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临床课程实验大纲_第1页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临床课程实验大纲_第2页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临床课程实验大纲_第3页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临床课程实验大纲_第4页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临床课程实验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科学》见习大纲

(供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

、/.>-

刖§

本见习大纲是按照医学院的部署,根据第七版《内科学》和新编《内科学》教学大纲,

总结多年来实践教学的经验而编写的。

本见习大纲的目的是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临床逻辑思维能力、临床

实践技能、临床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提高对内科疾病的诊治的认识能力,

从而为从事内科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篇章节授课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学时总学时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2010

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2210

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1810

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124

第六篇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186

第七篇内分泌系统疾病82.5

第八篇代谢和营养疾病61.5

第九篇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疾病42

总学时10846154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熟悉基本的专科查体方法。

3、熟悉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和结果判读。

4、熟悉常见病的诊断思路和步骤。

5、巩固课堂授课内容,强化知识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时间分配:见习10学时,每次3~4学时,共见习3次。

三、见习内容和要求:

第一次见习:病房见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心病(4学时)

1.目的要求:

(1)熟悉C0PD的病因和病理改变,掌握COPD的临床表现,诊断、严重程度分级、鉴别诊

断和治疗原则。

(2)掌握哮喘的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等;熟悉哮喘的发病机制;掌

握采用综合的防治方法来阻断引起哮喘发作的各环节;了解哮喘研究进展。

(3)掌握慢性肺心病缓解期及急性加重期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掌握肺心病呼吸衰竭与心

功能不全的处理要点以及本病缓解期防治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掌握慢性肺心病时”肺动脉

高压”的发病机制,熟悉酸磴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的原理。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准备临床典型病例及相关检查资料(包括化验、心电图、X片等),示教病历;复习相

关疾病的理论知识。(1学时)

(2)进行典型病例病史询问、体格检查、阅读心电图和胸片,结合病历分组讨论。(1学时)

(3)讨论后进行讲解,配合重点内容进行提问,为所学知识进行总结。(1学时)

(4)观看肺功能检查。(1学时)

第二次见习:病房见习肺炎、肺脓肿、肺结核(3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肺炎球菌性肺炎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熟悉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

菌和支原体肺炎的病理、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

(2)掌握肺脓肿的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了解外科治疗的适应症;熟悉肺脓肿的病因,

发病原理和鉴别诊断。

(3)掌握肺结核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与变态反应和免疫力的关系,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抗结核药物的正确使用,大咯血的处理;熟悉肺结核X线特点并与病理变化的关系、痰结核

菌的检查方法、抗结核原则和方法、结核菌素试验、卡介苗接种。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准备临床典型病例及相关检查资料(包括化验、心电图、X片等),示教病历;复习相

关疾病的理论知识。(1学时)

(2)进行典型病例病史询问、体格检查、阅读心电图和胸片,结合病历分组讨论。(1学时)

(3)讨论后进行讲解,配合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1学时)

第三次见习:病房见习支气管肺癌、间质性肺疾病、呼吸衰竭(3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肺癌的早期症状,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熟悉肺癌的病理特点;掌握呼吸哀竭的

病因、发病原理和病理生理改变。

(2)掌握间质性肺疾病的常见病因、分类、胸部影像学和肺功能检查特点;掌握特发性肺

纤维化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

(3)掌握慢性呼吸衰竭的定义、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掌握呼吸衰竭时的血气

分析改变、水电、酸碱平衡的常用诊断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准备临床典型病例及相关检查资料(包括化验、心电图、X片等),示教病历;复习相

关疾病的理论知识。(1学时)

(2)进行典型病例病史询问、体格检查、阅读心电图和胸片,结合病历分组讨论。(1学时)

(3)讨论后进行讲解,配合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1学时)

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

一、目的要求:

1、熟悉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掌握基本的专科查体方法。

3、熟悉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和结果判读。

4、熟悉各种常见病的诊断思路和步骤。

二、时间分配:见习10学时,每次3、4学时,共见习3次。

三、见习内容和要求:

第一次见习:病房见习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

1、目的要求

①掌握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②熟悉心功能不全的治疗原则。

③熟悉急性肺水肿的表现及抢救方法。

④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变化、诊断与治疗。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准备临床典型病例及相关检查资料(包括化验、心电图、X片等),示教病历;复习相

关疾病的理论知识。(1学时)

(2)进行典型病例病史询问、体格检查,阅读心电图、胸片及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结合

病历分组讨论。(2学时)

(3)讨论后进行讲解,配合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1学时)

第二次见习:病房见习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

1.目的要求

①掌握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②熟悉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方法。

③熟悉高血压急症的抢救方法。

④掌握心绞痛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⑤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及治疗。

⑥熟悉隐匿型、心力衰竭型、心律失常型冠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准备临床典型病例及相关检查资料(包括化验、心电图、X片等),示教病历;复习相

关疾病的理论知识。(1学时)

(2)进行典型病例病史询问、体格检查,阅读心电图、胸片及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结合

病历分组讨论。(1学时)

(3)讨论后进行讲解,配合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1学时)

第三次见习:病房见习心瓣膜病、心肌疾病

1.目的要求

①熟悉二尖瓣、主动脉瓣病变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②掌握扩张型、肥厚型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准备临床典型病例及相关检查资料(包括化验、心电图、X片等),示教病历;复习相

关疾病的理论知识。(1学时)

(2)进行典型病例病史询问、体格检查,阅读心电图、胸片及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结合

病历分组讨论。(1学时)

(3)讨论后进行讲解,配合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1学时)

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消化系统常见病的基本临床表现、诊断思路、鉴别诊断方法、治疗原则。

2、掌握基本的专科查体方法。

3、熟悉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和结果判读。

二、时间分配:见习3次,共10学时

三、见习内容和要求:

巩固课堂授课内容,强化知识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次见习:病房、胃镜室见习。(4学时)

1.目的要求:掌握胃炎、溃疡病的临床表现、溃疡病的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特点、胃镜

特点和诊断要点。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进一步复习胃炎、溃疡病的病因、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1学时)

⑵.学习幽门螺旋杆菌常规检查方法,拓展胃炎、溃疡病、上消化道出血的其它辅助检查方

法。(1学时)

⑶.分组通过挂图、图谱、幻灯等示教,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演示,分组观摩胃肠镜检查。

(1学时)

(4).结合病人、病例,学习胃炎、溃疡病、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要点(1

学时)

第二次见习:病房见习。(4学时)

1.目的要求:掌握门脉性肝硬化、肠结核与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要点。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进一步复习肝硬化、肠结核与结核性腹膜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1学时)

⑵.学习肝硬化、肠结核与结核性腹膜炎问诊、检体技巧。(1学时)

⑶.分组通过挂图、图谱、幻灯等示教,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演示,肝硬化、肠结核与结核

性腹膜炎的临床体征、内镜表现。(1学时)

(4).结合病人、病例,学习肝硬化、肠结核与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要点(1

学时)

第三次见习:病房见习。(2学时)

1.目的要求:掌握急性胰腺炎、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要点。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进一步复习急性胰腺炎、肝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学习急性胰腺

炎、肝性脑病的问诊、检体技巧。(1学时)

⑵.分组通过挂图、图谱、幻灯等示教,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演示,熟悉急性胰腺炎、肝性

脑病的临床体征、表现。结合病人、病例,学习急性胰腺炎、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的

鉴别诊断、治疗要点。(1学时)

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

一、目的要求:

巩固课堂授课内容,强化知识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忖间分配:见习4学时,共1次。

三、见习内容和要求:

1、复习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

断及其防治要点。(1学时)

2、由教师指导示教看病人,学习本科常见病的诊治。(2学时)

3、学习并了解泌尿系统疾病专业方面相关辅助检查以及病历的书写。(1学时)

第六篇血液造血系统疾病

一、目的要求:

1、熟悉血液造血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掌握基本的专科查体方法;

3、熟悉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和结果判读;

4、熟悉常见病的诊断思路和步骤。

二、时间分配:见习2次,6学时

三、见习内容和要求:

第一次见习:病房见习贫血和白血病(4学时)。

1.目的要求:①掌握贫血的分类、各种贫血的症状、体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②掌握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分型。

③掌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分期与治疗原则。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⑴.见习病房中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其它类型贫血病人,正确掌握

血液病的专业查体及贫血的诊断思路与鉴别诊断。(2学时)

(2).见习病房中急性与慢性白血病病人,注意其贫血、感染、出血及浸润的体征,掌握其临

床诊治特点。(1.5学时)

⑶.在血液病实验室见习白血病的骨髓细胞学特征(0.5学时)

(4).见习骨髓穿刺过程。

第二次见习:病房见习淋巴瘤(2学时)。

1.目的要求:掌握淋巴瘤的分类、临床特征、分期和治疗原则。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⑴.见习病房中淋巴瘤病人,规范检查肿大的浅表淋巴结,掌握其临床诊治特点。(L5学

时)

⑵.见习骨髓穿刺过程(0.5学时)。

第七篇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八篇代谢和营养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最常见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中的甲亢、糖尿病的主要症状、体征、常用诊断方法和

防治原则。

2、掌握基本的专科查体方法。

3、熟悉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和结果判读。

一、时间分配:1次,4学时

二、见习内容和要求:

1、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1)复习理论0.5学时):

掌握甲状腺激素过多时的病理生理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甲亢的临床表现

(包括特殊临床表现)、药物的适应症及治疗原则。熟悉本病的发病机理,核素治疗

和手术治疗的适应征,以及甲亢危象的处理原则。

⑵学习甲亢病人病历的书写、病史询问和检查.(0.5学时)

⑶由教师指导示教看病人,理论联系实际(0.5学时)

4、糖尿病:

(1)复习理论(0.5学时):

①熟悉糖尿病的自然发展规律、临床表现和常见并发症。

②掌握糖尿病的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原则。

③熟悉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⑵学习糖尿病病人病历的书写、病史询问和检查。(0.5学时)

⑶学习糖尿病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及适应证,注意事项(0.5学时)

(4)由教师指导示教看病人,理论联系实际(1学时)

第九篇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疾病

一、目的要求

1、熟悉常见风湿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了解风湿性疾病常用的辅助检查及意义。

3、熟悉风湿病的诊断思路。

二、时间分配:1次,2学时。

三、见习内容和要求:

1、第一次见习:类风湿关节炎(1学时)

(1)目的要求:掌握类风湿关节炎基本临床表现和诊疗常规。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①通过问病史及查体了解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强化对课堂所学理论的理解(15分

钟)。

②结合临床实际病例,通过多媒体教学、图片及X-光片复习所学理论知识,让同学们更

好的掌握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常规(20分钟)。

③通过互动教学、提问答疑,进一步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5分钟)。

2、第二次见习:系统性红斑狼疮(1学时)

(1)目的要求:掌握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基本临床表现和诊疗常规。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①通过问病史及查体了解SLE的临床表现,强化对课堂所学理论的理解(15分钟)。

②结合临床实际病例,通过多媒体教学复习所学理论知识,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SLE的

相关实验室检查的意义及诊治常规(20分钟)。

③通过互动教学、提问答疑,进一步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5分钟)。

《外科学》见习大纲

(供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

一、目的要求:

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见习教学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医学见习课是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重要环节,是学生接触临床的起点。其目标是巩固课堂传授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和实际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时间分配:

根据最新版教材和课程设置要求,结合教研室的具体情况,《外科学》见习共安排

46学时,其中普外科见习部分4学时,骨科第•次和第二次见习4学时,其余见习2

学时,共见习18次。

三、见习内容和要求:

神经外科部分

第一次见习:颅脑损伤

1.目的要求:

(1)通过见习使学生掌握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查体、病历的书写、掌握头部CT;MR片的阅

读技巧。

(2)掌握颅脑损伤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3)了解颅脑损伤的病理,病理生理特点及类型。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在示教室学习颅脑损伤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0.5学时)

(2)带教教师在病房指导学生学习病史采集及神经系统查体。(0.5学时)

(3)结合病房中的颅脑损伤病例进行病历讨论。(0.5学时)

(4)见习病历书写。(0.5学时)

第二次见习:颅内及椎管内肿瘤

1.目的要求:

(1)通过见习使学生掌握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查体、病历的书写、掌握头部CT:MR片的阅

读技巧。

(2)掌握颅内及椎管内肿瘤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3)了解颅内及椎管内肿瘤的病理类型。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在示教室学习颅内及椎管内肿瘤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0.5学时)

(2)带教教师在病房指导学生学习病史采集及神经系统查体。(0.5学时)

(3)结合病房中的颅内及椎管内肿瘤病例进行病历讨论。(0.5学时)

(4)见习病历书写。(0.5学时)

第三次见习:颅内及椎管内血管性疾病

1.目的要求:

(1)通过见习使学生掌握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查体、病历的书写、掌握头部CT;MR片的阅

读技巧。

(2)掌握颅内及颅内及椎管内血管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3)了解颅内及椎管内血管性疾病的手术方法。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在示教室学习颅内及椎管内血管性疾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0.5学时)

(2)带教教师在病房指导学生学习病史采集及神经系统查体。(0.5学时)

(3)结合病房中的颅内及椎管内血管性疾病病例进行病历讨论。(0.5学时)

(4)见习病历书写。(0.5学时)

普外科部分

第一次见习:颈部、乳腺疾病

1.目的要求:

(1)通过见习使学生掌握病史采集、普外科专科查体技巧、病历的书写、掌握腹部CT;MR

片的阅读技巧。

(2)掌握甲状腺疾病、乳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3)了解了解颈部及乳腺其它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在示教室学习甲状腺疾病、乳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1学时)

(2)带教教师在病房指导学生学习病史采集及专科查体。(1学时)

(3)结合病房中的甲状腺疾病、乳腺癌病例进行病历讨论。(1学时)

(4)见习病历书写。(1学时)

第二次见习:胃肠疾病、腹外疝、阑尾炎

1.目的要求:

(1)通过见习使学生掌握病史采集、普外科专科查体技巧、病历的书写、掌握腹部CT;MR

片的阅读技巧。

(2)掌握胃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结肠癌、阑尾炎、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

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适应证、主要手术目的、方法和术后并发症。

(3)了其他解腹外疝、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表现和手术特点。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在示教室学习胃肠疾病、腹外疝、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1学时)

(2)带教教师在病房指导学生学习病史采集及专科查体。(1学时)

(3)结合病房中的胃肠疾病、腹外疝、阑尾炎病例进行病历讨论。(1学时)

(4)见习病历书写。(1学时)

第三次见习:肝胆胰疾病、门脉高压症

1.目的要求:

(1)通过见习使学生掌握病史采集、普外科专科查体技巧、病历的书写、掌握腹部CT;MR

片的阅读技巧。

(2)掌握原发性肝癌、胆石症、胆囊炎、胆管炎、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

断。

(3)了解胆道的解剖和生理。了解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在示教室学习原发性肝癌、胆石症、胆囊炎、胆管炎、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1学时)

(2)带教教师在病房指导学生学习病史采集及专科查体。(1学时)

(3)结合病房中的原发性肝癌、胆石症、胆囊炎、胆管炎、门脉高压症病例进行病历

讨论。(1学时)

(4)见习病历书写。(1学时)

胸外科部分

第一次见习:胸部损伤

1.目的要求:

(1)通过见习使学生掌握病史采集、胸部查体技巧、病历的书写、掌握胸部CT;MR片的阅

读技巧。

(2)掌握胸部损伤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气胸分类及病理生理。

(3)了解心脏损伤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在示教室学习胸部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0.5学时)

(2)带教教师在病房指导学生学习病史采集及胸部查体。S.5学时)

(3)结合病房中的胸部损伤病例进行病历讨论。(0.5学时)

(4)见习病历书写。(0.5学时)

第二次见习:食管癌

1.目的要求:

(1)通过见习使学生掌握病史采集、胸部查体技巧、病历的书写、掌握胸部X线片、CT;

MR片的阅读技巧。

(2)掌握食管癌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3)了解食管其它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在示教室学习食管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0.5学时)

(2)带教教师在病房指导学生学习病史采集及专科查体。S.5学时)

(3)结合食管癌病例进行病历讨论。(0.5学时)

(4)见习病历书写。(0.5学时)

第三次见习:肺癌

1.目的要求:

(1)通过见习使学生掌握病史采集、胸部查体技巧、病历的书写、掌握胸部X线片、CT;

MR片的阅读技巧。

(2)掌握肺癌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3)了解肺部其它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在示教室学习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0.5学时)

(2)带教教师在病房指导学生学习病史采集及专科查体。(0.5学时)

(3)结合肺癌病例进行病历讨论。(0.5学时)

(4)见习病历书写。(0.5学时)

泌尿外科部分

第一次见习:泌尿系损伤

1.目的要求:

(1)通过见习使学生掌握病史采集、泌尿系统查体技巧、病历的书写、掌握泌尿系统CT、

MR、X片的阅读技巧。

(2)掌握泌尿系统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步骤和诊断方法。泌尿系统损伤的处理原则和急

症手术探查的指征。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在示教室学习泌尿系统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步骤和诊断方法。泌尿系统损伤的处理

原则和急症手术探查的指征。(0.5学时)

(2)带教教师在病房指导学生学习病史采集及专科查体。(0.5学时)

(3)结合病房中的泌尿系损伤病例进行病历讨论。(0.5学时)

(4)见习病历书写。(0.5学时)

第二次见习:泌尿系结石

1.目的要求:

(1)通过见习使学生掌握病史采集、泌尿系统查体技巧、病历的书写、掌握泌尿系统CT、

MR、X片的阅读技巧。

(2)掌握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表现、诊断步骤和诊断方法及治疗。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在示教室学习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表现、诊断步骤和诊断方法及治疗。(0.5学时)

(2)带教教师在病房指导学生学习病史采集及专科查体。(0.5学时)

(3)结合病房中的泌尿系结石病例进行病历讨论。(0.5学时)

(4)见习病历书写。(0.5学时)

第三次见习:泌尿系梗阻

1.目的要求:

(1)通过见习使学生掌握病史采集、泌尿系统查体技巧、病历的书写、掌握泌尿系统CT、

MR、X片的阅读技巧。

(2)掌握熟悉泌尿系统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步骤和诊断方法泌尿系统梗阻的处理原则。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在示教室学习泌尿系统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步骤和诊断方法泌尿系统梗阻的处理原

则。(0.5学时)

(2)带教教师在病房指导学生学习病史采集及专科查体。(0.5学时)

(3)结合病房中的泌尿系梗阻病例进行病历讨论。(0.5学时)

(4)见习病历书写。(0.5学时)

烧伤科部分

第次见习:烧伤治疗学,概述及常用方法

1.目的要求:

(1)通过见习使学生掌握病史采集、专科查体技巧、病历的书写、烧伤严重性分度。

(2)掌握烧伤面积的计算和深度估计、烧伤休克的诊断和治疗、烧伤全身感染的诊断。烧

伤的治疗原则。烧伤现场急救、转送与初期处理。

(3)了解吸入性损伤、烧伤的病理生理和临床分期。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在示教室学习烧伤面积的计算和深度估计、烧伤休克的诊断和治疗、烧伤全身感染的

诊断。吸入性损伤、烧伤的病理生理和临床分期、烧伤创面处理。(0.5学时)

(2)带教教师在病房指导学生学习病史采集及专科查体。(0.5学时)

(3)结合病房中的烧伤病例进行病历讨论。(0.5学时)

(4)见习病历书写。(0.5学时)

第二次见习:特殊烧伤的诊治方法

1.目的要求:

(1)通过见习使学生掌握病史采集、专科查体技巧、病历的书写。

(2)掌握特殊烧伤如电烧伤、化学烧伤的诊治方法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在示教室学习特殊烧伤的诊治方法。(0.5学时)

(2)带教教师在病房指导学生学习病史采集及专科查体。(0.5学时)

(3)结合病房中的烧伤病例进行病历讨论。(0.5学时)

(4)见习病历书写。(0.5学时)

第三次见习:再生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1.目的要求:

掌握烧伤再生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在示教室学习烧伤创面处理方法,烧伤再生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0.5学时)

(2)带领学生参观烧伤创面的换药、植皮等手术。(1学时)

(3)结合病房中的烧伤病例进行病历讨论。(0.5学时)

骨外科部分

第一次见习:骨与关节损伤

1.目的要求:

(1)通过见习使学生掌握病史采集、专科查体技巧、病历的书写、掌握X线、CT、MR片的

阅读技巧。

(2)掌握常见骨与关节损伤的分类、临床表现、急救处理及治疗原则。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在示教室学习常见骨与关节损伤的分类、临床表现、急救处理及治疗原则。(1学时)

(2)带教教师在病房指导学生学习病史采集及专科查体。(1学时)

(3)结合病房中的骨与关节损伤病例进行病历讨论。(1学时)

(4)见习病历书写。(1学时)

第二次见习:骨病

1.目的要求:

(1)通过见习使学生掌握病史采集、专科查体技巧、病历的书写、掌握X线、CT、MR片的

阅读技巧。

(2)掌握骨肿瘤的分类、良性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在示教室学习骨肿瘤的分类、良性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1学时)

(2)带教教师在病房指导学生学习病史采集及专科查体。(1学时)

(3)结合病房中的骨与关节损伤病例进行病历讨论。(1学时)

(4)见习病历书写。(1学时)

第三次见习:骨与关节感染

1.目的要求:

(1)通过见习使学生掌握病史采集、专科查体技巧、病历的书写、掌握X线、CT、MR片的

阅读技巧。

(2)掌握骨与关节急性化脓性感染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原则。掌握骨

与关节结核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了解局限性骨脓肿、硬化性骨髓炎、创伤后骨髓炎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在示教室学习骨与关节急性化脓性感染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原则。

掌握骨与关节结核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0.5学时)

(2)带教教师在病房指导学生学习病史采集及专科查体。(0.5学时)

(3)结合病房中的骨与关节感染病例进行病历讨论。(0.5学时)

(4)见习病历书写。(0.5学时)

《妇产科学》见习大纲

(供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

一、目的要求:

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见习课是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

要环节,是学生接触临床的起点。其目标是巩固课堂传授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

实际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时间分配:

见习20学时。

三、见习内容和要求:

第一次见习:妇产科病史及检查

1.目的要求:

通过见习掌握妇产科病史的采集、专科检查,了解妇产科常见症状的鉴别要点。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在产科病房了解病房、产房的布局,学习四步触诊法。(1学时)

(2)在妇科病房了解病房管理,学习双合诊的手法。(1学时)

第二次见习:正常分娩

1.目的要求:

(1)通过见习枕先露分娩机制,了解分娩的全过程,熟悉产力、产道、胎儿和精神心理

因素之间的密切关系。

(2)了解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工作。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通过看教学片了解分娩过程。(1学时)

(2)分组在产房见习枕先露的分娩机制。在带教教师指导下,了解整个产程经过,教会

学生监测宫缩,听胎心,观察产程。(1学时)

(3)在模拟人体上进行接生,抢救新生儿等训练。(1学时)

第三次见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1.目的要求:

(1)通过见习增强学生对产程管理和孕期保健重要性的认识。

(2)重点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在示教室学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1学时)

(2)带教教师在病房指导学生学习病史采集及产科查体。(1学时)

(3)结合病房中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进行病历讨论。(1学时)

第四次见习:异位妊娠

1.目的要求:

(1)通过见习强化学生对妇科急腹症的掌握,熟悉各种妇科急腹症的鉴别诊断方法。

(2)重点掌握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在妇科病房进行,重点学习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及与其他急腹症的鉴别诊断。@5学时)

(2)带教老师就病房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病历讨论,重点讨论临床表现和治疗。(1学时)

(3)观看教学资料片或利用闭路电视系统观摩异位妊娠手术。(0.5学时)

第五次见习:妊娠合并症

1.目的要求:

(1)掌握妊娠合并心脏病对分娩的影响、常见并发症及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防治。

(2)掌握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断。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在产科示教室重点学习妊娠合并心脏病对分娩的影响、及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防治。(0.5

学时)

(2)带教教师在病房指导学生学习病史采集及产科查体。(0.5学时)

(3)结合病房中的妊娠合并症产妇进行病历讨论。(1学时)

第六次见习:异常分娩

1.目的要求:

(1)进一步了解产程的观察方法。

(2)掌握异常分娩的诊断及处理。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在产科示教室结合难产模型学习异常分娩的临床表现。(1学时)

(2)在产房观摩异常分娩的产程变化,在带教教师指导下学习异常分娩的处理。(1学时)

(3)在产科示教室结合病房中的异常分娩产妇进行病历讨论。(1学时)

第七次见习:妇科肿瘤

1.目的要求:

(1)了解妇科肿瘤的种类,熟悉常见妇科肿瘤的临床表现,掌握诊断和治疗原则。

(2)熟悉妇科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认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意义。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妇科病房进行,重点学习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1学时)

(2)带教老师就病房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病历讨论,重点讨论临床表现和治疗。(1学时)

(3)利用闭路电视系统观摩妇科肿瘤手术。(1学时)

第八次见习:计划生育

1.目的要求:

(1)了解避孕的方法,原理,副作用和并发症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2)熟悉流产、引产的方法以及并发症的防治。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在妇科门诊和病房进行,了解避孕原理和常用方法。(0.5学时)

(2)观看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的操作。(1学时)

(3)了解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的方法和注意事项。(0.5学时)

《儿科学》见习大纲

(供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

一、目的要求:

巩固课堂授课内容,强化知识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一、时间分配:

见习20学时,每次4学时,共见习5次。

二、见习内容和要求:

第一次见习:消化系统疾病

1、目的要求:了解小儿常用溶液组成方法及液体疗法的基本原则及计算方法;熟悉小儿腹

泻的临床表现(胃肠道症状;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诊断及治疗。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⑴教师介绍小儿常用溶液组成方法,示范小儿液体疗法的计算方法。给予病案分析并制定一

个24小时液体疗法方案。(1学时)

⑵老师选择典型小儿腹泻并脱水病例,带领学生询问病史,观看大便性状,颜色。查体,观

察脱水征,结合辅助检查,制定治疗方案。(3学时)

第二次见习:呼吸系统疾病

1、目的要求:熟悉支气管肺炎病因,学习该病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熟悉呼吸系统常见

疾病的鉴别。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⑴复习呼吸系统解剖特点,带教老师选择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典型病例,带领学生询问

病史,查体。(1学时)

⑵结合辅助检查分析病例,详细讲解诊断及鉴别诊断(支气管炎、支气管异物、支气管哮喘、

肺结核)。要求同学课后每人完成一份住院病历交指导教师评阅。(3学时)

第三次见习:泌尿系统疾病

1、目的要求:熟悉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病因,学习该病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熟悉

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的鉴别。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⑴复习泌尿统解剖特点,带教老师选择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典型病例,带领学生询问病

史,查体。(2学时)

⑵结合辅助检查分析病例,详细讲解诊断及鉴别诊断(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要求同

学课后每人完成一份住院病历交指导教师评阅。(2学时)

第四次见习:神经系统疾病

1、目的要求:熟悉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病因,学习该病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熟

悉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的鉴别。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⑴带教老师选择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典型病例,带领学生询问病史,查体。(2学时)

⑵结合辅助检查分析病例,详细讲解诊断及鉴别诊断(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要求

同学课后每人完成一份住院病历交指导教师评阅。(2学时)

第五次见习:新生儿疾病

1、目的要求:掌握新生儿分类。熟悉胎儿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足月儿与早产儿的特点

与护理。掌握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和病理生理,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了解缺氧

缺血性脑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⑴带教老师选择足月儿与早产儿典型病例,带领学生询问病史,查体,了解足月儿与早产儿

的外观特点的区别。(2学时)

⑵带教老师选择缺氧缺血性脑病典型病例,带领学生询问病史,查体。了解缺氧缺血性脑病

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要求同学课后每人完成一份住院病历交指导教师评阅。(2学时)

神经病学见习大纲

(供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

一、目的要求:

巩固课堂授课内容,强化知识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忖间分配:

神经内科见习:12学时,见习3次,每次4学时。

三、见习内容和要求:

第一次见习(4学时)

1.目的要求:学习神经系统基本查体方法和复习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进一步复习神经系统解剖知识,通过挂图、模型、幻灯和教学视频等示教,积极开展

多媒体教学演示。(0.5学时)

(2).学习正确使用神经科专科查体工具,如音叉、眼底镜和扣诊捶等。(0.5学时)

(3).使用本科查体工具分组互相进行神经系统查体。(0.5学时)

(4).熟悉神系统病史采集,见习不同类型神经系统常见症状,如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瘫

痪、感觉障碍等。(0.5学时)

(5).学习神经科辅助检查方法,如影像学检查及腰穿等。(0.5学时)

(6).学习神经科专科病历的书写,包括住院、门诊病历。(0.5学时)

(7).由教师指导示教查看病人,复习神经系统查体、常见症状和辅助检查方法,书写病历。

(1学时)

第二次见习(4学时)

1.目的要求:练习神经系统基本查体方法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山教师指导示教查看病人,复习神经系统查体、常见症状和辅助检查方法,书写病历。

(2学时)

(2)学生相互练习神经系统查体。(2学时)

第三次见习(4学时)

1.掌握常见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由带教老师讲解脑血管病基本知识,包括脑血管病分类、危险因素及预防等。(1学

时)

(2).通过见习不同类型的脑血管病,如TIA>脑梗死、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熟

悉其临床特点。(3学时)

四.学生见习情况的考核:

学生见习如无故旷课或请假超过本科见习1/3学时者,本科见习为不及格,需重修。带教老

师根据学生考勤和通过现场提问或笔试、口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成绩记录在学生见习

手册上。

精神病学见习大纲

(供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

精神病学临床见习式在精神病学理论授课的基础匕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

加深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并结合临床实例,学习和掌握精神科临床工作的方法和特点,提高

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思维及具体操作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临床见

习中要注意强调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以及维护人类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精神病学临床见习教学时数及内容安排:

一、症状录像示教

目的要求:通过录像教学,结合教材,掌握常见的精神症状的典型临床表现。

见习时数:2学时

见习教学方法和教学实施办法:

由电教中心播放《常见精神症状》教学录像带,由带教老师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并作必要的

讲解、答疑。

二、病史采集、精神现状检查示教:

目的要求:结合临床实际病例,掌握病史采集、精神检查的内容、方法和技巧、熟悉精神科

病历的写作记录格式和特点。

见习时数:2学时

见习教学方法和教学实施办法:

1.由带教老师讲解精神科病人的病史采集和精神检查的内容。

2.由带教老师选择典型住院病例,示教精神科病人的病史采集和精神检查的方法、内容和

技巧。

3.由带教老师选择病历,讲解精神科病历的写作内容、格式及特点。

4.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进行病史采集、精神检查的临床实际操作练习。

三.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

目的要求:

1.掌握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基本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要点以及常规治疗

方法和处理原则。

2.掌握常用药物的用药方法及常见的不良反应的表现和处理原则。

见习时数:2学时

见习教学方法和教学实施办法:

1.由带教老师选择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典型病例,分析总结其基本临床特点,

讲解诊断、鉴别诊断的思维方法和基本要点,说明制定治疗方案的一般原则和具体要求。

2.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选择典型病例由学生自己对病例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进行分

析和讨论,并对疾病预后做出初步估计。

四.瘴症、神经症及心理治疗)

目的要求:

1.掌握瘠症和各型神经症的临床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

2.学习心理治疗的操作技巧。强调心理治疗对瘠症、神经症治疗的重要性。

见习时数:2学时

见习教学方法和教学实施办法:

1.简单介绍各种心理治疗方法。

2.在门诊山带教老师选择典型瘠症、神经症病人,组织学生对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总

结,并做出诊断、鉴别诊断。

3.由带教老师组织学生分析瘠症、神经症病人患病的心理原因及人格特征,分析其精神症

状形成的机制,提出并制定心理治疗的具体方案和措施。讲解并示教心理治疗的具体操作方

法和技巧。

传染病学见习大纲

(供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

一、目的要求:

巩固课堂授课内容,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强化知识点。

二、忖间分配:

见习12学时,每次4学时,共见习3次。

三、见习内容和要求:

第一次见习:病房见习。(传染病的总论内容为主)

1.目的要求:学习法定传染病管理,参观隔离病房,学习消毒隔离措施。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⑴.学习自我保护的基本措施,如洗手、穿、脱隔离衣等。(1学时)

⑵.学习法定传染病分几类、几种,如何管理病人。学习疫情报告卡的填写。(1学时)

⑶.参观传染病房、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划分,老师讲解隔离制度。见习隔离的种

类、标记符号及基本要求。(1学时)

(4).学习如何管理病房,病人用品的消毒方法。学习几种常用消毒液的配制、用法和紫外线

灯的应用。(1学时)

第二次见习:病房见习。

1.目的要求:学习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史采集的步骤,进一步巩固病毒性肝炎的理论知

识。

2.见习内容和要求:

⑴.学习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史采集,示教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黄疸、肝、脾的查体。(1学

时)

⑵.分析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分析肝功能检测结果,诊断,鉴别诊断。拟定治疗方案。(1

学时)

⑶.简单写出医咽。(1学时)

(4).学习书写病历,每人写1份完整病历。(1学时)

第三次见习:病房见习。

1.目的要求:通过见习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阳性体征,认识EHF患者的三痛、三红的表现,

分析出血、休克、肾功能衰竭三大主症及五期经过的特征,学会如何治疗。

2.见习内容和要求:

⑴.见习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三痛、三红的表现,分析出血、休克、肾功能衰竭三大主症及

五期经过的特征。(1学时)

⑵.看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单,分析化验结果,分析诊断、见习病历的内容,了解医嘱。(1

学时)

⑶.通过分析病例,进行相应的鉴别诊断。拟定治疗方案,写出医嘱。(1学时)

(4).老师模拟示教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及腰椎穿刺术,进行技能训练。(1学时)

眼科学见习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本科专'也使用)

一、目的要求:

眼科学见习课是眼科学中的重要部分,与课堂授课互相补充,巩固课堂授课内容,强

化知识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视觉器官的解剖、生理、一般检查方法,

以及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知识及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临

床思维、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时间分配:

见习12学时,每次4学时,共见习3次。

三、见习内容和要求:

第一次见习:门诊见习。

1.目的要求:掌握眼科学检查方法及视觉器官的解剖结构。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复习视觉器官的解剖,通过挂图、模型、幻灯、多媒体等手段示教。(1学时)

(2).学习眼科常用检查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前房角镜、眼压

计等,分组互相进行眼部检查。(1.5学时)

⑶.学习眼科视功能检查,如视力、视野、色觉、暗适应、立体视觉等检查。(1学时)

(4).介绍眼科特殊检查设备的适应症、检查原理,临床意义。(0.5学时)

第二次见习:门诊见习。

1.目的要求:学习眼科病史采集,眼科门诊病历的书写,以及眼科常见门诊病种的诊断和

处理。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⑴.学习眼科门诊病史询问和眼部检查,门诊病历的书写。(1学时)

⑵.学习眼科门诊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及适应证,并学习处方的书写。(0.5学时)

⑶.由教师指导、示教,学习眼科常见病的诊治。(1.5学时)

⑷.门诊基本操作见习,如泪道冲洗术、结膜囊冲洗、球结膜下注射、球后注射、球周注射、

角膜浅层异物剔出术等。(1学时)

第三次见习:病房见习,参观手术,进行小讲座。

1.目的要求:了解眼科的常见住院病人的诊疗规范,参观手术操作,了解白内障等眼科手

术过程。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D.根据病房住院情况,安排合适的病人,学习眼科常见住院病人的检查、换药等诊疗规范。

(2学时)。

⑵.参观眼科手术(1学时)。

⑶.见习小讲座,对见习内容进行总结和答疑。(1学时)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见习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

一、目的要求:

巩固课堂授课内容,强化知识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时间分配:

见习12学时,每次4学时,共见习3次。

三、见习内容和要求:

第一次见习:门诊见习。

1.目的要求:掌握耳鼻咽喉科学的基本检查方法和认识正常结构。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进•步复习本科各器官的解剖,通过挂图、模型、幻灯等示教,积极开展多媒体教

学演示。(1学时)

(2).学习正确使用额镜及有关检查常规。(1学时D

(3).学习使用本科常规器械,分组互相进行耳、鼻、咽喉等部位的检查。(1.5学时)

(4).学习本科一般功能检查,如咽鼓管吹张等。(0.5学时)

第二次见习:门诊见习。

1.目的要求:了解耳鼻咽喉科的门诊病历书写,对本科常见门诊病种能做出初步诊断

和处理。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

(1).学习耳鼻咽喉科门诊病历的书写、病史询问和检查。(0.5学时)

(2).学习耳鼻咽喉科门诊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及适应证,并学习正规处方的书写。(0.5

学时)

(3).由教师指导示教看病人,学习本科常见病的诊治。(2学时)

⑷由教师结合临床讲解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的影像学检查,如典型的鼻窦X线片及CT片、

乳突X线片及CT片、咽喉部CT片等。(0.5学时)

⑸门诊基本操作见习,如上颌窦穿刺冲洗术、鼻窦负压置换治疗、盯盼冲洗、鼻腔止血

法等。(0.5学时)

第三次见习:门诊见习。

1.目的要求:掌握听力检查及前庭功能检查。

2.见习内容及忖间分配:

(1).学习耳鼻咽喉科常用的听力检查方法:纯音听力计检查、音叉试验;独立分析音叉

试验及纯音听力检查结果。(2.5学时)

(2).学习耳鼻咽喉科常用的前庭功能检查方法:冷热水试验、瘦管试验及Rombergtest,

并对试验结果作出判断。(1.5学时)

《口腔科学》见习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

一、目的要求:

本科技术操作多,所用器械、设备复杂,只有通过见习及可能的操作才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

际,学好本专业知识。

二、时间分配:

见习共12学时,每次4学时,共见习三次。

三、见习内容和要求:

第一次见习:门诊见习。

1、目的要求:掌握口腔科学的基本检查方法、常用器械;掌握牙体牙髓牙周病的诊断及治

疗,;掌握一般牙拔除术。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表:

(1)掌握牙科治疗椅的使用方法及病人体位的调节;掌握镜子、口镜、探针的使用方法,

了解常用器械的名称及用途,分组进行相互练习;了解本科门诊病历书写特点,熟悉书写符

号表示的内容。可看懂口腔门诊病历。(1学时)

(2)掌握踽病、急性牙髓炎的诊断,了解开髓方法,在离体牙上练习开髓。(0.5学时)

(3)熟悉各种传导麻醉的解剖标志、基本操作及常见并发症。了解常用拔牙器械名称,拔

牙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