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一编 必修地理部分_第1页
新编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一编 必修地理部分_第2页
新编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一编 必修地理部分_第3页
新编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一编 必修地理部分_第4页
新编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一编 必修地理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编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一编世界地理第1讲地球和地球仪【考纲要求】1、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时区的划分及日界线2、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识别经纬线、经纬度、两极、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本初子午线;依地图上所给时区和日界线,推算出两地的时区、区时及日期。【重点难点】1、地方时及区时的计算;(重点+难点)2、光照图的判读;(重点+难点)3、方位的判断;(重点+难点)4、经纬线的认识。(重点)【灵犀一点】以神舟七号的发射为材料,涉及到有关地方时计算的问题值得注意。【课时安排】2课时【知识讲解】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地球这一形状产生的原因:地球的自转。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地球的形状。天边的闪电也能证明地球的形状。(2)大小: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km;赤道周长=4km(坐地日行八万里)。注:任何纬线长度、半径的计算问题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º,其对应的弧长为111km,同理,在所有经线上,1º弧长也是111km,利用这一原理可以算出地表两点的实地距离。在纬度为a的纬线上1º弧长为111kmcosa。2、地球仪:把地球缩小做成模型叫地球仪(1)地轴:转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地球仪是绕着一根轴在转动。这根轴代表了地球的旋转轴――地轴,它的一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2)北极、南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3.纬线(图1-1-2)(1)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2)特点:①除极点外,所有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②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3)特殊纬线:①赤道(0º);②南、北回归线(23º26′S、23º26′N);③南、北极圈(66º34′S、66º34′N)(4)低中高纬:低纬(0º—30º)、中纬(30º—60º)、高纬(60º—90º)(5)作用: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按纬线确定东西方向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一点,也没有最西的一点,只有两点进行比较时,才有东西之分。4、纬度(1)定义:给纬线标定不同的度数,就是纬度。(2)纬度的确定: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为北纬,以南为南纬。(3)纬度的几何含义(图1-1-3):R为地球半径,纬线m的度数为α。(4)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根据北极星的仰角可以计算某地的纬度。5、经线(图1-1-4)(1)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2)特点:①所有经线都是半圆;②长度相等(3)特殊经线:180º;0º;20ºW;160ºE(4)作用: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按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则相反,它是地球上最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北方。6、经度(1)定义:给经线标定不同的度数,就是经度。(2)经度的确定:首先确定0º经线,即本初子午线,然后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向东和向西各180º。由西向东经度递增为东经度,相反,由西向东经度递减为西经度。(3)经度的几何含义(图1-1-5):R为地球半径,经线m的度数为本初子午线所在平面和m所在平面的二面角为α。(4)东西半球的划分:(图1-1-6)20ºW和160ºE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大圆圈,叫做经线圈,习惯上用20ºW和160ºE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由20ºW向东到160ºE为东半球,由20ºW向西到160ºE为西半球。7、经纬网及作用(1)经纬网: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是经纬网。(2)作用:①是为了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确定地理位置不仅要看经度和纬度,还要正确区分东经度和西经度,南纬和北纬。②确定各地点之间的相对方向和距离。相对方向的确定首先要根据第一步确定地理位置,再根据东西经和南北纬进行组合方向的判定。注意:东西方向的确定要以劣弧为准,即两地点之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º。其具体步骤如下:(1)在呈方格状或近似方格状或经纬线形状变化较大的经纬线图上判断方向,可采用以下步骤:首先,根据经纬线上的数字明确南北纬和东西经;其次,纬度数值向南递增的为南纬,方向向南,向北递增的为北纬,方向向北,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为东经,方向向东,向西递增的为西经,方向向西;再次,依据南北纬和东西经确定方向。(2)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线图上判读方向,其步骤为:首先,根据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已知条件),明确图的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其二,根据南北极点,在图边缘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其三是箭头所指方向即为东,箭尾的方向是西。图(a)为一扇状经纬网格,箭头顺转,所以是南半球,那么顺着“顺时针方向”的方向便是东方,所以2在1的东方,2与3同在一条经线上,2在3的北方。图(b)是从北极点上空来看地球自转,箭头逆转,那么沿着“逆时针方向”的方向便是东,所以6在4的东方,5在4的东北方,5在6的西北方。图(c)是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7在9的正西方,7在8的西北方。(3)在无经纬线图上方向的判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指示北方适用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适用于有指向标的地图,与指向标垂直的为东西方向,在指向标左侧为西,在指向标右侧为东8、地方时和区时(1)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2)特点:①东面的时刻总是早于西面的,东经度数越大,时间越早;西经度数越大,时间越晚。②经度相差15º,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º,时间相差4分钟。(3)区时: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在会上创立了标准时制度。我们知道,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360º),即一小时转过经度15º。因此,国际上规定,每隔15º划为一个时区,全球可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º至东经7.5º,划为中时区,或叫0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º,合为一个时区(图1-1-11)。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叫做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标准经线上的时间,便是整个时区的“区时”。例如,北京处在东八区,东经120º是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因此北京时间是采用东经120º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整一小时。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它们就相差几小时。其中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因此,出国旅行的人必须知道这个常识,向东每跨入一个时区,应把表往前拨一个小时;向西每跨入一个时区,应把表倒拨一小时,这样才能保证你随身携带的表的时针,与当地时间一致。实际上,每个国家或地区,为了采用统一的时间,一般都不严格沿着经线划分时区,而要考虑它自己的行政边界和自然边界。例如,我国东西跨五个时区,为了使用上的方便,全国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这就是“北京时间”。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在1884年召开的那次国际经度会议上,还规定了原则上以180º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由于在任何时刻,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即一天,因此,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例如,船只于5月1日8时由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改成4月30日8时。相反,船只5月1日8时由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日期就要改成5月2日8时。日界线并不完全在180º经线上,而是稍有曲折,这主要是为了照顾180º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起见。时区:经度/15º=商+余数,若余数>7.5º,则时区数就是商+1;若余数<7.5º,则时区数等于商。如:35ºE,35º/15º=2……5,则为东二区;38ºW,38º/15º=2……8,则为西三区。区时的计算: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注意:所求时区的区时早于已知时区的区时,取“+”。所求时区的区时晚于已知时区的区时,取“-’;时区差:两地同是东经度(或西经度),时区差等于两地时区数之差(大减小);两地一个位于东经度,另一个位于西经度,时区差等于两地时区数之和;东时区的区时总是早于西时区的区时,东时区数越大,时间越早;西时区数越大,时间越晚。9、经线和中央经线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因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统一的时区划分和区时计时的办法: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因此,要弄懂地方时和区时,首先得弄懂经线和中央经线的关系和转化。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º的整数倍,而该时区就是以这个整数来命名的,如60ºE是东4区的中央经线,0º是零时区的中央经线;而那些不是15º整数倍的经线,到底位于哪个时区,就得由其经度除以15的余数来决定:大于7.5就进,小于7.5则舍,如99ºW,除以15得6余9,表示99ºW位于西7区;172ºE除以15得11余7,表示172ºE位于东11区。同样道理,北京的地方时是指其所在经度116ºE的时刻,北京时间是指其所在时区东8区的区时,即中央经线120ºE的地方时。10、0点和12点经线0点和12点分别是夜半球和昼半球中间这条经线的地方时,因此有关昼夜长短的题型中,要巧妙地用好这两个时间及所在经线。如某地某天昼长为14小时,则意味着以正午12点为界,上下午各为7小时,就可推知该地该天是5点钟日出,19点钟日落。同样道理,假如已知日出或日落时间,利用12点和0点分别是昼夜时间的中间性,可推知该地的昼夜长短情况。如已知3点日出,则可推知21点时日落,昼长为18小时,夜长为6小时等。另外诸如以下题目也可迎刃而解。图1-1-11为局部地区的晨昏线位置图(a~b为晨线),请说出此时的北京时间是多少?解题思路:在图中,因为a~b为晨线,因此它的左侧至昏线之间是夜半球,而95ºE是夜半球的中间经线,可得知其地方时为0点。这样关键的一步已解决,就可根据这已知条件,计算出北京时间。只要注意一下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因此先得把95ºE转化成为东6区,就可正确计算出北京时间是2时。11、晨线和昏线大家知道,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其中日出线是晨线,日落线是昏线。在许多题目中,都有晨昏线的出现,但里面暗藏着一个条件,很多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这就是赤道上是终年昼夜平分的地方,即终年是6点钟日出,18点钟日落。利用赤道上晨线和昏线的这个特点,就可计算出所要求的地方时和区时,以及昼夜长短等问题。例如,2001年粤、豫两省高考地理试卷中就有这样的题目:图1-1-12中有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则甲地时间为:A.7日4时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根据题意可知,图中右边虚线肯定是日界线(经过南北两极),它的左侧(东12区)是8日,右侧(西12区)是7日;另一条虚线则是晨昏线。利用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原理,得出在赤道上和晨昏线相交的这条经线的地方时是6点(假如是晨线)或18点(假如是昏线),而图中两条经线相隔为30º,即相差2小时,因而推知甲地的地方时是8日8时或20时,从选择项中得出正确答案是B。12、日期的时空界线日期的界线有两条:一条是时间界线,即0点,它是随着地球自转而自东向西移动的日期分界线,是前一天结束和新一天开始的经线;另一条是空间界线,即日界线,是人为统一规定的,基本上沿180º经线为永久固定的日期变更线,它的西侧(东12区)总比东侧(西12区)的日期早一天。这两条线绝大多数时候把地球分成两个区域,也就是使地球上存在着两个日期。除非这两条日期界线重合,即当日界线上刚好为0点时,则全球刚好同一日期。因此如果能利用好日期的时空界线,就可轻松地解决诸如以下的。【针对训练】A、基础训练1、图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1-1-13回答:(1)NA的经度为;NB的经度为。(2)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日时。2、一架飞机从甲机场(35ºE)起飞,向东飞行直抵位于60ºW的乙机场,到达乙机场的时间为9月18日8时,途中飞行共20小时。问飞机在甲机场起飞时是月日时?地方时是时分/3、读图1-1-9,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A点的地理坐标。(2)判断A地在B地方向。(3)写出地球仪上A点关于地心对称A1点的坐标。(4)A及其对称点Al,位于东半球的是,位于北半球的是。4、不考虑海陆、地形、冰雪等条件,有人从极点附近(包括极点)某地出发,依次向正北走5千米,正东走35千米,正南走5千米正好回到原地。从极点上空看,向东走时可能()A.逆时针走了<180º的圆弧B.逆时针走了>180º的圆弧C.顺时针走了<360º的圆弧D.顺时针走了>360º的圆弧B、提高训练5、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判断(1)一(2)题。(1)图示的时刻前后数日内()A.漠河的白天比广东长B.南极长城站位于极昼时期C.密西西比河处于枯水期D.硅谷地区天气干热(2)图示的时刻,北京时间是()A.8时20分B.20时20分C.9时40分D.21时40分6、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1)-(4)题。(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A.22时B.14时C.20时D.16时(2)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A.16小时B.14小时C.10小时D.12小时(3)该船即将进入()A.巴拿马运河B.麦哲伦海峡C.德雷克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4)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美国中部小麦黄熟B.中国江淮流域干热C.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D.拉普拉塔河正值枯水期C、能力训练图1-1-16是一幅经纬网格图,据此回答9-11题。7、A点的地理坐标是()A.(10ºS,170ºE)B.(10ºN,170ºW)C.(10ºN,170ºE)D.(10ºS,170ºW)8、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点是()①A点②B点③C点④D点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9、B点所处的时区是()A.西十二区B.西十一区C.东十二区D.东十一区35°45°55°冬至日(12月22日)凌晨4点(地方时)一架飞机从甲地(60ºN、100º35°45°55°10、飞机出发时的航线()A.朝北B.朝南C.朝西北D.朝东北11、飞机途中航向()A.一直不变B.先朝东北后朝东南C.先朝西北后朝西南D.先朝北后朝南12、这架飞机若以同样速度,沿60ºN纬线航行,抵达乙地大致需要()

A.16小时B.12小时C.20小时D.24小时D、奥赛一瞥图1-1-17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①点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间的时差均为2小时。回答14-17题。13、图中③点的经度是()A.160ºEB.130ºEC.180D.170ºW14、此时北京时间是()A.15点20分B.2点40分C.14点20分D.3点20分15、图中⑤点的昼长约为()A.8小时B.16小时C.12小时D.6小时16、此刻图中②点的时间为23日8时整,则④点的时间为()A.23日4时B.23日12时C.24日4时D.24日12时【参考答案】1、(1)60ºE180º(2)224(1)N表示北极点,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2)NA和NB是日期分界线,其中一条是180º经线,另一条为0时(或24时)经线。如果NA是180º经线,则其西侧为东十二区,比东侧(西十二时区)日期要早一天,而图中NA的西侧为3月21日,比东侧3月22日要晚一天,所以NA不是180º经线而是0时经线,NB则是180º经线。NB(180º经线)往西120º是东经60ºE;(3)第2小题求北京时间,要明确实际是求东八区中央经线(120ºE)的地方时,它与NA之间经度差为60º,即时差为4小时,且又位于NA的东面,所以北京时间是3月22日4时。2、飞机起飞时是9月17日18点,地方时为18时20分。本题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从图中也可以看到解题有两种途径。①甲地为东二区(35º/15º=2……5),乙地为西四区(60º/15º=4),则甲乙两地相差6小时,甲地较早,而飞机到达时甲地时间为18日14时。因途中飞行20小时,用18日14点减去20小时,即为17日18时。②用上述方法,得出起飞时乙地时间是17日12时,加上甲地比乙地早6时,即为17日18时。3、(1)A(45ºS,120ºW)

(2)西南方

(3)A1(45ºN,60ºE)(4)A1A1首先,根据纬度自北向南增大的特点,确定为南半球(南纬),其次;根据自西向东经度减小,判断为西经。任意一点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其纬度数相同,南北相反;而经度的度数互补,东西经则相反。而东西半球的判断根据其经度及东西半球的范围即可判断。4、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绘出南极点或北极点附近行走路线图1-1-10,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从题意分析可知,此人可能位于北极或南极点附近,向北走5千米,逆时针沿周长为35千米的纬线一周,又向南走5千米,正好回到原地,也就是顺或逆时针走了360º的圆弧,但不符合题意。此人也可能位于南极点,向正北走5千米,若认为半径是5千米,沿纬线顺时针走360º的圆孤约是31.4千米(圆的周长是2лr,即2×3.14×5=31.4)。5(1)C(2)A第(1)问的关键是确定图示中的时刻。虽然没有画出极圈,我们不能用极圈是极昼极夜来判断时刻,但图上信息给我们提供了北极圈内的大部分地区是极夜,由此可以确定,此时北半球是冬季,冬季时广州的白昼比漠河长。南极长城站没有位于南极圈内,没有极昼时期。密西西比河是美国境内的大河,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内,冬季正好是枯水期。硅谷地区位于旧金山附近的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应该是温和多雨。解答第(2)问的关键是要知道理论上,赤道上在一年的任何一天中都是6点钟日出,18点钟日落。再就是给该图上的各条经线标注出度数,并知道北京时间是东经120º的地方时,由此计算出北京时间是8时20分。6(1)C(2)A(3)B(4)C第(1)题,据图知P地位于75ºW,恰好是西五区的中央经线,北京时间是9:00整,根据区时的换算方法,可直接计算出P地地方时为前一天的20:00;第(2)题,由文字叙述知P点的日落地方时是20:00,可推算出P点当天昼长为16小时,而漠河所处的纬度位置与P点的纬度位置大体是南北对称,所以它们的昼夜长短情况恰好相反,得出漠河的夜长约为16小时;第(3)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直接识别出麦哲伦海峡;第(4)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此时的南北半球的季节。图中P点位于南半球,且昼长为20小时,因此可得知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的冬半年,然后结合四个选项各地的气候特征,判断提取正确的描述。7C8A9B从图上可以看到有两条10º纬线,则可以判断上面的为北纬10º,下面的为南纬10º;根据东西经划分可判断:A点所在的经线为东经170º;B点所在的经线应为西经170º。赤道以北为北半球,按地球自转方向由西向东,东半球的范围是20ºW-160ºE,图中A、B两点符合题目要求。时区的计算:经度/15º=商+余数,若余数>7.5º,则时区数就是商+1;若余数<7.5º,则时区数等于商。而B点为170ºW,则170º/15º=11……5,故时区数为11,即西十一区。10A11D12B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应是过这两点的地球大圆上被这两点分成的劣弧长,因为甲、乙两点位于相对的两条经线上,因此过这两点的大圆在一个经线圈上,又因为这两点均在北半球,所以过经线圈被它们分得的劣弧要经过北极点。因此最近的走法是先朝北再朝南。从甲地过北极到乙地,飞了纬度60º,所以飞了60×111=6660(千米),用了8个小时。而在60ºN上飞行,飞了180º,路程只有赤道上的一半,相当于走了180×111×0.5=9990(千米)。13B14D15A16C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图知,该区域主要位于北半球;由题干知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故知时间为1月初,北半球为冬季,昼短夜长,因此判定图中虚线为晨线。①点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据东西半球的划分情况知①所在经线为160ºE。①点与②③两点间的时差均为2小时,可知①点与②③两点所在经线经度均差30度,从而知②点所在经线为170ºW,③点所在的经线为130ºE。第2讲地图基础知识【考纲要求】1、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地图上的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等深线;3、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习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拨与相对高度;2、学会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3、学会在地形图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4、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重点难点】1、掌握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础知识;(重点+难点)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拨与相对高度;(重点+难点)3、掌握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山峰、山脊、山谷等的方法;(重点+难点)4、运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为生产、生活服务。(重点+难点)【灵犀一点】1、图文结合、图表结合、图图转换是近几年高考的重要方式,读图、析图、用图是必考内容;2、依据等高线判断地表形态,以及地形对交通、水利、农业、工业、商业等生产活动的影响。【知识讲解】专题一地图上的方向一、方法和步骤1、方法(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一般指向北(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2、步骤(1)确定南北(2)确定东西(3)组合判断二、经纬网定向法1、确定南北纬和东西经:向什么方向增加就是什么经或什么纬。2、确定南北:(1)同纬:北纬度数越大越在北,南纬度数越大越在南。(2)异纬:北纬在北,南纬在南。注:北极是最北的地方,南极是最南的地方。因此,北极四周均是南,南极四周均是北;靠近北极就在北,靠近南极就在南。3、确定东西:(劣弧定向法)(1)同经:东经度数越大越在东,西经度数越大越在西。(2)异经: <180º:东经在东,西经在西。经度和 =180º:无法比较东西。 >180º:东经在西,西经在东。4、组合判断:南北+东西=方向(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其相对方向是相对南北和相对东西的组合。专题二地图上的比例尺一、概念: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的缩小程度,也叫缩尺。二、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三、形式:1、文字式:图上1cm表示(代表、相当于)实际距离100km。2、数字式:1:100000001/10000000100km0100km0四、大小:1/200000>1/1000000(说明:比较比例尺大小时,先将其他形式转化为数字式,再按数字式去比较其大小)五、关系:图幅范围比例尺内容相同小(大)大(小)详(略)大(小)相同大(小)详(略)大(小)大(小)相同相同六、应用:1、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如旅游图、行车图、作战图等。2、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如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地球仪等。七、计算:1、公式变形: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2、运算单位要一致:3.6cm/1080km=3.6cm/108000000cm=1/300000003、单位换算要准确:km→cm+5个0、cm→km-5个04、注意运用比例知识:3.6cm/1080km=3.6cm/108000000cm=1/30000000=4.0cm/1200km5、面积比=距离比2八、缩放:1、缩放计算:注意“放大了”与“放大到”、“缩小了”与“缩小到”的区别缩放原比例尺现比例尺放大放大到n倍原比例尺×n放大了n倍原比例尺×(1+n)缩小缩小到1/n原比例尺×1/n缩小了1/n原比例尺×(1―1/n)2、图幅变化:注意运用“面积比=距离比2”在实际范围不变的情况下,比例尺缩放会引起图幅缩放,图幅缩放倍数是比例尺缩放倍数的平方。专题三地形图基础知识一、两种高度1、海拔: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叫绝对高度。(如甲的海拔为900m、乙的海拔为400m)2、相对高度:指地面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如甲的相对高度为500m、乙的相对高度为-500m)二、两种等值线1、等高线:指地图上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2、等深线:指地图上深度相同的点的连线。三、两种等值距1、等高距:指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同一幅等高线图只有一个等高距)2、等深距:指相邻两条等深线间的高度差。(同一幅等深线图只有一个等深距)四、三种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指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最基础的地形图)2、分层设色地形图:指用不同颜色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根据等高线原理原理绘制)3、地形剖面图:指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专题四地形剖面图一、绘制方法500m400m500m400m400mA500m2、绘制剖面图的横轴线(绘横轴线)(1)横轴线与剖面线平行且等长;(2)剖面图与等高线图的水平比例尺相同。3、绘制剖面图的纵轴线(绘纵轴线)(1)剖面图的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2)按题目要求和空白范围确定垂直比例尺。4、绘制剖面图与等高线图的对应点(绘对应点)(1)作垂直虚线:过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作横轴线的垂线;(2)作平行虚线:按等高线图对应点高度作纵轴线的平行线。(垂线与平行线的交点就是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在剖面图上的对应点)5、将对应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连点成线)二、确定剖面线1、观察剖面线所穿过的显著地形部位(如山峰、鞍部、陡崖等)和最值等高线(最高等高线、最低等高线)。2、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关键点(如起点、止点、中点等)。3、观察剖面线与最值等高线两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1)剖面线与最高等高线两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小于Hmax+n;(2)剖面线与最低等高线两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大于Hmin-n。350m350m300m250m200m150m200m250m专题五等高线图的判读一、地势高低判读(数值判读)1、等高线的数值规则:(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高度相同。(2)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的等高距相同。(3)等高线均是闭合曲线和平滑曲线。(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只有陡崖处可以重合。(5)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要么相等,要么相差一个等高距。(如图:等高线A的高度可能是400m或500m)500m500m500m400mM400mN2、“高高低低”原理:两条等高线间的闭合等高线的内部数值为“高于高的、低于低的”。说明:若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为两条等高线中数值较高的一条,则其内部高度高于该数值;若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为两条等高线中数值较低的一条,则其内部高度低于该数值。(如图:500m<M<600m、300m<N<400m)3、任意两点间的高度差(H差)计算。(1)两点均不在等高线上:(n-1)d<H差<(n+1)d;(2)两点均在等高线上:H差=(n-1)d;(3)一点在等高线上,一点不在等高线上:(n-1)d<H差<nd。说明:d为等高距,n为穿越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包括两点所在等高线)。100m150m100m150m200m250m300mMN100m150m200m4、陡崖高度的计算。(1)陡崖底部高度(H底):Hmin-d<H底≤Hmin;(2)陡崖顶部高度(H顶):Hmax≤H顶<Hmax+d;(3)陡崖相对高度(H):(n-1)d≤H<(n+1)d。说明:d为等高距,n为重合等高线条数,Hmin为重合等高线最低值,Hmax为重合等高线最高值。二、地形类型判读(弯曲判读)1、基本原理向相反方向弯曲(“高低低高”原理)(1)等高线向高值方向弯曲则弯曲部位为山谷,各等高线弯曲最大的点的连线称为谷线。(等高线与谷线垂直相交,谷线也称集水线,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2)等高线向低值方向弯曲则弯曲部位为山脊,各等高线弯曲最大处点的连线称为脊线。(等高线与脊线垂直相交,脊线也称分水线)洋流洋流河流等温线2、地形类型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山地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四周低中部高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四周高中间低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从山麓到山顶凸起高耸部分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鞍部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峭壁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起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陡崖如左图三、坡度陡缓判读(疏密判读)比例尺等高距密集程度坡度陡缓(河流流速与坡度正相关)相同相同正相关相同正相关相同正相关相同相同山坡类型NMNMPCBA凸坡等高线高疏低密(如山坡ANB)匀坡等高线间隔均匀(如山坡APB)凹坡等高线高密低疏(如山坡AMB)专题六等高线图的应用一、判断地理特征1、水系特征:(1)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2)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3)山脊(脊线)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分水线);(4)山谷(谷线)常形成河流的集水区(集水线);(5)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2、水文特征:(1)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快水能丰富,陡崖处的河谷形成瀑布;(2)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有降水量(气候类型)、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山坡坡向(迎风坡和背风坡);(3)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河流流入海洋常形成三角洲。3、气候特征:地势高低、山坡坡向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下垫面(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山坡坡向)、人类活动二、选择地理位置1、选点(1)气象观测站:地势平坦开阔,周围障碍少。(2)水库坝址:河流峡谷处。(河道狭窄,建坝工程量小)(3)疗养场所:地势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2、选线(1)类型:①交通路线②引水路线③输油管线(2)原则:①利用有利地形地势。如选择坡度较缓、弯道较少、距离较短的线路,以实现多、快、好、省的目的。②避开不利地形地势。如尽量避免通过高山、河流、陡崖、高寒、沙漠、沼泽、冻土、溶洞等地区,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③选择坡度较缓线路。如线路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必须穿越等高线时,线路与等高线的夹角要小。④引水路线特殊要求。地势从高到低,以便水从高处向低处流。3、选面(1)水库库区:河谷地区、口袋形地区。(库容大、集水区域广)(2)工业区: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对居民区环境污染小(河流、风向)。(3)居民区: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依山傍水、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小(河流、风向)。(4)农业区: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条件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的合理布局方案。如平原以种植业为主,山区以林业为主、丘陵地区可以开辟梯田等。(5)城市: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气候优越。其中,盛行风向和光照条件要考虑地形条件,车站、港口、机场要考虑地形地质条件。【针对训练】A、基础训练1、在一幅地图上,60oN纬线上的甲乙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相差4小时,则()A.该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B.该地图的比例尺小于1:20000000C.在该地图中相同距离赤道上的两点,地方时也相差4小时D.在1/5000000地图上,表示与该图相同实地范围,图幅面积要增大3倍2、下面有四幅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1:150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C.1:20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3、在画有指向标的平面图上,确定方向的一般方法是()A.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不论什么样的地图,均用经纬线确定C.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来确定方向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论何处的绝对高度永远大于相对高度B.在地图上山地的标高均为相对高度C.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褐色比黄色代表的高度要低D.注记就是地图上的符号,可以表示山脉、河流、城市等5、有关等高线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几条等高线相交处为陡崖B.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C.山脊处比山谷处等高线密集D.山脊为一组弯曲等高线,且突向高处B、提高训练读下图回答6~8题。6、此图若为北半球等温线图,且甲、丙为海洋,乙为陆地,则气温数值()A.d>b>c>aB.c>d>a>bC.c>a>d>bD.d>b>c>a7、此图若为北半球等压线图,等值线的数值向南递减,且甲、丙为陆地,乙为海洋,则()6~8题A.海船途经北印度洋沿岸将顺水顺风6~8题B.南极大陆外围海域海水盐度最高C.我国的塔里木河可能断流D.索马里东部海域出现寒流8、此图若为等高线,则()A.沿a、c线能发育河流B.沿b、d线成为河流的分水岭C.该区域的地势起伏不大D.a、c两地气温差与b、d两地气温差接近9、在笔记本上绘制一幅简单的学校平面图,下列比例尺中比较适宜的是()A.1/40000B.1/8000000C.1:2000000D.1:400000010、用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0千米的世界地图上,赤道线的长度是()A.200厘米B.100厘米C.50厘米D.20厘米C、能力训练读下列等值线图,分析回答下列11~12题。11、若等值线图中a<b<c,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为山地等高线,则该地区地形为山脊B.若为海水等温线,则B处有暖流经过C.若为等降水量线,则C处比A降水少D.若为等高线地形图,则B坡比C坡陡12、若该图为白头山(局部)等高线分布,且a>b>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坡比B坡垂直地带性显著B.A坡比C坡年降水量大11~12题C.B处为山谷,可能有河流经过D.A坡气温终年比C坡高11~12题13题13题①②③13、图中为一组地理等值线图,其中①>②>③,据此判断图中箭头所表示的可能是()A.河流流向B.风向C.暖流流向D.寒流流读下图回答14~15题。14~15题14、河流ab段的流向为()14~15题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15、断崖顶部的E点海拨可能为()A.59米B.99米C.199米D.259米D、奥赛一瞥16、读下面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回答:(11分)(1)沿AB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沿CD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2)在等高线上标出“山谷”和“山脊”位置。(3)在等高线图上用斜线符号画出地势变化最和缓的地区,并注明地形特征的名称。(4)该地区冬季气温最高的是ABCD各点中的,原因是。16题(5)夏季EFGH四个地区中,降水最丰富的地区是地区,原因是。16题17、读下图回答:HHABCDFEG57142840030030020010030040040050050030020040050002Km北17题(1)填出图中代码所代表的地理名称:ABCDEF(2)GH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3)若G地至H地的图上距离为4.8厘米,则两地实地距离为千米。(4)图示区域的地形大势是。(5)欲建一坝高为250米的水库,从最经济的角度考虑,坝址应选在A—H处中的何处为妥?请用“=”符号标在图上准确位置,用斜线在图上画出最大的蓄水范围。【参考答案】1C由地方时相差4小时可知,甲乙两地经度相差60o;在60oN纬线上,由经度相差60o可求得甲乙两地实际相距333千米;由甲乙两地实际相距333千米,图上相距33.3厘米,利用公式可求得该地图比例尺为1:1000000。故选C。2A将B、D两项的文字式比例尺转化为数字式比例尺分别为1:100000、1:3000000;在数字式比例尺中,分子均为1,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故选A。3C在一般地图上,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画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来确定方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来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故选C。4B在地图上,绝对高度可能大于相对高度,也可能小于相对高度,因此A项错误;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褐色比黄色代表的高度要高,因此C项错误;图例就是地图上的符号,可以表示山脉、河流、城市等,因此D项错误;在地图上山地的标高均为相对高度。故选B。5B在等高线图上,几条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密集程度取决于坡度陡缓,山脊为一组突向低处的弯曲等高线。故选B。6B由该图为北半球等温线图可知,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故选B。7C该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图,等值线的数值向南递减,因此甲、丙两处等压线向低值弯曲,乙处等压线向高值弯曲;由等压线的弯曲方向可知,甲、丙两处陆地为高压,乙处海洋为低压,因此该季节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故选C。8D该图若为等高线,由于等高线的数值变化规律未知,因此A、B、C三项均无法确定;a、c之间、b、d之间均有两条等高线,因此a、c的高差与b、d的高差接近,气温差也就接近。故选D。9A在笔记本上绘制一幅简单的学校平面图,由于实际范围比较小,因此应该选择较大的比例尺。故选A。10D由“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0千米”可求得该图比例尺为1:200000000;赤道线的实际长度是40000千米,结合比例尺计算公式可求得赤道线的图上长度为20厘米。故选D.11C若该图为山地等温线图,则该地区地形为山谷;若该图为海水等温线图,则B处有寒流流经过;若该图为等降水量线图,则C处比A降水少;若该图为等高线地形图,则B坡比C坡缓。故选C。12D若该图为等高线分布图,且a>b>c,则A坡比B坡垂直地带性显著,A坡比C坡年降水量大,A坡气温终年比C坡高;B处为山脊,不可能有河流经过。故选B。13D在等值线图中①>②>③,因此等值线向高值弯曲;若为等高线图则该地为山谷,若有河流,其流向应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因此A项错误;若为等压线图则该地为低压槽,风向应为偏南风,因此B项错误;若为等温线图则该地为寒流经过,因此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14B根据等高线弯曲方向可以判断,河流ab段的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故选B。15D根据断崖顶部计算公式可求得E点海拨可能为259米。故选D。16、略17、略第3讲世界地理概况【考纲要求】1、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2、世界的居民和国家——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世界的国家和地区。【教学目标】1、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其特点。2、了解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类型及特点。3、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重点难点】大洲、大洋、地形的分类及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知识讲解】一、大洲和大洋1、七大洲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分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分布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大洲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大洲界线南、北美—巴拿马运河界线亚、北美—白令海峡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各大洲面积:亚洲4400㎞²非洲3000㎞²北美洲2400㎞²南美洲1800㎞²南极洲1400㎞²欧洲1000㎞²大洋州900㎞²2、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最大海—珊瑚海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1、地形的概念: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2、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类型高度地表起伏特征平原一般在200m以下地表平坦、起伏较小高原一般海拔较高绝对高度大、相对高度小地区丘陵海拔500m以下,相对高度100m以下地形起伏、坡度较缓山地海拔500m以上,相对高度100m以上地表起伏大盆地无一定高度四周高中间低有的山地呈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方向延伸很长,叫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在成因上有联系的一系列山脉总称为山系,最突出的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和科迪勒拉山系。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分布的地区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叫山区3、七大洲地形特色地形特点:一般从海拔、起势起伏、地形的种类和分布等方面说明欧洲: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平均海拔最低七大洲地形特色七大洲地形特色南极洲:冰雪覆盖、海拔最高的大洲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三大地形区南美洲:西部山地、山脉以东平原、高原相间分布澳大利亚: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复杂:亚洲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区面积广、平均海拔次于南极洲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海底地形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世界著名山脉、高原、平原:亚洲: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西西伯利亚平原、伊朗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贝加尔湖、咸海、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加里曼丹岛、伊里安岛欧洲:阿尔卑斯山、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欧平原、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比斯开湾非洲:阿特拉斯山、德拉肯斯山、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维多利亚湖大洋州:大分水岭、艾尔湖、珊瑚海、塔斯马尼亚岛北美洲:落基山脉、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拉布拉多高原、西印度群岛、中美地峡、加勒比海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火地岛三、世界居民和国家1、世界的人口(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2)人口密度:(3)分布及原因:稠密地区: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及北美东部稠密地带:北半球中低纬近海地带原因: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历史悠久,工业、城市发达。稀疏地区:寒冷地带,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干旱荒漠、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4)人口问题①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②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③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5)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发达国家70%以上,发展中国家30%左右。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少等。2、人种、、民族、语言、宗教(1)人种:黄、白、黑注意: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均属于黄种人。(2)民族:世界近2000个,人数最多汉族。民族与种族的区别:民族:是指生活在一个地区的人们,经过较长的历史时期,形成共同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等。具有这些共同的特征的人们,就成为一个民族。与种族的区别:(1)同一人种可以分属不同的民族,且各民族人口多少不等;(2)人种的不同是从外貌上辩别的,民族的不同则从有无共同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加以区别。(3)世界上主要为3个种族,而民族却有2000多个。且各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很大。(3)语言: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的无文字语言说明主要分布地区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中国、东南亚等英语使用较广的语言英国、美国、加拿大等俄语国际上的重要语言俄罗斯等法语国际交往中重要语言法国等西班牙语取代了当地的语言西班牙、拉丁美洲等阿拉伯语国际上的语言西亚、北非等(4)宗教三大宗教主要分布地区基督教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教徒最多,分布最广。伊斯兰教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东部(教徒称穆斯林)佛教亚洲【针对训练】A、基础训练1、下列有关运河和海峡的叙述中,属于错误的一条是()A、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B、麦哲伦海峡分隔南美大陆和火地岛C、基尔运河联系北海和波罗的海D、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墨西哥湾2、位于两个大洲之间的海峡有()A、麦哲伦海峡B、土耳其海峡C、多佛尔海峡D、马六甲海峡3、世界上海陆面积比例是()A、各占一半B、2/3陆地C、1/4海洋D、三分陆七分海4、下列哪个大洲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5、赤道穿过的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6、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多的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7、关于大洲大洋的正确叙述是()A、墨西哥以南的美洲地区称拉丁美洲B、亚洲和欧洲合称亚欧大陆C、位于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D、北冰洋全部在北极圈内8、被世界三个大洋包围的大洲是()A、北美洲B、南美洲C、非洲D、亚洲9、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乌拉尔山、乌拉尔河D、阿尔卑斯山脉10、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是()A、亚洲大陆B、美洲大陆C、亚欧大陆D、南极大陆11、下列各组大洲中大陆均为北回归线穿过的是()A、亚洲、欧洲、南美洲B、亚洲、欧洲、北美洲C、非洲、亚洲、北美洲D、非洲、大洋洲、北美洲12、属于纵贯南北美洲西部山系的山脉是()A、阿尔卑斯山和落基山脉B、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C、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D、喜马拉雅山脉和安第斯山脉B、提高训练下图是各大陆的面积与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13~14题。13、X大陆是()A.非洲大陆B.北美大陆C.南美大陆D.南极大陆14、Y大陆是()A.亚欧大陆B.澳大利亚大陆C.北美大陆D.南美大陆15、当北京地区座北朝南的房屋内,正午阳光照射面积最大时,下图中各岛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②③④①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C、能力训练16、读下面所示的一组海峡轮廓图,回答:EEF(1)E代表(高原),F代表(洲)。(2)沟通阿拉伯海和红海的海峡是,图中代号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代号是;跨越两大洲又位于同一个国家内的海峡是,图中代号是;周围沙漠气候广布,附近又盛产石油的海峡是,图中代号是。(3)以上四个海峡的位置从地质方面考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原因是。ABABCDE海平面图中代号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ABCDE。D、奥赛一瞥18、材料:几乎自452年建城起,意大利某城市便一直以每百年超过一厘米速度下沉。意大利所处板块目前正滑落到欧洲板块下面,引起亚得里亚海的海平面上升。如今,该城市就如同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面临日益上升的海平面束手无策。(1)根据材料分析,该城市指的是,意大利所处板块是板块。(2)意大利的著名钢铁企业塔兰托建立在图中字母处。请阐述钢铁工业区位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原因。(3)下图是塔兰托港口附近等高线和等深线图。港口应该建在处,并分析判断理由。(4)从塔兰托经苏伊士运河开往科伦坡的船只吃水深度将发生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D巴拿马运河不连接太平洋和墨西哥湾2D土耳其海峡位于亚、欧两大洲之间3B世界上海洋占71%,陆地占21%4C根据南北、东西半球的划分北美洲符合题意5A由世界政治地图可知赤道穿过的大洲面积最大的是来洲6D北冰洋位于北极地区,故穿越的经度最多7C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拉丁美洲,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合称亚欧大陆,北冰洋不全在北极圈内8A根据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可知为北美洲9C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10C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是亚欧大陆11C由世界政治地图可知12B阿尔卑斯山位于欧洲、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洲13D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最低的是欧洲。14B平均海拔由高到低大洲是:南极洲、亚洲、北美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欧洲15、A由题意可知太阳直线南回归线离太阳直射点由近到远的是②、③、④、①,故选A。16、(1)安纳托利亚、非洲(2)曼德C直布罗陀A黑海海峡B霍尔木兹D(3)地层断裂陷落形成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17、大陆架大陆坡洋盆海岭海沟18、(1)威尼斯亚欧(2)B早先指向煤炭区位,因为耗能多。后来指向铁矿区位,因为冶炼技术和煤炭利用率提高。现在多指向港口区位,更接近市场,因为交通技术的发展。(3)乙陆地上等高线比较稀疏,说明地形比较平坦,有良好的筑港条件;海洋等深线比较密集,说明港口有良好的水域条件(航行与停泊条件)。(4)经过红海时,吃水变浅,驶出曼德海峡到阿拉伯海后吃水再次变深。因为红海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船只吃水浅。第4讲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考纲要求】1、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各区的位置、范围;2、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3、世界主要国家日本、印度的地理特征【学习目标】1、了解各分区的位置和范围、自然环境的特点。2、了解日本、印度的自然地理特点、经济特征和一些重要港口和城市。【重点难点】日本、印度的地理特征、重要的港口、城市。【课时安排】2课时【知识讲解】一、东亚1、概述(1)位置范围位置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位置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范围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范围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汉城)岛国:日本(首都东京)(2)地形、河流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半岛、岛屿河流短促(3)气候季风及其成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东亚季风气候的特点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界线、区别、特点、成因)西部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佰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4)人口和经济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向、经济方面2、日本(1)自然地理特征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2)发达的经济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最大贸易对象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工业: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小地区,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四大工业区。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科学城——筑波宇航中心——种子岛硅岛——九州岛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平原地区产稻米,并能自给,丘陵地区栽培果树和蔬菜,但仍大量进口人口迁移:向领土南北两端二、东南亚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范围中南半岛:有6个国家,老挝是惟一内陆国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群岛(我国习惯称南洋群岛),6个国家和地区,印尼在东南亚面积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东帝汶2002年5月独立(2)十字路口的位置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本区的咽喉,载重通过能力25万吨(3)地形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上游河段切割作用显著,下游河段泥沙沉积,形成平原,湄公河平原本区最大平原马来群岛:多山、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4)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终年高温多雨,降水类型为对流雨。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南部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分旱雨两季。2、居民和经济(1)人口稠密华人众多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黄色人种,印尼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爪哇岛,岛上有著名城市万隆宗教:佛教很多,仰光大金塔、吴哥窟著名佛教建筑、泰国作为国教。印尼、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作为国教,菲律宾居民信仰天主教华人、华侨最集中分布区,原籍主要为广东、福建(2)主要农产和矿产农产:世界最大天然橡胶、油棕(马来西亚最多),椰子、蕉麻产地(菲律宾最多)。稻米主要食粮(泰国出口最多)矿产;世界最大锡矿带,马来西亚最多,印尼、文莱主要石油出口国(3)迅速发展的工业和旅游业初级产品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利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发展工业,旅游业迅速发展。3、新加坡(1)城市岛国马来半岛南面的城市岛国,地狭人稠,华人很多,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港口条件好,粮食进口、淡水靠邻国供给。(2)利用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进口原料,发展炼油、造船、海上钻井平台制造、电子电器等工业;利用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的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3)工业布局重工业集中在西部工业区,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在远离市区的小岛上;市区以商业、金融业、旅游业为主,有少量轻工业,同时合理安排绿地面积。4、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人口主要集中在爪哇岛,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万隆:1955年亚非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南亚1、概述(1)悠久的历史位置范围: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区,大部分位于10°N~30°N之间。内陆国:尼泊尔、不丹(均与中国相邻)国家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巴与我国相邻)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宗教和居民: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斯里兰卡以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居民为白色人种。(2)自然条件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河流印度河:源出西藏,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河流恒河:大部分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热带季风:全年高温,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西南季风容易引起水旱气候灾害,孟加拉国受影响最大。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世界降水最多。气候热带沙漠:西北部降水稀水,加上原始森林遭破坏形成。南亚地区因北面有高山屏障,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2、印度(1)世界文明古国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次于中国,本世纪中叶可能超过中国。(2)农业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利于多种作物种植。水旱灾害多发。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小麦、甘蔗: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恒河三角洲,世界首位。茶叶: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3)发展中的工业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印度东北部钢铁、机械工业中心。独立前:只有采矿业和纺织业工业独立后: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工业体系。核能、航天初具规模,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以东北部的加尔各答和西部孟买为中心的传统工业,南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是新兴工业区。工业新德里:首教,位于印度西北部,东南的阿格拉有著名建筑泰姬陵——铁路交通中心。城市加尔各答:位于恒河口,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人口最多城市——黄麻产地。城市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产地。四、中亚1、概述(1)自然环境位置:亚欧大陆中部,距海部远。重要的陆上交通要道(古、今)。第二条亚欧大陆桥通过这里,在阿拉山口与我国北疆线相接。地形:丘陵、平原(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为主,天山山脉由我国新疆中部横跨中亚东部地区。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为草原、荒漠。卡拉库姆世界著名大沙漠。河流:多为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等)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湖泊:多为内流湖,西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内流湖里海,中部有咸海。(2)居民与经济民族:多民族地区,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农业:耕地面积广大,牧场辽阔。依靠灌溉种植小麦、棉花。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棉花产区,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白金之国”,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咸海不断缩小的原因:人们大量引用阿姆河、锡尔河的河水灌溉土地,种植棉花。棉花产量成倍增长,流入咸海的水量却日趋减少。加上气候干旱,蒸发强烈,水面逐渐缩小,水中盐度越来越高。它已丧失了调节气候的功能。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丰富。工业:采矿、冶金、军事工业发达,木材缺乏,机械、轻工制品进口。主要城市: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首都、中亚最大城市。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首都、重要铁路枢纽。【针对训练】A、基础训练1、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是()A.哈萨克斯坦B.吉尔吉斯斯坦C.塔吉克斯坦D.蒙古2、下列“河流—河口城市—流入海洋”的组合中,正确的是()A.湄公河—曼谷—泰国湾B.莱茵河—鹿特丹—北海C.亚马孙河—圣保罗—大西洋D.密西西比河—休斯敦—墨西哥湾3、某跨国公司专为黑种人配方而生产的化妆品,下列国家中最可能有销售市场的是()A.印度B.俄罗斯C.日本D.沙特阿拉伯4、下列各组港口中,都属于北大西洋沿岸大港的是()A.波士顿、汉堡、安特卫普B.鹿特丹、圣保罗、孟买C.伦敦、悉尼、圣弗朗西斯科D.加尔各答、利物普、安特卫普5、日本以尖端技术为中心的科学技术新城建筑在()A.京滨工业区B.濑户内海工业区C.阪神工业区D.北九州工业区6、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一带的主要原因是()A.受日本暖流影响气候暖湿润B.接近太平洋大渔场水产品充足C.受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小D.有优良的港湾和接近消费市场7、日本所需要的石油主要来自于()A.美国、中国、东南亚B.澳大利亚、东南亚、中国C.中东、东南亚、中国D.中东、东南亚、美国8、大不列颠与日本群岛的共同特点是()A.都是板块碰撞而隆起的岛弧B.多火山,地震C.都属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D.海岸线曲折,多良港读东南亚地图,回答9~13题:9、下列国家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A.缅甸、泰国、老挝、越南B.越南、老挝、泰国、缅甸C.越南、泰国、老挝、缅甸D.缅甸、老挝、泰国、越南10、有关中南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河南北纵列分布,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和萨尔温江B.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太平洋C.地处低纬,属于热带雨林气候D.湄公河平原是农业比较发达的重要农业区11、下列城市是中南半岛上的国家首都又位于大河三角洲的有()A.万象B.曼谷C.金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