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与视觉心理 PPT_第1页
产品设计与视觉心理 PPT_第2页
产品设计与视觉心理 PPT_第3页
产品设计与视觉心理 PPT_第4页
产品设计与视觉心理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视觉空间6.深度知觉深度知觉(depthperception)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这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6.深度知觉从眼睛的生理构造的角度,对深度知觉的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们最感兴趣的是以下两个问题:

眼睛内的视网膜是平面的,在网膜上构成的影像也是平面的,何以产生立体的深度知觉?假如说,深度知觉的产生是由于两只眼睛的协调作用,何以只有一只眼睛的人,或单眼视物时,仍然能对物体的远近做出正确的判断?

6.深度知觉心理学家的解释是:我们的深度知觉,得于单眼与双眼两类线索。6.1单眼线索

又称图形深度线索,图形本身具有某些特征,观察者即使只用一只眼睛去看,照样可以获得足以判断远近的深度知觉。图形所具有的此类特征,称为知觉的单眼线索。6.1.1遮挡

离我们近的物体会妨碍或在视觉上挡住远处的物体,遮挡物看起来近些,而被遮挡物则觉得远些。

这是最有力的深度线索。6.1.1遮挡

一般最重要的信息遮挡住那些不重要的信息。

在设计中使用遮挡时,重要的是保证被部分遮住的物体仍然可以被识别。

交互式计算机应用程序应允许通过鼠标点击把遮挡的物体放在前面。6.1.2大小透视

6.1.2大小透视

在平面图上,远处的物体比近处相似的物体看起来更小。

可以痛多大小的变化为不同信息对象的相对重要性提供视觉隐喻。

好处是不重要的信息比重要的信息占用的空间小。6.1.3线性透视

在平面图上,平行线投影会集中到一起。6.1.3线性透视

6.1.4纹理梯度

6.1.4纹理梯度

随着距离的增加,纹理元素的尺寸会变小,密度会增加。平面上的纹理元素可以提供物体大小的参考。6.1.5投影

6.1.5投影

6.1.5投影

一个物体向另外一个物体上投射的阴影能反映出距离信息。6.1.6平面图中的高度

6.1.6平面图中的高度

因为我们的视觉世界搜参考平面的支配,所以视野中位置较高的物体通常离我们更远。

在平面图中,把一个物体放在较高是位置上表示它的距离更远。6.1.7阴影

明暗:6.1.7阴影

根据物体表面与光源的朝向,反射的光线有多有少。6.1.8景深

6.1.8景深

人的眼睛就像是相机的透镜一样吗,能在一定的距离上对物体聚焦,更远或更近的物体都会变得模糊。

清晰的图像比模糊的图像更容易吸引人,所以模糊程度也可以作为一种引导观察者注意力的设计技术。6.1.9参考附近已知物体

6.1.9参考附近已知物体

大小已知的物体可以作为判断其他物体的参考。这是一种绝对大小。这个线索必须基于已有知识。6.1.10对比程度

6.1.10对比程度

因为空气与水都是透明的,物体与背景之间的对比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变小。

设计人员可以人为地减少对比度来增减大气的对比度,来强化对深度的感知。同样也可以用来减少对那些不太重要的物体的关注程度。

6.2双眼线索

一种深度线索来自于眼睛,称之为立体深度感知。

视物时,由两只眼睛同时协调运作,从而对物体获得深度知觉的线索。6.2.1辐辏作用

当我们的注视远方物体时,两眼的视线是接近于平行的,此时两个眼球的位置,自然也就平行对向正前方,不须转动。但在注视近物时,两眼的视线,就必须向中间聚合,以便将视线之交点投于物体之上。像这种由两眼球转动以聚合视线,从而获得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称为辐辏作用。6.2.1辐辏作用

辐辏作用的发生,和聚合角度有关:愈远,聚合的角度就愈小。反之依然。如此大脑就根据聚合转动的角度大小对物体距离做出判断。6.2.2双眼像差

6.2.2双眼像差

是指在注视同一物体时,因两眼视线的角度不完全相同,故而在两眼视网膜上构成两个不同的影像,就叫双眼视差。视网膜上的像差,在物体距离远时减小,近时增加。两眼同时视物。在我们意识之外。

双眼视像融合:——立体电影6.2.2双眼像差

大多数立体技术的消失。

6.2.3运动6.2.3运动

非图形深度线索最好的是运动。当物体相对于某个视点旋转时,大脑可以解释这些连续的图案从而获得深度信息。

6.2.3运动

6.2.3运动

6.3设计启示(一)

2.5维设计与三维设计6.3设计启示(一)

2.5维设计与三维设计6.3设计启示(一)

2.5维设计与三维设计6.3设计启示(一)

2.5维设计与三维设计6.3设计启示(一)

2.5维设计与三维设计6.3设计启示(一)

2.5维设计与三维设计6.3设计启示(一)

深度线索要有选择地支持设计目标,如果组合方式与现实不一致也没有关系。6.3设计启示(一)

6.3设计启示(一)

物体的布局应避免遮挡,意味着场景整体深度应该是受限的。6.3设计启示(一)

6.3设计启示(一)

当需要遮挡时,要确保关键的信息不要被遮住。或者使用透明度表示遮挡后面有什么。6.3设计启示(一)

6.3设计启示(一)

6.3设计启示(一)

6.3设计启示(一)

啮合着的物体之间的结合应清晰可见6.3设计启示(一)

6.3设计启示(一)

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要清楚6.3设计启示(一)

6.3设计启示(一)

深度信息要少,但是当不同深度存在时,应该谨慎地设计布局,清晰地表示物体间的相对距离。简单的投影、景深效果和透明度都可以用于设计。6.3设计启示(一)

6.3设计启示(一)

在平面图片上显示文本。用透视视图的方法显示的倾斜文本会难以阅读,尽量避免。6.3设计启示(一)

6.3设计启示(一)

呈现物体的正常视图以便快速确认。6.3设计启示(一)

6.3设计启示(一)

二维还是2.5维,还是三维?我们需要多少第三位空间?6.3设计启示(一)

有些人认为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三维的表示形式一定会比二维好,因为更接近真实。6.3设计启示(一)

但我们并没有感知三维空间。在三维空间中探索比在二维空间定位困难得多。导致视觉查询的成本增加,认知过程减慢。6.3设计启示(一)

实际上,以二维空间设计为主,结合适当使用深度信息为好,也可为信息分层提供有效的方式。6.3设计启示(一)

即使是信息本身有三维属性,如建筑设计等,2.5维原则仍旧适用。6.3设计启示(一)

三维的界面应有二维的控制方式。6.3设计启示(一)

大的空间界面应该提供二维的平面,再结合一种或多种透视图来显示细节信息。6.3设计启示(一)

6.3设计启示(一)

6.3设计启示(一)

6.4示用性

所谓示用是指,物体本身具有某些特性,可以使我们感知它的用途,这种物体所具有的表示自身用途的能力,称为示用。这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和人的行为有关。6.4示用性

示用性有肯定的一面,也有否定的一面。6.4示用性

示用性完成“感知与动作”的连接,这个任务与位置通道有关。它的完成同样是无法察觉的。6.4示用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