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爱玲《茉莉香片》的人性之路_第1页
浅析张爱玲《茉莉香片》的人性之路_第2页
浅析张爱玲《茉莉香片》的人性之路_第3页
浅析张爱玲《茉莉香片》的人性之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张爱玲《茉莉香片》的人性之路

《茉莉花香》是传说中作家张爱玲的代表。小说讲述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男主人公聂传庆是一个20岁的瘦弱、忧郁、带有阴柔女性美的学生,他跟随父亲继母从上海来到香港,在香港的大学里认识了活泼开朗的女同学言丹朱,并且在偶然的机会里得知自己的文学史教授言子夜,也就是言丹朱的父亲,同自己的亲生母亲冯碧落的绝望的爱情故事。这样的发现严重地扭曲着聂传庆的心灵,于是“王子复仇”的故事便开始了。20世纪末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拉康运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进行了重新阐释,实现了对传统精神分析法的重大变革。他认为,自我的建构离不开自身以及自我的对应物,即来自于镜中自我影像的认同而实现。在拉康的镜像理论中主体是通过镜中形象来认识自己,换句话说,即是人通过了解他人(世界)认识自己。这个观点本身就暗合了人类生存的某种危机。不同于以往人类认识世界所表现出的自信甚至自负,此刻,在拉康理论中的人类似乎与生俱来地缺少一种自信,这种自信的缺乏,表现在自身价值的判定上,便产生了认同危机。小说《茉莉香片》的主人公聂传庆就是这类人。在聂传庆的意识中,现实充满了惶恐不安的压迫感,这种压迫感既来自于外界(家庭)的粗暴,也来自于内心的脆弱。所以,当小说中聂传庆本人站在认识自我的大镜子前时,镜子中首先出现的身影并不是他自己,而是与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言丹朱、冯碧落、言子夜、聂介臣等人,小说正是以聂传庆隐秘的意识活动为媒介,来揭示其疯狂欲望背后深藏的认同危机。一、实现认同的“可能”—认同危机下聂传庆的自我迷失聂传庆实际上是一个内心细腻又自恋的男孩,像恋着自己倒影的水仙花,喜欢把脸贴在玻璃上,喜欢在窗前看自己的影像,在倒影中幻想与迷失。“他在正中的红木方桌旁边坐下,伏在大理石桌面上。桌面冰凉的,像公共汽车上的玻璃窗。窗外的杜鹃花,窗里的言丹朱……”97在这带有自恋的举动里,言丹朱作为第一位镜中人,清晰明确地出现在聂传庆的幻想里。“婴儿开始迷恋自己的影像,把自己的影像当作爱恋倾慕的对象。”此时的聂传庆用完全自恋的动作与视角,透过玻璃迷离地看向自己,但令人惊异的是窗前的倒影却是言丹朱!在这里,言丹朱的镜像第一次清楚明晰地出现在聂传庆内心的幻镜里。同聂传庆沉默古怪的个性相比,言丹朱的活泼可爱以及好人缘是那么的令人羡慕。正是在这一刻,渴望得到赞赏与肯定的聂传庆在羡慕之心的驱使下,将玻璃倒影中的自己看作了言丹朱。这也就不难解释,当聂传庆知晓言丹朱的父亲言子夜与自己母亲冯碧落那过往的爱情时,为什么会有取言丹朱而代之的过激的想法,因为“差一点,他就是言子夜的孩子,言丹朱的哥哥。也许他就是言丹朱。有了他,就没有她。”101这样的想法折磨着聂传庆,他羡慕言丹朱,羡慕她活泼的个性与美满的家庭,他甚至固执地认为,他就应该是言丹朱,言丹朱的家就是他的家,言丹朱的幸福与美好就是他的幸福与美好,是言丹朱的存在夺走了本属于他的一切。他要取代言丹朱!在这样的魔镜面前,聂传庆丧失了自己的理智,他疯狂地羡慕甚至嫉妒着言丹朱,将言丹朱的示好看作是无声的炫耀,终于在理智崩溃之时疯狂地殴打了言丹朱,报复这个抢夺自己幸福的“凶手”,完成了向镜中“言丹朱”的复仇。冯碧落,聂传庆的母亲,是小说中从未正式出现,却又举足轻重的人物。正是她的存在,她与言子夜那些过往的爱情才使得聂传庆沉溺的认同幻想有着实现的“可能”。所以,当冯碧落的幻影出现在聂传庆的幻镜里时,母子之间某种命运的联系便被牵动了。“像梦里面似的,那守在窗子前面的人,先是他自己,一刹那间,他看清楚了,那是他母亲。她的前刘海长长地垂着,俯着头,脸庞的尖尖的下半部只是一点白影子,至于那青郁郁的眼与眉,那只是影子里面的影子。然而他肯定地知道那是他死去的母亲冯碧落。”98在这段描写中,出现在聂传庆幻镜里的“先是他自己”,却又在“一刹那间”成为了“他死去的母亲冯碧落”。聂传庆理智地知道母亲的影像只是“影子里面的影子”,然而对于自己认同价值的追求,使得聂传庆莫名地肯定这个记忆里模糊的身影就是自己的母亲。恍惚间,他甚至分不清镜中的人究竟是自己还是母亲冯碧落,这便是血缘的羁绊。然而比血缘羁绊更能让聂传庆产生认同感的便是命运的相似———母子两人皆是被囚在华丽屏风上的鸟儿,同样在令人窒息的牢笼里挣扎与煎熬,一个“死也还死在屏风上”,另一个“打死他也不能飞下屏风去”。这种血缘与命运的“相似”,使得聂传庆对母亲冯碧落的感情复杂难言。一方面,他同情母亲绝望的爱情,“她有她的不得已”、“她得顾全她的家声,她得顾全子夜的前途”;另一方面,又怨恨母亲,怨恨她的胆小与怯懦,怨恨她听从家族安排嫁给父亲聂介臣,甚至将造成自己的不幸归罪于母亲冯碧落:是她剥夺了自己成为言子夜孩子的机会,也是她让自己过早地承受失去母亲的痛苦,也遭受着来自家庭的窒息———父亲聂介臣与继母的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桎梏。冯碧落,这个与聂传庆的命运有着冥冥的牵连,给予了聂传庆微弱认同感的女子,仿佛“恩重如山的暴君”———既给了聂传庆降生在屏风上的厄运,又赐予他脱逃牢笼的希望———“差一点,他就是言子夜的孩子”,只差一点儿而已!正是她的存在奠定了聂传庆全部幻想的基石,使聂传庆沉溺在幻境中不能自拔,在疯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点一点被自己的心魔所吞噬。二、对言东南角的模式认同如果说幻镜里的言丹朱与冯碧落是让聂传庆迷失的“心魔”的话,那么言子夜的出现无疑是驱走“心魔”的神灵。在聂传庆的幻镜里,言子夜是作为理想的化身而存在的。中年的言子夜,身材清瘦,严肃而富有学识,一身长衫的他富有古典魅力,这样的他吸引着聂传庆。聂传庆眼中的言子夜“苍白”、“略微有点瘦削”,但富有传统“男子美”的气息,同时“看上去要年轻得多”。这样的中年男子正是又年轻而又沉默的聂传庆所钦慕的。带着钦慕的眼光注视着言子夜,在反观自身的残缺与不幸时,这种钦慕便更加炽热。年轻的聂传庆也渴望拥有不同于现在的人生,渴望自己受到他人的肯定与赞赏,而有什么方法比血管里流着言子夜的血更容易实现这个理想呢!在这种渴求认同心理的驱使下,本能地,他将言子夜看作理想的化身与精神之父。因此,他幻想自己是言子夜的孩子,“如果他是子夜与碧落的孩子,他比起现在的丹朱,一定较为深沉,有思想”,同时,他坚信“一个有爱情的家庭里面的孩子,不论生活如何的不安定,仍旧是富于自信心与同情———”至少自己的身与心是健康完整的吧!在这样的认知里,聂传庆更加崇拜爱慕教授言子夜,患得患失的心态使他无法正常地面对言子夜,课堂的频频走神,回答问题的紧张与失误,测试成绩的不理想,都使言子夜对他失望,而言子夜的当堂训斥更是对聂传庆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他轻轻的一句话就使他痛心疾首,死也不能忘记”。对于聂传庆来说,言子夜的训斥昭示了流浪之子靠近精神之父的不可能。此时的言子夜之于聂传庆更像是神灵一样的存在,他可以轻松救赎他逃离苦海,给予他重生的希望,也能瞬间将其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正是在“对言子夜的畸形的倾慕”中,聂传庆性格扭曲,身陷在欲望的泥淖里不能自拔。在这条找寻认同的坎坷路途上,如果说言子夜是聂传庆追求与赞美的理想之父,那么聂介臣就是聂传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之父。在小说里,聂介臣就是聂传庆现实中所有不幸的源头。聂介臣常年的谩骂与殴打,给聂传庆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损伤,他甚至不能跟人正常交往。他害怕聂介臣,在他面前唯唯诺诺,为讨好父亲和继母甚至为他们烧制自己厌恶的烟炮。他痛恨聂介臣,却不在乎他,和言子夜的训斥让聂传庆羞愧大哭相比,聂介臣的辱骂“骂他为‘猪,狗’”,甚至“再骂得厉害些也不打紧,因为他根本看不起他父亲”。他从不认同聂介臣是自己的父亲,却又痛恨于自己同聂介臣那斩不断的血缘联系:“他发现他有好些地方酷肖他父亲,不但是面部轮廓与五官四肢,连行步的姿态与种种小动作都像。”他恨父亲,“深恶痛嫉那存在于他自身内的聂介臣”,同时,更恨像极了父亲的自己,“他有方法可以躲避他父亲,但是他自己是永远寸步不离地跟在身边的”。104可以说,在追寻认同的路途里,聂介臣是聂传庆唯一不想拥有认同感的存在。在这种“父不父,子不子”的对决中,隐秘的“弑父”的心态深深地埋藏在聂传庆的内心。他甚至偷偷在支票簿上练习自己的签名,妄图有朝一日父亲去世后,继承并挥霍父亲的财产。“怕———恨———弑”这些感情的激进与扭曲,压得聂传庆喘不过气来。自身的怯懦使他将自己对聂介臣的这些隐秘的情感深埋在心底,犹如潜伏期的火山,不停地积压与发酵,只待喷薄。小说的结尾,怯懦的聂传庆不堪现实的重压,在认同危机的压迫下,瞬间化身可怖的复仇者:他疯狂地向言丹朱嘶吼:“我要你死!有了你,就没有我。有了我,就没有你。”他疯狂地向言丹朱挥拳,发泄心中的不满与愤怒,在欲望中反抗与挣扎,却困陷在心魔制造的幻镜中逃不开,走不掉,只能绝望地蜷缩在冰冷的被子里,无声地哭诉,像一只在黑夜中独自舔舐伤口的小兽一样,无助地呻吟与哀嚎,发出自己微弱的存在之声。三、极端欲望下的认同危机在《茉莉香片》中,张爱玲用哀伤的笔触向读者成功地展示了认同危机下人性的脆弱与疯狂。小说中聂传庆与言丹朱、冯碧落、言子夜、聂介臣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