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古人云:日食三枣,长生不老。红枣是重要的滋补品,含有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维生素以及多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鲜枣的结合水可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细胞呼吸等代谢过程B.红枣的腺苷含有C、H、O、N元素,可转化为合成核酸的原料C.枣树的根对水的吸收和对无机盐的吸收过程是同一个生理过程D.红枣中富含大量元素Fe,有助于合成血红蛋白,缓解贫血症状【答案】B【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详解】A、细胞中水分包括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不渗透、不蒸发,不流动、不参与化学反应,鲜枣的自由水可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细胞呼吸等代谢过程,A错误;B、腺苷是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的,腺嘌呤元素组成为C、H、O、N,核糖元素组成为C、H、O,因此红枣的腺苷含有C、H、O、N元素,腺苷加上磷酸可形成腺嘌呤核苷酸,是合成核酸的原料之一,B正确;C、植物根对水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吸收水分的速率和吸收无机盐的速率并不相同,C错误;D、Fe是微量元素,红枣中富含微量元素Fe,有助于合成血红蛋白,缓解贫血症状,D错误。故选B。2.在科学史上,许多科学家利用严谨的实验设计、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在下列生物学领域发现中,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B.科学家用32P标记氨基酸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C.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的过程中运用了统计法D.艾弗里在研究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时,对自变量的控制符合对照实验的“加法原理”【答案】A【分析】减法原理是排除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干扰,同时尽量保持被研究对象的稳定。具体而言,结果已知,但不知道此结果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求确切的原因变量。【详解】A、细胞学说提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A正确;B、氨基酸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N,一般不含P元素,科学家是用3H标记氨基酸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B错误;C、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的过程中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C错误;D、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都通过添加特定的酶,特异性的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这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D错误。故选A。3.M真菌能促进根瘤菌(Rh)刺激根的局部膨大形成根瘤。为研究AM真菌促进Rh形成根瘤的机制,研究人员分别取经AM++Rh-、AM-+Rh+和AM++Rh+处理的大豆根系分泌物(+代表有,-代表无),灭菌后装满毛细管,将毛细管束放入含有根瘤菌菌液的试管中,实验装置如图1(此培养条件下根瘤菌能生存但并不增殖)。每隔两天取出毛细管,用无菌水冲洗其外壁,打碎研磨冲洗定容后进行活菌计数,结果如图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根瘤菌与AM真菌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B.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大豆根系分泌物进行灭菌处理C.取一定量的毛细管研磨液划线接种在增殖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计数D.AM真菌与根瘤菌共同存在时,根系分泌物对根瘤菌的吸引作用更强【答案】C【分析】AM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没有拟核;而根瘤菌(Rh)属于细菌,为原核生物,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根瘤菌固定大气中游离的氮气,为植物提供氮素养料,植物供给根瘤菌无机盐和能源。【详解】A、根瘤菌属于原核生物,AM真菌属于真核细胞,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A正确;B、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大豆根系分泌物进行灭菌处理,可以杀死微生物,B正确;C、取一定量的毛细管研磨液进行稀释涂布在增殖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计数,C错误;D、从曲线图上可以看出,AM真菌与根瘤菌共同存在时(AM++Rh+组),菌落数更多,说明根系分泌物对根瘤菌的吸引作用更强,D正确。故选C。4.生物学上将细胞外与膜上受体结合的信息分子称为第一信使,而由其转化而来的细胞内信号分子称为第二信使。质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AC)在Mg2+或Mn2+的存在下,可催化ATP脱掉两个磷酸后环化生成cAMP(环腺苷一磷酸),cAMP可作为第二信使,参与信号传递。激素激活AC后,胞内cAMP浓度急剧增加,细胞产生快速应答;而细胞内的磷酸二酯酶(PDE)可将cAMP降解成5'-AMP,导致cAMP浓度下降,使信号终止(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方框内物质的名称是腺苷B.cAMP中无特殊的化学键"~",其元素组成与质粒相同C.PDE、第一信使、第二信使在发挥作用后活性均不变D.性激素可激活细胞膜上的AC,使胞内cAMP浓度急剧增加【答案】B【分析】题图分析:不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化学本质有差异,图中所示过程中的信息分子(第一信使)不能进入细胞内部发挥作用,而是通过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细胞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后产生第二信使继续发挥作用,如cAMP;细胞产生快速应答的过程中伴随着cAMP浓度的变化,信号的终止也与cAMP的浓度有关。【详解】A、方框内物质的名称是腺嘌呤,是组成核酸的碱基之一,A错误;B、AMP(环腺苷一磷酸)是由A—P~P~P脱掉两分子磷酸后环化产生,故不含有特殊的化学键“~”;质粒是环状的DNA分子,其元素组成为C、H、O、N、P,与cAMP相同,B正确;C、PDE是磷酸二酯酶,酶在发挥作用前后活性不变;第一信使是激素分子,激素在发挥作用后会被立刻灭活;第二信使也会被相关酶水解,使信号终止,C错误;D、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部,不能与细胞膜上的AC结合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B。5.下列关于“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前进行了解离→染色→漂洗→制片的过程B.甲图中①过程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乙图四组植物材料可以来自于同一植物个体D.从细胞周期来看,乙图中①组作为实验材料最适合【答案】C【分析】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通过在高倍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装片制作的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离的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染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制片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详解】A、先漂洗再染色,A错误;B、图甲为有丝分裂,没有基因重组,B错误;C、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乙图四组植物材料可以来自于同一植物个体,C正确;D、乙图④分裂期的比例最大,分裂期的细胞比例最大,适合观察,D错误。故选C。6.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方法和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对母本去雄和套袋的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B.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并通过实际种植豌豆演绎了这一过程C.若某哺乳动物毛色基因型为杂合子,将其进行测交,子一代中不一定出现性状分离D.用显性雌个体与隐性雄个体杂交,研究某基因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答案】C【分析】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推出预测的结果,再通过实验来检验。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就可以认为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可以认为假说是错误的。【详解】A、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对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A错误;B、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这是演绎推理的内容,通过实际种植豌豆的实验验证了这一过程,B错误;C、若某哺乳动物毛色基因型为杂合子,将其进行测交,子代数量有限,子一代中不一定出现性状分离,C正确;D、对于XY性别决定的个体,用显性雄个体与隐性雌个体杂交,研究某基因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D错误。故选C。7.在二倍体生物中,单体(2n-1)指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缺失一条的个体,三体(2n+1)指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单体和三体都可以用于基因定位。某大豆突变株表现为黄叶(yy),为探究Y/y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用该突变株分别与单体(7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三体(7号染色体多一条)绿叶纯合植株杂交得F1,让F1自交得F2。已知单体和三体产生的配子均可育,而一对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的个体致死。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突变株与单体杂交的F1即可进行基因定位,而与三体杂交的F1则不能B.若突变株与单体杂交的F2黄叶∶绿叶=3:4,则Y/y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C.若突变株与三体杂交的F2黄叶:绿叶=5:31,则Y/y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D.若Y/y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则突变株与单体或三体杂交的F2全为黄叶:绿叶=1:3【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缺失一条的植株,称为单体(2n-1),三体(2n+1)指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若所研究基因在单体上,则基因型中只含有单个基因Y或y,若所研究基因在三体上,则基因型中含有三个相同或等位基因。【详解】A、若Y/y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突变体基因型为yy,而单体绿色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Y0,二者杂交后代为Yy∶y0=1∶1,表现为绿色和黄色,若Y/y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突变体基因型为yy,而单体绿色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YY,二者杂交后代均为Yy,表现为绿色;若Y/y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突变体基因型为yy,而三体绿色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YYY,YYY产生的配子为YY或Y,因此二者杂交后代为YYy或Yy,均为绿色,若Y/y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突变体基因型为yy,而三体绿色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YY,二者杂交后代均为Yy,表现为绿色。因此通过突变株与单体杂交的F1即可进行基因定位B,而与三体杂交的F1则不能,A正确;B、若Y/y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突变体基因型为yy,而单体绿色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Y0,二者杂交后代为Yy∶y0=1∶1,表现为绿色和黄色,F1中Yy自交后代Y-=1/2×3/4,yy=1/2×1/4=1/8,y0自交后代为1/2×1/4=1/8yy、1/2×1/2=1/4y0,由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的个体致死,所以致死个体为1/2×1/4=1/8,所以F2黄叶∶绿叶=4∶3,B错误;C、若Y/y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突变体基因型为yy,而三体绿色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YYY,YYY产生的配子为1/2YY或1/2Y,因此二者杂交后代为1/2YYy或1/2Yy,均为绿色,YYy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为YY∶Yy∶Y∶y=1∶2∶2∶1,自交后代黄叶的为1/2×1/6×1/6=1/72,Yy自交产生的后代中yy占1/2×1/4=1/8,因此F1自交后代黄叶占1/72+1/8=10/72,绿叶占1-10/72=62/72,因此F2黄叶∶绿叶=5∶31,C正确;D、若Y/y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突变株基因型为yy,单体或三体基因型为YY,则突变株与单体或三体杂交F1的基因型都是Yy,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是绿叶:黄叶=3:1,D正确。故选B。8.如图是人体躯体运动调节示意图,小脑与大脑皮层及肌肉之间存在复杂的回路联系,当大脑皮层运动区向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冲动时,可同时将此冲动传入小脑。而当肌肉进行相应活动时,肌梭、肌等器官又将肌肉活动的各种复杂信息连续不断地传入小脑,进而通过小脑对脊髓的控制来影响肌肉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躯体运动受大脑皮层、小脑、脑干以及脊髓等的共同调控B.躯体运动调节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大脑皮层神经元与脊髓之间的突触只能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C.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必须经过小脑和脑干才能传给低级中枢D.肌肉活动的各种信息会不断传入身体平衡中枢--脑干,有利于保持运动的平衡性【答案】A【分析】分级调节是指上一级分泌相应的激素调控下一级的机制,而激素的反馈调节是分泌的激素最终反过来作用于初始分泌器官的调节,一般以负反馈调节为主。【详解】A、躯体运动受大脑皮层、小脑、脑干以及脊髓等的共同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A正确;B、躯体运动调节是一种分级调节,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调控,大脑皮层神经元与脊髓之间的突触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或者抑制性神经递质,B错误;C、分析题图可知,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可以直接到达脊髓等低级中枢,C错误;D、小脑与机体平衡有关,肌肉活动的各种复杂信息连续不断地传入小脑有利于保持运动的平衡性,D错误。故选A。9.某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呈现“S”型曲线,K值为环境容纳量,如图为该种群的(K值-种群数量)/K值随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种群数量的变化就是种群数量的增长和波动B.不同种生物的K值各不相同,但同种生物的K值固定不变C.为获得最大的持续捕捞量,应将捕获后的剩余量维持在S3点D.(K值-种群数量)/K值越大,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小,种群增长速率越大【答案】C【分析】分析图可知,图形的横坐标为种群数量,从S1到S5种群数量不断增大,S5到达K值,在该变化过程中,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年龄组成从增长型到S5变为稳定型。【详解】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含了种群数量的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A错误;B、不同种生物的K值不同,但环境条件不同时,同种生物的K值也会改变,B错误;C、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为获得最大的持续捕捞量,捕捞后种群数量保持在K/2左右,即图中S3点附近,C正确;D、(K值-种群数量)/K值越大,说明此时该种群的数量越小,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小,但种群增长速率不一定越大,D错误。故选C。10.杨梅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宋人尤爱吟诵杨梅,曾声称为了荔枝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苏轼,在江南吃到杨梅后立马变心,写下“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杨梅酒更是有其独特风味。下列有关制作杨梅酒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制作杨梅酒时,应将温度控制在35℃或35℃以上B.为了提高杨梅酒的产出量,应尽量将杨梅酒装满发酵瓶C.为了增加杨梅酒的酒精浓度,可以向装置中加入适量白糖D.增加酵母菌的接种量可以增加杨梅酒的产量【答案】C【分析】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30℃。2、果醋制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为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详解】A、制作杨梅酒需要酵母菌,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30℃,在制作杨梅酒时,应将温度控制在18~30℃,A错误;B、制作杨梅酒时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不能装满,应保留大约1/3的空隙,B错误;C、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利用葡萄糖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白糖属于蔗糖,能转化成葡萄糖,故为了增加杨梅酒的量,可以向装置中加入适量白糖,C正确;D、杨梅酒的产量受细胞呼吸方式、温度等条件的影响,增加酵母菌的接种量不一定增加杨梅酒的产量,D错误。故选C。11.长时程增强作用,又称长期增益效应(LTP),是发生在两个神经元信号传输中的一种持久的增强现象,能够同步地刺激两个神经元。其机理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降低膜外Ca2+浓度有利于LTP的形成B.NO会促进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C.谷氨酸、NO的释放都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ATPD.长时程增强作用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实现的【答案】B【分析】分析题图:NO作用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促进其向突触前膜移动,使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神经递质)于突触间隙之中,从而激活突触后膜上的A受体,引起Na+内流(协助扩散),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而兴奋;同时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也被激活,突触间隙的Ca2+顺浓度梯度进入突触后神经元内并与钙调蛋白结合,促使nNOS与精氨酸转变为NO和瓜氨酸,产生的NO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再进入突触前神经元,可进一步促进谷氨酸的释放,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即为长期增益效应(LTP)。【详解】A、由图可知,突触前膜释放的谷氨酸(神经递质),可以激活突触后膜上的A受体,引起Na+内流(协助扩散),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而兴奋;同时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也被激活,突触间隙的Ca2+顺浓度梯度进入突触后神经元内并与钙调蛋白结合,促使nNOS与精氨酸转变为NO和瓜氨酸,产生的NO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再进入突触前神经元,可进一步促进谷氨酸的释放,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即为长期增益效应(LTP)。故降低膜外Ca2+浓度,导致进入突触后神经元内的Ca2+减少,不利于LTP的形成,A错误;B、结合题图可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内产生的NO,作用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促进其向突触前膜移动,使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神经递质),B正确;C、谷氨酸是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作用释放的神经递质,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ATP;而NO是气体,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不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ATP,C错误;D、根据A选项详解可知,长时程增强作用是通过正反馈调节机制实现的,D错误。故选B。12.长穗偃麦草是小麦的一个重要野生近缘种,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抗多种真菌和病毒病害、耐旱、耐寒等优良性状,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了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杂种植株,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诱导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需要一定比例的2,4—D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B.过程③也有基因重组C.过程④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D.杂种植株能表现出双亲的各种优良性状【答案】D【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详解】A、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比例为1时,利于愈伤组织形成,因此诱导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需要一定比例的2,4—D(生长素类似物)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A正确;B、过程③表示原生质体甲和乙融合形成杂种细胞过程,其中有的同源染色体也会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C、过程④是杂种细胞形成杂种植株的过程,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C正确;D、杂种植株可能会表现出双亲的某些优良性状,但不一定是各种优良性状都能表现,D错误。故选D。二、多选题13.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的光照强度均为P点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相同的B.甲、乙、丙都不止一个变量,故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C.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丙图中曲线有下降的趋势,原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酶的活性降低D.甲图中在P点时,三条曲线状态下植物细胞有机物的积累量是相同的【答案】AC【分析】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土壤中水分的多少,光照的长短与强弱、光的成分以及温度的高低等,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净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甲、乙、丙图中P点限制因素分别为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和温度。【详解】A、据图可知,甲、乙两图P点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上升,因此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相同的,都是光照强度,A正确;B、单一变量原则是指其他因素(无关变量)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要研究的因素——实验变量,即自变量),然后观察这个实验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甲、乙、丙都不止一个变量,但只考虑某一个变量,仍然遵循单一变量原则,B错误;C、在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高,超过或者低于最适温度时,酶活性都要降低,因此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丙图中曲线有下降的趋势,原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酶的活性降低,C正确;D、甲图中在P点时,三条曲线状态下植物细胞光合速率相等,但由于温度不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不相同的,因此有机物的积累量是不相同的,D错误。故选AC。三、单选题14.植物能接受外界光照、温度变化的刺激,通过调节各种激素的合成,使得冬天休眠、夏天生长,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抑制②过程有利于某些矮生花卉的培育B.促进④过程有利于延缓植物器官衰老C.冬天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D.长日照能促进过程①②和过程①③④,短日照能促进过程①③⑤⑥【答案】C【分析】据图分析:①②合成赤霉素,①③④合成细胞分裂素,①③⑤⑥途经合成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详解】A、赤霉素促进植物伸长,抑制②过程抑制了赤霉素的合成,不利于植物长高,所以有利于某些矮生花卉的培育,A正确;B、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促进④过程促进了细胞分裂素的合成,所以有利于延缓植物器官衰老,B正确;C、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能解除休眠过程,所以冬天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含量降低,C错误;D、长日照能促进植物生长和细胞分裂,促进合成细胞分裂素①③④过程和赤霉素①②过程,而冬天短日照能促进过程①③⑤⑥合成脱落酸,D正确。故选C。【点睛】四、多选题15.某家系既有甲遗传病患者(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也有乙遗传病患者(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已知两病的相关基因都不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上。利用两种基因探针对各成员的乙病基因(B和b)进行核酸分子杂交,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检测结果Ⅰ-1Ⅰ-2Ⅰ-3Ⅰ-4Ⅱ-1Ⅱ-2Ⅱ-3Ⅱ-4Ⅱ-5基因探针1+-++-+-++基因探针2+++++++++(注:+代表有相关基因,-代表没有相关基因)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和Ⅱ-4均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4/9B.乙病可能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伴Y染色体遗传病C.基因探针1用于检测B基因,基因探针2用于检测b基因D.Ⅱ-3与Ⅱ-4的后代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1/18【答案】BD【分析】分析题图:只分析甲病:I-3和I-4表现正常,但其女儿Ⅱ-5患病,说明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根据“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无病非伴性”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只分析乙病:仅从家系图中无法确定乙病的遗传方式,需结合杂交结果做判断。【详解】A、根据I-3、I-4表现型正常,但生出患甲病的II-5女性,可推断出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3,I-4的基因型均为Aa。同理可知I-1、I-2的基因型也均为Aa,则II-3和II-4个体都有2/3的可能是甲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II-3和II-4均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2/3=4/9,A正确;B、若乙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I-2患乙病,则II-2个体必然会患乙病,但系谱图II-2个体不患乙病,由此推断乙病不可能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I-4个体(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和Y染色体,但对乙病基因的基因探针检测结果为同时含有B、b两个等位基因,所以推测乙病既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也不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B错误;C、若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根据基因探针检测结果显示I-1同时具有B和b,I-1应表现为患乙病,但I-1表现型为正常个体,故此推断乙病不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结合B项分析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2的基因型为bb,则对应的基因探针2应检测b基因,探针1用于检测B基因,C正确;D、甲、乙两病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探针检测结果可确定个体乙病相关的基因型。II-3为Aa的概率为2/3,II-4为Aa的概率为2/3,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2/3×2/3×1/4=1/9,根据探针检测结果II-3为bb,II-4为Bb,其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2,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9×1/2+8/9×1/2=1/2,D错误。故选BD。16.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包括lacZ、lacY、lacA三个结构基因(编码参与乳糖代谢的酶,其中酶a能够水解乳糖),以及操纵基因、启动子和调节基因。培养基中无乳糖存在时,调节基因表达的阻遏蛋白和操纵基因结合,导致RNA聚合酶不能与启动子结合,使结构基因无法转录;乳糖存在时,结构基因才能正常表达,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结构基因转录时只能以β链为模板,表达出来的酶a会使结构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B.过程①的碱基配对方式与②不完全相同,参与②过程的氨基酸都可被多种tRNA转运C.若调节基因的碱基被甲基化修饰,可能导致结构基因持续表达,造成大肠杆菌物质和能量的浪费D.据图可知,乳糖能够调节大肠杆菌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该过程发生细胞的分化【答案】BD【分析】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详解】A、据图分析,启动子位于结构基因左侧,RNA聚合酶应从左向右移动,而转录时RNA聚合酶移动的方向为子链5'→3',可知mRNA的左侧为5'端,右侧为3'端,图示a链左侧为5'端,3链左侧为3'端,mRNA应与模板链方向相反,故结构基因转录时以β链为模板,A正确;B、根据图示,①为转录,②为翻译。①过程发生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C-G、T-A、G-C,②过程发生的碱基配对方式为U-A、C-G、A-U、G-C,②过程有的氨基酸可被多种tRNA转运,并不是都可被多种tRNA转运,B错误;C、由图可知,若调节基因的碱基被甲基化修饰,阻遏蛋白不能与操纵基因结合,进而不能阻断结构基因的转录,可能会导致结构基因持续表达,造成大肠杆菌物质和能量的浪费,C正确;D、据图可知,乳糖能够调节大肠杆菌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该过程没有发生细胞的结构等的变化,不属于细胞分化,D错误。故选BD。五、综合题17.根据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方式不同,可将植物分为C3植物和C4植物等类型。C4植物的CO2补偿点比C3植物的低。CO2补偿点通常是指环境CO2浓度降低导致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环境CO2浓度。回答下列问题。(1)不同植物(如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产物是相同的,光反应阶段的产物是(至少答出3点)。(2)干旱会导致气孔开度减小,研究发现在同等程度干旱条件下,C4植物比C3植物生长得好。从两种植物CO2补偿点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3)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图1是将玉米的PEPC酶(与CO2的固定有关)基因与PPDK酶(催化CO2初级受体—PEP的生成)基因导入水稻后,在某一温度下测得不同光照强度下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CO2的吸收速率。图2是在光照强度为时测得不同温度下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图2信息可知,图1实验是在℃下进行的。若将实验温度调整为,重复图1实验,原种水稻的光饱和点(A点)会向移动。②据图推测,转基因水稻与原种水稻相比更适宜栽种在环境中。科研人员提取并用纸层析法分离这两种水稻等质量叶片的光合色素,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两种植株各种色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则可推断转基因水稻可能是通过促进光合作用的(填过程名称)来提高光合速率。【答案】(1)O2、NADPH、ATP(2)C4植物的CO2补偿点低于C3植物,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导致CO2吸收减少,胞间CO2浓度较低,C4植物受到影响较小。(3)30左下强光照和高温暗反应【分析】光合作用:①光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发生水的光解、ATP和NADPH的生成;②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的基质,发生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消耗ATP和NADPH。【详解】(1)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光反应发生的物质变化包括水的光解以及ATP的形成,因此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生成的产物有O2、NADPH和ATP。(2)干旱会导致气孔开度减小,CO2吸收减少,由于C4植物的CO2补偿点低于C3植物,则C4植物能够利用较低浓度的CO2,因此光合作用受影响较小的植物是C4植物,C4植物比C3植物生长得好。(3)①图1中CO2吸收速率可以表示净光合速率,从图2可知,原种水稻在光照强度为1000Lux时,30℃的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为20umolm-2·s-1,而图1中在光照强度为1000Lux时,原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也为20umol·m-2·s-1,说明图1实验是在30℃下测定的。若将实验温度调整为27℃,净光合速率下降,原种水稻的光饱和点会下降,A点会向左下移动。②由图可知,转基因水稻达到光饱和点需要更高的光强和更多的二氧化碳,因此转基因水稻更适宜栽种在强光照和高温的环境中。植株各种色素的含量可以通过色素带的宽度来判定,研究人员发现色素含量无差异,说明转基因水稻与原种水稻的光反应无异,推测可能是通过促进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来提高光合速率。18.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昆虫,其体色黑色、灰色和红色由复等位基因a、b和c控制,眼形的星眼与圆眼由等位基因R、r控制。为了探究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现用一只黑身圆眼雌昆虫与一只黑身星眼雄昆虫杂交得F1,再让F1雌雄昆虫随机交配得F2,其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如下表。F1表型及比例F2表型及比例雌性黑色星眼:灰色星眼=2:1黑色星眼:灰色星眼:红色星眼:黑色圆眼:灰色圆眼:红色圆眼=4:3:1:4:3:1雄性黑色圆眼:灰色圆眼=2:1黑色星眼:灰色星眼:红色星眼:黑色圆眼:灰色圆眼:红色圆眼=4:3:1:4:3:1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昆虫种群具有多种体色,若只考虑体色的遗传,该昆虫的基因型有种。(2)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填“常”或“X”)染色体,判断的依据是。(3)果蝇有着众多的突变品系,表4为一些果蝇品系的部分性状及基因位置情况。品系名称特征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野生型灰体、直翅、非裂翅甲卷翅2号乙黑檀体3号丙裂翅待定注:野生型为纯合子,各品系与野生型之间均仅有一对基因有差异;卷翅为显性,黑檀体为隐性。回答下列问题:①若从表中选用卷翅果蝇(纯合)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得F1,F1再与表中黑檀体果蝇杂交得F2,则F2的表型及比例为。②为探究控制裂翅性状的基因是否在3号染色体上,可从表中选择材料设计实验进行判断,请写出实验思路:。若控制裂翅性状的基因不在3号染色体上,预期结果为:。【答案】(1)5(2)X圆眼雌昆虫与星眼雄昆虫杂交,F1的雌性全为星眼,雄性全为圆眼(3)直翅黑檀体∶直翅灰体∶卷翅灰体∶卷翅黑檀体=1∶1∶1∶1乙与丙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F2非裂翅灰体:非裂翅黑檀体:裂翅灰体:裂翅黑檀体=9:3:3:1【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1)据题意可知,昆虫体色黑色、灰色和红色由复等位基因a、b和c控制,亲代都是黑色,F1出现灰色,F1雌雄昆虫随机交配后出现红色,说明a对b和c为完全显性,b对c为完全显性,若只考虑体色的遗传,因为亲代杂交得F1的表型黑色:灰色=2:1,不是3:1,可知aa致死,所以该昆虫的基因型有bb、cc、ab、ac、bc共5种。(2)只考虑眼色,圆眼雌昆虫与星眼雄昆虫杂交,F1的雌性全为星眼,雄性全为圆眼,所以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3)①卷翅相关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黑檀体相关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则卷翅性状与黑檀体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题中野生型为纯合子,各品系与野生型之间均仅有一对基因有差异,卷翅为显性,黑檀体为隐性,设卷翅基因为BB,黑檀体基因为cc,则表中卷翅果蝇(纯合)基因型为BBCC,黑檀体果蝇基因型为bbcc,两者杂交F1为BbCc,表现型为卷翅灰体,BbCc与黑檀体果蝇bbcc杂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直翅黑檀体∶直翅灰体∶卷翅灰体∶卷翅黑檀体=1∶1∶1∶1。②为探究控制裂翅性状的基因是否在3号染色体上,则可选择具有3号染色体上的相关性状的个体进行杂交,观察后代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即可。实验思路如下:乙与丙杂交获得F1,F1裂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获得F2,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若F2非裂翅灰体:非裂翅黑檀体:裂翅灰体:裂翅黑檀体=9:3:3:1,则说明裂翅性状与黑檀体性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控制裂翅性状的基因不在3号染色体上。19.饥饿时,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可参与血糖调节,使血糖浓度升高,部分调节机理如图所示(图中甲乙处于同一条神经元上)。(1)由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调节,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的调节方式是。(2)乙处的信号分子是,甲乙所处神经元为自主神经中的神经。(3)当血糖含量升高后,信号分子X发挥作用,X最可能是,它与肾上腺素作用关系是。(4)血糖浓度是调节胰岛素分泌的重要因素,如图是血糖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的过程中产生ATP,造成ATP一敏感K+通道关闭,膜电位的变化是,进一步打开电压一敏感Ca2+通道促进Ca2+内流,促进的分泌。【答案】(1)神经-体液调节神经调节(2)神经递质交感神经(3)胰岛素拮抗作用(4)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胰岛素【分析】分析题图可知,下丘脑通过神经支配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通过血液运输后,肾上腺素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引起靶细胞内的代谢变化。【详解】(1)据图可知,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作用到肾上腺髓质,使其合成并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作用到肝脏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进而升高血糖,这属于体液调节,因此由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作用到肾上腺髓质,使其合成并分泌肾上腺素,此过程中肾上腺髓质是效应器,做出的反应是分泌肾上腺素,因此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2)据图可知,下丘脑通过甲(传出神经)释放乙(神经递质)作用到肾上腺髓质,因此乙处的信号分子是神经递质。交感神经可以使心跳加快、加强,肾上腺素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兴奋性增高,传导加速,心输出量增多,有利于通气,甲乙所处神经元能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因此属于交感神经。(3)当血糖含量升高后,信号分子X发挥作用,据图可知:X能抑制肝糖原分解,所以它最可能是胰岛素,能降低血糖,与肾上腺素作用关系是拮抗作用。(4)据图可知,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的过程中产生ATP,造成ATP-敏感K+通道关闭,K+不能外流,膜内阳离子增多,膜电位由原来的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产生兴奋,当兴奋传导到电压-敏感Ca2+通道时,Ca2+通道打开促进Ca2+内流,Ca2+内流促进胰岛素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20.从2019年底开始,非洲东部的肯尼亚等国家,爆发出了一场严重的蝗虫灾情,截止到2020年的2月份,蝗虫群已经进入亚洲的部分国家。根据媒体报道,当时的蝗虫群数量已经达到4000亿只。(1)调查沙漠蝗虫幼体跳蝻密度常用的方法是。(2)群居型成熟的沙漠蝗雄成虫会释放出挥发性化合物苯乙腈,驱避同种其他雄虫,以减少求偶竞争,提高交配效率。上述实例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3)沙漠蝗虫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生态系统的成分),另一部分被沙漠蝗虫同化用于。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消灭蝗虫的意义是,有利于保证农业和畜牧业的良性发展。(4)目前人类通过生态工程对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能力为基础。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考虑农民的生活问题,这遵循了原理。【答案】(1)样方法(2)有利于种群的繁衍(3)分解者自身呼吸作用和生长发育繁殖(或呼吸作用和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合理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4)自组织、自我调节整体【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地规划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