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运气看mems病因病机_第1页
从运气看mems病因病机_第2页
从运气看mems病因病机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运气看mems病因病机

作者解释了宇宙理论对2002年至2003年肺性病的初步看法。运气学说除可提示疫病发病的时间周期外,对疫病的病因病机分析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SARS病人的证候寒热错杂,燥湿相间,传变不按一般温病的卫气营血或三焦规律,使许多人在辨证时感到迷茫。SARS是新病种,古无成法可循。清代著名温病学家薛雪说:“凡大疫之年,多有难识之症,医者绝无把握,方药杂投,夭枉不少,要得其总决,当就三年中司天在泉,推气候之相乖者在何处,再合本年之司天在泉求之,以此用药,虽不中,不远矣。”冠状病毒虽为SARS的直接致病源,但从运气学说的观点看,疫毒必藉时气而入侵,得伏气而鸱张。从运气的角度分析,三年前的庚辰年刚柔失守产生的“燥”和“热”是伏气,因伏邪直中三阴,故初起即见内热肺燥证象,发病急暴;癸未年的升降失常及二之气的“寒雨数至”造成的“寒”和“湿”则是时气,由疫毒时气引动伏气,燥、热伏郁于内,寒、湿侵淫于外,伏气和时气的交互作用,导致了SARS内燥外湿、内热外寒的病机证候特征。晚清名医薛福辰认为:凡病内无伏气,病必不重;重病皆新邪引发伏邪者也。故SARS的燥热与湿寒相较,应以燥热为重。我们将收集到SARS病例的有关症状做了运气特点分析,所收资料有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用中医药治疗的42例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中医药防治SARS学术交流专辑》中有早期症状描述的全部11组病例资料。对证候的五运分类,主要依据《内经》病机十九条和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大致为:热火类——发热、战栗、烦躁、痰中带血、咽喉肿痛、吐黄浓痰、斑疹、小便短赤、苔黄;湿土类——恶心呕吐、腹泻、脘腹胀满、头身重、食欲不振、浮肿、苔腻;燥金类——胸满、气促、重度乏力、口咽干燥、干咳、咯痰不爽、肢麻、大便干、舌干红;寒水类——畏风寒、形寒肢冷、吐痰清稀、面唇紫绀、小便清长、流清涕、身痛如杖、脉紧迟沉、恐惧、苔薄白;风木类——眩晕、抽风等。统计结果:燥金类症状所占比例最大,为49.6%,其次为热火类37.0%,其他依次为湿土类9.6%,寒水类3.7%,风木类0%(详细统计情况将另文发表)。这一统计结果与运气理论分析完全吻合。尽管对有些症状的五运属性可能存在不同理解,但如此大的数据差别表达的意义还是很明显的。观SARS兼湿患者舌象,舌质多红,苔虽厚腻而又每见裂纹,即是内燥外湿相兼的表现。综观各种非典防治方案,对非典的热、毒、瘀、湿、虚诸端,考虑已颇周详,也有医家论及阴证寒疫问题,惟于伏气之燥多未注意,因而对肺燥这一重大病机的处理难中肯綮。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云:“医必识得伏气,方不至见病治病,能握机于病象之先。”大凡伏气皆病发于里,故早期便可见正虚阴伤。非典早期即出现极度乏力,恰是伏燥伤肺的重要指证。笔者认为,若外感骤见极度乏力,多为伏燥伤肺所致。一般将乏力归之热伤气津,但非典病人多为青壮年者,有些病人早期出现极度乏力时,发热时间不长,亦无大汗,若云热伤气津,于理欠通。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归纳病机十九条谓:“诸气郁病痿,皆属肺金。”又云:“筋缓者,燥之甚也”,指出了外感急性乏力与肺燥的关系。喻嘉言《医门法律》讲得更明白:“病机之诸气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二条明指燥病言矣”;“肺气郁,痿喘呕咳,皆伤燥之剧病”;“惟肺燥甚,则肺叶痿而不用,肺气逆而喘鸣,食难过膈而呕出。三者皆燥证之极者也”;“诸气郁之属于肺者,属于肺之燥,非属于肺之湿也。”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云:“虚燥从伏邪伤阴,阴虚生火,火就燥而成,病势较实火症似缓实重,用药必贵于补。如发于太阴肺者……神多困倦……咽干喉燥,气喘咳逆,或干咳无痰,即有稀痰,亦黏着喉间,咯吐不爽,或痰中间有红丝红点……翻身则咳不休。”(今年安徽宋姓病人发病后仅轻度咳嗽,但体位改变即咳剧,表现为明显的“翻身则咳不体”)所述与SARS亦颇相类。明清医家论述伏气时,大多从寒邪伏于少阴立说。清末·刘恒瑞《伏邪新书》虽已提到“伏燥”之名,但终因未有亲历,只能笼统言之,一笔带过。SARS的发生,使我们见识到了邪伏太阴肺的“伏燥”证象。对“伏燥”的治则,前人缺少系统论述,更加SARS是内燥外湿,《重订广温热论》谓“燥又夹湿之际,最难调治”,故如何处理好润燥与化湿的矛盾,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伏燥伤津犹烈,故治疗时当步步顾护阴津。去年不少人在治疗非典时都注意到化湿问题。但非典之湿是时气,是兼邪,为害轻而易治,化湿时必须强调不能伤津,不宜多用香燥。石寿棠在《医原》中提出治肺燥时需注意的“五相反”:“燥邪用燥药,一相反也;肺喜清肃,而药用浊烈,二相反也;肺主下降,而药用升散,三相反也;燥邪属气……肺为清虚之脏……苦寒沉降,阴柔滞腻,气浊味厚,病未闭而药闭之,病已闭而药复闭之,四相反也;气分之邪未开,而津液又被下夺,五相反也。”故在用药方面,退热时的辛散发汗,攻毒时的苦寒重剂,补虚时的滋腻厚味,均在避忌之列。《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燥淫所胜,平以苦湿(温),佐以酸辛,以苦下之。”石寿棠《医原》认为:“苦当是微苦,如杏仁之类,取其通降;温当是温润,非温燥升散之类。”“辛中带润,自不伤津,而且辛润又能行水,燥夹湿者宜之。”京皖两地2004年春发生的非典病例均未能得到及时确诊。报道讲“因今年非典症状不典型而造成早期未能及时发现”。所谓的“不典型”是将去年非典的临床特征作为标准而言的。按照运气学说,不同的疫病在相同的运气条件下可具有相似的证候特点,而同一病名的疫病在不同运气条件下表现的证候特征又会有所差异。今年的运气特点不同于去年,故非典病人的证候特征与去年也应该有所差别。运气学说对今年上半年气候特点的描述是“少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风乃暴举,木偃沙飞,炎火乃流,阴行阳化,雨乃时应,火木同德。”实际气象情况年初一之气的气温偏高与多风都比较明显,与运气相符且较强烈。从笔者接触到的安徽病例宋某的情况来看,证情与去年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去年SARS发热虽多兼恶寒,但寒战少见,符合去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癸火郁伏于内的运气特点;今年安徽李某初起即出现寒战,据报道北京患者李某亦有寒战,符合今年少阳相火司天“火木同德”的运气特点。病机十九条云:“诸禁鼓,如丧神守,皆属于火”;宋某后来出现右下肢淋巴管炎,红肿硬痛,亦属于火。此两则“火”的表现都不同于去年的伏热和郁火。患者干咳、口唇干燥、神疲乏力,但干咳和呼吸窘迫症状均较轻微,乏力也一般,提示肺燥已不若去年那么严重。舌苔黄厚不腻,身酸痛一般,基本上无头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