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鄞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完成相应内容的填写和填涂考试号、贴好条形码,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本次考试期间不得使用计算器;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逻辑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科学,还是一门奇异的艺术。科学在知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艺术在行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从这一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然而,除非逻辑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门科学,否则这一目的是不能达到的。人类理智的本性就是要成为理性。对于人来说,理智生活是一种发展着的东西。理性并非意味着不会犯错。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自在的理性需要一种逻辑的力量来克服它的这种先天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理性的德行日臻完善。从这种意义上说,逻辑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逻辑不仅是科学,是艺术,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如驱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公理化的逻辑体系表达出人类对臻至完善的理论所应当具有的形态的认识和向往。其中,逻辑公理的选择体现出人们对理论本身的最深思熟虑的判断和洞察力。逻辑规则和定义体现出人们为追求无可置疑的结论而对推论施加的严苛条件,推理链条的环环相扣反映出人们对思维编织的精细严密的要求。从公理出发,一些简单的定理立刻就能得到证明,这些定理进而成为那些更深奥的定理的基石。这样,一座精美的大厦就严密地建立起来了。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理论将其中所有的论证一一抽出,那么这一理论就会因只剩下一堆描述性语句而坍塌,理论的结构性力量和活力由此丧失殆尽。而一个确立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则意味着它获得了一种逻辑的品行。它因逻辑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内部和谐,外部精巧,经久耐用。逻辑能力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这种能力是通过对世界的领悟内化而成的潜在逻辑,因此它具有某种“自然习得”甚至“与主俱来”的性质。但它同时也具有模糊性、直觉性和不确定性,要使这种潜在的逻辑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深刻性、确定性、批判性和反思性,在语言表达上具有清晰性、规范性、一致性和相干性的显逻辑,就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强化逻辑训练。(摘编自朱建平《逻辑:一种文化和精神》)材料二:语言和逻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运用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逻辑的制约。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语言运用的艺术,在某些情况下,又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的框框的,这不仅无碍于语言运用的正确,而且反而使得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无理而妙”。早在梁朝,刘勰在谈到“夸张”的时候,就明确指出其“无理而妙”的效果:“辞虽已甚,其义无害。”宋人严羽云:“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些都说明在某种场合,“不合逻辑”的语言有时比合于逻辑的语言更有力量,而诗人的语言往往是新鲜奇特的,不能用常理来衡量。鲁迅说:“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值得注意的是,“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同样得到了逻辑学界的认可和重视。“无理而妙”是反逻辑的;而创造、赏析它,却又离不开正确运用逻辑思维的智慧和能力。《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写道: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从事理上说,“晓来谁染霜林醉”问得稀奇,“总是离人泪”答得更是不近情理。然而,从艺术上说,这一问一答,是最近乎情,是最合乎理的。因为它把人情移用于事物,形象逼真地表达了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这段文字,堪称“无理而妙”的上品。不过,我们细想一下,这“无理”之中,也仍然有“有理”之处。“眼泪”是液体,故可用之“染”物;“霜林”是“红”的,故是被“染”的。假如无此二者,这里要表现的离情别绪,恐怕也就失去了必要的依托,或者竟一变而为“无理而不妙”了。可见“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归根到底是有其深邃的逻辑基础的,只不过是在逻辑的基础上加上感情的色彩、想象的因素,离开了这种深邃的逻辑基础,人们创造、赏识“无理而妙”的智慧和能力,也就无从发挥了。(摘编自张炼强《修辞艺术探新》)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某种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必须在逻辑同时是科学和艺术时,这一目的才能实现。B.理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理性的推演活动具有生产性或构造性,这一活动过程可能作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使推理出现瑕疵,思想产生混乱。C.在证明定理的过程中,可以从公理出发,先证明一些简单的定理,再以这些简单的定理作为那些更深奥的定理的基石。D.逻辑有效性理论的确立因逻辑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具备了逻辑品行,也会因为加入一些描述性语句而丧失理论的结构性力量和活力。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的人语言表达清晰且规范,是因为逻辑能力“与生俱来”存在他的大脑中,具有“自然习得”的性质。B.语言和逻辑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运用的艺术,虽受到逻辑的制约,但有时又可以突破逻辑的局限。C.只运用逻辑的理性去认识诗人的语言,那么我们对于诗人和诗歌,往往会产生错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D.人们要发挥出创造、赏识“无理而妙”的智慧和能力,需要在逻辑的基础上加上感情的色彩、想象的因素。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一中“无理而妙”效果的一项是(3分)()A.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B.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4.对于人类活动中产生的一些突破逻辑的现象,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何异同?(3分)5.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进行简要分析。(4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锦衣(节选)莫言[秦兴邦上。]秦兴邦(唱)越重洋返故乡不畏艰难,举义旗杀狗官重任在眉,星官兄设巧计瞒天过海,但愿得大功告成天遂人愿。[王婆、王豹上。]秦兴邦大哥大嫂借光了。王婆哎,骂人哪?(指王豹)这是我娘家亲侄子,我是他亲姑姑。秦兴邦(抱拳作揖)恕小人眼拙,得罪了。[王豹警觉地打量着秦兴邦。]王豹我说这位先生,您风尘仆仆,一口外县口音,您到俺这穷乡僻壤,一定有重要的公干。秦兴邦小人是烟台人,受朋友之托,来高密东北乡找一家顺发盐铺。王豹敢问先生尊姓大名?秦兴邦鄙姓秦、名兴邦。王婆我问你去那盐铺干什么?秦兴邦(唱)贵乡的扑灰年画美名远扬,东北三省有市场。兴邦原本是販画的客,进货结账常来往。王豹(唱)看您辫子粗又长,看您两眼放蓝光,看您唇红齿不黄,看您手指细又长,哪里像个画子客,分明是个读书郎。秦兴邦(唱)兴邦确是画子客。王婆你这人,的确也不像个画子客。他们当衙役的,都是鹰眼狗鼻子。王豹老姑,您少说几句吧。我说那秦什么邦,既然俺老姑点明了俺的身份,你就把那些偷梁换柱、弄奸耍鬼的小把戏儿,找块尿布儿,裹吧裹吧放起来吧!(往前一步,一把拽下了秦兴邦的假辫子)说!你是什么人?要到哪里去?秦兴邦(惊慌地)大爷,小人黔驴小技,瞒不过您的火眼金睛。王豹说吧,到底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氏?秦兴邦小人确实叫秦兴邦,烟台玉皇山人士。王豹(摇动着手中假辫子)是从日本潜回来的革命党吧?秦兴邦小的没参加革命党。王豹这辫子是怎么回事?泰兴邦这辩子是被革命党强剪了去的。刚一长长,又被他们剪了去。小的回乡心切,只好买了根假辫子戴上。王豹你到顺发盐铺干什么?那季星官是不是也潜回来了?秦兴邦(唱)我与那季星官投缘对脾,在船上结成了异姓兄弟。王豹他参加了革命党?秦兴邦(唱)我们是大清朝的忠顺子民,在日本也发誓要效忠皇帝。王婆日本国也有皇帝?秦兴邦(唱)只可恨革命党不讲道理,强按脖子剪去俺头上辫子。原承想买假辫结伴回国,星官兄染急症一命归西。王豹死了?秦兴邦死了。王婆我这还要给他去说媳妇呢!这不断我的财路吗?秦兴邦(唱)忍悲痛将季兄烧化成灰,背骨殖回故里落叶归根。[秦兴邦将肩上的包袱卸下来,捧给王豹。]王婆我还以为你背着一大包银子呢,没想到背着一盒子骨灰!呸!晦气!王豹(从腰里抽出一根铁链子,往秦兴邦脖子上一搭)编得还挺圆话儿,走吧,跟我去县衙见太爷去。秦兴邦(作揖)大爷,您高抬贵手,放了我吧。王豹我放了你?我放了你容易,可太爷明儿问我,王豹,让你捉的革命党呢?我说,被我高抬贵手给放了。太爷会怎么着?赏我二两银子,还是赏我两耳刮子?秦兴邦大哥,我真的不是革命党,我爷爷是大清朝的举人,我怎么能去当革命党呢?王婆还是书香门第?王豹我不管你是书香门第还是庄户人家,我一大早出来,茶没喝一碗,饭没吃一口,这会儿饿得前胸贴着后背,渴得嗓子眼里往外冒烟。我还跟你废话什么?(一钝铁链)走,跟我见太爷去。秦兴邦(摸出一块银子,递给王豹)大爷去喝杯茶吧。王婆我说大侄子,你可不敢徇私枉法,犯法株连九族,老姑我也要跟着你遭殃!秦兴邦(又摸出一块银子递给王婆)老姑,您也喝杯茶去。王婆嗨,这孩子懂事儿。秦兴邦我真不是革命党。王豹(晃晃手中的辫子)革命党脸上又没贴个记号。秦兴邦(摘下怀表送给王豹)大爷高抬贵手。[王豹欣赏着怀表。]王婆大侄子哎,老姑给你提个醒儿,私放革命党满门抄斩啊!秦兴邦(摘下脖子上一个银锁)老姑,这是小侄的护身符,送给您表表小侄的孝心。王豹按理说呢,我得把你浑身上下这么细细地搜上两遍,可你到底也算个读书人,这点面子我还是给你留着吧。秦兴邦多谢大爷宽谅。王豹算你运气,要是你今天碰上我那些伙计,怎么着也得把你这件袍子剥下来。秦兴邦(脱下袍子,递给王豹)只要大爷不嫌脏……王豹(接过袍子,把假辫子扔给秦兴邦)把辫子戴上,倒也不像革命党。秦兴邦小心将季兄的骨灰送到顺发盐铺,立即打道回乡。王豹把那季星官的骨灰交给我吧,大爷我替你代劳了。怎么,还信不过我?秦兴邦多谢大爷,小的求之不得。王豹那就麻溜地走吧。大爷这会儿心软放了你,待会儿大爷心硬起来……[秦兴邦将包袱交给王豹,深揖,匆匆下。](有删改)材料二:莫言的戏曲文学剧本《锦衣》为我们呈现了清朝末期的这样一方图景:粗砺、质朴、封闭而又暗流涌动的古老土地上,人们容忍着愚昧、戕害,也在滋生着坚韧、抗争:承受着苦难、贫穷,也创造着希望、传奇;魑魅魍魉与蝇营狗苟当道,民间智慧与欲望情感张扬,恰似一幅拷问世道人心的世俗画卷。这幅画卷在莫言以往的小说创作中,熟悉而又真实,但对于其戏剧创作而言,却是陌生亦复新奇的。尽管中国的传统戏曲以民间为底色,然而真正从民间智趣、民间文化、民众接受的层面,回归文体本真、打捞民间记忆、雕琢人物性格的戏曲作品,却凤毛麟角。“一朵芙蓉头上戴,锦衣不用剪刀裁。果然是个英雄汉,一唱千门万户开。”在民间传统里,“锦衣”往往成为公鸡的象征和隐喻,它的外表华彩艳丽,它的性格桀骜不驯,顽强、好斗,烈性十足。“锦衣”报晓,驱走邪恶,迎来光明,寄托着生命的光泽、吉祥的期盼。莫言用“锦衣”这一极富传统意义的民间符号和“人鸡幻化”的民间传说,为“晚清”的世态人情插上想象的翅膀,不仅“唤醒”了戏剧舞台上沉睡的民间,而且让生命回归大地,赋予民间以野性和真实,让这部历史传奇文本真正变成了观照当下的“警世文本”。(徐健《锦衣——剧作家的“野心”与“匠心”》节选)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开头通过唱词介绍了秦兴邦和季星官回到高密的目的,并暗示了他们回来的不同方式,为下文剧情发展埋下伏笔。B.王豹一眼识破秦兴邦的假身份和假辫子,正如王婆所说的“他们当衙役的,都是鹰眼狗鼻子”,具有很高的职业敏感度,眼光毒辣。C.在“姑侄联手”中,王豹拿了秦兴邦的茶钱,还不满足,直到拿了秦兴邦的怀表,剥了秦兴邦的袍子,才勉强收手。对他来说如何为自己谋利才是大事。D.当王豹正欣赏从秦兴邦身上敲诈来的怀表时,王婆害怕连累自己,适时提醒王豹,不要因为私放革命党而遭满门抄斩。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剧中人物台词具有言外之意。王豹说“一大早出来,茶没唱一碗,饭没吃一口”实则暗示秦兴邦赶紧拿钱出来请他吃喝享乐。R.选文舞台说明具有鲜明的戏剧特点,如王豹“往前一步,一把拽下了秦兴邦的假辫子”,表现了王豹的敏锐蛮横,同时展现了戏剧的矛盾冲突。C.剧中人物形象通过身份设置形成对立。王豹和王婆都是封建官僚恶势力代表,秦兴邦和季星官则是不惧越洋之苦,报效祖国的知识分子。D.剧本中唱词讲究押韵。如:“看您辫子粗又长,看您两眼放光,看您唇红齿黄,看您手指细又长,哪里像个画客,分明是个读书郎。”富于音乐节奏感,为精彩故事情节锦上添花。8.高尔基说:“在有鲜明人物性格的那些地方,必定存在着戏剧冲突。”选文中主要的矛盾冲突有哪些?请结合这些矛盾冲突分析秦兴邦的人物形象。(4分)9.请结合两则材料,说说你认为莫言所创作的剧本《锦衣》有哪些“唤醒”作用。(6分)二、古诗文阅读(41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有删改)材料二: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利者,常防其原①也。故曰“放于利而行②,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丕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③者不合。退而与万章④之徙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节选自《史记·孟子苟卿列传》,有删改)【注】①原:同“源”,根源。②放于利而行:依据利己的原则办事,出自《论语》。③如:往,到。④万章:孟子的优秀学生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句子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宣王A不能B用C适梁D梁惠王不果E所言F则见以为G迁远EII而阔于事情1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河内凶”中的“凶”与下文“王无罪岁”中的“岁”都与庄稼收成有关。B.“未之有也”与“客何为者”(《鸿门宴》)句式类型不同。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与“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中的“发”意思不同。D.合从连衡,战国时六国联合抗秦的谋略称为“合纵”;秦国联合一些诸侯国进攻另外一些诸侯国的谋略称为“连衡”。12.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梁惠王认为自己能够在发生饥荒时,妥善地安置百姓、调运粮食,已经对国家尽心尽力了,但是现实却是“民不加多”,因此内心很茫然,感到困惑。B.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对比,意在突出梁惠王把“涂有饿莩”的现状归罪于外因,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C.太史公认为利益的确是祸乱的开端,认同孟子的“一味根据自己的利益行事,会招致多方面的怨恨”的观点。D.孟子的主张不符合所到之国的需要,是因为各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能,而他却称述唐尧、虞舜和夏、商、周三代的德政。13.将文中画横线以及题目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2)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3分)(3)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3分)14.结合材料,谈谈孟子思想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给你的启示。(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注]苏轼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注】本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二年,潘、古、郭三人是作者在黄州结识的好友。岐亭:在今湖北麻城西南,苏轼在黄州期间时常往游。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标题交代了创作的缘由,诗人将要前往女王城东禅庄院,友人在歧亭寻得一处荒园送别自己,有感而发。B.首联“十日”既写出春寒时间之长,内心的凄苦,又写出春天到来的迅疾,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C.颔联运用叠词,视听结合,“决决”写山谷中流冰融化的声音,“青青”写出春天新生野草的颜色。D.颈联写送别情形,诗人用“留我住”“待君温”表达朋友们的盛情,突出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16.这首诗的尾联“含蕴无穷”,请结合整首诗分析尾联的艺术手法与情感。(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5小题,10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1)春晚一曲《上春山》,引发了人们对春日美景的热爱,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虽然认为自己的志向“______”,但在孔子的循循善诱下,也描绘了一幅老少结伴,在沂水沐浴,并“______”,吟咏而归的美好春游图景。(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写道,如果用严酷的刑罚督察人民,用威风怒气来震慑臣民,臣民不仅不会挂念皇上的仁德,而且会“______”。并且劝谏唐太宗要“______”,虚心接受他人意见,防止耳目受到蒙蔽。(3)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六国因为赂秦,导致覆灭已成必然,无需再断定胜负的句子是“______”:最后,针对六国势力强大却反被灭亡的历史悲剧,也发出了“______”的呼吁。(4)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描写了“______”这一现象,并说明这是因为宫中人们倒掉的含有脂粉的洗脸水,以此突出宫女之多,生活的奢华;又用“______”对秦王朝在剥削掠夺时一丝一毫都不放过的行为进行了强烈地控诉。(5)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以盘庚迁都为例自我辩护,他认为盘庚在决定迁都时,“______”,不仅仅是那些士大夫反对;但盘庚不为所动,经过一番揣度后坚决行动,是因为“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将以“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为主题,与全球华人相约除夕,共享一台①______的文化盛宴。主题中的“龘”字,吸引了众多网友注意。据《康熙字典》记载,“龘”音同“沓(dá)”。“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2024年央视春晚以“龘”字为题眼,用“龘”之姿生动描摹出14亿中华儿女②______的精神风貌。主标识由中国探月工程、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标识的设计者顾永江设计,他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富有现代气息的“再加工”,金属质感的色彩光泽让“龘”的造型酷似一枚芯片,充满了科技感。《康熙字典》中像“龘”这样“叠罗汉”的汉字并不少见,往往是由多个相同的汉字在字形美观的前提下组成汉字。有些因为不常用,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们的存在。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用语的流行,不少生僻字被网友赋予新的用法和含义,成为网络热词,才得以③______,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不由得让人感叹,中国汉字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