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重点中学高二(上)开学生物试卷(8月份)(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重点中学高二(上)开学生物试卷(8月份)(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重点中学高二(上)开学生物试卷(8月份)(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重点中学高二(上)开学生物试卷(8月份)(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重点中学高二(上)开学生物试卷(8月份)(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重点中学高二(上)开学

生物试卷(8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1.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是由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制成的,它可以选择性地绑定在癌

细胞上,使癌症手术更加容易、有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组成蝎毒“染色剂”的化学元素有C、H、0、N等

B.这种染色剂的合成、加工和分泌需要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患者可以通过口服的方法摄入这种“染色剂”

D.氯代毒素能够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可能与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器膜是细菌进行代谢的结构基础

B.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但细胞膜却是细胞的边界

C.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赤道板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D.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分布在细胞核中,所以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3.人体在饥饿时,肠腔的葡萄糖通过SGLT1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进食

后,由于葡萄糖浓度升高,小肠上皮细胞通过GLUT2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速

率比通过SGLT1快数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成熟红细胞膜上无SGLT1载体蛋白

B.上述两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需要消耗能量

C.上述两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可以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两种载体蛋白的合成都与核糖体有关

4.与野生型拟南芥WT相比,突变体tl和t2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在叶肉细胞中的分

布及位置不同(图a,示意图),造成叶绿体相对受光面积的不同(图b),进而引起光合速

率差异,但叶绿素含量及其它性状基本一致。在不考虑叶绿体运动的前提下,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90

界(

阿%

洪)

建60

o

ab

A.t2比tl具有更高的光饱和点(光合速率不再随光强增加而增加时的光照强度)

B.tl比t2具有更低的光补偿点(光合吸收C02与呼吸释放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C.三者光合速率的高低与叶绿素的含量无关

D.三者光合速率的差异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变大

5.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根据DNA合成情况,分裂间期又分为Gi

期、S期和Gz期。只有当相应的过程正常完成,细胞周期才能进下入一个阶段运行.研究证

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在细胞顺利通过检查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DK可与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形成CDK〃Cyclin复合物,推动细胞跨越细胞周期各时期转换的检查

点,且不同的CDK//Cyclin复合物在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作用不同(如图)。下列有关叙述

错误的是()

A.细胞由静止状态进入细胞周期时首先合成的细胞周期蛋白是CDK/CyclinD

B.检验染色体是否都与纺锤体相连的细胞周期蛋白是CDK/CyclinC

C.与Gi期相比,G2期的DNA数与染色体组数均加倍

D.胸背(TdR)双阻断法可使细胞周期同步化,若Gi、S、G2、M期依次为10h、7h、3h、

lh,第一次阻断时,用TdR处理的时间应不小于14h

6.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28)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

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

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

A.珍珠贝若按图1的方式进行细胞分裂,可以形成14个四分体

B.若某细胞属于类型d,取自卵巢,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C.若b、c、d、e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四者出现的先后顺序为bdce

D.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最可能发生在图2中的b、d

7.某自花传粉植物,有紫花和白花性状,受细胞核基因控制。选择某紫色植株自交,所得子

代数量足够多,统计发现R中开白花植株的比例为看其余均开紫花(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

换)。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若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对亲本植株进行测交,则子代中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B.若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R的紫花植株进行自交,后代中有关的植株开白花

C.若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可能是杂合子植株产生的某种配子中有,不参与受精

D.若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R的紫花植株进行自交,后代中有?的植株开白花

8.如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对该家系分析正确的是()

A.此病为隐性遗传病B.n-7不会向后代传递该致病基因

c.n-3再生儿子必为患者D.n-i和m-4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

9.如图为a-原肌球蛋白基因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原肌球蛋白基因

.............................q:DNA

[转录①

---------------j-----------------前休RNA

J剪去无意义片段②

MB•as■■.•

不同细胞]中选择性剪接③

5*—一八人/UA------3'平滑肌mRNA

5'«-Z'/dp---....3,成肌细胞mRNA

5,―--3'成纤维细胞mRNA

I翻译④

A.RNA聚合酶与DNA某一部位结合后对整个DNA进行转录

B.氢键的断裂和形成都可在①④过程发生,且都需要酶的催化

C.①②③④过程体现了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不同细胞中同一基因可以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

10.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瑞典科学家斯万特•佩博,以表彰他在已灭绝古人类

基因组和人类演化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研究表明,在具有欧洲或亚洲血统的现代人类中,

大约有1%至4%的基因组来自已灭绝的尼安德特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测序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B.细胞核基因和线粒体DNA发生的突变均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尼安德特人的灭绝,可能是因为其不适应变化的环境

D.DNA碱基序列的差异性可揭示古人类与现代人亲缘关系的远近

1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

②血浆蛋白、0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02和胰岛素

④激素、呼吸酶和氨基酸

⑤进入胃中的牛奶

⑥口服多酶片

⑦肌肉注射的青霉素

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②③⑦B.①②③⑦C.①②③⑦⑧D.①②③⑥⑦⑧

12.某实验小组将加入抗凝剂和生理盐水的新鲜绵羊血液进行离心,结果如图甲;接着取上

清液,分别向其中滴加O.lmol/L的HC1和O.lmol/L的NaOH,同时用蒸锵水作对照,结果如

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上清液

5沉淀物

国••

甲乙

A.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胭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红蛋白

B.沉淀物主要是大分子血浆蛋白

C.图乙实验中HC1、NaOH的浓度和滴数为自变量

D.图乙实验结果表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13.下列与人体内环境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尿素、胆固醇、血浆蛋白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pH、渗透压、温度处于动态平衡中

C.外界环境的变化较小,内环境的稳态就不会遭到破坏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14.下列关于脑和脊髓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喝醉酒的人语无伦次,走路歪斜,原因是酒精麻痹了大脑

C.临床上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的病人,其肯定没有受损的部位是脑干

D.平衡木运动员训练时,调节躯体平衡和协调运动的主要结构是小脑

15.如图表示某时刻神经纤维膜电位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丁区是Na+内流所致

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可能是从乙到丁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可能是从左到右,也可能是从右到左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0分)

16.请据图回答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问题:

2

1

0

1C

2丙AB光照强度

(1)图甲代表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其中光反应的场所是,a、b可提供给暗反应阶

段用于对的还原。

(2)图乙中的A、B、C分别代表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A阶段的场所是,能产生

大量能量的是阶段(填字母)。

(3)图丙表示在相同环境条件下,I、II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02吸收量的变化

曲线图。

当光照强度为A时,I植物的光合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II植

物的光合速率,原因是,此光照下I植物若要正常生长,每天至少照光小

时。

(4)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也可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质量来衡量,某生物兴

趣小组想用此方法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请你与他们共同完成此实验设计:

①将一株正常生长的植物幼苗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不做处理,另一部分(b)处

理;

②采用适当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转移;

③在适宜光照下照射lh,;

④通过计算,即可求出lh内a叶片被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

17.果蝇的眼色受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和D/d控制,其中A/a和B/b基因位于

常染色体上。基因A编码的酶催化白色前体物1合成猩红色色素,基因B编码的酶催化白色

前体物2合成棕色色素,基因D编码果蝇复眼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此载体负责将猩红色色素

和棕色色素运入复眼中,隐性基因a、b和d无上述功能。野生型果蝇的眼色为暗红色,复眼

中同时含有猩红色色素和棕色色素。某实验室中保存有野生型、猩红眼突变型、棕眼突变型

及白眼突变型等纯种果蝇,除野生型外,突变型果蝇均发生了1对基因的隐性突变。回答下

列问题:

(1)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甲同学将棕眼型果蝇与野生型果蝇杂交,眄为野生型,F2为野生

型:棕眼型=3:1。F2果蝇出现3:1性状分离比时能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理由是。

能验证基因分离规律的杂交组合还有»

(2)乙同学将棕眼型果蝇和猩红眼型果蝇杂交,Fi自由交配得F2。理论上,当F2中野生型

果蝇占时可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为进一步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让一只R

雄蝇与一只F2的单对交配,当子代果蝇的性状分离比为时可进一步验证基

因自由组合定律。

(3)丙同学拟探究基因D/d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受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启发,在对实

验方案进行优化后,丙同学的实验思路及实验预期是:

实验思路:。

实验预期:。

18.如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的物质交换。

并葬物质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其中A代表,B代表,C代表。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E。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1-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

境要经过系统、系统。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等,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系统、系统。

(5)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答案和解析

I.【答案】c

【解析】解:A、B、蝎毒“染色剂”是由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制成的,说明这种染色剂属于

分泌蛋白,因此组成蝎毒“染色剂”的化学元素有C、H、0、N等,这种染色剂的合成、加工和

分泌需要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A、B正确;

C、蝎毒“染色剂”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道中的蛋白前水解而失去作用,因此

患者不能通过口服的方法摄入这种“染色剂”,C错误;

D、氯代毒素能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说明氯代毒素能被癌细胞特异性地识别,可能与癌细

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D正确;

故选:Co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细胞膜

的结构与功能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以题意信息为切入点,从中抽提出关键的信息:蝎毒“染色剂”是一种分泌蛋

白、能被癌细胞识别,据此围绕“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细胞膜的结构与

功能”的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各选项。

2.【答案】B

【解析】解:A、原核生物不含有除核糖体以外的细胞器,A错误;

B、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细胞壁是全透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是细胞

的边界,B正确;

C、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板形成细胞壁,因此细胞板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C错

误;

D、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所以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

制中心,D错误。

故选:Bo

1、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而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是全透的。

2、高尔基体参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和分泌,在植物细胞中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本题考查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各细胞器的功能。

3.【答案】B

【解析】解:A、SGLT1和GLUT2都属于载体蛋白,但是SGLT1是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人体

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无SGLT1载体蛋白,A正确;

B、小肠上皮细胞通过GLUT2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

B错误;

C、上述两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可以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

D、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所以两种载体蛋白的合成都与核糖体有关,D正确。

故选:Bo

葡萄糖通过SGLT1,运输方向是逆浓度梯度进行,需要载体,属于主动运输;葡萄糖通过GLUT2,

运输方向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本题结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学生判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属于中档题。

4.【答案】D

【解析】解:A、图1可知,tl较多的叶绿体分布在光照下,t2较少的叶绿体分布在光照下,由

此可推断,t2比tl具有更高的光饱和点(光合速率不再随光强增加而增加时的光照强度),A正

确:

B、图1可知,tl较多的叶绿体分布在光照下,t2较少的叶绿体分布在光照下,由此可推断,tl

比t2具有更低的光补偿点(光合吸收C02与呼吸释放CO?等量时的光照强度),B正确;

C、通过题干信息可知,三者的叶绿素含量及其它性状基本一致,由此推测,三者光合速率的高

低与叶绿素的含量无关,C正确;

D、三者光合速率的差异,在一定光照强度下,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变大,但是超过光的饱和点,

再增大光照强度三者光合速率的差异不再变化,D错误。

故选:D。

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由于绿色植物每时每刻都要进行细胞呼吸,所以在光下测定

植物光合强度时,实际测得的数值应为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代数和(称为“表观光合作用强度

co窗>-

光补偿点年

重光饱和点

-/a—►光照强度

'在黑暗中呼吸所放出的co、量

A表示植物呼吸作用强度,A点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B点表示光补偿点,C点表示光饱和点。

熟知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之一,能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

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必备能力,掌握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因素的影响机理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A、细胞由静止状态进入细胞周期即进入Gi期,首先合成的是CDK/CyclinD,A正

确;

B、染色体与纺锤体相连的时期是分裂期,即M期,此时发挥作用的是CDK/CyclinC,故检验染

色体是否都与纺锤体相连的细胞周期蛋白是CDK/CyclinC,B正确;

C、与Gi期相比,G2期的DNA数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故染色体组数相同,C错误;

D、胸背(TdR)双阻断法可使细胞周期同步化,若Gi、S、G2、M期依次为10h、7h、3h、lh,

经常一次阻断,S期细胞立刻被抑制,其余细胞最终停留在Gi/S交界处,至多停留在S/G2交界处,

前者通过7h达到后者,后者通过3+l+10=14h到达下一个周期的前者,因此若要使所有细胞均停

留在G/S交界处,第二次阻断应该在第一次洗去TdR之后7h到14h进行,D正确。

故选:Co

分析图形:细胞周期分为G3S、G2和M期,进入下一个时期都需要CDK发挥作用,且CDK与

不同的Cyclin形成复合物。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周期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6.【答案】C

【解析】解:A、图1中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属于有丝分裂后期,而四分体出

现在减数分裂I前期,A错误;

B、细胞d内染色体:DNA=1:2,染色体数等于体细胞的一半而DNA数等于体细胞,说明该细

胞处于减数分裂II前期、中期;又因为取自卵巢,说明该细胞可能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B错误;

C、由图2可知,细胞b内染色体:DNA=1:2,且染色体数等于体细胞,说明细胞已经完成DNA复

制,可能是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者处于减数分裂I过程;细胞c中染色体:DNA=1:1,且染色

体与DNA分子数都与体细胞相等,可能是DNA复制之前的有丝分裂或者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

期以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d内染色体:DNA=1:2,且染色体数等于体细胞的一半,

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H前期、中期;细胞e中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和DNA数均等

于体细胞的一半,说明细胞为生殖细胞,因此b、c、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四者出现

的先后顺序是bdce,C正确;

D、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体现在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

即减数分裂I后期,所以对应在图2的细胞类型b中体现,D错误。

故选:C。

图1中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图2中a细胞内染色体和DNA都

是体细胞内的2倍,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末期分裂结束前;细胞b内染色体数等于体

细胞,而DNA数等于体细胞的2倍,说明细胞已经完成DNA复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

期或者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细胞c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都与体细胞相等,说明该细胞处

于DNA复制之前的有丝分裂或者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分裂间期以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

胞d内染色体数等于体细胞的一半而DNA数等于体细胞,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

期、中期;细胞e中染色体和DNA数均等于体细胞的一半,说明细胞为生殖细胞。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数目变化及每个时期的特点需要熟记后方能准确做题。

7.【答案】D

【解析】解;A、由题可知,某紫色植株自交,所得子代数量足够多,统计发现B中开白花植株

的比例为,,其余均开紫花,说明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其余都为白花,因此亲本为AaBb测交

1O

后子代为AaBb、Aabb、aaBb、aabb表现为紫花:白花=3:1,A正确;

B、若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Fi的紫花植株为^AABB、^AaBB、;AABb、

:AaBb,自交以后〈AaBB的后代aaBB开白花,比例为衣卜白开白花,:AABb的自交后代为AAbb

开白花,比例为开白花,:AaBb进行自交后代Aabb、aaBb^aabb开白花比例为白白与

9418991636

所以B的紫花植株自交后代中有白花植株为14+白羌B正确;

18183636

C、若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即紫花亲本为杂合子Aa,若某一种配子与不参与受精,即A:a=l:7,

另外一种配子A:a=l:1,产生的后代符合开白花植株的比例为,,C正确;

D、若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是某一种配子不参与受精,即A:a=l:7,另外一种配子A:

a=l:1,产生的后代符合开白花植株的比例为,,则Fi为AA:Aa:aa=l:8:7,Fi的紫花植株

10

进行自交,则只有Aa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白花植株,其比例为京D错误。

7Iolo

故选:D。

I、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

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种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

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本题考查学生从题干中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孟德尔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做出正确判断,属

于应用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

8.【答案】B

【解析】解:A、从图上看,该病每一代都有患病个体,再结合题意,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

所以该病的遗传符合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A错误;

B、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H-7正常,不携带致病基因,不会向后代传递该致病基因,B正确;

c、n-3患病,但其女儿m-4正常,所以n-3基因型为xAxa,11-3与11-4(*2丫)再生儿子基因

型为XAY、XaY,患病概率为,C错误;

D、由分析可知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川-1和m-4正常,故HI-1和m-4基因型都是xaxa,不携

带该病的致病基因,D错误。

故选:Bo

根据题意结合系谱图进行分析,已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n-3

患病,其父亲口-1也应该是患者,但系谱图显示口-1正常,所以该病不是伴X隐性遗传病,而是

伴X显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为A、a。

本题旨在考查学会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正确计算

遗传病的发病概率。

9【答案】D

【解析】A、由图示可知,RNA聚合酶与DNA某一部位结合后对基因所存在的部分进行转录,A

错误;

B、①④过程均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氢键的形成都不需要酶的催化,B错误;

C、③过程体现了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错误;

D、不同的细胞中同一段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有区别,因此同一基因可以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

质,D正确。

故选D。

图示是a-原肌球蛋白基因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过程,①表示a-原肌球蛋白基因转录形成前体

RNA,②表示剪去前体RNA无意义片段,③表示在不同细胞中进行选择性剪接形成成熟的mRNA,

④表示成熟的mRNA翻译形成蛋白质。

本题考查遗传信息表达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

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

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0.【答案】A

【解析】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A错误;

B、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细胞核基因和线粒体DNA发生的突变均能为生物进化

提供原材料,B正确: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尼安德特人的灭绝,可能是因为其不适应变化的环境,C正确;

D、DNA的碱基序列可表示遗传信息,故DNA碱基序列的差异性可揭示古人类与现代人亲缘关

系的远近,D正确。

故选:Ao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

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

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解:①血液不属于人体内环境,血液中的血浆属于人体内环境,①不符合题意;

②血浆蛋白、。2和葡萄糖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②符合题意;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③符合题意;

④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④不符合题意;

⑤进入胃中的牛奶位于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直接相通,消化道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⑤不符合题意;

⑥口服的多酶片位于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直接相通,消化道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⑥不符合题意;

⑦肌肉注射的青霉素直接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是内环境的组成部分,⑦符合题意;

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发生在输卵管,输卵管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⑧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

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媒介。

2、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

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的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

细胞的代谢产物:CCh、水分、尿素等。

3、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

有关的醐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

本题考查内环境和稳态的知识,考生识记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明确内环境的成分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D

【解析】解:A、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JR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

含血浆蛋白,A错误;

B、沉淀物主要是血细胞,B错误;

C、图乙实验中HC1、NaOH的滴数和种类为自变量,而浓度是无关变量,C错误;

D、实验结果表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D正确。

故选:D。

1、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

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化学成分的稳态。

2、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

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Ch/NaHCCh,NaH2POVNazHPCM等,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

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

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

影响不大。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及实验设计思路。考查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13.【答案】A

【解析】解:A、尿素、胆固醇、血浆蛋白在血浆中存在,故属于内环境,A正确;

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pH、渗透压、温度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B

错误;

C、外界环境的变化较小,内环境的稳态也可能会因病原体的入侵而遭到破坏,C错误;

D、细胞质基质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故选:A。

1、人体的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

2、人体内环境成分一般包括: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等)、代谢废物(二氧化

碳、尿素等)、调节物质(激素、抗体、递质等)、其他物质(纤维蛋白原等)。

3、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

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能

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4.【答案】B

【解析】解:A、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也是感觉的产生部位,A正确;

B、人喝醉酒后,走路摇摇晃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小脑;发生语无伦次的现象,

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B错误;

C、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

与脑干的功能有关,所以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活动的病人,他肯定没有受损伤

的部位是脑干,C正确:

D、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因此平衡木运动员表演时,起调节躯体平衡、控制动作姿势和协调作用的主要结构是小脑,D正

确。

故选:B。

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和语言

中枢;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

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脊髓腰段是调节下肢躯体运动

和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

本题考查脑和脊髓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15.【答案】A

【解析】解:A、丁区域的电位表现是外正内负,为静息电位,由K+外流形成的,A错误;

B、甲、丙区域的膜电位都为外正内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状态,B正确;

C、据图可知,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可能是从乙到丁,C正确;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因此图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可能是从左到右,也可能

是从右到左,D正确。

故选:Ao

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其电位为静息电位,即外正内负,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电位为动作电位,

即外负内正。静息电位主要是由于钾离子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主要是由于钠离子内流形成的。

本题考查神经膜内外电位变化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

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6.【答案】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C3细胞质基质C大于此时I、II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同,

但I植物呼吸速率大于II植物,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加上呼吸速率6遮光在a、b的对应

部位截取相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a、MbMa-Mb

【解析】解:(1)图甲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基粒),图中a、b是ATP

和NADPH,可以为暗反应中C3的还原提供能量和还原氢。

(2)图乙中A是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释放大量能量

即C过程。

(3)I植物的呼吸作用大于口植物,光照强度为A时,I植物和口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同,则

I植物的光合速率大于II植物的光合速率,I植物呼吸值为2,每天的呼吸为2x24=48,总光合

速率为8,则每天需要光照48+8=6小时才能抵消呼吸消耗的量。

(4)为了探究单位时间内制造的有机物,则需要进行对照实验,一部分不处理计算净光合的量,

另一部分应该进行遮光处理用于计算呼吸的量。

假设a、b叶片的初始重量均为X,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小时,b叶片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

物,则其在1小时内消耗有机物的量为X-Mb;a叶片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其在1小

时内积累有机物的量为Ma-X。由此可知,a叶片在1小时内合成有机物的量=1小时内消耗有机物

的量+1小时内积累有机物的量=乂2-乂1)。

故答案为:

(1)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C3

(2)细胞质基质C

(3)大于此时I、n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同,但I植物呼吸速率大于II植物,光合速率等

于净光合速率加上呼吸速率6

(4)①遮光③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相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a,Mb@Ma-Mb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等,有

NADPH、氧气以及ATP的产生。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

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

难度。既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图、析图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

以及相关的数学计算能力。

17.【答案】F2性状分离比为3:1时,说明Aa(Fi)在减数分裂时,A基因和a基因分离,产生

了A和a的配子,比例为1:1猩红眼型x野生型、白眼型x野生型色白眼雌蝇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