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杂文最能体现“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鲁迅的这篇精彩杂文。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等。背景简介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写于1934年9月25日,“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而“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求神拜佛,怀古伤今。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蒋介石发表文章说:“反观吾国无民,颓唐,污秽,散漫,凌乱,有如今日,安得不见轻取侮于列邦?”在庐山军官训练团中更是兜售“三日亡国论”。没有信仰的人的灵魂是迷失的灵魂,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懦弱散乱的民族。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力,鲁迅在他53岁寿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此时53岁的鲁迅疾病缠身、生活困顿、遭受迫害,却矢志不渝——《自嘲》

《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玄虚

渺茫

摧残诓骗脊梁

诬蔑

怀古伤今

埋头苦干

舍身求法

前仆后继

自欺欺人不足为据

字词积累cháxuánmiǎocuīkuānɡpūshě

jǐmiè字词积累玄虚:诓骗:诬蔑:怀古伤今:埋头苦干:舍身求法:前仆后继:空而不切实,不可信。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说谎话骗人。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今天的事情。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寻求佛法。后来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字词积累搽(chá):自欺欺人:不足为据:为民请命:麻醉: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不值得当做根据。替老百姓申诉,请求减轻负担或解除痛苦等,以保全性命。指替百姓说话用粉末、油类等涂(在脸上或手上)。比喻用某种手段使人认识模糊、意志消沉。知识备查——驳论文相关知识1.议论文按论证方式(即作者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一般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论证方法: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2.驳论文:通过反驳对方的观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的议论文。(假设一个错误论点是正确的,然后进行反驳,再提出自己正确的论点并加以论证)3.立论文: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直接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

驳论的三个方法

由于议论文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部分组成,所以驳论时可以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1.驳论点,即先举出对方荒谬的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与事实、谬论与真理之间的矛盾。2.驳论据:批驳对方论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为论据起着支撑论点的作用,论据驳倒了,论点自然就站不住脚了。3.驳论证: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并不能由论据推出。记住:驳论完后,作者一定会争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点有人说:读书不如经商,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知识永远占第一位,尤其在文明高速发展的现代,学习是政治经济发展的前提,我们应该重视读书,坚持把学习知识作为第一要务。驳论据有人说:社会上的人都丧失社会功德心、太多人犯罪了,所以我们的社会已经没有良心了。其实,缺少社会功德心的人、犯罪分子只是少数,论据说社会上的人都丧失社会功德是错误的,论据不正确,得出的观点:社会失去了良心,这是站不住脚的。驳论证莫高窟被劫掠,文明经受磨难;金字塔被打碎,文明备受摧残——所以,文明的丧失是人为的结果。莫高窟、金字塔,它们确实在人的辣手之下哭泣,它们证明了一部分文明的陨落出于人力。但除此之外,文明的丧失,更多是在历史的洪流里淹没和消失的。驳论文的一般结构和形式

树靶子

打靶子

立观点

摆敌方

驳敌论

证明

论点

论点、论据、论证

自己观点整体感知请问:1、敌方论点(靶子)是什么?2、“靶子”是怎么得出来的?敌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三个事实论据,得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论点。1、杂文兼有议论与抒情两大特点。鲁迅树立“靶子”时,表现出了分明的爱憎之情。请在1、2段中找找看,哪些地方明显表现出对“靶子”的敌意?第1段中,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

“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选自30年代的御用报纸①“总”形象地刻画出国民党政府先前盲目自夸、洋洋自得的丑态,也写出了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选自30年代的御用报纸“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选自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②“只”刻画了国民党政府抓住救命稻草不放,一副仰人鼻息的形象。“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选自30年代的御用报纸“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选自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1934年,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①“总”形象地刻画出国民党政府先前盲目自夸、洋洋自得的丑态,也写出了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②“只”刻画了国民党政府抓住救命稻草不放,一副仰人鼻息的形象。③“一味”体现了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沉迷鬼神,深陷而不能自拔的心理。这三个词刻画了国民党反动派软弱无能,信仰、意志不坚定,像墙头草一样仰人鼻息的形象,极富讽刺意味。2、请同学们找出作者对“靶子”直接进行攻击的段落。说说作者是如何进行攻击的?自夸“地大物博”希望国联求神拜佛是信“地”信“物”信国联是“自欺”他信力自欺力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失掉自信力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突破口(驳论证)

信“地、物、国联”是信他人他物,求神拜佛是自欺欺人的行为。按照逻辑,此论据应推理出中国人失去“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而不是“失掉了自信力”的论点。

综上所述,对方由事实论据推出“靶子”的过程完全不符合逻辑,是错误的。作者看到了这种推理谬误并进行了攻击,这就是驳论证。质疑3、鲁迅先生明明想打倒“靶子”,为什么还要一再强调这是事实?

作者是为了更彻底、有效地反驳。将反方的论据、论证一并呈现出来,他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反驳对方的论证。这和“靶子”竖得越高越大,可攻击的点就越多,“靶子”被摧毁得也越彻底是一个道理。1、鲁迅根据前文的“自信力”,创造了“他信力”、“自欺力”,这用了什么修辞?

仿拟:是按照已有的语言表达形式,临时造出新的语言形式。仿拟所模仿的一般为固定词语或短语。

仿词: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字或词,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改变原来特定的词义,创造出新意,这种修辞手法叫作仿词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令人难忘,表达出极其深刻的讽刺意味。3、6-8段作者确立了怎样的论点?

如何证明这一论点的?

正面立论(间接反驳)己方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己方论据古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今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脊梁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自己去看地底下。4、梳理结构。第一部分(1-2):摆敌论,树靶子。第二部分(3-8):驳敌论,打靶子。一层(3-5):针对敌论,直接反驳。二层(6-8):树立观点,间接反驳。(正面立论)第三部分(9):得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第4段有一部分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了什么?“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含蓄地批评了国民党当局和“社会名流”以号召人民“求神拜佛”为幌子,蒙蔽群众,以掩盖自己投降卖国的反动本质(对日本的侵略实行妥协、不抵抗政策)。这使他们陷入捉襟见肘之地,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

可见,迫于敌人、国民党反动派的压力,那些有自信力的,一直处于斗争状态的革命力量掩藏了起来。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说出几个吗?指努力工作的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如毕升、祖冲之、司马迁等人指那些不怕牺牲、不计得失的民族英雄,革命斗士等。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为人民疾苦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如李大钊、鲁迅、白居易等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商鞅、谭嗣同、玄奘等人“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一句话中“状元宰相”“地底下”分别指什么?这句话有怎样的深刻内涵?状元宰相:指国民党反动派政客和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比喻、对比,表明国民党及其御用文人的文章是荒谬的,不能相信的。要判断自信力的有无还得自己去观察,明辨是非,要看到革命的力量,要看到抗日战争的光明前途。这样的结尾,既总结全文,又恰与文章开头“公开的文字”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中国的脊梁”指的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赞扬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1去在当时有什么意义?精读探究(1)指脚踏实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2)这是比喻的说法。

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他们这些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