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讲解课件_第1页
232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讲解课件_第2页
232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讲解课件_第3页
232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讲解课件_第4页
232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讲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史(1949年10月-----至今)1.1949年10月------1956年底过渡时期1949年10月----1952年底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时期1953年--1956年底三大改造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2.1956年-----1966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3.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4.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标要求: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②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③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造成国民经济严峻的原因毛泽东:中国解放我是很高兴的,但是总觉得中国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因为中国很落后,很穷,一穷二白。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

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100分)

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80分)

经济上:只能是零分(0分)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2.措施(1949-52)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接收帝国主义在华资产,开展大规模的土地改革3.结果:①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良好的基础;②中共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底)1.背景:形势严峻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过渡时期:1953-1956)1.指导思想:总路线和总任务两者关系:工业化是主体(核心),三改造为工业化建设服务一化三改改造建设工业化建设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并举—发展生产力和调整生产关系同步进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措施一:一五计划—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我们国家在过渡时期的中心任务,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则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合理地利用东北、上海和其他城市的工业基础,发挥它们的作用,而特别是对于以鞍山钢铁联合企业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进行必要的改建,以便迅速地扩大生产规模,供应国民经济的需要,支援新工业地区的建设……

——《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55)

一五计划制定的依据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思考:一五计划有何突出特点?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材料一:1949年中、美、苏工业产量比较(﹪)与美国比与苏联比钢0.2%0.7%原煤7.3%13.6%原油0.02%0.36%材料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在工业化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对外受到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的情况下,通过内部的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很快实现了工业化。50年代初期的中国……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封锁禁运,国内经济则因过去的半殖民地性质,重工业极为落后和布局非常不合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1953年……,党终于选择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武力《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终结的历史分析》根据材料,探究一五计划为何优先发展重工业?①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制约经济发展②西方国家威胁封锁,增强国防的需要③受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

一五计划的重大企业有哪些?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集中在这里?目前我国正实行的什么战略与这地区有关?1.东北地区资源非常丰富,交通发达;2.工业基础好;3.率先完成土地改革;4.背靠苏联,便于接受援助。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

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经济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请解读以上两幅饼状数据统计图:1.1956年我国经济成分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私有制占优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公有制占绝对支配地位2.新中国是如何实现这一变化的?1953—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措施二:基础梳理:三大改造概况内容途径与措施实质意义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引导个体农民(手工业者)参加农业(手工业),走集体化道路实行

,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公有制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我国土地所有制变化情况是:()A.农民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集体所有制B.地主土地私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集体所有制C.地主土地私有制--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D.地主土地私有制--集体所有制B2.措施:(1)开展“一五计划”(1953-57):

(2)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①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②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③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3.结果:4.取得成就的原因:①政策支持;②农民对工业的支持;③苏联的援助;④稳定的外部坏境(抗美援朝)。5.存在问题:材料一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一部分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盲目求多求快,强迫农民入社。结果出现了一些农民杀猪砍树,卖羊卖牛,不积极生产,甚至出现破坏农具的现象。材料二1955年7月,毛泽东约见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邓子恢谈话,主张1956年要在现有65万个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到130万个,但邓子恢坚持只按原计划发展到100万个.后来毛泽东批评邓子恢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像一个"小脚女人"—样走路,东摇西摆,老是埋怨别人走快了,走快了,满脑子无穷的忧虑和数不清的清规戒律.——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急躁冒进急于求成,改变过快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果集中于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D.东南沿海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为改变这种局面,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的是A.农业B.轻工业C.商业D.重工业

下表中土地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实行人民公社化

B对农业进行改造C新中国成立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措施是

A.开展“三大改造”B.发动“文化大革命”C.开展“大跃进”运动D.发动人名公社化运动失误正确中共八大1956“大跃进”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论十大关系》1956八字方针的制定1960年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66)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十年建设中的正确探索和失误“左”倾错误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66)1.正确:①②③2.失误:①②类型事件背景内容影响成功曲折发展十年经济建设《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八字方针总结新中国经济建设经验和借鉴苏联经验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关系;沿海与内地工业……开辟与苏联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三大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分析主要矛盾、提出主要任务中共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左”倾错误严重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使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类型事件背景内容影响失误“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践经验缺乏、理论水平不深、“左”倾错误严重大炼钢铁为核心,片面强调高速度、高指标“一大二公”即扩大公社规模提高公有化程度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生产力的极大破坏。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十大关系(五大经济关系):重工业、轻工业与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实际上提出了要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的思想1.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之间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实际上提出了对过分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问题(2)意义: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2.中共“八大”(1956年9月)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三大改造的即将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主要矛盾变化。背景评价:

分析形势正确,故而主要矛盾抓得准,从而主要任务明确而准确。——这次会议表明“经济建设”成为党的主要任务,路线正确,符合国情,探索中取得初步成果。3.纠正错误:①开始:②八字方针:③成效:1960年冬,纠正农村中“左”倾错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调整什么?1965年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调整什么?巩固什么?充实什么?提高什么?

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主要是农轻重、工业内部、生产与基建、积累与消费等比例关系;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充实那些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品的生产,发展塑料、化纤等新兴工业;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八字方针”的中心是调整。

材料一“又是大国又是穷国,不跃进行吗?落后二百年,不跃进行吗?”材料二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1958年6月毛泽东向军委会议印发报告的批语材料显示开展大跃进运动是在何种心态下进行的?急于求成,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①缺乏实践经验②理论认识不成熟③对国情认识不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相当落后④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封锁;⑤中苏关系破裂。根源:“左”倾思想大跃进原因分析:鼓足干劲加油干放开肚皮吃饱饭坐吃山空1月9日报道亩产2000斤。6月30日报道亩产5103斤。7月25日报道亩产9195斤。9月25日报道亩产13043斤。一颗白菜500斤,亩产小麦12万斤,亩产土豆120万斤你相信吗?1957年1958年1959年1962年535万吨9000万吨3000万吨1070万吨“大跃进”时期炼钢指标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图片反映了人民群众怎样的美好愿望?犯了什么严重错误?根本原因是什么?造成怎样的后果?对此你有何认识?1)反映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美好愿望4)特点: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2)错误: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公有化的规模“左”倾冒进错误3)根本原因:5)影响:①造成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浪费,破坏生态环境;②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③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长期滞后④导致1959—1961年经济困难。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66)1.正确:①②③2.失误:①②3.经验教训:4.成就:①经济建设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实事求是;②遵循客观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③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1)基础工业建设:(2)交通建设:(3)能源建设:1965年石油全部自给“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民歌创作于

)A.“一五”计划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这一运动,首先从农村开始,小社并大社,自留地归集体,大搞公共食堂,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这一运动”是A.土地改革B.包产到户C.人民公社化D.社会主义改造

针对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A.实行改革开放B.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发动“文化大革命”D.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快速阅读找出四幅折线图中,最能显示十年“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哪一幅?为什么?工农业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总值年代年代年代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总值ABCD66年73年75年66年73年75年66年73年75年66年73年75年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966-1976)1.状况:2.措施:①②③3.影响:①②4.教训: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966-1976)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66年73年75年(1969年的)7月21日,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全世界都通过电视广播关注着这一重大事件的时候,大多数中国人对此一无所知。60年代末期,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经济振兴迹象,后来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台湾、新加坡和南朝鲜正是在这时开始起步,日本也摆脱战争的阴影,开始了经济的复苏。然而,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的脚步却停滞了整整十年。——陈晓卿《百年中国》地球人都知道①文革时期给中国经济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②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文革十年留给我们什么教训?

教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事求是,正确分析国情;及时抓住发展机遇;4.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

“文化大革命”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最严重的“左”倾错误,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的破坏,它的主要标志是:高指标,高速度和“共产风”

。A对B错上图反映了5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特点是什么?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20世纪50-70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52年57年60年66年71年73年75年在曲折中发展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八字方针周恩来(71-73)邓小平(75)(6)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1)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保持社会安定团结;(5)抓住发展机遇。

据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网站:“1949年5月28日,陈毅同志签署上海市委军管会第一号命令,正式接管江南造船所,从此江南厂回到新中国人民的手中,开始了辉煌的新生(1953年,江南造船所后改名为江南造船厂、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材料中的“接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