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决胜新高考高考语文联考试卷(5月份)_第1页
2023年江苏省决胜新高考高考语文联考试卷(5月份)_第2页
2023年江苏省决胜新高考高考语文联考试卷(5月份)_第3页
2023年江苏省决胜新高考高考语文联考试卷(5月份)_第4页
2023年江苏省决胜新高考高考语文联考试卷(5月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江苏省决胜新高考高考语文联考试卷(5月份)・学生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

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下,不管是从诗人队伍的规模、诗歌创作和阅读的数量,还是诗歌朗诵、诗歌分享等各类活动的举办情况

等方面考察,诗坛内外都清晰地感觉到诗歌回暖现象的到来:没有一种文体能像诗歌这样,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

被寄予如此盛大的厚望。但是我们也能清晰地感觉到,当下也没有一种文体能像新诗这样,在创作、传播和阅读

的过程中,往往会形成大相径庭的评价,引起如此激烈的争论。

好在,在融媒体时代,我们正在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最为有效的途径和速度凝聚共识。不管是从形式上,还

是从精神内核上,诗歌与融媒体是一种高度契合的关系,融媒体是实现诗歌经典化、促成诗歌共识最为有效的途

径之一。互联网共享、互动、协同的理念,与诗歌的传播规律和精神实质遥相呼应。融媒体己经深刻影响了诗歌

创作、评价、阅读和传播体系,在客观上已经优化了诗歌经典化的路径,让其变得更加便捷和准确。这种“路径

优化”的首要因素,还是融媒体能够更加科学全面地体现读者的审美趣味,能够准确地“计算”出诗人、评论家

和读者之间最大公约数,把在传统传播环境中需要反复试错、迂回的诗歌鉴赏趣味凝固稳定,迅速发现最为贴近

同时代人内心情感的诗意。

在传统传播媒介下,诗歌经典化的三个重要环节是选本、批评和文学史著作。在融媒体阶段,诗歌经典化的

路径发生了重要变化,效率也大大提高。首先,融媒体诗歌选本的覆盖面远远大于纸质的出版物,编辑成本也会

大大降低。在融媒体环境中,可以更好地汇聚专家意见,在履行编辑的职能(选择、优化和推荐诗歌)时更加准

确地反映诗坛主流声音,形成选本的权威性。其次,在融媒体时代批评功能呈现了更强的互动性和实践性,更加

有效地实现了批评的意义,对批评的质量和针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互联网出版率先打破的是批评的

门槛,真正实现了人人可以参与的文学作品传播流程,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诗歌批评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流失。最后,

互联网超文本链接可以丰富文学史著素材,颠覆性地提高了作品的检索性,使文学史著在诗歌经典化过程中的主

张更加具有说服性。总之,融媒体时代,诗歌经典化的速度和效率相比于传统手段有了几何级数的增长,使得我

们同时代人能够更好地辨别出那些优秀的诗作。

(摘编自金石开《融媒体和新诗共识的可能性》)

材料二:

在融媒体时代,诗人们要掌握互联网传播的技巧,更要了解传播媒介的变化对创作的影响,发出与这个时代

精神气质相吻合的声音,这样融媒体才能真正地助长诗歌事业。

首先,我们应该回到一个常识,诗歌的生命在读者那里。诗人创作了诗歌,但是只有拥有一定数量的读者,

通过读者的传播与阅读,进入读者的词汇库中,形成大众的文化基因,诗歌的生命才真正形成。应提倡诗歌创作

要以读者为中心,反对把读者称为“他们”、自娱自乐、故弄玄虚的小众化、圈子化的诗歌创作倾向。诗歌作为

文学的“先锋队”,应该建立起诗歌与读者之间畅通无阻的关系,“让人民成为滋养诗歌创作的源头活水,让诗歌

成为照亮人民心灵的艺术火炬”。虽然诗歌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可阐述性”,但是那些“表达复杂世界的复杂语

言”在经专业工作者处理之后仍然让人不明就里的文字不是诗歌。

当然,诗歌的大众化并不是要诗人在创作中放弃写作的难度,一味地写“口水诗”。当我们回顾诗歌史中的

经典之作,会很容易看到,大多数情况下,“有难度的写作”与“群众喜闻乐见”并不冲突。即使是那些极具“难

度”的经典,普通读者在专业解读的帮助下,依然能够读出其中的美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也需要不断

地提升诗歌阅读能力。我们虽然可以对读者进行适当的诗歌鉴赏方面的专业训练,但大众的口味从来不是某条单

一途径能够塑造的。也就是说,读者的审美标准来自现实生活,诗歌要反过来追寻现实生活的诗意。更何况,当

我们谈论读者时,并不是特指那些没有经过任何文字训练的人,而是包括诗人、评论家、出版家、知识分子和社

会精英在内的所有人。

其次,诗人应该是生活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诗人应该是时代重大变化的推进者,是与社会发展息

息相关的人,而不是躲在房间里过着二手生活、为自己的个人化写作洋洋得意的人。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但历

史上从来没有一个诗人可以通过诗歌谋生,诗人几乎毫无例外地诞生于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怀着对国家、对民

族、对生活的拳拳之心,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生活生产当中,然后才成为诗人。在推进新时代建设的道路上,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诗人如何以自己敏锐的观察,用诗歌表达出不同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

和情感,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融媒体建设,关注新时代的媒介特点,深入思索新时代诗歌的传统与创新、格局与方向

等问题,从而推动基调明亮、能量充足、人民喜爱、能发挥社会作用的新时代诗歌创作,促进我国诗歌事业的繁

荣发展。

(摘编自《融媒体与诗歌的生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对新诗在创作、传播和阅读的过程中的评价反差很大,预示诗歌回暖现象的到来。

B.在融媒体时代,融媒体深刻影响诗歌创作、评价、阅读和传播体系,实现了诗歌经典化。

C.极具“难度”的经典诗歌更能激发普通读者的阅读美感,提升他们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D.诗人在新时代应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用诗歌形式表达出新时期的生活方式和情感需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融媒体在大面积体现读者审美趣味和引导读者对诗歌进行严肃的评价上具有重大作用。

B.网络诗歌的繁荣证实了互联网共享、互动、协同的理念,与诗歌传播规律和精神的呼应。

C.作者分析诗歌大众化和写作难度化的关系,认为以读者为中心是解决诗歌创作的有效途径。

D.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诗人可以通过诗歌谋生,说明以诗人为职业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相关观点的一项是

A.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语言的所有最为纤细的根茎生长在民族精神力量之中。”

B.古罗马奥维德:“诗歌能使伟大的业绩永垂青史,使英名代代相传。”

C.司马迁:“以人皆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D.宋代惠洪:“白乐天每作诗,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4)融媒体是如何更便捷和准确地优化诗歌创作路径的?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述。

(5)1942年,毛泽东主席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文艺大众化”的文艺思想。请结合

材料谈谈诗人如何实现诗歌的“大众化”。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1小题,18分)

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江南的记忆

丽尼

虽然不是从那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孩子,然而,我是这样深地记忆着那土地。

我底记忆是深沉的。

我记忆着那丰饶的、和平的土地。我记得,从幼小的时候,我就知道那里是丰饶而和平的土地。人们告

诉我:“湖的沿岸,是丰饶而和平的土地,从古以来。那里是出名地出产着丝、茶、鱼和米;人民是那么和平,

有些人,在他们一整生也不曾听见过枪声。”

真的,湖水是那么温柔,永远只是私语着无穷尽的温柔的故事。大地总是静寂,人们耕作着,从祖父底

时代起,在同样的田地。

没有枪声曾经打破过这里的沉寂。

然而,强盗们用火与炮侵略到家园里来了,连湖水也从湖面翻腾着,直到湖底。

屠杀和奸淫!(多少的青年遭了杀害,多少的女人蒙了羞耻啊!)

我记忆着那土地。我记得,在一次夜行车上,我曾经一手搂着发热的孩子,用另一只手在一个小小的本

子上,握着短短的铅笔,兴奋而又惭愧地,借着月光,写下了几个大字:

“江南,美丽的土地,我们底!”

夜是静的,湖是静的,整个的大地,也是静寂着的。

我记得有乳白色的月光映照着湖水,远山则笼罩在乳白色的雾里。

湖是否仍然静着呢?许多的茅舍、许多的竹篱,是否仍然静着呢?是否仍有年轻的姑娘引导着羊群休息

在祖宗的坟园里,或者小孩子们赤裸着身体,站在湖边,望着渔船归自天际?

不能记忆了!然而,我底记忆是深沉的。

我记忆着那个夜晚,在朦胧的星光之下,有母亲疯狂地撕扯着自己底头发,为着不知失落到什么地方去

了的孩子,她用嘶哑的喉咙大声喊叫,并且哭泣。

老祖母流下眼泪来了:”在竹林掩蔽着的坟园里躺着的一老公公,庇护着儿孙们罢。让他们一个一个大起

来,让他们全都强壮。别教他们无病无灾就给别人杀死,如同可怜的山羊。他们全走了,可是他们会回来的。他

们会回来,从山里,回到故乡的湖边,用这湖里的水,来祭奠你。”

老祖母底悲哀是深沉的。

几十年,从祖父的时代起,就何曾听见过枪声?只要湖里和山里仍然产着鱼和茶,田里和地里依然产着

丝和米,我们总不少一碗饭吃。虽然这一切的财富不全是属于自己,然而一一“我们不能跟别人争夺,我们靠着

老天爷给我们一碗饭吃。”

没有怨恨,也没有妒嫉。“所有这些,算什么呢?”生活原来是卑微的,那么,就卑微地生活着罢,在地

母底怀抱里。

到处都是茅舍和竹篱,河湖港汉,将一切的地方连在一起。这里,连狗子也不会对异乡人发吠的。

“异乡人么?难道是强盗,是仇敌?”

“怕什么呢?天上一颗星,地下一个人。生死有命!管他是什么罢,完粮纳税,难道还有不让活着的么?

是老百姓啊,是良民,又不是别的什么的。”

然而,就是不让活着!

杀戮和奸淫(年轻的男子和妇人,在整个湖畔是早已绝迹了)。

离别了,遍地的翠绿和金黄,

离别了,故园,家乡;

离别了,竹林里的祖先底坟场,

离别了,水色,湖光。

老祖母底悲哀是深沉的。

“难道就不能再看见了么?难道儿孙们就不能再回来么?难道连一个葬身之处也会没有,永远漂浮着,

如同浮萍,在陌生的地方?”

羊群也都垂头悲哀了,风吹过了无人烟的荒场。

湖水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世世代代的仇恨和悲伤。

我记忆着我那土地,虽然我不是从那土地生长起来的儿子。我底记忆是深沉的。

我永远不能忘记,在那一天,当我拿起了新闻纸,含着眼泪,止不住兴奋和欢喜,读了这样的消息:

江南,我们底!

丰饶的、和平的土地。自古以来,在那里出产着丝、茶和鱼、米。那里的人民是那么和平,有的人,有

五十年不曾听见过枪声。

但是,现在,为了民族,为了自己。

他们,一个一个地,在他们底手里,拿起了自己的武器。

他们勇敢地参加了战争着的集团。

在每一个江南的角落里,打游击!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

(选自《文丛》第二卷合订本,有删节)

文本二:

中国散文最常见的抒情表现方式,是“缘情于景”。西方的抒情文学传统在抒情方式上,偏于直抒胸臆,

敢于表达个人的主观感情和思想。而中国散文在情感表达方式上,则偏重于情景交融、物我比兴,以期更委婉、

曲折、含蓄地传达情思和生命体悟,从而达到“缘情而绮靡”的美学境界。

中国散文的另一个抒情表现手段,是十分重视气韵和音乐性,这一点也是西方的散文所欠缺的。无论是

庄子想象飞扬的“逍遥游”,司马迁的“无韵之离骚”,还是唐宋八大家的山水游记,甚至是韩愈、朱熹一路的说

理文,无一例外都写得酣畅淋漓、气韵生动,韵在物外,情在理中,达到了“文”和“笔”的高度统一。

修辞立其诚。重视修辞、文采、表达的婉曲含蓄,这是汉字的魅力所在,也是中国散文的一大特色,更

是中国散文的一个重要抒情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散文的书写不是一般的书写,而是凝聚着中国诗性文化

的审美情趣,烙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的书写。

(选自《文艺理论研究》,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祖母底悲哀是深沉的”一句串联起前后内容,从一个历经沧桑与磨难的老人的角度描写了侵略者的暴行。

B.“江南,美丽的土地,我们底!”这几个大字朴素刚健,感情激越,直接写出了作者对故乡江南的热爱之情。

C.四句“离别了”,通过具体化的物象,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侵略者杀戮和奸淫的暴行给中国人带来的惨痛伤害。

D.“我们不能跟别人争夺,我们靠着老天爷给我们一碗饭吃”既反映中国人的温顺、善良,也突出侵略者的凶

残。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湖水是那么温柔,永远只是私语着无穷尽的温柔的故事”运用拟人手法突出记忆中江南的静寂、和平。

B.文章首尾呼应,以丰饶的、和平的江南开头和结束,结构严谨,结尾升华主题,中国人在苦难中奋起反抗。

C.本文不重写引起人们感伤的意象,而是转向现实中的母亲、老祖母、祖父等濒临绝境的人物,现实感强烈。

D.作者在对江南风景一往情深的赞誉里隐藏着对江南沦陷的深创巨痛,浸透着作家浓郁的情感体验,意味深长。

(3)文本一中画线句“不能记忆了!然而,我底记忆是深沉的”蕴含深意,请简要分析。

(4)文本二中论述了中国散文的抒情特点,请谈谈文本一是如何体现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理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

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王珪曰:“昔秦皇、汉

武,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祸难遂兴。彼岂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也。亡隋之辙,黑

鉴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所以易之。然在初则易,终之实难。伏愿慎终如始,方尽其美。"太宗曰:“公言是也。

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

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

太宗曰:“所冀移灾肤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为灾。

贞观五年,有司上书言:“皇太子将行冠礼,宜用二月为吉,请追兵以备仪注①。"太宗曰:“今东作②方

兴,恐妨农事。”令改用十月。太子少保萧璃奏言:“准阴阳家,用二月为胜。”太宗曰:“阴阳拘忌,朕所不行。

若动静必依阴阳,不顾理义,欲求福佑,其可得乎?若所行皆遵百尊,自然常与吉会。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

忌?农时甚要,不可暂失。”

贞观十六年,太宗以天下粟价率计斗值五钱,其尤贱处,计斗值三钱,因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

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既属丰稔若斯朕为亿兆人父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朕常欲赐天

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敦行礼让,使乡闾之间,少敬长,

妻敬夫,此则贵矣。但令天下皆然,朕不听管弦,不从畋猎,乐在其中矣!”

(选自《贞观政要卷七•务农第三十》)

【注】①仪注:典礼仪式。②东作:指农事。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

既A属B丰C稔D若E斯F朕G为H亿I兆J人K父L母M唯N欲O躬P务Q俭R约S必T不U辄V为

W奢X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李世民即位后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

著名的“贞观之治”。

B.殷鉴,原意指殷朝的子孙应以夏亡作为借鉴,后泛指可以作为鉴戒的往事。殷,朝代名,即商朝,因盘庚迁

都于殷,故又称殷。

C.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表示成年,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冠者五六人”中“冠

者”即代成年人。

D.正道,指所有事物的正确运行规律,与《屈原列传》“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中“正道”的用

法和意思都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认为任何事情都必须掌握根本,国家如果连年打仗,营建不停,就会占用农时,使百姓难以以衣食为

根本。

B.京城大旱,唐太宗到宫外查看谷物生长情况,看见蝗虫猖獗,就捡起蝗虫把它吃掉,希望把灾祸转移到自己

身上。

C.唐太宗反对迷信,不相信阴阳家讲究的禁忌,而不顾太子少保萧璀的劝阻,坚持将皇太子的加冠礼从二月改

到十月。

D.唐太宗充分认识到粮食对国计民生的重大意义,深感自己作为百姓衣食父母的重任,因此采取措施使百姓富

贵起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②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

(5)唐太宗认为“国以人为本”,体现其民本思想。唐太宗是如何践行民本思想的?请结合本文最后一段内容加

以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上西平•送杜叔高‘注】

辛弃疾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云。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

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能几字、尽殷勤。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

昏。

【注】杜叔高,即杜菸。公元1189年,杜旃拜访被罢官而闲居的辛弃疾,两人一见如故,相处极为欢洽。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套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名句“落花时节又逢君”,表达词人与杜甫在见到友人时相同情感。

B.“浮云”“风雨”一语双关,既是词人与友人相见时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又暗含了当时社会环境。

C.下片“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寥寥数笔高度赞扬好友杜叔高的豪情,以及人品和才情。

D.“阳关”即《阳关曲》,是据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名曲,词人借听此曲表达与友人深厚情谊。

(2)词人开篇写“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突出“恨”之重。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内心有哪些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原因是“,",辩

证地阐述了老师与弟子的关系。

(2)《六国论》中苏洵认为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实力虽比不上秦国,“”,借此劝诫北宋

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碣石”在古代常作为边地的代称,如高适《燕歌行》中“",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一句借此意象表达距离的遥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11分)

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海里,有远比眼中更生动的风景。作为载体的知识,…书籍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收藏着无限的可

熊。品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顺境时,给你清醒;;o因为阅读,许多人超越庸常,积

蓄了向上的力量。

读书是探寻真理①的重要路径。朱熹有言:''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

书。”经过历史积淀而流传下来的经典,往往承载着人类最基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厚的人生哲理

和人文内涵,对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塑造品德、净化心灵等②o正因如此,养成读书的习惯,

坚持阅读经典、品味好书,好似在心中长燃一盏明灯,能指引人们感悟人生、贴近真理,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

标。对于热爱读书者,每一日都应成为读书日,每一天都有新的生活。把书籍当作生活必需品,③地读书

学习,持之以恒地用书卷气赋能,才能让阅读成为真正的生活方式。

(1)请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3)仿写文中画线句,构成排比,使前后句的语境连贯得当,突出品读好书的意义。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9分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具有“细、圆、光、直、多白

毫、香高、味浓”的特点,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效。信阳市引导当地茶企积极

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在当前出口行业普遍不景气的形势下,①,为持续推动信阳绿茶开拓国际

市场注入新动能。古有张骞携茶出使西域,②,»河南绿茶专列的开行,让信阳茶走出国门,走茶旅融合

之路,为乡村振兴助力。古往今来,茶叶不仅是流通在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商品,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载体。

通过专列出口信阳茶叶,能更好地以茶为媒传播文化、共谋发展,拓展信阳的世界“朋友圈”。正可谓:“激发乡

村振兴新活力,开拓茶旅融合大格局。”

小茶叶连接大生产,茶叶里有大文章。信阳绿茶借助“一带一路”走向世界,既是政策的指引,又是市

场的需求,同时也为中国茶文化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信阳本就山清水秀,相信信阳市的这一大手笔,必将

让“③,看红看绿看蓝天”的魅力信阳迎来崭新的春天。

(1)在上文横线序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为了更好推广信阳毛尖,当地政府征集宣传信阳毛尖的广告。请你根据材料相关内容拟一则广告词,要求:

①突出毛尖茶叶的特点;②运用对称句;③不超过14字。

四、作文(60分)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流行当道,更迭不穷;经典传承,山高水长。转瞬即逝,流行“流形”;熠熠生辉,经典“留心”。惟有

于流行浪涛中淘尽沙土,方得经典咏叹。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2023年江苏省决胜新高考高考语文联考试卷(5月份)・教师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

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下,不管是从诗人队伍的规模、诗歌创作和阅读的数量,还是诗歌朗诵、诗歌分享等各类活动的举办

情况等方面考察,诗坛内外都清晰地感觉到诗歌回暖现象的到来:没有一种文体能像诗歌这样,引起如此广泛的

关注,被寄予如此盛大的厚望。但是我们也能清晰地感觉到,当下也没有一种文体能像新诗这样,在创作、传播

和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形成大相径庭的评价,引起如此激烈的争论。

好在,在融媒体时代,我们正在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最为有效的途径和速度凝聚共识。不管是从形式上,

还是从精神内核上,诗歌与融媒体是一种高度契合的关系,融媒体是实现诗歌经典化、促成诗歌共识最为有效的

途径之一。互联网共享、互动、协同的理念,与诗歌的传播规律和精神实质遥相呼应。融媒体已经深刻影响了诗

歌创作、评价、阅读和传播体系,在客观上已经优化了诗歌经典化的路径,让其变得更加便捷和准确。这种“路

径优化”的首要因素,还是融媒体能够更加科学全面地体现读者的审美趣味,能够准确地“计算”出诗人、评论

家和读者之间最大公约数,把在传统传播环境中需要反复试错、迂回的诗歌鉴赏趣味凝固稳定,迅速发现最为贴

近同时代人内心情感的诗意。

在传统传播媒介下,诗歌经典化的三个重要环节是选本、批评和文学史著作。在融媒体阶段,诗歌经典

化的路径发生了重要变化,效率也大大提高。首先,融媒体诗歌选本的覆盖面远远大于纸质的出版物,编辑成本

也会大大降低。在融媒体环境中,可以更好地汇聚专家意见,在履行编辑的职能(选择、优化和推荐诗歌)时更

加准确地反映诗坛主流声音,形成选本的权威性。其次,在融媒体时代批评功能呈现了更强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更加有效地实现了批评的意义,对批评的质量和针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互联网出版率先打破的是批

评的门槛,真正实现了人人可以参与的文学作品传播流程,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诗歌批评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流失。

最后,互联网超文本链接可以丰富文学史著素材,颠覆性地提高了作品的检索性,使文学史著在诗歌经典化过程

中的主张更加具有说服性。总之,融媒体时代,诗歌经典化的速度和效率相比于传统手段有了几何级数的增长,

使得我们同时代人能够更好地辨别出那些优秀的诗作。

(摘编自金石开《融媒体和新诗共识的可能性》)

材料二:

在融媒体时代,诗人们要掌握互联网传播的技巧,更要了解传播媒介的变化对创作的影响,发出与这个

时代精神气质相吻合的声音,这样融媒体才能真正地助长诗歌事业。

首先,我们应该回到一个常识,诗歌的生命在读者那里。诗人创作了诗歌,但是只有拥有一定数量的读

者,并通过读者的传播与阅读,进入读者的词汇库中,形成大众的文化基因,诗歌的生命才真正形成。应提倡诗

歌创作要以读者为中心,反对把读者称为“他们”、自娱自乐、故弄玄虚的小众化、圈子化的诗歌创作倾向。诗

歌作为文学的“先锋队”,应该建立起诗歌与读者之间畅通无阻的关系,“让人民成为滋养诗歌创作的源头活水,

让诗歌成为照亮人民心灵的艺术火炬”。虽然诗歌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可阐述性”,但是那些“表达复杂世界的

复杂语言”在经专业工作者处理之后仍然让人不明就里的文字不是诗歌。

当然,诗歌的大众化并不是要诗人在创作中放弃写作的难度,一味地写“口水诗”。当我们回顾诗歌史中

的经典之作,会很容易看到,大多数情况下,“有难度的写作”与“群众喜闻乐见”并不冲突。即使是那些极具

“难度”的经典,普通读者在专业解读的帮助下,依然能够读出其中的美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也需要

不断地提升诗歌阅读能力。我们虽然可以对读者进行适当的诗歌鉴赏方面的专业训练,但大众的口味从来不是某

条单一途径能够塑造的。也就是说,读者的审美标准来自现实生活,诗歌要反过来追寻现实生活的诗意。更何况,

当我们谈论读者时,并不是特指那些没有经过任何文字训练的人,而是包括诗人、评论家、出版家、知识分子和

社会精英在内的所有人。

其次,诗人应该是生活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诗人应该是时代重大变化的推进者,是与社会发

展息息相关的人,而不是躲在房间里过着二手生活、为自己的个人化写作洋洋得意的人。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

但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诗人可以通过诗歌谋生,诗人几乎毫无例外地诞生于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怀着对国家、

对民族、对生活的拳拳之心,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生活生产当中,然后才成为诗人。在推进新时代建设的道路上,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诗人如何以自己敏锐的观察,用诗歌表达出不同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生活方

式和情感,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融媒体建设,关注新时代的媒介特点,深入思索新时代诗歌的传统与创新、格局与

方向等问题,从而推动基调明亮、能量充足、人民喜爱、能发挥社会作用的新时代诗歌创作,促进我国诗歌事业

的繁荣发展。

(摘编自《融媒体与诗歌的生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

A.当下,对新诗在创作、传播和阅读的过程中的评价反差很大,预示诗歌回暖现象的到来。

B.在融媒体时代,融媒体深刻影响诗歌创作、评价、阅读和传播体系,实现了诗歌经典化。

C.极具“难度”的经典诗歌更能激发普通读者的阅读美感,提升他们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D.诗人在新时代应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用诗歌形式表达出新时期的生活方式和情感需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融媒体在大面积体现读者审美趣味和引导读者对诗歌进行严肃的评价上具有重大作用。

B.网络诗歌的繁荣证实了互联网共享、互动、协同的理念,与诗歌传播规律和精神的呼应。

C.作者分析诗歌大众化和写作难度化的关系,认为以读者为中心是解决诗歌创作的有效途径。

D.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诗人可以通过诗歌谋生,说明以诗人为职业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相关观点的一项是D

A.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语言的所有最为纤细的根茎生长在民族精神力量之中。”

B.古罗马奥维德:“诗歌能使伟大的业绩永垂青史,使英名代代相传。”

C.司马迁:“以人皆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D.宋代惠洪:“白乐天每作诗,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4)融媒体是如何更便捷和准确地优化诗歌创作路径的?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述。

(5)1942年,毛泽东主席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文艺大众化”的文艺思想。请结合

材料谈谈诗人如何实现诗歌的“大众化”。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精确把握重要信息,依据选项的“关

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句,逐一对照选项和对应句,判定与原文信息是否相符。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说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时,学生要依据选项的“关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句,判

定与原文信息是否相符。

(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明确观点,理解选项中的论据,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

信息,分条归纳作答。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时,要审准题意,锁定有效信息材料;

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

【解答】(1)A.“对新诗在创作、传播和阅读的过程中的评价反差很大,预示诗歌回暖现象的到来”错。材料一

第一段“不管是……诗坛内外都清晰地感觉到诗歌回暖现象的到来:没有一种文体能像诗歌这样,引起如此广泛

的关注,被寄予如此盛大的厚望。但是我们也能清晰地感觉到,当下也没有一种文体能像新诗这样,在创作、传

播和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形成大相径庭的评价,引起如此激烈的争论”,可看出对新诗评价的反差是一种现象,

诗歌的回暖到来与对新诗评价的反差没有直接关系;

B.“融媒体……实现了诗歌经典化”错。材料一第二段“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从精神内核上,诗歌与融媒体是

一种高度契合的关系,融媒体是实现诗歌经典化、促成诗歌共识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可看出融媒体只是优化

了诗歌经典化的路径;

C.“极具'难度’的经典诗歌更能激发普通读者的阅读美感,提升他们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错。材料二第三段

“即使是那些极具‘难度’的经典,普通读者在专业解读的帮助下,依然能够读出其中的美感。当然,在这个过

程中,读者也需要不断地提升诗歌阅读能力”,可看出是在专业解读帮助下读出美感,且需要读者提升诗歌的阅

读能力。

D.正确。

故选D。

(2)C.“作者分析诗歌大众化和写作难度化的关系,认为以读者为中心是解决诗歌创作的有效途径”错。材料

二第三段“诗歌的大众化并不是要诗人在创作中放弃写作的难度,一味地写‘口水诗当我们回顾诗歌史中的

经典之作,会很容易看到,大多数情况下,’有难度的写作‘与‘群众喜闻乐见'并不冲突。即使是那些极具'难

度'的经典,普通读者在专业解读的帮助下,依然能够读出其中的美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也需要不断

地提升诗歌阅读能力”,据此看出,作者分析诗歌大众化和写作难度化的关系,主要是论述诗歌''以读者为中心”,

并不是要放弃写作的难度。

故选C。

(3)材料二论述以读者为中心的创作观。

A.论述语言和民族历史文化的紧密关系;

B.强调诗的作用和意义;

C.论述文学和生活的紧密关系。

D.论述创作要与读者的接受程度联系起来。可体现以读者为中心的创作观。

故选D。

(4)融媒体更便捷和准确地优化诗歌创作路径:

①材料一第三段“这种‘路径优化’的首要因素,还是融媒体能够更加科学全面地体现读者的审美趣味,能够准

确地'计算'出诗人、评论家和读者之间最大公约数,把在传统传播环境中需要反复试错、迂回的诗歌鉴赏趣味

凝固稳定,迅速发现最为贴近同时代人内心情感的诗意”。

据此分析出,融媒体能够更加科学全面地体现读者的审美趣味,使诗歌鉴赏趣味凝固稳定,贴近同时代人内心情

感;

②材料一第四段“在融媒体环境中,可以更好地汇聚专家意见,在履行编辑的职能(选择、优化和推荐诗歌)时

更加准确地反映诗坛主流声音,形成选本的权威性”。

据此分析出,融媒体更加准确地反映诗坛主流声音,形成选本的权威性;

③材料一第四段“在融媒体时代批评功能呈现了更强的互动性和实践性,更加有效地实现了批评的意义,对批评

的质量和针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此分析出,融媒体更加有效地实现了批评的意义,对批评的质量和针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①材料二第二段“应提倡诗歌创作要以读者为中心,反对把读者称为‘他们'、自娱自乐、故弄玄虚的小众

化、圈子化的诗歌创作倾向。诗歌作为文学的‘先锋队',应该建立起诗歌与读者之间畅通无阻的关系,'让人民

成为滋养诗歌创作的源头活水,让诗歌成为照亮人民心灵的艺术火炬‘二

据此分析出,诗人应该具备以读者为中心的创作观,在观念上进行革新;

②材料二第四段“诗人应该是生活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诗人应该是时代重大变化的推进者,是与社会

发展息息相关的人,而不是躲在房间里过着二手生活、为自己的个人化写作洋洋得意的人”。

据此分析出,诗人应该投身到新时代社会生活中,吸取写作的源头活水;

③材料二第五段“关注新时代的媒介特点,深入思索新时代诗歌的传统与创新、格局与方向等问题,从而推动基

调明亮、能量充足、人民喜爱、能发挥社会作用的新时代诗歌创作,促进我国诗歌事业的繁荣发展”。

据此分析出,诗人要努力挖掘生活的诗意,满足大众对艺术的追求。

答案:

(1)D

(2)C

(3)D

(4)①融媒体能够更加科学全面地体现读者的审美趣味,使诗歌鉴赏趣味凝固稳定,贴近同时代人内心情感;

②融媒体更加准确地反映诗坛主流声音,形成选本的权威性;③融媒体更加有效地实现了批评的意义,对批评的

质量和针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①诗人应该具备以读者为中心的创作观,在观念上进行革新;②诗人应该投身到新时代社会生活中,吸取

写作的源头活水;③诗人要努力挖掘生活的诗意,满足大众对艺术的追求。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1小题,18分)

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江南的记忆

丽尼

虽然不是从那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孩子,然而,我是这样深地记忆着那土地。

我底记忆是深沉的。

我记忆着那丰饶的、和平的土地。我记得,从幼小的时候,我就知道那里是丰饶而和平的土地。人们告

诉我:”湖的沿岸,是丰饶而和平的土地,从古以来。那里是出名地出产着丝、茶、鱼和米;人民是那么和平,

有些人,在他们一整生也不曾听见过枪声。”

真的,湖水是那么温柔,永远只是私语着无穷尽的温柔的故事。大地总是静寂,人们耕作着,从祖父底

时代起,在同样的田地。

没有枪声曾经打破过这里的沉寂。

然而,强盗们用火与炮侵略到家园里来了,连湖水也从湖面翻腾着,直到湖底。

屠杀和奸淫!(多少的青年遭了杀害,多少的女人蒙了羞耻啊!)

我记忆着那土地。我记得,在一次夜行车上,我曾经一手搂着发热的孩子,用另一只手在一个小小的本

子上,握着短短的铅笔,兴奋而又惭愧地,借着月光,写下了几个大字:

“江南,美丽的土地,我们底!”

夜是静的,湖是静的,整个的大地,也是静寂着的。

我记得有乳白色的月光映照着湖水,远山则笼罩在乳白色的雾里。

湖是否仍然静着呢?许多的茅舍、许多的竹篱,是否仍然静着呢?是否仍有年轻的姑娘引导着羊群休息

在祖宗的坟园里,或者小孩子们赤裸着身体,站在湖边,望着渔船归自天际?

不能记忆了!然而,我底记忆是深沉的。

我记忆着那个夜晚,在朦胧的星光之下,有母亲疯狂地撕扯着自己底头发,为着不知失落到什么地方去

了的孩子,她用嘶哑的喉咙大声喊叫,并且哭泣。

老祖母流下眼泪来了:”在竹林掩蔽着的坟园里躺着的一老公公,庇护着儿孙们罢。让他们一个一个大起

来,让他们全都强壮。别教他们无病无灾就给别人杀死,如同可怜的山羊。他们全走了,可是他们会回来的。他

们会回来,从山里,回到故乡的湖边,用这湖里的水,来祭奠你。”

老祖母底悲哀是深沉的。

几十年,从祖父的时代起,就何曾听见过枪声?只要湖里和山里仍然产着鱼和茶,田里和地里依然产着

丝和米,我们总不少一碗饭吃。虽然这一切的财富不全是属于自己,然而一一“我们不能跟别人争夺,我们靠着

老天爷给我们一碗饭吃。”

没有怨恨,也没有妒嫉。“所有这些,算什么呢?”生活原来是卑微的,那么,就卑微地生活着罢,在地

母底怀抱里。

到处都是茅舍和竹篱,河湖港汉,将一切的地方连在一起。这里,连狗子也不会对异乡人发吠的。

“异乡人么?难道是强盗,是仇敌?”

“怕什么呢?天上一颗星,地下一个人。生死有命!管他是什么罢,完粮纳税,难道还有不让活着的么?

是老百姓啊,是良民,又不是别的什么的

然而,就是不让活着!

杀戮和奸淫(年轻的男子和妇人,在整个湖畔是早已绝迹了)。

离别了,遍地的翠绿和金黄,

离别了,故园,家乡;

离别了,竹林里的祖先底坟场,

离别了,水色,湖光。

老祖母底悲哀是深沉的。

“难道就不能再看见了么?难道儿孙们就不能再回来么?难道连一个葬身之处也会没有,永远漂浮着,

如同浮萍,在陌生的地方?”

羊群也都垂头悲哀了,风吹过了无人烟的荒场。

湖水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世世代代的仇恨和悲伤。

我记忆着我那土地,虽然我不是从那土地生长起来的儿子。我底记忆是深沉的。

我永远不能忘记,在那一天,当我拿起了新闻纸,含着眼泪,止不住兴奋和欢喜,读了这样的消息:

江南,我们底!

丰饶的、和平的土地。自古以来,在那里出产着丝、茶和鱼、米。那里的人民是那么和平,有的人,有

五十年不曾听见过枪声。

但是,现在,为了民族,为了自己。

他们,一个一个地,在他们底手里,拿起了自己的武器。

他们勇敢地参加了战争着的集团。

在每一个江南的角落里,打游击!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

(选自《文丛》第二卷合订本,有删节)

文本二:

中国散文最常见的抒情表现方式,是“缘情于景”。西方的抒情文学传统在抒情方式上,偏于直抒胸臆,

敢于表达个人的主观感情和思想。而中国散文在情感表达方式上,则偏重于情景交融、物我比兴,以期更委婉、

曲折、含蓄地传达情思和生命体悟,从而达到“缘情而绮靡”的美学境界。

中国散文的另一个抒情表现手段,是十分重视气韵和音乐性,这一点也是西方的散文所欠缺的。无论是

庄子想象飞扬的“逍遥游”,司马迁的“无韵之离骚”,还是唐宋八大家的山水游记,甚至是韩愈、朱熹一路的说

理文,无一例外都写得酣畅淋漓、气韵生动,韵在物外,情在理中,达到了“文”和“笔”的高度统一。

修辞立其诚。重视修辞、文采、表达的婉曲含蓄,这是汉字的魅力所在,也是中国散文的一大特色,更

是中国散文的一个重要抒情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散文的书写不是一般的书写,而是凝聚着中国诗性文化

的审美情趣,烙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的书写。

(选自《文艺理论研究》,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老祖母底悲哀是深沉的”一句串联起前后内容,从一个历经沧桑与磨难的老人的角度描写了侵略者的暴行。

B.“江南,美丽的土地,我们底!”这几个大字朴素刚健,感情激越,直接写出了作者对故乡江南的热爱之情。

C.四句“离别了”,通过具体化的物象,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侵略者杀戮和奸淫的暴行给中国人带来的惨痛伤害。

D.“我们不能跟别人争夺,我们靠着老天爷给我们一碗饭吃”既反映中国人的温顺、善良,也突出侵略者的凶

残。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湖水是那么温柔,永远只是私语着无穷尽的温柔的故事”运用拟人手法突出记忆中江南的静寂、和平。

B.文章首尾呼应,以丰饶的、和平的江南开头和结束,结构严谨,结尾升华主题,中国人在苦难中奋起反抗。

C.本文不重写引起人们感伤的意象,而是转向现实中的母亲、老祖母、祖父等濒临绝境的人物,现实感强烈。

D.作者在对江南风景一往情深的赞誉里隐藏着对江南沦陷的深创巨痛,浸透着作家浓郁的情感体验,意味深长。

(3)文本一中画线句“不能记忆了!然而,我底记忆是深沉的”蕴含深意,请简要分析。

(4)文本二中论述了中国散文的抒情特点,请谈谈文本一是如何体现的。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通读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

断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认真阅读每一个选项,结合文本作出正确的判断

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句子的意思,并结合文本相关内容

理解其深层含义。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指定的写作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根据题干中相关写作特色的提示,准确

理解艺术特色含义,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1)B.“直接写出了作者对故乡江南的热爱”错。原文“虽然不是从那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孩子,然而,

我是这样深地记忆着那土地”,据此看出,江南不是作者的故乡。

故选B。

(2)C.“不重写引起人们感伤的意象”错误,文中描写了许多意象;“祖父”也不是现实中的人物。

故选C。

(3)①前文“我记忆着那土地。我记得,在一次夜行车上,我曾经一手搂着发热的孩子,用另一只手在一个小

小的本子上,握着短短的铅笔,兴奋而又惭愧地,借着月光,写下了几个大字:'江南,美丽的土地,我们底!

写记忆着江南的美丽土地;“夜是静的,湖是静的,整个的大地,也是静寂着的。我记得有乳白色的月光映照着

湖水,远山则笼罩在乳白色的雾里。湖是否仍然静着呢?许多的茅舍、许多的竹篱,是否仍然静着呢?是否仍有

年轻的姑娘引导着羊群休息在祖宗的坟园里,或者小孩子们赤裸着身体,站在湖边,望着渔船归自天际”,写记

忆着江南的美好风光。据此看出,“不能记忆了”是因为江南原本美好的家园、和平的生活因侵略者的残暴而毁

灭;

②后文“我记忆着那个夜晚,在朦胧的星光之下,有母亲疯狂地撕扯着自己底头发,为着不知失落到什么地方去

了的孩子,她用嘶哑的喉咙大声喊叫,并且哭泣”“老祖母流下眼泪来了:'在竹林掩蔽着的坟园里躺着的一老公

公,庇护着儿孙们罢。让他们一个一个大起来,让他们全都强壮。别教他们无病无灾就给别人杀死,如同可怜的

山羊。他们全走了,可是他们会回来的。他们会回来,从山里,回到故乡的湖边,用这湖里的水,来祭奠你。

据此看出,“我底记忆是深沉”是因为侵略者使无辜中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暴行永远铭记在作者心中;

③“不能记忆了”与“我底记忆是深沉的”语意看似相反,但实际上是作者用矛盾的手法来表达对江南原本美好

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实侵略者入侵美好家园的痛恨。据此看出,通过矛盾的手法表达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怒、痛恨,

从而激发内心的反抗斗志。

(4)①结合文本二“而中国散文在情感表达方式上,则偏重于情景交融、物我比兴,以期更委婉、曲折、含蓄

地传达情思和生命体悟,从而达到'缘情而绮靡’的美学境界”,文本一“湖的沿岸,是丰饶而和平的土地,从

古以来。那里是出名地出产着丝、茶、鱼和米;人民是那么和平,有些人,在他们一整生也不曾听见过枪声”“羊

群也都垂头悲哀了,风吹过了无人烟的荒场。湖水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世世代代的仇恨和悲伤”可分析出,文

本一通过描写记忆中江南的富饶、和平与侵略后江南的破碎、绝望,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侵略者的痛恨,体现中

国散文偏重于情景交融,委婉、曲折、含蓄地传达情思和生命体悟的特性;

②结合文本二“中国散文的另一个抒情表现手段,是十分重视气韵和音乐性……无一例外都写得酣畅淋漓、气韵

生动,韵在物外,情在理中,达到了‘文'和'笔'的高度统一”,文本一“离别了,遍地的翠绿和金黄,离别

了,故园,家乡;离别了,竹林里的祖先底坟场,离别了,水色,湖光”可分析出,文本一以短句为主,按句分

行,重复强调某些词语、句子或段落,节奏鲜明,一唱三叹,体现中国散文重视气韵和音乐性的特点;

③结合文本二”重视修辞、文采、表达的婉曲含蓄,这是汉字的魅力所在,也是中国散文的一大特色,更是中国

散文的一个重要抒情传统”,文本一“湖水是那么温柔,永远只是私语着无穷尽的温柔的故事”“离别了,遍地的

翠绿和金黄,离别了,故园,家乡;……离别了,水色,湖光”“湖水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世世代代的仇恨和

悲伤”“难道就不能再看见了么?难道儿孙们就不能再回来么?难道连一个葬身之处也会没有,永远漂浮着,如

同浮萍,在陌生的地方”可分析出,文本一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守

卫美丽国土、赶走侵略者的信念以及对和平的向往,体现中国散文重视修辞、文采、表达的婉曲含蓄。

答案:

(1)B

(2)C

(3)①“不能记忆了”是因为江南美好的家园、和平的生活因侵略者的残暴而毁灭;②“我底记忆是深沉”是

因为侵略者使无辜中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暴行永远铭记在作者心中;③通过矛盾的手法表达作者对侵略者

的愤怒、痛恨,从而激发内心的反抗斗志。

(4)①文本一通过描写记忆中江南的富饶、和平与侵略后江南的破碎、绝望,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侵略者的痛

恨,体现中国散文偏重于情景交融,委婉、曲折、含蓄地传达情思和生命体悟的特性;②文本一以短句为主,按

句分行,重复强调某些词语、句子或段落,节奏鲜明,一唱三叹,体现中国散文重视气韵和音乐性的特点;③文

本一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守卫美丽国土、赶走侵略者的信念以及对

和平的向往,体现中国散文重视修辞、文采、表达的婉曲含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现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

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王珪曰:“昔秦皇、汉

武,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祸难遂兴。彼岂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也。亡隋之辙,虐

筝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所以易之。然在初则易,终之实难。伏愿慎终如始,方尽其美。"太宗曰:“公言是也。

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

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

太宗曰:“所冀移灾肤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为灾。

贞观五年,有司上书言:“皇太子将行道也,宜用二月为吉,请追兵以备仪注©。"太宗日:“今东作②方

兴,恐妨农事。”令改用十月。太子少保萧璃奏言:“准阴阳家,用二月为胜。”太宗曰:“阴阳拘忌,朕所不行。

若动静必依阴阳,不顾理义,欲求福佑,其可得乎?若所行皆遵E道,自然常与吉会。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

忌?农时甚要,不可暂失。”

贞观十六年,太宗以天下粟价率计斗值五钱,其尤贱处,计斗值三钱,因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

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既属主稔若斯朕为亿兆人父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朕常欲赐天

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敦行礼让,使乡闾之间,少敬长,

妻敬夫,此则贵矣。但令天下皆然,朕不听管弦,不从畋猎,乐在其中矣!”

(选自《贞观政要卷七•务农第三十》)

【注】①仪注:典礼仪式。②东作:指农事。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

既A属B丰C稔D若E斯F朕G为H亿I兆J人K父L母M唯N欲。躬P务Q俭R约S必T不U辄V为

W奢X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李世民即位后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

著名的“贞观之治”。

B.殷鉴,原意指殷朝的子孙应以夏亡作为借鉴,后泛指可以作为鉴戒的往事。殷,朝代名,即商朝,因盘庚迁

都于殷,故又称殷。

C.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表示成年,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冠者五六人”中“冠

者”即代成年人。

D.正道,指所有事物的正确运行规律,与《屈原列传》“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中“正道”的用

法和意思都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唐太宗认为任何事情都必须掌握根本,国家如果连年打仗,营建不停,就会占用农时,使百姓难以以衣食为

根本。

B.京城大旱,唐太宗到宫外查看谷物生长情况,看见蝗虫猖獗,就捡起蝗虫把它吃掉,希望把灾祸转移到自己

身上。

C.唐太宗反对迷信,不相信阴阳家讲究的禁忌,而不顾太子少保萧璃的劝阻,坚持将皇太子的加冠礼从二月改

到十月。

D.唐太宗充分认识到粮食对国计民生的重大意义,深感自己作为百姓衣食父母的重任,因此采取措施使百姓富

贵起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②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

(5)唐太宗认为“国以人为本”,体现其民本思想。唐太宗是如何践行民本思想的?请结合本文最后一段内容加

以概括。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

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和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

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有时也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判断。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

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

“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