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草菇番茄轮作栽培 技术规程_第1页
设施草菇番茄轮作栽培 技术规程_第2页
设施草菇番茄轮作栽培 技术规程_第3页
设施草菇番茄轮作栽培 技术规程_第4页
设施草菇番茄轮作栽培 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设施草菇番茄轮作栽培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设施草菇和番茄的产地环境、轮作茬口安排、草菇轻简化栽培、换茬期处理、秋冬茬番茄栽培以及生产记录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日光温室或越冬大拱棚进行草菇与番茄的轮作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GB/T23599草菇菌种NY/T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DB37/T1961番茄穴盘嫁接育苗技术规程DB34/T2021食用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栽培设施栽培设施是指日光温室或越冬大拱棚。3.2轮作栽培轮作栽培是指利用日光温室或越冬大拱棚,选用整玉米芯在夏季种植一季草菇,菌渣经发酵处理后还田,再种植秋冬茬番茄的一种栽培模式。4茬口安排4.1草菇上料前10d~12d处理玉米芯和鸡粪,6月上旬至7月中旬均可上料播种,播种至采收结束约40d。菌渣经发酵处理后还田。24.2番茄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12月至次年3月采收。5产地环境5.1栽培设施日光温室或越冬大拱棚,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5.2棚体消杀处理每667m2棚用鸡粪10m3~12m3,经闷堆后均匀撒入棚内,扣膜密封高温晒棚7d。上料前2d~3d,增施80kg~100kg的碳酸氢铵,犁翻2遍,棚内大水漫灌,料进棚前用菊酯类杀虫剂和阿维菌素进行一次全面杀虫杀螨处理。6草菇轻简化栽培6.1栽培工艺流程菇房消毒→培养料浸泡→上料→铺料→播种→覆土→发菌→催蕾→出菇管理→采收及采后处理→转潮管理→出菇管理→采收6.2栽培原料及配方6.2.1栽培原料新鲜干燥无霉变的玉米芯、腐熟鸡粪、生石灰和碳酸氢铵。应符合NY/T1935的规定。6.2.2配方每667m2棚用料:玉米芯4000kg~5000kg、鸡粪10m3~12m3、生石灰1600kg~2000kg、碳酸氢铵80kg~100kg。6.3品种选择与菌种6.3.1品种选择从具有生产经营资质的菌种厂引种,选择发菌出菇及转潮快、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的品种。如福建V35、V38。6.3.2菌种质量要求选择无杂菌、菌龄15d左右、菌丝白或浅黄色,闻之有菌香味的栽培种。应符合GB/T23599的规定。6.4培养料处理在棚外建宽1.5m~2.0m,深1m~1.2m,长度等同于设施棚体的泡料池。铺上塑料布,均匀撒30cm厚的玉米芯,其上撒一层1cm~3cm厚的石灰,之后铺一层玉米芯撒一层石灰,最后在上面压3上重物灌满水,使原料完全浸入水中,石灰用量掌握下层少上层多,石灰要留1/5,以后分次补满水时加入。浸泡7d~10d,至玉米芯掰开后全部发黄为宜。6.5铺料将浸泡好的玉米芯南北向铺入棚内,料宽0.8m,最高处厚度0.2m~0.3m,料面呈龟背形。行间距0.4m~0.5m。6.6播种菌种用量(重量记)为玉米芯干重的12%~15%,其中80%~90%菌种均匀撒播在玉米芯料表面。6.7覆土播种后立刻覆土,厚度2cm~3cm,为方便操作可直接在走道取土。剩余的菌种均匀撒播在覆土面上,盖上薄膜保温保湿。6.8发菌管理密闭大棚,放下保温被,控制料温32℃~35℃,空气相对湿度85%~95%。播种后4d~5d,料温37℃~38℃揭膜通风。料温超过38℃可通过喷水、料面打孔等措施降温。6.9催蕾播种后6~7d,覆土层有菌丝出现,当菌丝长到占覆土面积70%时,进行催蕾管理,通过增加通风量、增强光照、喷出菇水刺激菇蕾形成。6.10出菇管理出菇阶段棚温尽量保持在30℃~32℃,料温要保持在34℃~36℃;空气湿度保持在90%~95%;光照500lx~1000lx。出菇期间禁止向菇床喷水,补水可向畦间走道灌水;为防止草菇缺氧出现“脐状菇”,需根据草菇数量多少和大小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min~60min。6.11采收及采后处理应在菌膜未破裂,外观呈蛋形时采收。采收时一手按住根部覆土部位,一手左右旋转,轻轻摘下。丛生菇大部分适合采收时可连片采摘,切忌拔取。每天采收2次~3次。采收后及时削根整理、分级保鲜或加工处理。6.12转潮管理采菇4d~5d,头潮菇结束后不喷水,覆盖薄膜,调料温33℃~35℃,喷一次水,行间蓄水沟浇1%石灰水,保持设施内空气相对湿度90%~95%,适量通风。一般可采收3~5茬菇。6.13草菇病虫害防控6.13.1防控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6.13.2防控对象及方法——病害:褐腐病、木霉4——虫害:菌蚊、菌蝇、菇螨防治方法按照DB34/T2021的规定执行,药剂防治见附录A。7换茬期处理撤去棚顶的保温被,清扫干净。行间走道蓄水沟注满水,高温闷棚,地表温度50℃以上,草菇菌渣覆膜发酵10d以上。将发酵后的菌渣摊平,深耕40cm,耙平做畦,畦宽70cm、沟宽50cm。8番茄栽培8.1品种选择应选择耐高温、抗低温、耐弱光、抗病(毒)、果形大、耐贮运等的品种。可供选择品种有荷兰金粉、金玉瑞冠、金鹏8号、中杂8号、中研968等。8.2种苗选购8.2.1定植前20d~30d,向有资质的专业化育苗厂定购符合标准的嫁接幼苗。8.2.2壮苗标准日历苗龄20d~30d,生理苗龄3~4片叶,株高10cm~13cm,叶片颜色深绿,叶柄长度适中。根系发达,无徒长现象,无病虫害。应符合DB37/T1961的规定。8.3定植方法及密度选择在温度相对较低的下午或阴天定植。定植前要浇足定植水,定植密度为大行距70cm,小行距50cm,株距35cm,每667m2定植幼苗3200~3500株。栽植7d后浇水5mm。8.4定植后管理8.4.1环境调控8.4.1.1温度管理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进行控温管理。缓苗期:白天25℃~28℃,夜间不低于15℃;开花坐果期:白天20℃~25℃,夜间不低于10℃;结果期:白天22℃~28℃,夜间12℃~17℃。午间温度达到30℃时,可开天窗放风。8.4.1.2湿度管理通过地膜覆盖、滴灌、通风排湿、温度调控等措施,对棚内空气湿度进行控制。缓苗期70%~80%、开花坐果期60%~70%、结果期50%~60%。8.4.1.3光照管理注意保持膜面清洁。保温覆盖物的适宜揭、盖时间,上午以揭开后室内气温无明显下降为准,下午室温降至20℃左右时覆盖。连续阴天时,可于午前揭,午后早盖。久阴乍晴时,不宜全部揭开,以免叶面灼伤。揭开后若植株叶片发生萎蔫,应再覆盖,待植株恢复正常,再间隔揭开。8.4.2肥水管理5因菌渣还田,定植前不再施用底肥。灌水施肥采取前控后促的方法,时间一般选择在晴天的上午进行,灌水之后适当通风,防止湿度过高。低温期保持地表见湿见干,高温期保持地面见湿不见干。浇过缓苗水至第1穗果长至核桃大小时为蹲苗期,一般不进行浇水。第1穗果长至核桃大小时进行第一次追肥。首次收获后,进行第二次追肥。三穗果前每次每667m2冲施番茄专用肥(氮≥25%,钾≥15%,甲壳素含量≥4%)4kg,三穗果后每次每667m2冲施全水溶性氮磷钾(14-6-36)复合肥料5kg,番茄结果高峰期每10d~15d追一次肥。结果高峰期,每次每667m2喷施中量元素水溶肥料(钙≥160g/L,氮160g/L)3次~4次,每次10g。结果后期,以叶面施肥为主,每5d~7d叶面喷施一次1%磷酸二氢钾和0.1%尿素混合液。最后一次追施化肥应在收获前30d进行。也可根据生长发育需要进行水肥一体化管理。8.5植株调整搭架整枝,尼龙绳吊秧。采取单干整枝,每株留5~6穗果,每穗留4~5个果,最上部果穗留2~3片叶摘心,侧枝及时摘除。8.6保花保果在每穗开花2~3朵时,用30mg/kg~40mg/kg的番茄灵液蘸花,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果实膨大、早熟和提高产量。8.7采收12月中旬~12月下旬开始采收。采收时应轻摘轻放,摘时最好不带果蒂。就地销售可在番茄成熟期采摘,需长途运输的可在变色期采摘。8.8番茄病虫害防控8.8.1防控对象——病害: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灰叶斑病、叶霉病——虫害:蚜虫、白粉虱8.8.2防控方法防治方法按GB/T8321.9的规定执行。药剂防治见附录B。9生产档案管理对设施草菇番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