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_第1页
2024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_第2页
2024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_第3页
2024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_第4页
2024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平顶山市中招学科第二次调研试卷九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南京博物馆收藏的殷墟甲骨文残片共有3000余片,经古文字专家辨认考证,上面所记载的商王世系与《史记·殷本纪》中的关于历代商王的记载基本一致。这表明()A.文物能揭示历史的真相 B.文献的价值高于出土文物C.商王世系研究存在争议 D.文物可以和文献相互印证2.《道德经》记载:“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下列与材料体现的思想一致的是()A.南辕北辙 B.祸福相依 C.唇亡齿寒 D.朝秦暮楚3.下图为汉景帝阳陵出土的塑衣式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膝着地)坐拱手陶俑,其面部神态显得平和而从容。该陶俑折射出当时的统治政策是()A.严刑峻法 B.休养生息 C.尊崇儒术 D.重文轻武4.科举制推行后,隋炀帝又下诏要求诸郡不分民族、出身和地位,按照“学业、体魄、勤奋、正直”四个标准推荐人才参加科举考试。该举措()A.沿袭了前朝的选官方式 B.加速了南北文化的交流C.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推动了监察体制的完善5.澶渊之盟后,宋辽在边境地区设立了五个榷场(宋境内四个,辽境内一个)。北宋可以“以我不急,易彼所珍”,辽国则“请以羸老之羊及皮毛,岁易南中绢,彼此利之”。榷场的设立()A.密切了宋辽经济联系 B.制约了北宋经济发展C.结束了宋辽对峙局面 D.增强了辽国军事实力6.元朝在河南、陕西、四川等地设置行省,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并由宜政院直接统辖,在西域地区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军政事务。这表明元朝()A.民族关系平等团结 B.专制主义达到顶峰C.边疆地区实行自治 D.地方治理因地制宜7.《海外华人》记载了郑和对明仁宗的进谏:“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据此推断郑和()A.积极拓展对外贸易 B.具有海权思想和忧患意识C.遵循天朝上国理念 D.洞察东南沿海地区的危机8.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新剧种“皮黄戏”后被称为“京剧”。材料说明京剧()A.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B.题材广泛,表演形象C.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D.贴近百姓,源于生活9.1895—1900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达到五亿二千万元,比1894年之前五十年的总和还多三十倍;外资新办工厂达933家,为之前几十年总和的九倍。以上变化说明()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日益加剧 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列强完全掌控中国经济命脉 D.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10.从“自强求富”到“变法维新”,再由“民主共和”至“德先生”与“赛先生”,展现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该过程中一以贯之的主题是()A.否定儒家的正统思想 B.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C.寻求国家独立与富强 D.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11.九(1)班同学在进行项目化学习时,收集到下列刊物。这些刊物的创办()《劳动界》 《劳动音》 《劳动者》A.标志着工人运动进入高潮 B.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C.促进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D.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2.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暑期研学活动中,先后参观了秋收起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和古田会议旧址。该小组的研学主题可能是()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国民革命运动C.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D.工农武装割据13.下图为1953年中国高等学校招考专业分类情况统计图。由图可知,当时中国高等教育()A.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B.服务国家经济发展需要C.践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D.彰显社会主义建设成就14.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并成功对接我国空间站,标志着我国突破并掌握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空间站组装建造等关键技术。这可以说明我国()A.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B.经济发展速度加快C.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D.综合国力显著提升15.有学者指出,亚历山大在对外征服的过程中对当地文化表现出相当大的尊重,东方人也愿意接纳征服者带来的部分外来习俗。该学者意在强调亚历山大东征()A.受到东方各国人民的欢迎 B.维护了帝国的长治久安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D.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16.下图所示的装置出自中世纪阿拉伯发明家加扎利的《精巧机械装置的知识之书》。该装置上的大象让人想到印度和非洲,龙让人想到中国,不死鸟让人想到古埃及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A.科技成就领先 B.疆域非常辽阔C.文化多元融合 D.沟通亚欧文明17.有学者认为,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没有它也不可能出现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该观点肯定新航路的开辟()A.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B.使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C.加速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18.明治政府在地税改革过程中,设立了许多新税种,如地方税、户头税、酱油税等,农民不堪重负,纷纷破产,一部分流入城市。这些措施客观上()A.阻碍了经济结构调整 B.导致幕府统治动摇C.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 D.刺激日本对外扩张19.下表是小平同学搜集的二战后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就业人口统计表。该表可以用来说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部门年份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农业1950年12.2%23.2%50.7%1990年2.8%5.1%7.2%工业1950年34.7%42.2%22.2%1990年25.8%40.5%33.6%服务业1950年48.9%32.4%26.6%1990年71.4%54.4%59.2%A.经济发展迅速 B.贫富分化加剧C.社会矛盾尖锐 D.产业结构调整20.伴随数字制造、智能制造等新型产业的出现,劳动者从生产流程的束缚中获得了解放,社会生产过程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这表明新一轮的科技革命()A.助推劳动者劳作方式的转变 B.可以实现劳动者的全面解放C.使工厂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 D.推动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朝实行两税法,征税时以资产而不是以人口为依据。白居易在杭州主持兴修农田水利工程时,优先雇用贫苦人家。明代林希元在《荒政丛言》中主张把民户按贫富程度分为六等,极富之家要扶助极贫之家,次富之家要扶助次贫之家。清代曹雪芹将扎风筝的手艺传开使老幼病残皆可自食其力。——摘编自高永建《中国历代社会救济政策之研究》材料二 16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欧洲饥荒频发。英国于17世纪率先走出饥荒,这与当时的平抑谷价、打击投机商等社会政策密不可分。《济贫法》规定:为老弱病残者发放津贴,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到一定年龄去作学徒。英国从16世纪中叶开始推广轮作制等新技术,使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增长。——摘编自向荣《历史的延续与变迁》(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扶贫的措施。(3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17世纪英国率先走出饥荒的原因。(2分)(3)综上所述,指出中外解决贫困问题的做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1分)2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科学和民主给陈独秀(1915年归国)、蔡元培(1916年归国)、胡适(1917年归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也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五四”后青年学生热烈追求新思想,探讨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法,提出各种各样的改造中国的方案。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许多人开始改变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旧观念、旧思想,社会上出现了一个介绍和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是如何充当“发酵剂”的。(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后中国青年学生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转变的原因。(4分)23.(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国务院于1994年在江苏镇江、江西九江实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初步确立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制度框架。1996年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56个城市。此后,我国逐步建立起城镇职工、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并最终覆盖全体公民。——摘编自仇雨临《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发展四十年:进程、经验与展望》材料二 2003年以后,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的改善速度明显提高。婴儿死亡率从2003年的30%下降至2018年的10%。期间,人均预期寿命的年均增长速度也从0.17岁提高至0.45岁。2001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支出比例只有15.9%,个人支出比例高达60%。2013年,政府支出比例上升至30.1%,个人支出比例下降至3.9%。——摘编自雷晓燕《中国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回顾与展望》(1)根据材料一,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特点。(3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作用。(3分)24.(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世界近代史上,英国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典型性:最早建立君主立宪制,最早实行资产阶级议会制等。这些制度有效保证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并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效仿。——摘编自阎照祥《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发展的渐进性和多元性》材料二 美国通过革命和协商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主政体——总统制。与英国相比,美国不仅根除了“君主”“王权”的存在土壤,开启了国家元首的选举模式,而且还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摘编自孙瑛辉《论民主的多样性及其科学把握》(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影响。(2分)(2)材料二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民主“新”在何处。(3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我国国情,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1分)25.(6分)阅读下面表格,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世界现代史相关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地区国家主要事件亚洲印度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洲埃及华夫脱运动,迫使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拉丁美洲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DBBCA 6-10 DBAAC 11-15 BDBDC 16-20CACDA二、非选择题21.(6分)(1)措施:改革税制,减轻贫困户的负担;帮助贫困户就业,增加收入;富户帮扶贫困户;帮贫困户提升技能。(3分,任答三点即可)(2)原因: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颁布救助弱势群体的法令;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2分,任答两点即可)(3)启示:政府主导;立法保障;精准扶贫(提高扶贫的针对性);大力发展经济;依靠科技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22.(6分)(1)陈独秀等人发起新文化运动,传播民主、科学思想,倡导白话文,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2分)(2)转变:从走资本主义道路转到介绍和宣传社会主义。(2分)原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带来的伟大思想启蒙等。(2分,任答两点即可)23.(6分)(1)特点:政府主导;逐步推进;服务人民;覆盖面广。(3分,任三点即可)(2)作用:有利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了人民的医疗费用负担;保障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