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康区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暑期月考试卷_第1页
江西省南康区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暑期月考试卷_第2页
江西省南康区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暑期月考试卷_第3页
江西省南康区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暑期月考试卷_第4页
江西省南康区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暑期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江西省南康区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暑期月考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西省南康区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暑期月测试卷

一、/strong>、现代文阅读(35分)

(2023高三上·南康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从先秦开始,就有一个“文”的传统,也存在着一种独一无二的、往往被学界忽视的散文“原型”——文化的“天人合一”。散文的这种精神话语,主要体现在几个层面:其一,自由无待,随物赋形。庄子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他把用于表现“散木”“散人”之“散”,即表现“无用”的语言形式称为“卮言”。而他的散漫无拘束的文章形式和超拔的想象,表现的正是他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散文精神。其二,崇尚自然,物我合一。庄子反对以人为中心的功利主义态度,主张“丧我”“弃知”“物化”。因此,他认为文章应“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庄子·杂篇·天下》)。其三,诗性智慧。这也是构成中国散文精神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诗性智慧,它的前提是“诗性”,是创造性、想象性和审美性的融合;而智慧是对于知识的反思和超越,也是一种滋润僵硬知识和理论的调和剂。其四,是“造气”“造势”之内功。曹丕在《典论·论文》里说:“文以气为主”,以后的文论家又将“气”引申为“气势”。所谓“气势”,指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所表现出的一种充盈流转的精神活力,是以的气质、才性、习染、志趣、德操等主体精神因素为支撑的风骨底气,呈现在散文中则是的精神气象。上述四方面的“原型”精神,就是中国散文传统精神元气的标识,也是散文文体内在的张力。

强调文人“言志”的情趣,弘扬散文的“休闲”功能,也是中国传统“言志”散文理论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实质上是强调散文“寓教于乐”中“乐”的维度,即强调让读者在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获得陶冶、教化和愉悦。“言志”散文的“寓教于乐”,自然在某种程度上包含着“载道”的功能,但与“载道”散文比较起来,更侧重于发挥“休闲”的功能。于此,不论是古代在仕与不在仕的士大夫,还是现代的散文家和文论家,可谓是灵犀相通,都注重以诗文自乐,以诗文交流而互娱。他们一方面重视自我进德修为的养气,另一方面又喜欢寄情于山水民间,讲究闲情逸致,注重文章的情趣。正所谓“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正是这种“求趣”而轻“载道”、无拘无缚、自在自得的散文观和人生态度,使得晚明小品明心见性,可近可亲,独具一格。因此,我们建构本土化的文学理论话语体系,不能一味强调散文“载道”的教化功能而忽视其劳作之后可以借此休闲的功能。

(节选自吴周文、陈剑晖《构建中国自主性散文理论话语》,有删改)

材料二

精神与境界形成散文的“人格”,文体与语体形成散文的“文格”,“格”在辞典释义中有“表现出来的品质”的含义,散文的“人格”就是其所表现出来的“人”的精神品质,品质高者,散文自有“人格”魅力。一篇好的散文取决于其展现的人格的高度,它往往有丰富新颖的知识与经验、美好的情感与趣味、健全的思想和高尚的精神境界。“文格”是通过文体与语体体现出来的“文”的品质,是与人格相统一的文章的符号层面,包括文体、结构、笔调、修辞、文字等。文格是人格的自然延伸,与人格息息相关,高的“人格”需要高的“文格”来显现。“人格”与“文格”的融合形成散文整体的“风格”。

散文是人与文的合一,人与文一体两面,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以一体两面的“人—文”为核心,散文的一些文体特征如一般所谓散文的个性、自由、真实、诗意等就能得到合理阐释。人与文的一体两面,换言之即“文”与“人”之间没有中介,“文”是——“人”的直接呈现,因而,“人”的个性也就在“文”中直接呈现出来。“自由”不是指散文没有内容与形式的要求,而是说作为散文直接源头的“人”是自由的,人心是包罗万象的宇宙,这颗“心”是“散”的,也就是自由的。正是与“人”——直接相通,散文的真实才是题中应有之义,不过这个真实不必是事实的真实,更非虚构的真实,而是“人”“心”本有的真实。诗意实际上是“人”“心”达到的最高境界及在文中的显现。

人与文的合一某种程度上显现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理气一体和体用不二的传统智慧。中华文化不强分主客、本末和体用,而是强调圆融统一,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理解模式和文化传统。中国文论如《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都是将人品与文品合一,强调作品风格与作家才性气质的关系。风格作为一种“体”,文章风格与作家才性是“表里必符”的关系。中国文论历来强调知人论世,不像西方文论那样注重纯文本的分析。

(节选自汪卫东《文章传统与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的重构》,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卮言”是自由自在之言,是应对象之变化而随之变化的言说方式,体现了中国散文“自由无待,随物赋形”的精神。

B.的精神气象,也就是以的气质、才性、习染、志趣、德操等主体精神因素为支撑的风骨底气,影响着散文的“人格”。

C.与“载道”散文相比,“言志”散文更侧重“寓教于乐”,强调让读者在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获得陶冶和愉悦,其教化效果更好。

D.散文以一体两面的“人—文”为核心,是人与文的合一,“文”可直接呈现“人”的个性,“人”的个性亦可从“文”中直接感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士大夫都很重视自我进德修为的养气,注重从“养气”入手来提升文章的“情趣”,孟子就曾说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B.“人格”与“文格”的融合形成散文整体的“风格”,其中“人格”是决定性因素,“人格”的高低决定着“文格”的优劣。

C.散文的“真实”不是事实的真实,而是“人”“心”本有的真实,也就是说,文章表现的是真实的人格、真实的情感。

D.中国文论历来强调知人论世,不像西方文论那样注重纯文本的分析,而“知人论世”的文论传统与“人文一体”的精神是相通的。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曹丕《典论·论文》:“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

B.王充《论衡·超奇篇》:“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

C.刘大櫆《论文偶记》:“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D.刘勰《文心雕龙·祝盟篇》:“凡群言发华,而降神务实,修辞立诚,于无愧。”

4.朱自清曾说,现代“小品散文的体制,旧来的散文学里也尽有”。重构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可从“旧来的散文学里”吸纳哪些思想?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5.“崇尚自然,物我合一”的散文精神,在苏轼的散文中也有体现,请以《赤壁赋》为例,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1.C

2.D

3.A

4.①吸纳中国散文传统“天人合一”的“原型”精神,即“自由无待,随物赋形”“崇尚自然,物我合一”“诗性智慧”和“造气”“造势”之内功。②既注重散文“载道”的教化功能,也强调文人“言志”的情趣,弘扬散文的“休闲”功能。③以“人—文”为核心,坚守“人文一体”,追求散文的个性、自由、直实、诗意等。

5.①“崇尚自然,物我合一”是指反对以人为中心,以平等的角度与自然界中的“物”展开交流,以达到“物”和“我”的融合、统一。②描写泛舟夜游赤壁,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开阔景象,开阔景象使人心胸舒畅,仿佛凌空驾风而行,飞升成仙。客观物象与人的心境相融合,起到了衬托和借景抒情的作用。③把自己融入天地当中,“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与我合一,天地与我同生,都是无穷无尽的,从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怅惘中解脱出来,表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探讨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点、论证方法;论证的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述的细微差别。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解析,分条回答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C.“其教化效果更好”错。原文为“‘言志’散文的‘寓教于乐’,自然在某种程度上包含着‘载道’的功能,但与‘载道’散文比较起来,更侧重于发挥‘休闲’的功能”,“载道”散文与“言志”散文,各具特色,在教化效果上无高下之分。

故解析为: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注重从‘养气’入手来提升文章的‘情趣’”错误。原文“另一方面又喜欢寄情于山水民间,讲究闲情逸致,注重文章的情趣”,可见是通过“寄情于山水民间,讲究闲情逸致”来提升文章的“情趣”。

B.“‘人格’的高低决定着‘文格’的优劣”错误。原文“高的‘人格’需要高的‘文格’来显现”,并不是说“人格”的高低决定“文格”的高低,“人格”的高低决定的是散文的好坏。

C.“不是事实的真实”错,原文是“不必是事实的真实”。

故解析为: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观点是“散文是人与文的合一”。

A.意思是“孔融风韵气度高雅超俗,有过人之处,然而不善立论,词采胜过说理”。并不是“人与文的合一”。

故解析为:A。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结合材料一第一段“中国从先秦开始,就有一个‘文’的传统,也存在着一种独一无二的、往往被学界忽视的散文‘原型’——文化的‘天人合一’”“主要体现在几个层面:其一,自由无待,随物赋形……其二,崇尚自然,物我合一……其三,诗性智慧……其四,是‘造气’‘造势’之内功”可知可以吸纳中国散文传统“天人合一”的“原型”精神,即“自由无待,随物赋形”“崇尚自然,物我合一”“诗性智慧”和“造气”“造势”之内功。

结合材料一第二段“‘言志’散文的‘寓教于乐’,自然在某种程度上包含着‘载道’的功能,但与‘载道’散文比较起来,更侧重于发挥‘休闲’的功能”可知应既注重散文“载道”的教化功能,也强调文人“言志”的情趣,弘扬散文的“休闲”功能。

结合材料二第二段“散文是人与文的合一,人与文一体两面,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以一体两面的‘人—文’为核心,散文的一些文体特征如一般所谓散文的个性、自由、真实、诗意等就能得到合理阐释”可知应以“人一文”为核心,坚守“人文一体”,追求散文的个性、自由、直实、诗意等。

5.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结合材料一第一段“崇尚自然,物我合一。庄子反对以人为中心的功利主义态度,主张‘丧我’‘弃知’‘物化’。因此,他认为文章应‘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可知“崇尚自然,物我合一”是指反对以人为中心,以平等的角度与自然界中的“物”展开交流,以达到“物”和“我”的融合、统一。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描写泛舟夜游赤壁,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开阔景象,开阔景象使人心胸舒畅,仿佛凌空驾风而行,飞升成仙。客观物象与人的心境相融合,起到了衬托和借景抒情的作用。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把自己融入天地当中,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与我合一,天地与我同生,都是无穷无尽的,从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怅惘中解脱出来,表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2023高三上·南康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镖头杨三

聂鑫森

杨三的名气很大。杨三的镖局名叫吉成镖局。他从十八岁开始当镖头,到不惑之年,还没有过“失镖”的记录。

这一年年景不大好,秋收后,湘潭城里的粮价不但没有落下去,反而上涨了,而且涨价的大米还供不应求。这天他正跟一个老者下棋,突然城中最大的茂丰粮行老板朱启人找他走一趟镖,运一批粮食去贵州。

茂丰粮行此次出行的有二十多辆马车,装运着几万斤上等白米。粮行随行的只有一个账房和一个伙计。朱启人说:“粮队所经的地方民风强悍……”杨三说:“如若失镖,我杨三赔偿。”朱启人说:“这就好,这就好!”

第二天一早出发时,杨三骑马在前面开路,挎一口单刀。在风扬起的尘雾中,镖旗在第一辆马车上自矜而立。一路无事,渐渐地进入湘西。

这一天傍晚,他们在一家车马大店安歇下来。阳光金红金红的。远处,青山如黛。

天色暗了下来,他点燃桌上的桐油灯,摆开棋盘,忽听见隔壁房里有棋子落桌的脆响,寂寞感油然而生。要是有个人下下棋,多好,他忍不住走出门,来到隔壁房间的门前。房门敞开着,果然是一个穿长衫的很文弱的中年人在自己跟自己下棋,神情十分专注。杨三咳了一声,那人抬起头来,问:“先生找人?”杨三在光影中看到的是一张白净的脸,双目有神,便说:“冒昧冒昧,我就住在隔壁,听见有棋子的声音,便过来看看。”

“先生定是好棋之人,旅途相逢,何不来一局?”

杨三飞快地扫了一眼房间,说:“正好来请教。我叫杨三,是湘潭吉成镖局的,押镖路过这里。”那人说:“镖局?啊,我听说过,我是个教书匠,叫沙风里,回贵州老家去的。长夜漫漫,在这里摆棋消磨时间哩。”

于是,他们坐下来,一边聊天一边下棋。

“沙先生回老家省亲?”

“是的。今年家乡年景很坏。很多田地因久旱无雨,颗粒不收,而粮价飞涨,老百姓叫苦连天,有些地方竟出现食人肉的惨景。”

“老百姓怎么活啊!”杨三叹息道。

沙风里说:“政府虽有赈灾粮,贪官层层克扣,老百姓只有望天叫冤。”

杨三说:“老百姓走投无路,往往冒险!”

沙风里说:“先生所押何镖?”

“大米。”

“这大米老百姓如何买得起,简直是粒粒珠玑,享用的只是富豪阔佬,唉。”

一直聊到鸡叫三遍,杨三才恋恋不舍揖别回房。

第二天出发时,沙风里也雇了一匹马和一个马夫,和杨三并排而行。

粮行的账房曾暗地里告诫杨三,别让生人同行,以免出事。杨三一笑曰:“他一介书生,防他做什么?”

一连六七日,沙风里和杨三同吃同住,聊天,下棋,竟如兄弟一般。

车马队进入了贵州境内。沙风里明日将走另一条路,要与杨三分手了。夜里,沙风里用漂亮的行书写下一首七绝赠予杨三:“横刀江海世人知,几日纹怦并酒厄,最忆镖师情言重,可怜野老倒悬时。”

这一夜,他们一直聊到东方破晓,然后沙风里拱手揖别杨三,跨马飘然而去。杨三望着渐小渐杳的影子,很是惆怅。

一进入贵州境内,到处凄凄惨惨,村墟不见炊烟,路边横着饿殍,逃荒的人一拨一拨在眼前经过。

这天午后,行至一个荒僻处,忽然尘土飞扬,从一个山谷中窜出一彪人马。领头的是个连鬓胡大汉,双手握一把单刀,他高喊道:“杨镖头,请留下粮车!”

杨三说:“朋友,我也是受人之托,护镖为生,请借一条路,以后再重重致谢。”

连鬓胡说:“我们之所以劫粮,实不为已,请留下粮车,可以活一方百姓的性命。”

杨三说:“如果是我的粮食,你尽管取去。只是镖行有规矩,主动丢镖,罪同叛逆,杨三不愿坏一世英名。”

连鬓胡说:“杨镖头,那就失敬了。”说毕,舞着单刀劈了过来,杨三用单刀撩开。三五回合后,又有几人围将上来,或枪或锤或剑,真正是蹄声如鼓,寒光如瀑。这几个人一边围着杨三,一边策马往后退;杨三既无法脱身,又不忍用绝招伤他人性命,故一时难以取胜。

在一个山的拐弯处,突然听见有人高喊:“众弟兄且停手。”随着喊声,一马飞来,跨在马上的竟是沙风里!他依旧是长衫,布鞋,两手空空。

杨三一愣,突然愤怒起来:“想不到是你,你原来是绿林中人!”

沙风里笑着说:“不,我以前真是个教书匠。”

“你跟着我,就是为了这些粮食?”

“正是。杨先生,这一方百姓已饿死不少了,就等它救命。”

杨三冷笑一声:“我不相信!你们得了粮食,又去卖高价!我不相信!再说我从未失过镖,岂能毁声誉于一旦?”

沙风里正色道:“你若让出粮车,可救百姓于不死,是大恩大德,怎么只想着自己的声誉?”

杨三握刀的手颤了一下。

“杨先生如果不相信我,我可以舍此性命,以彰心迹。”说完,从怀中抽出匕首。

“慢!”杨三大喊一声。

沙风里说:“杨先生留下粮车,如不好回去复命,请留下来,和我们一起救济百姓。”

“不。不是不敢,是不能。”

……

残阳如血。

吉成镖局归了朱启人,但他好些日子展不开眉头,常自语:“杨镖头这样好的武艺,怎么会‘失镖’呢?几万斤雪白雪白的大米啊!”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里有棋子落桌的脆响”“房门敞开着”等细节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沙风里精于设计、善于谋划的形象特点。

B.“不是不敢,是不能”体现了杨三的矛盾心理,根据结尾推测,杨三最后还是把粮食留给了百姓。

C.小说运用第三人称讲述了杨三接镖、护镖、失镖的故事,并用沙风里这一形象反衬杨三的江湖侠义精神。

D.小说采用人物对话的形式,使叙事节奏紧凑,突出了人物的鲜明个性,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

7.关于文中几处环境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风扬起的尘雾中,镖旗在第一辆马车上自矜而立。”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杨三护镖出行的壮观场面及其自信的性格。

B.“阳光灿烂。远处,青山如黛。”以比喻的修辞描写“阳光”“青山”,烘托杨三暂时放松的心情,为后文二人下棋营造氛围。

C.“一进入贵州境内,到处凄凄惨惨,村墟不见炊烟,路边横着饿殍……”写出了贵州灾民的惨状,与上文沙风里所谈家乡年景的情节相呼应。

D.“残阳如血。”表面上写了夕阳西下,映衬出的晚霞犹如血色鲜红,实际上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突出了故事的悲剧性。

8.“伏笔”是小说重要的技巧之一。本篇小说中,杨三“失镖”,多处设有伏笔,试找出其中三处加以分析。

9.聂鑫森的小说通过描写凡人琐事来体现出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6.C

7.D

8.①朱启人开始时提醒杨三粮队所经地区民风强悍,让杨三注意;杨三保证如若失镖,一定赔偿。为后文劫镖和镖局归了朱启人等情节埋下伏笔。

②沙风里告诉杨三其家乡年景很坏,老百姓无粮可吃甚至食人。杨三说“老百姓走投无路,往往冒险!”为下文一彪人马劫粮埋下伏笔。

③粮行的账房曾暗地里告诫杨三,别让沙风里同行,以免出事;杨三认为沙风里只是一个文弱书生,不需防备。为后文沙风里带头劫镖埋下伏笔。

9.①杨三一生看重自己的声誉,遵守镖局的规矩,但最后在镖头声誉和百姓活命之间做出了抉择,为了解救百姓,献粮于民,体现了他的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②通过沙风里赠给镖头杨三的七言绝句以及他劝说杨三留下粮食等情节,可以看出沙风里心系家园、忧民于水火之中,有着解民于倒悬的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③通过叙述杨三护镖、沙风里夺镖的生活小事,塑造了镖头杨三以及沙风里这样具有侠肝义胆的平凡人物,表述了对处在饥荒困境中百姓的悲悯之情,通过平凡人物的行为表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欣赏文本的形象;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中国现当代小说

(1)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渲染气氛、为后文作铺垫、烘托人物、推动情节、深化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能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台、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4)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答题时,首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原文内容分析答题。只要能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阐述自己持有该观点的理由,且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都视为正确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反衬”错误。文中的沙风里是一个具有民族大义的侠义之士。根据结尾的提示,可知镖头杨三最终放弃护镖,救民于水火,他也是一个侠义之士。所以应该是正衬。

故解析为:C。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D.“实际上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突出了故事的悲剧性”错误。这一段环境描写是为了突出故事的悲壮,而不是悲凉。同时,小说的结局并不是悲剧,“突出了故事的悲剧性”于文无据。

故解析为:D。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能力。第一处,文章第三段“朱启人说:‘粮队所经的地方民风强悍……’杨三说:‘如若失镖,我杨三赔偿’”,为后文遭遇沙风里一彪人马打劫、杨三弃镖而赔掉镖局作了铺垫,埋下伏笔。

第二处,文章第十一段“今年家乡年景很坏。很多田地因久旱无雨,颗粒不收,而粮价飞涨,老百姓叫苦连天,有些地方竟出现食人肉的惨景”“老百姓走投无路,往往冒险!”,此处是沙风里和杨三的对话,年景不好,百姓无法生存,铤而走险就变得顺理成章。此处对话为下文一彪人马劫粮埋下伏笔,前后形成照应。

第三处,文章第二十段“粮行的账房曾暗地里告诫杨三。别让生人同行,以免出事。杨三一笑曰:‘他一个书生,防他做什么?’”账房谨慎劝诫,但杨三认为沙风里只是一个文弱书生,不需防备。但到第三十段“随着喊声,一马飞来,跨在马上的竟是沙风里”,可见,账房先生和杨三关于沙风里的对话,为后文劫镖的人事沙风里埋下伏笔,前后形成照应。

9.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原文“如果是我的粮食,你尽管取去。只是镖行有规矩,主动丢镖,罪同叛逆,杨三不愿坏一世英名”“杨三既无法脱身,又不忍用绝招伤他人性命”“杨三握刀的手颤了一下”“不。不是不敢,是不能”,可见,杨三一生看重自己的声誉,遵守镖局的规矩;

根据“杨镖头这样好的武艺,怎么会‘失镖’呢?几万斤雪白雪白的大米啊!”可知,杨三为了救民于水火,最终还是放弃了镖物,在镖头声誉和百姓活命之间做出了抉择,为了解救百姓,献粮于民,体现了他的侠肝义胆和他的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根据“是的。今年家乡年景很坏,很多田地因久旱无雨,颗粒不收,而粮价飞涨,老百姓叫苦连天,有些地方竟出现食人肉的惨景”“政府虽有赈灾粮,贪官层层克扣,老百姓只有望天叫冤”可知,沙风里关怀百姓生计;

根据沙风里临走留下的七绝“横刀江海世人知,几日纹怦并酒厄,最忆镖师情言重,可怜野老倒悬时”,以及他劝说杨三留下粮食“你若让出粮车,可救百姓于不死,是大恩大德,怎么只想着自己的声誉”等情节,可以看出沙风里心系家园、忧民于水火之中,有着解民于倒悬的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根据“杨先生如果不相信我,我可以舍此性命,以彰心迹”可知,沙风里也是一个侠肝义胆的人物,他心系家园、忧民于水火之中,有着解民于倒悬的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小说讲述了杨三接镖、护镖、失镖以及沙风里夺镖的平凡小事,塑造了镖师杨三和教书匠沙风里这样平凡的小人物,表述了他们对处在饥荒困境中百姓的悲悯之情,而通过对这些平凡人物行为的肯定赞赏,表述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2023高三上·南康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曰:“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临淄之途,车辇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夫以大王之贤与齐之强,天下不能当。今乃西面事秦,窃为大王羞之。且夫韩、魏之所以畏秦者,以与秦接界也。兵出而相当,不至十日,而战胜存亡之机决矣。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境不守;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是故韩、魏之所以重与秦战而轻为之臣也。今秦攻齐则不然,倍韩、魏之地,至闱阳晋之道,径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马不得并行,百人守险,千人不能过也。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故恫疑虚猲,高跃而不敢进,则秦不能害齐,亦已明矣。夫不深料秦之不奈我何也,而欲西面事秦,是群臣之计过也。今无臣事秦之名,而有强国之实,臣固愿大王之少留计。”齐王曰:“寡人不敏,今主君以赵王之教诏之,敬奉社稷以从。”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材料二:

张仪为秦连横说齐王曰:“从人说大王者,必谓:‘齐西有强赵,南有韩、魏,负海之国也,地广人众,兵强士勇,虽有百秦,将无奈我何。’大王览其说而不察其至实。臣闻之,齐与鲁三战而鲁三胜,国以危亡随其后,虽有胜名而有亡之实。是何故也?齐大而鲁小。今赵之于秦也,犹齐之于鲁也。秦、赵战于河漳之上,再战而再胜秦;战于番吾之下,再战而再胜秦。四战之后,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虽有胜秦之名,而国破矣。是何故也?秦强而赵弱也。今秦、楚嫁子取妇,为昆弟之国;韩献宜阳,魏效河外,赵入朝黾池,割河间以事秦。大王不事秦,秦驱韩、魏攻齐之南地,悉赵涉清河,指博关,临淄、即墨非王之有也。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是故愿大王熟计之!”齐王曰:“齐僻陋隐居,托于东海之上,未尝闻社稷之长利,今大客幸而教之,请奉社稷以事秦。”献鱼盐之地三百于秦也。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

国A一B日C被D攻E虽F欲G事H秦I不J可K得L也M是N故O愿P大Q王R熟S计T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狼顾,狼生性多疑,担心后边受到袭击,边走边回头看。后比喻有所顾虑而环视周围情况,文中即是此义。

B.连横,也称“连衡”。战国时期张仪倡导的政治主张,即六国事奉秦国,与苏秦倡导的“合纵”相对。

C.“大王览其说而不察其至实”中的“实”指实际情况,与《种树郭橐驼传》中“不抑耗其实而已”的“实”意思相同。

D.“再战而再胜秦”中的“胜”指胜利,与《项脊轩志》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中的“胜”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秦从险要的地形、强盛的军力、众多的人口、富庶的百姓等方面渲染齐国的强大,意在激起齐王事秦的羞耻心。

B.韩国、魏国与秦国作战,无论战胜还是战败,均会导致巨大的损失甚至亡国,所以两国都容易向秦屈服。

C.苏秦认为秦国攻打齐国是虚张声势,因为秦国有韩国和魏国的后顾之忧,更重要的原因是齐国比秦国强大。

D.齐国与鲁国交战,各国三战三胜,却最终亡国,张仪将其原因归结为齐、鲁两国在实力上的差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不深料秦之不奈我何也,而欲西面事秦,是群臣之计过也。

②寡人不敏,今主君以赵王之教诏之,敬奉社稷以从。

14.请简要分析张仪是如何说服齐王“献鱼盐之地三百于秦”的。

10.E;I;M

11.C

12.C

13.①(大王)不深入地考虑秦国不能把我怎么样,反而想要向西侍奉秦国,这是群臣的计谋错了。

②我不够聪明,现在您把赵王的教诲告诉我,我恭敬地把国家托付给您来听从(您的教导)。

14.①反驳合纵之人的说法,指出齐王没有看到秦强齐弱的现实。

②说明实力决定成败,以秦赵两国交战的事实证明与强秦抗衡注定失败。

③指出齐王“不事秦”的后果,会招致亡国,使其陷入恐慌。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材料一:

苏秦为赵国合纵的事去游说齐宣王道:“齐国的南面有泰山,东面有琅邪山,西面有清河,北面有渤海,正就是四面都有要塞的金城汤池之国。齐国方圆两千里,将士有几十万,粮食堆积如山。齐国战车精良,又有五家精锐部队,作战集结像飞箭一般快速,战斗像闪电一般的凶猛,解散时像风停雨止一样快捷。……临淄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车轴相接、摩肩接踵,把衣襟连起来可成帷帐,把衣袖举起来可成幔幕,擦一把汗可以形成雨;家家生活都非常富裕,人人志气极为高昂。凭大王的贤明和齐国的富强,天下诸侯都不敢跟齐国对抗。现在竟然要面向西去臣服于秦国,我私下替大王感到羞愧。况且韩、魏之所以惧怕秦国,是因为(他们)跟秦国接壤。秦国出兵攻打韩、魏,不到十天就可以决定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韩、魏能够战胜秦军,那韩、魏军必然要损失大半,四面的边境就无法防守;如果不能战胜秦国,那么灭亡之祸就要临头。这就是韩、魏不敢轻易与秦国作战,而轻易向秦国臣服的原因。现在秦假如攻打齐国,情形就有所不同,因为在秦国的背后有韩、魏扯秦的后腿,同时秦军必然经过卫地阳晋的要道和亢父的险阻,在那里车马都不能并行,只要有一百人守住天险,即使一千人也无法通过。秦国虽然想发兵深入,但是又必须顾及到后方,惟恐韩、魏从后偷袭。所以秦兵只是虚张声势威胁向齐出兵,实际上却犹疑不定不敢进攻,可见秦国不能攻齐已经很明显。大王不仔细估量秦国并不敢对齐国如何,反倒想要往西给秦国当附庸国,这就是群臣在谋划上的错误。现在齐国并无臣事秦国的名分,而是具有强国的实力,但愿大王多加考虑!”齐宣王回答说:“寡人愚钝,幸得先生奉赵王之命赐教于齐,寡人愿举国听从你的指挥。”

材料二:

张仪为秦国策划连横,游说齐王道:“主张合纵政策的人游说大王,一定会说:‘齐国西有强赵,南有韩、魏,是一个靠海的国家,地广人多,兵强士勇,即使有一百个秦国,对我们也没有办法。’大王只欣赏他们的话,而不去考察实际情况。我听说,齐国与鲁国三次交战,鲁国虽三次取胜,可是鲁国却身处险境,终于亡国,徒有战胜的虚名,却遭到灭国之祸。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齐国大而鲁国小。现在赵国跟秦国就相当于鲁国跟齐国。秦、赵战于黄河、漳水之间,两次交战,两次赵国都战胜秦国;战于番吾城下,两次交战,两次都战胜秦国。赵国四次作战之后,损兵数十万,仅能保住国都邯郸,即使有战胜秦国之名,可是国家却遭到了严重的损伤。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秦国强而赵国弱啊。现在,秦国嫁女,楚国娶妇,两国结为兄弟之国;韩国献出宜阳,魏国献出河外,赵国在黾池朝秦,献出河间向秦国表示友好。大王如果不服事秦国,秦国就会驱使韩、魏从南进攻齐国,动员赵国全国大军渡过清河,直指博关,而临淄、即墨就不会为大王所有了。齐国一旦遭到进攻,那时想要服事秦国,也就不可能了。所以,希望大王要深思熟虑啊!”齐王说:“齐国处在边远偏僻的地方,寄居在东海边上,从来也不懂得如何为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现在幸蒙贵客教导,我愿意听从秦国的安排。”于是向秦国献出了盛产鱼盐的地方三百里。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齐国一旦遭到进攻,那时想要服事秦国,也就不可能了。所以,希望大王要深思熟虑啊!

“国一日被攻”作假设条件,单独成句,其后断开,选E;

“虽欲事秦”作让步关系的句子,独立成句,起到强调的作用,其后断开,选I;

“不可得也”判断句,其后断开,选M。

故解析为:EIM。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

B.正确。

C.错误。

“不抑耗其实而已”中“实”指果实,两者意思不同。句意:大王只欣赏他们的话,而不去考察实际情况。/不抑制损耗它的果实罢了。

D.正确。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中的“胜”意为“光彩、美景”。句意:两次交战,两次赵国都战胜秦国。/往日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

故解析为: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齐国比秦国强大”无中生有,苏秦并没有比较秦、齐两国实力。

故解析为: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料”,考虑;“奈……何”,把……怎么样;“事”,服事、侍奉。

(2)“不敏”,不聪明,谦辞;“诏”,告诉、告诫;“社稷”,国家。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大王览其说而不察其至实”“是何故也?秦强而赵弱也”可知,反驳合纵之人的说法,指出齐王没有看到秦强齐弱的现实。

由原文“臣闻之,齐与鲁三战而鲁三胜,国以危亡随其后,虽有胜名而有亡之实。是何故也?齐大而鲁小。今赵之于秦也,犹齐之于鲁也。秦、赵战于河漳之上,再战而再胜秦;战于番吾之下,再战而再胜秦。四战之后,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虽有胜秦之名,而国破矣。是何故也?秦强而赵弱也”可知,说明实力决定成败,以秦赵两国交战的事实证明与强秦抗衡注定失败。

由原文“大王不事秦,秦驱韩、魏攻齐之南地,悉赵涉清河,指博关,临淄、即墨非王之有也。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是故愿大王熟计之!”可知,指出齐王“不事秦”的后果,会招致亡国,使其陷入恐慌。

(2023高三上·南康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瓢泉酒酣,和东坡韵

辛弃疾

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药笼功名,酒垆身世,可惜蒙头雪。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三杰。

休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万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故人何在?长庚应伴残月。

①此词是辛弃疾闲居铅山瓢泉时的感兴之作,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韵而自抒怀抱。②轩冕,古时指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可用来指代官员的官位极爵或功名。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往今来,功名究竟为何物?诗歌开篇发问,表现了对宦途功名的困惑和思考。

B.“重城愁万里”,化虚为实写愁,这与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法相似。

C.本词善于用典,如借司马相如与妻卓氏当垆卖酒的典故,抒发自己的失意之情。

D.“可惜蒙头雪”用明喻手法写白发丛生,这与苏东坡“可怜白发生”写法不同。

16.有人评价本词“无处不悲”,但这一评语并不合理,请结合诗歌举例说明不合理的原因。

15.D

16.①浩歌一曲、豪杰相伴,并不悲凉,反而宽慰了词人的失意之心;

②虽菊花凋零,但梅花犯寒而开,诗人不但不悲,反而情绪大振,表现孤高、坚韧的品质;

③醉里揩眼西望,诗人不仅不悲,反而壮心犹存,表述了诗人不变的爱国之情。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解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表述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解析。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D.“用明喻手法”错误。“可惜蒙头雪”是借喻,不是明喻。

故解析为:D。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三杰”,“浩歌”二句写歌曲抒发愁怀,并以张良、韩信、萧何“三杰“(《史记·高祖纪》)比自己与座中的友人,词情于是振起,宽慰了词人的失意之心。

“休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以自然气候喻社会环境,以花喻人,通过黄菊凋零与红梅争发,表明爱国志士前赴后继。是紧承“坐中三杰”而领以“休叹”二字,尤觉振奋。这是与友人共勉,诗人不但不悲,反而情绪大振,表现孤高、坚韧的品质。

“醉里重揩西望眼”,这句以空间的意象正面表述了自己不忘中原的思想。“西望”特有所指,词中屡屡以“西北”代指沦陷的北方。这里的“西望”,应是“西北望”之省写,即遥望中原地区。醉中尚揩眼西北而望,这就表明自比寒梅的之所以壮志不衰,自我磨厉,其原因在于他意识到危难中的祖国还需要他这样的人才去解救,故时时提醒自己,不能忘记北伐。

17.(2023高三上·南康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以“行路”为喻,反面论证,表述与“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相似道理的句子是“,”。

(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收集历史旧闻,反复考察历史事实,创作《史记》的目的是“,”,以此来成就一家的学说。

(3)南宋末期,朝廷与蒙古军战事频频,刘克庄《贺新郎》中“,”两句用“终军请缨”的典故表述了词人在国家命脉衰微的形势下抗敌报国的决心。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3)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

名句;名篇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跬”“欲”“缨”“戎”。

故解析为:(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3)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3高三上·南康月考)语言基础运用。

①“儿化”是北京极具特色的语言文化现象。②儿化往往利用卷舌作用造成一种与原有语音形式相近的新形式,从而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新的意义。③例如,“尖”到“尖儿”,“亮”到“亮儿”,儿化后词性发生了改变,词的功用得以扩大。④儿化自诞生起就与附加词义和感彩相联系:可表示“细小”,如门缝儿、家雀儿;可形容“喜爱”,如胡同儿、发小儿;还可带有“轻蔑、厌恶”,如败家子儿、破烂儿……⑤但其表示褒贬爱憎也需要看具体的对象和情境,需要说话者灵活使用,听话者心领神会。⑥儿化,因其在语音、词汇上的丰富功能和意蕴,得以在上千年的语言流变中保存和发展。

1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②句中的“造成”应改为“生成”。

B.④句中的“自”字可以放在句首。

C.④句中的两个分号都可以改为句号。

D.⑤句中“心领神会”应替换为“心照不宣”。

19.儿化用得好,会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请从下面两个加点词中任选一个加以分析。

①晴雯等早去瞧了一遍回来……笑向袭人道:“你快瞧瞧去!大太太的一个侄女儿,宝姑娘一个妹妹,大奶奶两个妹妹,倒像一把子四根水葱儿。”

(取材于《红楼梦》)

②时间真快,爸爸走了十几年了。他要是还在,今年该是91岁了。多想当面再喊他一声——“老头儿”!

(取材于《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

18.A

19.示例:①“水葱儿”一词中使用儿化,语气俏皮活泼,表现出四位女子样貌的娇美、水灵,体现出晴雯见到她们时的惊喜与赞叹,极富表现力。②“老头儿”一词中使用儿化,有轻微的戏谑语气,表面上似乎对父亲不够尊重,但恰恰体现了汪曾祺和子女关系的融洽,也表现出儿子对父亲的亲昵和深情。

标点符号的使用;近义词辨析;成语的使用;语句表述效果的对比、鉴赏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连贯准确生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词语。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标点符号的意义和用法,二要结合语句进行判断。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有表示停顿,表示语气,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标号包括破折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引号、连接号、间隔号、着重号、专名号等,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及冒号等,主要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表述效果的能力。比较句子的表述效果,应先分析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如句式特点、修辞运用等,再有针对性地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连贯准确生动的能力。A.正确。造成:导致,引起(一般指不好的结果)。此处是形成的意思,可改为“生成”。

B.“自”放在句首会导致缺少主语。

C.前有冒号,一直管到省略号结束,中间分号是表示列举的几种情况,不能改为句号。

D.心领神会:不用对方明说,心里领悟其中的意思。也指深刻地领会。此处指听话者领悟说话者的意思,使用正确,不需要修改。

故解析为:A。

1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表述效果的能力。“大太太的一个侄女儿,宝姑娘一个妹妹,大奶奶两个妹妹,倒像一把子四根水葱儿”,使用儿化,语气俏皮活泼,把四个姑娘比作“水葱儿”,表现出四位女子样貌的娇美、水灵,体现出晴雯的惊喜与赞叹

“老头儿”是对年龄较大的老爷爷的一种戏称,此处想喊已去世的父亲一声“老头儿”,体现了汪曾祺和子女关系的融洽,也表现出儿子对父亲的亲昵和深情。

(2023高三上·南康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腹底铭文。尊是商周时代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何尊是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何尊的铭文记载了文王受命、武王灭商、成王完成武王①营建成周洛邑的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了天子对于宗小子何的②,引用了周武王克商后在嵩山举行祭祀时发表的③,即“宅兹中国,自之乂民”,这是周王朝开国之君接受天命、革故鼎新的④,也勾勒了周天子定鼎洛邑、治理天下的宏伟蓝图。

学界普遍认为,何尊最大的价值是铭文中“中国”两字首次以词组的形式出现。在何尊中,“国”的写法是“或”。《说文解字》释“或”为“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之后“或”又分化出表示国家的“阈(国)”与表示疆域的“域”。尽管铭文中的“中国”与现在的“中国”不是同一概念,更有“国之中央”“天下四方中心”的意思,但两者之间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关联。

20.下列词语都表示言说,请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词语。

训诰宣言祷辞遗训

21.请将下面的词语积累卡片补充完整。

本义引申义

鼎古代烹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例:拔山扛鼎三方并立的例:三国鼎立树立、建立例:①尊贵、盛大例:②

宅住宅例:黄芦苦竹绕宅生居住例:宅兹中国居、存例:宅心仁厚③例:宅男宅女

22.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中国”一词的词义演变,并指出其属于古今异义中的哪一类别。

20.遗训;训诰;祷辞;宣言

21.①革故鼎新

②大名鼎鼎

③长期足不出户的

22.①起初,“中国”是地理概念,即中央之域或中央之邦。

②现在的“中国”是政治共同体概念,是国家。

③在词义演变中属于词义转移现象。

近义词辨析;成语的使用;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本题考查学生积累并准确理解常见词语(包括熟语)的意义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词语。

(3)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及演变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成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成语,然后分析成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成语。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训诰”:《尚书》六体中训与诰的并称,训乃教导之词,诰则用于会同时的告诫。后泛指训导告诫之类的文辞。

“宣言”:一般指国家、政府、政党、团体或其领导人为说明其政治纲领或对重大问题表明其基本立场和态度而发表的文告。

“祷辞”:祝祷祭祀时的文辞。

“遗训”:前代、先王留下的规则、习惯。

第一空,根据语境“成王完成武王……营建成周洛邑的重大历史事件”可知,这是先王武王留给成王的任务,故应填“遗训”。

第二空,根据前文“记录了天子对于宗小子何的”中的对象“宗小子何”可知,此处应重在表现训诫,故应填“训诰”。

第三空,根据前文“周武王克商后在嵩山举行祭祀时发表的”可知,此内容与祭祀有关,故应填“祷辞”。

第四空,根据前文“这是周王朝开国之君接受天命、革故鼎新的”和后文“周天子定鼎洛邑、治理天下的宏伟蓝图”可知,此处应重在表现周天子宣扬政治立场的文件,故应填“宣言”。

21.本题考查学生积累并准确理解常见词语(包括熟语)的意义的能力。①根据意义“树立、建立”可知,此处应是表现告别旧事物、创建新事物的相关词语,故可填“革故鼎新”。革故鼎新: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②根据意义“尊贵、盛大”可知,此处应是借用“鼎”形状的巨大来喻指名声、地位等的高大,类似的词语有“大名鼎鼎”。大名鼎鼎:形容名气很大。

③此处所举的例子“宅男宅女”是网络用语,原指待在屋子里的男女,现一般用以表现人们长期呆在家里不出门,故此处的“宅”即长期足不出户的。

22.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及演变的能力。根据材料原文“尽管铭文中的‘中国’与现在的‘中国’不是同一概念,更有‘国之中央’‘天下四方中心’的意思,但两者之间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关联”可知,“中国”原先的意思是“国之中央”“天下四方中心”。由此可知,起初,“中国”是地理概念,即中央之域或中央之邦。

而现在的“中国”,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这是一个政治共同体概念,是一个国家的称呼。

同是“中国”二字,以前是地理概念,现在是政治概念,所以这在词义演变中属于词义转移现象。

四、作文(60分)

23.(2023高三上·南康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句话叫“欲成大事者必读王阳明”,《王阳明心学》中写到:如果你的事业或者人生陷入困境,不外乎三个原因:第一,不明事,无法发现事情背后的真相:第二,不明人,不明白人言行背后的动机;第三,不明已,陷入各种情绪和欲望的轮回。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作文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启示类的作文题是近来的热点,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他的“心学”思想体系,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本题提出问题“如果你的事业或者人生陷入困境”,接着分析了产生问题的三个原因——“不明事”“不明人”和“不明己”,“不明事”是没有发现事情的本质和真相;“不明人”是没有理解别人言行的动机;“不明己”是陷入了各种情绪与欲望之中。从“人”的角度出发,追求美好生活,成大事无可厚非,但要遵循一定道理,即把下面三个“不”克服掉。人要发现事情背后的真相,尊重事物运行的法则和规律,人应该和自己的动机一致、和谐,所有的情绪和欲望都要正向运行,而不能失衡。人和事(世界)、人和人、人和自我内心的情绪形成一个欲成大事者起步期的生态系统,破事、言不由衷、负面情绪、不当欲望越多,人成大事路上的阻力越大。但人成长不免和光怪陆离的世界之事、各种复杂的人心和各种成长的烦恼做应对,不是说元素越多系统越稳定,而是人处理周遭的能力越强,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的本事越大,系统越稳定。所以成人,也就是能处理非表面的、非肤浅的能力。人非内忧外患,才能更稳定、更健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问题呢?考生可从“为什么”和“怎么办”的角度去思考,更快更准地抓住题目的要旨。

对此,写作时,可以分别从如何去看清“事”“人”“己”这三角度分别展开。比如,对于如何看清事,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结合事件的前因后果,看清事物本质,而不是仅仅被表象所迷惑。对于人,可以说我们要加强沟通,也可以说要以诚待人,而不是因谎言而互相隔膜。对于己,则可从当下与未来展开,说明我们不能仅仅被一时的困惑或欲望所局限,而是风物长宜放眼量,为了长远的目标,可以暂时放弃当下的执念、困惑等。也可以继续结合王阳明“欲成大事者,先破心贼”的理念,说明我们可以坐中静,破焦虑之贼;舍中得,破欲望之贼;事上练,破犹豫之贼等。

立意:

1.破心中贼,才能看清人事。

2.诚心待人,认真做事。

3.学会做事学做人,开启人生新征程。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材料作文的写作,我们要先认真阅读所给的材料,抓关键词,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如果是比喻、寓言类材料,先概括材料大意,再通过寻找与生活的对应点,深入理解题旨;第二步选择恰当角度立意构思,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第三具体作文时,要恰当巧妙使用材料。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西省南康区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暑期月测试卷

一、/strong>、现代文阅读(35分)

(2023高三上·南康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从先秦开始,就有一个“文”的传统,也存在着一种独一无二的、往往被学界忽视的散文“原型”——文化的“天人合一”。散文的这种精神话语,主要体现在几个层面:其一,自由无待,随物赋形。庄子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他把用于表现“散木”“散人”之“散”,即表现“无用”的语言形式称为“卮言”。而他的散漫无拘束的文章形式和超拔的想象,表现的正是他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散文精神。其二,崇尚自然,物我合一。庄子反对以人为中心的功利主义态度,主张“丧我”“弃知”“物化”。因此,他认为文章应“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庄子·杂篇·天下》)。其三,诗性智慧。这也是构成中国散文精神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诗性智慧,它的前提是“诗性”,是创造性、想象性和审美性的融合;而智慧是对于知识的反思和超越,也是一种滋润僵硬知识和理论的调和剂。其四,是“造气”“造势”之内功。曹丕在《典论·论文》里说:“文以气为主”,以后的文论家又将“气”引申为“气势”。所谓“气势”,指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所表现出的一种充盈流转的精神活力,是以的气质、才性、习染、志趣、德操等主体精神因素为支撑的风骨底气,呈现在散文中则是的精神气象。上述四方面的“原型”精神,就是中国散文传统精神元气的标识,也是散文文体内在的张力。

强调文人“言志”的情趣,弘扬散文的“休闲”功能,也是中国传统“言志”散文理论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实质上是强调散文“寓教于乐”中“乐”的维度,即强调让读者在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获得陶冶、教化和愉悦。“言志”散文的“寓教于乐”,自然在某种程度上包含着“载道”的功能,但与“载道”散文比较起来,更侧重于发挥“休闲”的功能。于此,不论是古代在仕与不在仕的士大夫,还是现代的散文家和文论家,可谓是灵犀相通,都注重以诗文自乐,以诗文交流而互娱。他们一方面重视自我进德修为的养气,另一方面又喜欢寄情于山水民间,讲究闲情逸致,注重文章的情趣。正所谓“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正是这种“求趣”而轻“载道”、无拘无缚、自在自得的散文观和人生态度,使得晚明小品明心见性,可近可亲,独具一格。因此,我们建构本土化的文学理论话语体系,不能一味强调散文“载道”的教化功能而忽视其劳作之后可以借此休闲的功能。

(节选自吴周文、陈剑晖《构建中国自主性散文理论话语》,有删改)

材料二

精神与境界形成散文的“人格”,文体与语体形成散文的“文格”,“格”在辞典释义中有“表现出来的品质”的含义,散文的“人格”就是其所表现出来的“人”的精神品质,品质高者,散文自有“人格”魅力。一篇好的散文取决于其展现的人格的高度,它往往有丰富新颖的知识与经验、美好的情感与趣味、健全的思想和高尚的精神境界。“文格”是通过文体与语体体现出来的“文”的品质,是与人格相统一的文章的符号层面,包括文体、结构、笔调、修辞、文字等。文格是人格的自然延伸,与人格息息相关,高的“人格”需要高的“文格”来显现。“人格”与“文格”的融合形成散文整体的“风格”。

散文是人与文的合一,人与文一体两面,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以一体两面的“人—文”为核心,散文的一些文体特征如一般所谓散文的个性、自由、真实、诗意等就能得到合理阐释。人与文的一体两面,换言之即“文”与“人”之间没有中介,“文”是——“人”的直接呈现,因而,“人”的个性也就在“文”中直接呈现出来。“自由”不是指散文没有内容与形式的要求,而是说作为散文直接源头的“人”是自由的,人心是包罗万象的宇宙,这颗“心”是“散”的,也就是自由的。正是与“人”——直接相通,散文的真实才是题中应有之义,不过这个真实不必是事实的真实,更非虚构的真实,而是“人”“心”本有的真实。诗意实际上是“人”“心”达到的最高境界及在文中的显现。

人与文的合一某种程度上显现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理气一体和体用不二的传统智慧。中华文化不强分主客、本末和体用,而是强调圆融统一,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理解模式和文化传统。中国文论如《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都是将人品与文品合一,强调作品风格与作家才性气质的关系。风格作为一种“体”,文章风格与作家才性是“表里必符”的关系。中国文论历来强调知人论世,不像西方文论那样注重纯文本的分析。

(节选自汪卫东《文章传统与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的重构》,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卮言”是自由自在之言,是应对象之变化而随之变化的言说方式,体现了中国散文“自由无待,随物赋形”的精神。

B.的精神气象,也就是以的气质、才性、习染、志趣、德操等主体精神因素为支撑的风骨底气,影响着散文的“人格”。

C.与“载道”散文相比,“言志”散文更侧重“寓教于乐”,强调让读者在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获得陶冶和愉悦,其教化效果更好。

D.散文以一体两面的“人—文”为核心,是人与文的合一,“文”可直接呈现“人”的个性,“人”的个性亦可从“文”中直接感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士大夫都很重视自我进德修为的养气,注重从“养气”入手来提升文章的“情趣”,孟子就曾说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B.“人格”与“文格”的融合形成散文整体的“风格”,其中“人格”是决定性因素,“人格”的高低决定着“文格”的优劣。

C.散文的“真实”不是事实的真实,而是“人”“心”本有的真实,也就是说,文章表现的是真实的人格、真实的情感。

D.中国文论历来强调知人论世,不像西方文论那样注重纯文本的分析,而“知人论世”的文论传统与“人文一体”的精神是相通的。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曹丕《典论·论文》:“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

B.王充《论衡·超奇篇》:“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

C.刘大櫆《论文偶记》:“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D.刘勰《文心雕龙·祝盟篇》:“凡群言发华,而降神务实,修辞立诚,于无愧。”

4.朱自清曾说,现代“小品散文的体制,旧来的散文学里也尽有”。重构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可从“旧来的散文学里”吸纳哪些思想?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5.“崇尚自然,物我合一”的散文精神,在苏轼的散文中也有体现,请以《赤壁赋》为例,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3高三上·南康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镖头杨三

聂鑫森

杨三的名气很大。杨三的镖局名叫吉成镖局。他从十八岁开始当镖头,到不惑之年,还没有过“失镖”的记录。

这一年年景不大好,秋收后,湘潭城里的粮价不但没有落下去,反而上涨了,而且涨价的大米还供不应求。这天他正跟一个老者下棋,突然城中最大的茂丰粮行老板朱启人找他走一趟镖,运一批粮食去贵州。

茂丰粮行此次出行的有二十多辆马车,装运着几万斤上等白米。粮行随行的只有一个账房和一个伙计。朱启人说:“粮队所经的地方民风强悍……”杨三说:“如若失镖,我杨三赔偿。”朱启人说:“这就好,这就好!”

第二天一早出发时,杨三骑马在前面开路,挎一口单刀。在风扬起的尘雾中,镖旗在第一辆马车上自矜而立。一路无事,渐渐地进入湘西。

这一天傍晚,他们在一家车马大店安歇下来。阳光金红金红的。远处,青山如黛。

天色暗了下来,他点燃桌上的桐油灯,摆开棋盘,忽听见隔壁房里有棋子落桌的脆响,寂寞感油然而生。要是有个人下下棋,多好,他忍不住走出门,来到隔壁房间的门前。房门敞开着,果然是一个穿长衫的很文弱的中年人在自己跟自己下棋,神情十分专注。杨三咳了一声,那人抬起头来,问:“先生找人?”杨三在光影中看到的是一张白净的脸,双目有神,便说:“冒昧冒昧,我就住在隔壁,听见有棋子的声音,便过来看看。”

“先生定是好棋之人,旅途相逢,何不来一局?”

杨三飞快地扫了一眼房间,说:“正好来请教。我叫杨三,是湘潭吉成镖局的,押镖路过这里。”那人说:“镖局?啊,我听说过,我是个教书匠,叫沙风里,回贵州老家去的。长夜漫漫,在这里摆棋消磨时间哩。”

于是,他们坐下来,一边聊天一边下棋。

“沙先生回老家省亲?”

“是的。今年家乡年景很坏。很多田地因久旱无雨,颗粒不收,而粮价飞涨,老百姓叫苦连天,有些地方竟出现食人肉的惨景。”

“老百姓怎么活啊!”杨三叹息道。

沙风里说:“政府虽有赈灾粮,贪官层层克扣,老百姓只有望天叫冤。”

杨三说:“老百姓走投无路,往往冒险!”

沙风里说:“先生所押何镖?”

“大米。”

“这大米老百姓如何买得起,简直是粒粒珠玑,享用的只是富豪阔佬,唉。”

一直聊到鸡叫三遍,杨三才恋恋不舍揖别回房。

第二天出发时,沙风里也雇了一匹马和一个马夫,和杨三并排而行。

粮行的账房曾暗地里告诫杨三,别让生人同行,以免出事。杨三一笑曰:“他一介书生,防他做什么?”

一连六七日,沙风里和杨三同吃同住,聊天,下棋,竟如兄弟一般。

车马队进入了贵州境内。沙风里明日将走另一条路,要与杨三分手了。夜里,沙风里用漂亮的行书写下一首七绝赠予杨三:“横刀江海世人知,几日纹怦并酒厄,最忆镖师情言重,可怜野老倒悬时。”

这一夜,他们一直聊到东方破晓,然后沙风里拱手揖别杨三,跨马飘然而去。杨三望着渐小渐杳的影子,很是惆怅。

一进入贵州境内,到处凄凄惨惨,村墟不见炊烟,路边横着饿殍,逃荒的人一拨一拨在眼前经过。

这天午后,行至一个荒僻处,忽然尘土飞扬,从一个山谷中窜出一彪人马。领头的是个连鬓胡大汉,双手握一把单刀,他高喊道:“杨镖头,请留下粮车!”

杨三说:“朋友,我也是受人之托,护镖为生,请借一条路,以后再重重致谢。”

连鬓胡说:“我们之所以劫粮,实不为已,请留下粮车,可以活一方百姓的性命。”

杨三说:“如果是我的粮食,你尽管取去。只是镖行有规矩,主动丢镖,罪同叛逆,杨三不愿坏一世英名。”

连鬓胡说:“杨镖头,那就失敬了。”说毕,舞着单刀劈了过来,杨三用单刀撩开。三五回合后,又有几人围将上来,或枪或锤或剑,真正是蹄声如鼓,寒光如瀑。这几个人一边围着杨三,一边策马往后退;杨三既无法脱身,又不忍用绝招伤他人性命,故一时难以取胜。

在一个山的拐弯处,突然听见有人高喊:“众弟兄且停手。”随着喊声,一马飞来,跨在马上的竟是沙风里!他依旧是长衫,布鞋,两手空空。

杨三一愣,突然愤怒起来:“想不到是你,你原来是绿林中人!”

沙风里笑着说:“不,我以前真是个教书匠。”

“你跟着我,就是为了这些粮食?”

“正是。杨先生,这一方百姓已饿死不少了,就等它救命。”

杨三冷笑一声:“我不相信!你们得了粮食,又去卖高价!我不相信!再说我从未失过镖,岂能毁声誉于一旦?”

沙风里正色道:“你若让出粮车,可救百姓于不死,是大恩大德,怎么只想着自己的声誉?”

杨三握刀的手颤了一下。

“杨先生如果不相信我,我可以舍此性命,以彰心迹。”说完,从怀中抽出匕首。

“慢!”杨三大喊一声。

沙风里说:“杨先生留下粮车,如不好回去复命,请留下来,和我们一起救济百姓。”

“不。不是不敢,是不能。”

……

残阳如血。

吉成镖局归了朱启人,但他好些日子展不开眉头,常自语:“杨镖头这样好的武艺,怎么会‘失镖’呢?几万斤雪白雪白的大米啊!”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里有棋子落桌的脆响”“房门敞开着”等细节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沙风里精于设计、善于谋划的形象特点。

B.“不是不敢,是不能”体现了杨三的矛盾心理,根据结尾推测,杨三最后还是把粮食留给了百姓。

C.小说运用第三人称讲述了杨三接镖、护镖、失镖的故事,并用沙风里这一形象反衬杨三的江湖侠义精神。

D.小说采用人物对话的形式,使叙事节奏紧凑,突出了人物的鲜明个性,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

7.关于文中几处环境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风扬起的尘雾中,镖旗在第一辆马车上自矜而立。”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杨三护镖出行的壮观场面及其自信的性格。

B.“阳光灿烂。远处,青山如黛。”以比喻的修辞描写“阳光”“青山”,烘托杨三暂时放松的心情,为后文二人下棋营造氛围。

C.“一进入贵州境内,到处凄凄惨惨,村墟不见炊烟,路边横着饿殍……”写出了贵州灾民的惨状,与上文沙风里所谈家乡年景的情节相呼应。

D.“残阳如血。”表面上写了夕阳西下,映衬出的晚霞犹如血色鲜红,实际上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突出了故事的悲剧性。

8.“伏笔”是小说重要的技巧之一。本篇小说中,杨三“失镖”,多处设有伏笔,试找出其中三处加以分析。

9.聂鑫森的小说通过描写凡人琐事来体现出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2023高三上·南康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曰:“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