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武侯区六校联考2024届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成都武侯区六校联考2024届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成都武侯区六校联考2024届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成都武侯区六校联考2024届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成都武侯区六校联考2024届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成都武侯区六校联考2024届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都是自由平等的。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上述法律条款选自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共产党宣言》2.近代帝国主义国家曾迫使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将中国完全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A.刺激了社会消费 B.缓和了社会矛盾C.改善了劳资关系 D.美化了政府形象4.1957年我国生产钢535万吨,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农业为2.5%,工业为18%(其中轻工业3.9%,重工业4.2%)。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大跃迸”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5.西汉时两次出使西域,开“丝绸之路”先河的人物是()A.汉武帝 B.班超 C.张骞 D.甘英6.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我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以下关于我国全方位外交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注重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②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③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④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④7.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选项中,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甘地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促进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B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理论C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申请向苏联移民的数量剧增美国经济大萧条,苏联计划经济成效显著D苏联红军攻克柏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取得胜利A.AB.BC.CD.D8.“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丑莫大焉……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秦孝公)且尊官,与之分土。”材料表明()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 B.秦国废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C.秦国以军功为依据加官赐爵 D.秦孝公求贤以实现国富民强9.第一次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的事件是A.巴黎公社的成立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10.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报纸。1876年通车的“淞沪铁路”是由英商怡和洋行在未经中国当局同意下私自修筑的,侵犯了国家主权,《申报》受出资者影响,倾向英商立场,仅一味强调铁路在物质和经济等方面是对中国“大有益之事”。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A.清政府抵制西方先进技术B.铁路促进商品流通C.《申报》是为英国服务的D.《申报》有受英国资本影响的狭隘之处11.“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一首不朽的民族战歌,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而奋斗。这首歌创作于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2.下表反映了1999—2014年澳门本地人均生产总值(单位:澳门元)变化情况。据此可以说明年份1999年2003年2008年2014年人均生产总值(单位澳门元)117620142854307917713514A.澳门回归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B.改革开放促进了澳门本地经济发展C.世界各国可借鉴“一国两制”的方案D.“一国两制”有利于澳门经济的发展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创立了逻辑学等新学科一一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一一文艺复兴的先驱一一发明了现代炸药的瑞典化学家一一《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作者——14.列举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期间的领导人及颁布的法律文件15.写出二战期间,粉碎德军和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权宣言》的理想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第二子目《人权宣言》的理想中的内容:“《人权宣言》主要内容有17条。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被剥夺。”可知,这些内容体现了《人权宣言》的核心思想,故选B。考点:《人权宣言》的理想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人权宣言》的理想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人权宣言》的时间、内容和意义。2、D【解析】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故选D。3、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注重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利益,建立福利国家,缓和了社会矛盾,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4、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1957年我国生产钢535万吨,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农业为2.5%,工业为18%(其中轻工业3.9%,重工业4.2%)”,由此判断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的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1957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所以材料中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是1952年;选项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1956年;选项D“大跃迸”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是1958年;所以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5、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汉武帝为了联络西域的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招募使者出使西域,渴望建功立业的张骞毅然应募,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十余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诸国。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打开了中西方交往的大门,开辟了丝绸之路。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6、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我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我国注重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①②③④表述符合中国外交新情况。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7、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1932年,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全面加速,开始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1933-1937年,苏联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世界工业强国;1929年至1933年之间发源于美国,并后来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因此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申请向苏联移民的数量剧增;是因为美国经济大萧条,苏联计划经济成效显著。选项C符合题意;甘地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生在印度,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不符;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苏联红军攻克柏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取得胜利。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8、D【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材料意思是晋国夺走了我秦国祖先占有的河西之地,诸侯国鄙视我秦国,是我秦国的耻辱。宾客中要是有能够为秦国献计使秦国强大的,我愿意授予他官职,赐予他土地。秦孝公的出现证明这是战国七雄时期,而不是春秋时期,A不符合题意。本题与土地所有制没有关系,B不符合题意。本题并不是指的是立军功,而是表现秦孝公为了使国家强大,求贤如渴的心态,所以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9、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次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的是十月革命,故选C。B项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A项是巴黎公社,是第一次伟大的实践;C项不是第一次将社会主义变为现实。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10、D【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1876年通车的“淞沪铁路”是由英商怡和洋行在未经中国当局同意下私自修筑的,侵犯了国家主权,因此题干不是说明清政府抵制西方先进技术,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的主旨不是说明铁路的作用,而是外国在华修建铁路破坏中国主权,故B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申报》受出资者影响,倾向英商立场”,可见《申报》有受英国资本影响的狭隘之处,但不表示《申报》是为英国服务的,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1、C【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它旋律激昂,饱含强烈的爱国情感,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艰巨的民族复兴任务,需要不断振奋民族精神,它警示我们勿忘国耻,居安思危,激励我们为祖国崛起而奋斗。它的作词者是田汉、作曲者是聂耳。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不断侵华,中国人民正在抗日,在中国大地上传唱着《义勇军进行曲》歌曲。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2、D【解析】

A.材料反映了澳门回归后的1999-2014年人均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A项所述无法体现,故A项不符合题意;B.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但题干显示只是1999年-2014年澳门回归后的生产总值增长的情况,此前增长情况无法体现,故B项不符合题意;C.依据题干信息可得出,世界各地可借鉴“一国两制”的方案与题干无关,故C项不符合题意;D.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澳门于1999年回归,从图表可以看出自2003年以来澳门经济一直呈上升发展趋势,由此说明“一国两制”有利于澳门经济的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亚里士多德(2)哥伦布(3)但丁(4)诺贝尔(5)牛顿【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创立了逻辑学等新学科一一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博物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最早论证地球是球形的人。因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一一哥伦布。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认为自己到达了亚洲的印度,所以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实际上哥伦布发现了一个原来不被欧洲人所知的新大陆。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先驱一一但丁。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的一位诗人。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明了现代炸药的瑞典化学家一一诺贝尔。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他又研制成无烟炸药。诺贝尔的发明在军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作者是牛顿。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牛顿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对后来人类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14、独立战争领导人:华盛顿文件:《独立宣言》南北战争领导人:林肯文件:《宅地法》或《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华盛顿,独立战争期间,1776年7月4日,颁布《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南北战争的领导人是林肯,美国内战中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