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下室顶板堆载补强方案设计(改)-副本.和黄9号地A期编制单位:审批:审核:编制:编制日期:一、编制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X》〔GB50009-20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GB50010-2010〕;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X》〔GB50204--2002〕;二、工程概况与补强方案1、设计概况和黄9号地四期项目位于某某市高新区锦业二路和丈八三路西南角,由九幢高和25+栋别墅墅建筑群组成,工程总建筑面积43万㎡,地下室1/2层地上3/31~33层.2、拟设临时道路区域概况根据现阶段西门土方开挖,现场道路无法满足施工需要原因.拟将A区地库地下室消防通道〔D-9/D-A~D-Y〕处柱中板带作为场内一条临时道路,设计宽度为3米.地下室消防通道顶板结构〔D-9/D-A~D-Y〕完成砼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该设道路区域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独立柱无梁板结构,板面标高为-3.150,柱截面600*700mm板厚350mm、柱帽为0~400*400,柱帽上部加强板厚200;截面3000*3000mm,层高3.0m.3、荷载分析〔1〕地下室顶板承载力地下室顶板堆载补强方案设计(改)-副本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根据设计图纸,地下室有消防顶板设计荷载标准值为20KN/㎡,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承载力活荷载上限值为20KN/㎡,作为安全验算的设计荷载值.地下室顶板堆载补强方案设计(改)-副本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2〕地下室顶板荷载按照通行车辆〔砼罐车〕重量大约为40吨,施工动荷载大约为0.5KN/㎡,占用面积为5×3米.×40××0.5]÷〔5×3〕=37.8KN/㎡大于地下室顶板承受设计荷载承载力20KN/㎡,所以需验算加固.4、补强加固措施地下室顶板施工荷载过大,容易形成挠曲变形甚至裂缝,造成质量事故,需采取满堂架支撑加固补强措施.为保证结构安全性能,在该区地下室负一层D-9轴柱中板带X围搭设满堂支撑架体系补强结构,分散过载车辆传递地下室负一层结构顶板荷载,从而利用顶板作为场内临设通路.三、支撑架的搭设1、材料选用梁板底龙骨采用50×100方木,满堂架采用φ48×支撑体系,满堂架立杆垫木采用50×100方木.2、搭设参数〔1〕立杆:纵横设置,间距800×800mm.〔2〕水平杆:纵横设置,步距1500mm.〔3〕龙骨:方木50×100纵向设置在板底,间距800mm,立杆支顶.〔5〕扫地杆:纵横向满设,离地200mm.〔6〕剪刀撑:每隔4根立杆从下至上设置一道连续的竖向剪刀撑.3、搭设施工要求〔1〕板底面按立杆间距和位置铺设横向方木,以使板面堆载均匀传递至立杆和支撑体系.〔2〕立杆底纵向通长设置垫木,保证每根立杆底部均立在垫木上,以扩散集中荷载传递至下层框架结构.〔3〕支撑体系必须按要求进展搭设,保证立杆间距、横杆步距.模板与其支撑体系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地下室顶板堆载补强方案设计(改)-副本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4〕顶层水平杆与模板支撑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500mm.地下室顶板堆载补强方案设计(改)-副本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5〕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织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3步距.〔6〕顶层水杆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采用双扣件固定,扣件距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7〕纵横向水平杆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8〕立杆垂直度,纵向偏差不大于H/200,且不大于100mm,横向偏差不大于H/400,且不大于50mm.〔9〕纵向水平杆水平偏差不大于总长度的1/300,且不大于20mm,横向水平杆水平偏差不大于10mm.〔10〕脚手架的步距、立杆横距偏差不大于20mm,立杆纵距偏差不大于50mm.4、满堂架拆除〔1〕拆除支撑架前应设警戒区,设置明显的标志,并有专人警戒.〔2〕拆除顺序自上而下进展,不能上下同时作业.〔3〕拆架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防滑鞋.〔4〕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5〕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6〕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7〕输送至地面的杆件,应与时按类堆放,整理保养.〔8〕当天离岗时,应与时加固尚未拆除局部,防止存留隐患造成复岗后的人为事故.5、满堂架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满堂架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的钢管搭接.〔2〕立杆间距、纵横水平杆步距、剪刀撑等搭设参数严格按照方案搭设.〔3〕满堂架施工现场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从支撑系统爬上爬下.地下室顶板堆载补强方案设计(改)-副本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4〕满堂架搭设、拆除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满堂架底.地下室顶板堆载补强方案设计(改)-副本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5〕钢筋加工车间与钢筋原材、半成品堆载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满堂架检查验收,不符合之处必须进展整改,以保证结构的安全.〔6〕顶板堆载使用过程中,定时观察满堂架变形情况和结构有无裂缝出现,发现异常时,应立即疏散人员,吊运钢筋,待排除险情并重新验算和加固后,方可恢复钢筋加工车间作业和钢筋堆放加载.〔7〕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要戴好安全帽,并且要系好安全帽的带子.防止高处附落物体砸在头部或其它物体碰触头部造成伤害.〔8〕施工区域杂物多,禁止光脚,穿拖鞋、高跟鞋、易滑鞋.〔9〕施工现场一切安全设施不要擅自拆改,防止因无安设施而发生事故.〔10〕进入现场禁止打闹,严禁酒后操作,防止意外事故.〔11〕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结实,扳手等工具必需用绳链系挂在身上,以防止掉落伤人,工作,思想要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高空落物.〔12〕满堂架拆除时按顺序分段进展,严禁猛撬、硬砸和大面拉倒.〔13〕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上层高度确定的坠落X围半径之外,否如此,应设置安全隔离防护层.四、满堂架计算书1、计算参数〔1〕以最薄弱顶板面验算,取一个方格为例〔约为3.2m×3.2m〕,板厚350mm,层高3m,立杆的纵距b=0.80m,立杆的横距l=0.80m.〔2〕木方50×100mm,间距8㎡㎡4.3.〔4〕砼罐车施加顶板荷载kN/㎡,地下室顶板结构可以分担荷载20KN/㎡㎡.㎡.2、计算简图满堂架荷载计算单元3、木枋验算〔3、木枋验算地下室顶板堆载补强方案设计(改)-副本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4页。〔1〕支撑架分担线荷载:地下室顶板堆载补强方案设计(改)-副本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4页。×〔2〕活荷载×〔5〕荷载标准值:×6.67=8.00kN/m×〔6〕木枋验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q=+4.2=12.2kN/m最大弯矩M=0.1ql2××0.8×0.8=0.78×0.8×=5.85kN最大支座力××木枋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3;×××4;木方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f=×106/83333.3=9.36N/mm2木枋的抗弯计算强度f2,满足要求.2〕木方挠度计算最大变形v=0.677××84/<100××4166666.8>=0.85mm木方的最大计算挠度v<[v]=L/250=800/250=3.2mm,满足要求.4、立杆稳定性验算〔1〕钢筋混凝土自重量〔取3.2×〕:N1=25×××××〔3〕活荷载重量××地下室顶板堆载补强方案设计(改)-副本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5页。〔4〕总荷载:∑N=+=kN地下室顶板堆载补强方案设计(改)-副本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5页。〔5〕立杆的稳定性验算: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立杆间距为m,3.2×3.2m方格立杆计算根数取12根,单根立杆轴心力为N=188.6/25=7.544kN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A——2;W——3;[f]——2;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30m;h——最大步距,h=1.50m;l0——计算长度,l0=h+2a=1.500+2×0.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