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_第1页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_第2页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_第3页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_第4页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考点目录考点解读课文解剖技巧解密真题解析06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都离不开对文中句子的把握。因此每年各地中考都会把此作为考查重点。考点解读

重要句子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意蕴的句子。

重要的句子主要包括:

①点明题旨的句子;

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

③总结全文的句子;

④起承转合(总起、总结、过渡等)的句子;

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的句子;

⑥反复出现的句子。考点解读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常见考查形式:

①请赏析文章句子表达的特点。

②请简要分析选文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③结合上下文,从××角度分析下列句子表达效果。

④请品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⑤文章结尾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考点解读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例1:请赏析朱自清《春》(部编版七上)句式的特点。

【答案示例】文中大量运用短句、散句和口语句式,如“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还有书面语句式,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年之计在于春”等。长短句的结合,整散句的交错,口语句式与书面语句式的运用,都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在语言上的功底。课文解剖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例2:郑振铎《猫》(部编版七上)“思考探究”二:

第一只猫死后,“我”安慰三妹说:“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三句话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第一句话表现了第一只猫的死带给“我们”的感受,虽然难过,但还不至于太伤心,也为第二只猫的到来做铺垫。第二句话表示“我们”全家伤心的程度加深了,在结构上起着总结上文的作用,又为下文被动收养流浪猫做了铺垫。第三话比上ー句程度更深,一个“永不”显示了作者态度的决绝,放在文章最后,既呼应了开头,又拓展了文意,也是对全文的总结。课文解剖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题型二题型三理解句子含义分析句子的作用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题型一1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题型一:理解句子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主要是指理解句子背后的深层意思,包括句子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句子所描述人物的思想、性格,句子本身的丰富意蕴等。

解题思路: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答题格式:①明确表层含义:写出了……内容;②分析深层含义(象征义、双关义、引申义、比喻义):联系主旨,分析写出……主题或抒发……感情。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例:【2022年重庆中考】《鸟和冰山》: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意丰富,请结合全文理解其表层和深层含义。

冰山还剩花生米那么大,但依然闪着钻石般的光芒。

【参考答案】

表层含义:冰山南漂,变得很小,但依然光芒闪烁,像钻石一样美丽;

深层含义:冰山为了他人而甘于自我牺牲,其精神品质像钻石般纯洁、可贵。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题型二】分析句子的作用位置内容作用结构作用文首①记叙或描述……内容,表现……的特点(情感)。②交代或点明……环境背景。③渲染……气氛。④暗示……主题等。⑤为全文奠定了……的感情基调,抒发了……的感情。①开篇点题。②总领下文。③为下文做铺垫。④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位置内容作用结构作用文中①揭示事件意义。②突出人物精神品质。③抒发作者情感。(1)过渡:①承上(总结上文)。②启下(引起下文,铺垫下文)。③承上启下。(2)照应:与前文……照应。文尾①点明(突出、深化)……的中心。②抒发(突出)……情感。①总结全文,点明(突出、深化)中心。②升华情感。③照应开头(题目、前文)。技巧解密

例:【2013年浙江杭州中考】《晶莹的瞬间》:

第二段中写“雪花”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突然地,外面下起雪来,洁白晶莹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满了天空。此刻,肖邦的钢琴夜曲依然在我周围回响,钢琴的韵律和雪花的飘舞非常协调,仿佛是琴声在应和着飘飞的雪花缓缓流动,又像是雪花追随着钢琴的旋律翩然作舞。我凝视着窗外的雪,凝视着飘飞在天地间的这些洁净自由的自然精灵,记忆中一些和雪有关的情景浮现在眼前。

【参考答案】内容上,写洁白晶莹的雪花,表达了对自然精灵的赞美,与下文小姑娘的童真美相映衬。

结构上,引出对那年下雪天在列车上的往事的回忆,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考点07:分析段落作用技巧解密

例:【2022年山东东营中考】《点亮灵魂的灯》:

探究第⑦段“灵魂就这样为生命引路,并且塑造着生命的姿态和表情”在全文中的作用。

⑦灵魂就这样为生命引路,并且塑造着生命的姿态和表情。我从李叔同的前后照片,清楚地看见灵魂是怎样深刻地改变一个人,包括他的情感、行为、气息,甚至面貌和背影。点亮灵魂的灯,那是荣辱皆忘、魂天归一的大化之境,那是悲天悯人、慈爱盈胸的大爱之境。灵魂到达怎样的境界,生命才拥有怎样的境界。只有高处的灵魂,能引领我们到达生命的高处、深处。

【参考答案】总结上文,灵魂为李叔同的生命引路,并塑造了他生命的姿态与表情。引出主旨,号召读者点亮灵魂的灯,让灵魂引领我们到达生命的高处、深处。

考点07:分析段落作用技巧解密

例:【2021年辽宁丹东中考】《一粒孕育真善美的种子》:

请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文章结尾画线句子的作用。

⑨我常想,我和女儿之所以将袁院士视为自己的亲人和学习的榜样,一定是因为在2018年5月16日的这一天,袁院士在我们心里种下了一粒真善美的种子。我相信这一粒种子,就如同袁老师研究的杂交水稻种子一样,已经在我们的心田生根、发芽!

【参考答案】结构作用:照应题目,总结全文。

内容作用:点明主题,表达了对袁隆平院士的赞美和钦佩之情,也表现出自己和女儿受到袁隆平院士的影响,也在追求真善美,报效国家,献身事业。

考点07:分析段落作用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例:【2022年广东深圳三模】《戴车匠》:

请从描写方法或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

【参考答案】

示例一:用动作描写,“踩”“执”“旋”“吐出”等一系列鲜活的动词,生动地写出了戴木匠技术的娴熟,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赞赏之情。

示例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吟叫”和“吐出”把旋刀拟人化了,生动地描绘了戴木匠技术的娴熟,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赞赏之情。

考点05:理解词语含义技巧解密

3.语气角度。揣摩文本,字斟句酌,通过语气把握作者或文中人物的心理,是文本解读的重要路径。一是要了解语气的概念、作用及应用等,二是培养语感,三是更好地运用语气。主要要了解以下几种句式的语气:

①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②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

③反问句:加强语气,使感情更强烈(或使观点更鲜明)。

④感叹句:抒发强烈的感情。

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例:【2020年湖北荆州中考】《平安报与故人知》:

第①段画线句,有两处须重读才有味道,你也读读,找出来并说说理由。

今年破五了,元宵节过了,春分都过了,清明也过了,他们还没能赶回家,不知是在哪里受阻或因疫情被隔离。

【参考答案】

示例一:重读副词“也”“还”,这样能体现出等待时间之长、内心牵挂之深。

示例二:重读“春分”“清明”两个时间节点,体现出等待时间之长、内心牵挂之深。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例:【2022年广东广州模拟】《春天里的诗》:

从句式和加点字两个角度,分析原句比改句好的原因。

【原句】一看见美就在眼前,一想到美就在眼前,他的眼泪,怎么能不涌出来?

【改句】一看见美就在眼前,一想到美就在眼前,他的眼泪止不住流出来。

【参考答案】

“涌”和“流”相比,有抑制不住地流出很多泪的意思;原句还运用反问,语气更强烈;“涌”和反问句式都能体现出诗人被美景感动震撼的程度更深。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例:【2022年山东临沂中考】《深巷里的老墙》:

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你想,无数个鲜活的生命自愿齐集到这面老墙上,跻身砖石,扎根红土,探身招手,与人共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参考答案】

示例一:句中“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看似发问,实则赞叹,抒发了作者对这面“生态墙”“文化墙”由衷的赞美之情,同时又引发了读者的思考。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你想,无数个鲜活的生命自愿齐集到这面老墙上,跻身砖石,扎根红土,探身招手,与人共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参考答案】

示例二: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各种花草齐聚老墙,顽强生长,随风摇曳起舞的情景,抒发了作者漫步深巷、留恋老墙时的愉悦之情。

示例三:这个句子连续使用“跻身砖石”“扎根红土”“探身招手”“与人共舞”等四字短语,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4.哲理句(主旨句、抒情议论句、总结全文句)角度。这个句子起了点题的作用,告诉我们……的道理(或让人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例:【2022年河北中考】《寻找“红衣姐”》: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选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是的,不能成为一棵大树,做一株小草也好啊,只要心是绿的。

【参考答案】小草比喻普通人,绿色是希望,是和谐,是生机蓬勃;这个句子赞美了红衣姐这样普通又朴实的人,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呼吁人们做不了伟大的人,那就做一个普普通通的、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有爱心的人。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例:2019年陕西中考《小铁锤》:

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2分)

浇水过多的花根部更易腐烂而早夭,放不开手的风筝注定飞不高。

【解析】此句所处文章中间位置,联系上下文,知道先是以给花浇水比喻对孩子的呵护,以浇水过多比喻对孩子的过度呵护;接着以放风筝比喻对孩子的管束,以“放不开手的风筝”比喻被放过度管束的孩子,风筝“飞不高”则比喻孩子的成长空间被局限住。

【答案】过度的呵护不利于孩子成长,过多的管束会限制孩子的成长空间。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例:【2023年重庆中考B卷】《日子》:

结合上下文和你的生活体验,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人不能太热闹,太热闹的日子会乱心;心乱则惘。

【参考答案】人要学会远离喧哗,懂得静心,心乱了就会迷惘,这于我们的人生无益,甚至让我们的人生如同那株被烟火熏扰而枯死的柠檬树一般枯死。上个五一假期,老师叮嘱我们节后有测验,要在假期中静心复习,而我却在假期与朋友到处循着热闹去放松自己,临近开学才手忙脚乱地复习,最终成绩一落千丈。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只有静心,才能坚定目标前行。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5.句式角度。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散句的运用。

(1)长句,叙述清楚完整,给人以较深的印象;短句,简洁凝练,增强句子气势,形成画面感;长短句搭配,使整段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

(2)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形式整齐,气势贯通,音韵和谐,节奏明快,意义鲜明;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结合)参差错落,富于变化,生动感人;整散句结合,使得句式富于变化、生动活泼,句式整齐中见变化、语气中有舒缓,整散相间使文章语势激荡而又意味绵长。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例:【2023年深圳市福田区中考模拟】《把春天吃进嘴里》:

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赏析下列句子。

山中时有云雾缭绕,清风拂面,所见皆为自然,所闻皆为芬芳,所听皆为天籁。(关注句式〕

【参考答案】句式结构整齐(或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用三组“所…皆为…”描写作者的见闻感受(1分),表达作者对故乡春天美景的沉醉和赞美。(1分)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例:【2023年浙江金华中考】《瓜子和灯花》:

散文的语言独特而有味。请从下列三句话中任选一句,按要求赏析。

黄昏,人静,灯下,摇篮里的孩子甜甜睡着……(从句式的角度赏析)

【参考答案】“黄昏”“人静”“灯下”是三个短句,“摇篮里的孩子甜甜睡着”是一个长句,连续三个短句,加一个长句,错落有致,富有韵味,同时“黄昏”“灯下”这两个短句是环境描写,渲染了黄昏下的静谧,“人静”“摇篮里的孩子甜甜睡着”是事件,可以看出爸爸妈妈看着小宝贝睡觉,感受到一家人的和谐与温馨。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例:【2023年山东威海中考】《锻打》:

“一层一层的火花,溅起来,溅起来,溅成了流星雨,好不璀璨夺目!流星雨装饰着他,他何其美丽!”

请从句式和修辞的角度分析该句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

①运用短句,铿锵有力,突出火花迸溅的节奏感(韵律美)。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火花的璀璨。

③运用反复的手法,突出强调白描打铁场景带给作者的震撼。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3)倒装句角度。原句使用了倒装句,起强调、突出作用。强调了……(前置或后置的部分)原句能更好地承接上文写……,同时引领下文写……/与下文写……衔接照应得更加紧密,改句为普通的常式句,比较平淡。

如鲁迅《故乡》中“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把定语“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置于宾语“新的生活”的中心词”生活”之后,是为了强调突出,表现出“我”不满现实,寄希望于将来,并敢于执着地踏出一条新路的信念和勇气。如果按一般的顺序说成“他们应该有为我们所末经生活过的新的生活”,则句子冗长,语气平淡,表现力就不强了。

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再如朱自清《春》(部编版七上):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这是一个倒装句,属于定语后置句,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放在句末,主要是为了强调春草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破土而出:“嫩嫩的”突出小草质地柔嫩的程度,“绿绿的”突出小草的颜色和绿的程度。传达出作者的喜爱、怜惜之情,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技巧解密

考点05:理解词语含义

例:【2021年湖南张家界中考】《父亲的车》:

下列两个句子,填在文章最后一段的横线处作为全文结尾句,你认为哪一句更精妙?说说你的理由。

句一:他手握车把,牢牢地,稳稳地。

句二:他牢牢地稳稳地手握车把。

【参考答案】句一更精妙。句一把“牢牢地”“稳稳地”放在“他手握车把”后面,单独成句,更能强调父亲内心的坚定与满足、生活的淡定和从容(更强调父亲生活乐观、从容),意味深长,更适合作为文章结尾。

句二“他牢牢地稳稳地手握车把”这个语句,语意未尽,似乎话末说完,不适合作为文章结尾。

技巧解密

考点05:理解词语含义

(4)双重否定句角度。肯定的意味更加浓烈。这些句式比陈述句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例: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中“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无时”与“无刻”并列使用,与后面的“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所有的时间”都会发生谓语部分所陈述的事情,加强了肯定语气,强调了作者那种强烈的思乡之情。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5)名词或动词罗列角度。

名词罗列,形成多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如一个特写的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动词罗列,单词成句,富有节奏感,语言铿锵有力,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表达效果,深化中心。

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如聂华苓《亲爱的爸爸妈妈》开头:“凄风。苦雨。天昏。地暗。”用四个独词句加重天气给人的凝重感,衬托人物凭吊遇难者的沉痛心情和感受,也再现纳粹屠杀无辜人民的悲惨场景。

再如刘成章《安塞腰鼓》连用“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七个音节高昂、发音响亮的动词,语言铿锵,节奏紧凑,气势强劲,令人仿佛置身于沸腾的群舞中,应接不暇,将安塞腰鼓舞的刚健和迅疾表现得酣畅淋漓,与全文激越奔放的思想内容谐调一致。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例:【2023年广东深圳中考模拟】《鼓神》:

这篇散文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你细读本文,品析下列句子。

轰鸣!呼啸!冲突!纠缠!齐整!狂乱!

【参考答案】单词成句,极力铺排渲染,表现了鼓神打鼓时的气势磅礴,表现了作者对鼓神高超技艺的震撼与赞叹之情。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6.叠词句角度。这个句子运用叠词,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或事物)的……状态,突出……感情色彩,增强节奏感和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一唱三叹的美感。

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中用“水灵灵”写出了水面波动的情景,用“蓝晶晶”恰当表现了湖水蓝得发亮的特点,使湖水显得更娇美可爱,又运用“绿茵茵”“黄灿灿”突出了草滩黄绿相间,色彩艳丽,引人注目,而且表现出青海湖畔一片充满蓬勃生机的景象。

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例:【2007年山西临汾中考】《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第⑦段“父亲愣愣地站着,……缓缓地把那张钱捡起来,揣在怀里”。请说说加点词的语言表现力。

【参考答案】“愣愣”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受辱后惊呆而生气的神情。“缓缓”生动地写出了父亲气愤又无可奈何的动作。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例:【2018浙江杭州中考】《老木匠桑伯》:

品味下面句子,分析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

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和,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

【参考答案】①使用叠词和整齐的句式,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表现桑伯高超的雕花技艺。

②使用比喻、对比和排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桑伯雕花动作的娴熟和游刃有余。

③使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渗”,形象地表现了桑伯雕花时专注投入的状态。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7.语体色彩角度。①口语:诙谐幽默、朴素自然、生动活泼,充满乡土气息,给人平易近人、亲切的感觉。②书面语:较为正式,严谨周密,更有说服力。

如老舍《骆驼祥子》中对刘四爷的一段介绍文字:

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

运用了口语方言(北京方言,或“有京味儿”“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例如“土混混”“耍骨头”“紧一把儿”“松一步儿”“迷迷糊糊”等;质朴(自然、通俗),形象(活泼、生动)。

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例:【2021年广西中考】《路亭》:

按要求赏析。

(1)吹一阵凉风,扯一阵闲话;再闲闲地抽一筒旱烟,让生命获得片时的苏息,好再鼓起勇气,继续上路。(赏析加点词)

【参考答案】两个动词,极富口语化,形象地写出身心疲惫的路人在路亭歇息的情景,体现了路亭给人们带来的温煦的抚慰。技巧解密

考点05:理解词语含义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如朱自清《春》(部编版七上):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结尾这三段文字用三个比喻分别突出了春天景象的新、美、力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春的企盼和眷恋,表达了在春天里奋发向上、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进取的精神。作者用三个形象化的比喻,渐次排比,讴歌春天,使作品气势迭起,也使整幅春景图更加丰润。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例:【2019年湖南衡阳中考】《转身》:

文中第四段划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

【答案】本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河水比作明镜和绸缎,流水声比作母亲的呢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秦岭自然风光和美丽动人;为下文小女孩的出场做铺垫;表现了秦岭深处美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漫步秦岭深处时愉悦的心情。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例:【2019年广东广州中考】《书房的窗子》:

本文的语言极具特色。结合上下文,从修辞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雪,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

【解析】本题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用“有风”“有雨”“有雪”领起的四个分句构成排比句,写出了梳竹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梳竹的喜爱。

【答案】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更加细致地写出了北墙外梳竹在不同情况下的情态,各有妙处。同时也使文章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表达了作者对北墙外梳竹的喜爱。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9.标点符号的角度。从标点角度赏析句子主要是指从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的使用方面,品味作品语言的方法。如汪曾祺《昆明的雨》:

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的样子,真叫人怀疑:这东西也能吃?!

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这两个句子问号和叹号连用,好像作者正在品味牛肝菌的美味,突出牛肝菌又滑又嫩、又鲜又香的特点,如话家常却饶有趣味。

第一处的问号和叹号,表示对“干巴菌”能吃的疑惑、惊奇和不可思议;第二处的问号和叹号,表示对“干巴菌”味道鲜美的吃惊、意外和赞扬。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例:【2022年山东济宁中考】《求证》:

结合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简要分析人物心理。

(1)只是……我有个……很冒昧也很唐突的请求,不知楚老师能否支持一下。

(2)我说不出什么了,就给楚老师听一首熟悉的歌吧……

【参考答案】

(1)这里的省略号是犹豫和思考,写出了汪云在提出请求时心里的忐忑不安,因为她不确定对方能否答应。

(2)这里的省略号是沉默,一方面汪云这时候病重己没有多少力气说太多话;另一方面,她验证成功了,是为了向“我”表示感谢,用沉默表示感谢。技巧解密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同一个句子,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赏析。在没有特别提示的情况下,只要找准一个切入点,从某一个角度去赏析即可,有提示,则按照提示的角度赏析。如:

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鲁迅《社戏》

角度一: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航船比作大白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船行的迅速轻快,反映了少年们高兴的心情和高超的船技。

角度二:此句几个老渔父的喝彩就是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老渔父的喝彩,侧面烘托出双喜这伙少年驾船技术的高超。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技巧解密

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鲁彦《听潮》

角度一:抓关键词进行赏析。用“冲”“粘”“润湿”形容潮来时的动作,表现了海潮梦幻般的神奇,轻纱般的柔美。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技巧解密

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鲁彦《听潮》

角度二: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作者运用三个比喻来描摹海潮。“细雨”“朝雾”“暮烟”三个喻体,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是春雨蒙蒙,是晓雾弥漫,还是暮烟霭霭?给人以沾衣欲湿且虚幻迷离的感觉,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潮梦幻般的神奇。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技巧解密

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鲁彦《听潮》

角度三: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作者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角度分别描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形态、气息、动作。以“细雨”“朝雾”“暮烟”形容潮来时的形态,以“腥气”“咸味”形容潮来时的气息。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技巧解密【2000年四川泸州中考】清明的心弦王

①我喜欢北方的初冬,我喜欢初冬到郊外、到公园去游玩。

②地上的落叶还没有扫尽,枝上的树叶还没有落完,然而,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沉重的与快乐的负担。春天它急着发芽生长,夏天它急着去获取太阳的能量,而秋天,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果实是大地的骄傲、大树的安慰,却又何尝没有把大树压得直不起腰来呢?

③现在它宁静了,剩下的几片叶子,什么时候落下,什么时候飞去,什么时候变化成泥?随它们去。也许,它们能保留在整个的冬天,待到来年春季,归来的呢喃的燕子会衔去这经年的枯叶,去做巢。而刚出蛋壳的小雏燕呢,它们不会理会枯叶的琐碎,它们只知道春天。真题解析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④湖水或者池水或者河水,凌晨时分也许会结一层薄冰,薄冰上有腾腾的雾气,雾气倒显得暖烘烘呢。然而,太阳出来了。有哪一个太阳比初冬的太阳更亲切、更妩媚、更体贴呢?雾气消散了,薄冰消融了,初冬的水面比秋水还要明澈悠远,不再有游艇扰乱这平静的水面了,也不再有那么多内行的与二把刀的垂钓下钩者的贪婪。连鱼也变得温和秀气了,它们沉静地栖息在水的深处。

⑤地阔而又天高。所有的庄稼地都腾出来了。大地吐出一口气,迎接自己的修整,迎接寒潮的删节。当然,还有瑟缩的冬麦,农民正在浇过冬的“冻水”,水与铁锨戏弄着太阳。场上的粮食油料早已拉运完毕,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在整理谷草。初冬,农民也变得从容。什么适时播种呀,龙口夺粮呀,颗粒归仓呀,那属于昨天,也属于明天。今天呢,只见个个笑脸,户户紫烟,炕头已经烧热,穿开裆裤的小孩子却宁愿呆在家门外边。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⑥这时候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游人与过客已经不那么拥挤。大地、花木、池塘和亭台也显得悠闲,她们已经没有义务为游人竭尽全力地显示她们的千姿百态。当她们完全放松了以后,也许会更朴素动人。而这时候的造访者,才是真正的知音。连冷食店里的啤酒与雪糕也不再被人排队争购,结束了她们大红大紫的俗气,庄重而又安然。

⑦到郊外、公园、到田野去吧,野鸽子在天空中飞旋,野兔在草窠里奔跑。和它们一起告别盛夏和金秋,告别那喧闹的温暖,去迎接漫天晶莹的白雪,迎接那盏盏冰灯,迎接房间里跳动的炉火,和火边的沉思絮语,迎接新年,迎接新的宏图大略,迎接古老的农历新年,二踢脚冲上青天,还有一种花炮叫做滴溜,点起来它就在地上滴溜滴溜乱转。

⑧初冬,拨响了那甜蜜而又清明的弦,我真喜欢。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1.第②段中作者说“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沉重的与快乐的负担”,“沉重的负担”是指______________,“快乐的负担”"是指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抓住关键句分析理解,简洁准确表述。从第②段“而秋天,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果实是大地的骄傲、大树的安慰,却又何尝没有把大树压得直不起腰来呢?”可知,“沉重的负担”是指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快乐的负担”是累累的果实是大树的骄傲、是大树的安慰。

【答案】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累累的果实是大树的“安慰”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2.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当然,还有瑟缩的冬麦,农民正在浇过冬的“冻水”,水与铁锨戏弄着太阳。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从修辞、句式、表现内容、表达情感、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考虑,简洁准确表述。画线句中“瑟缩”“戏弄”等词赋予了冬麦、水、铁锨以人的情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初冬郊外田野农人冬灌的场景,突出初冬田野的特有景色,富有画面感和动态美。

【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瑟缩”“戏弄”等词赋予了冬麦、水、铁锨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和谐美丽的农人冬灌画面,突出了初冬农民的悠闲。

考点06:赏析重要句子

✱3.文章第⑦段一连用了六个“迎接”,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语的语境义,联系作品内容和作者感情分析词语表达效果。“迎接”是指走向前接待,比喻作好准备,等候某一情况的发生或时节的到来。第⑦段一连用了六个“迎接”,运用排比,展现了众多美好的事物,体现着作者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憧憬,流露出浓烈的生活气息和兴奋之意,抒发了作者对北方冬季的喜爱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