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生产加工项目策划方案_第1页
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生产加工项目策划方案_第2页
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生产加工项目策划方案_第3页
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生产加工项目策划方案_第4页
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生产加工项目策划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生产加工项目

策划方案

泓域咨询机构

报告说明

随着世界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精、高速、高效、高

稳定性成为产品性能的主要衡量指标,构成行业现阶段的技术研发的

焦点,大型化、智能化和复合化是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亦是先进企

业进行技术革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方向。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

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6356.6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0851.7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86%;建设期利息818.31万元,占项目总投

资的2.25%;流动资金4686.5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89%。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82900.00万元,

综合总成本费用67225.15万元,净利润9481.1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

率13.54%,财务净现值3945.42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76年。本期

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

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转型、率先、特色”的发展理念。机遇千载难逢,

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全市上下精诚团结、拼搏实干、开拓创新、奋力

进取,就一定能够把握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全面提

档进位、率先绿色崛起。

作为投资决策前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报告主要对项目市场、技

术、财务、工程、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精确系统、完备无遗的分析,

完成包括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品、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

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的计算、

论证和评价,选定最佳方案,依此就是否应该投资开发该项目以及如

何投资,或就此终止投资还是继续投资开发等给出结论性意见,为投

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作为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基础。

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

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

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第三章市场需求预测

第四章产品方案与建设规划

第五章项目选址

第六章建筑工程说明

第七章原材料及成品管理

第八章工艺技术方案

第九章环境保护分析

第十章安全生产分析

第十一章节能方案

第十二章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第十三章进度计划

第十四章投资估算

第十五章经济效益

第十六章项目招标方案

第十七章风险评估分析

第十八章项目总结

第十九章附表

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表2:建设投资估算一览表

附表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附表4: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5:总投资估算表

附表6:项目总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附表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1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1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第一章总论

一、概述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生产加工项目

2、承办单位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

3、项目性质:新建

4、项目建设地点:xx(待定)

5、项目联系人:万xx

(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

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诚信为

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

风险控制能力。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占地面积约120.34亩。项目拟定

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

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四)产品规划方案

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五轴联动龙门

加工中心00000台/年。

二、项目提出的理由

模具加工通常使用的机床包括数控铳床、精密电加工机床、高精

度加工中心、精密磨床等。数控机床在模具加工中应用广泛,覆盖汽

车、家电、日用品、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模具加工。

中高档数控机床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模具行业、机械设备、

工业阀门、能源等,下游行业的稳步发展和转型优化将为机床行业的

升级和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转型、率先、特色”的发展理念。机遇千载难逢,

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全市上下精诚团结、拼搏实干、开拓创新、奋力

进取,就一定能够把握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全面提

档进位、率先绿色崛起。

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

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6356.6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0851.7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86%;建设期利息818.31万元,占项目总投

资的2.25%;流动资金4686.5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89%。

四、资金筹措方案

(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36356.60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集团)有限

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9656.60万元。

(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6700.00万

O

五、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82900.00万元(含税)。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67225.15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9481.14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3.54%O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76年(含建设期24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4497.25万元(产值)。

六、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

需24个月的时间。

七、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

(-)编制依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相关财务制度、会计制度;

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5、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

6、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7、《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

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

基础材料。

(二)编制原则

本项目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遵循创新、先进、可

靠、实用、效益的指导方针。保证本项目技术先进、质量优良、保证

进度、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充分利用成熟、先进经验,实现降低成

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1、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以经

济效益为中心,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好节能减排,在采用

先进适用技术的同时,做好投资费用的控制。

2、根据市场和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产品方案及工艺路

线,设计上充分体现设备的技术先进,操作安全稳妥,投资经济适度

的原则。

3、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节能设计规范,努力做到合理利

用能源和节约能源。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设备,加强计量管理,提高

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

4、根据拟建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象、交通运输等条

件及安全,保护环境、节约用地原则进行布置;同时遵循国家安全、

消防等有关规范。

5、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等方面,本着“三同时”原则,

设计上充分考虑装置在上述各方面投资,使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

消防贯穿工程的全过程。做到以新代劳,统一治理,安全生产,文明

管理。

八、研究范围

报告是以该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和国家有关法令、政策、

规程等以及该项目相关内外部条件、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针对项目的

特点、任务与要求,对该项目建设工程的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建设内

容及规模、市场需求、建设内外部条件、项目工程方案及环境保护、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项

目风险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测算和论证,以确定该项目建设的可行

性、效益的合理性。

九、研究结论

经初步分析评价,项目不仅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其社会救益、

生态效益非常显著,项目的建设对提高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构

建和谐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在社

会经济、自然条件及投资等方面建设条件较好,项目的实施不但是可

行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十、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

1占地面积m280226.59约120.34亩

1.1总建筑面积m281028.86容积率1.01

1.2基底面积m249740.49建筑系数62.00%

1.3投资强度万元/亩236.30

1.4基底面积m249740.49

2总投资万元36356.60

2.1建设投资万元30851.76

2.1.1工程费用万元25645.37

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4325.97

2.1.3预备费万元880.42

2.2建设期利息万元818.31

2.3流动资金4686.53

3资金筹措万元36356.60

3.1自筹资金万元19656.60

3.2银行贷款万元16700.00

4营业收入万元82900.00正常运营年份

irir

5总成本费用万元67225.15

”ir

6利润总额万元12641.52

•rir

7净利润万元9481.14

wir

8所得税万元3160.38

ir”

9增值税万元2997.68

•rir

10税金及附加万元3033.33

ir”

11纳税总额万元9191.39

trir

12工业增加值万元22955.07

13盈亏平衡点万元14497.25产值

14回收期年5.76含建设期24个月

15财务内部收益率13.54%所得税后

16财务净现值万元3945.42所得税后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一、产业发展情况

1、行业的技术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数控机床技术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立足自

主创新的同时积极消化吸收国际资源,提高产品性能及国际竞争力。

一是建立起国家超精密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精密工具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和国家高档数控工程研究中心等,初步建立起机床产学研

体系,学术研究及技术研发水平迅速提升。二是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

长足进步,持续跟跑国际领先,在一系列关键技术例如多轴联动、数

字化设计、高精加工、高速加工、大型化、复合成套加工等方面进步

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升了产品性能,研发出了一批具备一定速度、精

度、效率、稳定性的中高档数控机床。

(1)第一,基础材料、核心部件制造水平存有差距。

目前,应用于机床等中高端智能制造装备部件制造的多种特种钢

材等基础材料尚需进口,在在熔炼、回火、退火、淬火等基础材料热

处理技术亦有待提升。此外,受限于工作母机性能、加工环境、工艺

沉淀等,国内企业在部件粗加工、精加工以及表面处理等方面仍相对

落后于国际先进企业。

(2)第二,数据、分析设计和测试调整能力相对不足。

数据分析是高档数控机床开发设计的重要手段,包括针对基体刚

性等静态性能的有限元分析,以及针对机床组装完毕后动态性能的动

态数据分析等。目前国内虽然拥有数据分析所需的软件,但实操和体

系发育不足,一方面相关的分析案例和系统数据有待积累,另一方面

国内研发单位间的合作程度较低,经验、数据有待整合,而先进国家

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数据库和分析体系。故而国内研发单位计算得出的

数控机床单个组件、构架所需的理论数据,其指导性和实操性相对不

足,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企业在动静态性能协调、热误差控制、多轴

联动、复杂工况高效高精度加工等领域技术开发和应用方面仍弱于先

进国家企业,高档数控机床综合性能仍处于跟跑状态。

此外,德国、日本、美国等国企业积累了针对机床可靠性的快速

测评技术、智能型计算机仿真概率分析建模技术等先进的测试调整技

术,数控机床组装完毕后,研发单位大多建立模型模拟客户加工,由

传感器等工具实时监测机床状态,收集数据,而后在失效模式与影响

分析和实效因果分析等基础上,结合自身分析设计技术,不断开启新

轮次的调整与优化,以提升可靠性。相对而言,国内厂商缺乏产品测

试所需的方法、模型和工具,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在精度保持年限和无

故障运行时间方面短时间内难以接近先进国家的同类产品。

(3)第三、技工人才储备不足,技术成果难以落地。

高级技术工人是机床企业的宝贵资源,一位优秀的高级技术工人

至少需要5-10年的培养周期,我国机床行业起步较晚,技工队伍在数

量、质量方面均与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数控机床技术具

有较高的应用性,技术工人所主导的试制、试产、检测等构成研发活

动的关键环节,高质量技术工人的缺乏直接影响高质量的研发活动;

另一方面,高级技术工人紧缺导致车间缺乏骨干力量,企业难以贯彻

工匠精神,难以将机床设计、工艺等技术成果最终落实在生产制造环

节,难以真正制造出理想的高端装备。

数控机床作为一个运行机理复杂、具备联动功能的机电集成系统,

在不同材料、不同刀具、不同零件、不同设备、不同行业、不同环境

等多维度复杂因素的交互作用下,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实验测试记录,

积累数据案例和分析经验,而非简单的理论推导或单维数据分析。我

国需加速构建试验台和大数据分析体系,加强产学研体系建设,培育

人才梯队,强化对数控机床速度、精度、效率、可靠性等相关技术的

实证、分析和评价研究,以掌握需达到的水平及相应需改进的主要设

计、工艺,以及关键部件的研制,消减研发的薄弱环节。目前,我国

虽然已经能够通过机械结构的设计和系统集成研制绝大部分类型、规

格的数控机床产品,但高端设备成品在性能、品质方面与国际领先水

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2、行业的技术特点

随着世界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精、高速、高效、高

稳定性成为产品性能的主要衡量指标,构成行业现阶段的技术研发的

焦点,大型化、智能化和复合化是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亦是先进企

业进行技术革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方向。

大型化主要体现在坐标行程范围,一般指机床X、Y、Z轴及其旋

转轴构成的空间加工范围,决定了可加工零件的大小。国防、航空、

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能源等基础产业装备的大型化产生了更大的主体件、

部件加工需求,需要大型且性能良好的数控机床作为支撑,这将促使

未来产生一批具有更大坐标行程,同时能够保持良好的效率、精度和

稳定性的机床产品。

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提升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智能

化,如加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工艺参数自动生成;②为提高驱动性

能及使用连接方便的智能化,如前馈控制、电机参数的自适应运算、

自动识别负载、自动选定模型等;③简化编程、简化操作方面的智能

化,如智能化的自动编程、智能化的人机界面等,以及智能诊断、智

能监控、系统的诊断及维修等。

复合化体现在一台主机尽可能地完成从毛坯到成品的多种加工要

素,能够适应市场单件小批、快捷生产需求,具有保持工序集中、节

省作业面积、减少机床和夹具数量、消除或减少工件重新安装定位次

数、缩短加工周期等优势,包括工艺复合和工序复合。复合加工能够

高效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整体优化解决方案,构成当前世

界机床技术发展新方向。

二、区域产业环境分析

“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我国经济

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

断没有改变,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正在由原来加快发

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

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我区推动转型发

展契合发展大势。

“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从宏观形势

看,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复苏期,发展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

力加大,传统产业面临重大变革,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要素成本不断

提高,我区发展将不断面临新形势、新情况和新挑战。从自身来看,

我区仍处于产业培育的“关键期”、社会稳定的“敏感期”和转型发

展的“攻坚期”,有很多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经济总

量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够优、重构支柱产业体系任重道远,资源瓶颈

制约依然突出、创新要素基础薄弱、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突破,

维护安全稳定压力较大,保障和改革民生任务较重。

三、项目承办单位发展概况

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

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

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

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诚信为

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

风险控制能力。

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

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

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

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

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

四、行业背景分析

1、中国机床数控化率的提升仍有较大空间

数控化是机床行业的大势所趋,我国机床数控化率近年来整体保

持着稳定增长,主要与产业转型升级有关。随着我国机床产业结构调

整的不断深入,我国机床行业的数控化率显著提升,但是与发达工业

化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未来我国机床行业数控化率有望进一步提

高。

2、机床需求结构升级,产品向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方向深入

(1)机床需求结构升级,高档数控机床需求旺盛

国家对高档数控机床市场的发展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中国制

造2025》将“高档数控机床”列为未来十年制造业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明确了高档数控机床未来发

展目标,“到2020年,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

超过70%,到2025年,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

超过80%”。高档数控机床的需求侧将传导至供给侧,有力推动数控机

床结构升级,而以生产高档数控机床的企业将迎来有利发展机会。

(2)工业4.0时代,助推数控机床向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方

向深入

工业4.0要求通过智慧工厂、智能自动化生产线、物联网等工具,

实现生产和流通领域的智能化,进而为消费者提供高度个性化的产品。

与此相适应,数控机床必须向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发展以满足工

业4.0的深层需求。

(3)单体机床逐步减少,“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成套设备

越加普遍

当前数控机床的销售主要是数控机床的单机销售,随着下游生产

企业竞争加剧以及成本上升,尤其是劳动力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以及劳

动力短缺情况愈加频繁时,将倒逼更多无人化自动生产车间的出现,

单机销售下游客户对自动化生产线以及无人化车间的需求将上升。无

人化车间将以“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成套设备出现,先行解决劳动

力生产成本急剧上升的痛点。“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成套设备的

普及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实现打造未来智慧工厂与智

能自动化生产线的重要一步,更是数控机床生产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4)多轴联动数控机床是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工业上需要加工复杂的曲面,舰艇、飞机、火箭、卫星、飞船中

许多关键零件的材料、结构、加工工艺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加工难度,

用传统加工方法无法达到要求,必须采用多轴联动、高速、高精度的

数控机床才能满足加工要求。多轴联动是在一台机床的多个坐标轴上

同时运动,刀具或工件可在数控系统控制下同时协调运动,从而完成

复杂形状零件的加工。

以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为代表的高档数控机床作为难度最大、应用

范围最广的数控机床技术,在加工方面有着适用范围广、加工质量精、

工作效率高等特点,符合未来机床的发展趋势,系航空航天、船舶、

精密仪器、发电机组等下游行业加工关键部件的重要加工工具。

3、应用行业走向分化,传统领域萎缩,新增长点凸显

我国传统工业企业是数控机床重要的需求和增长市场,如今我国

钢铁、老式机械等传统重工业产能过剩严重,对数控机床的需求开始

萎缩,进而导致重型机床供过于求。随着中国制造业加速转型,精密

模具、新能源、航空航天、轨道交通、3D打印、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迅速崛起,其生产制造过程高度依赖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装备,故而

将成为数控机床行业新的增长点,有力推动适用于上述领域的高速、

高精、高效、高稳定性、大型化、智能化、多轴化、复合化等金属切

削数控机床的发展。

4、厂商的产品及服务模式由单一产品销售向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方

案方向发展

长期以来,国内大多数数控机床企业只专注于生产某一领域的单

一机床产品,并不具备提供自动化生产线的解决方案的能力。近年来,

下游企业对机床供应商提出了新的需求,趋向于与具备成套的设备生

产能力、提供全套解决方案或承担更为复杂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能力、

自动化系统改造的能力的供应商合作。拥有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

“交钥匙”工程能力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将可以满足客户个性化、

定制化、差异化的生产需求,进而提高客户黏性。此外,国家和地方

政策对制造业进行自动化生产线建设的鼓励也必将推动智能制造装备

供应商向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方案提供商转变。

5、国产品牌崛起,告别国际品牌独大的局面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市场需求巨大,吸引了大批国际品牌数控

机床企业入驻抢占中国市场。德马吉森精机、马扎克、大隈等品牌的

国际数控机床品牌具备先发优势,技术水平和品牌知名度较高,在全

球数控机床产业高端市场、中高端市场占据较高份额。

近年来,此类新兴厂商借助我国制造业转型、中高档数控机床需

求上升、进口替代空间巨大等有利市场条件,在努力发展自身产品和

技术水平的同时,通过公开融资等手段,增强资金实力,实现了显著

的发展,市场份额迅速提升。

第三章市场需求预测

一、行业基本情况

1、智能制造装备业发展概况

智能制造产业链涵盖智能制造装备、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3D

打印以及将上述环节有机结合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及生产线集成等领域。

智能制造装备是智能制造的基础,根据《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

版)》,智能制造装备的定义为:具有感知、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

制造装备的统称,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

度融合。

作为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数控机床是机械技术与数控智能化

的结合,和智能生产线等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共同构成智能制造装备中

的智能加工装备,隶属于智能制造装备行业。

智能制造装备能够显著提高制造活动的精度、质量、效率和稳定

性,是为工业生产体系和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提供技术设备的战略性

产业并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自美国、德国、日本先后提出“再

工业化”、“工业4.0”、“工业价值链”以来,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在

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均取得快速发展,2015年,我国提出“中国制造

2025”战略,规划”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

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

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

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亦增长迅速。

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无明显季节性、技术密集

型、资金密集型等特征。从细分的数控机床行业来看,其上游主要涉

及铸件、镀焊件、精密件、功能部件、数控系统、电气元件等零部件

行业,下游行业分布广泛,包括机械工业、模具行业、汽车工业、电

力设备、铁路机车、船舶制造、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技术工业等多个

工业行业。

2、全球机床行业发展概况

(1)世界机床行业呈波动增长趋势

根据GardnerResearch的数据,2006年至2015年,全球机床工具

消费额呈波动趋势。2017年全球机床工具消费值约为832亿美元,较

2016年度增长4.3%,这是自2011年以来最大涨幅。机床工具前15个

消费国家当中,有13个国家的消费总额较2016年度增加,机床消费

整体呈现增长的趋势。

世界机床行业是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主要机床大国包括中国、

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德国重视数控机床和配套件的高、精、尖

和实用性,各种功能部件研发生产高度专业化,在质量、性能上位居

世界前列;日本重点发展数控系统,机床企业注重向上游材料、部件

布局,一体化开发核心产品;美国在数控机床设计、制造和基础科研

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中国机床行业起步晚,但整体发展迅速,政

府产业政策对机床行业的创新发展起引导作用,中国机床行业在技术、

市场规模上都有显著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床产销国。国

内机床企业处于世界最大的机床消费市场,对市场具备较高的敏感度

和较快的销售和服务响应时间。

(2)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机床生产国和消费国,市场庞大,市场前

景广阔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随着经济

的快速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我国自2009年以来一直稳居世界

第一大机床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中国机床市场庞大,发展前景

广阔。

3、中国机床行业发展概况

(1)中国机床行业产业升级,中高档数控机床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我国处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阶段,先进制造业将逐步替代传统

制造业,作为工作母机的高性能数控机床的市场需求将大大增加。以

机床行业中规模最大的金属切削机床为例,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

会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2018年我国金属切削类数控机床消费总

额基本稳定,2019年受下游制造业增速放缓影响而有所下滑。依照消

费总额与总产量之比计算,金属切削机床销售均价从2017年的2.86

万美元上升至2019年的3.56万美元,单价的快速提升,意味着我国

金属切削机床在产品性能、档次上有显著提升。

当前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机床产销国,未来中高端市场份额将进

一步增加。随着下游产业的不断升级发展,对机床加工精度和精度稳

定性等要求越来越高,中高端产品的需求日益凸显,更新升级需求大。

中国机床市场结构升级将向自动化成套、客户定制化和普遍的换挡升

级方向发展,产品由普通机床向数控机床、由低档数控机床向中高档

数控机床升级。

(2)国内市场供需失衡,结构性矛盾升级

根据数控机床的性能、档次的不同,数控机床产品可分为高档数

控机床和其他数控机床,高档数控机床是指具有高速、精密、稳定、

智能、复合、多轴联动、网络通信等功能的数控机床。

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存在明显的供需矛盾,主要体现在低档数控机

床的产能过剩和高档数控机床的供应不足而导致供给侧结构性失衡。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末快速发展至今,已经由过去的开

发增量发展到现在的优化存量阶段,比如近年来对数控机床需求占比

最大的汽车、航空航天和模具等领域都向着轻质化、多构型化及低成

本制造等方面发展,新材料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对数控机床的加工能

力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我国机床行业已经形成了以中、低

档机床为主的生产体系,由于低档数控机床行业门槛低,进入企业众

多,而近几年低档数控机床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该领域已经出现产能

过剩的现象。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正处于“两化”融合发展、推动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以中高档数控机床为核心的智能制造

装备产业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工业两化融合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中高档数控机床的应用愈

发普及,产品需求越来越大,供给却难以满足需求。而近年来,一批

大型老牌国有企业出现经营困难,中国机床行业需要新兴的先进生产

力。

(3)中高档数控机床的需求稳步上升,进口替代空间大,提速势

在必行

机床核心技术具有综合性高、复杂、难度大等特点,涉及材料、

冶金、物理、化学、电气、加工、工艺、热处理、微电子、数控技术

等各领域,涉及到大量的基础研究,我国目前从基础材料到研发设计

能力和工艺水平,再到数控系统,总体上仍显著落后于日本、德国等

发达工业化国家。

我国机床行业的供给仍以低端产品为主,低端产品供应能力明显

过剩,目前高性能、高精密度的高档数控机床的国产化率不高,2018

年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仅为6%,高档数控机床主要依靠进口。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18年我国进口机床数量增至14,420台,以中高

档的加工中心等为主,进口总额33.79亿美元,单台均价23.43万美

元,远高于国内机床市场均价,在不考虑下游需求升级带来的增量需

求及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更新需求的情况下,即使仅完成对进

口设备30%左右的替代率,未来我国数控机床行业每年至少将新增10

亿美元的市场空间。

从“巴统协议”到“瓦森纳协定”,以及震惊国际的东芝事件,

美国等发达国家限制成员国向中国等国家出口武器装备和尖端技术产

品,尤其是以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为代表的高档数控机床,其出口受到

发达国家的严格管制。高档数控机床的技术瓶颈已经成为中国制造提

质增效的“卡脖子”问题。

近年来,国内中高档数控机床市场亦出现了一批具备核心技术的

新兴民营机床企业,其产品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综合竞争力大幅提

高,民族品牌开始崛起,逐渐形成进口替代趋势。但是,目前我国中

高端数控机床产业从技术水平、产品定制、配套服务到经营规模较之

发达工业化国家仍存在不足,限制了我国制造产业链订单响应速度,

并导致国内中高档数控机床用户研发、生产、成本等压力。

二、市场分析

1、面临的机遇

(1)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智能制造业是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数控机床行业在

整个智能制造业中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是衡量国家工业发展水

平的重要标志。国家一直从政策上保持对机床行业较大的扶持力度,

国家制定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制造2025》、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

三五”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年)》、《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重要发展政策都将高

档数控机床列为重点发展的对象,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有力促

进了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2)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重要阶段,智能

制造装备行业是整个经济结构实现调整和升级的基本保障,是国民经

济转型升级的先导产业。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中,高端制造业会逐步

取代简单制造业,制造业也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转变为技术密集

型产业。这种转型和升级也将带动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技术升级,将

会大大增加中高档数控机床的市场需求。

(3)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3D打印等领域相关的高端装备制

造是满足国民经济转型升级、落实“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

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落脚点,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轨道交通等为代表

的高端装备制造固定资产投入、研发设备工具购置不断增加,带来对

中高档数控机床及成套设备的需求增长,此外,民用航空等国际性高

端装备制造企业也在中国设立了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产能,有利于

我国智能制造行业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促进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盈

利能力的提升。

(4)高端进口替代空间可观

我国机床行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业链条也

已经逐渐建立起来,但目前于我国现有中高档数控机床在技术水平上

的差距,仍依赖于进口,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的数据,2016年我国数控

机床整体进口规模为26.12亿美元,2018年上升为33.79亿美元,复

合增长率为13.74%。此外,我国数控机床核心零部件自主供应能力也

严重不足,国内80%以上的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使用国外数控系统,其

中日本发那科的数控系统就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随着本土新兴企业的崛起,不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环节、

完善智能制造装备相关核心技术体系和产品序列,逐渐进入数控机床

中高端市场,未来高端进口替代的市场空间仍然可观。

2、面临的挑战

(1)民族企业市场影响力不足

相比于机床的市场消费规模,我国在世界机床行业的话语权相对

较弱,目前世界机床行业由德国和日本机床企业所主导。发达国家及

地区在中高档数控机床等先进制造装备的行业发展历史较长,相关企

业积累了技术、品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具备先发优势,占据了高

端市场。数控机床是耐用消费品且价格较高,客户出于谨慎性考虑,

倾向于选择先进国家的高端产品。我国中高档数控机床等先进制造装

备的起步较晚、发展也相对落后,市场存在国产设备“低质低价”等

刻板印象,对新兴的中高档数控机床等生产先进制造装备民族企业构

成市场进入壁垒。

(2)数控机床核心零部件自主供应能力不足

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机床产品的性能。中高档数控

机床的核心零部件,比如决定机床运动精度的丝杠和伺服电机,以及

数控系统、传感器等,对制造装备的精度、效率、可靠度及维护成本

影响较大。目前,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数控系统及关键部件的

自主开发,但短期内,部分核心部件仍以进口为主,这将限制我国智

能制造装备的全方位发展。

(3)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集中度较低,国内规模化较少,特别

是新兴企业规模不大,中小型机床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突出,对产品研

发和生产制造装备的投入少。此外,由于相关研发的投入高、时间长、

投资回报不确定性高,使得投资者往往难以承受长期投资和资本回报

风险的压力。因此融资渠道单一导致资金投入少、技术创新落后的问

题较为明显,削弱了国产机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成为限制我国机床

行业发展的障碍之一。

(4)人才储备不足,高级数控机床技工人才缺少、培养周期长

数控机床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企业,要求企业储备一批懂工程系统、

懂用户工艺、了解国内外设备的工程技术队伍,同时对每一个现场生

产人员的技术和经验等要求也比较高。我国目前需要大量的三种层次

的数控机床人才:第一种是熟悉数控机床的操作及加工工艺、懂得机

床维护、能够进行手工或自动编程的操作人员和装配人员;第二种是

熟悉数控机床机械结构及数控系统软硬件知识的中级人才,同时有扎

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第三

种是精通数控机床结构设计以及数控系统电气设计、能够进行数控机

床产品开发及技术创新的数控技术高级人才。合格、成熟的机床现场

操作技工培养周期至少需要5年,高级技工培养的周期平均超过8年。

因此,人力资源储备也成为我国机床行业发展的障碍之一。

第四章产品方案与建设规划

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场地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80226.59nf(折合约120.34亩),预计场区

2

规划总建筑面积81028.86mo

(二)产能规模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xx(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

规模确定达产年产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00000台,预计年营业收入

82900.00万元。

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

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

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

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

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

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

第五章项目选址

一、项目选址原则

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

田或少占耕地;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选择土地综合利用率高、征地

费用少的场址。

二、建设区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选址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区域核心功能区的重要组成

部分。交通体系开放便捷,周边10分钟车程范围内,有高速公路4条、

高速公路出入口6个,多条国道在区内通过,立体化交通网络通达。

项目建设地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园区绿化率达50%以上,空气和水

质优于国家标准;项目建设地配套功能设施完备,基础功能设施达到

“十通一平”,建有大型商务写字楼、会议中心、星级酒店等,能够

提供会议、住宿、餐饮、医疗、休闲等服务。

“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我国经济

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

断没有改变,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正在由原来加快发

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

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我区推动转型发

展契合发展大势。

“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从宏观形势

看,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复苏期,发展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

力加大,传统产业面临重大变革,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要素成本不断

提高,我区发展将不断面临新形势、新情况和新挑战。从自身来看,

我区仍处于产业培育的“关键期”、社会稳定的“敏感期”和转型发

展的“攻坚期”,有很多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经济总

量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够优、重构支柱产业体系任重道远,资源瓶颈

制约依然突出、创新要素基础薄弱、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突破,

维护安全稳定压力较大,保障和改革民生任务较重。

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经济增长、发展质量效益、生态环境

在省市争先进位;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城乡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是到2020年确保如期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创新驱动发展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资源,激活创新主体,改

善创新环境,让一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价值充分展现,

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

创新资源,激活创新主体,改善创新环境,让一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新价值充分展现,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一)实施科技创新引领

大力实施协同创新战略,积极鼓励企业与京津科研机构、院校开

展对接活动,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增强自主创新和持续创新能力。瞄

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计划,积极争取和培育实施新的科技成果转化

项目。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大力提升重点骨干企业的高新技术含量,使

之成为技术优势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的区域经济龙头企业;抓住有潜

力的高新技术项目和高新技术产品,精心培育,大力扶持。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一批“众创空间”,鼓励社会力量投资

建设或管理运营创业载体,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环境。着力实施“互

联网+”战略,逐步推进互联网科技大市场发展,建立集技术交易、技

术经纪、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知识产权于一体的线上线下科技成果

转化平台,建成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农村科技成果转化

服务体系、科技合作交流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体系和技术信息网络成果推广服务体系。

(二)加快人才创新步伐

制定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积极实施人才培养扶持工程,吸引

各类人才到青县兴业创业,为高端优质人才的聚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

境和社会环境。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技能型人才和企业人才队

伍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加强职业技能教育,不断提升技能

型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加快人才引进平台体系建设。大力支持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

中心、实验室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与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组建产

业针对性强、促进发展升级的技术联盟。

(三)加大机制创新力度

创新市场运作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制度体系,推

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创新股权激励机制,鼓励企

业采取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等方式,对企业重要管理、科

技人员实施股权激励。鼓励企业以科技成果作价方式入股其他企业。

创新园区建设机制。推广“政府推动、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多

元投入”的园区开发模式,建立市场化建设、专业化招商管理服务机

制。

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树立注重品行、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

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

四、“十三五”发展目标

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发展平衡性、

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17年,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同口径翻一番;到

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同步提升。

——产业支撑更加有力。”三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传统

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初步构建起支撑区域发展的产业新体系。

——城市品质更加优良。进一步突出以人为本,城市综合功能进

一步完善,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就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保、

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参与感、获得感、

幸福感显著增强。

五、产业发展方向

(-)增强经济动力和活力

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和出口的促进作用,

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增强经济增长的

均衡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

(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把握产业发展新方向,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集群化、信息

化、智能化发展为路径,加快发展以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

业,以信息服务业为重点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以文化休闲旅游业为

重点的新兴生活性服务业。

(三)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区内具有优势的装备制造、材料工业、食品工业以及生产性

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围绕生产技术、商业模式、供求趋势的变化,

满足新需求,采用新技术、新模式,实现优化升级。

(四)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加快推进创新发展,以企业为创新主体,逐步完善政策、人才和

市场环境,形成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格局。

三、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项目选址所处位置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

项目生产所需原料、辅助材料和成品的运输。通讯便捷,水资源丰富,

能源供应充裕。项目选址周围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

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目标,自然环境条件良好。拟建工程地势开阔,

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良好。项目选址具备良

好的原料供应、供水、供电条件,生产、生活用水全部由项目建设地

提供,完全可以保障供应。

第六章建筑工程说明

一、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一)设计依据

1、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拟建项目

所在地区地震烈度为7度,本设计原料仓库一、罐区、流平剂车间、

光亮剂车间、化学消光剂车间、固化剂车间抗震按8度设防,其他按7

度设防。

2、根据拟建建构筑物用材料情况,所用材料当地都能解决。特殊

建材(如:隔热、防水、耐腐蚀材料)也可根据需要就地采购。

3、施工过程中需要的的运输、吊装机械等均可在当地解决,可以

满足施工、设计要求。

4、当地建筑标准和技术规范

5、在设计中尽量优先选用当地地方标准图集和技术规定,以及省

标、国标等,因地制宜、方便施工。

(二)建筑设计的原则

1、应遵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确保工程安全可靠、经济

合理、技术先进、美观实用。

2、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积极结合当

地的材料、构件供应和施工条件,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建

筑风格力求统一协调。

3、在平面布置、空间处理、构造措施、材料选用等方面,应根据

工程特点满足防火、防爆、防腐蚀、防震、防噪音等要求。

二、建设方案

(一)建筑结构及基础设计

本期工程项目主体工程结构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框架结

构基础采用桩基基础,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基础工程设计: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荷载较小的建(构)筑物采

用天然地基,荷载较大的建(构)筑物采用人工挖孔现灌浇柱桩。

(二)车间厂房、办公及其它用房设计

1、车间厂房设计:采用钢屋架结构,屋面采用彩钢板,墙体采用

彩钢夹芯板,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2、办公用房设计: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孔砖非承重

墙体,屋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基础。

3、其它用房设计:采用砖混结构,承重型墙体,基础采用墙下条

形基础。

(三)墙体及墙面设计

1、墙体设计:外墙体均用标准多孔粘土砖实砌,内墙均用岩棉彩

钢板。

2、墙面设计:生产车间的外墙墙面采用水泥砂浆抹面,刷外墙涂

料,内墙面为乳胶漆墙面。办公楼等根据使用要求适当提高装饰标准。

腐蚀性楼地面、地坪以及有防火要求的楼地面采用特殊地面做法。依

据建设部、国家建材局关于建筑采用使用的规定,框架填充墙采用加

气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砖混结构承重墙地上及地下部分采用烧结实

心页岩砖。

(四)屋面防水及门窗设计

1、屋面设计:屋面采用大跨度轻钢屋面,高分子卷材防水面层,

上人屋面加装保护层。

2、屋面防水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均采用刚性防水。

3、门窗设计:一般建筑物门窗,采用铝合金门窗,对于变压器室、

配电室等特殊场所应采用特种门窗,具体做法可参见国家标准图集。

有防爆或者防火要求的生产车间,门窗设置应满足防爆泄压的要求,

玻璃应采用安全玻璃,凡防火墙上门窗均为防火门窗,参见国标图集。

(五)楼房地面及顶棚设计

1、楼房地面设计:一般生产用房为水泥砂浆面层,局部为水磨石

面层。

2、顶棚及吊顶设计:一般房间白色涂料面层。

(六)内墙及外墙设计

1、内墙面设计:一般房间为彩钢板,控制室采用水性涂料面层,

卫生间采用卫生磁板面层。

2、外墙面设计:均涂装高级弹性外墙防水涂料。

(七)楼梯及栏杆设计

1、楼梯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2、栏杆设计:车间内部采用钢管栏杆,其它采用不锈钢栏杆。

(A)防火、防爆设计

严格遵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相关规定,

满足设备区内相关生产车间及辅助用房的防火间距、安全疏散、及防

爆设计的相关要求。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九)防腐设计

防腐设计以预防为主,根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介质的腐蚀性、环

境条件、生产、操作、管理水平和维修条件等,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综合考虑防腐蚀措施。对生产影响较大的部位,危机人身安全、维修

困难的部位,以及重要的承重构件等加强防护。

(十)建筑物混凝土屋面防雷保护

车间、生活间等建筑的混凝土屋面采用①10mm镀锌圆钢做避雷带,

利用钢柱或柱内两根主筋作引下线,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大于十八米

(第n类防雷建筑物)或25.oo米(第ni类防雷建筑物)。

(十一)防雷保护措施

利用基础内钢筋作接地体,并利用地下圈梁将建筑物的四周的柱

子基础接通,构成环形接地网,实测接地电阻RWL00Q(共用接地系

统)。

三、建筑工程建设指标

本期项目建筑面积81028.86而,其中:生产工程52425.67nf,

仓储工程8670.09nf,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5347.90而,公共工

程14585.19m2o

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单位:m\万元

序号工程类别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投资金额备注

1生产工程32182.1052425.675237.80

1.11#生产车间9654.6315727.701571.34

1.22#生产车间8045.5213106.421309.45

1.33#生产车间7723.7012582.161257.07

1.44#生产车间6758.2411009.391099.94

2仓储工程5322.238670.09806.27

2.11#仓库1596.672601.03241.88

2.22#仓库1330.562167.52201.57

2.33#仓库1277.342080.82193.50

2.44#仓库1117.671820.72169.32

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5294.955347.90497.02

3.1行政办公楼3441.723476.13323.06

3.2宿舍及食堂1853.231871.76173.96

4公共工程6941.2114585.191547.34辅助用房等

5绿化工程5214.7337.88

6其他工程25271.372306.21场地、道路、景观亮化等

7合计80226.5981028.8610432.52

第七章原材料及成品管理

一、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

本期项目在施工期间所需的原辅材料主要是:混凝土、水泥、砂

石等建筑材料,XX(待定)及周边市场均有供货厂家(商户),完全

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

二、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

(-)主要原材料供应

本期工程项目将以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量生产为流程,原材料

及辅助材料均在国内市场采购,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是:钢板、圆

钢、伺服放大器、伺服电机、螺旋杆、减速机等若干,XX(集团)有

限公司拥有稳定的供应渠道并且和这些供应商建立了比较密切的上下

游客户关系。

(二)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管理

1、项目建成投产后,物资采购部门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制定原材料

采购计划,掌握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对项目所需原辅材料合理地选择品种、规格、质量,为企业节约使用

原材料降低采购成本。

2、本期工程项目所需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实行统一采购集中供

应,并根据所需原材料的质量、价格、运输条件做到货比三家。

3、验收材料应根据领料单或原始凭证进行清点实测验收,发现规

格、质量、数量不符等问题应及时与有关人员联系处理;做好原辅材

料原始记录和资料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