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复习提要_第1页
医学微生物复习提要_第2页
医学微生物复习提要_第3页
医学微生物复习提要_第4页
医学微生物复习提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微生物复习提要

绪论

复习提要

一、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必须借助

显微镜放大数百倍、几千倍甚至数万倍后才能观察到。

二、微生物的种类

按大小、结构、组成不同等,可将微生物分为三大类:

1.非细胞型微生物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中生长繁殖。

核酸类型为DNA或RNA,两者不同时存在。如病毒。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始核呈环状裸DNA团块结构,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只

有核糖体。如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如真菌。

三、医学微生物学的定义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医学课程,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致病性和条件致病性微生物的生物

学特性、致病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防治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

疫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

医学微生物学今后研究的重点应加强微生物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阐明病原微生物与

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致病机制和免疫机制,研制安全、有效的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创建

特异、敏感、快速、简便的诊断方法,深入研究微生物的耐药机制,探讨防止和逆转耐药性措施,

开发新型抗感染药物,控制医院感染。

第一篇细菌学

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复习提要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细菌的测量单位细菌是一种单细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需放大一千倍左右才能看到。细菌

的测量单位是微米(Nm)。

2.细菌的形态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三大类:球菌、杆菌和螺形菌。球菌具有不同的排列方

式,可分为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这对球菌的鉴定有重要意义。杆菌有粗大、细小、棒状、

分枝和链状之分。螺形菌分为弧菌和螺菌。

细菌的形态可受培养时间、培养基成分、温度、pH等因素影响。

二、细菌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是指每种细菌都具有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此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

(-)细胞壁

1.肽聚糖的结构肽聚糖(peptidoglycan)又称为粘肽(mucopeptide)、糖肽(glycopeptide)

或胞壁质(murein),是细菌细胞壁中的主要组分,为原核细胞所特有。革兰阳性(G+)菌的肽聚

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革兰阴性(G-)菌的肽聚糖仅由多糖骨架、四

肽侧链两部分组成。

2.G+菌和G-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医学意义G+菌细胞壁由肽聚糖和穿插其间的磷壁酸

(teichoicacid)组成,特点是肽聚糖含量高、层数多、结构致密,具有高机械强度的三维立体

空间结构。磷壁酸有膜磷壁酸与壁磷壁酸两种,是G+菌细胞壁内特有的成分。

G一菌细胞壁特点是肽聚糖含量少(1~2层),结构疏松,在肽聚糖之外具有外膜。外膜由内

向外依次为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脂多糖由脂质A(lipidA)、

核心多糖(corepolysaccharide)和特异多糖(specificpolysaccharide)所构成。脂质双层

的结构类似细胞膜,其上镶嵌有孔蛋白(porin),参与菌体内外物质交换。

3.细胞壁的功能细胞壁坚韧而富有弹性,主要功能是维持菌体固有形态,并保护细菌抵抗低

渗环境。G+菌的磷壁酸是重要表面抗原,与血清型分类有关,有助于维持菌体内离子平衡。膜磷壁

酸与细菌粘附宿主细胞有关。G—菌的外膜可阻止一些抗菌药物的进入,成为细菌耐药的机制之一。

G一菌的脂多糖是G一菌的内毒素(endotoxin),与细菌致病性有关。可见,由于G+菌与G-菌细

胞壁结构显著不同,导致两类细菌在染色性、抗原性、致病性、对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有很大差异。

4.细菌L型肽聚糖是G-菌和G+菌共有的成分。凡是能破坏肽聚糖的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

物质,都能使细胞壁出现缺陷,甚至没有细胞壁,从而导致细菌在一般渗透压环境中死亡。由于人

和动物细胞无细胞壁,也无肽聚糖结构,故细菌细胞壁成为抗菌药物的重要作用靶位。

在高渗环境下,细胞壁缺陷的细菌仍可存活而成为细菌L型(bacterialLform)o

溶菌酶、青霉素是细菌L型的最常用人工诱导剂。细菌L型因缺乏完整的细胞壁呈现高度多形

性,均为革兰染色阴性,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中能缓慢生长,形成“油煎蛋”状细

小菌落。细菌L型可以返祖,与许多慢性反复发作的感染有关,在临床上可引起尿路感染、骨髓炎、

心内膜炎等。

(二)细胞质内的重要结构及意义

1.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细菌核糖体为70S,由50s和30s两个亚基组成,与真核生

物的核糖体(80S)不同。有些抗生素能与细菌50s或30s亚基结合,干扰其蛋白质合成,从而杀死

细菌,但通常不会损害人体细胞。

2.质粒(plasmid)为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

遗传性状。

三、细菌的特殊结构

特殊结构仅某些细菌具有,主要包括荚膜(capsule)、鞭毛(flagellum)、菌毛(pilus)和

芽胞(spore)。

1.荚膜某些细菌分泌的包绕在细胞壁外的一层粘液性物质。具有抗原性,为分型和鉴定细菌

的依据。荚膜有抗吞噬作用,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如化脓性球菌常有荚膜。

2.鞭毛多数杆菌、所有螺形菌在菌体上附着的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

官,有利于细菌主动地趋向高浓度营养物质和逃避有害环境,可用以鉴定细菌。有些细菌,如霍乱

弧菌、幽门螺杆菌、空肠弯曲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

3.菌毛存在于许多G—菌、少数G+菌菌体表面的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在电子显

微镜下才能看见。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commonpilus)和性菌毛(sexpilus),前者具有粘附

能力,与细菌致病力有关;后者可传递遗传物质(质粒或核质DNA片段等),与细菌的毒力或耐药

性转移等有关。

4.芽胞又称内芽胞(endospore),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细胞质、核质逐渐脱水浓缩,

在菌体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芽胞对热、干燥、化学消毒剂、辐射等抵抗力极强,故以

杀灭芽胞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芽胞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可用于鉴别细菌。芽胞是细菌的休

眠状态,在适宜条件下可发芽转化为繁殖体(vegetativeform),继而产生毒素而致病。芽胞不

是细菌的繁殖方式。

四、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

包括不染色标本检查法和染色标本检查法,后者包括单染色法、鉴别染色法和特殊染色法。

1.革兰染色法的步骤、结果和医学意义革兰染色法(Gramstain)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染色法,

其步骤是:在细菌涂片固定后,先用结晶紫初染、芦戈碘液媒染,然后用95%乙醇脱色,最后用稀

释复红或沙黄复染。菌体染成紫色者为革兰阳性菌,染成红色者为革兰阴性菌。革兰染色法在鉴别

细菌、选择抗菌药物、了解细菌致病性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2章细菌的生理

复习提要

一、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能量和适宜的环境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必备条件。

1.营养物质提供必要的原料和能量。根据细菌所利用的能源和碳源不同,将其分为两大营养类型:

自养菌(autotroph)和异养菌(heterotroph)o所有的病原菌都是异养菌。

2.酸碱度每种细菌都有一个可生长的pH范围和最适生长pH。多数病原菌最适pH为7.2〜7.6。

3.温度各类细菌对温度的要求不一,籍此分为嗜冷菌(psychrophile)、嗜温菌(mesophile)和

嗜热菌(thermophile)o病原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

4.气体病原菌所需气体是氧和C02o一般细菌在代谢过程中自身产生的C02即可满足。有些细菌

如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和布鲁菌等,在初代分离培养时需提供5〜10%的C02才能生长。

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要分为四类:专性需氧菌(obligateaerobe)、微需氧菌

(microaerophilicbacterium)、兼性厌氧菌(facultativeanaerobe)和专性厌氧菌

(obligateanaerobe)o大多数病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在有氧环境下不能生长,可能

由于缺乏氧化还原电势高的呼吸酶和分解有毒氧基团的醐。

(二)细菌生长繁殖方式

以二分裂方式(binaryfission)进行无性繁殖。细菌分裂数量倍增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代时

(generationtime),多数细菌为20~30分钟。

将一定数量的细菌接种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时,细菌群体生长繁殖可分为四期,即生长曲线:

growthcurve):迟缓期(lagphase对数期(logphase)、稳定期(stationaryphase)和

衰亡期(declinephase)。其中,对数期细菌的生物学特性较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

因此,研究细菌的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药物敏感试验等应选用该期的细菌。

二、细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谢

1.细菌生化反应的概念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不完全相同,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不一致,因而其

代谢产物有差异。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代谢产物,借以区别和鉴定细菌的生化试验,

称为细菌的生化反应。细菌的生化反应对菌体形态、革兰染色反应和菌落特征相同和相似的细菌的

鉴定尤为重要。

实验室常用的细菌生化反应有:糖发酵试验、VP试验、甲基红试验、枸椽酸盐利用试验、叫噪试验、

硫化氢试验、尿素酶试验。其中吧噪(I)、甲基红(M)、VP(V)、枸掾酸盐利用(C)四种试验常用

于鉴定肠道杆菌。现代临床细菌学已普遍采用微量、快速和全自动的生化鉴定方法。

2.与医学有关的合成代谢产物细菌利用分解代谢中的产物、能量和辅酶,不断合成菌体自身成分,

如细胞壁、蛋白质、核酸等,同时还合成一些在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代谢产物,其中,毒素、侵

袭性酶与细菌致病性有关;色素、细菌素与鉴别细菌有关;抗生素和细菌素能抑制和杀灭其他微生

物。

热原质(pyrogen)是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因此,在制备和

使用注射药品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细菌污染。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1.培养基的概念培养基(culturemedium)是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

需的混合营养物制品。培养基的制备原则是:充足的营养物质,合适的pH,灭菌后方可使用。

培养基按营养组成和用途,分为基础培养基(basicmedium)、增菌培养基(enrichmentmedium)、

鉴别培养基(differentialmedium)>选择培养基(selectivemedium)和厌氧培养基

(anaerobicmedium)等;按物理性状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三大类。

2.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表现大多数细菌在液体培养基生长繁殖后呈均匀混浊状态;少数出现沉

淀和形成菌膜。

无鞭毛的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仅沿穿刺线生长,有的鞭毛细菌可沿穿刺线生长并向四周游动扩散,

所以半固体培养基可用作检查细菌有无鞭毛和动力。

在固体培养基上,单个细菌分裂繁殖后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colony),菌落的特征

有助于鉴别细菌。将单菌落移种到另一培养基中,生长出来的细菌均为纯种,成为纯培养

(pureculture)o故固体培养基可用作纯种的分离。

3.人工培养细菌在医学中的应用①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最确切

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从病人材料中把病原菌分离培养出来,并鉴定其菌属、种和型。药物敏感试

验能指导临床选用抗菌药物;②细菌学研究;③生物制品的制备,制备疫苗、类毒素、抗毒素等用

于防治,制备菌液、抗血清等用于诊断。

第3章消毒与灭菌

复习提要

一、概述

从预防感染出发,医务工作者必须建立“处处有菌”和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这就要求必

须对所用的物品(如注射器、手术器械、手术衣等)、工作环境(如手术室、产房等)和人体体表进

行消毒或灭菌,以确保所用的物品和工作环境的无菌或处于无菌状态。为防止疾病的传播,对传染

病患者的排泄物和实验废弃的培养物亦须进行灭菌或消毒处理。

消毒(disinfection)是指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

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应以杀灭芽胞为标准。

无菌(asepsis)是指物品中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称为

无菌操作。

防腐(antisepsis)是指防止或抑制体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细菌一般不会死亡。

二、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灭菌法

这是最常用、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其杀菌机制主要是,使菌体蛋白质(酶)变性和凝固,失

去生物活性而死亡。主要包括:

1.干热灭菌法①焚烧:适用于废弃物品和死于传染病的人或动物尸体;②烧灼:适用于接种环、

试管口等的灭菌;③干烤:适用于玻璃器皿等的灭菌。

2.湿热灭菌法①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71.7℃15~30秒,用于牛奶和酒类等不耐高温

物品的消毒;②煮沸法:100℃5min,常用于饮水、食具、刀剪、注射器等消毒;③流通蒸气消毒法:

100"C水蒸气15〜30min;④间歇灭菌法(fractionalsterilization):100℃水蒸气15~

30min,取出后放37℃培养过夜,连续3d,达到灭菌目的,用于不耐高温的含糖、牛奶或血清等

培养基灭菌;⑤高压蒸气灭菌法(autoclaving):在1.05kg/cm2蒸气压下,水蒸气温度达到121.3℃,

维持15〜30min。这是最有效和最常用的灭菌方法,常用于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敷料等

耐高温、耐湿物品的灭菌。

(-)紫外线

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紫外线主要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变异或死

亡。紫外线穿透力较弱,主要用于手术室、传染病房、婴儿室、细菌实验室等的空气消毒,或不耐

热物品的表面消毒。

(三)滤过除菌法

滤菌器含有微细小孔,只允许液体或气体通过,而大于孔径的细菌等颗粒不能通过。滤过除菌法

(filtration)主要用于不耐高温灭菌的血清、抗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气等的除菌。

三、化学消毒灭菌法

1.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和消毒浓度具有杀菌作用的化学药物称为化学消毒剂(antiseptics)。

消毒剂一般对病原微生物和人体都有毒性,因此只能用于人体体表(皮肤及粘膜伤口)、医疗器械、

排泄物及周围环境的消毒。

根据消毒剂的杀菌机制不同,主要分为:①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例如酚类(高浓度)、醇类、

重金属盐类(高浓度)、酸碱类;②干扰细菌的酶系统,例如氧化剂、重金属盐类(低浓度);③损

伤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例如酚类(低浓度)、表面活性剂。

绝大多数消毒剂在高浓度时杀菌作用大,当降至一定浓度时只有抑菌作用。

第4章噬菌体

复习提要

一、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

1.噬菌体的概念、形态和化学组成噬菌体(bacteriophage,phage)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

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噬菌体个体微小,可通过细菌滤器,多为蝌蚪形。噬菌体没有完整的细

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构成的衣壳和包含于其中的核酸组成。噬菌体的核酸为DNA或RNA。蛋白质

起保护核酸的作用,并决定噬菌体外形和表面特征。噬菌体只能在活的易感细胞内复制增殖,有严

格的宿主特异性。

二、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

1.概念噬菌体侵入宿主菌后有两种结局:一是能在宿主菌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

并最终裂解细菌,这类噬菌体称为毒性噬菌体(virulentphage);二是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染色

体基因组整合,且随细菌DNA复制而复制,随细菌分裂而传代,不引起细菌裂解,不产生子代噬菌

体,这类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temperatephage)或溶原性噬菌体(lysogenicphage

2.与细菌遗传物质转移的关系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前噬菌体(prophage)。

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lysogenicbacterium)。

毒性噬菌体只有溶菌性周期,而温和噬菌体有溶菌性周期和溶原性周期。具有产生成熟噬菌体颗粒

和溶解宿主菌的潜在能力,称为溶原性(lysogeny)。因此,温和噬菌体可有三种存在状态:①游离

的具有感染性的噬菌体颗粒;②宿主菌胞质内噬菌体核酸;③前噬菌体。

通过温和噬菌体介导的细菌基因转移称为转导(transduction)。某些前噬菌体可导致宿主菌基因型

和性状发生改变,称为溶原性转换(lysogenicconversion)..

噬菌体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载体。

第5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复习提要

一、细菌变异的现象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遗传使生物得以保存种属,使其性状保持相对稳定。变异则是生

物进化的源泉,细菌为适应新的环境可在形态、结构、致病性、抗原性和毒力等方面发生变异,以

求生存与发展。掌握细菌遗传变异规律,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细菌的基因组是指细菌染色体和染色体以外遗传物质所携带基因的总称。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是指

质粒DNA和转位因子等。

1.染色体细菌染色体是单一的环状双螺旋DNA长链,有4000个以上基因。革兰阳性菌的染色体

连接在中介体上,革兰阴性菌的染色体连接在细胞膜上。细菌染色体缺乏组蛋白,亦无核膜包围。

2.质粒质粒(plasmid)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环状闭合的双螺旋DNA分子。其主要特性

有:①编码很多重要的生物学性状,如F质粒(fertilityplasmid)编码性菌毛,R质粒

(resistanceplasmid)编码细菌对抗菌药物或重金属盐类的耐药性;②具有自我复制能力;③不

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可自行丢失;④质粒可在细菌间转移,携带的性状也随之转移;⑤一个细

菌可带有一种或几种质粒。

3.转位因子转位因子又称为“跳跃基因”,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上的一段特异性DNA片

段,它可在质粒之间或质粒与染色体之间随机转移,从而影响插入点附近基因的表达,亦可引入新

的基因。转位因子主要有三类:

①插入序列(insertionsequence,IS):是最小的转位因子,可能是原核细胞正常代谢的调节开

关之一。

②转座子(transposon,Tn):长度不超过2kb,不能独立复制,必须依附在染色体或质粒上与之同

时复制。在结构上分为二个部分:一个中心序列和二个末端反向重复序列,后者与插入有关。中心

序列带有遗传信息,如常带有一种或多种耐药基因、毒素基因及其他结构基因等。

③转座噬菌体或前噬菌体:是一些具有转座功能的溶原性噬菌体,当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能改变

溶原性细菌的某些生物学性状,并在细菌基因转移过程中起载体作用。

(一)基因突变

突变(mutation)是细菌基因的结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导致细菌性状的遗传性变异。突变是

随机的,不定向的。如耐药性变异中,抗生素只是起选择作用,除去敏感菌留下耐药菌,不是起诱

导作用。

(-)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基因转移(genetransfer)是指外源性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转入受体菌细胞内的过程,转移的基因

与受体菌DNA整合在一起,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某些特性,称为重组(recombination)o细菌的基

因转移与重组主要有四种方式:

1.转化(transformation)是指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获得新的性状。

2.接合(conjugation)是指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DNA)从

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能通过接合方式转移的质粒称为接合性质粒,不能通过性菌毛在细菌间转移

的质粒称为非接合性质粒。带有F质粒的细菌有性菌毛,为雄菌(F+菌),无性菌毛的无F质粒的

细菌为雌菌(F-菌),F+菌可将F质粒转移给F—菌,使之成为F+菌。

3.转导(transduction)是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DNA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后者

获得新的性状。根据转导基因片段的范围,可分为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transduction)和局

限性转导(restrictedtransduction)。前者所转导的DNA可以是供体菌染色体上的任何部分,发

生在裂解期;后者只限于供体菌染色体上的特定的基因,发生在溶原期。

4.溶原性转换(lysogenicconversion)是侵入细菌的噬菌体DNA与细菌的染色体发生重组,

导致细菌的基因型的改变,获得新的性状。

四、细菌耐药性

1.细菌耐药性的概念细菌耐药性分为固有耐药(intrinsicresistance)和获得性耐药

(acquiredresistance),前者是指代代相传的天然耐药性,后者是指对原来敏感的抗菌药物产生

了抵抗力。多重耐药性(multidrugresistance)是指细菌同时对多种作用机制不同(或结构完全

各异)的抗菌药物具有耐性。

2.耐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①灭活作用: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最重要方式。细菌被诱导产生灭活酶,

通过修饰或水解作用破坏抗生素,使之转化成为无活性的衍生物;②靶位改变:通过产生诱导酶对

抗生素的作用靶位进行化学修饰,或通过基因突变造成靶位变异,使抗菌药物不能与靶位结合,失

去杀菌作用:③药物累积不足:通过减少药物吸收或增加药物排出,使菌体内的抗生素浓度明显降

低,不足以杀死细菌。

3.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①基因突变:由突变产生的耐药性一般只对一种或两种相类似的药物耐

药,且比较稳定,突变频率较低。

②R质粒转移:细菌的耐药性质粒(R质粒)是由两部分组成:耐药传递因子(RTF)和耐药决定因

子(r决定因子),前者可编码性菌毛和通过接合转移,后者编码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R决定因子

上可有多个携带耐药基因的转座子,是造成多重耐药性的原因。R质粒主要通过接合方式在细菌间

转移,从而造成耐药性的广泛传播。

③转座子转移:当转座子插入某一基因时,一方面可引起插入基因失活产生基因突变,另一方面可

因带入耐药基因,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转座子不需要核甘酸碱基对同源才能插入;宿主范围很广,

可在G+菌和G-菌之间转移;转座子的插入序列中碱基序列可重新组合,使耐药基因扩大,细菌的

耐药水平提高;转座方式使耐药基因增多。因此,转座子与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扩散有关。

4.对付细菌耐药性的措施对临床分离的致病菌,原则上应先做细菌药敏试验,再合理选择用药,

避免滥用抗生素。做好消毒与隔离,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扩散。寻找新型抗感染药物和新的抗感

染方法,提高宿主免疫力。

五微生物基因组学

微生物基因组学(Genomics)是指利用全基因组DNA序列,研究微生物基因及其功能的学科。获得微

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有助于了解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及其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寻找更灵敏及特异

的微生物分子标记,作为诊断、分型等依据;促进抗微生物新药的开发和新疫苗的发展;为人类认

识遗传疾病的机制提供参考。

第6章细菌的感染和免疫

复习提要

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微生态失调、医院感染的概念

1.正常菌群是指正常人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的微生物,在机体免疫功能正

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故称正常菌群(normalflora)或正常微生物群

(normalmicrobiotia)»正常菌群对构成微生态平衡(eubiosis)起重要作用,其生理意义有:

抵抗病原菌的生物拮抗作用:产生维生素,起到营养作用;促进宿主免疫系统成熟,有免疫作用:

还有抗衰老作用等。

2.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微生态平衡在某些情况下可被打破,出现微生态失调而导致疾

病,此时,原来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的正常菌群就转化成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pathogen)或

机会致病菌(opportunisticpathogen)。

3.微生态失调正常微生物群之间、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之间的微生态平衡,在外环境影响下,

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的状态,称为微生态失调(dysbiosis)o从生态学上,可将微生态

失调分为菌群失调、定位转移和宿主转换。

①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是指在宿主某一微生境内正常菌群中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发生较大幅

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主要是量的变化。严重的菌群失调可使宿主发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称为菌群失调症。

菌群失调可分为I、II、HI度失调,其中HI度失调亦称为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即在抗菌药

物治疗原感染性疾病过程中,造成体内菌群失调而产生的一种新感染。原因是长期或大量应用抗菌

药物后,敏感菌群大部分被抑制,原来占少数的耐药菌趁机大量繁殖而占绝对优势,并可能转移到

非正常寄居部位,引起疾病。引起二重感染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白假丝酵母菌

为多见。临床表现为假膜性肠炎、肺炎、鹅口疮、尿路感染或败血症等。

②定位转移(translocation):又称易位,是指正常菌群由原籍生境转移到外籍生境或本来无菌生

存的位置上的一种现象。正常微生物群在其固有生境内通常是不致病的,只有转移到外籍生境才能

致病。

影响微生态失调的因素很多,但对宿主,主要是解剖结构和免疫功能异常的影响;对正常微生物群,

抗生素的干扰作用是巨大的。

4.医院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

主要指人们(重点是住院病人)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护理及其他医疗保健过程中,或在医院逗

留期间获得的感染。

根据感染来源的不同,医院感染分为:①交叉感染(crossinfection),由医院内病人或医务人员

直接或间接传播引起的感染;②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infection),或称自身感染,由病人体

内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③医源性感染(iatrogenicinfection),即在诊断、治疗和预防过程中,

因所用器械消毒不严而引起的感染。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大多为条件致病

菌)、耐药性和适应性等特点。

二、细菌的致病机制

1.细菌致病性的构成因素细菌能引起感染的能力称为致病性(pathogenicity)o病原菌致病力的

强弱程度称为毒力(virulence)。病原菌侵入宿主能否致病主要取决于细菌的毒力、侵入数量、侵

入部位和机体免疫力的强弱。

细菌毒力由侵袭力(invasiveness)和毒素(toxin)构成。侵袭力是指病原菌突破宿主的防御功能,

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其物质基础包括菌体表面结构中的菌毛等粘附因子、荚膜和侵袭

性酶类等。

2.细菌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细菌毒素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等不同,可分为内毒素(endotoxin)

与外毒素(exotoxin)两种(表6T)。

表6T细菌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产生菌

存在部位

化学组成

稳定性

毒性作用

抗原性

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

多数由活菌分泌,少数菌体崩解后释出

蛋白质

不耐热(60〜80C30分钟被破坏)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性作用,引起特殊的病变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可被甲醛脱毒形成类毒素

革兰阴性菌

细菌死亡裂解后才释放

脂多糖

耐热(160℃2〜4小时被破坏)

弱,各种细菌毒性作用大致相同

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不被甲醛脱毒形成类毒素

外毒素大都由A、B两个亚单位组成,A亚单位为毒性活性蛋白,B亚单位为结合蛋白。B亚单位与

易感细胞膜上的受体有选择亲和作用,介导A亚单位进入靶细胞内,干扰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引起

毒性作用。因此,毒素结构的完整性是致病的必备条件。外毒素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引起各

自不同的特殊病变和临床症状。根据外毒素对宿主细胞的亲和性及作用方式等,可分为神经毒素、

细胞毒素、肠毒素三大类。

外毒素中有一类具有超抗原(superantigen)作用,主要是葡萄球菌肠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

-1、链球菌致热外毒素等。超抗原不需经过抗原递呈细胞的处理,能与MHC-I1类分子结合,直接激

活T细胞增殖,使其能释放细胞因子(如IL-1,IL-2,TNFa和INFy等)。超抗原激活的T细胞数

量约为普通抗原的数千倍。超抗原除具有毒性作用外,还与免疫抑制和自身免疫疾病有关。

各种细菌内毒素的成分基本相同,都是由脂质A、非特异性核心多糖和0特异多糖三部分组成,内

毒素的毒性作用由脂质A决定。不同革兰阴性菌的脂质A的化学组成虽有差异,但基本相同,故由

内毒素引起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主要有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Shwartzman现象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总之,所有病原菌进攻人体不外乎利用菌体表面结构(如菌毛、荚膜)和代谢产物(侵袭性酶类、

内外毒素)使人致病。由于细菌结构、代谢产物、生长繁殖所需条件,以及侵入和定植部位的不同,

各种细菌的致病性有很大的差异。

三、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

(一)天然免疫的构成

天然免疫(innateimmunity)主要由组织屏障和某些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等组成。

1.屏障结构皮肤与粘膜、血-脑脊液屏障、胎盘屏障。

2.吞噬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phagocytesystem)两大类。

病原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其后果随细菌种类、毒力和人体免疫力不同而异,包括完全吞噬、不完

全吞噬。

3.体液因素正常体液和组织中含有多种杀伤或抑制致病菌的物质,包括补体、防御素、溶菌酶等。

(二)获得性免疫(acquiredinmiunity)

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大类。

1.胞外菌感染的免疫首先是吞噬细胞的吞噬和炎症反应,随后产生特异性抗体,共同消灭细菌。

体液免疫是抗胞外菌感染的主要获得性免疫,特异抗体的作用有①IgG抗体调理细菌促进吞噬;②

抗体中和细菌外毒素;③分泌型IgA阻挡病原菌定植;④IgM、IgG抗体与抗原复合物可激活补体经

典途径。

2.胞内菌感染的免疫主要是以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包括两种类型:CD8CTL

和CD4Thl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四、感染的发生和发展

1.感染的来源①外源性感染:病人、带菌者、病畜和带菌动物;②内源性感染:大多为自身的条

件致病菌,少数是以潜伏于体内的病原菌。

2.传播方式与途径呼吸道、消化道、创伤、接触、节肢动物叮咬等。

3.感染的类型①不感染:机体免疫力很强,病原菌致病力很弱或侵入数量不足,或侵入部位不适

宜;②隐性感染:机体免疫力较强,病原菌致病力较弱,感染对机体损害轻,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

状;③潜伏感染:机体免疫力与病原菌致病力处于平衡状态,病原菌长期潜伏体内。一旦机体免疫

力下降,潜伏的病原菌大量繁殖引起疾病;④显性感染:机体免疫力弱,病原菌致病力强,造成机

体明显损伤,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按感染部位不同,显性感染分为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全身感染包括: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

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

带菌状态:带菌者(carrier)是重要传染源。

第7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复习提要

一、细菌学诊断

(一)标本的采集

应符合以下几个原则:①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污染;②在患者不同病程,根据不同病原菌

在体内的分布和排出部位,采取不同的标本:③应在发病急性期和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④尽可能

采取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⑤标本必须新鲜,尽快送检;⑥多数菌冷藏运送,少数菌需保温;⑦标

本应做好标签,化验单上填写检验目的、标本种类和临床诊断。

(-)病原菌的检验程序

1.直接涂片镜检凡在形态和染色性上具有特征的病原菌,直接涂片染色后镜检有助于初步诊断。

2.分离培养原为无菌部位采取的血液、脑脊液等标本,可直接接种至营养丰富的液体或固体培养

基;从正常菌群存在部位采取的标本,应接种至选择或鉴别培养基。同时要注意满足气体的要求。

3.生化试验如肠道杆菌包括多个菌属,可利用不同基质进行生化试验予以区别。

4.血清学试验采用含有已知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与分离培养出的未知纯种细菌进行血清学试

验,可以确定病原菌的种或型。

5.动物试验主要用于分离、鉴定病原菌,测定菌株产毒性等。

6.药物敏感试验对临床选择用药有指导意义。

7.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核酸杂交和PCR技术检测病原菌核酸。基因芯片技术已成为研究开发热点。

二、血清学诊断

用已知的细菌或其特异性抗原检测患者血液中有无相应特异抗体和其效价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某些

传染病的辅助诊断,主要适用于抗原性较强的致病菌和病程较长的感染性疾病。

血清学诊断试验最好取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标本,当后者的抗体效价比前者升高24倍者

方有意义。

表7-1血清学试验种类与应用

血清学试验

举例

凝集试验

直接凝集试验

乳胶凝集试验

冷凝集试验

沉淀试验

对流免疫电泳

补体结合试验

中和试验

伤寒、副伤寒的肥达试验,立克次体的外斐试验

检查流感嗜血杆菌的抗体

支原体性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梅毒的VDRL、RPR试验,白喉毒素

流行性脑膜炎

立克次体病

风湿热(抗0试验)

三、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1.特异性免疫获得方式①主动免疫:通过患病、隐性感染获得自然感染,或给机体接种疫苗

(vaccine),类毒素(toxoid)进行人工免疫。②被动免疫:通过胎盘、初乳等自然免疫获得抗体,

或是给机体注射抗毒素(antitoxin)等进行人工免疫。

2.人工免疫的概念和临床常用制剂

①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activeimmunity):是将疫苗或类毒素等抗原物质接种人体,使机

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一种措施。疫苗可分为死疫苗、减毒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从

功能上又可分为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免疫出现时间慢(2〜4周),维持时间长(数月〜数年),

主要用于预防。

②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passiveimmunity):是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

子,使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因而作用及时,但维持时间短,仅2〜3周,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

预防。常用的生物制品是抗毒素、抗菌血清、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和细胞免疫制剂。

第8章球菌

复习提要

一、葡萄球菌属

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由于广泛应用抗生素,耐药菌

株迅速增多,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aureus,MRSA),

它已成为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球形,典型的葡萄球菌排列呈葡萄串状。革兰染色阳性。

2.分类根据色素和生化反应等特点,可分为三类: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表皮葡萄球菌

(S.epidermidis)、腐生葡萄球菌(S.sarophyticus)。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为致病菌。根据有无

凝固酶,葡萄球菌也可分为凝固酶阳性菌株和凝固酶阴性菌株两大类。此外,噬菌体分型可用于追

踪传染源和研究菌型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3.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proteinA,SPA)能与人和动物血清IgG的Fc段非特异

结合,IgG的Fab段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采用含SPA的葡萄球菌作为载体,结合特异性抗体后,

可开展协同凝集试验,广泛用于多种微生物抗原的检出。SPA还具有抗吞噬、促细胞分裂等作用。

(-)致病性

1.致病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和酶很多,包括:

①葡萄球菌溶素(staphylolysin):为外毒素,对人致病的主要是a溶素,能溶解红细胞,损伤白

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小板等。

②杀白细胞素(leukocidin):破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③肠毒素(entertoxin):约1/3临床分离菌株可产生肠毒素。耐热100℃30min,抵抗胃肠液中蛋

白酶的水解。

④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toxin):可使表皮与真皮脱离,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多见于新

生儿、幼儿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

⑤毒素休克综合毒素T(toxicshocksyndrometoxin1):引起发热,增加宿主对内毒素的敏

感性,促T细胞分裂,诱生ILT、TNF和IFN等。

⑥凝固酶(coagulase):使人和兔血浆凝固,是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标志。凝固酶能使

周围血液或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沉积在菌体表面,阻碍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

菌物质的破坏。同时,使感染易于局限化和形成血栓,脓汁粘稠。

2.所致疾病引起侵袭性和毒素性两大类疾病。

①侵袭性疾病:主要是化脓性炎症,包括皮肤软组织、器官化脓性感染,严重时引起败血症和脓

毒血症。

②毒素性疾病:(A)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食后1〜6小时出现症状,刺激呕吐中枢,症状以呕吐为

主;(B)毒素休克综合征毒素T引起毒素休克综合征,多见于月经期年青女性;(C)表皮剥脱毒素

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等。

(三)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

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凝固酶和耐热核酸酶、金黄色色素、有溶血性和发酵甘露醇,可作为判定致病

性的指标。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亦可致病,故应结合临床病症。

(四)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Staphylococcus,CNS)主要引起泌尿道感染、细菌

性心内膜炎、败血症。此外,心脏起博器安装、置换人工瓣膜、长期腹膜透析、静脉滴注等亦可造

成CNS的感染。

二、链球菌属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球形,排列呈链状。革兰染色阳性。

2.分类①根据溶血现象可分为三类:甲型溶血性链球菌(a-hemolyticstreptococcus):菌落

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亦称草绿色溶血型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f3-hemolyticstreptococcus),菌落周围有完全透明溶血环,故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

球菌(丫-hemolyticstreptococcus):没有溶血环,亦称不溶血性链球菌。②根据抗原结构分类:

按细胞壁中多糖抗原不同分为20个群。同群再按表面蛋白抗原不同,分为若干型。对人有致病性者

多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A群链球菌也称化脓性链球菌(pyogenicstreptococcus),或溶血性链球菌,是人

类细菌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之一。有较强的侵袭力,产生多种外毒素和胞外酶。致病物质主要有:

①脂磷壁酸:具粘附作用,使该菌定植在皮肤和呼吸道粘膜上。

②M蛋白:抗吞噬作用。

③侵袭性酶类:透明质酸酶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链激酶使血液中纤维蛋白酶原变为纤维蛋白

酶,溶解血块;链道酶降解脓汁中高度粘稠的DNA,使脓汁稀薄,从而有利于病菌扩散。

④溶素(streptolysin,SL):有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作用。根据对氧的稳定性,分

为SL0和SLS,SLO抗原性强,风湿热患者血清中SLO抗体显著升高。

⑤致热外毒素(pyogenicexotoxin):是一种超抗原,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

2.所致疾病大致分为三类:①化脓性炎症:如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脓疱疮、扁桃

体炎、咽炎、咽峡炎等。因产生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和溶血素,故感染特点是病灶有明显

的扩散倾向,周围界限不清、脓汁稀薄、带血色;②中毒性疾病:致热外毒素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

染病猩红热,表现为发热、咽炎、全身鲜红色皮疹等;③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

炎。

(H)抗0试验

大多数链球菌感染的患者,于感染后2〜3周至病愈后数月到1年内可检出链球菌溶素0(SL0)抗

体。风湿热患者血清中SLO抗体比正常人显著增高。因此,测定SL0抗体含量,可作为链球菌新近

感染指标之一或风湿热及其活动性的辅助诊断。

(四)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性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也可成为脑、肝和腹腔内感染的病原菌。变

异链球菌与弱齿关系密切。

三、肺炎链球菌

1.形态染色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区别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呈矛头状,成双排列,革兰

染色阳性。营养要求较高。能分解菊糖,产生自溶酶。可用胆汁溶菌试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鉴别。

2.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在体内能形成荚膜,有抗吞噬作用,是肺炎链球菌的主要侵袭力。该菌是

人体正常菌群,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致病。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

四、脑膜炎奈瑟菌

1.生物学特征脑膜炎球菌(N.meningitidis)为肾形双球菌,在患者脑脊液中,常位于中性粒细

胞内。革兰染色阴性。营养要求高,常用巧克力(色)琼脂平板培养,初次分离需补充5〜10%C02,

对寒冷、干燥等敏感。能产生自溶酶。

2.主要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借助菌毛可粘附至咽部粘膜上皮细胞表面。

死亡裂解后释放出内毒素,作用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主要经飞沫侵入人

体的鼻咽部。因宿主免疫力强弱和病菌毒力、数量等不同,所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一般

表现为3种临床类型,即普通型、暴发型和慢性败血症型。

3.微生物学检查采取病人的脑脊液、血液或刺破出血淤斑取其渗出物。带菌者检查可取鼻咽拭。

标本采集后应注意保暖并立即送检。接种的培养基应预温,培养时应补充C02。直接涂片镜检如在

中性粒细胞内、外有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可作出初步诊断。对流免疫电泳常用于流脑的快速诊断。

五、淋病奈瑟菌

1.形态染色与培养淋球菌(gonococcus)为双球菌,两菌接触面平坦,常位于中性粒细胞内。革

兰染色阴性。培养特性与脑膜炎球菌相似。

2.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进入尿道后,通过菌毛粘附到柱状上皮细胞表面,之后侵入细胞增殖。外

膜蛋白和IgAl蛋白前亦可破坏宿主免疫机制。人类是淋球菌的唯一宿主,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引

起淋病,一般临床表现为男性前尿道炎、女性尿道炎和子宫颈炎。

3.微生物学检查用无菌棉拭取泌尿生殖道脓性分泌物或宫腔口表面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有诊断

价值。分离培养方法同脑膜炎球菌。

4.防治原则淋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预防的关键措施是开展防治性病的知识教育和防止不良性行

为。因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应作细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婴儿出生时,应以1%硝酸银滴入两

眼,以预防新生儿淋菌性眼炎的发生。

第9章肠杆菌科

复习提要

一、肠杆菌科的共同特征

1.形态与结构中等大小的革兰阴性杆菌,无芽胞,多数有鞭毛和菌毛。

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

3.生化反应活泼,常用生化反应区别菌属和菌种。乳糖发酵试验在鉴别肠杆菌科中致病菌和非致

病菌上有重要意义,致病菌多数不分解乳糖,而非致病菌一般能分解乳糖。

4.抗原构造复杂,分为菌体(0)抗原、鞭毛(H)抗原、荚膜(K)或包膜抗原等,为鉴别菌种

和型的依据。

5.抵抗力因无芽胞,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易产生耐药性变异。

6.致病性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大多为人体正常菌群,少数为条件致病菌或致病菌。

二、埃希菌属

埃希菌属是人类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以大肠埃希菌(E.coli,简称大肠杆菌)最重要。

(-)致病性

1.肠道外感染多数大肠埃希菌在肠道内不致病。但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外组织或器官

时,可引起肠外感染,以泌尿系统感染为主,还可引起腹膜炎、胆囊炎、肺炎等,全身感染可致败

血症。大肠杆菌是医院感染的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

2.腹泻有些菌株有致病性,可引起腹泻,根据致病机制不同,分为五类:

①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作用于小肠,引起旅行者和婴幼儿腹泻。致病物质是不耐热肠毒

素(heatlabileenterotoxin,LT)、耐热肠毒素(heatstableenterotoxin,ST)和定居因

子(colonizationfactor)。LT是霍乱样肠毒素,刺激胞内cAMP增加,致小肠肠腔粘膜细胞内水、

钠、氯等过度分泌至肠腔,引起霍乱样腹泻。ST使细胞内cGMP增高,致体液平衡紊乱而腹泻。定

居因子使细菌粘附小肠粘膜上。

②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生物学特性与志贺菌相似,作用于大肠,引起菌痢样腹泻。细菌侵

袭破坏肠粘膜上皮细胞,以及内毒素对细胞的破坏作用,形成炎症和溃疡。多见于发展中国家,主

要侵犯较大儿童和成人。

③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作用于小肠,主要引起<1岁婴儿严重腹泻。不产肠毒素。病菌依

靠紧密粘附素(intimin)粘附于小肠微绒毛,导致AE损伤,即刷状缘被破坏,微绒毛脱落,上皮

细胞排列紊乱和功能受损。

④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作用于大肠,引起出血性结肠炎,严重腹痛和血便,可并发溶血

性尿毒综合征。毒力因子主要是质粒编码的菌毛和噬菌体基因编码的Vero毒素或志贺样毒素

(shiga-liketoxin,SLT),0157:H7为常见血清型。

⑤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引起婴儿持续性水腹,脱水,偶有血便。不侵袭细胞。可产生毒素

和粘附素(P菌毛)。

此外,大肠杆菌某些血清型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二)大肠杆菌与卫生细菌学检查的关系

国家卫生部规定的饮用水的卫生细菌学标准是:每1000ml饮水不得超过3个大肠菌群,每ml饮水

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个。饮料每100ml不得超过5个大肠菌群。

三、志贺菌属

志贺菌属(shigella)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

1.分类志贺菌属是无鞭毛革兰阴性杆菌。按0抗原构造分为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

菌和宋内志贺菌四个血清群。

2.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主要有:①侵袭力:由质粒编码的ipaB、ipac和ipaD基因介导。菌毛粘

附于回肠末端和结肠粘膜的上皮细胞上,继而穿入上皮细胞生长繁殖,在粘膜固有层内形成感染灶;

②内毒素:破坏结肠粘膜细胞形成溃疡,呈现典型脓血便。

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无动物宿主。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细菌性痢疾可分为急性菌痢、慢

性菌痢、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菌痢以小儿为多见,无明显的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和全身中

毒症状。

3.微生物学检查法挑取粘液血便接种于选择鉴别培养基,挑取不发酵乳糖的半透明菌落,做生化

反应和血清学鉴定其菌群(种)和型。

四、沙门菌属

1.致病物质①侵袭力: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侵入小肠粘膜后,菌毛先粘附至M细胞表面,

引发细胞肌动蛋白重排、内在化,之后被吞噬细胞所吞噬。Vi抗原有抗吞噬作用,故沙门菌能在吞

噬细胞内生长,为胞内寄生菌;②内毒素:沙寒沙门菌两次入血引起菌血症,细菌死亡后释放出内

毒素,引起持续高热、全身中毒症状。因变态反应的发生可导致肠道局部炎症、坏死和溃疡,以及

肠出血。鼠伤寒沙门菌可产生类似大肠杆菌的肠毒素。

2.所致疾病人类沙门菌感染有4种类型:①肠热症,包括伤寒和副伤寒:由伤寒和副甲、乙、丙

沙门菌引起,只对人类致病;②胃肠炎(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沙门菌感染,多由鼠伤寒沙门菌引

起;③败血症:多由猪霍乱沙门菌引起;④无症状带菌者。

3.免疫性病后有牢固免疫性,以细胞免疫为主。

4.微生物学检查法肠热症因病程不同采取不同标本。第1周做血培养,第2周起取粪便和尿液培

养,第1〜3周取骨髓液。血液和骨髓液先行增菌后,接种选择鉴别培养基做分离培养。选取不发酵

乳糖的半透明菌落做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试验进行鉴定。

肥达(Widal)试验是用已知伤寒杆菌0、H抗原和副伤寒杆菌H抗原与不同稀释度的待检病人血

清作定量凝集试验,根据抗体含量和动态变化以辅助诊断的血清学试验。

第10章弧菌属

复习提要

一、霍乱弧菌

1.生物学特性①形态与结构:霍乱弧菌(V.cholerae)为革兰染色阴性,弯曲呈弧状、逗点状,有

单鞭毛,运动活泼。涂片呈“鱼群样排列”;②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耐碱不耐酸,最适PH8.8〜

9.0,常用碱性蛋白陈水作分离培养。③分类:按0抗原构造分为1〜155个血清群,其中01群包括

古典生物型和ElTor生物型。迄今己有7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前6次由古典生物型引起,第7

次由ElTor生物型引起。1992年后发现有0139血清型引起的流行。

2.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致病物质有鞭毛、菌毛和霍乱肠毒素(choleratoxin)。细菌借助鞭毛

运动穿过肠粘膜粘液层,依靠菌毛粘附于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生长繁殖,产生肠毒素。霍乱肠毒素

是典型的AB型毒素,A亚单位是毒性单位,B亚单位与粘膜上皮细胞的GM1神经节昔脂受体结合,A

亚单位进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