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莆田学院等2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学院等2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学院等2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学院等2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学院等2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福建省莆田市莆田学院等2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据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上记载,周恭王时(公元前922-前900年)格伯用四匹马换三十亩田:周厉王时(公元前877-前841年)章氏用八邑去向鬲换田,又有良氏用五邑换田,结果都顺利成交。这表明当时A.小农经济产生 B.土地交易已经出现 C.井田制度瓦解 D.周王室的税收增加〖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私田”和土地买卖的情况,故选B项;小农经济的产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井田制的瓦解是在战国时期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土地买卖是否向周王室交税,排除D项。故选B项。2.如表所示是部分史籍中关于汉代“博士”的记载。这说明汉代“博士”的设置记载出处博士“(董)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汉书·儒林传》博士“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汉书·成帝纪》博士“学通行修,博学多艺,晓古文、《尔雅》,能属文章者”《汉官六种》A.是治国思想多元化的表现 B.反映了儒学受到挑战的现实C.是文学艺术大发展的因素 D.适应了加强国家治理的大局〖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为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思想上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为提升儒学地位,汉武帝设五经博士,以教授儒学。材料中的《汉书·儒林传》《汉书·成帝纪》和《汉官六种》均记载了汉代“博士”通晓儒家经典,说明汉代“博士”的设置适应了加强国家治理的大局,D项正确;汉初采用黄老无为思想治国,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由此可知,“治国思想多元化”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到佛教、道教挑战,汉代儒学并未受到挑战,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文学艺术大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3.南北朝时期,士庶不婚的现象得到了政权的肯定和支持,甚至平民中的良贱通婚也被禁止。而到了唐代,士庶不婚现象被打破,婚姻中重财的风气逐渐加重,并蔓延到社会下层,“聘财”与“嫁妆”在婚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科举制的发展,社会上才子佳人的观念兴起,文人才子成为理想的择偶对象。这一变化反映了唐朝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的平民化趋势C.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 D.等级制度被打破〖答案〗C〖解析〗材料中通过南北朝时期和唐朝时期婚姻观念对比,说明唐朝时期,婚姻中重财风气盛行;同时科举考试使得一些下层士子,可以获得更多跻身为权贵机会,遂成为理想择偶对象。这反映地是长期以来的“门第观念”逐渐出现动摇,C项正确;商品经济的发展只是材料中重财风气盛行的主要原因,不代表整个材料的意思,排除A项;婚姻观的改变,更多反映地是唐朝庶族阶层获得了更多向上流动的路径,而并非是社会向平民化方向发展,排除C项;D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项。4.据《明皇杂录》记载,每年玄宗生日时,朝廷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在“倾杯乐”的乐曲中,舞马翩翩起舞,“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安史之乱之后,舞马衔杯祝寿这一独特的宫廷娱乐形式也从中国历史上销声匿迹了。1970年,在西安市何家村出土的舞马衔杯纹银壶上的舞马形象,表现的正是舞马衔杯祝寿的生动情景。由此可见,这一银壶的出土()A.见证了唐朝历史的盛衰 B.证实了史书记载的准确翔实C.体现了唐代尚武的风气 D.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历史研究注重史料的相互印证,研究的原则是“孤证不立”,《明皇杂录》属于文献史料,记载了“舞马翩翩起舞”的史实,“何家村出土的舞马衔杯纹银壶”属于出土文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史料,也证实了唐朝史书记载的史实,B项正确;“舞马衔杯纹银壶”只能说明唐朝有舞马现象,不能见证唐朝历史的盛衰,排除A项;“舞马翩翩起舞”体现出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没有体现“尚武”,排除C项;材料主旨未体现对北方游牧民族生活景象的描述,排除D项。故选B项。5.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璃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衡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赣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泊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 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 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目前考古发现宋代纺织品主要是在福建、江苏、湖南、江西、浙江,这些地点都是在南方,说明宋代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海上丝绸贸易,排除A项;宋朝的衣料材质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项;材料体现宋代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无法得出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排除D项。故选B项。6.《元史》卷87载:“至元初,立总制院而领之以国师。总制院者,掌浮图氏之教,兼治吐蕃之事。桑哥(元朝宰相)又以总制院所统西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秩从一品,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据此可知宣政院设立的原因是A.僧俗并用,军民通摄 B.事务繁重,应有所尊C.因俗而制,因地制宜 D.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答案〗B〖解析〗根据“桑哥(元朝宰相)又以总制院所统西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可知元朝总制院管理的事情过于繁重,应该提高其地位,改为宣政院,秩从一品,B项正确;“僧俗并用,军民通摄”是宣政院的管理特点,排除A项;“因俗而制,因地制宜”材料中无体现,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总制院事务繁重,应该提高其地位,而非“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排除D项。故选B项。7.1567年,明穆宗在漳州月港设督饷馆,允许商民出海。其后,出海人数不断增加。据记载,在作为国际贸易中转站的吕宋岛(今属菲律宾),“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者至数万人,往往久居不返”。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的中国()A.弃农经商现象日益普遍 B.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睦邻友好关系得到发展 D.民间海外贸易规模较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出海人数不断增加”“商贩者至数万人”可知,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逐渐合法化,使海商增多,对外贸易规模扩大,D项正确;商民进行海外贸易不等于弃农经商,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掠夺地,排除B项;材料强调明朝中后期民间海外贸易规模较大,而不是与邻国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8.如表反映二人争论的问题是1889年张之洞与李鸿章的争论主张张之洞储铁宜急,勘路宜缓……前六七年积款积铁,后三四年兴工修造(铁路)……岂有地球之上独中华之铁皆是弃物?李鸿章筹划开矿,炼成铁条(钢轨),器款甚巨,岂能各省同开?……日本铁路日增,至今工料皆用土产,惟钢轨等项仍购西洋。A.洋务运动要不要借鉴明治维新 B.兴办炼铁业可否举借外债C.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孰重孰轻 D.修筑铁路与炼铁孰先孰后〖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张之洞认为应该先炼铁然后修筑铁路,李鸿章认为应该先修筑铁路然后炼铁,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张之洞与李鸿章争论“洋务运动要不要借鉴明治维新”“兴办炼铁业可否举借外债”“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孰重孰轻”方面的信息,排除ABC项。故选D项。9.结合所学,分析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1895-1911年商办工业企业行业结构状况表(部分)类别1895-1900年1901-1904年1905-1911年创办企业数资本额(万元)创办企业数资本额(万元)创办企业数资本额(万元)轻工业1111524.8621515.84085198.1重矿业18376.7204860772322.7交通业5362.2433459.91043926.9——据《中国现代化历程》资料整理订定A.重矿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B.以轻工业为主的民族工业发展相对较快C.传统经济形式已然淡出历史舞台 D.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答案〗B〖解析〗由材料“1895—1911年商办工业企业行业结构状况表”可知,1895—1911年各阶段的商办工业企业中,轻工业的创办企业数和资本额始终增长较快,说明清末时期以轻工业为主的民族工业发展相对较快,B项正确;重矿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由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近代,传统的小农经济形式一直存在,直到三大改造完成后才淡出历史舞台,排除C项;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才建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0.20世纪初,梁启超著《新民说》,认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以若是之民,得若是之政府官吏,行若是之政”,“故民智、民力、民德不进者,虽有英仁之君相,行一时之善政,移时而扫地以尽矣”。这反映出当时梁启超A.迎合国民革命的诉求 B.维护民主宪政的成果C.强调思想启蒙的作用 D.揭露清末新政的虚伪〖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初,梁启超认识到“新民”是实现社会变革的迫切任务,C项正确;国民革命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20世纪初,中国并未建立“民主宪政”,排除B项;材料并未直接涉及清末新政,排除D项。故选C项。11.1918年,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名作《娜拉》在中国出版,主人公娜拉不甘心做“丈夫的傀儡”而离家出走的行为被称赞为体现了“女性的自觉”,后来鲁迅发表《娜拉走后怎样》,则作如下比喻:“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小鸟”代表尚未觉醒的女性 B.“笼子”是指落后的经济形态C.“无路”源于君主专制的压迫 D.“鹰”等是指社会上的旧势力〖答案〗D〖解析〗鲁迅所说的“鹰”等威胁到了出笼后的“小鸟”,这是鲁迅对当时社会的抨击与鞭挞,所以“鹰”等指的是社会上的旧势力,D项正确;“小鸟”代表的是已经觉醒的女性,排除A项;“笼子”指的是的社会的束缚,而非落后的经济形态,排除B项;“无路”指的是没有女性能够独立生存的社会环境,且1918年君主专制已不再是主流政体,排除C项。故选D项。12.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除报刊、路牌、招贴外,月份牌、车身、橱窗、广播、霓虹灯等都成为刊登广告经常使用的载体。而且广告的使用不再局限于个别城市,而是蔓延至全国大部分地方,甚至四川、贵州等偏远地区也出现了广告。由此可见A.民族工业发展空间获得拓展 B.营销方式创新促进社会发展C.社会经济发展活力有所增强 D.经济大危机对中国影响有限〖答案〗C〖解析〗材料的“类似广告大量出现”可以知道,在民国初由于新闻媒体的发展,民族企业采用新的营销方式来宣传产品,社会经济发展活力有所增强,C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民族工业的发展空间问题,排除A项;材料中未说明商品营销方式的变化促进社会进步,排除B项;经济大危机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3.孙中山在《建国方略》(1917—1920年)中谈到:“满清之颠覆者,此心成之也;民国之建设者,此心败之也。夫革命党之心理,于成功之始,则被‘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之说所奴,而视吾策为空言,遂放弃建设之责任。……故先作学说,以破此心理之大敌,而出国人之思想于迷津,庶几吾之建国方略,或不致再被国人视为理想空谈也。”这反映了孙中山强调()A.思想文化建设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性 B.辛亥革命缺乏统一的领导核心C.革命党人要有健全的心理素质 D.民主革命比民主建设更容易成功〖答案〗A〖解析〗辛亥革命失败后,在1917—1920年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对建国提出一系列设想。开篇便是心理建设,强调“夫革命党之心理,于成功之始,则被‘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之说所奴,而视吾策为空言,遂放弃建设之责任”,他认为民国建设首要在于民众思想解放与建设,增强信心进行民国建设,故A项符合题意,C项错误;被“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之说所奴,而视吾策为空言”可见缺乏统一领导是因为受“知易行难”观念的影响,故B项不符合题意;D项无法从材料中反映。故选A项。14.毛泽东在一份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满怀信心地指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毛泽东满怀信心是由于A.中国革命正处于高潮阶段 B.国民政府的覆灭指日可待C.党内左倾错误得到了纠正 D.革命道路理论已逐渐形成〖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可知当时的毛泽东已经意识到了广大山区和农村地区对革命的重要性,说明当时毛泽东已经逐渐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D项正确;位于农村的土地革命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低潮阶段,排除A项;土地革命时期的国民政府统治势力依然比较顽强,处于敌强我弱的境地,排除B项;1941年延安整风运动时期,党内的左倾错误才彻底得到纠正,排除C项。故选D项。15.抗日战争时期,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被称作“解放区”;在解放战争时期由控制的区域亦被称作“解放区”。材料中两个“解放区”的含义分别是()A.武装割据、人民主权 B.民族解放、民主自由C.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民族解放、思想解放〖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抗战时期,中共的主要敌人是日本侵略者,主要目标是求民族解放,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主要目标是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目标是求民主自由,B项正确;武装割据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A项;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C项;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主要目标都不是思想解放,排除D项。故选B项。16.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A.太平洋战场战事结束最早B.苏联对日作战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C.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D.美国没有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西非战场最早结束战事,排除A。B项说法错误,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给予日本关东军最后打击,排除。中国的抗日战争历时14年,付出了的巨大牺牲和经济损失,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故C项正确。D项说法错误,美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并做出了重大牺牲,排除。二、综合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北魏军镇简介:北魏时期,为保卫都城、防卫北方游牧民族柔然的进攻,国家在北方边境设置六个军镇;其设置增强了北魏的军事防御能力,巩固了政权,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介清中期的市镇,并简要说明北魏与清朝两种“镇”的本质不同。〖答案〗

市镇简介:明清时期,随着工商业经济的繁荣、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在江南等地形成了一大批中小市镇;它是城市与农村经济的联系媒介,便利了人们日常生活,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本质不同:北魏的军镇是国家设置的军事要塞,清朝市镇是随商品经济发展而自然形成的区域性工商业中心。〖解析〗市镇简介:结合所学知识,清朝的市镇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工商业经济的繁荣;这些市镇的出现又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工商业经济的繁荣、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在江南等地形成了一大批中小市镇;它是城市与农村经济的联系媒介,便利了人们日常生活,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本质不同:由材料“北魏时期,为保卫都城、防卫北方游牧民族柔然的进攻,国家在北方边境设置六个军镇;”可分析出北魏的军镇是国家设置的军事要塞,而清朝市镇是随商品经济发展而自然形成的区域性工商业中心。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中期起,徽州商人在江南经营棉布业极为突出。正德、嘉靖时,徽商程楷兄弟,东贾吴,北贾鲁,“乃吴、鲁人皆乐与少君兄弟游”。嘉靖时,歙县程氏、潘汀州和潘仕等皆曾在苏州经营布业。嘉靖、隆庆时人潘次君者,在江淮业盐,南京业典当,浙江业粮食,而在吴地经营棉布。又如吴良儒,即在吴淞江一带,“以泉布起”,经商的同时,时时奉母起居,“捆载相及,月计者月至,岁计者岁输”,以尽孝道。——范金民《明清时代的徽商与江南棉布业》材料二明清两朝全国录取进士51681人,其中明代为24866人,清代为26815人。江南共考取进士7877人,占全国15.24%,其中明代为3864人,占全国的15.54%,清代为4013人,占全国14.95%。总体而言,明清两代每7个进士,就有1个多出自江南。江南进士不但数量多,而且名次前,最为显赫,明代状元近四分之一和清代状元半数以上出自江南,三鼎甲往往为江南人囊括。自顺治十五年到康熙三十三年的14个状元,清一色是江南人。连中三元者,清代全国仅2人,苏州有其一(即钱棨),“三元坊高竖学宫道左”,天下荣之。人称“国朝文运之盛,江苏为最,他省皆不及也”。不仅如此,江南还出现了父子鼎甲、兄弟鼎甲、祖孙状元、叔侄状元等自古稀见的科第盛况。——范金民《江南地域文化的魅力》注:材料中的江南地区相当于现在的江苏省范围内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五个市,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三市,还有上海市,也就是江浙的8个省辖市加上海这1个直辖市的范围,面积大约为40000平方公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中反映的明清经济现象。(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明清江南科举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现象:①徽州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商帮)——徽商;②工商业发达地区,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2)特点:①科举中第的进士多,名次前;②江南地区盛产状元。原因:①江南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进步,人才辈出;②江南地区家族读书治学传统浓厚。〖解析〗(1)现象:根据材料“自明朝后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安徽南部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可知,徽州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商帮)——徽商;根据材料“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可知,工商业发达地区,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2)特点:根据材料二“江南进士不但数量多,而且名次前”和“明代状元近四分之一和清代状元半数以上出自江南”可知,科举中第的进士多,名次前及江南地区盛产状元。原因:根据材料一中的经济发展盛况及“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可推知江南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进步,人才辈出;根据材料“南还出现了父子鼎甲、兄弟鼎甲、祖孙状元、叔侄状元等自古稀见的科第盛况”可推知江南地区家族读书治学传统浓厚。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次会议是在全国抗战刚刚开始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阐明了党在抗战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会后,党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变敌后为抗日前线。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民主的模范区。——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材料二随着抗日战争的推进,特别是国民党发动了多次反共高潮,使广大人民对抗战前途和中国的未来日益担忧。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成为一个关系重大的理论问题。……经过革命胜利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反复比较,经过整风运动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学习讨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科学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乃势所必然。——引自《中国近代史》编写组编《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召开的这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的名称,说明陕甘宁边区在全国抗日根据地中的地位,请用关键词归纳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作用。(2)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时期。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最重大的理论成果及其对“中国向何处去”时代之问的回答。(3)“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乃势所必然”,结合所学简要论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名称:洛川会议。地位: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抗日民主的模范区。作用:中流砥柱。(2)成果:新民主主义理论。回答: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3)论述:毛泽东思想是在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而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党的七大之后,全党同志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团结一致,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英勇奋斗。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思想基础。〖解析〗【小问1】名称: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37年8月(中国)。根据材料一“这次会议是在全国抗战刚刚开始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召开的这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的名称是洛川会议。地位: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一“建立抗日根据地,变敌后为抗日前线。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民主的模范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陕甘宁边区在全国抗日根据地中的地位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抗日民主的模范区。作用: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一“建立抗日根据地,变敌后为抗日前线。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民主的模范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将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作用归纳为“中流砥柱”。【小问2】成果: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延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科学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乃势所必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民主主义理论。回答: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延安时期(中国)。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相关史实可知,对“中国向何处去”时代之问的回答应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小问3】论述: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三“经过革命胜利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反复比较,经过整风运动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学习讨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科学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乃势所必然。”并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史实可知,毛泽东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