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人教版地理荒漠化的防治试题同步测试题_第1页
高二人教版地理荒漠化的防治试题同步测试题_第2页
高二人教版地理荒漠化的防治试题同步测试题_第3页
高二人教版地理荒漠化的防治试题同步测试题_第4页
高二人教版地理荒漠化的防治试题同步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人教版地理荒漠化的防治试题同步测试题2019地理学以往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今日已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小编打算了高二人教版地理荒漠化的防治试题同步测试题,详细请看以下内容。(一)选择题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由于气候改变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等类型。据此回答1-3题:1.下列荒漠的分布与其主要缘由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拉丁美洲南端东岸地区的荒漠—地形B阿拉伯半岛上的荒漠—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限制下C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靠近赤道地区---地形D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内陆`2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A大面积植树造林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D退耕还草3江南红壤与黄淮海平原盐碱地发展种植业需改造的共同自然因素是A地形B土壤C干湿状况D热量4.关于呼伦贝尔草原的荒漠及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荒漠多为原生性荒漠,小部分为次生性荒漠B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荒漠化圈C土地荒漠化成点状及线状分布D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缘由是水资源利用不当5.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是A以山地、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B东部是高原,西部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C贺兰山是最高大的山脉,南北走向且位于中部D.内蒙古高原跨半干旱、干旱区,横贯本区东西6.下列地区中,依靠冰雪融水和地下水浇灌发展成为我国闻名浇灌农业区的是A.河套平原B.宁夏平原C.河西走廊D.成都平原7.2019年3月,我国科学工作者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发觉表明A荒漠化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p#分页标题#e#B荒漠化完全是斗争、瘟疫等人为因素造成的。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的主因。D.荒漠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8.锡林郭勒草原牧区居民点旁边草场退化的主要缘由是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9.我国目前荒漠化仍在扩散的地区主要是A.水田和旱作地区B.旱农地区和草原牧区C.河谷灌区和草原牧区D.旱农地区和高原地区(2019年烟台期末)201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沙漠和沙漠化”,口号是“莫使旱地变荒漠”,这个口号突出强调这一人类所面临的紧迫环境问题。据此回答10-12题。10.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不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逼的是A干旱的气候条件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C人口激增D过度放牧11.在现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确定性作用的是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B人类活动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D气候变异12.为监测并分析荒漠化面积的发展改变趋势,采纳的现代技术是①全球定位系统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④雷达系统A①②B.③C①③D.④13.我国下列地区及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A江南丘陵——红漠化B黄土高原——盐渍化C云贵高原——沙漠化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石漠化14.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缘由是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②植被破坏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15.我国西北地区某地绿洲退化严峻,对这一现象的缘由推想中,最不行能成立的是A.人口增长快速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加C.水源污染严峻且难治理D.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发展粮食生产(二)综合题16.读下述材料及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依据国家××局防治沙漠化管理中心透露,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风沙带目前已达270万平方千米左右,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三十。目前沙化土地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13个省区市已经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约4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的风沙带。资料(二)2019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支持中国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建立伙伴关系筹资国际会议传出信息: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峻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干脆经济损失高达540多亿元,平均每天损失1.5亿元。#p#分页标题#e#(1)我国这个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缘由:①②(2)该地区荒漠化严峻的缘由。(3)A地沙漠的名称是;B地沙漠所在省区是、该省区土地荒漠化向东、向南扩展的缘由。(4)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实行的主要措施有哪些?(5)华北地区哪种天气现象是土地荒漠化加剧的反映?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地区治沙工程名称作用(2)b铁路途是(3)c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是(4)d地区农业应走的道路。18.“据报道,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黑龙江三江平原、内蒙古、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哈密地区共53个县级单位的1986年和2019年卫星遥感图象进行的判读比较,发觉上述四省区10年中开垦土地的总面积近3000万亩(其中开垦草地约1800万亩、开垦荒地约1200万亩),而实际新增的耕地总面积仅1500万亩……当地群众看到开垦后对撂荒的土地,心疼的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1)我国在进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时采纳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发觉上述地区10年中被撂荒的土地竟达开垦总面积的%。(2)从水分资源状况分析,以上地区除三江平原属地区以外,其他地区大部分属于和地区,土地被撂荒的主要缘由在于。(3)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上述土地被撂荒的地区应实行的合理的针对性措施主要有(填一个或一个以上字母,多填错填均不得分)A.禁止刨草毁林,杜绝滥垦。B.精耕细作,提高粮食产量C.筑沟开渠,进行合理浇灌。D.引进耐碱作物品种,改良盐碱化土地E.树种草,营造防护林F.采纳机械化耕作,禁用化肥、农药G.退耕还牧,进行合理放牧六、实力提升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丢失,形成犹如荒漠的景观。据此回答1-2题1.土地荒漠化包括①土地沙漠化②石质荒漠化③土地污染④次生盐渍化⑤水土流失⑥沙尘暴A.①②④B.③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2.可能发生荒漠化的地区有①干旱地区②半干旱地区③半潮湿地区④热带地区⑤两极地区⑥草场牧区⑦商业地区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①③⑤⑦D.①②③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包括气候改变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把荒漠化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等类型。回答3-5题。#p#分页标题#e#3.下列荒漠的分布于其主要缘由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拉丁美洲南端东岸区的荒漠---山地背风坡B.阿拉伯半岛的荒漠---在剧烈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限制下C.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靠近赤道地区---地形D.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内陆4.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途径是A.大面积植树造林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D.退耕还林5.江南红壤和黄淮海平原盐碱地发展种植业需改造的共同自然因素是A.地形B.土壤C.干湿状况D.热量6.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B.以消退贫困为核心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7.(2019年上海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今春以来,我国北方,特殊是华北地区接二连三出现沙尘天气,时间之早、频度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历史同期所罕见,给华北地区的交通、环境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1)我国、和华北一带冬春季常遭遇风沙灾难,风将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地区,形成沙尘天气。(2)造成北方沙尘现象加剧的缘由,除了等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主要是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和行为,造成的恶果;在林区的行为,导致地表水分削减,风沙天气多发。(3)治理风沙、减轻灾难的有效途径是。8.(2019年广东卷)美国中部平原是世界沙尘暴多发地区之一。(1)该区域沙尘暴多发的季节是(2)该段时期,影响该区域的风越过山地,到达平原地区时,温度上升,变得干燥。(3)由于100多年前对该地区的过度开发,导致了,才使该地区沙尘暴日益频繁。七、课后教学反思荒漠化防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B3.B4.B5.B6.B7.C8.B9.B10.B11.B12.B13.A14.B15.C二、综合题16.(1)干旱深居内陆多山岭阻隔(2)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3)塔克拉玛干内蒙古自治区该地区西部、北部是沙漠集中分布区,在强大的西北风作用下,沙漠向东、向南扩展。(4)营造“三北”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林还牧,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止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p#分页标题#e#(5)常常出现的沙尘天气。17.(1)草方格沙障可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2)包兰线(3)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18.(1)遥感50(2)潮湿干旱半干旱滥垦草场导致土地沙漠化(3)AEG19.(1)东北西北西北季(或西北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