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选修1)_第1页
高二历史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选修1)_第2页
高二历史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选修1)_第3页
高二历史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选修1)_第4页
高二历史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选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阶段质量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A.促使井田制瓦解B.促使地主阶级兴起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解析:由于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地主阶级逐渐兴起。社会的发展要求逐步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这就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而周王室的统治逐渐被削弱.答案:C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增强国力,都不同程度地进行改革.管仲在齐国推行了“相地而衰征”的土地政策;鲁国也实行了“初税亩”。这些政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有()①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②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③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④有利于限制土地兼并A.①②③④ B.①②C.③④ D.①②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的实施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加速井田制的瓦解和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而限制土地兼并明显不符合史实.答案:D3.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完成长征。吴起镇的得名与古代著名的改革家吴起相关,在吴起镇至今还有吴起的雕像(右图)。吴起改革的措施不可能包括()A.强化世卿世禄制 B.限制贵族的权力C.奖励军功 D.严禁私门请托解析:吴起改革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世卿世禄制是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因此,A项为正确答案。答案:A4.《诗经》中描写秦国,“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反映出当时的秦国()A.政治清明 B.经济发达C.民风强悍 D.矛盾重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炼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的“兴师”“修我戈矛”等关键语,可以判断出当时的秦国民风强悍、尚武精神充斥,故C项正确。答案:C5.“(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以上表述主要肯定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①“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③奖励军功,按功授爵④“燔诗书而明法令"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②④解析:实行连坐法——“道不拾遗,山无盗贼";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家给人足";奖励军功,按功授爵——“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由此可知答案为C。答案:C6.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主要适应了哪些阶级或阶层的要求()①新兴地主阶级②自耕农阶层③奴隶主阶级④商人阶层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要抓住商鞅变法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措施不会适应奴隶主阶级的要求,也不会鼓励工商业发展,适应商人阶层的要求。答案:A7.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这个故事主要说明()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C.守旧贵族反攻倒算 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题意体现了商鞅变法的成效,人民遵纪守法表明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B、D两项与史实不符,C项是导致商鞅出逃的原因。答案:A8.商鞅变法加强了中央集权,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A.移风易俗 B.富国强兵C.推行县制,国君掌握任免权 D.重农抑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A项是社会风尚习俗方面的措施,对中央集权影响小;B项是变法的目的;D项是经济措施,与题意不符;C项中国君掌握任免权明显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C9.元人陈采正诗曰:“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它所反映的是()A.管仲改革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B.“初税亩”的实行使井田制瓦解C.商鞅变法动摇了奴隶制的基础D.诸侯争霸使分封制崩溃解析:诗中的“乱井田”即指商鞅变法中“废井田”的措施,井田制的瓦解也就动摇了奴隶制的基础。答案:C10.对秦国来说,商鞅变法起到的决定性的历史作用是()A.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B.秦国的军事力量日渐强大C.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D.加速了秦国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决定性的作用"。B、C、D三项都是A项的影响,起不到决定性作用,所以选A。答案:A二、非选择题(第11题16分,第12题16分,第13题18分,共50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商鞅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请回答:(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据材料二说明,变法法令推行的原因是什么?(4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材料二中的“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么?(6分)(3)材料二、三的作者对商鞅变法各持什么态度?你如何评价材料二作者对商鞅变法的态度?(6分)解析:本题以商鞅变法思想和两则评价商鞅变法的材料为背景,共设置了三个问题。主要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懂材料,结合材料、所学知识及题后设问综合作答。答案:(1)法家思想。秦孝公的支持。(2)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重农抑商.“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王制遂灭”指奴隶制度被废除.(3)材料二持否定态度,材料三持肯定态度。作者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是一种进步的社会运动。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藉。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秦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没有受文明的雅化,也就没有受文明的软化。在六国中秦人是最狂野矫健的。商鞅的严刑峻法给他们养成循规蹈矩的习惯,商鞅的特殊爵赏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以最强悍、最有纪律的民族,用全力向外发展,秦人遂无敌于天下。-—张荫麟《中国史纲》材料三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原注:开,谓刑严峻则政化开;塞,谓布恩赏则政化塞,其意本于严刑少恩。又为田开阡陌,及言斩敌首赐爵,是耕战书也。—-《史记·商君列传》(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其中,涉及民生问题的措施有哪些?(8分)(2)材料二、三对商鞅变法是如何评价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8分)解析:第(1)问考查的是对商鞅变法内容的理解与运用.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可以从政治上、刑法上、经济上等角度考虑作答.第二小问根据民生的提示可以从经济措施中提炼概括。第(2)问考查的是对历史人物评价方法的理解。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二使秦国移风易俗,赏罚严明,终于由弱转强,统一天下,影响深远;材料三认为商鞅严刑少恩,导致车裂下场,评价片面。第二小问可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全面的对商鞅变法加以评价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内容:实行连坐法;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统一度量衡。民生: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统一度量衡。(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充分肯定.认为变法使秦国移风易俗,赏罚严明,终于由弱转强,统一天下,影响深远.材料三认为商鞅严刑少恩,导致车裂下场,评价片面.看法: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成功的改革。为秦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政权奠定了基础.对许多变法内容影响深远。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商君书·说民》材料二……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黔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於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公任商鞅……(商鞅)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孝公十二年之制。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通典卷一·食货》材料四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为俗,欺旧交以为功,刑公族以立威,无恩于百姓,无信于诸侯。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孝公卒之日,举国而攻之,东西南北莫可走,仰天而叹:“嗟乎!为政之弊至于斯极也!"卒车裂族夷,为天下笑。斯人自杀,非人杀之也。-—《盐铁论·非鞅篇》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的思想主张。(4分)(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是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6分)(3)据材料三、四,指出商鞅变法和商鞅个人的结局。这种结局分别说明了什么?(8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理解的能力。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