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 基准和基准体系_第1页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 基准和基准体系_第2页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 基准和基准体系_第3页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 基准和基准体系_第4页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 基准和基准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ICS01.100.20;17.040.10CCSJ0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851—2022代替GB/T17851—201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基准和基准体系(ISO5459:2011,MOD)2022-12-30发布2023-04-01实施发布PAGE2PAGE3GB/T17851—2022前言 Ⅲ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符号 55基准的作用 76一般概念 86.1通则 86.2由基准要素建立的拟合面的本质特征 106.3单一基准、公共基准和基准体系 117图形语言 167.1通则 167.2基准要素的标注 167.3基准和基准体系的规范 207.4标注和规则的含义 20附录A(规范性)基准的拟合 32A.1基本概念 32A.2拟合方法 33附录B(资料性)恒定类别 41附录C(资料性)示例 43C.1单一基准示例 43C.2公共基准示例 54C.3基准体系示例 60附录D(资料性)废止的标注方法 64D.1圆柱的特定横截面作为基准要素的标注 64D.2基准目标线的标注 64D.3公共基准的标注 64附录E(资料性)由接触要素建立的基准体系或公共基准示例 66E.1示例1 66E.2示例2 67E.3示例3 68E.4示例4 69E.5示例5 70附录F(规范性)图形符号的关系和尺寸 71PAGE4GB/T17851—2022附录G(资料性)与矩阵模型的关系 72G.1概述 72G.2关于标准及其使用的信息 72G.3在GPS矩阵模型中的位置 72G.4相关的标准 72参考文献 73PAGE5GB/T17851—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GB/T17851—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2020等,对基准和基准体系相关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改(见第3章);用—增加了与基准和基准体系相关的符号、修饰符号和应用(见第4章、第7章);—增加了基准和基准体系建立的规则(见7.4.2);—增加了规范性附录A基准的拟合(见附录A);—增加了规范性附录F图形符号的关系和尺寸(见附录F);—更改了本文件与矩阵模型的关系(见附录G,2010年版的附录A)。本文件修改采用ISO5459:201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基准和基准体系》。本文件与ISO5459:2011相比做了下述结构调整:—将GB/T4457.4—2002、GB/T18594、ISO3098-1从第2章移至参考文献;—对ISO5459:2011第5章第3段内容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对6.1的注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和补充描述。本文件与ISO5459:2011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182—2018代替了ISO1101:2017(见第3章、第5章、6.1、7.3),两个文件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为修改,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7.4),两个文件之间的一致程度为修改,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用规范性引用的GB/T24637.1代替了ISO17450-1(见第3章),两个文件之间的一致程度为修改,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用规范性引用的GB/T24637.2代替了ISO17450-2(见第1章),两个文件之间的一致程度为修改,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了基准或基准体系对相交平面、定向平面、方向要素和组合平面这些辅助要素的应用(见第5章、6.1、7.3),以满足目前工业界的应用需求并与GB/T1182—2018保持一致。—对ISO5459:2011中基准体系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基准相互之间约束规定进行了如下修改(见●将“第一基准对第二基准仅存在方向约束,不存在位置约束”改为“第一基准对第二基准存在方向和位置约束”;●将“第一基准和第二基准对第三基准仅存在方向约束,不存在位置约束”改为“第一基准和第二基准对第三基准存在方向和位置约束”。—将3.3中“拟合要素”改为“基准的拟合要素”,以避免与其他拟合操作产生混淆。—第5章示例1上方文字中增加了“当几何特征仅控制要素的方向时(例如:垂直度规范),应省略符号”,与规则8中的规定保持一致。PAGE7GB/T17851—2022—针对图15下面一句文字,增加了能愿动词“应”,改为“……应采用移动基准目标修饰符对其移动方向进行规定”。—针对图18下面一句文字,增加了能愿动词“应”,改为“……应在相应的基准标识符附近标注符号[MD]或[LD]”。—删除了ISO5459:2011中图20下面第二行中的“对于尺寸要素”,因为后续4条规定不仅仅针对尺寸要素。—将ISO5459:2011中7.4.2.4的第28页第16行的“……如不采用移动基准目标修饰符时。”改为“……如采用移动基准目标修饰符时。”—修改了图A.4和图A.7中的错误。—修改附录A.2.2.3有关内容,以避免ISO5459:2011的前后矛盾:●将第一段和第二段中的“尺寸要素”改为“线性尺寸要素”,并对相应的例子进行了修改;形)”;●将第五段的“圆锥面”改为“角度尺寸要素(例如:圆锥或楔形)”;●删除了第五段中的“并且本质特征约束固定”。—删除了图C.7文字描述中的“定向”一词,因示例中的方位要素为点,无法对公差带进行定向。—将图C32b)中的“5个最小外接圆柱”改为“5个最大内切圆柱”。—修改了图C.40中的错误。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增加了本文件的适用界限(见第1章),以适应我国标准化文件起草规则的要求;—删除了第2章所列已废止的ISO14660-1:1999。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0)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北京标敏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大学、戴克伊(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理工学院、浙江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机研标准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本文件于1999年首次发布,2010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PAGE8GB/T17851—2022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基准和基准体系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在产品技术文件中与基准和基准体系标注及理解相关的术语、规则和方法。本文件同时提供了所涉及概念的相应解释,以便于理解。基准和基准体系的规范操作集(见GB/T24637.2)。其检验操作集(见GB/T24637.2)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实物模拟或数学拟合),但这不是本文件所讨论的内容。注:GB/T16671给出了关于基准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体要求的详细规则。本文件适用于与基准和基准体系相关的产品几何技术规范。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ISO1101:2017,MOD)GB/T16671—201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最大实体要求(MMR)、最小实体要求(LMR)和可逆要求(RPR)(ISO2692:2014,MOD)(GB/T24637.1—2020,ISO17450-1:2011,MOD)GB/T24637.2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通用概念第2部分:基本原则、规范、操作集和不确定度(GB/T24637.2—2020,ISO17450-2:2012,MOD)3术语和定义GB/T1182—2018、GB/T16671—2018、GB/T24637.1和GB/T24637.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方位要素situationfeature能确定要素的位置和/或方向的点、直线、平面或螺旋线。基准要素datumfeature用于建立基准的实际(非理想的)组成要素。注1:一个基准要素可能是一个完整表面、完整表面的一部分或一个尺寸要素。注2:基准要素、拟合要素和基准之间关系示意图见图4。基准的拟合要素asociatedfeatureofdatum用于建立基准的拟合要素。PAGE9GB/T17851—2022依据特定拟合准则,与基准要素相逼近的理想要素。注1:缺省情况下,拟合要素的类型与用于建立基准的公称组成要素的类型相同(例外情况见7.4.2.5)。注2:建立基准的拟合要素模拟了工件实际表面和其他零部件的接触情况。注3:基准要素、拟合要素和基准之间关系示意图见图4。3.4基准datum由基准要素经拟合操作所得到的一个或多个方位要素,可用来确定公差带的位置和/或方向,或者确定其他诸如实效状态等理想要素的位置和/或方向。注1:基准是一个理论正确的参照;基准由一个平面、一条直线、一个点或这几种要素的组合所确定。注2:基准的类别概念本质上依赖于恒定类别的概念(见附录B)。注3:本文件未包含带有最大实体状态或最小实体状态的基准(详见GB/T16671)。注4: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当一个基准建立在一个复合表面时,单一基准是一个平面、一条直线或一个点,或者这几[SL]、[PL]、[PT]或其组合来进行限定。注5:基准要素、拟合要素和基准之间关系示意图见图4。3.5第一基准primarydatum不受其他基准约束影响的基准。3.6第二基准secondarydatum在基准体系中,受到基准体系中第一基准约束影响的基准。3.7第三基准tertiarydatum在基准体系中,受到基准体系中第一基准和第二基准约束影响的基准。3.8singledatum由一个单一表面或一个尺寸要素作为基准要素所建立的基准。单一表面相对应的基准,由其方位要素确定(见表B.1)。3.9公共基准commondatum同时考虑两个或多个基准要素所建立的基准。注:确定一个公共基准,需考虑由所涉及的多个基准要素创建的组合表面。组合表面的恒定类别可能是球面型、平面型、圆柱面型、螺旋面型、回转面型、棱柱面型或复合面型(见表B.1)。3.10基准体系datumsystem由两个或多个基准要素按照特定顺序所建立的一组方位要素。注:确定一个基准体系,需考虑由所涉及的多个基准要素创建的组合表面。组合表面的恒定类别可能是球面型、平面型、圆柱面型、螺旋面型、回转面型、棱柱面型或复合面型(见表B.1)。3.11基准目标datumtarget基准要素的一部分,其公称状态可能是一个点、一条线段或一个区域。注:当基准目标为一个点、一条线段或一个区域时,相应的标注为基准目标点、基准目标线和基准目标区域。PAGE10GB/T17851—2022移动基准目标moveabledatumtarget按规定方向运动的基准目标。组合表面colectionsurface将两个或多个表面一起同时考虑,组成的一个单一表面。注1:当使用表面的组合操作时,可参见表B.1来确定一个基准或基准体系的恒定类别。注2:两个相交的平面可一起考虑或分开考虑。当两个相交的平面同时考虑成一个单一表面时,为一个组合表面。尺寸要素featureofsize线性尺寸要素或者角度尺寸要素。GBT]线性尺寸要素featureoflinearsize具有线性尺寸的尺寸要素。有一个或者多个本质特征的几何要素,其中只有一个可以作为变量参数,其他的参数是“单参数族”中的一员,且这些参数遵守单调抑制性。T注1:尺寸要素可能是一个球体、一个圆、两条平行相对直线、两平行相对面、一个圆柱体、一个圆环等。在以前的标准中,楔形体和圆锥体被认为是尺寸要素,没有提及圆环。注2:在本文件中,某些要素并不属于尺寸要素,但也被当成尺寸要素来建立基准,例如一个部分球面(见附录C的C例)。角度尺寸要素featureofangularsize属于回转恒定类别的几何要素,其母线名义上倾斜一个不等于0°或180°的角度;或属于棱柱面型恒定类别,两个方位要素之间的角度由具有相同形状的两个表面组成。[来源:GB/T24637.1—2020,3.3.1.5.2,有修改]注:一个圆锥和一个楔块是角度尺寸要素。目标函数objectivefunction用于描述拟合质量的公式。注1:在本文件中,术语“目标函数”特指“拟合的目标函数”。注2:目标函数通常以数学描述的方式被称作:最大内切、最小区域等。拟合asociation按照一定拟合准则使理想要素逼近非理想要素的操作。[来源:GB/T24637.1—2020,3.4.1.4,有修改]约束constraint对于拟合要素的限制。示例:方向约束、位置约束、实体约束或本质特征约束。方向约束orientationconstraint对一个或多个转动自由度的限制。PAGE11GB/T17851—2022位置约束locationconstraint对一个或多个平移自由度的限制。实体约束materialconstraint优化目标函数时,相对于要素的材料,对拟合要素位置的额外要求。注:例如拟合约束可能要求拟合要素和基准要素间的所有距离都为正或等于零,即拟合要素为实体外。本质特征约束intrinsiccharacteristicconstraint对拟合要素的本质特征是尺寸固定还是尺寸可变的额外要求。拟合准则asociationcriterion针对拟合操作所定义的带或不带约束的目标函数。注1:对于一个拟合操作,可定义多个约束。注2:依据所选择的不同拟合准则,可得到不同的拟合结果(拟合要素)。组成要素integralfeature属于工件的实际表面或表面模型的几何要素。注:组成要素是从本质上定义的,例如工件的肤面。[来源:GB/T24637.1—2020,3.3.5]接触要素contactingfeature由基准要素拟合得到的,并且与基准要素所对应的公称要素类型不同的其他类型的理想要素。见图1。a)公称模型上的接触要素b)实际工件上的接触要素标引序号说明:1—接触要素:与基准要素或其他被考虑的要素相接触的理想球面;2—被考虑的要素:公称的梯形槽(两个不平行表面的组合);3—基准要素:与梯形槽(两个不平行表面的组合)对应的实际要素。图1接触要素示例恒定类别invarianceclas在保持特征(本质特征和方位特征)恒定的前提下,由具有相同偏移数量的理想要素所定义的理想PAGE12GB/T17851—2022要素组。GBT2]注:存在7个恒定类别(见附录B)。理论正确尺寸theoreticalyexactdimensionTED在GPS操作中用于定义要素理论正确几何形状、范围、位置与方向的线性或角度尺寸。注1:术语“理论正确尺寸”在本文件中缩写为TED。注2:可使用TED定义:—要素的公称形状与尺寸;—理论正确要素(TEF);—要素的局部位置与尺寸,包括局部被测要素;—被测要素的延伸长度;—两个或多个公差带的相对位置与方向;—基准目标的相对位置与方向,包括可移动基准目标;—公差带相对于基准与基准体系的位置与方向;—公差带宽度的方向等。注3:TED可采用明确标注或隐含表示。标注时,明确的TED可使用包含数值,还可包含相关符号,例如φ或R的矩形框标注。在三维模型中,明确的TED可通过查询获得。4:隐含的TED可不标注。隐含的TED可以包括:0mm、0°、90°、180°和270°,以及在完整的圆上均匀分布的要素之间的角度距离。注5:TED不受单独注出的规范或一般规范的影响。[来源:GB/T1182—2018,3.7,有修改]4符号表1给出了建立基准的基准要素和基准目标符号。表2给出了一系列可以与基准字母相关联的修饰符号。表1基准要素和基准目标符号描述符号章条基准标识符基准代号大写字母(A、B、C、AA等)单一基准目标框7.2.3.2移动基准目标框7.2.3.2基准目标点7.2.3.3PAGE13GB/T17851—2022表1基准要素和基准目标符号(续)描述符号章条封闭基准目标线7.2.3.3非封闭基准目标线7.2.3.3基准目标区域7.2.3.3表2修饰符号符号描述章条[PD]中径/节径7.4.2.1[MD]大径7.4.2.1[LD]小径7.4.2.1[ACS]任意横截面7.4.2.4[ALS]任意纵截面7.4.2.4[CF]接触要素7.4.2.5[DV]可变距离(对于公共基准)7.4.2.7[PT]点(方位要素)7.4.2.8[SL]直线(方位要素)7.4.2.8[PL]平面(方位要素)7.4.2.8仅约束方向7.4.2.8延伸要素(对于第二或第三基准)7.4.2.10最小实体要求见GB/T16671最大实体要求见GB/T16671PAGE14GB/T17851—20225基准的作用基准是几何规范的一部分(见GB/T1182)。基准由工件上相应的基准要素建立。基准能对公差带产生定位或者定向作用(见示例1和示例2);基准也可应用于辅助要素,对相交平面、定向平面、方向要素或组合平面进行定向(见GB/T1182—2018中第13章~第16章);基准还能确定实效状态(例如,依据GB/T16671的最大实体实效状态)的方向和位置。基准是限制公差带自由度的一种手段。某个公差带被限制的自由度数量取决于下列因素:—建立基准或基准体系的要素公称形状;—基准是第一、第二还是第三基准;—几何公差框格中所标注的被测要素的几何特征。对于公差带自由度的限制,在缺省情况下,一个基准将限制其所有能限制的自由度,这取决于公差带的形状以及:—标注在公差框格中的几何公差特征需要限制哪些自由度,并且—在基准体系中前序基准并未限制这些自由度。当一个基准仅限制方向自由度时,应标注表示仅约束方向的基准修饰符。当几何特征仅控制要素的方向时(例如,垂直度规范),应省略符号(见7.4.2.8)。示例1:一个间距0.1mm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区域的公差带,其方向与基准保持75°理论正确角度。此时,基准是圆柱的方位要素(拟合圆柱的轴线),见图2。单位为毫米a)图样标注b)公差带示意图标引序号说明:1—由拟合圆柱的轴线建立的基准A。图2基准约束公差带的方向示例示例2:一个间距为0.2mm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区域的公差带,其方向与基准保持70°理论正确角度,且其位置与局部直径为30mm的参照基准面保持20mm距离,该参照基准面与40°圆锥轴线保持垂直。此时基准由固定角度40°圆锥的方位要素组成,即圆锥轴线和参照基准面与轴线相交所截取的点,见图3。PAGE15GB/T17851—2022单位为毫米a)图样标注b)公差带示意图标引序号说明:1—基准A由拟合圆锥的轴线和参照基准面与该轴线相交的点组成。图3基准约束公差带位置示例6一般概念6.1通则基准和基准体系是理论正确的几何要素,它们与明确注明的或隐含的理论正确尺寸共同对下列项目进行定位和/或定向:a)被测要素的公差带;b)实效状态,例如最大实体要求(见GB/T16671);c)相交平面(见GB/T1182—2018中第13章);d)定向平面(见GB/T1182—2018中第14章);e)组合平面(见GB/T1182—2018中第16章);f)方向要素(见GB/T1182—2018中第15章);g)坐标系。基准由一系列理想要素(完美形状的要素)的方位要素组成。这些理想要素就是由工件上所标注的基准要素经拟合操作所建立的拟合要素。基准要素可以是完整的要素,或者是完整要素的特定部分(见第7章)。一个基准体系由多个基准组成。这些拟合要素的几何类型属于下列恒定类别之一:—球面型(例如一个球面);—平面型(例如一个平面);—圆柱面型(例如一个圆柱面);PAGE16GB/T17851—2022—螺旋面型(例如一个螺旋面)1);—回转面型(例如一个圆锥或圆环);—棱柱面型(例如一个棱柱面);—复合面型(例如一个自由形状曲面)。录B)。拟合要素是由实际单一基准要素或提取单一基准要素建立而成。拟合要素能通过拟合操作进行确定,拟合操作包含要素自身的约束或者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其他要素的约束。构成基准的方位要素由这些拟合要素确定。缺省的拟合方法见附录A。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单一要素来建立一个基准。如果仅使用一个单一要素,其建立的是一个单一基准。如果使用多个单一要素,这些要素既可能被同时考虑建立一个公共基准,也可以按照所定义的次序建立一个基准体系(见6.3)。用于建立基准的所有基准要素都应明确标注。应明确规定几何规范中的单一基准(见6.3.2)、公共基准(见6.3.3)或基准体系(见6.3.4)。对于拟合操作,如需任何额外的约束条件,应对其进行定义。注1:基准和基准体系是几何要素,不是坐标系。坐标系能建立在基准上。注2:本文件未提供坐标系的表达方式,GB/T17851的后续版本或修改单中可能会增加这部分内容。准,应进行下列操作:—分离操作,以确定与公称要素相对应的实际组成表面[见图4b)];—提取操作,以获得提取组成要素[见图4c)];—滤波操作,见附录A;—拟合操作,(拟合方法按附录A)以确定拟合要素。(在本示例中,拟合要素与公称要素类型相同)拟合要素[见图4d)]由非理想表面(在规范操作集中)或由提取要素(在检验操作集中)建立。该基准为拟合圆柱的方位要素(轴线)[见图4e)]。1)本文件未考虑螺旋面之类应用。因为在绝大多数功能应用情况下,螺旋面(螺纹、齿条、蜗杆等)被当成一个圆柱面建立基准,没有必要将螺旋面的转动和平移进行组合。在这种情况下,中径/节径圆柱面被用来建立基准。大径或小径圆柱面也能被规定和应用。PAGE17GB/T17851—2022a)图样标注b)工件的组成实际面c)提取d)拟合e)基准标引序号说明:1—与被测要素关联的公差框格;2—公称组成要素(此处为尺寸要素);3—公称导出要素;4—实际组成要素(此处为基准要素);5—提取组成要素(可选);6—拟合组成要素;7—拟合组成要素的导出要素;8—单一基准(拟合面的方位要素)。在本示例图4e)中,导出要素(说明7)和方位要素(说明8)是相同的;但是在其他应用中可能不同。图4由圆柱面建立单一基准的各种要素示意图6.2由基准要素建立的拟合面的本质特征有关缺省的本质特征约束(尺寸可变或尺寸固定),应依据6.2.2、6.2.3或6.2.4中的相关规定。对于实效状态的基准,见GB/T16671。PAGE18GB/T17851—2022由单一基准要素建立的单一基准对于单一的线性尺寸要素,缺省的本质特征约束为尺寸可变;对于单一的角度尺寸要素和其他非尺寸要素的尺寸,其缺省的本质特征约束为保持理论正确状态(见表3和7.4.2.2)。示例:对于圆锥,其角度缺省为理论正确角度。对于圆环,其横截面直径是可变的(圆环尺寸),但其中心环的直径宜保持理论正确状态。表3尺寸要素本质特征的缺省状态尺寸要素恒定类别本质特征缺省状态圆柱圆柱面型直径C.1.2中示例球球面型直径C.1.4中示例两平行相对平面平面型两面之间距离尺寸可变,见C.1.10中示例圆锥回转面型角度保持理论正确尺寸,见C.1.3中示例楔形棱柱面型角度保持理论正确尺寸,见C.1.9中示例6.2.3由两个或多个单一基准要素同时建立的公共基准建立公共基准的每个拟合要素的本质特征都应符合6.2.2中的规定。由要素的组合(确定拟合要素之间关系)所引入的本质特征,在缺省情况下,其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都应保持理论正确状态。示例:该公共基准由两个不同轴的平行圆柱所建立(恒定类别:棱柱面型)。每个单一圆柱都具有一个本质特征:圆C.2.4)。缺省情况下,两个圆柱的直径是可变的,两圆柱之间扭转角度和距离保持理论正确状态。注:特殊情况下,使用修饰符[DV],组合时要素之间的距离可以是可变的,见6.3.3、7.4.2.7和7.4.2.9。6.2.4由两个或多个单一基准要素依据规定次序所建立的基准体系建立基准体系的每个拟合要素的本质特征都应符合6.2.2中的规定。要素的组合(确定拟合要素之间关系)所引入的本质特征,缺省情况下,其线性尺寸应可变,但角度尺寸应保持理论正确状态。基准和基准体系当单一表面或一个组合表面被标注为基准要素时,应按照表B.1对这些表面的恒定度进行比较和识别,以确认构成基准的相应方位要素的类型(点、直线、平面、螺旋线,或其组合)。单一基准包含一个或多个方位要素,其方位要素可基于一个单一要素的整体或单一要素的一部分。注:圆锥的单一基准有两个方位要素:圆锥的轴线和该轴线上的一个点。示例:由一个圆柱面或平面建立的单一基准。PAGE19GB/T17851—2022基准要素标注在公差框格中的基准标注含义示意图恒定类别和方位要素(见附录B)基准圆柱面型拟合圆柱的轴线平面型拟合平面标引序号说明:1—拟合要素(无方向约束);2—直线-拟合圆柱的方位要素(拟合圆柱的轴线);3—平面-拟合平面的方位要素(拟合平面自身)。注:单一基准的拟合描述,见附录A。如果公差框格中只有一个单一基准,或者单一基准为基准体系的第一基准,实际组成要素(或其部分)的拟合要素在建立基准时不存在外部的方向约束或位置约束。单一基准作为“第二基准”或“第三基准”的约束规定,见6.3.4。C.1给出了另外一些单一基准的示例。由两个相对平行平面构成的尺寸要素建立基准时,用于建立基准的实际表面(或表面的一部分),其拟合表面之间存在内部的方向约束,以获得组合表面;(构成组合表面的)两个拟合面相互之间存在内部的平行约束,并且其本质特征约束为尺寸可变(见C.1.10)。如果第一基准对公差带的自由度约束已经足够,不应再给定第二基准。如果第一基准和第二基准对公差带的自由度约束已经足够,不应再给定第三基准。6.3.3公共基准一个公共基准包含组合表面所建立的一个或多个方位要素。如果公差框格中只有一个公共基准,或者公共基准为基准体系的第一基准,建立基准时对拟合要素所进行的组合操作,不存在外部的方向约束和位置约束;因此这些(形成组合表面的)表面共同进行拟合。对于公共基准作为“第二基准”或“第三基准”的约束规范,见6.3.4。如果第一基准对公差带的自由度约束已经足够,不应再给定第二基准。如果第一基准和第二基准对公差带的自由度约束已经足够,不应再给定第三基准。6.3.4(示例1和示例2举例说明了基准体系和公共基准的区别)和C.2给出了公共基准的示例。在公共基准字母后标注补充符号[DV](含义为“距离可变”)表明方位要素之间的距离可变,可参见7.4.2.9和E.4。PAGE20GB/T17851—20226.3.4基准体系一个基准体系由两个或三个单一基准或公共基准按照规定次序构成。一个基准体系包含两个或三个方位要素,这些方位要素源自相应的基准要素。建立基准体系的方位要素需按照几何规范所规定的次序获得。拟合表面相互之间保持理论正确位置和理论正确方向。基准体系的次序确定了拟合操作的方向和位置约束:第一基准对第二基准存在方向和位置约束;第二基准对第三基准存在方向和位置约束。除了第一基准对公差带的自由度约束以外,当需要另外基准对公差带的其他自由度进行约束时,应给定第二基准。除了第一基准和第二基准对公差带的自由度约束以外,当需要另外基准对公差带的其他自由度进行约束时,应给定第三基准。如果第一基准对公差带的自由度约束已经足够,不应再给定第二或三基准;如果第一基准和第二基准对公差带的自由度约束已经足够,不应再给定第三基准。C.3给出了额外的基准体系示例。PAGE21GB/T17851—2022示例1:由一个圆柱面和一个平面建立的公共基准或基准体系。基准要素标注在公差框格中的基准标注工件上含义形成的公共基准或基准体系标引序号说明:1—无方向约束的第一拟合要素;2—与第一拟合要素保持方向约束的第二拟合要素;3—同时带有方向约束和位置约束的拟合要素;4—拟合要素与基准要素之间均衡的最大距离;5—直线-拟合圆柱的方位要素(拟合圆柱的轴线);6—点-直线与平面相交的点。注1:对于公差框格中不同的基准标注,基准的方向和位置存在差异。注2:基准体系的拟合操作描述,见A.2.4。PAGE22GB/T17851—2022示例2:由两圆柱面建立的公共基准或基准体系。基准要素标注在公差框格中的基准标注工件上含义形成的公共基准或基准体系标引序号说明:1—无方向约束的第一拟合要素;2—与第一拟合要素保持位置和平行约束的第二拟合圆柱;3—同时带有平行约束和位置约束的两个拟合圆柱;4—拟合圆柱与基准要素之间均衡的最大距离;5—直线-第一拟合圆柱的轴线;6—包含两拟合圆柱轴线的平面;7—两同时拟合圆柱轴线的中心直线。方式。注2:关于拟合方法,见附录A。PAGE23GB/T17851—2022示例3:由两个圆柱面和一个平面建立的基准体系。基准要素标注在公差框格中的基准标注工件上含义形成的公共基准或基准体系标引序号说明:1—无方向约束的第一拟合要素;2—与第一拟合要素保持垂直约束的第二拟合要素;3—与第一拟合要素保持垂直约束的第三拟合要素(并且与第二拟合要素保持理论正确位置约束);4—平面-第一拟合要素;5—点-平面与第二拟合要素轴线的相交点;6—直线-包含两个轴线的平面与拟合平面相交的直线。注:关于拟合方法,见附录A。7图形语言7.1通则对于图样上的几何规范,带有基准的几何公差表达包含下列几个步骤:—在工件的组成表面上标注出相应的基准要素。如果不需要整个组成表面作为基准要素,应标注出组成表面的部分(区域、线或点)及相应的尺寸和位置。—标注出单一基准、单一公共基准或基准体系。—标注出公差带相对于所标注基准的方向和/或位置约束。—标注出拟合准则。附录A规定了缺省的拟合准则。如需采用不同的拟合准则,应予以标识。—如有必要,标注出基准的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见GB/T16671)或延伸基准。7.2基准要素的标注7.2.1基准标识符对于建立基准的各个单一要素,应采用一个方框予以标注,并且通过指引线用一个填充的或空白的基准三角形连接到相应要素(见图5)。注:基准三角形填充或空白,含义相同。图5基准标识符PAGE24GB/T17851—20227.2.2基准代号用于建立基准的各个单一要素,应在基准标识符内标注基准代号。一个基准代号由一个或多个中间无连字符的大写字母组成。不宜使用字母I、O、Q和X(这些字母可能产生误解)。如果一份图样用完了所有的字母,或者根据图样理解的需要,可确定一个没有歧义的代号体系;例如,将一个相同的字母连续重复两次或三次(如BB、CCC等)。为了便于阅读,在本文件的其余部分仅采用一个字母作为基准代号。7.2.3基准目标7.2.3.1总则当无需采用整个组成要素建立基准时,可标注出单一要素的部分(区域、线或点)以及其尺寸和位置,这些部分被称为基准目标。它们通常模拟工件的单一要素与一个或多个理想的接触要素(装配体贴合要素或工装夹具的定位要素)的接合情况。基准目标通过基准目标标识符来表示。该标识符由一个基准目标框、一个基准目标符号和将两个符号(直接或通过一条参照线)连接起来的一条指引线组成。7.2.3.2基准目标框单一基准目标框是被一条水平线分成两部分的圆形(见图6)。与基准目标序号相对应的基准代号和一个序号(从1~n),标注在基准目标框的下方部分。基准目标区域的尺寸等额外的信息,可标注在基准目标框的上方部分。图6单一基准目标框移动修饰符由从单一基准目标框引出的两条相切线和一条中分线构成(见图7)。移动修饰符的中分线方向很重要。它规定了移动基准目标和其他基准或基准目标之间在哪个移动方向上的距离是可移动修饰符用来标识实际要素或部件模拟基准或基准体系的移动方向。a)移动修饰符b)移动基准目标(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或倾斜方向运动)图7移动修饰符和带移动修饰符的基准目标框示例PAGE25GB/T17851—20227.2.3.3基准目标符号基准目标符号标识着不同基准目标的类型:点、线和区域,分别表示相应的基准目标点、基准目标线和基准目标区域。—以一个十字叉表示基准目标点(见图8)。图8基准目标点—以一条细双点画线(见GB/T4457.4—2002类型05.1)表示基准目标线,该线可以是直线、圆形或者其他任何形状。非封闭的基准目标线,终止于两个十字叉(见图9)。封闭的基准目标线,无终止符号(见图10)。图9非封闭基准目标线图10封闭基准目标线—以中间画有剖面线,并且四周用一条细双点画线(见GB/T4457.4—2002类型05.1)围成的区域表示基准目标区域(见图11)。图11基准目标区域7.2.3.4指引线指引线直接将基准目标框或通过参照线将基准目标框连接至基准目标符号,指引线的终止处带有箭头或圆点,或者不带箭头或圆点(见图12、图13和图14)。当基准目标点或基准目标线可见时,指引线应连续,并应终止于基准目标符号,终止处带箭头,或者不带箭头(见图12和图13)。当基准目标区域在相应的视图中以可见区域显示时,指引线应连续,并应终止于基准目标符号,终止处带有圆点[见图15a)]。当相应表面不可见时,指引线应标为虚线,并终止于基准目标符号。对于基准目标区域,指引线的终止处应使用一个空心圆来表示[见图15b)],对于基准目标点或基准目标线,无终止符号。PAGE26GB/T17851—2022图12单一基准目标点标识符图13单一基准目标线标识符图14单一基准目标区域标识符连接基准目标框和基准目标符号的指引线方向不重要。如有可能,宜将基准目标标注在可见的表面(见图15)。a)可见的基准目标标注b)不可见的基准目标标注图15基准目标标注示例对于位置未固定的基准目标,应采用移动基准目标修饰符对其移动方向进行规定。基准目标的移动方向由移动修饰符给定,与指引线的方向无关(见图16)。PAGE27GB/T17851—2022注:移动基准目标的运动方向由移动基准目标修饰符的方向给出,即垂直于通过基准目标A1和A2的连线。a)注:移动基准目标的运动方向由移动基准目标修饰符的方向给出,即平行于通过基准目标A1和A2的连线。b )b图16移动基准目标示例7.3基准和基准体系的规范GB/T1182—2018的8.2描述了如何在公差框格(见图17)的基准部分,即公差框格的第三格(如有必要,也可在第四格和第五格)对基准(或基准体系)进行规定。GB/T1182—2018的第13章~第16章描述了如何在相交平面框格、定向平面框格、方向要素框格和组合平面框格中对基准(或基准体系)进行规定。详见规则6。图17基准字母符号在公差框格中的位置7.4标注和规则的含义7.4.1.1人们以下列两种方式交流技术产品文件:—设计人员将基准要求编码成图形语言;—其他用户通过图形语言对基准要求进行解码。7.4.2给出了一些必要的规则。7.4.1.2对工件上被测要素的公差带位置约束和/或方向约束进行编码,应按照下列步骤执行:—识别出所有基准要素并使用基准标识符进行标注(见规则1),如有必要,确定适当的基准目标(见规则3和4);—考虑如何通过基准要素建立基准:确定拟合方式、相应的约束方式和要素类别(见规则2、5、6、7.4.1.3如果采用多个拟合要素建立一个基准或基准体系,拟合操作应同时或依次实现(见规则6和7)。7.4.1.4对于某个基准或构成基准体系的每个基准,见下列相应规则:—如果拟合要素与基准要素的类别不同(接触要素),见规则5;—如果尺寸要素的尺寸保持固定或可变,见规则2;—如需对基准所给定的约束进行删减,见规则8和9;PAGE28GB/T17851—2022—如需采用其他几何修饰符(、或)对基准进行规定,见规则10。7.4.1.5要对基准或基准体系的含义进行解码,应按照下列步骤执行:—读取公差框格以确定是否使用了基准。如果某个公差框格多于两格,那么至少使用了一个基准(见规则6)。—对于相应的单一基准或公共基准部分,读取所有的基准字母符号(见规则7)。—对于每个基准字母符号,识别相应的基准要素(见规则1)。—确定基准要素是否为整个组成要素(见规则3)。如果不是,需读取基准目标和其定义(考虑理论正确尺寸:见规则4)。7.4.2.1规则1—基准要素(由单一要素建立)规则1分为两种情况。表面:—放置在尺寸线的延长线位置上[见图18a)];—放置在指向表面尺寸线延长线的公差框格上[见图18b)];—放置在尺寸的参照线上[见图18c)];—放置在与参照线相连的公差框格上,该参照线指向表面并带有一个尺寸[见图18d)]。a)c)b)d)图18尺寸要素作为单一要素的基准标识符放置如果单一基准为一个螺旋面(例如螺纹)或一个复合表面(例如圆柱齿轮),该单一要素被视为圆柱面。要建立该基准,基准标识符应按照7.2.1规定进行标注。如果没有补充标识符,基准由单一要素的中径或节圆圆柱建立,此时修饰符[PD]能省略。当基准由单一要素的大径圆柱(具有单一要素的大径直径)或小径圆柱(具有单一要素的小径直径)建立时,应在相应的基准标识符附近标注符号[MD]或[LD]。b)当建立基准的单一要素不是尺寸要素时,应按照下列规定之一放置基准标识符,以指定相应表面:—放置在表面的轮廓上[见图19a),基准代号A],—放置在表面的延长线上[见图19a),基准代号B],PAGE29GB/T17851—2022图19b)],或—放置在与指引线相连的参照线上,该指引线依附于表面、不关联于任何尺寸,指引线在不可见的表面终止于一个不填充的圆形[见图19c)]或在可见表面终止于一个填充的圆形[见图19d)]。基准标识符宜标注在可见的表面上(见图19)。a)c)b )bd )d图19非尺寸要素作为单一要素的基准标识符放置图19c)]。注1:尺寸要素作为单一基准要素,将基准标识符放置于公差框格上的方式与其他尺寸要素基准标识符的放置方式含义相同,见图18。注2:非尺寸要素的基准要素示例,见C.1.1;尺寸要素的基准要素示例,见C.1.2。7.4.2.2规则2—尺寸固定或可变的拟合尺寸要素如果用来建立基准的一个尺寸要素的本质特征在拟合过程中保持理论正确尺寸不变,应使用理论正确尺寸对其进行明确标注(采用隐含理论正确尺寸的情况例外)。如果用来建立基准的一个尺寸要素的本质特征在拟合过程中尺寸可变,应明确标注该尺寸的公差或采用一般(缺省)公差。本质特征隐含的理论正确尺寸数值只能是未标注的0mm、0°、90°、180°和270°。注1:对于保持理论正确尺寸的本质特征,见C.1.3;对于可变的本质特征,见C.1.2。注2:GB/T1804和GB/T1184给出了有关一般(缺省)公差的更多信息。7.4.2.3规则3—由整个要素建立的基准如果由整个组成要素建立一个基准,应仅标注一个基准标识符。注:见图23a)和C.1.1。7.4.2.4规则4—由一个或多个基准目标建立的基准如果用一个基准目标或在同一表面上的多个基准目标来建立基准,应在基准标识符附近重复注明表面所对应的基准代号,并在后面注上相应序号(用逗号间隔),以明确相应的基准目标标识(见图20)。对于每个单PAGE30GB/T17851—2022一基准目标,都应标注基准目标标识符、基准代号、基准目标的序号,并适当注明基准目标的尺寸。图20由基准目标建立的基准标注如果只有一个基准目标,可依据规则1中的基准标识符放置方法,简化图样标注:—放置在表示表面特定部分的粗点画线(GB/T4457.4—2002类型04.2)上[见图21a)];—放置在指引线的参照线上,该指引线指向由细双点画线(GB/T4457.4—2002类型05.1)所围起来的指定阴影区域[见图21b)];—在公差框格上方标注[ACS][见图22a)]或在公差框格中的基准字母后标注[ACS][见[ACS]标注在公差框格上方时,在同一横截面内建立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在公差框格上方标注[ALS][见图22b)]或在公差框格中的基准字母后标注[ALS][见图22c)]时,基准要素由组成要素的任意纵截面确定(被测要素也同时由该截面确定)。基准要素为建立基准的实际组成要素和该截面的相交线。注:见C.1.11。a)b )b图21仅有一个基准目标区域时的简化图样标注a)b )bc)图22[ACS]和[ALS]修饰符的标注当基准目标之间的相互位置应保持固定时,应使用角度理论正确尺寸或线性理论正确尺寸对其相互位置进行规定。当采用一组基准目标模拟尺寸要素时,应对基准目标的数量和位置进行适当规定,其相互位置应使用角度理论正确尺寸和线性理论正确尺寸进行规定[见图23b)]。当基准目标相对于其他要素进行定位时,应使用线性理论正确尺寸进行规定[见图23c)]。PAGE31GB/T17851—2022注:用于建立基准的拟合要素是由整个组成要素形成的一个理想圆柱,其轴线为基准。a)AA之间的距离通过理论正确尺合要素不是一个圆柱形。基准也不是某个圆柱的的两条基准目标线的中分面。c)注:基准目标线A1、A2和A3之间的角向位置关系其轴线即为基准。(为了对基准目标线A1、A2和A3进行充分定义,需要多个图样视图。)b )b注:基准目标A1和A2由圆柱A和接触要素的接触面确定。基准目标A1和A2之间距离是可变的。这取决于圆柱的实际直径和其接触要素。在本示通过一个α角度的V形块来模d )d图23由一个完整圆柱面、圆柱面的部分或圆柱面的接触要素建立单一基准示例当基准目标的位置不固定时,基准目标应通过下列方式进行规定:—当接触区域不能预先确定时[见规则5和图23d)],采用一个或多个接触要素(当接触要素和基准要素接合面的定义没有歧义时,能采用隐含基准目标),或—当基准目标与其他同一表面上的基准目标之间距离不固定,但给定了相对于其他基准要素位置时,采用移动基准目标(见E.3)。当一个基准采用两个或多个移动基准目标时,它们同时移动。例如,当采用圆柱横截面上三个特定的点作为基准目标点建立基准时,只需定义圆柱上这三个点之间的角度关系。这种情况能标注三个指向圆柱法向方向的移动基准目标修饰符,也能省略移动修饰符的标注(到其他要素之间的距离不影响这些移动基准目标之间的关系)。仅采用圆柱横截面上的两个相互之间保持固定距离的点作为基准目标点时,需要定义这两点之间的理论正确尺寸。这种情况的拟合要素不是一个圆柱,而是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PAGE32GB/T17851—2022通常情况下,基准目标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其他要素之间的距离应被视为保持固定不变,并且应通过理论正确尺寸确定。但也存在例外情况,如采用移动基准目标修饰符时。当一个要素上的基准目标相对于另一个要素在某个特定方向上(除了沿着表面轮廓的法向方向)的位置不固定,并且没有使用[ACS]修饰符时,基准目标应以移动基准目标的方式进行定义(在基准目标标识符中标注“移动”修饰符),以表示在哪个方向上要素之间的距离可变。当基准目标的位置由横截面确定,并且在某个要素上的位置可变时,基准目标相对于其他要素的位置并不固定,而是在任意横截面内确定,那么应使用[ACS]修饰符。基准目标线起始和终止的位置应被视为理论正确位置,并且由理论正确尺寸确定其位置。基准目标区域的范围应被视为理论正确状态。对基准目标区域的尺寸,应按下列方式之一进行标注:—当基准目标区域是圆形、正方形(见图24)或者长方形时,可在基准目标标识符的上部对基准目标区域的尺寸进行标注;当基准目标标识符上部的空间不足时,也可将尺寸标注在基准目标标识符的外部,并通过指引线或通过指引线与参照线连接至基准目标标识符上部[见图25a)];—当基准目标区域既不是正方形也不是圆形时,在图样上直接用理论正确尺寸对该区域进行标注[见图25b)]。注:对于基准目标点或基准目标线,可能有必要在不同视图上对基准目标进行标注,以避免产生歧义。图24圆形/正方形基准目标区域的尺寸标注单位为毫米a)间接标注b)直接标注图25矩形基准目标区域的尺寸标注7.4.2.5规则5—与公称基准要素类别不同的拟合要素如果建立基准的拟合要素与公称基准要素的类别不同,应使用基准目标,并应在公差框格的基准代号后加注[CF](见图26~图30)。接触要素的尺寸应被视为固定不变。当接触要素不是隐含尺寸时,应采用细双点画线画出接触要素与基准要素的接触情况,并且在图样上进行标注。注1:修饰符[CF]表示用工件的某些部分区域来建立基准,并且接触要素与工件的接触位置不能精确确定(它取决于实际工件的尺寸和几何形状),见附录E中的示例。修饰符[CF]允许单一要素上的基准目标之间尺寸产生变化(见图27)。当基准目标不会减少接触要素和工件的潜在接触时,可省略基准目标(见图29)。PAGE33GB/T17851—2022注2:基准目标用来表达接触要素与工件上基准要素之间的法向接触。某些情况下,基准目标能省略。示例:在图26中,带有[CF]修饰符的基准A是一组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并不是圆柱的轴线。第一个平面包含这系列可能的拟合圆柱的轴线(圆柱的直径可能不同),这些拟合圆柱源自基准目标点。如果不使用[CF]修饰符,基准A将是拟合圆柱的轴线(拟合圆柱的直径是可变还是固定不变,取决于规则2的应用情况)。图26带有[CF]修饰符的基准标注示例单位为毫米图27由基准目标建立的基准体系示例注3:在图27中,基准目标点B1、B2和C1、C2之间的距离是未知的。因此,将C1、C2相对于基准目标B1、B2定义为移动基准目标。C1和C2同时移动。PAGE34GB/T17851—2022图28基准目标在复合表面上的标注示例单位为毫米图29省略基准目标标注的基准体系示例单位为毫米图30明确标注出基准目标的基准体系示例PAGE35GB/T17851—20227.4.2.6规则6—带有基准或基准体系的公差框格的布置见图31a)和31b)]。如果公差带仅相对于由一个单一要素所建立的单一基准存在方向或位置约束,那么公差框格应只有三格,并且单一基准应标注在第三格[见图31a)]。如果公差带仅相对于由多个单一要素同时建立的一个单一基准存在方向或位置约束,那么公差框格应只有三格,并且公共基准应标注在第三格[见图31b)]。如果公差带相对于多个基准存在方向或位置约束,并且这些基准是按照特定次序建立的,那么公差e)]。特定次序确定了第一基准、第二基准和第三基准之间的方向和位置约束,这些基准可能是单一基准或公共基准。这些方向和位置约束的数值应通过理论正确尺寸进行规定。理论正确尺寸0mm、0°、注1:在基准体系中,第一基准标注在公差框格的第三格;第二基准标注在公差框格的第四格;第三基准标注在公差框格的第五格。a)仅应用单一基准b)仅应用公共基准c)两个单一基准应用于基准体系d)三个单一基准应用于基准体系e)一个单一基准和一个公共基准应用于基准体系图31基准在公差框中的标注示例注2:只有三格的公差框格示例见C.1和C.2;多于三格的公差框格示例见C.3。7.4.2.7规则7—单一基准或公共基准在公差框格的一个格子中的标识31e)]。当基准为公共基准时,应在公差框格的一个格子中标注一系列基准字母,并且使用连字符将其分开[见图31b)和31e)]。公差框格中的基准字母与基准标识符中的字母应相同。对于公共基准,适用下列规定:—缺省情况下,建立公共基准的拟合要素相互之间保持位置和方向约束。如果修饰符[DV]放置于公差框格中代表公共基准的字母之后,那么这些建立公共基准的要素组合之间的线性距离应被视为是可变的。90°、180°、270°与均布的线性和角度尺寸可采用隐含的理论正确尺寸,不必标注。—除非采用简化的标注方法,公差框格中基准代号的数量与建立公共基准的单一要素数量相同。—标识公共基准的各个字母顺序,不分先后。—可按照下列方式简化图样标注:—仅使用一个基准标识符,—仅将一个字母在公差框格中写两次,并在中间用连字符进行间隔[见图32d)],并且—通过在基准标识符右侧增加补充标注“n×”来给出组合面的数量,该基准标识符标注在其中一个表面上[见图32a)];当基准标识符指到公差框格时,将标识“n×”写在公差框格上方,而不是写在基准标识符右侧[见图32b)];或者当基准标识符指到公差框格时,将构PAGE36GB/T17851—2022成公共基准的每个表面都采用指引线标注[见图32c)]。a)b)c)d)图32补充标注的示例注:单一基准示例见C.1,公共基准示例见C.2。简化的图样标注示例见C.2.5。7.4.2.8规则8—由一个基准限制或释放的自由度对于某个几何特征,如果要用一个单一基准或公共基准的所有方位要素来限制公差带所有可能的自由度,不应在公差框格中的基准字母符号后进一步采用补充标注(PL,SL,PT,)(见附录B)。如果不需要使用某个单一基准或公共基准的所有方位要素,并且/或者相对于基准的位置不做要求,那么应在公差框格相应格子的基准字母符号后采用补充标注(PL,SL,PT,),但当某个规范所使用的方位要素很明显时,可以省略这补充的标注(PL,SL,PT,):—如需使用平面(方位要素)(见图33和图36),补充标注符号是[PL];—如需使用直线(方位要素)(见图34和图36),补充标注符号是[SL];—如需使用点(方位要素)(见图35),补充标注符号是[PT];—如果只需要用基准限制方向自由度,不需要限制位置自由度时(见图37),标注补充修饰符是。当几何特征仅控制要素的方向时(例如,垂直度规范),应省略符号。两个。注2:需要使用所有方位要素的示例见C.1.5,很明显的某个方位要素示例见C.1.6,仅需要使用一个方位要素的示例见C.1.7。图33在一组方位要素中,仅需要平面时的标注图34在一组方位要素中,仅需要直线时的标注图35在一组方位要素中,仅需要点时的标注图36在一组方位要素中,仅需要平面和直线时的标注PAGE37GB/T17851—2022a)图样b)含义标引序号说明:1—具有实体外约束、并且相对于基准B保持方向约束的拟合平面(基准A);2—具有实体外约束的拟合平面(基准B);3—公差带位置的相对距离;4—相对于基准B保持方向约束,并且相对于基准A保持位置约束的公差带。注:修饰符允许基准B仅限制公差带的方向自由度,而不限制平移自由度(本示例中公差带的平移自由度由基准A限制)。图37带修饰符的基准示例7.4.2.9规则9—公共基准的特殊标注当补充标识符(CF、SL、PL或PT)应用于一个公共基准组合表面的所有元素时,标识公共基准的一系列字母应标注在括号内[见图38a)]。当补充标识符(CF、SL、PL或PT)仅应用于一个公共基准组合表面的某一个元素时,标识公共基准的一系列字母不应标注在括号内,并且补充标识符仅标注在所适用的那个要素所对应的字母后面[见图38b)]。如果构成公共基准的组合要素之间的相互距离应是可变的,那么应在公差框格的公共基准标识字母后面加注修饰符[DV][见图38c)]。注:见E.4示例。a)b)图38公共基准的补充标注c)7.4.2.10规则10—公差框格中几何修饰符的应用如果修饰符、、放置在公差框格中基准字母的后面,那么缺省的含义将发生改变。如果修饰符或放置在公差框格中所标注的基准字母后面,那么应按照GB/T16671的规定建立基准。当修饰符放置在公差框格中所标注的尺寸要素基准字母后面,那么基准要素并不是实际组成要素本身,而是应先将实际要素按照附录A的拟合准则进行拟合操作,得到拟合要素,然后再模拟该拟合要素与实际要素的配合关系,并且将拟合要素延伸至所规定的长度范围作为基准要素。当使用修饰符时,应在图样上直接对要素的延伸范围进行标注(见图39),或在公差框格中修饰符后对要素的延伸范围进行标注。该延伸范围尺寸应被视为理论正确尺寸。注:修饰符能应用于第二或第三基准。当修饰符应用于基准体系的第二基准时,该修饰符的效果如图39和基准是没有意义的。PAGE38GB/T17851—2022图39第二基准使用修饰符的示例单位为毫米标引序号说明:1—平表面的实际组成要素;2—基准A:1的拟合组成要素;3—圆柱面的实际组成要素;4—3的拟合组成要素;5—4的导出要素;6—4的部分拟合组成要素,相对于2保持垂直约束;7—基准B:6的导出要素(作为第二基准)。图40图39所示规范的含义PAGE39GB/T17851—2022附录A(规范性)基准的拟合A.1基本概念基准的拟合方法涉及实际要素与基准的关系,也涉及一系列明确的约束条件,这些都关系到能否明确构建出唯一的基准或基准体系。要建立一个拟合要素,需要进行分离、提取、滤波和最后的拟合操作(见图A.1)。标引序号说明:1—实际工件;2—分离;3—实际组成要素;4—提取;5—提取组成要素;6—滤波;7—滤波要素;8—拟合;9—拟合要素。图A.1拟合要素的建立过程示例滤波操作应保留实际组成要素的最高点。对于公称状态下为平面或凸型的要素,例如一个轴,滤波应形成一个凸型要素(见图A.2)。对于公称状态下为其他形状的要素,如孔,应对表面的实体缺失进行填充(见图A.3)。本文件未对滤波进行定义。注:有设想在本文件的下一版对滤波的细节进行详尽描述和规定。标引序号说明:1—实际组成要素;2—滤波要素。图A.2公称状态下为平面的滤波示意图PAGE40GB/T17851—2022标引序号说明:1—实际组成要素;2—滤波要素。图A.3公称状态下为圆柱面的滤波示意图基准拟合的缺省拟合准则(带有或不带约束条件的目标函数),旨在模拟一个具有完美形状的表面和非理想表面的接触情况。缺省情况下,该完美表面与基准要素的公称表面类别相同。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用于建立基准的拟合面与公称基准要素的类别不同(例如,当模拟接触要素时,见规则5)。A.2拟合方法建立基准或基准体系的拟合要素,模拟了拟合要素从非理想要素的实体外与实际组成要素的接触情况。如果该过程并不唯一,采用切比雪夫拟合来确定拟合要素,即选取能够使拟合要素到代表着实际要素的滤波要素之间的法向最大距离最小化的那个拟合要素(见图A.4)。PAGE41GB/T17851—2022标引序号说明:1—实际组成要素;2—滤波要素;3—实体外相切平面:至滤波要素的最大距离(dmax)最小化;4—最大内切圆柱:至滤波要素的最大距离(dmax)最小化。图A.4拟合要素示例(平表面和圆柱面)当基准由尺寸要素建立,并且其本质特征(尺寸)是线性尺寸时,该本质特征应按照下列规定予以考虑:—如果要求拟合要素和实际要素相接触,那么本质特征是可变的(规则2)[见图A.5a)],或 —如果不要求拟合要素和实际要素相接触,那么本质特征是固定不变的(规则2)[见图A.5b)]。当基准由尺寸要素建立,并且其本质特征(尺寸)是角度尺寸时,要求拟合要素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