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蠹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五蠹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五蠹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五蠹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五蠹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蠹《韓非子》第1页關於韓非(一):

生平:

約公元前280-前233年,战国末期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法家思想集大成者,與李斯同爲荀子弟子,李斯自认为不如。口吃,不善言辭,善著書。韩非出身韩国贵族,曾一再上书韩王,主张变法图强,终不为韩王采纳,于是发愤著书。他书传到秦国,秦王(秦始皇)读后非常赏识,于是发兵攻韩寻求韩非。前234年,被任出使秦國,秦始皇留下他準備重用,李斯妒忌他才能,進讒陷害。韓非下獄,服毒自殺,死于狱中。第2页關於韓非(二):集法家之大成:

韓非继承了吴起商鞅法治思想、申不害术治思想、慎到势治思想以及荀子反对天命崇尚人力人定胜天思想。在政治上他形成了法(法制)、术(君主驾驭臣民伎俩)、势(君主权力)三者想结合而以法治为关键理论体系。

第3页

韩非批判继承了儒、道、墨各家思想,又综合了“法”治、“术”治、“势”治,建立了他刑法术之学理论体系,主张严刑峻法,反对世袭等级制度,提倡任人为贤。主张因时制宜,强调法治和君主集权,提倡“耕战”,主张在发展农业基础上以武力统一中国。在历史观上他反对复古,认为“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第4页韩非子思想适应了战国末期时代时尚,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主要理论武器,影响深远。他主张一切权势归君主一人掌握,秦始皇第一个实践了他学说。这种君权至上集权统治思想,支配中国封建社会达二千年之久。他所谓“法制”,伴随奴隶主贵族势力毁灭,就纯粹成为镇压劳感人民工具了。第5页關於韓非(三):

著作:

《韓非子》今存五十五篇,約十餘萬言,大部分爲韓非自己作品。有些篇章可能是后代学者补充。

《韩非子》文章体裁,包含两类作品,一类是政论文,以说理精密、文笔犀利见长,議論透徹,表现出一个严峻、峭刻文风;另一类是利用记述历史故事和创作寓言进行说理,用大量淺顯寓言故事和豐富歷史知識作爲論證資料,説明抽象道理。寓意深刻,形象生动。其中很多寓言故事今天已成爲膾炙人口成語典故。第6页關於韓非(四):對“五蠹”認識:

五蠧指学者(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患禦者”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爲“患”當讀爲“串”,是近意思,“患禦”即君主親信;另一種認爲“禦”當爲“役”之訛,“患禦”即厭惡兵役)及商工之民。韩非子认为这五种人没有创造物质财富或为捍卫国家效力,对社会无利而有害,就象蛀木蠧虫一样,应该果断去除。第7页

本文从进化历史观出发,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叙述了“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观点,提出“仁之不能够为治”,而要以农战为立国之本,韩非认为要使国家富强,君权巩固,必须“除此五蠹之民”,“养耿介之士”。说明了去除五蠧、重农尚武、以法治国思想。韩非思想成为秦朝统治天下主要理论依据。本文也是韩非代表作。

去除“五蠹”在生產力低下古代社會有一定合理性。但由此形成一種傳統觀點,則對中國危害極大。第8页上古之世上古:指远古。不胜:难以忍受。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作:出现,产生。构,架。群害:代禽兽虫蛇。使王(wàng)天下,号之曰有巢氏王:名词用作动词,做王。号之曰:称他叫。

有巢氏:与下文燧人氏都是传说中远古时期帝王。民食果蓏(luǒ)蜯蛤果蓏:“果”为木本植物果实。“蓏”为草本植物果实。蜯:同“蚌”。蛤:蛤蜊。第9页腥臊恶臭恶臭:难闻气味。民多疾病=民多有疾病。

钻燧取火以化腥臊钻燧:钻木取火,燧是一个取火器具。化:消除。而民说之说:同“悦”,喜悦。而鲧(gǔn)禹决渎鲧:传说是大禹父亲。相传尧派鲧治水,他采取堵截方法阻拦河流,结果失败,被舜处死于羽山(今山东郯城东北)。决:挖掘、疏导。渎:指独流入海江河。古称长江、黄河、淮河、济水为四渎。

第10页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桀:夏朝最终一个君王。纣:商朝最终一个君王。二人分别被商汤和周武王推翻。暴乱:残暴昏乱。汤:商汤,商朝开国君主。武:周武王,周代开国君主。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今:用在这里表假如、假使。夏后氏:指夏朝,夏后是禹国号。

然則今有美堯、舜、湯、武、禹之道於當今之世者,必爲新聖笑矣。

第11页然则:这么那么,代词与连词连用。美:褒扬,赞美,用作动词。道:方法,办法。新圣:新时代出现圣人,作者观念中能实施法治统治者。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期:期求,指望。脩:通“修”,学习。法:效法。常可:永久不变制度,永远适宜方法。第12页论世之事,因()为之备论世:研究当前社会。因:依据(它情况)。为之备:给它制订方法。“为”,制订。备:方法方法。二句谓研究当世实际情况,并据此采取对应方法。兔走触株株:树桩。走:跑。触:撞上。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因:于是。释:放下。耒:音lěi,古代翻土农具。冀复得兔冀复:希望再次。

第13页而身为宋国笑身:自己。为,被。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政治:这是两个词。政,指治国方法。治:治理。()皆守株之類也。

参考译文:上古时代,人少而禽兽多,人类经受不住禽兽虫蛇[侵扰]。有个圣人出现,架起木头筑巢(居住)以此躲避各种侵害,百姓喜欢他,推举[他]做天下王,称他为有巢氏。人类吃瓜果蚌蛤,腥臭难闻而伤害肠胃,百姓大多染病。第14页有个圣人出现。用燧子钻木取火,用火(烧烤食物)消除腥臊气味,百姓喜欢他,推举他做天下王,称他为燧人氏。中古时候,天下[发生]大水灾,鲧和禹疏导江河,[治理水患]。近古时代,夏桀和商纣王残暴昏乱,而商汤和周武王就讨伐[他们]。假如在夏朝,还有些人用木头筑巢[居住],钻木取火[烧烤食物],就一定被鲧禹嘲笑了;[假如]在商周时代,还有些人[把]疏导江河[治理水患作为最主要事],就一定会被商汤和周武王嘲笑了。既然如此,那么假如在当今时代还有些人[一味]赞美尧、舜、禹、商汤、周武王治国方法,也必定会被[当今]新圣人嘲笑了。第15页所以,圣人不要求只沿习古代,不效法陈规通例,研究当前社会情况,据此制订符合实际方法。宋国有一个(正在)耕地人,(他)田里有棵树桩子,[一只]兔跑来,误撞到树桩上,撞折了头颈死掉了,于是[这个人]就放下他农具守着树桩子,希望能再得到[撞死]兔子,兔[当然]不可能再得,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如今[谁]想要用先王一套方法来统治当代百姓,就都是守着树桩子(等候兔子撞死)一类人。第16页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丈夫:古代男子通称。实:果实。食:吃。不事力而养足事力:从事费劲劳动。养足:供养充分。养:给养,生活资料。人民少而财有余人民,人口。厚赏不行:不实施重赏。而民自治自治:自然安定。治,安定。大父末死大父:祖父。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虽:即使。倍:加倍。累:加重,加大。

第17页

参考译文:古时候男人不用耕种,草木果实足够(人们)吃了;妇女不用纺纱织布,禽兽皮毛足够(人们)穿了。不用从事苦力劳动而给养充分,人口少而财物多,所以人们没有争夺。所以不行重赏,不用重罚,人们自然安定地生活。如今,一个人有五个儿子不算多,每个儿子又有五个儿子,祖父还没有死就有二十五个孙子了。所以人口众多而财物稀少,从事苦力很劳累,而得到给养却很微薄,所以人们要争夺。即使加倍赏赐,加重处罚,还是免不了发生乱子。第18页茅茨不翦茅茨:用茅草、芦苇盖屋顶。翦:通“剪”,修剪。采椽不斫(zhuó)采椽:栎木做椽子。采:“棌”古字,即栎木。椽:音chuán,放在檩上架屋面板和瓦木条。不斫:不事加工修饰。斫:音zhuó:砍削。粝粢(lìcí)之食,藜藿(huò)之羹粝粢之食:指粗糙饭食。粝,粗米。粢,谷子。藜藿:泛指野菜。藜,野菜。藿,豆叶。羹:汤。冬日麑(nì)裘麑:小鹿。裘:毛皮衣。第19页夏日葛衣葛:麻布。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虽:即使。监门:看门人。服养:吃穿日用。亏:亏损,短少。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认为民先身:亲自。执:拿。臿:音chā,锹一类掘土工具。以,相当于“而”。为民先:走在百姓前面,为表率。股无胈(bá),胫不生毛

股:大腿。胈:肌肉。胫:小腿。第20页虽臣虏之劳臣虏:奴隶社会常把俘虏作奴隶,“男奴曰臣(或叫臧),女奴曰妾”。以是言之由此说来。“之”指下面所说道理。夫古之让天下者

让:禅让。不把帝位传给儿子而让给别贤人称为禅让。是去监门之养去:离开、脱离、抛弃。夫古之讓天下者,是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第21页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传天下:把天子之位让给他人。多:称赞,赞扬。子孙累世絜(xié)驾累世:世世代代。絜驾:系马套车。指有官衔人家出门乘车不步行,含有乘车享受。

故人重之=故人以之爲重。第22页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

于让:对于让位态度。轻辞……者:者字结构,表示……原因。薄厚之实异:实际利益有大小不一样。实,实际情况。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遗以水山居:在山上居住。谷汲:到山谷中去打水。“山”、“谷”及后边“泽”均是名词直接放在动词前作状语。膢、腊,皆祭奠节日。相遗(音wèi):相互赠予。

第23页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泽居:住在沼泽地域。苦水:即苦于水,被水患所苦。买庸:雇工。庸:“傭”古字,雇工。决窦,开沟排水。窦:通“渎”,水沟。饑岁之春,幼弟不饟(xiàng)饑岁:荒年。不饟:供给不上。饟:供给食物。穰岁之秋,疏客必食(si)穰岁:丰年。疏客:关系疏远过客。食:音sì,拿食物给他人吃。多少之实粮食多少实际情况。第24页(此)非疏骨肉愛過客也,多少之實異也

是以古之易財,非仁也,財多也易财:轻视财物。易:看淡,看轻。今之争夺,非鄙也鄙:小气、吝啬。非高也,势薄也高:高尚。势薄:权势微弱。重争士橐(tuó),非下也重争士橐:看重争着做官和投靠有权势人。士,“仕”古字,做官。橐,通“托”,依附,投靠,依附权贵。下:指品德低下,行为卑下。第25页故聖人議多少、論薄厚爲之政议、论:同义词,研究讨论。薄厚:指权势大小。为之政,为国家制订对应政策法令。“之”指当初详细情况。为:制订。政:政策、办法。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罚:刑罚。诛:责罚。戾:音lì,暴虐。称(chèn)俗而行也。称俗:适应该初社会习俗。称:相当。

故事因於世,而備適於事

第26页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事因于世:情况伴随时代改变而改变。事:社会客观情况。因:顺着,伴随。世:时代。备适于事:政策法令适合用于详细情况。备,指办法方法,政令。

参考译文:

尧统治天下时候,茅草盖屋顶不用修剪,栎木做椽条不加砍削,吃是粗糙食物,喝是野菜汤,冬天披小鹿皮做袍子,夏天穿葛布做衣服,即使是(今天)看门人吃穿也不比这更短少了。第27页禹统治天下时候,他亲自拿着耒和锹给百姓带头,(劳累得)大腿上没有了肌肉,小腿上不长毛,(今天)即使奴隶繁重劳动也不会比这更苦了。由此说来,古代把王位让给他人人,这(实在是)脱离了看门人生活,摆脱掉奴隶劳苦罢了,所以(把)王位传给(他人)并不值得赞美。

今天县令,一朝自已死了,子孙世代(还能够)套马驾车(保持荣耀)。所以人们看重这个官职。第28页所以人们对于禅让(这件事),能够轻易地辞去古代天子(职务),却难以放弃今天县令(地位)原因,(是因为利益)大小实际情况不一样。在高山上居住而到溪谷去打水人们,逢年过节用水(作礼品)相互赠予;而住在沼泽地被水患所苦人们,(却要)雇工挖排水道。所以灾荒年春天,(即便是自己)幼小弟弟也不能供给他食物,丰年秋天,(即使是)疏远过路客人也一定拿食物招待他。((这)并不是疏远亲骨肉而偏爱过路客人,(而是粮食)多少实际情况不一样啊。第29页所以古代轻视财物,并不是仁,(而是因为)财物多;现在争夺,并不是鄙吝,(而是因为)财物少;轻易地辞去天子(职务),并不是(品德)高尚,(而是因为)权势小;拼命地争取做官依附权势,并不是(品德)低下,(而是因为)权力大。所以圣人要研究(财物)多少,讨论(权势)大小并为此制订对应政策。所以刑罚轻不算仁慈,贲罚重不算暴虐,(只是)适应该初社会风习而做。所以情况伴随时代而改变,办法要适合现时实际情况。第30页古者文王处丰镐(hào)之间文王:周文王,此处还兼指武王。丰:文王都城,今陕西户县东。镐:武王迁都于此,今陕西长安西南。行仁义而怀西戎怀:怀柔,用安抚伎俩使……归附。西戎:周代我国西北部落。徐偃王处汉东徐偃王:西周周穆王时徐国国君。汉东:汉水以东。三十有六国:三十六国。有,同“又”,表整数后余数。第31页荆文王恐其害己也荆文王:即楚文王。楚文王为春秋早期人,比徐偃王晚三百余年,故荆文王“文”当系衍文。世异则事异:时代不一样情况也不一样。有苗不服

有苗: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又称三苗。“有”是名词词头。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上:通“尚”,崇尚。上德不厚:崇尚德教不够。道:治国好方法。乃修教三年修教:加强仁德教育。

第32页执干戚舞干:古代兵器盾。戚:古代类似斧兵器。执干戚舞:拿着干戚作舞具。以干戚作为舞具,象征放弃武力征服而加强了仁德。共工之戰,鐵銛矩者及乎敵,鎧甲不堅者傷乎體共工:古代神话英雄,传说与颛顼(zhuānxū)相争为帝大战而胜。但共工之战当在帝舜之前,韩非引为今例,疑是周朝巩公之误。铁銛(音xiān):铁制兵器。及乎敌:被敌人打到身上。及:被刺及。伤乎体:伤到身体。

第33页事异则备变:社会客观情况改变了,采取办法也应改变。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上古:指尧舜时代。中古:指春秋时代。当今:指战国时代。竞:比赛。逐:角逐,竞争。气力:指实力,武力。鲁使子贡说(shuì)之子贡:孔子弟子,姓端木,名赐。说之:游说齐国。说,游说(劝止)。

子言非不辩也辩:头头是道,言辞动听。

第34页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之所謂也。斯言:此言。所谓:所说(那些道理)。去门十里认为界去门:距鲁国都城门。认为界:把它作为齐国国界。子贡辩智而鲁削辩智:辩才智谋。削:削减土地。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非所以持国:不是用来保卫国家方法。持,保有,保全。

第35页息子贡之智息:废弃,不用。循徐、鲁之力循:凭借,依靠。使()敌万乘敌:反抗,抵抗。万乘:万辆兵车。乘:音shèng,量词。一车四马为一乘。按兵车数权衡国家实力大小。万乘,泛指拥有强大兵力大国。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行于二国:在二国实现。行:实施,实现。第36页

古时候周文王据有丰、镐一带,土地方圆[只有]一百里,[他]施行仁义,用安抚伎俩使西戎归附,于是称王天下。徐偃王据有汉水以东,土地方圆五百里,[他也]实施仁义,献上土地来朝贡有三十六个国家;楚王害怕他危害自己[利益],发兵进攻徐国,终于把徐灭掉。所以文王施行仁义能统治天下,徐偃王施行仁义却丧失了他因家。这[说明J仁义适合用于古代而不适合用于今天。所以说:时代不一样,社会情况也不相同。在虞舜时代,有苗不愿归服,禹准备讨伐有苗,舜却说:“不行。崇尚德教做得不够就施行武力,[这]不是(治国安邦)好方法。”第37页于是就修仁德实施教化三年,[人们]拿着盾和斧作舞具了,有苗才肯归服。共工打仗(时代),铁制短兵器也能杀到敌人身上,铠甲不坚硬被伤到身体。这(说明用)盾和斧(作舞具使敌人归服方法只)适合用于古代而不适合用于今天。所以说:社会客观情况变了则方法方法也要改变。上古人在(涵养)道德方面竞赛,中古人在(利用)智谋方面角逐,现在人在(战争)实力方面争胜败。齐国准备进攻鲁国,鲁国派子贡去游说齐国。齐人说:“你话不是不动听,(然而)我想要是土地,不是你这些言辞所说(空道理)。”第38页(齐国)还是发兵进攻鲁国,一直到距(鲁国国都)城门十里(地方)作为(齐国)国界限。所以徐偃王行仁义而徐国灭亡,子贡有辩才智谋而鲁国国土被削减了。由此说来,那仁义、辩才、智谋,都不是用来保全国家好方法。抛弃偃王(所谓)仁义,废止子贡(所谓)智谋,凭借徐国和鲁国实力,使(他们起来)抵抗(拥有)万辆兵车大国,那么齐国人和楚国人侵略欲望,就不可能在徐、鲁两国实现了。第39页小结一、文字方面

1.古今字

⑴“而民说之,使王天下。”

说——悦感到喜悦。⑵“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采——棌栎木。⑶“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庸——傭雇工⑷“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士——仕做官第40页2.异体字⑴“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

蜯——蚌⑵“故饑岁之春,幼弟不饟。”

饟——饷供给食物第41页3.通假字

⑴“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

脩——修学习⑵“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翦——剪修剪⑶“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窦——渎水沟⑷“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橐——託投靠,依附⑸“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

上——尚崇尚

第42页二、词汇方面

1.“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胜:承受得起,经得起。2.“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作:起来,兴起。构:架起,搭起。3.“民食果蓏蜯蛤。”果蓏:木本植物结果叫果,草本植物结果叫蓏。4.“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臭:气味。恶臭:难闻气味。5.“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化:改变,消除。

第43页6.“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决:疏通水道。7.“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期:期望,要求。法;效法。常可:指永久不变方法。可:相宜,适用。8.“论世之事,因为之备。”论:考虑,研究。事;情事,情况。备:方法。9.“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株:树桩。走:跑。10.“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释:放下。冀:希望。第44页11.“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事力:使用劳力。养:给养,生活资料。12.“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厚:重。行:施行。13.“而民自治。”治:治理得好,政治上安定,与“乱”相对。14.“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大父:祖父。15.“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茅茨:盖房子茅草、芦苇。采椽:栎木做椽子。斲:砍削,这里指加工整理。

第45页16.“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监门:看门人。服:穿。养:给养,这里指吃东西亏:减损,少。17.“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认为民先。”身:亲自。先:动词,带头,做出表率。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