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考试版A4)_第1页
历史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考试版A4)_第2页
历史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考试版A4)_第3页
历史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考试版A4)_第4页
历史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考试版A4)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安徽专用)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期的玉器经历了从早期的个体装饰品向晚期祭祀用品与首领饰物的转变,其大小、形制在晚期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现了大型玉器以及大量随葬的玉器组合。这说明当时A.宗教祭祀主宰生活B.公共权力逐渐集中C.玉器使用逐渐普遍D.手工技术日益提升2.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之法,在各地设置均输官,负责辗转发卖各地的贡物以营利,直属大司农。东汉初盐铁官转属郡国,均输之事废罢;大司农下属仍有平准令,但其职责仅仅是“掌知物价”,已不从事商业经营。东汉初年的这一做法A.体现了统治者让利于民B.造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C.服务于现实政治的需要D.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3.宋朝建立后,统治者限制宗室权势,“有宋一代宗室在朝者少,与唐代名臣多出宗室明显不同”。宋代皇位继承虽生波折,但始终没有酿成大乱。宋代理学家程颐将“无内乱”列为“本朝有超越古今者五事”之首。宋统治者限制宗室旨在A.确保皇帝独尊地位B.稳定文人士大夫阶层C.防止出现分裂割据D.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4.明朝时期,松江府属各县及苏州府属嘉定、太仓、昆山、常熟等县,都成了著名的产棉区,农家多种木棉,专业纺织,棉作的收入成为农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当时的地方志中说:“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表明A.商税收入成为国家重要财源B.传统经济结构逐渐走向解体C.农业发展助推市镇经济繁荣D.农业经济商品化程度的加深5.20世纪初,督办铁路大臣端方与盛宣怀认为铁路关系全国之命脉,川路的收回条件已经颇为优厚,但川省督抚王人文与赵尔丰则以地方商民的利益为立足点,反对劫掠商股,希望通过与民众协商达成共识。这反映了A.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冲突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近代民族意识的萌芽6.1924年,蔡和森在《社会进化史》中提出,“这种宗法的大家庭,简直统御中国有史以来的家族生活……完全是建筑在农业的经济基础上面。”在分析中国的村落集产制情况时,认为遍布各地的“张家村”“李家村”等村落上还残存着原始母权氏族共产社会的痕迹。这一分析A.促使了思想界认清早期社会发展脉络B.消除了对中国社会进化认识上的分歧C.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史学研究的影响D.完善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理论体系7.1938年11月下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确定了“转守为攻、转败为胜”的第二期作战方针,要求各战区“连续发动有限度之攻势与反击,以牵制和消耗敌人。策应敌后方之游击战,加强敌后方之控制与袭扰,化敌后方为前方”。这反映了当时的国民政府A.对于抗战形势估计过于乐观B.根据战场形势变化调整策略C.准备积极实施全面抗战路线D.进一步加强同共产党的合作8.1949年11月,上海市政府规定:所有国营企业的钱一律存入国营银行,不得向私营银行和民营企业贷款;私营工厂不准关门,不仅要照发工人工资,还要尽快缴纳税金。与上述规定直接相关的背景是A.投机商人疯狂囤积居奇B.国民政府大量发行纸币C.工商企业推行公私合营D.中央政府实现财政统一9.下表内容体现了该时期的中国1978—1981年山东省和全国农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表(单位:元)时间山东全国1978年114.56133.571979年159.81160.171980年210.23191.331981年251.62223.441981年相较1978年的增长率119.64%67.28%A.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B.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C.城乡整体差别显著缩小D.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10.下图所示历史事件A.加快了造纸术的西传进程B.传播了阿拉伯数字C.推动亚欧区域文化的发展D.灭亡了西罗马帝国11.1878年10月,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法令,对工人阶级为主体的社会民主党活动进行打压和限制。自19世纪80年代初,则开始介入雇佣工人的风险保障问题,先后通过《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等防止工人陷入赤贫的法律法规。这一转变说明了A.资产阶级调整统治策略B.建立福利国家成为主流C.帝国完成统一实力大增D.德国代议制的成熟完善12.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的法国对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被谋以这样的政策来征服,就是它几乎仅仅是被法国的观念、模式、文化、政治和经济来指导”。然而这种政策也产生了“种瓜得豆”的效应——在殖民者看来,“犯罪曲线”和欧洲教育的曲线同时上升。这表明A.印支社会进步受到殖民政策阻碍B.资本主义制度与殖民地文化冲突加剧C.法国殖民统治方式呈现出多样性D.文化殖民客观上推动殖民地民族觉醒13.1913年,德国军事作家伯恩哈迪在《德国与未来的战争》一书中写道:“在这方面我们必须十分清楚,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那样对付如此多的困难和敌意……我们现在想要获得的东西必须用战争获取。”作者意在A.对德国对外政策表达不满B.表达对德国处境的担忧C.揭示国际关系危机的根源D.极力宣扬军国主义思想14.1958年,美苏两国签署了《美国和苏联在文化、技术和教育方面交流的协议》,美国声称希望美国的文化能够直接到达苏联,使得苏联人民能够从“正面”了解美国的真实情况,接受美国文化。这表明A.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C.冷战格局下美苏交流与对抗并存D.和平与发展成为美苏关系主流15.从1948年到1974年全球衰退开始的25年间,西欧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增长。欧洲人后来把这段时期称为“白银的50年代”和“黄金的60年代”;法国人也有所谓“光辉的30年”的说法;即便落在其他国家后面的英国,它的增长速度也快过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这一良好经济局面的出现,得益于西欧国家A.实行“统制经济体制”B.普遍采用计划经济方式C.全面推行国有化改革D.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16.20世纪60年代,苏联宇航员除获得政府颁发的勋章外,还获得物质奖励,包括家用电器、生活用品、短裤、袜子等。勃列日涅夫的工作日志中也记录“收到一件运动服,轻工制品。”“阿根廷总书记寄来一件毛皮夹克上衣。”这表明,当时的苏联A.调动社会资源保障军工B.民生问题制约社会发展C.国民经济建设停滞不前D.与新兴国家的关系密切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18分)“中华”—“中华民族”。材料一《晋书·桓温传》记有东晋大将桓温的一段话:“自强胡陵暴,中华荡覆,狼狈失据,权幸扬越。”《十六国春秋》记十六国时原西晋旧臣贾坚仕于前燕,(东晋)士子荀羡劝说贾坚说:“‘君父、祖世为晋臣,奈何背本不降?’坚曰:‘晋自弃中华,非吾叛也。民既无主,强则附之。’”贞观时,给事中杜楚客在谈及北方突厥时云:“今令其部落散处河南,逼近中华,久必为患。”《唐律疏议》规定:“造畜蛊毒,所在不容,摈之荒服,绝其根本,故虽妇人,亦须投窜,纵令嫁向中华,事发还从配遣。”材料二梁启超在20世纪初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中华民族观”。梁启超认为:“民族主义者,世界最光明正大公平之主义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在于本国,人之独立,其在于世界也,国之独立。”“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究我之此论,其将唤起我民族共同之感情,抑将益增长我民族畛域之感情。”(1)指出材料一中“中华”一词内涵的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评析梁启超的“中华民族观”。(10分)18.(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使对外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展,商品交换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到16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已经占据重要地位,使西方挣脱了鄙视经商牟利的思想禁锢。这一时期,提倡最大限度地获取黄金、白银的重商主义思想迅速崛起,在欧洲各国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重商主义思想家从商业资本的运动出发,竭力追求货币财富,把货币等同于财富,黄金和白银就是财富的象征。这种重金主义或拜金主义的财富取向,适应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生产方式的特点,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对货币资本的渴望。——摘编自魏悦、魏忠《古近代西方经济学中财富思想的演变》材料二英国经济自由主义的先驱者亚当·斯密(1723—1790)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论述了经济自由。他生活于英国的重商主义时期,国家对商业贸易领域进行了过多干预和垄断,阻碍了经济自由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他对重商主义进行了猛烈批判,极力倡导“自由放任”原则,经济人的自利行为自然会实现社会目的,“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挥,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摘编自孙群郎《英美自由主义与财产权观念的发展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重商主义的内容及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自由主义提出的历史背景及特点。(10分)1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一部不懈奋斗史,也是一部理论探索史,更是一部自身建设史。百年来,党团结和领导中国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