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十一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强化卷含解析_第1页
高三语文复习十一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强化卷含解析_第2页
高三语文复习十一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强化卷含解析_第3页
高三语文复习十一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强化卷含解析_第4页
高三语文复习十一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强化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类文本阅读(一)

考点24小说5颗星

考点25散文5颗星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

说明:请将题目的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天嚣

赵长天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

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

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小的砂粒,从昏天

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

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这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

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辱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

保存体力。

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

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

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

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报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

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

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象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门别开得太大!”

“找根棍子撑住!”

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他朝后看看。“开啦!”撤掉顶门柱,他慢慢移动门闩。

门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终于脱离了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

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

中的史前状态。

“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

扑扑的东西。

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战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

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

着一片叶儿呢!

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还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饰

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

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枝叶,顺着刀把滴滴答答淌,馋人极了!

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

么落进肚子里去的。

至于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

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里。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

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

B.被困队员身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

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进去”,

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

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2.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3.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

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小题。

远山

张世勤

莽莽苍苍,四面青山。孤独的牛车,远远望去像一个小黑点,在大山深处移动。

父亲刚逝,他的心情低沉而忧郁。今天天气放晴,他该出山,但他只能一个人驾着牛车出

山了。他和父亲在这深山里已经二十多年,习惯了每天植树、护林、砍柴、卖柴这一套步调,

从未感觉到日子有丝毫的单调,现在,父亲不在了,从今天开始他得习惯一个人出山。

山路崎岖,又是一个转弯,转过弯去就是一个长长的缓坡,然后再转弯。这条山路他早已

烂熟于心,每到一处转弯,他都要提醒父亲:爹,转弯了。可他再也听不见父亲的回答,父亲的

确是不在了!

不知什么时候,车竟然停下了,停在了一个转弯处。这种情况从前还未有过,他说,咱们

赶路吧,牛却仍然未动。他抚着牛,竟看到牛眼里闪着迷惘。这头牛,当年是父亲接生的,难道

它还记着父亲对它的好?他也再次想起父亲,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唉,爹,转弯了。

没想到,这一说,牛迈开步子,熟练地转过弯去。他终于明白,牛跟他一样,都习惯了父

亲坐在车上,习惯了每到转弯处的提醒,现在到了转弯处,他不说话,牛就有些慌,不知该怎么

办。也许,他和牛都需要一个转弯的过程。明白过来之后,接下来的路就顺畅得多了。到转弯

处,他还是像往常一样,给父亲说一声:爹,转弯了。这么喊,又像是喊牛。望着老成持重的牛,

他突然觉得把它看作父辈,似乎也没什么错。父亲和牛的秉性是一样的。

过了些日子,他再次从山外回来的时候,牛车上不再那么空荡荡的了,而是坐着一个年

轻的女人。年轻的女人穿着红红的上衣,充满着对大山的新奇。过去,出山进山,远远看去都

是一个小黑点,而现在却是一抹鲜红。这抹红,在青山绿水之间,想掩映都掩映不住。

年轻的女人是他在山外认识的。每次木柴装车后,他都要带上一种小山果,红红的,是他

打柴时顺手摘下的,不为卖钱,只供人品尝。半品半尝之间,木柴也就卖出去了。后来年轻的

女人就来了,问他,卖的?他说,不是,随便让人吃的。真的?真的。第二天,他刚摆下摊,一小堆

红山果红红地映着。年轻女人又来了。她说,你怎么不卖呢?他说,山里有的是,不值钱。

第三次来的时候,年轻的女人问,你叫什么?他说,叫青树。住在山里?是的。你不觉得枯

燥吗?不枯燥,山里有山鸡、野兔,山树上有樱桃、山楂……什么都有。年轻的女人说,你怎么

不问我叫什么。他便问,你叫什么?年轻的女人说,我叫红苗。

此后,每次红苗都很准时地来到青树的摊前,一边与青树拉呱,一边吃着红山果。青树觉

得卖柴原来挺有意思,怎么过去就没觉得呢!

红苗决计要跟着青树进山了。红苗坐在牛车上向大山深处走去。新鲜的空气裹挟着她,

蓝天白云笼罩着她,她觉得天地一下子宽广了。她对青树说,我想告诉我爹。青树说,怎么告

诉,他听不见。红苗说,我喊。绵延的群山让红苗柔软的心情无限地舒展。她两手打个弧放在

嘴边:爹,我转弯了。

牛听了红苗的话,先是一愣,然后就要转弯,青树忙抚着牛头,轻声说:不是喊你,是喊她

爹的。牛似乎明白了青树的意思,不好意思地吧嗒了几下眼皮。

第二天,青树要去打柴,红苗说今天不打柴了。今后也不打柴了。青树不解,红苗说我们

可以种菜、卖山果。山果是山树自己结的,摘下来,是顺手的事,怎么可以拿去卖呢?红苗说树

不也是自己长的吗?山果咱们也可以自己种啊。

青树第一次驾着空空的牛车出山了,一路上,他不断地跟牛说转弯了,也像是给自己说。

在这大山深处,青树知道,转一个弯,就能看到一片不一样的树,开一壁不一样的花。是

不是过日子的路也要这样走,要不断地转个弯才好呢?

一年后,青树栽培种植的各色山果和蔬菜都成了小镇上的抢手货。红苗像做窝的小鸟一

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青树出山的牛车上,不再只是一些硬邦邦的木柴,而

是瓜果梨枣,色彩缤纷。打这,去一趟山外,青树就会装回一袋子钱。

这天青树从山外回来,丰盛的菜肴让他想到了爹留下来的酒葫芦。喝了酒的青树抓着红

苗的手,对着群山,高声大喊:爹。房前的老牛便“眸”一声。青树喊:爹,我转弯了。房前的

老牛便“眸”一声。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对大山环境的刻画,既有静态描写,也有动态描写,为下文情节作了铺垫,奠定了

全文孤独忧伤的感情基调。

B.青树在父亲去世前“从未感到日子有丝毫的单调”,说明了青树的孝顺,也体现了青树的

因循守旧,为红苗的出场作铺垫。

C.小说开头“孤独的牛车”像“一个小黑点”,后文红苗的上衣是“一抹鲜红”,二者形成

对比,暗示了主人公心境与生活的转变。

D.作者极力渲染了山间景色的美丽与山间生活的美好,这深化了小说回归自然的主题,反映

出作者对乡村文明日益消逝的思索。

2.小说中的红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以“远山”为题,有人认为以“转弯”为题更恰当,你认为“远山”与“转弯”哪一

个更好?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百年震柳

梁衡

①地震能摧毁一座山,却不能折断一株柳。

②约在百年前,1920年12月16日晚8时,在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

震级8.5,裂度12,死27万人,震波绕地球三圈,余震三年不绝,史称环球大地震。这远远大于

后来我国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③海原大地震实是地球的印度洋版块与太平洋版块相互挤压所致,与近年来的汶J11大

地震同出一因。有案可查,1982年国家地震局曾在当地开深槽验土,探得6千年来,在海原地

区这两个版块就有6次因较劲失手而引发地震。第六次即海原大地震。这次地震,大地瞬间

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

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

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僻嘴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

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

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

④为了寻找这棵树,从县城出发,车子在大山的肚子里翻上翻下,左拐右折,沿途几乎

没有看到人家。可想百年之前,这里更是怎样的荒凉寂寞。正当我心头一片落寞之时,身下的

沟里闪出一团翠绿,车头一折,拐入谷底。行到路尽之处,眼前的一棵大柳树挡住了去路。这

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它身高膀阔,蹲在那里足有一座小楼那么大。枝叶茂盛繁密,纵横交错,

遮住了半道山沟。难怪我们在山顶上时就看见这里有一团绿云。欲问百年事,深山访古柳。

但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

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两个半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

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

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的树龄已经

有500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活了100年。看过树皮,再

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一根木头的断开如果是用锯子来锯,无论横、竖、

斜,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

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嘎嚼嘛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

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忍睹。但是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

了过来。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

为我们定格了一个难忘的岁月。我稍一闭目,还能听到雷鸣电闪,山摇地动。

⑤柳树这种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

所以柳树常被人作了多情的象征。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

强。它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它的根系特

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

汽。它有极强的适应性,适于各种水土、气候,也能适应突如其来的灾难。美哉大柳,在人如

女,至坚至柔;伟哉大柳,在地如水,无处不有。唯我大柳,大难不死,百代千秋。

⑥我想,那海原大地震,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27万人的生命,为什么单单

留下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这株灾后之柳以过来人的身份向我

们宣示:战胜灾难唯有坚守。一百年了,它站在这里,敞开胸怀袒露着伤痕;又举起双臂,摇动

青枝。它在说:活着多么美好,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扼杀生命。

⑦我出了沟口翻上山头,再回望那株百年震柳,已看不清它那被裂为两半的树身,只见

一团浓浓的绿云。一百年前,在这里地震撕裂了一棵树;一百年后,这棵树化作一团绿色的云,

缝合了地缝,抚平了地球的伤口。我知道县里已经建了地震博物馆,有文字,有图片,但是最生

动的,莫如就在这里建一座“震柳人文森林公园”,再种它一沟的新柳。老树犹在,雄风不减。

绿满天涯,长风浩荡。这不只是一幅风景的画图,更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一本历史教科书。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采用衬托的方法介绍海原大地震,把这场地震与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比较,

便于读者更形象地认识事物的特征。

B.文章第③段巧妙使用动词和比喻修辞,形象再现海原大地震情形,把大地震横摧一切的气

势写了出来,反衬了震柳的顽强的意志。

C.文章第⑤段采用叙述、说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抓住柳树柔弱又刚强、适应性强

等特征,对柳树进行了热情的赞美。

D.文章写地震撕裂了一棵树,可是这棵树却化作一团绿色的云,抚平了地球的伤口,暗示了地

震给人带来的伤痛己被抚平。

2.请从表达技巧方面赏析文章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

3.“百年震柳”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废园外

巴金

①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

②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

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

晃地悬在架子上。

③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

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也许

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④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倘使花

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花

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八月十四日的惨剧。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

不到一刻钟的功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⑤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在

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

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我回头看,没有人。这句话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

二天听到的。

⑥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

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

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

们还在那里挖掘。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

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那个中年妇人指着露腿

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

故事。

⑦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

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地痛起

来。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容。两三颗炸弹

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

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

⑧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悉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

戚罢。

⑨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

看不见带泥的腿。这我却是看见了的。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

⑩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

还是看得见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

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

⑪脸颊上一点冷,一滴湿。我仰头看,落雨了。这不是梦,我不能长久立在大雨中,我应

该回家了。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

(1941年8月16日在昆明)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的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地痛起来”,对一

个不识面容的少女的生命表现出如此热烈的关注,充分表现出作者爱心的深厚和强烈。

B.“陈家三小姐”的家世背景、相貌品行等文中都没有交代,作者有意将她抽象成美丽、青

春、生命的化身,通过“美好的事物被撕毁”来揭示民族的悲剧。

C.末段写雨,有明显的象征意味,既写出了当时形势的险恶,又表现了对抗日暴风雨早日到来

的期盼。

D.“花”是青春、美好、生命的象征,“毁了的楼房”是残败、废弃、死亡的象征,作品这两

个对立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善良美好的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的尖锐矛盾。

E.本文并没有对战争本身的罪恶进行控诉,而是通过作为最高价值形态的生命遭到任意践踏

来表现战争的残酷与邪恶,从而引发我们对战争反人类的本质的思考。

2.联系上下文,写出对“这样地逃出囚笼”(第⑦段)的理解。

3.本文用了不少文字描绘花,你认为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4.文章第10段中,作者连用三个问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答案:LB;2.①作为线索贯穿情节始终。全文情节围绕“渴”这一中心,从队员受困受渴,

到渴望被救,最后得瓜解渴展开故事。

②塑造人物形象。通过队员受困受渴这一事件,塑造出不畏艰险,认真负责,热心救人的科研

工作者形象。

③揭示主题。围绕受困受渴得瓜解渴这一事件,揭示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人生哲理。

3.①以得瓜解渴的“美好的谜”为结尾,使情节翻转,出人意料,增强小说的戏剧张力。

②以这个未解的“美好的谜”为结尾,留有想象空间,引发读者的想象。

③以美好圆满的“美好的谜”为结尾,突出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这一温暖主旨,因为

听不懂蒙古族群众的话所以成了谜,深化了各族人民支持祖国科研工作这一主题。

解析:1.“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错,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

2.本题考查情节安排的技巧。可以从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三个角度答题。

3.本题是针对小说的结尾设题,先明确结尾的形式,再从结尾的技巧本身的作用、情节上的作

用、情感上的作用、主旨上的作用等几个角度答题。

2.答案:1.C;2.(1)聪慧。很有生意头脑,让青树栽培种植山果和蔬菜,用来做生意

(2)勤劳。“红苗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

(3)大方、有主见。主动与青树交往,看重青树的朴实,决定嫁给他。

3.以“远山”为题好。

①远山是故事展开的环境

②山里生活的纯净自然,孕育了他的质朴

③含蓄而富有诗意。

以“转弯”为题好。

①情节始终围绕着是否转弯展开,青树与红苗都有一个转弯的过程

②暗示人物的转变,生活从单调变得丰富多彩

③更符合小说的主题思想:过日子要不断转弯,只有放弃旧观念,才可能追寻到美好生活。

3.答案:1.B;2.①运用比喻、对比、拟人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塑造了震柳这一形象

②行文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增强了气势,有力地揭示了百年震柳的艰难的生命历程,更有感

染力

③结构上,照应全文,为后文突出震柳的精神品质做铺垫。

3.①“百年震柳”是灾难的见证者,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②“百年震柳”承受了巨大灾难,历经百年后,顽强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