农村为基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C.提出了由土地革命转向国民革命方针D.决定立即发动农民进行暴力革命【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可知,材料重点强调了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故选A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B项;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党中央逐渐从大革命的失败中走向土地革命和国共对峙,排除C项;1927年八七会议做出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排除D项。13.(2022•广东省梅州市期末考试)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分析指出:小农经济在中国广泛存在和发展,而且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在中国的矛盾斗争和连绵不断的封建军阀割据混战,使得红色政权的存在获得了缝隙,革命的发展大有回旋余地。他意在强调()A.坚持武装斗争的重要性B.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C.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D.工农武装割据的可行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认为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和封闭性的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斗争和封建军阀的割据混战,均为红色政权的存在和革命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这说明毛泽东意在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可行性,故D项正确;材料中毛泽东阐述的是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理由,而不是坚持武装斗争的必要性,排除A项;毛泽东意在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符合中国国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1938年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并未刻意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革命的依靠力量,排除C项。14.[2022·广东省广附、广外、铁一期中联考]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图“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变化原因的理解准确的是()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B.“工农武装割据”的开展C.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党员构成从1927年工人所占比重多到1928年农民所占比重多,根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中共从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转向以农村为中心,正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才使更多的农民加入到党员队伍中来,故选B项;1928年国民革命已经失败,排除A项;人民军队的创建与党员成分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在1937年,排除D项。15.(2022•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期末考试)1935年3月,红军到达四川剑阁并驻扎了1个多月。在此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府,还组织群众大力宣传和讲解革命真理,留下了城墙上书写的《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