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衡实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衡实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衡实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衡实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衡实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衡实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5.0分)

1.下列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水力发电B.矿石粉碎C.汽油挥发D.食物腐烂

2.以下不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是()

A.氮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PM2.5

3.平和县城区实施“禁炮令”。下图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是()

CD

A⑥B(g)<0>

4.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B.红磷C.硫粉D.铁丝

5.如图实验之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将导管口伸入水中

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③用手紧握试管

④连接仪器,塞紧胶塞

A.③④①②B.④③①②C.④①③②D.①④③②

6.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B.空气中的氧气能助燃,可以作燃料

C.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7.苏州博物馆最近启用新购置的“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

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下列有关氮气说法

错误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氮气易溶于水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

C.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凡是有发光、放热观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没有明显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C.物质的性质一定要通过物质的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D.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性质决定的

9.下列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B.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

C.吹灭蜡烛火焰产生一缕白烟,可以被点燃,说明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D.将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

10.如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2的含量。下列现象能表明。2含量的是

A.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B.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C.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D.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

B.白酒

C.冰水混合物

D.______

12.下列实验常见仪器中,可以用于储存液体药品的是。

A.广口瓶

B.细口瓶

C.集气瓶

D.o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0分)

1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铜具有导电性-做炊具

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用于灭火

C.氧气能支持燃烧-用作燃料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14.人类生活在空气中,空气与人类的生存休戚相关。

(1)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空气是(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自然界中既有消耗氧气又有产生氧气的变化,使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保

证。请分别写出你学过的一个消耗氧气和一个产生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3)我国承诺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其中“碳”代表的物质是

15.托盘天平和量筒都属于计量仪器。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请

回答下列问题:

(1)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地称量物体的质量,一般能精确到g。

(2)要准确称取18g氢氧化钠,调节天平平衡时,若指针向左偏就开始

称量,其他操作都正确,则称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填“偏

大”“无影响”或“偏小”)。

(3)小明按图中操作称量18g氢氧化钠,他出现的错误是(写出一点即可)。实际称量的质量为

(4)某同学量取15mL的水,选用25mL的量筒,而不选择50mL的量筒,这样做的目的是。量液时,

该同学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其他操作无误)进行读数,则所量水的体积(填“偏大”“无影响”或

“偏小”)o

16.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木炭在氧气燃烧的现象是。

(2)铁丝在氧气钟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实验时集气瓶底部要放少量的水,目的是»

(3)硫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现象是o

四、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通常状况下,金属钺是银白色的固体,熔点为2410久,沸点为4130。(3,

密度为22.428g/cm3。金属钺硬而脆,很难进行机械加工,但在高温下可被压成薄片或拉成细丝。钺的化学

性质不活泼,但块状金属钺在空气中加热会形成二氧化钺薄膜。

(1)金属钺在高温下被压成薄片或拉成细丝的过程中主要发生;金属钺在空气中加热形成二氧化钺

薄膜的过程中主要发生。(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写出一条金属侬的物理性质:。

(3)写出一条金属钺的化学性质:。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探究。

图-

(1)实验I:根据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如图一),利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为保证实验成功,首先应该。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该红磷要过量的原因是。

(2)实验结束后,发现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写一点即可)。

(3)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实验I[后,结果看到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70%,造成这一现象的

原因是镁条不仅与氧气发生了反应,还与(填一种气体)发生了反应,且该气体还有剩余。

(4)通过以上探究得出结论:①镁条(填“能”或“不能”)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②测

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选用的物质除了要求生成物是固体,还应该符合的条件是o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

19.将下列实验所用仪器的字母标号填在横线上:

(1)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三种用途的是.(填字母标号,下同):

(2)用排水法收集呼出气体时,需要用

(3)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

(4)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时,需要用、;

(5)能直接受热的仪器是o

20.暑假雨后的一天,一大早小王就和爸爸一起给农田里的玉米施肥。在施肥过程中,小王闻到化肥产生了

一种刺激性气味,而且发现越到中午这种气味越强烈。在阳光照射下他不小心撒在干燥土壤表面的肥料过

了一会儿后竞消失了小王很好奇,记住了化肥的名称是碳酸氢钱,回到学校后,他和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

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氢钱(简称碳钱)是一种常用的化肥,白色粉末状晶体,有氨味,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

湿润的无色酚酥试纸遇氨气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气体变浑浊。

【提出问题】碳镂消失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进行实验】①在试管内加入少量的碳镀固体,用酒精灯加热。加热时需要注意:(写出一条即可

)。

②闻产生气体的气味。

③将湿润的无色酚酸试纸放在试管口,一会儿后试纸变红,证明生成了。

④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了。

⑤将干冷的玻璃片放在玻璃管口,观察到只有水珠生成,而没有固体生成。

【得出结论】碳钱消失的过程属于变化。

【反思与评价】(1)在保存碳钱化肥时要注意哪些问题?O

(2)在施用碳钱化肥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总结提升】某固体加热后消失,对此说法正确的是O

A.一定是化学变化

B.一定是物理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水力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矿石粉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汽油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食物腐烂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o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水力发电、矿石粉碎、汽油挥发都

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

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

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A

【解析】解:A、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故选项正确;

B、一氧化碳属于有害气体,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硫属于有害气体,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故选项错误;

D、PM2.5属于粉尘污染,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

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

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答案】B

【解析】解:A.该图标是易燃物品标志,故错误;

B.该图标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故正确;

C.该图标是禁止烟火标志,故正确;

D.该图标是有毒品标志,故错误。

故选:Bo

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来做题。

熟记常见化学图标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错误。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正确。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

烟和雾的区别。

5.【答案】C

【解析】解: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连接仪器,塞紧胶塞,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

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①③②。

故选:Co

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常考的实验题,明确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可以通过改变体系内的压强是

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错误;

B.空气中的氧气能助燃,但是没有可燃性,不可以作燃料,故错误;

C.空气中各成分气体的沸点不同,所以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故正确;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呼吸作用等,故错误。

故选:Co

A.根据空气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氧气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C.根据工业制备氧气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性质及用途,同学们需要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知识的积累。

7.【答案】A

【解析】解:A、在通常状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不是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

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正确;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故选项正确;

D、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故选项正确;

故选:A«

在通常状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不供

给呼吸;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液

态氮可以做制冷剂。

本考点考查了氮气的性质与用途,初中阶段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要记牢。本题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

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8.【答案】D

【解析】解:A、凡是有发光或放热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错误,如电灯发光,属于物理变化;故

选项错误。

B、没有观察到任何明显的变化,不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如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无明显现象,

但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故选项错误。

D、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Do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

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据此逐项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本质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正确;

B、用用小刀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正确;

C、白烟点燃后会燃烧,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是石蜡固体小颗粒,正确;

D、将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有氢元素,但不能判断是否有氧元素,故

错误;

故选:Do

根据蜡烛的性质及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分析回答,将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石

蜡燃烧生成水.

本题重点考查了学生依据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要依据题意细心分析.

10.【答案】D

【解析】【解答】

A、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只能说明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不能证明空气中。2的含量,说法错误;

B、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氧气耗尽,不能证明空气中。2的含量,说法错误;

C、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说明瓶内气压降低,但不能证明空气中。2的含量,说法错误;

D、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看,能证明空气中。2的含量,说法正确;

故选:Do

11.【答案】C氧气

【解析】解:A、海水中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白酒中有酒精、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D、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氧气、氮气、氢气、水等,都属于纯净物;故答案为:氧气等;

故答案为:C;氧气。(合理即可)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

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2.【答案】B滴瓶

【解析】解:A、广口瓶用于储存固体药品,故A不合题意;

B、细口瓶用于储存液体药品,故B符合题意;

C、集气瓶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故C不合题意;

D、滴瓶用于存放液体药品。

故答案为:B;滴瓶。

根据常见仪器的作用和用途来回答本题,要熟记它们的名称。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用途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B保护气

【解析】解:A、铜具有导电性可以用作导线,而铜做炊具是利用铜的导热性,故A错误;

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故B正确;

C、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氧气用作助燃剂,而不是燃料,故c错误;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氮气用作保护气。

故答案为:B;作保护气。

A、根据铜的性质进行解答;

B、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解答;

C、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解答;

D、根据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解答。

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

14.【答案】氮气混合物碳+氧气誓二氧化碳过氧化氢二,镒水+氧气二氧化碳

【解析】解:(1)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2)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

达式为:碳+氧气警二氧化碳;过氧化氢二甘钵水+氧气;

(3)我国承诺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其中“碳”代表的物质是二氧

化碳。

故答案为:(1)氮气;混合物;

(2)碳+氧气管二氧化碳;过氧化氢二啰锦水+氧气;

(3)二氧化碳。

(1)根据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进行分析;

(2)根据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锌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

分析;

(3)根据“碳达峰”和“碳中和”中的“碳”代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

确的结论。

15.【答案】0.1偏小祛码和药品位置颠倒或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12g误差小,更准确偏小

【解析】解:(1)托盘天平能准确到0.1g;

(2)左物右码,如果指针向左偏就开始称量,需要向右盘加入祛码才能把天平压的平衡,也就是说祛码的质

量多,所以氢氧化钠质量偏小;

(3)左物右码称量,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放在纸上称量,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药品和祛码放反了,由于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则祛码质量为15g,游码质量为3g,实际

称量的质量为15g-3g=12go

(4)量取15mL的水使用20mL的量筒,要选择比量取的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这样误差小,更准确:因

俯视读数时比实际值偏大,所以量取水的体积就偏小。

故答案为:(1)0.1g;

(2)偏小;

(3)祛码和药品位置颠倒或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12g;

(4)误差小,更准确;偏小。

(1)托盘天平能准确到0.1g;

(2)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进行分析;

(3)左物右码称量,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放在纸上称量,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4)根据量取15mL的水确定所用的仪器,因俯视读数时比实际值偏大,所以量取水的体积就偏小。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仪器的作用,看似简单,但同学们要细心才可作对此题。

16.【答案】碳+氧气管二氧化碳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铁+氧气管四氧化三铁防止铁燃烧形成的

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硫+氧气管二氧化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产生刺激性气味

【解析】解:(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管二氧化碳,木炭在氧气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

烧,发出白光,放热。

故答案为:碳+氧气管二氧化碳;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2)铁丝在氧气钟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管四氧化三铁,实验时集气瓶底部要放少量的水,目的是防

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故答案为:铁+氧气管四氧化三铁;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3)硫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颦二氧化硫,现象是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产生刺激

性气味。

故答案为:硫+氧气管二氧化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产生刺激性气味。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铁丝在氧气钟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3)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

确的结论。

17.【答案】物理变化化学变化通常状况下,金属钺是银白色的固体,熔点为2410。&沸点为4130。0

密度为22.428g/cm3等钺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块状金属钺在空气中加热会形成二氧化钺薄膜

【解析】解:(1)金属钺在高温下被压成薄片或拉成细丝,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

变化。

金属钺在空气中加热形成二氧化钺薄膜,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通常状况下,金属钺是银白色的固体,熔点为2410。&沸点为4130久,密度为22.428g/cm3,不需要通

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3)钺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块状金属钺在空气中加热会形成二氧化钺薄膜,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

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2)通常状况下,金属钺是银白色的固体,熔点为2410。0沸点为4130。C密度为22.428g/cm3等:

(3)钺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块状金属钺在空气中加热会形成二氧化钺薄膜。

(1)根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

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解答。

(2)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

度、溶解性等。

(3)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充分理解两种变化和两种性质的概念与区别、描述性质一般用“能、易、难、会、可以”

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答案】检查装置气密性红磷+氧气管五氧化二磷使氧气完全反应红磷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没有冷却

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氮气不能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解析】解:(1)为保证实验成功,首先应该检查装置气密性。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干五氧

化二磷。该红磷要过量的原因是使氧气完全反应。

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红磷+氧气誓五氧化二磷;使氧气完全反应。

(2)实验结束后,发现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红磷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没有冷却至

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故答案为:红磷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3)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实验n后,结果看到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70%,造成这一现象的

原因是镁条不仅与氧气发生了反应,还与氮气发生了反应,且该气体还有剩余,是因为空气中的氮气体积

含量约为78%。

故答案为:氮气。

(4)通过以上探究得出结论:镁条不能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空气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