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长征胜利万岁》知识清单-【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1页
第1.3课《长征胜利万岁》知识清单-【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2页
第1.3课《长征胜利万岁》知识清单-【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3页
第1.3课《长征胜利万岁》知识清单-【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4页
第1.3课《长征胜利万岁》知识清单-【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必备知识清单长征胜利万岁一、基础知识应用(一)字音巍巍(wēiwēi)熙熙攘攘(xīxīrǎngrǎng)运筹帷幄(wéiwò)寒噤(jìn)长途跋涉(báshè)(二)词语解释【万水千山】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长途跋涉】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久别重逢】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互诉衷肠】形容相互之间诉说对对方心底里的感情,通过诉说,大家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恨之入骨】意思是恨到骨头里去。形容痛恨到极点。【拍手称快】拍着手说痛快。多用来形容正义伸张、公愤消除时大家高兴满意的样子。【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运筹帷幄】在帷幕之中指挥、谋划。后泛指策划机要。【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二、文学常识(一)作者介绍杨成武(1914-2004),福建省长汀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当上团政委。后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指挥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在革命战争年代,历任红四军第十二师秘书、第十一师三十二团政治委员,红一师政治委员等职,参加过红军历次反“围剿”斗争。在长征中,率部抢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屡建奇功。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第一师师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冀中军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一野战军冀中纵队司令员兼第二政委,华北军区野战部队第三兵团司令员,第二十兵团司令员等职,指挥或参与指挥了许多著名的战役战斗,多次创造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天津警备区司令员,京津卫戍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华北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代总参谋长,北京军区司令员兼防空军司令员,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福州军区司令员等职。1983年6月,当选为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杨成武回忆录》,主要讲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事件。(三)场面描写1.场面描写含义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2.场面描写种类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3.场面描写要求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在场面描写中,人物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很多个,也可以是一件事物。但是要以人物描写为主,场面为辅。场面描写要为表现人物服务为突出中心服务的。场面描写少不了景物,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语言。(1)要交待清楚场面的背景。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写场面时,要对场面有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但场面同时也应该有重点部分,对这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做到有点、有面。(2)要写出气氛。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3)写场面要有顺序。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因此,写场面时要安排好先后的顺序。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比如,描写庆祝教师节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别写校长、老师、同学的表现。这样就能点面结合、条理清楚。(四)了解回忆录1.定义回忆录是一种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与其中的人撰写,与正式的历史不同,回忆录更为灵活和个人化。它可以是一本描述特定人物、事件或时代的自传体文章,也可以是口述回忆录、画册回忆录或视频回忆录的形式。2.分类(1)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和完备,如凯撒的《高卢战争回忆录》(2)一种自传体描述,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3.回忆录的写法特点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详细地写出一个阶段的生活,也可写一个侧面。写作回忆录要注意真实、广泛、突出六个字。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突出,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个性,不是平平淡淡的叙述。三、《长征胜利万岁》(一)写作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后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1934年10月初,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进攻,迅速占领了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在苏区内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于是被迫退出苏区。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第1、第3、第5、第8、第9军团及中央、军委直属队共8.6万余人,从江西省瑞金、古城等地出发,开始战略转移,准备到湘西地区同红2、红6军团会合。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坚强意志。(二)了解长征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因此这次战略大转移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牺牲的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红军长征的胜利,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红军发展壮大的巨大精神力量,给予全国人民以巨大的影响。红军长征的胜利,用铁的事实表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英勇的人民军队,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坚强的生命力,是国内外任何反动势力所不可战胜的。长征精神:永不消逝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长征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文化遗产,中国工农红军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是人类文化瑰宝,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长征精神永不消逝。(三)了解“吴起镇”吴起镇相传为战国时魏国大将吴起(约前400年)屯兵驻守而得名。1935年,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成为长征落脚点而名播中外。该镇历史悠久,胜利山因“割尾巴”战役而闻名天下,新窑院设有毛主席纪念馆,是革命老区,历史重镇。(四)主要内容课文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至“互诉衷肠”):写红军到达吴起镇。第二部分(从“没隔多久”至“红军的威信更加高了”):写长征最后一战。第三部分(从“打完二马骑兵”至“心里始终觉得是热乎乎的”):写离开吴起镇,前往陕北甘泉,中央红军与红二十五、二十七军胜利会师。第四部分(“吴起镇战斗之后”至结束):写全军干部会议的情况。(五)主旨《长征胜利万岁》是杨成武撰写的一篇回忆录,一共写了三件事: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长征最后一战,红一方面军总结大会上听毛泽东讲话。课文抒写了作者的见闻感受,展现了红军长征的艰险和困苦,刻画了革命领袖的崇高人格和卓越智慧,表达了对长征胜利的喜悦和自豪之情。(六)表现手法1.课文按时间顺序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