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候集联合中学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候集联合中学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候集联合中学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候集联合中学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候集联合中学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候集联合中学七年级(下)

期末历史试卷

1.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经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

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

2,唐朝某位皇帝曾经说过“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其统

治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治世局面是()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3.如图的历史人物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被

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和“律宗之祖”。如果要给这一人物做文字

注解,应该选择()

A.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赶赴东瀛,弘扬佛法

D.七下西洋,宣扬国威

4.学习历史应掌握历史发展的分期及其阶段特征。绘制年代尺是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的

重要途径之一。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中①处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公元58190796013681644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5.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表可知,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时间事件影响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626年李世民即位开创了“贞观之治”

641年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754年鉴真抵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6.北宋建立后,为根除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等弊端,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的措施。其中,与“杯酒释兵权”这一典故对应的是()

A.经常调换军队的将领B.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C.分化事权以削弱相权D.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7.杭州有一座岳王庙(如图),它是历代以来人民群众纪念南宋抗

金英雄岳飞的场所。青少年学生需要学习岳飞的精神是()

A.乐于奉献

B.勇于担当

C.为国捐躯

D.精忠报国

8.北宋时都城东京每年从南方运输粮食600万石左右;南宋时,苏、湖、常、秀(秀水,

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上述现象表明()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江南地区开始开发C.东南地区赋税沉重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9.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历史贡献()

A.统一全国B.建立元朝C.统一蒙古D.起兵抗元

10.行省制度为元朝重要的行政制度,“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有诸侯之镇”,但“无

诸侯之权”。这体现元朝政府()

A.重视边疆治理B.采取“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C.强化中央集权D.扩大诸侯王权力

11.历史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下面一幅PPT,请你选出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宋元时期科技与中外交通

材料:元朝时期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传入阿拉伯和欧洲,推进了这些地区文明的进

程。阿拉伯的医学、天文学、农业技术,欧洲的数学、金属工艺,南亚的雕塑艺术等传入中

国,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元代中西文化交流信息量之大,传播范围之广对当

时及未来历史影响之大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

问题:找出材料中元朝时期科技高度繁荣的原因。

A.四大发明的对外传播B.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

C.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D.开放平等的统治政策

12.明太祖独揽大权后,以祖宗身份立下明确规定子子孙孙不得改变的“祖制”是()

A.废丞相不允再立B.实行三省六部制C.实行三公九卿制D.实行二府三司制

13.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增强了明朝的综合国力B.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

C.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D.打破世界各地相互隔绝的状态

14.万里长城自秦始皇修建后,许多朝代不断整修,明朝又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的地步。

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B.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C.西起玉门关,东到山海关D.西起临跳,东到辽东

15.这一时期,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传入中国,特别是辣椒

的传入,对于中国饮食来说是革命性的。“这一时期”是指()

A.唐朝B.北宋C.元朝D.明朝

16.明朝抗倭将领戚继光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和诗人,更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赶走了盘踞澳门的葡萄牙殖民者B.抵抗了辽军的大举南下

C.平定蒙古族准嘎尔部叛乱D.解除了我国东南沿海倭患

17.成语“三顾茅庐”、“鞠躬尽瘁”、“草船借箭”都出自于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

这部小说也是我国最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它是()

A.《西游记》B.《水浒传》

C.《红楼梦》D.《三国志通俗演义》

18.1771年,我国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妥善安置,

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实现这一壮举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元昊B.耶律阿保机C.阿骨打D.渥巴锡

19.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系()

①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②土地兼并严重

③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④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⑤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⑥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⑤⑥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⑥

20.毛泽东提出,《红楼梦》“不仅要当做小说看,而且要当做历史看”。如果“当做历史

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的是()

A.民族关系的紧张B.封建社会的衰落C.科举制度的结束D.君主专制的崩溃

21.材料:(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经过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

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1)材料描述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的景象?

(2)材料所说的这位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社会状况从“茫茫千里,人烟断绝……”转变

为“天下大稔(丰收),……取给于道路焉”?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南方北方

朝代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材料2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常

熟,天下足”。

请回答:

(1)上述能反映什么问题?

(2)从材料上看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3)南方经济发展原因是什么?

23.材料:成宗大德年间,全国除大都附近包括今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一部分地区划

为“腹里”,直属中书省外,共划分为11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中书省

“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郡……凡银粮、兵甲、屯种……军事重事,无不领之”。

请回答:

(1)上述材料说的是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2)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影响?

24.明朝官员宋濂请客喝酒,第二天,朱元璋问他喝酒了没有,请了哪些客人,做了哪些菜,

宋濂一一作答。朱元璋笑着说:“全对,你没有骗我。”另一个官员宋讷退朝后独坐生气,

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为什么生气,宋讷大吃一惊,照实说了。

请回答:

(1)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2)明朝还采取其他什么措施加强君权?

(3)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措施强化君权?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族的分布03

材料二:在统治大一统国家的民族地区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经验。在西藏地区,清廷的统

治者们创新管理模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一一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材料一图A唐朝政府专门设立的管理西域事务的机构中,①处应是。图B元朝

于年完成了统一;元朝统治时期,形成了一个新的少数民族。图C所示帝国的创建

者为。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有效管辖”的措施。归纳出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认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

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

了统一。

故选:Ao

本题以“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为切入点,考查了杨坚建立隋朝

与隋朝的统一.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杨坚建立隋朝与隋朝的统一.

2.【答案】B

【解析】由“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了

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唐太宗统治时期,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

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制定法律,减省刑罚;严格考查各级官吏政

绩;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故选:Bo

题以唐太宗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切入点,

考查的是贞观之治。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贞观之治的相关知识点。

3.【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六次出行,五次

失败,历尽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坚持不懈地传播佛学和唐朝文

化,他帮助日本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

大贡献,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和“律宗之祖”。故C符合题意。

故选:Co

本题考查鉴真东渡,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

考查了鉴真东渡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4.【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960年到1368年是我国辽宋夏金元时期,这一时期民族关系不

断发展,政权由分裂走向统一,D项正确;秦汉时期是从公元前221-220年,排除A;隋唐时期

是从581-907年,明清时期是1368-1912年,排除D。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分期,重点掌握辽宋夏金元时期以及时代特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辽宋夏金元时期以及时代特点。

5.【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公元6世纪到10世纪,

隋唐时期的中国进入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先后出现了开皇之治,贞观之

治、开元盛世,对外交往活跃,754年,鉴真抵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

此能够准确概括隋唐时期历史特征的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了隋唐朝的阶段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表格内容。

本题以隋唐时期历史特征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6.【答案】B

【解析】宋代推行“强干弱枝”政策,加强中央对军队的控制,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就是赵匡

胤为了解除禁军初级将领的兵权而采取的措施。

本题主要考查杯酒释兵权。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中唐、五代以来藩镇跋扈的局面,

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宋的建立的相关史实。

7.【答案】D

【解析】南宋建立后,金军经常南下骚扰,南宋著名将领岳飞组建了“岳家军”,英勇抗击金军。

在哪城大战中大败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岳飞一生廉洁正直,精忠报国,受到世人的尊崇和怀

念。故青少年学生需要学习岳飞的精神是精忠报国,D符合题意;乐于奉献、勇于担当和为国捐

躯与岳飞的精神不符,排除ABC。

故选:D。

本题考查岳飞抗金。南宋著名将领岳飞组建了“岳家军”,英勇抗击金军。在邸城大战中大败金

军,收复了许多失地。

本题考查岳飞抗金,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答案】D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宋朝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较大

推广。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

南宋时最后完成。故题干现象表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知道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9.【答案】C

【解析】成吉思汗的历史贡献是统一蒙古。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

的局面。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

故选:Co

本题以毛泽东《沁园春•雪》为依托,考查成吉思汗的历史贡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蒙古统一的相关知识。

10.【答案】C

【解析】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元

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材料强调的是行省在受中央控制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自主权,这就在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进而加强中央集权,C选项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加

强中央集权,没有提及重视边疆治理、排除A;清朝采取“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与元朝不符,

排除B;元朝没有实行分封制,没有诸侯王,排除D。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的行省制度,关键信息是“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结合行省制进行

分析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行省制,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知道行省制度是元代实行的

地方行政体制,是对唐宋以来的地方行政体制的发展,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和中央集权,巩固了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朝时中国的火药、指南针等传入阿拉伯和欧洲,阿拉伯、欧洲、南亚

等地科技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可见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是元朝时

期科技高度繁荣的原因,c项正确;材料中不仅有中国技术的向外传播,还有其他国家技术传入

中国的信息,表述片面,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的信息,排除B项;

材料中没有“开放平等的统治政策”的信息,且元朝实行四等人制,是不平等的统治政策,排除

D项。

故选:Co

本题考查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答案】A

【解析】明太祖独揽大权后,以祖宗身份立下明确规定子子孙孙不得改变的“祖制”是废丞相不

允再立。朱元璋杀掉丞相胡惟庸后,废除实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

挥。使明朝的君主专制大大加强。

故选:Ao

本题以明太祖独揽大权后,以祖宗身份立下明确规定子子孙孙不得改变的“祖制”为依托,考查

丞相制度的废除。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405年-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

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

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

家往来。

故选:Bo

本题以“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为切入点考查郑和下西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14.【答案】B

【解析】为了防御北方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时间修

筑长城。明长城东起鸦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6000多千米。

故选:Bo

本题考查的是明长城的相关内容。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区分明长城和秦长城的东西两端。

15.【答案】D

【解析】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明代从国外引进,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明代从

国外引进的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也在不少地方推广种植。题干中“这一时期”是指明朝。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时期农作物的传入的相关史实。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朝时期农作物的传入的相关史

实。

16.【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

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

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D项正确;赶

走了盘踞澳门的葡萄牙殖民者不符合史实,澳门是1999年回归祖国的,排除A项;“抵御了辽

军大举南下”与北宋时期抗辽相关,排除B项;平定蒙古族准喝尔部叛与清朝的康熙帝有关,排

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戚继光抗倭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中国古代抗击外来侵略斗争的相关史实。

17.【答案】D

【解析】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这部小说,

是罗贯中根据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创作的。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

事斗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成语“三顾茅庐”、“鞠躬尽瘁”、“草船借

箭”都出自于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这部小说也是我国最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它是《三

国志通俗演义》.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国志通俗

演义》的相关史实。

18.【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不堪沙皇俄国的控制压迫,在杰出

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粉碎了沙俄军队的围追堵截,长途跋涉,历时半年,终于回到祖国,受到

乾隆帝的热情接待和妥善安置。D项正确;党项族的杰出首领元昊建立了西夏,排除A;契丹族

的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政权,排除B;女真族的杰出首领阿骨打建立了金政权,排除C。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19.【答案】C

【解析】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宦官擅权,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土

地兼并严重,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

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

纷纷发动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

力军。①②③⑤符合题意。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系事件。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

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朝灭亡的原因的相关史实。

20.【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曹雪芹的《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

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的反映了古代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

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如果把《红楼梦》

“当做历史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的是封建社会的衰落。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红楼梦》的的内容的相关史实。《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

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红楼梦》的的内容的相关史

实。

21.【答案】【小题1]唐太宗。

【小题2】吸取隋亡教训,重视民众力量;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轻徭薄赋,提倡节俭,

合并州县;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重视教育,完善科举制度;实行开

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贞观之治。需要考生掌握唐太宗的治国措施及效果。

本题主要考查贞观之治,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

22.【答案】(1)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从材料1看,唐代南方户口比西汉时期增

加,数量开始接近北方;到了宋代,南方人口数量已经大大超过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

仰仗南方.

(2)从材料1南方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和“苏常

熟,天下足”上看,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到

了南方.

(3)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增长,劳动力增加,

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有利农业发展等.

故答案为:

(1)从材料看,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宋代南方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农业迅速

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

(2)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到南方.

(3)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增长,劳动力增加,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有利农业发展.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的变化.

(3)本题主要考查南方经济发展原因.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识记历史史实的能力.

23.【答案】【小题1】行省制度。

【小题2】巩固了国家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影响深远,开创了省级行政区的设立。

【解析】本题以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元朝的行省制度以及影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行省制度以及影响。

24•【答案】【小题I】设立锦衣卫•

【小题2】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

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朱元璋还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在中央,

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开I、

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

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

权。

【小题3】康熙帝设立南书房,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强化皇权的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