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_第1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_第2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_第3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_第4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1/44一古代中国农业经济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2/44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情境导入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紧农业当代化建设若干意见》印发,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聚焦三农问题,显示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村、农业和农民连续而高度重视。当代农民在党和政府政策关心下,正逐步走向小康富裕之路。相较于当代,古代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又是一个怎样发展情况呢?3/44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标导航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学习导航1.掌握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演变过程,知道几个主要农业工具和主要水利工程。2.掌握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组成,认识土地吞并现象根源和危害。3.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培养珍惜土地意识和关注农民情怀。4/44一、“神农”传说1.农业起源(1)早在七八千年前_____________流域和长江流域就形成了规模性____________经济。(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__________国家之一。黄河农耕水稻5/442.神农氏传说(1)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___________,教诲民众耕作。(2)实证:许多______________时代遗存,反应了当初先民们进行农耕创造实践。3.地位和影响(1)地位:农耕作为最基本______________,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和生活。(2)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是中国古代重大文明成就____________。耒耜新石器经济形式基础6/44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1.历程阶段时间表现刀耕火种原始社会、商周时期人们利用“火耕”伎俩拓荒营田铁犁牛耕春秋战国_____________耕作方式形成铁犁牛耕7/44阶段时间表现铁犁牛耕汉代牛耕逐步普及全国,__________农具数量大大超出前代;出现播种工具____________;东汉,一些地方出现了较轻便_____________唐代出现结构更为完备_____________铁制耧车一牛挽犁曲辕犁8/442.影响(1)农业耕作技术改进,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步提升,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发展。(2)中国传统农业长久以来以小农户_____________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深入革命性发展。三、贫者无立锥之地1.土地制度演变(1)商周时期:实施____________,土地归国王全部。(2)封建社会①主要土地制度为封建地主土地全部制和小农土地全部制。②在北魏至唐前期曾实施___________,但最终遭到破坏。个体经营井田制均田制9/442.土地吞并现象(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2)表现:贵族、官僚及豪强占有大量土地,土地____________,大批农民破产。(3)影响:地权和_____________分离,造成农耕生产秩序严重破坏。疯狂土地吞并,使得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高度集中劳动者10/44四、沉重赋税和力役1.赋税(1)目标:征收赋税是古代国家剥削农业生产者,为政府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障主要伎俩。(2)内容:名目繁多,田亩税和_____________是主要形式。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杂税以及各种附加税和暂时性征收。(3)意义:农户缴纳赋税,是专制王朝_____________主要起源。人头税财政收入11/442.徭役(1)定义:古代王朝强制民众负担_____________。(2)内容:修建大型土木工程,包含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国防工程、城市建设工程等公共工程,也包含为满足统治者奢侈消费需要而组织宫室工程、陵墓工程等。(3)影响①劳动者服事徭役,使许多大型土木工程得以成功营造。②历代各种繁重杂役,经常令农民无法忍受。无偿劳动12/443.对古代赋税和徭役认识(1)沉重_________往往使农民破产失去土地;过分征发徭役,又使大批农耕劳动者被迫长久离开土地。(2)造成正常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由此引发社会动荡,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直接原因。赋税13/44五、大禹和他继承人1.水利工程建设(1)听说大禹既平息了洪水危害,又发展了以________为主水利建设。(2)战国时期,__________主持都江堰工程和郑国主持_____________工程,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典范。(3)汉代关中农民创造了一个“__________”;东汉王景治理黄河非常成功。浇灌李冰郑国渠井渠14/442.浇灌工具(1)隋唐五代时期,北方已经使用_____________作为提水浇灌工具。(2)在长江流域,还创造了_____________以引低处水浇灌高处农田。(3)宋代_____________巧妙地利用水力为动力,将浇灌用水提升到高田。(4)明清时期还出现了风力水车。立井水车高转筒车水转翻车15/4416/4417/44[知识延伸]西汉创造了播种工具耧车。耧车是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专用播种机,一次可播三行。一人一牛,“日种一顷”,效率提升十几倍。耧车是近代条播机雏形。[思维启迪1]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观察以下剪纸,它们形象地反应了怎样社会经济形态?产生原因有哪些?18/44提醒:社会经济形态:_____________小农经济。产生原因: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和____________出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以家庭为单位个体农业经营模式应运而生,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基本生产方式。男耕女织牛耕19/44[思维启迪2]下列图中社会现象出现有何重大影响?提醒:井田制瓦解引发了三大改变:土地全部制关系改变(国有变____________);阶级关系改变(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被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取代);分配方式改变(由交纳贡赋到交纳地租)。私有20/44[尤其提醒]均田制是政府把掌握无主土地或荒地分给农民,其目标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维护统治,并不否定或改变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社会现实。均田制并不触动封建土地全部制。[思维拓展]禹被尊称为“大禹”,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心目中英雄。这是因为禹是治水英雄,他率领人民战胜洪水,又发展了以浇灌为主水利建设,为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1/44耕作技术演进史料一荆、扬南有桂林之饶,内有江、湖之利,左陵阳之金,右蜀、汉之材,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饶财。

——《盐铁论》史料二春秋战国时期铁器22/44[探究问题](1)史料一反应了怎样一个经济形态?有何影响?(2)史料二反应了怎样经济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对当初社会经济产生影响。提醒:(1)经济形态:原始农业“刀耕火种”耕作方式。影响:在这种经济形态下,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生活十分艰辛;这种耕作方式也严重破坏环境。(2)现象:反应了铁农具使用。影响: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男耕女织小农经济产生。23/44影响小农经济发展原因史料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对象,为了确保赋税、徭役供给,封建国家从来关注这一阶层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勉励垦荒等政策,主动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经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24/44[探究问题](1)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何实施扶植小农经济政策?(2)小农经济在中国古代长久存在原因有哪些?提醒:(1)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赋税主要起源,农民是封建国家主要兵源,小农经济发展情况直接关乎封建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危。(2)农民含有较高生产主动性;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政策,重视小农经济发展;中国古代不停地改朝换代使得小农经济出现“生死轮回”。25/44一、小农经济产生条件、特点及评价1.产生条件(1)生产工具:铁农具出现和牛耕逐步推广。(2)生产关系:封建土地私有制确实立。(3)农民本身:拥有一定生产资料,生产主动性提升。(4)政府扶持: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持小农经济。26/442.特点(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分散性)。(2)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3)生产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封闭性)。3.评价(1)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经济基础。27/4428/44C29/44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判断能力,考点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解答本题关键是结合战国时期相关史实分析问题。战国时期农民,拥有一定土地,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在有限土地上,农民会努力改进耕作技术,以提升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作物产量。农业收益增加,会深入刺激农民生产主动性,从而促进以家庭为单位个体小农经济形成,故C项正确;畜力与铁制农具使用是农业收益增加原因之一,故排除A项;农业发展为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提供了条件,B项说法错误,排除;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大土地所有者经过各种形式尤其是土地吞并,来不停扩大地产,故排除D项。30/442.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表现在极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关键原因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佛教广泛传输B31/4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利用所学知识处理问题能力,考点是古代中国农业生产中牛耕技术。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铁犁牛耕逐步成为古代中国主要耕作方式,再加之小农经济在古代中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故“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愚民政策和佛教广泛传输均与“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无关,故A、C、D三项错误。32/4433/4434/44B35/4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能力,考点是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方式。图片反应了种植经济作物、筒车应用于农业浇灌、铁犁牛耕耕作方式。综合信息可知包含耕作技术、生产技术、浇灌工具,有利于提升单位面积产量,应属于精耕细作方式继续沿用,故B项正确;A、C、D项不够全方面,故排除。36/44B37/4438/44一、学习思索1.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神农”为何有特殊地位?(教材P4)提醒:(1)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2)中国古代重大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基础之上。39/4440/4441/44提醒:首先,历史研究方法应该是多样,阶级分析方法只是其中比较主要一个,除此以外,历史调查方法、历史比较法等方法也非常主要。其次,中国社会长久停滞不前原因是多方面:①中国自然经济延续时间达两千多年;②中国古代战乱频繁;③每个王朝中后期都会出现大规模土地吞并;④统治者实施了一套重农抑商政策;⑤统治者对思想和政治控制极其严厉等。3.战国时期,有西门豹开发水利故事。你知道这一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吗?(教材P9)提醒:发生在邺县(今河北临漳)。42/44二、自我测评(教材P9)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主要特征是什么?提醒:(1)在原始阶段经历了“刀耕火种”落后耕作方式。(2)中国古代传统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个体经营。长久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进步。(3)赋税和徭役繁重,使大批农民被迫长久离开土地,造成经济生活秩序遭到破坏。(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乱不断发生。(5)历朝历代水利兴修一定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