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1.正确认读本课“呈、雕、幻"等生字,正确书写“呈、幻、诱”等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天空和大地的奇妙。学习有感情地朗读描述性文章,充分感受世界的奇妙和发现的快乐。

3.抓关键词语,学习整合各种信息,表现世界的“奇妙”,进一步学习用比喻的方式表达美。

2课时

一、图片导入,引起兴趣

课件播放地球、蔚蓝的天空、各种形状的云彩、日出日落、四季的森林等图片,观看图片后,大家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世界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比较课题,突出“奇妙”。

(出示:我们奇妙的世界)指读。着重理解“奇妙"一词。学生比较朗读,感受重音的转移。

在大多数人看来,世界不是“平常”的吗?再读课题,激发学生对习以为常的周遭世界的好奇。

2.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出示词语:呈现、雕饰、变幻、蜡烛、光辉、光芒、模型。

借助拼音,学生自己认读,进行归类朗读,教师相机正音。

3.指导重点语句或语段的朗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出示: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1)范读。这句话逗号较多,既要作稍许停顿,又要注意语意的连续。最后一个词可适当延长,读出省略号的感觉。生练读,评价。

(2)这句话中有个词出现了两次,是——“奇妙”,用读课题的方法读出这种感觉。再读,生互相评价。

4.学生练习朗读课文,分自然段指名读。检查:

(1)每段语句之间是否连贯,让人听清楚讲了什么。

(2)是否初步读出事物的特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奇妙的景物呢?小组合作,尝试绘制思维导图。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单:

(1)一至两人朗读课文,其余成员认真倾听,边听边圈画描绘的景物。

(2)小组共同讨论思维导图可以怎么画。

(3)组长根据大家的讨论,完成思维导图《我们心中奇妙的世界》,其余成员协助。

(4)一人代表小组准备汇报。

要求:内容完整,按照顺序,书写正确。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3.汇报学习成果。

(1)教师边板画,边简要描述。

通过学习.你们知道天空中都有哪些最物?(太阳、云彩、雨点、水洼、落日的余晖、群星)

(2)那么大地呢?(植物、水果、大树、蝴蝶、鸟儿、秋风、冰柱、小水滴)

(3)小组展示一下思维导图,师生根据评比要求进行分析,评定星级。

4.再看看天空和大地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天空”部分按照从早到晚的顺序,“大地"部分按照四季的顺序)这样写条例很清晰。

5.学生结合课文“总——分——总”的结构,自主分配朗读任务,展示。

四、自主合作,品味语言

1.小组合作,细细品味文章语言。出示学习单:

(1)逐字逐句细读课文第2至第8自然段。

(2)在天空这个奇妙的世界里,哪些景物让你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在相应的词语或句子处,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

2.交流汇报。

(1)在天空这个奇妙的世界里,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升起、带来、飞行、呈现、告诉、降落、映射、变幻、涂上、闪烁)

(2)你们发现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表示动作的,都表示事物在发生“变化")

(3)出示: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映射”把水波映照的动感表现了出来)

3.开展朗读比赛,学习写“大地"的第9至第17自然段。出示学习单:“小小朗读者”活动。

组内同学选择描写同个季节的几个自然段,配合着读一读。看看你们组能得几颗星。(一颗星读准确,读通顺,注意停顿;两颗星想象画面,初步读出这种事物的奇妙;三颗星朗读形式有变化,充分读出世界的奇妙)

五、比较阅读,迁移运用

1.回顾内容,通过比较,再次感受课文形象化的描写特点。出示:

(1)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很尖很亮,下的小水滴是圆的。

(2)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自读,想一想你们喜欢哪一句?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小结。

(1)我们先要有“发现美的眼睛”,然后再用美的方式来表达,这样眼中奇妙的世界就会呈现在大家面前。

(2)配乐,播放一组表现美好事物的图片,将学生带回生活情境。

师描述:在我们生活的世界,许多看似普通的事物都很美。你能试着说说生活中你看到的奇妙景物吗?比一比,看谁更能拥有发现美的眼睛?看谁拥有表达美的能力?

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互相评价。重点落在是否写出事物的美或趣味。

六、学写生字,拓展延伸

1.范写“幻”。提醒书写时特别注意右边是横折钩,横折钩的“折"略向里收。

2.出示“乘”。引导学生发现书写规律——先中间后两边,把中间的竖写在竖中线,中间紧凑,最后撇捺要舒展。

3.出示“型"。从小篆字体引入。

4.出示“蜡”“烛”,关注部首。“烛”原来指的是火炬,所以左边是火。

5.小试牛刀,选词填空。(课件出示)

行形型

圆()模()()动()号

芒茫

光()白()()()果

23海底世界

1.正确认读“窃、私、警"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汪"等生字,注意不同结构的字的书写要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波涛澎湃、窃窃私语、蕴藏”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学习课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感知海底的奇异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4.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初步整合学生自学信息,介绍海底世界。

2课时

一、揭示课题,认读字词

1.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l)出示图片,认读“波涛澎湃”。

提示:“波涛澎湃"中的“波涛”就是大的波浪,“澎湃"不是说浪大,而是说大浪互相撞击。近义词:波涛汹涌、汹涌澎湃、巨浪滔天等;反义词:风平浪静、水平如镜等。

(2)出示图片,认读“宁静”。

提示:近义词:安静、寂静、平静等;反义词:喧闹、热闹、嘈杂等。

(3)揭示课题。

出示: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那么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海底世界》。(板书:海底世界)

2.创设情境,认读字词。

(1)看拼音,读词语。(出示光线、行进、危险、小时、后退、生物)

(2)看图片,认词语。(出示器官、海参、轮船、地球、石油、天然气)

(3)提示: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跟读。(反推力、爬行、攻击、迅速、长途)

(4)朗读课文,巩固字词。

提示:自由读课文,在学生认读字词的基础上,教师做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朗读课文,把握文意

1.朗读课文,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提示:可以找中心句)

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2.浏览第2至第6自然段,用一句话分别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提示:可以找中心句,也可以抓住关键词语概括。

(1)第2自然段写海底非常宁静,黑暗中闪烁着许多光点。

(2)第3自然段写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3)第4自然段写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4)第5自然段写海底的植物差异很大。

(5)第6自然段写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3.小组讨论,哪些自然段是描写海底景色奇异,哪些自然段描写物产丰富?

提示:第2、3自然段写海底景色奇异。第4至6自然段介绍海底丰富的物产,也进一步说明海底景色奇异。

4.默读课文,用一段话概括课文内容。

提示:大海深处非常宁静,黑暗中闪烁着许多光点。海底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还常常在窃窃私语。海底的植物差异很大。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5.评选“最佳小导游"。

(1)出示图片,从文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内容读一读。(提示:图片为课文第2至第6自然段的内容)

(2)小组介绍,进行评选。

提示:注意小导游介绍时的语气语调。

三、研读课文,体会写法

1.小组合作,回答问题。

(1)第4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是什么,哪一句可以概括这段话的意思?

(2)这段话写了几种海底动物?默读后在文中画出他们的名称。

(3)选读一种动物的活动特点,并说说作者是怎样把它的活动特点写具体的。

提示:课文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介绍了动物的活动方式,如海参和梭子鱼的速度用列数字来说明,把梭子鱼与普通火车速度作比较等。

2.自学第5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这段话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是什么?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

(2)自由读这一段,说说海底植物的差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3)选读一种植物的差异,说说作者是怎么把这个差异写清楚的。

提示:本段也是采用先总述后分述的写作方法,具体举例写出海底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海藻的大小用数字说明,并进行比较。

3.学当讲解员。

(1)根据课文内容,看图介绍海底动物。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乌贼和章鱼()。还有些贝类()。

提示:介绍动物活动时,动词运用要准确。

(2)出示海底植物的图片,介绍海底的植物。

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有(),有(),还有()。最小的(),最大的()。

提示:介绍时可以加上手势,强调差异大。

四、认真观察,学写汉字

1.出示要写的11个生字,观察分类。

提示:将11个生字分成三类。“汪、险、攻、推、铁”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宁、官、参"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迅、速、退”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2.指导书写“汪、险、攻、推、铁"。

(1)学生观察,说说要注意的地方。

提示: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攻”字的左边“工”,要写偏上些,最后一笔横改为提。

(2)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并书空。提示: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

(3)学生书写。

3.指导书写“宁、官、参”。

提示:书写时注意上宽下窄。“宁"中间一横要写在横中线上,“官”字第四笔是竖,不能写成“宫"。

4.指导书写“迅、速、退”。

提示:书写时注意“走之底"的写法,把字写规范,被包围的部分要半藏半露。

语文知识:比拟

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辞格叫比拟。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大类。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拟物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作乙物写。

——《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下册,195页

24火烧云

1.会认“檀、喂"等生字。会写“必、胡、灿”等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

3.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4.理解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了解火烧云的特点。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谁知道,火烧云指的是怎样的云呢?老师带来了火烧云的投影片,请大家看一看。

师:谁来说说,火烧云是怎样的?

师:书上有一句话描写的就是投影片上的情景,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二、自读课文,理清顺序

师: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投影片上情景的一句话。找得快的同学,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画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板书: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

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

三、自学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把带生字的词语多读两遍。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抽读生字。(先带拼音读,然后再去掉拼音读)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生字、生词。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

5.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写字训练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2.学生仔细观察生字,说说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3.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书写。

4.学生仿写、默写一遍生字。同桌之间互相评价。

五、课堂练习

1.学生进行书写比赛,教师分析。

2.学生通过填字、组字游戏来巩固识记生字。

六、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谈话导入

师:课文讲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晚饭过后的火烧云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到天空中遨游,领略一下大自然的壮美,好吗?

二、熟读全文,导入新课

快速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火烧云的?(多媒体出示)

学生答后板书: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

三、学习第1、2自然段

1.自读,想:火烧云刚上来时,作者着重抓了什么景物来写?(板书:霞光)

2.师:天空的霞光使地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画出句子)指名读有关句子。

3.师:学到这,你有什么疑问?(地面的这些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4.分析: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5.小结:火烧云刚上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色彩绚丽的“乡村夕照图”。

6.过渡:这么耀眼的霞光,不光使地面镀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连天上的云也变得更迷人了。

四、学习第3—6自然段

1.自由读,讨论交流:这段是从哪些方面写火烧云的变化的?(板书:颜色、形状)

2.学习颜色变化部分:

(1)边看图,边画句。(画出写火烧云颜色的句子)

(2)投影出示“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