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含详解_第1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含详解_第2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含详解_第3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含详解_第4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7分)

(-)(12分)

1.默写

(1)春蚕到死丝方尽,。(《无题》)

(2),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此地一为别,。(《送友人》)

(4),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白居易在《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的外貌,突出卖炭翁辛劳的诗句是“

(二)(13分)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调歌头(节选)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岳阳楼记(节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

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甲的作者是(人名),乙的作者是(人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4.【甲】写出中秋月、的特点,这样的月亮在【乙】中被称为“"。【甲】中“悲欢”一

词与【乙】中“忧乐”一词意思相近,但具体含义并不相同:

【甲】因_______而“欢”,又因_______而感到“悲”,表达的是个人的情感。【乙】的“忧乐”则全因为

,由此可见作者把作为自己的政治抱负。

(三)(12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花连布力性质直,与人交,有肝胆。少时读书,曾习《左传》,故于战法精妙。值铜仁红苗杀官吏反,福康

安以总督进剿,檄公随营。素稔②公勇,令首先解永绥围。公率百余骑长驱直入,破毁苗塞数十,苗人皆乌合众,

未见大敌,大惊目:“天人神兵至耶?何勇健乃尔?”因远相奔溃,永绥之围立解。时公著豹皮战裙,故苗人呼

为花老虎云。福大军至,令公结一营当大营前御贼,悉以剿事委之。福日置酒宴会,或杂以歌舞。公则昼夜巡徼

⑥,饥不及食,倦不及寝。

【注释】①花连布,清代将领。额尔德特氏,蒙古镶黄旗人。②稔:熟悉。③巡徼:巡行视察。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敢于战法精妙()

(2)素稔公勇()

6.画线句“令公结一营当大营前御贼,悉以剿事委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福康安)命令花连布结成一支军队在大营前抵御敌人,把讨伐之事全委托给花连布。

B.(花连布)命令部下结成一支军队在大营前抵御敌人,至于讨伐之事就详细地委派给花连布。

C.(福康安)命令花连布结成一支军队在大营前抵御敌人,把讨伐之事详细地委派给花连布。

D.(花连布)命令部下结成一支军队在大营前抵御敌人,至于讨伐之事就全委托给花连布。

7.文章描写了花连布御敌的过程,在“值铜仁红苗杀官吏反”时,福康安对他委以重任的表现是“”;文

章写苗人“未见大敌”即“大惊”的作用是O

8.以下不能体现花连布“战法精妙”一项是()

A.公率百余骑长驱直入,破毁苗塞数十

B永绥之围立解

C.悉以剿事委之

D.公则昼夜巡徼,饥不及食,倦不及寝

二、现代文(33分)

(一)(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让孤独成为一种力量

①据报道,北京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今年将开始加大腾退保护力度。这其中,便有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

兴会馆。这里,曾经见证了鲁迅的孤独岁月。

②办刊物失败后,鲁迅独居北京,个人的不得志、国家前途的渺茫,给这个志向远大的青年莫大的痛苦。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地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呐喊•自序》里这个蛇的比喻,让人对这

位未来的大文豪曾经历的孤独,有着形象的感受。

③步入新时代,当下的中国蒸蒸日上,气象万千。不过从年轻人成长的心路历程来看,说二三十岁的年龄是

现代年轻人最孤独的阶段,也确有一些道理。

④呼朋引伴的少年时代已经成为过往,学生时代的宿舍生活也已经挥手告别。初入职场,尚未打开局面,压

力却已经迅速袭来。父母难免会因为代际沟通的问题,难以完全理解自己。能够给予情感陪伴的伴侣常常还不知

身在何方……孤独,正在成为很多年轻人难以绕过的境遇,成为成长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⑤然而,不必太担心,这种孤独,有可能成为一种生产力。

⑥住在绍兴会馆的几年时间,鲁迅用“钞古碑”三个字一笔带过。而实际上,除了抄写古碑,他还校订古

书,整理古籍,搜集金石、造像。或许是这些闪烁着古人光芒的物件可以让他感到超越时间的陪伴,或许是一笔

一画的反复誉写让他更多地感受到精神的力量,“钞古碑”这件事鲁迅一做就是好几年。

⑦而在鲁迅向钱玄同做了那个著名的铁屋子比喻后,鲁迅也从个人精神世界的铁屋子里走出,以一篇《狂人

日记》震惊中国。有人认为,鲁迅在绍兴会馆的状态,便是酝酿着呐喊的沉默。至少,我们的确可以在《中国小

说史略》,甚至在《故事新编》中,看到这长长的孤独期的深厚烙印。孤独期的探索,为日后的厚积薄发积累了深

厚的能量。孤独,被他化作了生产力。

⑧孤独,能给人反思与反省的契机,让人更好地审视自己。古代的贤人主张“三省吾身”,或者身体力行坚

持“日课”。这对于每日在现代机构和流水线之中忙碌的人来说,未免过于奢侈。而互联网的通达,在让世界变

得触手可及的同时,也让真正意义上的独处变得更加稀有,让静思内心变得更加困难。即便反思已经变得不再流

行,但请不要轻易用廉价的娱乐和无效的社交打破难得的孤独。

⑨人生的孤独期,往往也是对自我认识的飞越期。与人相处,难免相互迁就,再加上这样那样的社交规矩,

往往并不能遵循自我,以至于连自己都看不清自己,失去了奋斗的方向。而孤独,却能够让人抛去了万物,直达

内心深处。正因为抛弃了万物,反而能让万物了然于心。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意思是说,万物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叔本华曾很夸张地说:“人要么独处,要么

庸俗。”康德则在家乡的小城研读写作到老,甚至未曾亲眼见过高山与大海。但也许正是这种外人看来极端的孤

独,造就了学者们极致的思索。

⑩孤独是一种稀缺品,对大多数人来说,一生或许真的只有一次长期的孤独。离开二十几岁的时光,孤独的

青年人很快就陆续拥有新的角色,成为爱人、父母,或者某个团队的领袖。充实、幸福、责任……或许让人再也

没有长期孤独的机会。

⑪fc提这样年轻的孤独,让积淀与自省成为孤独的基调。孤独,或许就能成为驱动人生的力量。

9.第①②段有什么作用?

10.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1)

(2)

孤独,能给人反思与反省的契机,让人更好地审视自己。

论点:(3)___________

11.结合文章内容思考第⑤⑥⑦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请阐述理由。

12.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康德就是因为极端的孤独,才造就了极致的思考。

B.孤独是一种稀缺品,每个人一生真的只有一次长期的孤独。

C.孤独能直达人的内心深处,更加看清自己。

D.孤独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难以绕过的境遇。

(-)(18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智者倪匡

沈西城

①认识倪匡近半个世纪,当年我们年轻、天真,彼此性情相近、言谈无隔。我们都是上海人,用上海话沟

通,倍觉亲切。倪匡二十二岁来港,舌头发硬,学不好广东话。他不承认,说:“跟舌头硬没关系,我天生有言

语障碍症。”这是真话,倪匡这个人除了弄笔杆儿,其他物事啥都不懂。洋泾浜英文,只会"Sowhat”和

“Whocares”,就此走遍美国。他不独学话蠢,方向也辨不来,走进菜馆再出大门,便分不清东西南北。可以说

他做什么都笨,只有写作灵光——南来六十余年,一根原子笔管吃饭,嫌了不少钱。

②倪匡一生交友无数,知己仅一人,古龙是也。古龙嘛,人人竖起大拇指,直夸“绝顶聪明”。聪明反被聪

明误,掉进创造的角色里,把自己看成陆小凤、楚留香,千金散尽还复来,怕啥?倪匡自小明白“千金散尽有日

不复来”,于是赚得的一半,呈奉贤妻,自己花其半,所以晚年无虑。

③20世纪80年代前,倪匡坚持原则:“小叶,阿拉文人,要保持神秘感,勿可以露面。”作家一露面,少了

头巾气,人家瞧不起。身为小阿弟,只好有样学样,连照片也藏起,不敢曝光。90年代初,倪匡来个大变身,居

然做电视节目了,搭档是鬼才黄霏、食神蔡澜,三人行,顶呱呱。节目叫《今夜不设防》,访超级明星,嘴巴子

活。蔡澜能文不善言,倪匡善言,粤语却人人听不懂,只好打字幕,说话的仅黄霭一人。要命的是,这个综合性

节目居然红火爆灯。

④90年代,倪匡居然移民旧金山,买了幢圆形玻璃怪房子,房间一个,夫妇相依。倪太住不惯,回港小休,

独留倪匡孤居。打电话与他聊天,他居然说忙至不可开交。一个老头子忙啥?“小叶,你又搞不懂,我忙得要

死。早上起来写小说、看报纸。下半日剪花除草、洗衣裳。黄昏要到附近超市储备食物,回来煲鸡汤,哪有时

间?”什么,大作家竟当上家庭主妇?倪爷当是一种乐趣。倪匡有项天大的本事,非人人所能为,就是化枯燥为

乐趣。人视为畏途,落到他手,变成好玩。套用他的口头禅,就是“邪气好白相”。

⑤倪匡性格怪:一是痴,一是绝。恋上某事物,绝对痴缠到底。70年代初,我到他铜锣湾海宁街的寓所做

客,那时他正在收集贝壳,捧出给我看,我根本不懂,只好装着看。他随手拿起一块,道:“小叶,你猜多少

钱?"我为难,不敢言少:“五千!”“再说一遍!”“一万!”“不,不对,五万!”倪匡纠正。吓坏我!未

几生厌,贝壳全送人,一片不留。改玩音响,十万、二十万一套山水牌器材,硬要我听。我听了,一个感觉:跟

我家的卡式录带并无二致,而其价钱仅港币三百元。后他又转去养鱼,什么金鲤、黑魔鲤、七彩神仙鱼……总计

九缸,自号“九缸居士"。鱼缸,放诸餐桌,日观夜赏。不旋踵,厌了,毫不犹豫送友人。最后爱上旅游,一月

出门数次,东闯西逛,不亦乐乎,之后返璞归真,闭户静思。

⑥倪匡做人也有个大优点:说一不二,答应别人的事,就算赴汤蹈火,也决不推辞。他说写作配额用完,就

是用完,你即使开出千字一万,他也不会心动,仍一字不会写。镇海倪匡,诚硬汉子也。

⑦A讲真的,我从不以为倪匡是什么作家,他听到了,气得瞪小眼睛:“我写了这么多的书,还不是作

家?”B他板着脸,吓唬我。我腰板直.胸膛挺,轻描淡写:“侬是智者,远比什么作家高明!”C听得这样说,

他怒气全消,脸上现出笑容,如初夏朝阳。号称智者,何以见得?援引倪匡的语录以见其概:“小说只有两种:

一是好小说,二是坏小说,好小说能看下去,坏小说不能看。”“写作没得教,全然靠天分。没有的话,去干别

的事。”“要写就写,千万别拖!”“医生要我听话,我问听话是不是不会死?医生说不会呀!我说那我干吗要

听你话!哈哈哈!”凡此种种,皆智慧之言。

⑧最近倪匡说很多配额都用光了:喝酒配额完蛋了,生命配额也差不多耗尽!千万别为智者倪匡悲伤,他视

死如归!

【注释】倪匡(1935.5.30——2022.7.3),出生于上海,著名小说家。与金庸、黄霏和蔡澜并称为“香港四大才

子”。他的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广为人知,其中《蓝血人》一书于2000年入选“二十世纪华文小说一百强”,成

为倪匡科幻小说的代表著作。(摘自《文汇报》2020年9月15日,有删改)

13.第①段画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错字:改字:

14.作者笔下的倪匡非常有个性,文中或详或略也记录了倪匡好几件有意思的事。请你概括出其中让你印象深刻的

三件事。

15.第⑦段画线的A、B、C三处对倪匡进行了非常生动的描写。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处,简析其对人物形象的表达

作用。

16.有人觉得上文题为“智者倪匡”,但是真正写他“智”的似乎只有第⑦段,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请从第②、

③、④段中任选一段,说说和“智”的关系。

17.以下对上文的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写倪匡除写作外的蠢和笨,意在表现倪匡后来所取得的成功实属奇迹。

B.第⑤段写倪匡性格之怪,他对喜好之物没有定性,可见他做事常常不能坚持。

C.第⑦段的倪匡语录,足见他对写作不矫情的率真态度,以及对生死的坦然。

D.结尾段中,作者对倪匡的生命配额即将耗尽不以为然,毫无悲伤惋惜之意。

三、综合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同学们发现语文课要求阅读的许多名著书目都与英雄有关,但是同学们对于“英雄”的认识各不相同,大家打算

举办一次“何为英雄”的主题班会,交流分享对英雄的认识。

18.为了筹备主题班会,班委会对班级42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下图是根据同学们对“了解最多的英雄类型”

的回答结果所作的数据统计:

根据上图,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该班同学了解的中国古代英雄比中国近代革命英雄多。

B.该班同学了解的作品中虚构的英雄比中国当代英雄少。

C.该班同学了解最多的英雄类型是中国古代英雄。

D.该班同学了解最少的英雄类型是中国当代英雄。

19.同学们为主题班会设计了一张海报,请根据海报内容和班会主题把宣传语补充完整。

何英雄?____________

20.班级同学小A的妈妈是一名医生,曾经主动申请前往一线抗疫,大家决定要在班会课上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采

访她,听听她对于“何为英雄”的看法。以下是同学们草拟的采访问题,请你筛选出其中不合适的两项()

A.你在医生这个行业干了几年?

B.你为什么主动报名前往一线支援抗疫?

C.您觉得英雄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D.您最欣赏的英雄是谁?

E.您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

21.班会课上,班长请你结合名著阅读篇目,简要谈谈自己对“何为英雄”的看法,请完成一篇100字以内的演讲

稿。

可结合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任选其一)

四、写作(60分)

22.题目:这件事,值得回味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7分)

(-)(12分)

1.默写

(1)春蚕到死丝方尽,。(《无题》)

(2),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此地一为别,。(《送友人》)

(4),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白居易在《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的外貌,突出卖炭翁辛劳的诗句是“

【答案】①.蜡炬成灰泪始干②.沉舟侧畔千帆过③.孤蓬万里征④.长风破浪会有时⑤.满

面尘灰烟火色⑥.两鬓苍苍十指黑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

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蜡炬、畔、蓬、鬓”等字词容

易写错。

(二)(13分)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调歌头(节选)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岳阳楼记(节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

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甲的作者是(人名),乙的作者是(人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4.【甲】写出中秋月、的特点,这样的月亮在【乙】中被称为“"。【甲】中"悲欢"一

词与【乙】中“忧乐”一词意思相近,但具体含义并不相同:

【甲】因而“欢”,又因而感到“悲”,表达的是个人的情感。【乙】的“忧乐”则全因为

,由此可见作者把作为自己的政治抱负。

【答案】2.①.苏轼②.范仲淹

3.(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了。

4.①.明亮(皎洁)②.圆③.皓月④.庆祝中秋(或欢饮达旦饮酒达旦均可)⑤.思念子由

(或亲人无法团聚或个人际遇/壮途不顺)⑥.[乙]国家和人民(或天下天下人/朝廷和百姓/君王和百姓都可)

⑦.以天下为己任(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

【2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学常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当时作

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0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

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

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S)应至交好友岳州知州滕子京之请

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据此填空即可。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

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有:

旷:开阔;怡:愉快;宠:荣耀;辱:屈辱;偕:一起。

【4题详解】

此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由甲文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联系这首词的序中“丙辰中秋,欢饮达

旦”可知写出了中秋月亮皎洁(明亮)、圆的特点,由乙文中写月的的句子”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可知,月

亮被称为“皓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

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

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

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由此可知,甲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

基础,故其因欢饮达旦庆祝中秋而“欢”,因思念其弟子由以及仕途失意而“悲”,“欢”和“悲”表达的都是

个人的情感。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

的职务,贬放邓州(现在河南省邓县)。第二年六月,谪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

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文中范仲淹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

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他的“忧乐”全因为天下君王和百姓,由此可见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和“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据此回答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乙】文: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

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

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

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觉得喜气洋洋了。唉!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

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

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他进也忧虑,退也忧愁。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

感到快乐呢?古仁人必定说:“先于天下人的忧去忧,晚于天下人的乐去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与谁一

道呢?

(三)(12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花连布®,性质直,与人交,有肝胆。少时读书,曾习《左传》,故于战法精妙。值铜仁红苗杀官吏反,福康

安以总督进剿,檄公随营。素稔②公勇,令首先解永绥围。公率百余骑长驱直入,破毁苗寒数十,苗人皆乌合众,

未见大敌,大惊目:“天人神兵至耶?何勇健乃尔?”因远相奔溃,永绥之囤立解。时公著豹皮战裙,故苗人呼

为花老虎云。福大军至,令公结一营当大营前御贼,悉以剿事委之。福日置酒宴会,或杂以歌舞。公则昼夜巡徼

③,饥不及食,倦不及寝。

【注释】①花连布,清代将领。额尔德特氏,蒙古镶黄旗人。②稔:熟悉。③巡徼:巡行视察。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敢于战法精妙()

(2)素稔公勇()

6.画线句“令公结一营当大营前御贼,悉以剿事委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福康安)命令花连布结成一支军队在大营前抵御敌人,把讨伐之事全委托给花连布。

B.(花连布)命令部下结成一支军队在大营前抵御敌人,至于讨伐之事就详细地委派给花连布。

C.(福康安)命令花连布结成一支军队在大营前抵御敌人,把讨伐之事详细地委派给花连布。

D.(花连布)命令部下结成一支军队在大营前抵御敌人,至于讨伐之事就全委托给花连布。

7.文章描写了花连布御敌的过程,在“值铜仁红苗杀官吏反”时,福康安对他委以重任的表现是“”;文

章写苗人“未见大敌”即“大惊”的作用是。

8.以下不能体现花连布“战法精妙”的一项是()

A.公率百余骑长驱直入,破毁苗塞数十

B.永绥之围立解

C.悉以剿事委之

D.公则昼夜巡徼,饥不及食,倦不及寝

【答案】5.①.因此②.向来6.A

7.①.令首先解永绥围②.侧面衬托了花连布的战法精妙8.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

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因此对于作战的方法很精通。故:因此;

(2)句意:一向熟悉花连布很是勇猛。素:一向、向来。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

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联系前文“福大军至”可知,后句省略的人物是“福康安”,“公”则指的是花连布;

重点词有:御贼,抵御敌人;悉,者K;以,把;剿事,讨伐之事;委,委托;

故译为:(福康安)命令花连布结成一支军队在大营前抵御敌人,把讨伐之事全委托给花连布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福康安以总督进剿,檄公随营。素稔公勇,令首先解永绥围”可知,福康安以总督的身份去进军讨伐造反

的人,却征召花连布且让他做首领先解除敌军永绥的包围,福康安对花连布委以重任,可见对花连布的重视;用

原文的话回答则是“令首先解永绥围”。

根据“公率百余骑长驱直入,破毁苗塞数十,苗人皆乌合众,未见大敌,大惊曰:'天人神兵至耶?何勇健乃

尔?'”可知,花连布率领一百多骑兵长驱直入,深入敌方中心,破坏损毁苗塞几十个,苗人没有察觉到花连布

率领部下已经到了眼前,通过对苗人的神态描写“大惊”,运用侧面描写,展现花连布的战法精妙。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公则昼夜巡徼,饥不及食,倦不及寝”,写花连布则是从早到晚的巡行视察,饿了也不吃饭,困了也不睡

觉,体现其尽职尽责的人物形象;未体现其“战法精妙”;

故选D。

【点睛】参考译文:

花连布,性情朴实正直,和他人交往时诚心诚意。年少的时候读书,曾反复地学《左传》,所以对于作战的方

法很精通。正当铜仁红苗杀害官吏造反,福康安以总督的身份去进军讨伐,让(征召)花连布跟着军队前去。一

向熟悉花连布很是勇猛,让他做首领先解除敌军永绥的包围。花连布率领一百多骑兵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挺进,

深入敌方中心,破坏损毁苗塞几十个,苗人都是杂凑在一起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人群,没有看到敌人到了,很惊慌

的说:“是天上的的神兵到了吗?怎么英勇到如此地步?”于是争着向远处逃散,永绥的围困就立刻解决了。当

时花连布穿着豹皮战衣,所以苗人说是花老虎变得。福康安带领大军赶到,命令花连布结成一支军队在大营前抵

御敌人,把讨伐之事全委托给花连布。福康安每天置办酒席宴会,有时还伴之以歌舞。花连布则是从早到晚的巡

行视察,饿了也不吃饭,困了也不睡觉。

二、现代文(33分)

(一)(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让孤独成为一种力量

①据报道,北京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今年将开始加大腾退保护力度。这其中,便有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

兴会馆。这里,曾经见证了鲁迅的孤独岁月。

②办刊物失败后,鲁迅独居北京,个人的不得志、国家前途的渺茫,给这个志向远大的青年莫大的痛苦。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地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呐喊•自序》里这个蛇的比喻,让人对这

位未来的大文豪曾经历的孤独,有着形象的感受。

③步入新时代,当下的中国蒸蒸日上,气象万千。不过从年轻人成长的心路历程来看,说二三十岁的年龄是

现代年轻人最孤独的阶段,也确有一些道理。

④呼朋引伴的少年时代已经成为过往,学生时代的宿舍生活也已经挥手告别。初入职场,尚未打开局面,压

力却已经迅速袭来。父母难免会因为代际沟通的问题,难以完全理解自己。能够给予情感陪伴的伴侣常常还不知

身在何方……孤独,正在成为很多年轻人难以绕过的境遇,成为成长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⑤然而,不必太担心,这种孤独,有可能成为一种生产力。

⑥住在绍兴会馆的几年时间,鲁迅用“钞古碑”三个字一笔带过。而实际上,除了抄写古碑,他还校订古

书,整理古籍,搜集金石、造像。或许是这些闪烁着古人光芒的物件可以让他感到超越时间的陪伴,或许是一笔

一画的反复善写让他更多地感受到精神的力量,“钞古碑”这件事鲁迅一做就是好几年。

⑦而在鲁迅向钱玄同做了那个著名的铁屋子比喻后,鲁迅也从个人精神世界的铁屋子里走出,以一篇《狂人

日记》震惊中国。有人认为,鲁迅在绍兴会馆的状态,便是酝酿着呐喊的沉默。至少,我们的确可以在《中国小

说史略》,甚至在《故事新编》中,看到这长长的孤独期的深厚烙印。孤独期的探索,为日后的厚积薄发积累了深

厚的能量。孤独,被他化作了生产力。

⑧孤独,能给人反思与反省的契机,让人更好地审视自己。古代的贤人主张“三省吾身”,或者身体力行坚

持“日课”。这对于每日在现代机构和流水线之中忙碌的人来说,未免过于奢侈。而互联网的通达,在让世界变

得触手可及的同时,也让真正意义上的独处变得更加稀有,让静思内心变得更加困难。即便反思已经变得不再流

行,但请不要轻易用廉价的娱乐和无效的社交打破难得的孤独。

⑨人生的孤独期,往往也是对自我认识的飞越期。与人相处,难免相互迁就,再加上这样那样的社交规矩,

往往并不能遵循自我,以至于连自己都看不清自己,失去了奋斗的方向。而孤独,却能够让人抛去了万物,直达

内心深处。正因为抛弃了万物,反而能让万物了然于心。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意思是说,万物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叔本华曾很夸张地说:“人要么独处,要么

庸俗。”康德则在家乡的小城研读写作到老,甚至未曾亲眼见过高山与大海。但也许正是这种外人看来极端的孤

独,造就了学者们极致的思索。

⑩孤独是一种稀缺品,对大多数人来说,一生或许真的只有一次长期的孤独。离开二十几岁的时光,孤独的

青年人很快就陆续拥有新的角色,成为爱人、父母,或者某个团队的领袖。充实、幸福、责任……或许让人再也

没有长期孤独的机会。

⑪fc握这样年轻的孤独,让积淀与自省成为孤独的基调。孤独,或许就能成为驱动人生的力量。

9.第①②段有什么作用?

10.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孤独,能给人反思与反省的契机,让人更好地审视自己。

论点:(3)___________

(4)

11.结合文章内容思考第⑤⑥⑦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请阐述理由。

12.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康德就是因为极端的孤独,才造就了极致的思考。

B.孤独是一种稀缺品,每个人的一生真的只有一次长期的孤独。

C.孤独能直达人的内心深处,更加看清自己。

D.孤独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难以绕过的境遇。

【答案】9.列举鲁迅独居北京,孤独对他产生深深影响的事例,引出本文的论题“孤独”。用“鲁迅孤独的事例”

开头,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思考

10.①.让孤独成为一种力量②.孤独,有可能成为一种生产力③.人生的孤独期,往往也是对自我认

识的飞越期④.孤独是一种稀缺品

11.不能调换。第⑤段提出分论点,第⑥⑦段举鲁迅在绍兴会馆事例证明分论点,且第⑤段承接第④段;第⑥段与

第⑦段是递进关系,先介绍鲁迅的事例,后进一步论述这就是孤独的力量。12.C

【9题详解】

考查议论文开头段的作用。议论文中开头段的作用一般是引出论点或分论点。表述形式一般为:引出文章的论点

(论题)+作为事实或道理论证证明中心论点+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此文第①段从“北京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今年将开始加大腾退保护力度。这其中,便有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

兴会馆”写起,第②段提到鲁迅故居,都是为了引出论题“孤独”,“鲁迅的孤独”的事例,可以作为事实论据

证明中心论点,也能更好地激发读者的兴趣。

【10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梳理。

第①②段用“鲁迅孤独的事例”开头,引出论题“孤独”,第③④段分析“孤独,正在成为很多年轻人难以绕过

的境遇,成为成长中的一个必经阶段”,第⑤段提出分论点“这种孤独,有可能成为一种生产力”,然后第

⑧⑨⑩三段分别从“孤独,能给人反思与反省的契机,让人更好地审视自己”“人生的孤独期,往往也是对自我

认识的飞越期”“孤独是一种稀缺品”来分析论证,最后第⑪段“把握这样年轻的孤独,让积淀与自省成为孤独

的基调。孤独,或许就能成为驱动人生的力量”总结出中心论点“让孤独成为一种力量”。据此填空即可。

[11题详解】

考查议论文段落调换。先看这三个段落与前面段落之间有没有照应的关系,如果没有,再看这两段之间有没有

先后关系,比如从时间上、逻辑上等,分析后即可作答。

先表明观点:不能调换。理由:第⑤段与第⑥⑦二者是总分关系,第⑤段提出分论点“这种孤独,有可能成为一

种生产力”,第⑥⑦段列举了鲁迅在这里“钞古碑”,校订古书,整理古籍,搜集金石、造像的事例来证明分论

点。第⑤段“然而,不必太担心,这种孤独,有可能成为--种生产力”承接第④段的“孤独,正在成为很多年轻

人难以绕过的境遇,成为成长中的一个必经阶段”;第⑥段与第⑦段又是递进关系,先介绍鲁迅的事例,后进一

步分析鲁迅在绍兴会馆的状态,是酝酿着呐喊的沉默,孤独期的探索,为日后的厚积薄发积累了深厚的能量,总

结出:这就是孤独的力量。若调换,则会造成结构混乱,表意不明。

【12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有误,第⑨段中“康德则在家乡的小城研读写作到老,甚至未曾亲眼见过高山与大海。但也许正是这种外人看

来极端的孤独,造就了学者们极致的思索”有“也许”二字,可知此项说法太绝对;

B.有误,根据第⑨段“对大多数人来说,一生或许真的只有一次长期的孤独”可知“每个人的一生真的只有一次

长期的孤独”说法太绝对;

D.有误,根据第④段“孤独,正在成为很多年轻人难以绕过的境遇,成为成长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可知此项中

“已经”有误;

故选Co

(二)(18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智者倪匡

沈西城

①认识倪匡近半个世纪,当年我们年轻、天真,彼此性情相近、言谈无隔。我们都是上海人,用上海话沟

通,倍觉亲切。傥匡二十二岁来港,舌头发硬,学不好广东话。他不承认,说:“跟舌头硬没关系,我天生有言

语障碍症。”这是真话,倪匡这个人除了弄笔杆儿,其他物事啥都不懂。洋泾浜英文,只会“Sowhat”和

“Whocares”,就此走遍美国。他不独学话蠢,方向也辨不来,走进菜馆再出大门,便分不清东西南北。可以说

他做什么都笨,只有写作灵光——南来六十余年,一根原子笔管吃饭,嫌了不少钱。

②倪匡一生交友无数,知己仅一人,古龙是也。古龙嘛,人人竖起大拇指,直夸“绝顶聪明”。聪明反被聪

明误,掉进创造的角色里,把自己看成陆小凤、楚留香,千金散尽还复来,怕啥?倪匡自小明白“千金散尽有日

不复来”,于是赚得的一半,呈奉贤妻,自己花其半,所以晚年无虑。

③20世纪80年代前,倪匡坚持原则:“小叶,阿拉文人,要保持神秘感,勿可以露面。”作家一露面,少了

头巾气,人家瞧不起。身为小阿弟,只好有样学样,连照片也藏起,不敢曝光。90年代初,倪匡来个大变身,居

然做电视节目了,搭档是鬼才黄霏、食神蔡澜,三人行,顶呱呱。节目叫《今夜不设防》,访超级明星,嘴巴子

活。蔡澜能文不善言,倪匡善言,粤语却人人听不懂,只好打字幕,说话的仅黄霭一人。要命的是,这个综合性

节目居然红火爆灯。

④90年代,倪匡居然移民旧金山,买了幢圆形玻璃怪房子,房间一个,夫妇相依。倪太住不惯,回港小休,

独留倪匡孤居。打电话与他聊天,他居然说忙至不可开交。一个老头子忙啥?“小叶,你又搞不懂,我忙得要

死。早上起来写小说、看报纸。下半日剪花除草、洗衣裳。黄昏要到附近超市储备食物,回来焚鸡汤,哪有时

间?”什么,大作家竟当上家庭主妇?倪爸当是一种乐趣。倪匡有项天大的本事,非人人所能为,就是化枯燥为

乐趣。人视为畏途,落到他手,变成好玩。套用他的口头禅,就是“邪气好白相”。

⑤倪匡性格怪:一是痴,一是绝。恋上某事物,绝对痴缠到底。70年代初,我到他铜锣湾海宁街的寓所做

客,那时他正在收集贝壳,捧出给我看,我根本不懂,只好装着看。他随手拿起一块,道:“小叶,你猜多少

钱?"我为难,不敢言少:“五千!”“再说一遍!”“一万!”“不,不对,五万!”倪匡纠正。吓坏我!未

几生厌,贝壳全送人,一片不留。改玩音响,十万、二十万一套山水牌器材,硬要我听。我听了,一个感觉:跟

我家的卡式录带并无二致,而其价钱仅港币三百元。后他又转去养鱼,什么金鲤、黑魔鲤、七彩神仙鱼……总计

九缸,自号“九缸居士"。鱼缸,放诸餐■桌,日观夜赏。不旋踵,厌了,毫不犹豫送友人。最后爱上旅游,一月

出门数次,东闯西逛,不亦乐乎,之后返璞归真,闭户静思。

⑥倪匡做人也有个大优点:说一不二,答应别人的事,就算赴汤蹈火,也决不推辞。他说写作配额用完,就

是用完,你即使开出千字一万,他也不会心动,仍一字不会写。镇海倪匡,诚硬汉子也。

⑦A讲真的,我从不以为倪匡是什么作家,他听到了,气得瞪小眼睛:“我写了这么多的书,还不是作

家?”B他板着脸,吓唬我。我腰板直,胸膛挺,轻描淡写:“侬是智者,远比什么作家高明!”C听得这样说,

他怒气全消,脸上现出笑容,如初夏朝阳。号称智者,何以见得?援引倪匡的语录以见其概:“小说只有两种:

一是好小说,二是坏小说,好小说能看下去,坏小说不能看。”“写作没得教,全然靠天分。没有的话,去干别

的事。”“要写就写,千万别拖!”“医生要我听话,我问听话是不是不会死?医生说不会呀!我说那我干吗要

听你话!哈哈哈!”凡此种种,皆智慧之言。

⑧最近倪匡说很多配额都用光了:喝酒配额完蛋了,生命配额也差不多耗尽!千万别为智者倪匡悲伤,他视

死如归!

【注释】倪匡(1935.5.30一一2022.7.3),出生于上海,著名小说家。与金庸、黄霏和蔡澜并称为“香港四大才

子”。他的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广为人知,其中《蓝血人》一书于2000年入选“二十世纪华文小说一百强”,成

为倪匡科幻小说的代表著作。(摘自《文汇报》2020年9月15日,有删改)

13.第①段画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错字:改字:

14.作者笔下的倪匡非常有个性,文中或详或略也记录了倪匡好几件有意思的事。请你概括出其中让你印象深刻的

三件事。

15.第⑦段画线的A、B、C三处对倪匡进行了非常生动的描写。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处,简析其对人物形象的表达

作用。

16.有人觉得上文题为“智者倪匡”,但是真正写他“智”的似乎只有第⑦段,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请从第②、

③、④段中任选一段,说说和“智”的关系。

17.以下对上文的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写倪匡除写作外的蠢和笨,意在表现倪匡后来所取得的成功实属奇迹。

B.第⑤段写倪匡性格之怪,他对喜好之物没有定性,可见他做事常常不能坚持。

C.第⑦段的倪匡语录,足见他对写作不矫情的率真态度,以及对生死的坦然。

D.结尾段中,作者对倪匡的生命配额即将耗尽不以为然,毫无悲伤惋惜之意。

【答案】13.①.嫌②.赚

14.洋泾浜英文,却走遍了美国;不辨方向,菜馆一进一出就忘了方向;要保持神秘感却做了电视节目,说着听不

懂的粤语,节目竟然爆红;将天天如此的枯燥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收集贝壳、玩音响、养鱼、旅游,一旦喜欢某事

某物,便痴缠到底;说一不二,不被金钱动摇;不管是写作还是生活,豁达而智慧。

15.示例:A处通过语言和神态的描写,写了他表现出的不满和不甘,结合下文又可知略带几分玩笑,可见他的自

信,对自己作品的认可,以及与作者相处的熟络。B处描写了倪匡的神情,写出他故作生气的样子,表现出倪匡的

孩子气。C处通过神态描写及比喻手法,写出了倪匡听到赞赏后的开心,生动地表现出他的开朗。

16.示例,不同意。第②段拿倪匡和古龙比,倪匡对金钱的态度理性,因此晚年无虑,这是生活的智慧。第③段从

要保持神秘感到上电视节目,倪匡不死守原则,审时度势,是智慧。第④段能够发现枯燥生活里乐趣,并甘之如饴,

这是大智慧。17.C

【13题详解】

考查对字形的辨析。

“嫌了不少钱”中,“嫌”应为“赚”,赚钱:指获取利润,挣得钱财;赚钱是通过自身的资本或者劳动力产生收

入的一个过程。

【14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联系第①段中“认识倪匡近半个世纪,当年我们年轻、天真,彼此性情相近、言谈无隔。我们都是上海人,用上海

话沟通,倍觉亲切。倪匡二十二岁来港,舌头发硬,学不好广东话。他不承认,说:‘跟舌头硬没关系,我天生有

言语障碍症。'这是真话,倪匡这个人除了弄笔杆儿,其他物事啥都不懂。洋泾浜英文……就此走遍美国。他不独

学话蠢,方向也辨不来,走进菜馆再出大门,便分不清东西南北”的内容可概括为:洋泾浜英文,却走遍了美国,

不辨方向,菜馆一进一出就忘了方向;

联系第③段中“20世纪80年代前,倪匡坚持原则:'小叶,阿拉文人,要保持神秘感,勿可以露面。’作家一露

面,少了头巾气,人家瞧不起。身为小阿弟,只好有样学样,连照片也藏起,不敢曝光。90年代初,倪匡来个大变

身,居然做电视节目了,搭档是鬼才黄霏、食神蔡澜,三人行,顶呱呱。节目叫《今夜不设防》,访超级明星,嘴巴

子活。蔡澜能文不善言,倪匡善言,粤语却人人听不懂,只好打字幕,说话的仅黄霏一人。要命的是,这个综合性

节目居然红火爆灯”的内容可概括为:要保持神秘感却做了电视节目,说着听不懂的粤语,节目竟然爆红;

联系第④段中“打电话与他聊天,他居然说忙至不可开交。一个老头子忙啥?'小叶,你又搞不懂,我忙得要死。

早上起来写小说、看报纸。下半日剪花除草、洗衣裳。黄昏要到附近超市储备食物,回来煲鸡汤,哪有时间?‘什

么,大作家竟当上家庭主妇?倪爷当是一种乐趣。倪匡有项天大的本事,非人人所能为,就是化枯燥为乐趣。人视

为畏途,落到他手,变成好玩”的内容可概括为:将天天如此的枯燥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联系第⑤段中“倪匡性格怪:一是痴,一是绝。恋上某事物,绝对痴缠到底。70年代初,我到他铜锣湾海宁街的寓

所做客,那时他正在收集贝壳,捧出给我看,我根本不懂,只好装着看。……未几生厌,贝壳全送人,一片不留。

改玩音响,十万、二十万一套山水牌器材,硬要我听。我听了,一个感觉:跟我家的卡式录带并无二致,而其价钱

仅港币三百元。后他又转去养鱼,什么金鲤、黑魔鲤、七彩神仙鱼……鱼缸,放诸餐桌,日观夜赏。不旋踵,厌了,

毫不犹豫送友人。最后爱上旅游,一月出门数次,东闯西逛,不亦乐乎,之后返璞归真,闭户静思”的内容可概括

为:一旦喜欢某事某物,便痴缠到底,收集贝壳、玩音响、养鱼、旅游;

联系第⑥段中“倪匡做人也有个大优点:说一不二,答应别人的事,就算赴汤蹈火,也决不推辞。他说写作配额用

完,就是用完,你即使开出千字一万,他也不会心动,仍一字不会写。镇海倪匡,诚硬汉子也”的内容可概括为:

说一不二,不被金钱动摇;

联系第⑦段中“讲真的,我从不以为倪匡是什么作家,他听到了,气得瞪小眼睛:'我写了这么多的书,还不是作

家?'他板着脸,吓唬我。我腰板直,胸膛挺,轻描淡写:'侬是智者,远比什么作家高明!'听得这样说,他怒

气全消,脸上现出笑容,如初夏朝阳。号称智者,何以见得?援引倪匡的语录以见其概:'小说只有两种:一是好

小说,二是坏小说,好小说能看下去,坏小说不能看。''写作没得教,全然靠天分。没有的话,去干别的事。'‘要

写就写,千万别拖!’“医生要我听话,我问听话是不是不会死?医生说不会呀!我说那我干吗要听你话!哈哈哈!'

凡此种种,皆智慧之言”的内容可概括为:不管是写作还是生活,豁达而智慧。

【15题详解】

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解答时,结合句子内容,可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结合A句中“讲真的,我从不以为倪匡是什么作家,他听到了,气得瞪小眼睛:'我写了这么多的书,还不是作

家?'”的内容可知,“气得瞪小眼睛”运用了神态描写,“我写了这么多的书,还不是作家”运用了语言描写。

生动地写了他的不满和不甘,结合下文内容来看,略带几分玩笑,表现出他的自信和对自己作品的认可,透露出与

作者熟络的关系。

结合B句中“他板着脸,吓唬我”的内容可知,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描写出倪匡故作生气神情,表现出倪匡的可

爱和孩子气。

结合C句中“听得这样说,他怒气全消,脸上现出笑容,如初夏朝阳”的内容可知,“脸上现出笑容”运用了神态

描写,“如初夏朝阳”把他的笑容比作“朝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倪匡听到赞赏后的开

心和得意,表现出他开朗的性格特点。

【16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联系第②段中“倪匡一生交友无数,知己仅一人,古龙是也。古龙嘛,人人竖起大拇指,直夸‘绝顶聪明’。聪

明反被聪明误,掉进创造的角色里,把自己看成陆小凤、楚留香,千金散尽还复来,怕啥?倪匡自小明白'千金

散尽有日不复来',于是赚得的一半,呈奉贤妻,自己花其半,所以晚年无虑”的内容可知,第②段把倪匡和古

龙作对比,倪匡对金钱的态度理性,因此晚年无虑,这是他对于生活的智慧;

联系第③段中“20世纪80年代前,倪匡坚持原则:'小叶,阿拉文人,要保持神秘感,勿可以露面。'作家一露

面,少了头巾气,人家瞧不起。身为小阿弟,只好有样学样,连照片也藏起,不敢曝光。90年代初,倪匡来个大

变身,居然做电视节目了,搭档是鬼才黄霏、食神蔡澜,三人行,顶呱呱。节目叫《今夜不设防》,访超级明星,

嘴巴子活。蔡澜能文不善言,倪匡善言,粤语却人人听不懂,只好打字幕,说话的仅黄霭一人。要命的是,这个

综合性节目居然红火爆灯”的内容可知,第③段从要保持神秘感到上电视节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