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24.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古代诗歌语言,感受“歌行体”的特点,理解诗歌内容。2.通过反复诵读,并展开联想与想象,把握诗歌意象,并根据阅读经验,体会诗歌意境。3.创设情境,理解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教学重点】结合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有关知识,把握诗歌的情感,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习鉴赏古诗词的技巧。【教学难点】创设情境,理解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情景激趣新课导入图片展示诗人杜甫。他在35岁前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安史之乱爆发,山河破碎,抒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思。面对战乱,面对百姓,他在草堂之中用热血为天下寒士搭建了万千广厦。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文学常识素养积累1.走近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他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忧国忧民,创作颇丰,诗艺精湛,被尊称为“诗圣”。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现状,后世将他的诗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2.写作背景安史之乱造成时局动荡,百姓颠沛流离,公元759年底,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第二年,杜甫在成都涣花溪畔营建了一座草堂,后世称“杜甫草堂”。在成都的草堂,杜甫暂时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可好景不长,草堂营建不到一年,成都平原风雨成灾,草堂被吹破了,茅草被卷走,草堂漏雨如注,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中度过一个痛苦的不眠之夜。仕途多舛、衰老贫困的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3.诗歌体裁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这首诗因“茅屋为秋风所破”而“歌”,是一首叙事抒情诗。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听范读,纠正字音,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2.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思考,诗歌每一小节都写了什么内容,分别用四字起个标题,并分析作者的情感(秋风破屋、群童盗茅、破屋漏雨、愿得广厦)深入研读体悟情感1.诗题本身就很有趣,茅屋被秋风所破,为什么还要歌诗一首呢?是什么牵动了诗人的诗情呢?那么这是怎样的一场秋风呢?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首先来分析第一节明确:这是一场猛烈的大风,“怒号”,从听觉上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的强劲,写出茅草随风卷起的情态。并从茅草乱飞的情状,也能侧面烘托出风之强劲,风之猛烈。过渡: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是杜甫,望着这猛烈的大风吹走自己的屋顶,甚至吹到了江对岸,你心里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明确:痛惜、焦急过渡:本来茅草就已经被吹得到处都是,想要修葺就已经困难重重,这时候,周围村子的小孩又做了什么事,能让诗人用盗贼这个词来形容呢?孩子们抱茅而去。同学们思考,孩子们为什么要抱走茅草呢?明确:孩子的调皮天性;本身也是穷苦孩子,用茅草修葺自己家院子;反映战乱带给人们贫穷和痛苦。3.看着孩子抱着茅草远去,诗人因年老无力,无法阻止,只能拄着拐杖,自己叹息,诗人因何而叹息呢?一叹自己以后生活怎么办;二叹周围人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由此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愤懑和无奈4.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诗人就面临着这样的境况,大风过后,大雨就不请自来,那我们来看看,杜甫茅屋里的环境是怎样的,找出具体诗句赏析一下。明确: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榻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多年的贫困,多年的流离失所,他甚至做不起一床新被子,而就是那床冰冷似铁的旧被子,也让睡觉不老实的孩子蹬破了。运用比喻的修辞,细致描摹冷似铁、残破的“布衾”,突出表现了诗人生活窘困。“无干处”写室内漏雨的严重,“雨脚如麻”,更是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雨点密集,不间断。屋正漏,而雨却无断绝,更加表现了诗人处境艰难。过渡:长夜漫漫,诗人面对眼前的艰难处境延伸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痛苦经历,诗人彻夜难眠。请同学们思考,此时作者的情感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明确:由愤懑、无奈转变为愁苦、忧思。过渡:通过前三节诗人记叙了自己个人的不幸遭遇,可是只有杜甫一家面临这种痛苦吗?我们知道当然不是,通过杜甫一家的不幸折射出整个时代的苦难,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疾苦。由此在这个破屋之中,心中有了什么样的理想呢?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体现了怎样的情怀呢?我们一起齐读最后一节。明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由自己的苦难想到天下穷苦的人们苦难,并且从而产生了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强烈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更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这种崇高伟大的思想感情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去读呢?“坚定悲壮”带着这样的感情齐读最后一段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像杜甫所经历的那种黑暗岁月,像这首诗里所描写的那种苦难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杜甫的这首诗,他的爱国爱民、关怀国家民运、同情人民疾苦、揭露黑暗现实、追求幸福理想的思想却永远光芒四射。思维晋级拓展延伸1.积累:你还知道哪些忧国忧民的诗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巩固练习面对这样忧国忧民的诗人,你有什么想对杜甫诉说的呢?结合杜甫诗词,以及相关背景,请写出一段你对杜甫诗词的感悟,200字左右。七、板书设计归纳整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风破屋 群童盗茅 叙事 推己及人破屋漏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