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联考管理学知识要点及真题_第1页
MBA联考管理学知识要点及真题_第2页
MBA联考管理学知识要点及真题_第3页
MBA联考管理学知识要点及真题_第4页
MBA联考管理学知识要点及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BA联考管理学知识要点及真题

目录

MBA联考管理学知识要点(1):管理概述............................................4

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与作用.....................................................4

第二节管理者的分类与技能...................................................5

第三节管理的基本职能.......................................................6

历年考题.....................................................................7

MBA联考管理学知识要点(2):管理背景知识........................................8

一.管理与环境................................................................8

二,市场营销概述..............................................................9

三.基本经济概念.............................................................11

MBA联考管理学知识要点(3):管理思想发展史.....................................15

第一节早期的管理思想......................................................15

第二节泰勒的科学管理......................................................16

第三节法约尔的一般管理....................................................17

第四节霍桑试验和梅奥的人群关系............................................18

第五节巴纳德的组织理论....................................................20

MBA联考管理学知识要点(4):管理与环境.........................................21

一、环境研究的必要性.......................................................21

二、组织环境的构成.........................................................24

三、组织环境特征分析.......................................................24

MBA联考管理学知识要点(5):决策...............................................27

第一节、决策的一般原理.....................................................27

第二节、计划过程中的决策及其方法..........................................32

MBA联考管理学知识要点(6):计划...............................................36

第一节计划的种类与指定过程................................................36

第二节计划工作的程序......................................................38

历年管理考题(计划决策部分).................................................41

MBA联考管理学知识要点(7):组织...............................................42

序言组织的基本概念........................................................42

第一节:组织设计基础.......................................................43

第二节:组织的基本问题.....................................................45

第三节:组织结构的类型.....................................................50

第四节、人员配备...........................................................53

第五节:组织变革...........................................................55

历年考题....................................................................56

第六节团队组织与合作......................................................57

MBA联考管理学知识要点(8):领导...............................................58

第一节领导和领导者........................................................58

第二节领导理论............................................................59

第三节决策................................................................59

第四节用人................................................................60

历年考题....................................................................61

MBA联考管理学知识要点(9):激励...............................................63

第一节基本概念............................................................63

第二节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63

第三节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64

第四节弗隆的期望理论......................................................65

第五节帕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65

第六节亚当斯的公平理论....................................................65

第七节斯金纳的强化理论....................................................66

第八节激励一般原则........................................................67

历年考题....................................................................69

MBA联考管理学知识要点(10):沟通..............................................69

一、简述信息沟通及其重要性(作用)...........................................69

二、沟通的分类.............................................................69

三、信息沟通网络...........................................................69

四、信息沟通的失真问题.....................................................70

MBA联考管理学知识要点(11):控制..............................................71

第一节控制的基本概念和类型................................................71

第二节制定控制标准........................................................73

第三节衡量实际工作........................................................74

第四节鉴定偏差并采取矫正措施.............................................74

历年考题....................................................................78

MBA联考管理学知识要点(1):管理概述

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与作用

管理的含义和重要性

1.什麽是组织?

所谓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2.什麽是管理?

(此定义包含的四层含义)

(1)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是•个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过程。

(2)管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这些活动包括计

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它们成为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4)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会,也构成了威胁。

二.管理工作的性质

1.管理工作不同于作业工作:

管理工作是独立进行,有别于作业工作又为作业工作提供服务的活动.

管理人员的工作,从本质上说,是通过他人并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管理是一门科学,并且还只是一门精确的科学,也是一门正在发展的科学.

管理又是一门艺术,即利用了系统化的知识--科学,并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创造性的艺

术.

简述管理工作的性质。

答:管理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

管理是一门科学,它由大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形成,可以

用来指导人们从事管理实践。

管理并不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它要求管理者以管理理论和基本方

法为基础,结合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管

理又具有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不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

三.管理的应用范围

管理普遍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组织.包括营利和非营利组织。

简述管理的任务就是正确地做正确的事.

答:管理工作需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这涉及效率和效

果两个方面。如果说效率涉及组织是否"正确地做事",那么,是否选择“正确的事”去做就是

与效果相关的问题。管理的任务就是获取、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来确保组织效率和效果双重

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管理者的分类与技能

一.管理者的定义

管理人员是那些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指挥或协调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

作业人员是指在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的业务,且不承担对他人工作监督职责的人.

简述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的区别。(管理工作与作业工作的区别)

答:作业人员是指在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的业务,且不承担对他人工作监督职责的人,

他们的任务就是做好组织分派的具体的操作性任务。

管理人员是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指挥或协调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其工作绩效

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组织的成败兴衰。

二.管理人员的分类

1.管理人员的层次分类:

2.管理人员的领域分类:

管理人员是如何分类的?

答:按其所处的管理层次可分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按其所

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及专业不同,可以分为综合管理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综合管理人员是

指负责管理整个组织或组织中某个事业部全部活动的管理者。专业管理人员仅仅负责管理组

织中某一类活动(或职能)。

1.管理人员的层次分类:

(1)高层管理人员:即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有全面责任的人,它们的主要职责是,制定

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

(2)中层管理人员:它们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高层管理人员所制定的重大决策,监

督和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与高层管理人员相比,中层管理人员特别注意日常的管理工

作.

(3)基层管理人员:它们的主要职责是,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

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的有效完成.

不同管理人员在行使管理基本职能时的侧重点图示

高层管理者同基层管理者在执行管理职能上有何区别?

答:一般而言,高层管理人员花在组织和控制工作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人员多,而基

层管理人员花在领导工作上的时间要比高层管理人员多。

2.管理人员的领域分类:

(1)综合管理人员,即负责管理整个组织或组织中某个事业部的全部活动的管理者.

(2)专业管理人员,即仅仅负责管理组织中某一类活动的管理者.

三.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

1.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2.人际技能: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3.概念技能: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麽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

响之复杂性的能力.

不同层次管理人员需要技能的区别

简述管理者的概念技能。

答:概念技能是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

影响之复杂性的能力。具体包括:理解事物的相互关联性从而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的能力。确

定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权衡不同方案优劣和内在风险的能力。等等。

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的内涵远比领导技能广泛,因为管理者除了领导下属人员外,还得与上级领导

和同级同事打交道,还得学会说服上级领导,学会同其他部门同事紧密合作。

处于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在管理技能要求上有何区别?

答:处于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主要需要的是技术技能与人际技能;处于较高层次的管

理人员,更多地需要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处于最高层次的管理人员,尤其需要较强的概念

技能。

第三节管理的基本职能

一.计划

1.什麽是计划

计划是对未来活动如何进行的预先筹划.

2.计划工作主要包括的内容

研究活动条件制定业务决策编制行动计划

1)研究活动条件:

a.内部能力研究:主要是分析组织内部在客观上对各种资源的拥有状况和利用能力。

b.外部环境研究:是要分析组织活动的环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以了解环境的变化规律,

从而预测环境在明天可能呈现的状态。

2)制定业务决策:所谓业务决策,是在活动条件研究的基础匕根据这种研究所揭示

的环境变化中可能提供的机会或造成的威胁以及组织在资源拥有和利用上的优势和劣势,确

定组织在未来某个时期内的活动方向和目标。

3)编制行动计划。

二.组织

管理的组织职能要完成下述工作:

1.设计组织:包括设计组织的机构和结构.

2.人员配备:将适当人员安置在组织结构的适当岗位上;

3.开动组织:向配备人员发布指令,提供必要条件;

4.监视组织运行.

三颂导

什麽是领导

所谓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

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过程.

四.控制

1.什麽是控制

控制是为了保证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2.简述管理职能间的关系。

答: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基础和依据;组织、领导和控

制职能是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是计划及其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只有统一协调

这四方面,使之形成连续一致的管理活动整体过程,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组织目

标的圆满完成。

五.关于管理职能的补充说明

1.不同业务领域在管理职能内容上有所差别.

2.不同组织层次在管理职能重点上存在差别.

3.对管理职能的认识不断深化.

4.有人认为,决策、创新、激励、协调也是管理的单独职能.

简述创新和维持及其对有效管理的影响.

答:创新,就是使组织的作业工作和管理工作都不断地有所革新、有所变化。维持,就

是使组织按照既定方向及轨迹持续运行。有效的管理工作,就是要在适度的维持与适度的创

新之间取得平衡。

历年考题

2001-1某民营企业老总觉得,自己的企业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在短短的8年时间

里迅速发展壮大,最终成为行业排名第一的企业,主要是因为自己多次承接了一些特别客户

提出的许多同行厂家均不愿承接的业务。据事后分析,当初该企业承接的这些业务要么数量

较少,要么价格太低,要么交货期或质量要求太高,先被同行中许多有实力与品牌影响的厂

家认为无利可图而放弃,再由客户找上门来的。通过这一企业发展事例,可以得出结论:

A一个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要敢于做人家不敢做的事。

B选择好的业务切入点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意义重大。

C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抓住布场机遇是企业头等大事。

D积累能够满足客户各类要求的能力是企业成功关键。

答案:(C)

2001-2某高科技企业近年的发展遇到难题,据该企业总经理分析,主要是由于他自

己在寻找顾客、开拓市场上投入精力太多,而在如何加强项目组织以很好完成所承接的业务

上投入精力不够。结果导致所承接的业务常常不能如期完成,顾客抱怨较多,进而挫伤了从

事这些项目的骨干技术开发人员的积极性,致使其创造性与工作激情大减,更使完成项目变

成了一项沉重的负担。对于如何帮助该企业走出这样的困境,有关咨询专家提出了以下四条

建议,你认为其中哪一条最关键?

A集中精力做好现有顾客业务工作,以此赢得顾客口碑。

B在承接业务时加强可行性论证,以免接得下而做不了。

C招聘一位市场开拓人才以分担总经理的业务开拓任务。

D通过引进高水平技术开发人才以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

答案:(A)

2001-3曾有某高技术企业的总裁,其个人并无接受过相关高技术教育及从事过相关

领域经营的背景,而只有接受过MBA教育并在其他非高技术企业成功经营的履历,但他上

任后,在短短的不到3年时间里,就迅速扭转了该公司多年亏损的局面,完成了当初董事会

提出的盈利目标。这一事例说明:

A企业高层管理者不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管理经验就行了。

B成功的管理经验具有通用性,可以不分行业地加以成功移植。

C企业核心领导的管理水平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D这只是一种偶然发生的现象,可能是该总裁正好遇到市场机会。

答案:(C)

2001-5有一种说法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这实际上意味着:

A对于管理者来说只要善于决策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B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都是由于决策的复杂性而导致的。

C决策能力对于管理的成功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D管理首先需要的就是面对复杂的环境作出决策。

答案:(C)

2000-32高级工程师李华在一家研究所工作,该所拥有--流的研究条件。根据双因素

理论,你认为下列哪一种措施最能对李华的工作起到激励作用?

A.调整设计工作流程使李华可以完成完整的产品设计而不是总重复做局部的设计

B.调整工资水平和福利措施

C.给李华配备性能更为先进的个人电脑

D.以上各条都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答案:(A)

MBA联考管理学知识要点(2):管理背景知识

一.管理与环境

(一)管理与环境的关系

(二)企业组织的生存环境

企业是无法孤立的

管理也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1)环境对管理者有选择作用

(2)环境对管理的各个职能具有重要影响

(3)管理活动对环境具有•定的反作用

1.企业生存的•般环境-宏观环境分析

2.企业生存的特殊环境-行业环境分析

3.企业组织的内部环境分析

4.企业环境的对比分析

PEST分析方法(PoliticsEconomySocietyandTechnology):是指从政治法律、经济、社

会、文化和技术的角度,分析环境变化对本企业的影响的一种方法。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他的名著《竞争战略》中,提出了一种结构化的环境分析

方法,也称“五力分析"。

他选中的五种环境要素是:

1.产业新进入的威胁

2.供货商的议价能力

3.买方的议价能力

4.替代品的威胁

5.现有企业的竞争

分析内部环境对提高企业资源使用效率的作用:考察企业在客观上拥有的资源情况以及

它在主观上对这些资源的利用情况.

开展管理活动需要哪些资源?

人力资源

物力资源

财力资源

信息资源

这里介绍一种比较著名的分析方法--SWOT分析方法.

即针对企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城胁(Treats)进行分

析。

二.市场营销概述

(一)企业与市场

(二)对市场营销活动的管理

(三)市场营销组合

,什麽是市场?

后场是由买者、卖者以及双方交易规则所构成的集合。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就是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和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把潜在的顾客变为

现实的一系列活动和过程。

市场营销观念

(1)生产观念

(2)产品观念

(3)推销观念

(4)市场营销观念

(5)社会营销观念

生产观念的基本内容:企业以改进、增加生产为中心,生产什麽,就销售什麽.

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总是喜欢那些质量高、性能好、有特色、价格合理的产品,只要

注意提高产品质量,做到物美价廉,就一定会产生良好的市场反应,消费者就会自动找上门

来,因而无需花力气开展营销活动。

推销观念认为:消费者一定会表现出一种购买惰性或抗衡心里,如果顺其自然,则消费

者一般不会足量购买某•企业的产品,因此,企业必须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以刺激消费者

大量购买本企业的产品.

市场营销观念的基本内容:消费者需要什么产品,企业就生产、销售什么产品。

市场营销观念与推销观念的区别:(重点)

蔡维特认为:推销观念注重卖方需要,市场营销观念则注重买方需要;推销观念以卖方

需要为出发点,考虑如何把产品变成现金,而后场营销观念则考虑如何通过产品来满足消费

者的需要。

社会营销观念认为:企业提供供的产品,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而且要符合

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企业要关心和增进社会福利。

(二)对市场营销活动的管理

1.分析市场机会

2.选择市场目标

选择市场目标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I)市场细分

(2)选择市场策略

(3)市场定位

市场细分:所谓市场细分,就是依据消费者需求偏好、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的差异性,

按照定的细分标准把整个后场化为若干个需求与愿望各不相同的消费者群,即若干个"子

市场",每个"子市场"都是一个需求类同的消费者群。

市场定位:所谓市场定位,就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出的位置,针对消费者

对该产品某一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强有力地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

明的个性或形象,并把这种形象生动的传递给消费者,从而使该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

置。

市场营销组合所谓市场营销组合,就是为了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企业对自己可以控制

的市场营销因素的优化组合,以完成和实现企业目标.

美国的麦卡锡教授把各种市场因素分为四大类:

1)产品(product)

2)价格(price)

3)地点(或称分销)(place)

4)促销(promotion)

1.产品策略

2.价格策略

3.促销策略

4.分销策略

(1)产品整体概念

(2)产品组合策略

(3)产品的生命周期

现代巾场营销理论认为:产品是指人们向市场提供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有形的

物质产品或无行的服务.

(对产品的完整认识包括三个层面)

核心产品一一产品的基本功能

形式产品一——产品的外观(它有五个标志:质量、特征、形态、商标和包装)

延伸产品---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得到的附加利益的总和

什么是产品组合?

所谓产品组合,是指一个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全部产品的结构,它常由几种产品线组成;

产品线又称产品大类,是指用于满足同类需求而规格、款式或档次等不同的一组产品。

•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要掌握常见的促销工具或方式:

,人员促俏

•非人员促销(包括广告、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等)

三.基本经济概念

(一)经济组织的基本问题

1.三个基本经济问题

(1)"生产什麽"(what)

⑵“如何生产"(how)

(3)"为谁生产"(forwho)

产生上述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或稀缺

性)之间的矛盾.

2.影响基本经济问题解决的因素:从经济方面看,影响基本经济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

资源条件技术条件经济体制

1.欲望和需求:

欲望亦即需求,是指对某种物品既有缺乏的感觉、又有满足的感觉(二者缺一不可),它

是人类社会一切经济活动的原动力。

2.影响需求的因素:

1)商品的价格

2)相关商品的价格

3)消费者的收入

4)费者的嗜好或偏好

5)对价格的预期

6)时间变化

3.供给与影响供给的因素:

1)商品的价格

2)产成本

3)相关商品的价格

4)对价格的预期

5)政府政策

4.市场机制:

在以纯粹竞争为特点的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通过市场价格就可以自动调节供给和需

求,实现市场均衡。完全竞争市场中的这种自动调节机制,就叫做价格机制或市场机制。

1)完全竞争市场

2)完全垄断市场

3)垄断竞争市场

4)寡头垄断市场

完全竞争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

(1)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卖者;

(2)产品是同质的;

(3)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4)信息是完全的.

完全垄断的基本特点或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

(1)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

(2)产品不能替代

(3)企业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或前提条件:

(1)市场上有很多厂商.

(2)产品具有差别.

(3)生产要素能比较自由的流动.

(4)信息是完全的.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或前提条件:

(I)市场上只有少量的厂商

(2)厂商之间相互依存

(3)产品同质或具有差别

(4)厂商之间可能进行价格竞争,但更经常的是非价格竞争.

1.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法人企业为中心,以股份有限公司为重点,

包括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在内的企业制度.

以公司制企业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如下特征:

(1)企业形式

(2)财产关系

(3)全力责任

(4)治理结构

(5)与政府部门的关系

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点

我国企业制度的五个基本特征:

(1)产权关系明晰

(2)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

增值的责任。

(3)出资者的有限权力和有限责任

(4)企业完全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经营

(5)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体制度,调解所有者、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激

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3.现代企业制度类型

按照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规则,现代企业制度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类:

(1)业主制企业

特点:由个人出资,企业归个人所有和控制,在法律上是自然人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

(2)合伙制企业

合伙制企业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通过签订合伙协议进行联合经营的企业组织。

(3)公司制企业

公司制企业在法律上具有独立得法人资格,它同自然人一样可以成为全力的主体。

八十年代,面对日本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一时间引起了世界各国企业

的关注和借鉴。但最近几年,特别是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出现之后,一方面显示了美国经济的

强大活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日本经济脆弱的一面。此时,许多人又下结论,日本企业管

理模式已经过时.,美国企业管理模式更加有效。对于这种情况,你赞同以下那种说法?

A.对管理模式的评价必须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

B.每种管理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环境适应性与局限性

C.美国的管理模式长期以来都比日本的更优秀

D.日本的管理模式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影响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模型是一种非常好的分析工具,在进行竞争分析和制定竞争战

略时,大多数人都会借鉴使用这一模型。现在,假设我们对某大城市一家经营手机业务的企

业所面临的竞争状况进行分析。结合现实,你认为以下那一序号所对应的分析结论最合理?

根据产品生产周期理论,哪一时期的产品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近年来,我国市场上对纯棉服装的需求不断上升,是由于:

A.化纤服装的价格下降

B.我国进口关税的总水平下降

C.纯棉服装生产成本增加

D.人们消费时尚的改变

市场经济通过长期的发展与完善,主要形成了以下哪儿种企业财产组织制度?

A.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

B.个人业主制与公司

C.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组织形式

D.各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形式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组织

在公司制企业中,总经理的职责被界定为执行董事会制定的政策。对总经理这样的管理

者,下列何种说法最恰当?

A.这样的管理着一定不拥有公司的股票

B.这样的管理者只负责操作性的作业工作,不做任何决策

C.这样的管理者主要负责管理决策

D.这样的管理者负责公司所有经营管理问题的决策,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除外

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区别在于:

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

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

C.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

D.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

[在作出是否收购其他企业的决策中,管理者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分析拟购企'也的

目前状况及可能的发展余地等情况,这时管理人员需要的技能主要是:]

三川旅行公司刘总经理在总体市不景气的情况下,以独特的眼光发现了惊险性旅游项目

与40岁-45岁男性消费者之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旅游路线和项目,

并进行了前期宣传.因为涉及到与交通管理、保险、环保等部门的协调,新项目得到正式批

准的时间比预期的晚了整整一年,由此丧失了大量的市场机会。你认为下列那种说法最能概

括刘总的管理机能状况?

A.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都弱

B.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都强

C.技术技能和人际技能强,但概念技能弱

D.技术技能和概念技能强但人际技能弱

MBA是工商管理硕士的英文缩写。有一位经理在给MBA学员做讲座时说:"MBA更

准确的定义应是问题管理(ManagementByAccident),因为没有事故或不可预测事件,就不

需要管理。"你认为这位经理的说法对我国MBA教育事业是否有益?

A.有,这对如何培养高层管理者很有启发

B.没有,这样会引导我国的MBA教育不重视基础管理工作,而管理者假如没有扎实的

管理基础,也就无法处理事故或不可与测得事情

C.益处不大,类似的文字游戏太多了

D.无法判断

田力是某大型企业集团的总裁助理,年富力强,在助理岗位上工作得十分出色.他最近

被任命为集团销售总公司的总经理,从而有一个参谋行人员变成了独立部门的负责人.下面

是田力最近参与的几项活动,你认为这其中的那一项几乎与他的领导职能无关?

A.向下属传达他对销售工作目标的认识

B.与某用户谈判以期达成一项长期销售协议

C.召集各地分公司经理讨论和协调销售计划的落实情况

D.召集公司有关部门的职能人员开联谊会,鼓励他们克服难关

关于公司总经理与中层管理人员之间的区别,存在着以下儿种不同的说法。你认为其中

那一种说法更为贴切?

A.总经理比中层管理人员更需要环境洞察力

B.总经理比中层管理人员更需要拥有发言权

C.总经理比重层管理人员更需要掌握反映公司经营问题的信息

D.总经理的行为比中层管理人员较少受约束

MBA联考管理学知识要点(3):管理思想发展史

第一节早期的管理思想

一、在公元前370年,希腊学者瑟诺芬(Xen叩hon)曾对劳动分工作了如下论述:”在制

鞋工厂中,一个人只以缝鞋底为业,另一个人进行剪裁,还有一个人制造鞋帮,再由一个人

专门把各种部件组装起来。这里所遵循的原则是:一个从事高度专业化工作的人一定能工作

得最好”。——他的这一管理思想与后来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的某些思想非常接近!

二、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计十三

篇,篇篇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句就是书中的•例.

三、公元284年,古罗马建立了层次分明的中央集权帝国。

在15世纪的意大利,曾出现过•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马基埃维利,他提出了四

项领导原理:

(1)领导者必须要得到群众的拥护

(2)领导者必须具备维护组织内部的内聚力

(3)领导者必须具备坚强的生存意志力

(4)领导者必须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非凡的能力

四、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开始进行产业革命。这期间苏格兰的政治经济学

家与此同时哲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富国论》。他认为劳动分工之所

以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归纳为三个原因:

第一、增加了每个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

第二、节省时了从一种工作转换为另一种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第三、发明了许多便于工作又节省劳动时间的机器

五、在产业革命后期,对管理思想贡献最大的人物应该算是英国人查尔斯.巴贝奇,他

对劳动分工使生产率提高的原因是:

1、节省了学习所需要的时间

2、节省了学习期间所耗费的材料

3、节省了从一道工序转移到下一道工序所需要的时间

4、经常从事某一工作,肌肉能够得到锻炼,不易引起疲劳

5、节省了改变工具,调整工具所需要的时间

6、重复同一操作,技术熟练,工作较快

7、注意力集中于单一作业,便于改进工具和机器

巴贝奇还提出了一种工资加利润的分享制度,以此来调动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这样的

做法有以下几点好处:

1、每个工人的利益同工厂的发展及其所创利润的多少直接有关

2、每个工人都会关心浪费和管理不善等等问题

3、能促使每个部门改进工作

4、有助激励工人提高技术及品德

5、工人同雇主的利益一致,可以消除隔阂,共求企业的发展

巴贝奇的另一贡献是他在其著名的著作《机械及制造经济》中对经理人员提出的许多建

设性意见:

1.造程序及成本

2.应用时间研究技术

3.搜集资料时应使用印好的标准表格

4.分析企业机构的实际工作时,宜采用比较分析法

5.应研究各种不同颜色的纸张与油墨的效果,以确定何种颜色不易使眼睛疲劳

6.提问题时,要研究如何发问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7.应根据以所得为基础的统计资料,来确定所需

8.生产程序的管理应该集权化,以求经济

9.应重视研究发展工作

10.应考虑厂址是否邻近原料供应地,以确定厂址位置

11.应建立一套对人人都有利的建议制度

第二节泰勒的科学管理

泰勒于1856年出生在美国费城一个富裕的家庭里,19岁时因故停学进入一家小机械厂

当徒工。22岁时进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开始当技工,后来迅速提升为工长、总技师。

28岁时任钢铁公司的总工程师。1890年泰勒离开这家公司,从事顾问工作。

1898年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继续从事管理方面的研究,后来他取得发明高速工具钢的

利。1901年以后,他用大部分时间从事写作、讲演,宣传他的一套企业管理理论,即“科

学管理-…泰勒制”。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泰勒的科学管理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5条:

1、工作定额原理

2、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

3、标准化原理

4、差别计件付酬制

5、计划和执行相分离原理

(一)泰勒认为,为了发掘工人们劳动生产率的潜力,首先应该进行时间和动作的研究。

所谓时间研究,就是研究人们在工作期间各种活动的时间构成,它包括工作日写实与测

时。

所谓动作研究,是研究工人干活时动作的合理性,即研究工人在干活时,其身体各部位

的动作,经过比较、分析之后,去掉多余的动作,改善必要的动作,从而减少人的疲劳,提

高劳动生产率。

所谓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即主张一改工人挑选工作的传统,而坚持以工作挑选工人,

每一个岗位都挑选第一流的工人,以确保较高的工作效率!

标准化原理是指工人在工作时要采用标准的操作方法,而且工人所使用的工具、机器、

材料和所在工作现场环境等等都应该标准化,以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泰勒认为,工人磨洋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付酬制度不合理,计时工资不能体现按劳

付酬,干多干少在时间上无法确切的体现出来;他认为,要在科学地制定劳动定额的前提下,

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

(三)泰勒认为应该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应该把计划和执行分离开来。

计划由管理当局负责,执行由工长负责,这里的计划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时间和动作研究

2、制定劳动定额和标准的操作方法,并选用标准工具

3、比较标准和执行的实际情况,并进行控制

(1)泰勒科学管理的二重性

(2)泰勒科学管理的贡献

(3)泰勒科学管理的局限性

列宁认为:“泰勒制一也同资本主义其他一切进步的东西一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

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做丰富的科学成就,即按科学来分析

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

算和监督制度等等”。

(1)泰勒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

(2)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

(1)泰勒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他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工人最关心的是提

高自己的金钱收入,即坚持“经济人”假设。

(2)泰勒的科学管理仅重视技术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

(3)“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

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第三节法约尔的一般管理

•、关于法约尔的生平

二、法约尔一般管理的主要内容

三、对法约尔一般管理的评价

亨利.法约尔,(HenriFayol),法国人,1860年从矿业学校毕业,从1866年开始一直担

任高级管理职务.他一生中写了很多著作.其内容包括采矿、地质、教育和管理等等。特别是

他在管理领域的贡献,使他受到后人的瞩目,法约尔一直从事领导工作,他把企业作为一个

整体来研究,他的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1、企业活动类别和人员能力结构

2、管理的一般原则

3、管理工作的五大职能

(一).法约尔认为,企业无论大小,简单还是复杂,其全部活动都可以概括为6种:

1、技术性的工作--生产、制造。

2、商业性的工作--采购、销售、和交换。

3、财务性的工作--资金的取得与控制。

4、会计性的工作--盘点、会计、成本及统计。

5、安全性的工作--商品及人员的保护。

6、管理性的工作--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

(二).法约尔在他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书中首先益处了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

1、劳动分工

2、权力与责任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7、合理的报酬

8、适当的集权与分权

9、跳板原则

10、秩序

11、公平

12、保持人员稳定

13、首创精神

14、人员的团结

(三).法约尔管理思想的另一内容是他首先把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

制五大职能,并对这五大管理职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1、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的贡献

2、法约尔-一般管理的局限性

(四).虽然法约尔的管理思想与泰勒的管理思想都是古典管理思想的代表,但法约尔管理

思想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更强,后人根据他建立的构架,建立了管理学并把它引入了课堂。

(五)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总的来说仍然是正确的,这

些原则过去曾经给实际管理人员巨大的帮助,现在仍然为许多人所推崇。

(六)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不足之处是他的管理原则缺乏弹性,以至于有时实际管

理工作者无法完全遵守。

第四节霍桑试验和梅奥的人群关系

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缺陷

二、霍桑试验

三、梅奥及其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对梅奥人群关系理论的评价

一.尽管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在20世纪初对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起了很大的作

用,但是企图通过此种理论和方法彻底解决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因为:

第一:所谓“精神革命”的论断本身是不切实际的。•方面,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利润

总是尽量少付给工人工资;另•方面,工人也并非纯粹的“经济人”还有精神上的需要。

第二、民主意识日益强烈的人们反对独裁、专制,着就使得主张专制、独裁的科学管理

理论在付诸实践时遭到工人们的强烈反对。

第三、体力劳动逐渐让位于脑力劳动。使得金钱的刺激和严格的控制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因此,一个专门研究人的因素一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学派--人群关系学派应运而生。

二、霍桑试验

1、照明试验

2、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

3、大规模访问交谈

4、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

(1)大部分成员都故意自行限制产量

(2)工人对待他们不同层次的上级持不同态度

(3)成员中存在一些小派系,这种派系是非正式组织

三、梅奥简介

梅奥是对中期管理思想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之他曾经学过逻辑学,哲学,医学

等三个专业,他的代表作为《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

三、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的内容主要有下面几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正式组织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企业成员之间职责范围的利结构。

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逻辑为其行动标准,为提高效率,企业各成员之间保持着形式上

的协作。

在非正式组织中,以感情逻辑为其行动标准,这是出于某种感情而采取行动的一种逻辑。

它的缺点是可能集体抵制上级的政策或目标,强迫组织内部的一致性;他的优点是使个人有

表达思想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工人们的自信心。

1、梅奥人群关系理论的贡献

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克服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奠定了行为科学的基础,为管理思想

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他的管理措施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点:

(1)强调对管理者和监督者进行教育和训练,以改变他们对工人的态度和监督方式

(2)提倡下级参与企业的各种决策

(3)加强意见沟通,允许职工对作业目标、作业标准和作业方法提出意见,鼓励上下级

之间的意见交流

(4)建立面谈和调节制度,以消除不满和争端

(5)改变干部的标准。

(6)重视、利用和倡导各种非正式组织。

2、梅奥人群关系理论的局限性

(1)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2)过多的强调感情的作用,似乎职工的行动主要受感情和关系支配

(3)过分否定经济报酬、工作条件、外部监督、作业标准的影响

第五节巴纳德的组织理论

一、巴纳德简介

二、巴纳德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对巴纳德组织理论的评价

巴纳德是对中期管理思想有卓越贡献的学者之一,生于1886年,1906年进入哈佛大学

经济系学习,3年内以优异的成绩学完全部课程,但因缺少实验科学学分而未获得学士学位。

但是由于他将社会学的概念用语管理上,在组织的性质和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

代表作为《经理的职能》,他在该书中详细的论述了自己的组织理论。

1、组织是一个合作系统

2、组织存在要有3个基本条件

3、组织效力与组织效率原则

4、权威接受论

他认为主管人员有三个主要职能:

1、制定并维持一套信息传递系统

2、促使组织中每个人都能作出重要的贡献,这里包括职工的选聘和合理的激励方式等

3、阐明并确定本组织的目标

(1)明确的目标

(2)协作的意愿

(3)良好的沟通

首先,一个组织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否则协作就无从发生。

其次,组织不仅应当有目标,而且目标必须为组织成员所理解和接受。

再次,对于组织目标的理解可以分为协作性理解和个人性理解

主管人的重要职能就是向组织成员灌输组织目标和同意对组织目标的理解。

协作意愿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作出贡献的意愿。

一个人是否具有协作意愿依个人对贡献和诱因进行合理的比较而定。(所谓贡献,是指

个人对实现组织目标作出的有意的活动和牺牲。所谓诱因,是指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而由组

织所提出的效应。)

所谓组织效力是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或实现其目标的程度。

所谓组织效率是指组织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满足其成员个人目标的能力和程度,也就

是组织的生存能力。

(1)巴纳德最早把系统理论和社会学知识用于管理领域,创立了社会系统学派

(2)关于经理的职能,他与他的前人不同,他的前人多采用静态的、叙述的方式来说明,

而他采用分析性和动态性的方式加以说明

(3)他首先对“沟通”、“动机”、“决策”、“目标”和“组织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开创性

的专题研究。

(4)巴纳德将法约尔等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5)巴纳德的“权威接受论”对权威提出了全新的看法,对我们很有启发。

MBA联考管理学知识要点(4):管理与环境

一、环境研究的必要性

环境是组织生存的土壤,他既为组织活动提供条件,同时也必然对组织的活动起制约作

用.

如何理解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影响和作用。

答: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会,也构成了威胁。因此,

必须将所服务的组织看作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外部环境产生相互的影响和作用。正

视环境的存在,一方面要求组织为创造优良的社会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尽其”社会责任”。另

一方面,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必须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没有一种管理方法是万能的。

二.组织的一般环境

1.政治环境.

2.社会文化环境.

3.经济环境.(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环境)

4.技术环境.

5.自然环境.

天时,地利:"天时"主要与国家政策相关,“地利”主要取决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

资源状况等自然因素。

简述影响组织的经济环境。

答:影响组织的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

化情况,以及通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微观经济环境是指企

业所在地区或所需服务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因素。

技术环境:

1)国家投资及支持重点;

2)发展动态;

3)技术转移及商品化速度

4)专利及其保护情况。

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状况。具体组织的特殊环境(行业环境)研究的内容有那些?

三.具体组织的特殊环境

1.现有竞争对手研究.

2.潜在竞争对手研究.

3.替代品生产厂家分析.

4.用户研究.

5.供应商研究.

(影响企业竞争的五种力量示意图)

1.现有竞争对手研究.

(1)基本情况研究.

(2).主要竞争对手研究.

(3)竞争对手的发展方向.

反映企业竞争实力的三类主要指标: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产品的获利能力

销售增长率指标只有与行业发展速度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进行对比分析才有意义。产

品的获利能力是反映企业竞争能力能否持续的支持性指标,可用销售利润率表示

可能妨碍企业退出某种产品的生产的因素:

进入某个行业的难易程度通常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1)规模经济:保本产量、经济意义上的规模经济;

(2)产品差别:客观、主观因素造成的品牌效应;

(3)在位优势:专利优势、劳动成本优势、进货优势、销售优势.

简述规模经济的概念。

答:这个概念描述了两个相互联系的经济现象:

它表明企业经营只有达到•定规模,才能收回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

它还表明,企业经营和生产在达到盈亏平衡点以后,在未超出某个上限之前(在产量的

增加尚未引起生产设施的调整,从而追加投资之前),单位产品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3、替代品生产厂家分析

1)确定哪些产品可以替代本企业提供的产品。

2)判断哪些类型的替代品可能对本企业(行业)经营造成威胁。

4、用户研究:

(I)需求研究:

总需求研究(数量)

需求结构研究(结构)

用户购买力研究

(2)用户的价格谈判能力研究:

用户是如何影响行业内企业的经营的?

答:1)用户对产品的总需求决定着行业的市场潜力,从而影响行业内所有企、也的发展边

界。

2)不同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会诱发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从而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5.供应商研究

•供货商的供货能力,或企业寻求其它供货渠道的可能性;

•供应商的价格谈判能力.

供应商研究包括哪些方面?

答:供应商研究包括两方面内容:供货商的供货能力,或企业寻求其它供货渠道的可能

性;供应商的价格谈判能力。主要因素有四点:

1)是否存在其它货源。

2)供应商所处行业的集中程度。

3)寻找替代品的可能性。

4)企业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

简述后向一体化的含义

答:后向一体化是指企业将其经营范围扩展到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生产。

简述供应商制约企业经营的因素。

答:1)能否根据企业的需要按时、按量、按质地提供所需生产要素,影响着企业生产规

模的保持和扩大。

2)提供货物时所要求的价格决定着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着企业的利润水平。

影响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主要因素有哪些?

1)环境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制定计划时所依据的对经营环境的认识应作为控制对象,列

出"正常环境"的具体标志和标准。

2)资源投入:对资源进行控制,使之符合要求。

3)组织活动:企业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数量是决定经营成果的重要因素,必须建立工作规

范。

应该选择的控制重点即关键绩效领域都有哪几个方面?

1)获利能力:利润和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经营成败的综合标志;

2)市场地位:市场地位是指对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份额的要求。它是反映企业的竞争

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3)生产率:生产率标准可以用来衡量企业各种资源的利用效果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生产

率标。

4)产品引导地位:技术先进水平和功能完善程度,需定期评估;

5)人员发展:要制定和实施人员发展规划;

6)员工态度:员工的工作态度对企业目前的成果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要

以科学的方法来测定;

7)公共责任:据有关部门的调查进行调整;

8)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要统筹长短期关系,兼顾短期利润与长期的需要。常用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它是在预见未来的基础上对组织活动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

做出筹划和安排,以保证组织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计划工作过程于决策是密不可分的,因

此,本章将两者结合起来介绍。

第一节组织环境及其分析

一、组织环境及其分析

组织环境是组织生存发展的土壤,它既为组织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也对组织活动

起着制约的作用。

思考题:

1、环境和企业的关系是什么?

2、环境给组织带来了什么影响?(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二、组织环境的构成

按照环境因素是对所有相关组织都产生影响还是仅对特定组织具有影响,区分为:

(一)组织的一般环境因素

(二)具体组织的特殊环境因素

组织的一般环境因素

一般环境也就是组织活动所处的大环境,包括:

1、政治、法律环境

2、社会、文化环境

3、经济环境(最重要的因素)

4、技术环境

5、自然环境(天时、地利、人和)

经济环境

(1)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指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情况,以及通过这些指标

能够反映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2)微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企业所在地区或所需服务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

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因素。

组织的特殊环境因素

组织的特殊环境也称为组织的任务环境。

为了更好的理解特殊环境的概念,下面以企业为例,企业的特殊环境主要由下面几个方

面因素构成:

1、供应商

2、顾客

3、竞争对手

4、政府机构及特殊利益团体

三、组织环境特征分析

(一)环境的不确定性

依据企业所面临环境的复杂性(指环境构成要素的类别与数量)和动态性(指环境的变化

速度及这种变化的可观察和可预见程度)这两项标准,将组织环境划分为四种不确定性情形:

1、低不确定性:简单和稳定的环境

2、较低不确定性:复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