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症介绍课件_第1页
精神障碍症介绍课件_第2页
精神障碍症介绍课件_第3页
精神障碍症介绍课件_第4页
精神障碍症介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概述

精神障碍是人类脑部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发生病理生理变化或功能损害,出现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异常,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达或表现出来,称为精神症状。

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科学称为精神障碍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学。

怎样学习和掌握精神症状?

一、熟悉每一精神症状的定义和概念,了解其可能的起因。二、掌握检查和发现症状的技巧。三、学会归纳症状四、要善于分析各症状之间的关系。

五、重视各症状的鉴别,以减少误诊。六、学会分析和探讨各种症状发生的起因和影响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以有利于治疗和消除症状。

精神症状的特点

1.症状不受病人意识控制;

2.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使其消失;

3.症状的内容与外在客观环境不相称;

4.症状的出现多伴随痛苦体验;

5.症状给病人带来或轻或重的社会功能损害。

第二节常见的精神症状

人的正常精神活动按心理学概念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三方面。

一、认知和认知障碍(一)感知觉及其障碍

1.感觉障碍是对客观物体的部分属性产生了错误的感知,多见于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和癔症。(1)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2)感觉减退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减低。

(3)感觉倒错对外界刺激产生了与正常人不同性质或性质完全相反的感觉。(4)内感性不适是躯体内产生的各种不适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蚊爬感等。

2.知觉障碍(1)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2)幻觉指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的情况下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1)听幻觉(幻听)临床上常见的是言语性幻听。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2)视幻觉(幻视)病人可看到一些不存在的景象或事物。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3)嗅幻觉病人可嗅到一些难闻的气味,如血腥味、臭味或化学药品的气味,为此可能出现拒食等。

4)味幻觉常和其他幻觉妄想合并出现。病人可尝到食物中有某种特殊的或奇怪的味道,因此拒食。

5)触幻觉病人感到皮肤表面有特殊的感觉,如虫爬、针刺、麻木、通电感等。

6)内脏性幻觉是固定于体内某一内脏器官的明显异常感觉,且能清晰描述其性质和部位。(3)感知综合障碍

指对事物本质能够正确认识,但对它们的部分属性如形状、大小、比例、距离等空间结构或时间关系,产生了歪曲的知觉。

感知综合障碍有以下几种形式:

1)空间感知综合障碍:

a、视物变形症病人感到外界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等发生变化。若感到外界事物变大,称为视物显大症。感到事物变小称为视物显小症。

b、视物错位症对周围事物与自己的距离产生了歪曲的知觉,把远处物体看近了,或把近处物体看远了,不能准确判断周围事物与自己之间的距离。

失真感(也称现实解体)感到外界事物或周围世界的影像模糊暗淡,不清晰,缺乏真实感。

2)时间感知综合障碍:

a、似曾相识症

b、旧事如新症

c、时间错位症

3)运动感知综合障碍:

同时具有空间和时间两种感觉障碍,觉得运动的物体静止不动或静止的物体在运动。如病人感到树木在向自己靠近,与别人交谈时不能感知对方表情的变化。

4)自身体形感知综合障碍:

病感到自己的体形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如感到自己腿变细长,头特别大。觉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二)思维和思维障碍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地反映,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由感知觉所获得的材料,经过大脑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而形成概念,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推理,这个过程称为思维。

正常思维具有以下特征:

1.具体性思维具有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具体内容,反映思维的真实性。

2.目的性思维是围绕一定目的有意识地进行。

3.连贯性思维过程前后衔接,相互联系。

4.实践性能够通过实践予以验证。

5.逻辑性思维过程符合逻辑规律。

思维障碍:

分为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

1.思维形式障碍

1)思维迟缓见于抑郁症

2)思维奔逸躁狂症

3)病理性赘述癫痫、脑器质性及老年性精神障碍

4)思维松驰

5)思维破碎

6)思维贫乏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7)思维中断精神分裂症

8)思维插入

9)思维化声和思维鸣响精神分裂症10)思维扩散和思维被广播同上11)象征性思维同上12)语词新作青春型13)逻辑倒错性思维偏执型精神分裂症14)强迫观念\

2.思维内容障碍:妄想和超价观念(1)妄想:是病人在意识清楚下出现的病理性歪曲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特点:

a.信念无事实根据,但病人坚信不移,不能以亲身经历所纠正,也不能为事实所说服;b.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与个人的利害有关;

c.妄想具有个人特征;

d.妄想内容受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影响,带有浓厚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色彩。

妄想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两种

常见的妄想有9种:1)被害妄想是最常见的一种妄想。偏执型分裂症2)关系妄想病人将环境中无关的事物都认为是与他有关。3)物理影响妄想对分裂症的有诊断意义4)夸大妄想躁狂发作、分裂症、麻痹性痴呆5)罪恶妄想病人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犯了严重错误或不可宽恕的罪行,应管严厉的惩罚,认为自己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以致拒食自杀。分裂症6)嫉妒妄想分裂症、更年期精神障碍7)疑病妄想分裂症、更年期及老年精神障碍8)钟情妄想分裂症9)思维被洞悉感分裂症(三)注意及注意障碍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集中地指向某一定对象的过程。

常见的注意障碍:

1、注意增强主动注意的增强,见于神经症、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2、注意涣散主动注意不易集中见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及多动症。

3、注意减退疲劳状态、神经衰弱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4、注意转移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增强,注意稳定性降低,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不断转换注意对象。见于躁狂症。

5、注意衰退病人不能留意观察和主动将注意集中于外界客观环境。也就是说外界客观事物难以引起病人的注意。为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症状之一。

四、记忆及记忆障碍

记忆为既往事物经验的重现。包括识记、保持、再识及回忆。记忆障碍可分两方面:记忆量方面如记忆增强、记忆减退及遗忘;记忆质方面如借构症、虚构症。

1、记忆减退是指记忆的四个基本过程普遍减退,临床上较多见。早期多是回忆减弱,表现为近记忆减退。见于痴呆病人。

2、遗忘症回忆的丧失,部分或全部不能回忆以往的经历。见于脑卒中发作,颅脑损伤。

3、记忆增强病态的记忆增强,对病前不能够且不重要的事都回忆起来。见于轻躁狂和偏执状态的病人。

4、错构症是记忆错误,对过去曾经历过的事件,在发生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错误回忆,并坚信不移。见于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脑外伤性痴呆。

5、虚构是记忆错误,病人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的记忆缺损。其内容生动,带有荒诞色彩,常瞬间即忘。多见于各种痴呆。

6、心因性遗忘指病人在应激或某种心理因素作用的情况下对某一特定情境的遗忘。多见于应激状态或癔症。

五、智能和智能障碍

智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精神活动功能。是对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运用,用以解决新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

智能活动与感知、记忆、思维有密切关系。智能可表现为理解力、计算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等。

智能障碍分为精神发育迟滞及痴呆两大类型。

1、精神发育迟滞

2、痴呆

3、假性痴呆(1)心因性痴呆(2)童样痴呆(3)抑郁性假性痴呆

六、定向力对时间、地点及人物,以及对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七、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病人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的判断能力。临床上将自知力的程度以及自知力恢复的程度作为判定病情轻重和病情好转程度的重要指标。

二、情感和情感障碍

情感和情绪都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心境是指一种微弱而持续的情感状态。

心境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性质、情感稳定性及情感协调性三种形式的改变。(一)情感性质改变

1、情感高涨情感活动明显增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喜悦,与环境不相符的过分的愉快、欢乐。

2、情感低落是负性情感的增强,轻者表现情绪低落、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唉声叹气。重者忧郁沮丧、悲观绝望,感到自己一无是处,毫无兴趣,有度日如年的之感。

3、焦虑过分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病人表现为紧张恐惧,顾虑重重,认为病情严重而无法治疗,或认为问题复杂无法解决。

4、恐惧

是指面临不利的或危险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应。表现为紧张、害怕、提心吊胆,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悸、气急、出汗、四肢发拦抖,甚至大小便失禁等。

(二)情感稳定性改变

1、情感脆弱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癔症、神经衰弱等。

2、情感淡漠慢性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3、病理性激情癫痫、较严重的颅脑外伤,及精神分裂症。

(三)情感协调性改变

1、情感倒错见于精神分裂症

2、情感幼稚癔症或痴呆

三、意志行为和意志行为的改变

(一)意志和意志障碍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克服困难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为人类独有的心理现象。

正常意志活动的特点:

1、指向性及目的性,指人的意志活动必须有一定的动机及目的。

2、自觉性及坚强性,即对目的有自觉的认识,并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去完成既定的目的。

3、果断性及自制性,即能迅速而正确地做出行动的决定,并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的行动。

临床上常见的意志障碍:

1、意志增强精神分裂症青春型兴奋病人。

2、意志减弱抑郁状态

3、意志缺乏精神分裂症衰退期,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痴呆状态。

(二)运动及行为障碍临床上常见的运动行为障碍:

1、精神运动性兴奋整个精神活动增强。

1)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病人的言语动作增多,是与其思维、情感活动的增多相一致,并和环境密切联系配合。病人活动增多是有目的的,是可理解的,整个精神活动协调,多见于躁狂状态。

2)不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病人的言语动作增多与思维情感不相配合,动作单调杂乱,无动机及目的性,使人难以理解,所以精神活动是不协调的,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