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三章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_第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三章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_第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三章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_第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三章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_第4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三章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学习目标1.运用图文资料,说明不同区域生态退化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及其对国家生态安全的危害。2.通过实地调查或观看影像,说明生态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方式和效果。3.结合实例,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措施对国家生态安全的意义。目标1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产生原因:随着工业化进程和人口快速增长,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和破坏不断加强。2.表现: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等。拓展延伸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区人为原因自然原因防治措施森林破坏东北、西南、华南滥垦、滥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森林火灾等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草原退化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过度放牧、垦殖气候干旱、降水减少退耕还牧、封育草场、舍饲养畜湿地萎缩三江平原,湖滨、海滨环境污染、围湖(海)造田、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向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退田还湿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区、草原、近海海域人类的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东南丘陵人口稠密、过垦严重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多暴雨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土地荒漠化西北、华北半干旱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多途径解决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上下游统一分配水资源;合理放牧3.影响(1)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2)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生态退化的危害是逐步累积的,一旦严重到某种程度,就会动摇国家安全的自然环境基础,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安全问题。4.措施:设定不同的生态功能、环境质量及资源利用保护目标,并相应地采取生态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思考生态退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是什么?答案人口增长是导致生态退化的根本原因。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是荒漠化。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我国宝贵的湿地资源,享有“高原之肾”的美誉,它在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为黄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也是长江、黄河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000平方千米,但是由于气候变化、农牧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湿地已经严重退化,致使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明显下降。下图为若尔盖湿地分布示意图。1.[综合思维]该湿地严重退化的原因有哪些?答案气候变化,气温升高,蒸发加剧;降水减少,水位下降;过度放牧,牲畜用水增多;发展农业,挖沟排水灌溉;开垦湿地作为耕地。2.[综合思维]该地湿地退化可能带来哪些后果?答案导致湿地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等自然环境服务功能逐渐下降,自然灾害多发,强度增加;会动摇国家安全的自然环境基础,进而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安全问题。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到2013年结束,已经开展了八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20世纪80年代,由于受到木材开放政策的影响,南方林区森林资源被大量地消耗,出现“森林赤字”现象;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初,各地纷纷开展科学造林行动,并强化了森林经营管理措施,森林资源逐渐得到恢复。下图为“这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我国不同林种面积所占比例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我国不同森林资源变化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用材林面积所占比重逐年减少B.特用林的面积先增加后减少C.薪炭林在第二次清查时比重最高D.防护林变化趋势与用材林大致相反2.20世纪80年代,南方林区受“森林赤字”的影响,最有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A.酸雨 B.土地沙化C.红漠化 D.土壤盐碱化答案1.D2.C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八次清查结果显示用材林面积所占比重不断减少,但是无法判断每次清查之间的年份其用材林比重的变化情况,无法得出逐年减少的结论,A错误;特用林的面积占比一直呈增加趋势,B错误;薪炭林的面积比重最高为第三次清查,C错误;防护林面积占比成增加趋势,而用材林面积占比呈减少趋势,二者变化大致相反,D正确。故选D。第2题,“森林赤字”表明森林覆盖率减少,南方林区主要位于东南丘陵,该地区以红色砂岩为主,森林减少会导致红漠化,C正确。酸雨的形成是因为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与森林多少无关,A错误;土地沙化主要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南方地区降水丰富,不会出现土地沙化问题,B错误;土壤盐碱化与森林覆盖率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我国生态退化问题区域性特点明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3~4题。3.下列关于我国生态退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生态退化问题多种多样,世界范围的生态退化问题在我国都存在B.青藏高原因人类活动较少,所以没有生态退化问题C.南方丘陵山区的主要生态退化问题是生物多样性锐减D.生态退化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4.对下列各地区生态退化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草原退化B.东北平原土壤酸化C.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答案3.D4.B解析第3题,世界范围的生态环境问题大部分在我国存在,A错误;青藏高原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存在生态退化问题,B错误;南方丘陵山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严重,而不是生物多样性锐减,C错误;生态环境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如生态环境中的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和草原退化会导致物种灭绝加速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D正确。故选D。第4题,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显著,西北地区过度垦殖、放牧导致草原退化,A正确;东北平原由于过度开发,会出现黑土流失、草原退化、湿地萎缩等问题,B错误,符合题意;华北平原旱涝、土壤盐渍化和风沙危害严重,C正确;南方丘陵地区地表起伏大,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D正确。故选B。目标2实施生态修复和建立自然保护区1.实施生态修复(1)生态修复概念:指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2)生态修复类型类型途径举例自然恢复主要是通过消除或减少人为干扰,使未完全崩溃的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节能力,从退化或破坏状态中逐步恢复,维持其可更新能力我国沿海及江湖实行的休渔制度、林区进行的封山育林、退化草场进行的围栏封育等人工修复主要是通过采取一定的生物、工程等措施,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或帮助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安全水平。其中,工程治理措施见效快、成效好,是很多国家治理生态退化的主要方式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矿山生态修复等(3)我国生态修复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矿山生态修复等。2.建立自然保护区概念指对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保护的对象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措施对未经改造或轻微改造的生态系统,禁止人类活动干扰与破坏,使其继续保持自然状态;对已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停止继续破坏,将人为干扰降到最小,通过科学管理使其恢复到原生或次生的稳定状态,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类型分为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3个类别9个类型意义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3.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功能区生态保护标准核心区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特殊的科学研究和环境监测活动)缓冲区严格禁止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实验区可进行科研试验、教学参观、旅游、物种驯化繁殖等活动4.自然保护区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意义角度意义调节服务功能自然保护区涵盖的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水循环、净化水质、调节气候、降解污染、蓄洪防旱、防风固沙、固定二氧化碳等重要调节功能,在遏制生态恶化、维持自然环境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供给服务功能自然保护区能够有效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典型原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在战略资源需求科学研究自然保护区为生物、生态、农林等学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监测和科学研究基地,是生态保护、人工种苗繁育和生态修复技术研发的基地科普教育自然保护区是培养公众生态文明观、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科普与宣传教育平台思考说出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态安全方面的重要意义。答案有利于保护自然“本底”、储备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供生态服务等。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1)是长江口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主要保护以鸻鹬类、雁鸭类、鹭类、鸥类和鹤类为代表性物种的迁徙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有记录的鸟类有290种,其中39种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鸟类。在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内,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图2)。1.[区域认知]说出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答案大致位于121°50′E~122°05′E,31°25′N~31°38′N之间,上海市崇明岛的最东端,南北濒临长江的入海口,向东伸向东海,并与南北大陆遥遥相对。2.[人地协调观]阐述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价值。答案①维护生物多样性:为各种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和越冬地,也是珍稀濒危鸟类的重要栖息地;水生生物的产卵场所和洄游通道。②调节气候。③净化水质。④抵御风暴潮等自然灾害。3.[综合思维]以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为例,说明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目的和意义。答案①核心区:鸟类生态类群保存最好和珍稀濒危鸟类集中分布区,区内严禁一切干扰,以保护为主。②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鸟类科学研究观测活动,防止和减缓外界对核心区的影响和干扰。③实验区:探索鸟类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有效结合的途径,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对资源进行适度利用,并成为带动周围更大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地。生态修复是指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生态修复分为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据此回答1~2题。1.以下措施属于人工修复的是()A.林区进行的封山育林B.沿海及江湖实行的休渔制度C.矿山生态修复D.退化草场进行的围栏封育2.解决林区职工的生计问题,实现生态修复和社会经济发展共赢的举措是()A.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B.退耕还林C.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D.生态移民答案1.C2.A解析第1题,人工修复指通过采取一定的生物、工程等措施,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或帮助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安全水平,其措施主要有植树种草、矿山生态修复等,C正确。我国沿海及江湖实行的休渔制度、林区进行的封山育林、退化草场进行的围栏封育均属于自然恢复,A、B、D错误。第2题,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既可解决林区职工的生计问题,又利于生态恢复,实现了生态修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赢,A正确。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移民等生态修复措施,使森林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改善大气质量等生态效益日益显著,但不能实现生态修复和社会经济发展共赢,B、C、D错误。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回答3~4题。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属于()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4.下列不是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主要原因的是()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B.地势高,气候寒凉C.深居内陆,远离海洋D.冰川众多,湿地广大答案3.D4.A解析第3题,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禁止开发区域。第4题,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气候寒凉;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冰川众多,湿地广大,因此生态环境脆弱。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导致人类对该地的影响较少,不是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前期坡面治理和沟坡联合治理的基础之上,我国对黄土高原又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不同阶段,治理的模式和主要措施存在较大差异(如下表)。据此完成1~3题。时间项目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2000年至2010年2010年至今治理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林还草、治沟造地主要措施修建梯田、淤地坝、植树造林、植被自然修复植被自然修复、修建骨干坝、植树种草取土填沟、植被自然修复、修建骨干坝1.20世纪90年代末之前,黄土高原推广修建梯田的目的包括()①减少水土流失②减轻风力侵蚀③阻拦沟谷泥沙④保障粮食供应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2010年以来,黄土高原部分地区开始实施治沟造地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A.耕地资源不足问题B.粮食产量下降问题C.农田质量下降问题D.人口增长过快问题3.从植树造林到植树种草和植被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治理措施变化,说明()A.黄土高原的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B.生态治理应遵循因地(时)制宜原则C.恢复黄土高原生态不应人工干预D.生物措施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核心答案1.D2.A3.B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人地矛盾突出,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为治理水土流失,修建梯田,可以减缓坡度,减轻水土流失,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供应,①④正确;黄土高原风力侵蚀弱,淤地坝阻拦沟谷泥沙,②③错。故选D。第2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黄土高原部分地区的耕地保有量减少了一半多,耕地资源严重不足,开始实施治沟造地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耕地资源不足问题。故选A。第3题,由于植被破坏严重,人工植树造林可以加速恢复生态环境,恢复到一定程度,结合当地实际问题,适当改造自然,实现人地协调发展,植树种草和植被自然修复相结合是人与自然协调、有机合作、及时修正、协调共进的局面,说明生态治理应遵循因地(时)制宜原则,故选B。读“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4~5题。4.图中反映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森林破坏B.生物多样性减少C.草地退化D.土壤侵蚀5.丙、丁两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相同,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丙,其原因不包括()A.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薄B.处于各种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C.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D.土地生产能力高答案4.D5.B解析第4题,由图可以看出土壤侵蚀问题在我国分布最广,是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第5题,丙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丁为我国黄河下游地区,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由于丙位于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薄;水热充足,土地生产能力高;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故该地土壤侵蚀造成的危害更大。该地不是各种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有华北地区唯一的大片天然油松林,以及华北地区典型的天然次生阔叶林。由于森林覆盖率高,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种类也相当丰富。保护区内分成2个核心保护区、2个缓冲区、1个实验区。据此完成6~8题。6.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属于()A.森林生态系统 B.濒危野生动物C.濒危野生植物 D.地质遗迹7.保护区功能区中()A.核心区保护最好,严格禁止进入B.缓冲区主要用于旅游和探险C.实验区设施完善,利于科学研究D.实验区中珍稀动植物最集中8.保护区建立,可以()A.增加当地人就业机会B.促进当地经济发展C.增加保护区物种数量D.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答案6.A7.A8.D解析第6题,由材料“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有华北地区唯一的大片天然油松林,以及华北地区典型的天然次生阔叶林”可知,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属于森林生态系统,故选A。第7题,根据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措施,核心区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A正确。缓冲区严格禁止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B错误。实验区可进行科研实验、教学参观、旅游、物种驯化繁殖等活动。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建设其他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C错误。核心区珍稀动植物最集中,D错误。第8题,保护区建立对增加就业机会作用不大,A错误。保护区的经济价值较低,生态价值较高,利于生态良性循环,B错误、D正确。保护区建立利于保护珍稀动植物,不是增加保护区物种数量,C错误。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自然保护区。近年来,该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下图为“我国黄河三角洲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9.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的原因不可能是()A.中游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B.渤海风浪强度增加C.流域内兴修水利工程,拦蓄大量泥沙D.人类过度引水,使下游输水、输沙量减少10.下列关于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主要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节气候,减小温差,改变气候特征B.净化水质,为城市提供水源C.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D.涵养水源,大量削减土壤中的盐碱量答案9.B10.C解析第9题,黄河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的原因是泥沙沉积减少。中游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提高,流域内兴修水利工程,拦蓄大量泥沙,人类过度引水,使下游输水、输沙量减少都会使泥沙含量减少,都可能是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缓慢的原因。渤海风浪强度短期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故B符合题意。第10题,由材料“是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可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功能是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故选C。(2022·山东滨州模拟)黑河中游湿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在黑河流域乃至河西走廊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湿地的恢复和保护问题,相关部门调查了该地区恢复利用(利用与管理)、恢复保护(隔离保护管理)和自然恢复三种典型恢复方式对植被的影响,研究表明,物种丰富度随干扰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下图示意自然湿地(作为参考湿地)和三种湿地恢复方式对植被的影响。据此回答11~13题。11.与自然恢复相比,人工恢复方式有利于提高植被覆盖度,主要原因可能是该方式()A.能够满足水源需求B.生态环境较好C.群落抗干扰能力强D.物种丰富12.恢复保护方式物种丰富度最低,原因是()A.土壤水分差 B.缺乏优势物种C.受干扰程度低 D.植被稀疏13.根据三种恢复方式对植被覆盖度和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的综合分析,以下做法对湿地恢复能够达到较好效果的是()A.建立栅栏隔离保护B.建设旅游景点,并进行浇灌、栽种等C.不参与管理的自然恢复D.禁止大型动物踩踏、干扰答案11.A12.C13.B解析第11题,据材料可知,黑河中游湿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水源是限制性因素。与自然恢复相比,人工恢复方式有利于提高植被覆盖度,主要原因可能是该方式能够满足水源需求。故选A。第12题,据材料可知,物种丰富度随干扰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恢复保护即隔离保护管理,因隔离所以受外界干扰较少,因此物种丰富度最低。故选C。第13题,由图文材料可知,采用恢复利用即利用与管理方式,湿地的植被覆盖度和物种丰富度都高,因此应采用利用和管理方式,即建设旅游景点,并进行浇灌、栽种等。故选B。基西米河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中南部,历史上经常洪水泛滥,航运条件差。1962~1971年间被渠化为一条近似直线的人工河道,并沿河修建了6级水坝。1976年开始了河道的恢复工程,现在几乎恢复了河道的自然面貌。下图示意基西米河区域。读图完成14~15题。14.1962~1971年间,基西米河河道渠化,修建水坝是为了()①防洪②发电③利于航运④便于灌溉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15.1976年进行河道恢复工程的目的是()A.促进旅游业发展 B.扩大养殖规模C.利于土地开发 D.恢复河流生态答案14.B15.D解析第14题,材料信息表明,基西米河历史上经常洪水泛滥,航运条件差。1962~1971年间,基西米河河道渠化,修建水坝可以拦蓄洪水、调节径流,可以防止洪水泛滥,可以抬高河流水位,改善航道条件,①③对;该河段历史上经常洪水泛滥,且河道弯曲,表明该河段地势低平,河流落差小,水能资源少,因此修建水坝不是为了发电,②错;图示区域河湖众多,无须大量修建水坝进行灌溉,④错。故选B。第15题,人工裁弯措施改变了河道原有的相对平衡状态,可能引起河流生态失衡,破坏生物多样性,因此1976年进行河道恢复工程的目的是恢复河流生态,故选D。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在全国生态格局中有着重要地位。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为改善湖区的环境,江西省政府提出,在鄱阳湖与长江之间修建大坝(下图)。下表为鄱阳湖流域环境资料。鄱阳湖流域统计数据统计时间(年)水域面积变化(常水位)5160~3500km21954~2011累计围垦面积1467km21954~2008滨湖水土流失面积3500km22010湖床增高速度2.3mm/年1950~2010(1)依据资料,为鄱阳湖流域生态修复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2)有专家反对在鄱阳湖与长江之间修建大坝,请你从地理角度阐述其反对的理由。(6分)答案(1)退田还湖;恢复、保护植被;对河湖进行疏浚清淤;加强全流域统一管理。(2)影响长江下游水量、水质,威胁用水安全;影响鄱阳湖的调蓄作用,威胁防洪安全;改变鄱阳湖的生态湿地功能,威胁鱼鸟的生存,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1)依据表格中数据资料,鄱阳湖流域水域面积减小和围垦、水土流失、湖床抬高有极大关系,其生态修复应该针对这些来开展。(2)修建大坝会使湖泊在汛期蓄洪能力和枯水期补给干流的能力下降;由于大坝的建设,下游水量减少,湖区流速减缓,泥沙沉积,湖床抬高,影响湖泊的调蓄功能,加剧下游的洪水压力;同时由于流速减缓,与外界水体的交换减少,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水质下降;大坝的建设阻隔了江湖的自然联系,影响鱼类洄游,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17.(2022·河南郑州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朱鹮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疏林地带高大的树上,在附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地带觅食,主要以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为食,兼食昆虫。一般4~5月筑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